水泥混凝土配比常用等级

水泥混凝土配比常用等级
水泥混凝土配比常用等级

水泥混凝土配比常用等级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简介

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叫水泥砂浆。通常所说的1:3水泥砂浆是用1份水泥和3份砂配合,实际上忽视了水的成分,一般在0、6左右比例,即应成为0、6:1:3 用途

在建筑工程中,一是基础和墙体砌筑,用做块状砌体材料的粘合剂,比如砌毛石、红砖要用水泥砂浆;二是用于室内外抹灰。

正确使用事项

水泥砂浆在使用时,还要经常掺入一些添加剂如微沫剂、防水粉等,以改善它的和易性与粘稠度。

水泥砂浆里按比例加入石子,就成为混凝土。

水泥砂浆标号强度的意思是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

5CMX5CMX5CM的正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

100号水泥砂浆是指它的强度是100kg/cm2,但是现在全部改成以MPa为单位了,100号对应于M10。配合比根据原材料不同、砂浆用途不同而不同,以常用的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配100(M10)砌筑砂浆为例:水泥305kg:砂1、10m3:水183kg。

分类

砂浆的标号有M2、5,M5,M7、5,M10,M

12、5,M15,M20,M25,M30,M40几种。砂浆按用途分有砌筑、抹灰、接缝几种,和标号无关。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合比没有区分。 2、当掺和掺合料时,釆用内掺法可等量或超量取代,最大取代量应根据掺 合料性能进行强度对比实验结果而定。 3、配制流态性混凝土时,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是减水率在15%以上的高效 减水剂。 4、参考配比试验所有砂石为丨丨区中砂,石子为5-31. 5mm的连续级配的碎 石。 水泥标号 百科名片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目录 展开 基本信息 此法是将1: 3的水泥、(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

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 07 X 7. 07 X 7. 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儿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水泥的标号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 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 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 有325的和425的325的250元一300元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m p 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抗折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1、材料说明 原材料: 霸道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级,机制砂,细度模数为;碎石-31.5mm,表观密度为2.499g/cm3;水,自来水;详见试验报告; 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设计抗折强度为中等交通 2、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 1) fc=fr/+ts= fc:配制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cv:按表取值 s: 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 t: 按表取值 2)水灰比(W/C)的计算 W/C=fc+ 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 查表确定砂率(βs )= 33% 3)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10—40mm Wo=++11.27c/w+=140g/m3 Sl: 坍落度(mm)取值20 Sp: 砂率(%) C/w: 灰水比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co) C0=(c/w)wo=350 5)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 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 mco+mwo+mso+ mgo=2450 βs=mso÷(mso+ mgo)×100 砂(mso)用量为647 kg/m3,碎石(mgo)用量1313 kg/m3; 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 1 :: 水灰比= 3、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 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 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 30 L ,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 10.5 kg 水= 4.2 kg 砂= 19.41kg 碎石= 39.39 kg 2)调整工作性 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坍落度测定值为18mm ,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上下浮动试配三种水灰比的试件。 4、检查强度及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内容 1.选料。按照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要求,选择适合制备所需混凝上的材料,选料主要依据第一节关于集料的技术要求而进行。 2.配料。根据道路与桥梁设计中指定的混凝上性能(包括工作性、强皮、耐久性等)与经济性的原则,选择混凝上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与用量,本节主要阐述水泥、水、细集料与粗集料四组分的配料方法。 (二)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1.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的要求 混凝土路面或桥梁在设计时对不同的结构部位提出不同的“设计强度”要求。为了保证结构物的可靠性,在配制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考虑到结构物的重要性、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等因素,采用一个比设计强度高的“配制强度”,才能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配制强度定得太低,结构物不安全;定得太高又浪费资金。 2.满足施工工作性的要求 按照结构断面尺寸与形状,配筋的疏密,以及施工方法与设备来确定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 3.满足环境耐久性的要求 根据结构物所处环境条件作耐久性设计。如严寒地区的路面或桥梁,桥梁墩台在水中时,需作耐久性设计。为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考虑允许的“最大水灰比”与“最小水泥用量”。 4.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在满足设计强度、工作性与耐久性的前提下,配合比设计中尽量降低高价材料(水泥)的用量,并考虑应用当地材料与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等),以配制出性能优越,价格便宜的混凝土。 (三)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 1.单位用量表示法:以每1m3混凝上中各种材料的用量表示(例如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330kg:150kg:706kg:1356kg)。 2.相对用量表示法,以水泥的质量为1,并按“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灰比”的顺序排列表示(例如1:2、14:3、82:0、45)。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计算“初步配合比” 根据原材料资料,按我国现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初步配合比,即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m co :m wo :m so :m Go。 2.提出“基准配合比” 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实际施工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拌与物的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调整材料用量,提出一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即m ca :m wa :m sa :m Ga。 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增加与减少水灰比,拟定几组(通常为三组)适合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通过制备试块,测定强度,确定既符合强度与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即m cb :m wb :m sb ;m Gb。 4.换算“工地配合比” 根据工地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工地配合比,即 m c :m w :m s :m G或1:(m w /m c ):(m s /m c ):(m G /m c )。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c60 525 178 675 1100 备注1、我公司同时生产不同强度等级的不同品种水泥,除早期强度、施工性能和工性能有所区别外,28天强度指标基本相同,故本参考配合比没有区分。 2、当掺和掺合料时,采用内掺法可等量或超量取代,最大取代量应根据掺合料性能进行强度对比实验结果而定。 3、配制流态性混凝土时,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是减水率在15%以上的高效减水剂。 4、参考配比试验所有砂石为||区中砂,石子为5-31.5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 水泥标号 百科名片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 目录 展开 基本信息 此法是将1:3的水泥、(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07 X 7.07 X 7.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P.O 32.5/42.5,P.S 32.5/42.5。 有325的和425的 325的250元--300元 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从200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旧标准的区别 (1)六大水泥产品标准均引用GB/T17671-1999方法为该标准的强度检验方法,不再采用GB177-85方法。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六大水泥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32.5、32.5R、42.5、42.5R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新标准还统一规划了我国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分3个强度等级6个类型,即42.5、42.5R、52.5、52.5R、62.5、62.5R。其他五大水泥也分3个等级6个类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 (3)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设置 六大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的内容还涉及到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的设置。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规定的强度龄期均为3天和28天两个龄期,每个龄期均有抗折与抗压强度指标要求。 (4)其他方面的修订 编号与取样中取消了4~10万吨不超过200吨和小于4万吨不超过100吨为一个编号的规定,改为10万吨以下不超过200吨为一个编号。在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的字样中,取消了“立窑与旋窑”字样,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将“交货与验收”的第一号修改单并入标准正文。 水泥强度检测方法是衡量水泥力学性能好坏的一种有效手段,新标准用GB/T17671-1999取代GB177-85,将对我国的水泥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应该注意的是,GB/T17671

4.5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抗折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1、材料说明 原材料: 霸道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级,机制砂,细度模数为;碎石-31.5mm,表观密度为2.499g/cm3;水,自来水;详见试验报告; 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设计抗折强度为中等交通 2、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 1)f c=fr/+ts= fc:配制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cv:按表取值 s: 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 t: 按表取值 2)水灰比(W/C)的计算 W/C=fc+ 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 查表确定砂率(βs )=33% 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10—40mm Wo=++11.27c/w+=140g/m3 Sl: 坍落度(mm)取值20 Sp: 砂率(%) C/w: 灰水比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co) C0=(c/w)wo=350 5)计算粗集料用量(m go)、细集料用量(m so) 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 m co+m wo+m so+ m go=2450 βs=m so÷(m so+ m go)×100 砂(m so)用量为647 kg/m3,碎石(m go)用量1313 kg/m3; 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 1 :: 水灰比= 3、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 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 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30 L ,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10.5 kg 水=4.2 kg 砂=19.41kg 碎石=39.39 kg 2)调整工作性 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坍落度测定值为18mm ,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上下浮动试配三种水灰比的试件。 4、检查强度及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1) 配制强度:f cu,k=25Mpa f cu,o= f cu,k+1.645* o=25+1.645*5=33.2Mpa (2) 初步确定水灰比:(用经验公式计算,各指标选取) W/C= a a*f ce/(f cu,0 + a a*a b*f ce) =(0.53*36.5) / (33.2+0.53*0.20*36.5) =0.52 (3) 选取单位体积水泥混凝土的用水量: 由水灰比为0.52,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0-3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选取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m wo=175kg/m 3。(4) 计算1m3水泥混凝土水泥用量: 由W/C=0.52,m w0=185 (kg/m3),得m co=m wo/(W/C)=337(kg/m3) 查表符合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20kg/m 3,所以取按强度计算的单位水 泥用量m co=337 ( kg/m 3) (5) 选取合理砂率,计算粗细集料用量:最大粒径31.5mm,水灰比0.52,查表 取混凝土砂率B s =35%o (6) 计算一组(3块试件)水泥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3水用量175kg/ m '水泥用量337kg/m 砂用量680 kg/m 碎石用量1263 kg/m

(7) 配合比确定: 个人认为,单位用水量可取180(kg/m3) ,为保证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取0.5,单 位水泥用量360(kg/m3) ,根据密度法计算配合比,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 (kg/m3 ),单位粗集料用量与单位细集料用量为未知量,可设方程求解 M c0+ M g0+ M s0+ M w0=2400 M s0/ (M s0+ M g0 )*100=35 解得M g0=1560(kg/m3) ,M s0=840 (kg/m3) 通过计算得到个人的配合比为: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单位细集料用量:单位粗集料用量=180:360: 840:1560

混凝土配比表[专题]

混凝土配比表[专题]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 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 (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 N/mm2 水泥砂石水 7天 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P.O 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 1 1.92 3.41 0.54 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 1 1.67 3.09 0.51 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 1 1.63 2.90 0.50 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 1 1.22 2.61 0.45 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 1 1.87 3.48 0.54 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 1 1.68 3.12 0.51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程序 一、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 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很大。水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稳定性控制。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1)采用旋窑水泥。旋窑水泥的生产规模较大,其水泥安定性好,质量稳定,批与批之间强度及矿物组成波动小,有利于混凝土质量控制。(2)优先选用抗冻性好、抗硫酸盐能力强、标准稠度低、强度等级不低于42.5早强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3)将水泥强度富余量、强度标准差、初终凝时间、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的优劣,实行优胜劣汰,选择水泥供应商(厂家)。(4)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水泥质量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及调整的依据。 水泥进场时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测,进行快速检验(如水泥凝结时间或安定性检验)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在使用前向施工单位提供本批次所用水泥的复检报告和厂方质保资料。 商品混凝土应以质量稳定,信誉好的大型旋窑水泥为主,且进货时要严格控制散装水泥的入罐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并依据标准,对进厂的水泥按批复检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强度等指标,不合格的水严禁使用,确保生产所用水泥的质量。 2.集料。在选择骨料时注重骨料的强度、级配、粒径、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其有害物质含量,这都将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如砂、石中含泥量偏高,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如石子针片状含量过高,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易造成堵泵,并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砂和碎石应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在2.5~2.9之间,砂的含泥量应小于2%,泥块含量小于0.5%;碎石采用仙浴湾石场产5~31.5连续级配,压碎值小于10%,含泥量小于1%,泥块含量为0。 3.细掺合料。选用粉煤灰时,宜考虑选用相对固定的厂家,要求其货源供应充足,其质量波动就相对较小。华能电厂Ⅱ级干法灰,细度不大于20%,烧失量<5%,需水量比<103%。 4.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关键。本次采用某建科院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20(体积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体积法) C20砼设计坍落度:50-70mm 设计依据:JGJ55-2000,JTJ041-2000 1.确定砼配制强度: f cu,o =f cu,k +1.645б =20+1.645×5 =28.225(Mpa) 2. 0.57 在试配过程中经过调整用水量确定水灰比0.51。 3.确定单位用水量: 根据JGJ55-2000的要求取用水量m w0=165kg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 水泥选用宜兴水泥厂生产的青龙P.O32.5。 m c0325kg 根据桥规JTJ041-2000最小水泥用量250kg/m 3,符合要求。 5的要求,取33% 。 即,βs = =33% 6.碎石为16~31.5mm 单粒级配碎石。

7.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 g0, m s0) + 10×1 = 1000 , + + 10×1 = 1000 解得, m g0=1297kg/m 3 , m s0=638 kg/m 3 。 m c0: m s0: m g0: m w0 =325:638:1297:165 =1 : 1.963: 3.991: 0.51 同理,w/c=0.56时 m c0: m s0: m g0: m w0 =358:626:1272:165 =1 : 1.749 : 3.553 : 0.56 w/c=0.46时 m c0: m s0: m g0: m w0 =295:647:1314:165 =1 : 2.193 : 4.454 : 0.46 经过试配得到7天强度值如下:

我部拟采用水灰比为0.51 m c0: m s0: m g0: m w0 =325:638:1297:165 的配合比,请批示。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概述 混凝土吉各组成材料用量之比即为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和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通过计算和试配调整,确定出满足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本节阐述水泥、水、细集料和粗集料四组分的组成设计。 1.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有下列两种: 1)单位用量表示法 以每1㎡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表示,例如: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330㎏:150㎏:706㎏:1264㎏。 2)相对用量表示法 以水泥的质量为1,并按“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灰比”的顺序排列表示,例如1:2.14:3.82;W/C=0.45. 2.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下列四项基本要求: 1)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的要求 不论混凝土路面或桥梁,在设计时都会对不同的结构部位提出不同的“设计强度”要求。为了保证结构物的可靠性,采用一个比设计强度高的“配制强度”,才能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 2)满足施工工作性的要求 按照结构物断面尺寸和形状、配筋的疏密以及施工方法和设备来确定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 3)满足环境耐久性的要求 根据结构物所处环境条件,如严寒地区的路面或桥梁、桥梁墩台在水位升降范围等,为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考虑允许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4)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水泥,合理地使用材料,以降低成本。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计算“初步配合比” 根据原始资料,按我国现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初步配合比,即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m co:m wo:m so:m go。 2)提出“基准配合比” 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施工实际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调整材料用量,提出一个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即m ca:m wa:m sa:m ga。 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增加和减少水灰比,拟定几组(通常为三组)适合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通过制备试块、测定强度,确定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即m cb:m wb:m sb:m gb。 4)换算“施工配合比” 根据工地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即m c:m w:m s:m g。或1:m w/m c:m s/m c:m g/m c。

C2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2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要求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70~90mm ,所在地区属温暖地区。 2、组成材料:水泥采用祁东洪城,中砂采用新屋砂场河砂,碎石产地为衡阳兴鑫碎石场5-16mm 碎石、16-31.5mm 碎石。 二、设计步骤 1、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 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k =25MPa,采用标准差σ=5.0MPa ,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标准差σ值表 表—1 f cu,o =f cu,k +1.645σ=20+1.645×5=33.2 MPa 2)、计算水灰比(W/C ) (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①计算水泥实际强度 ,f ce ,k =32.5MPa,水泥富余系数 γc =1.05。水泥实际强度为:37.0MPa ②计算水灰比 回归系数 αa 、αb 取值表 表—2 根据表,碎石αa =0.46,αb =0.07计算灰水比 (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 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属温暖地区,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按强度计算的水灰比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水灰比0.49。 普通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JTJ 041—2000) 表—3 04.2,=+=b ce a o cu f f W C αα

3)确定单位用水量(m ωo ) 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70~90mm ,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查表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 m ωo =195kg 塑性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 3) 表—4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 (1)已知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 ωo =195kg/m 3,水灰比W/C=0.49,计算混凝土单位用灰量 == C W o ωm m co 398kg (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 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属温暖地区无筋混凝土查表—3,最小水泥用量为250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水泥用量398kg/m3。 5)确定砂率(S P ) 根据碎石最大粒径31.5mm ,且水灰比为0.49,查表,选定混凝土砂率为 S P =0.32 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 go ,m so ) 采用质量法

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oc

附件一: C30钢筋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一)设计概况 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无强度统计资料,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和坍落度为(30-50)㎜,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I类环境。全部采用本地原材料。 1、水泥 水泥采用南京三龙天宝山牌P.O42.5级水泥,其指标如表1: 2、砂 砂采用中(粗)砂。其指标如表2: 表2 表3 3、碎石 碎石采用小碎和瓜子片,最大粒径dmax=31.5㎜。其指标如表4: 筛分结果如表5: 表5

小碎和瓜子片按1:1掺配,其合成级配符合连续级配(5-25)mm 规定。 4、水 水采用人畜饮用水。 (二) 确定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 混凝土设计强度f cu,k =30MPa ,无强度统计资料,标准差δ=5.0 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 f cu,o ≥f cu,k +1.645δ=30+1.645*5=38.2(MPa ) 取用f cu,o =38.5MPa 。 2)计算水胶比(W/B ) 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胶比 ①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 已知采用P.O42.5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值f ce,g =42.5MPa ,水泥富裕系数γc =1.16,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 f ce = γc f ce, g =1.16*42.5=49.3 MPa ②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 已知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f ce = 49.3 MPa ,粉煤灰影响系数γf =1.00,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γs =1.00,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 f b =γf γs f ce =1.00*1.00*49.3=49.3 MPa ③计算混凝土水胶比 已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 38.5MPa, 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f b =49.3 MPa ,无强度统计资料,采用碎石拌制,αa =0.53, αb =0.20,计算水胶比: W/B =b b a cu ,b a f f f ααα+0=3 .49*20.0*53.05.383 .49*53.0+=0.60 2、按耐久性校核水胶比 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I 类环境,允许最大水胶比为0.55,计算水胶比为0.60。采用水胶比为0.55。 3)选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m wo ) 已知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30-50)㎜,碎石最大粒径为31.5㎜,选用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m wo =195kg 4)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m bo ) 1、已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m wo =195kg ,水胶比W/B =0.55,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m bo = m wo / (W/B)=195/0.55=355 kg 2、按耐久性校核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I 类环境,允许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为275kg 。按强度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为355kg ,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为355kg 。 5)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 (m fo )和水泥用量(m co ) 已知矿物掺合料掺量?f =0%,每立方米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 m fo = m bo ?f =355*0%=0kg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m co = m bo - m fo =355-0=355kg 6)选定砂率(?s ) 混凝土采用碎石拌制,最大粒径31.5㎜,水胶比W/B =0.55,选定混凝土砂率?s =36%。 7)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砂石用量(m so ,m go )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4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设计强度: C40 使用部位: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 单方用量: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327:700:1095:168:70:70:4.67 材料配比: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1:2.14:3.35:0.51:0.21:0.21:0.015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一:使用工程部位 C40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部位(详见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 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三:设计要求 1.强度要求: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不小于配置强度的70%,28d抗压强度大于配置强度,但不超过设计强度的150%。 2.工作性要求: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为混凝土罐车搅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流动性好,出罐坍落度不低于120mm,现场浇筑坍落度介于120mm~160mm,实验测得减水剂的半小时经时坍落度损失为30mm,因此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坍落度>140mm。同时混凝土拌合物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粘聚性、保塑性以满足质量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耐久性要求: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要求用于有冻害的潮湿环境和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及最小水泥胶合用量不低于300kg/m3。在满足规范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在满足混凝土粘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经济性要求:建议在混凝土中掺入一级或二级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外掺料,以降低水泥单位用量,在满足耐久性、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配制最佳单位水泥用量,降低单位减水剂用量,节约成本。

C6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6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一、试配要求与引用标准 1、砼配制强度为69、9MPa,用于T形梁预制; 2、坍落度140mm ~160mm; 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1-2005);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F50-2011). 二、原材料 1、水泥:焦作市坚固水泥有限公司P、O5 2、5级水泥; 2、砂:信阳中砂,细度模数2、76; 3、碎石:贾峪石料厂,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采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20mm碎石占70%,5-10mm碎石占30%; 4、矿渣粉:郑州顺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 5、水:饮用水; 6、外加剂:北京市罗拉化学科技有限公司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32%,掺量为1、4%. 三、计算初步配合比 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值(fcu,o) 设计强度标准值fcu,k=60Mpa,保证率系数t=1、645,标准差ó=6MPa fcu,o =fcu,k+ 1、645×ó=60+1、645×6=69、9 Mpa

2、计算水胶比(W/(C+K)) W/(C+K)=aa、fce/(fcu,o+ aa ab、fce)式中回归系数aa 为0、46,ab为0、07,fce根据水泥强度等级选为52、5MPa,fcu,o 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值69、9 Mpa。 W/(C+K)=0、46×52、5/(69、9+0、46×0、07×69、9)=0、33 为了进一步保证混凝土强度,根据经验采用W/(C+K)值为0、28. 3、根据坍落度与最大粒径选取用水量mwo为209 Kg /m3,掺加北京罗拉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32%,掺加减水剂得混凝土用水量mwa :mwa=mwo(1—?)=209×(1—0、32)=142 Kg /m3 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co) mco=mwa/ W/(C+K)=142/0、28=507 Kg /m3 最后经调整确定mco=506 Kg /m3 为了能得到更好得施工与易性,并进一步保证所配C60砼配合比要求得69、9Mpa得配制强度,以及确保以后施工中施工结构得强度,根据经验该配合比将加入部分矿渣粉来适当满足该几方面得要求。决定加入61 Kg矿渣粉,445Kg水泥。 5、计算外加剂用量(Jo) 北京罗拉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得1、4%Jo= mco×1、4%= 506×0、014=7、08 Kg /m3 6、选定砂率(?s) 集料采用碎石,砂得细度模数2、76,选定砂率?s =34%

常用混凝土配比表

常规C10、C15、C20、C25、C30、C35混凝土配合比 C10配合比略。 C1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坍落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80 水泥:310 砂子:645 石子:1225 配合比为:0.58:1:2.081:3.952 砂率34.5% 水灰比:0.58 C2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坍落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04 砂子:542 石子:1264 配合比为:0.47:1:1.342:3.129 砂率30% 水灰比:0.47 C2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坍落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63 砂子:489 石子:1258 配合比为:0.41:1:1.056:1.717砂率28% 水灰比:0.41 C3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坍落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500 砂子:479 石子:1231 配合比为:0.38:1:0.958:2.462 砂率28% 水灰比:0.38 C35: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碎石砼,每立方米用料量:KG 水:205 水泥:466 砂:571 石子:1158 配合比:水:0.44,水泥:1,砂:1.225,石子:2.485 砂率:33% 水灰比:0.44 C10 C15 C20 C25 C30 C35 自搅拌混凝土和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分别为多少? 自搅拌混凝土 C10 C15 为3-5;C20 C25 C30 C35 为7-9 商品混凝土 C10无规定 C15 C20 C25 C30 C35 为18±2 常规水泥砂浆配合比方案仅供参考水泥砂浆配合比 NO:1 技术要求强度等级:M 2.5 稠度/mm: 70 ~90 原材料水泥: 32.5 级河砂:中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 水泥河砂水 200 1450 310~330 配合比例 1 7.25 参考用水量水泥砂浆配合比 NO:2 技术要求强度等级:M 5 稠度/mm: 70~90 原材料水泥: 32.5 级河砂:中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 水泥河砂水 210 1450 310~330 配合比例 1 6.9 参考用水量水泥砂浆配合比 NO:3 技术要求强度等级:M 7.5 稠度/mm: 70~90 原材料水泥: 32.5 级河砂:中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 水泥河砂水 230 1450 310~330 配合比例 1 6.3 参考用水量水泥砂浆配合比 NO:4 技术要求强度等级:M 10 稠度/mm: 70 ~90 原材料水泥: 32.5 级河砂:中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 水泥河砂水 275 1450 310~330 配合比例 1 5.27 参考用水量水泥砂浆配合比 NO:5 技术要求强度等级:M 15 稠度/mm: 70~90 原材料水泥: 32.5 级河砂:中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 水泥河砂水 320 1450 310~330 配合比例 1 5.27 参考用水量水泥砂浆配合比 NO:6 技术要求强度等级:M 20 稠度/mm: 70 ~90 原材料水泥: 32.5 级河砂:中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 水泥河砂水 360 1450 310~330 配合比例 1 4.03 参考用水量水泥砂浆配合比 NO:7 技术要求强度等级:M 2.5 稠度/mm: 60 ~80 原材料水泥: 32.5 级河砂:中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 水泥河砂水 200 1450 300~320 配合比例 1 7.25 参考用水量水泥砂浆配合比 NO:8 技术要求强度等级:M 5 稠度/mm: 60 ~80 原材料水泥: 32.5 级河砂:中砂 3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