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悲剧结局的成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十娘悲剧结局的成因

摘要:李甲负心是杜十娘悲剧的直接原因,那个时代的封建门第观念和礼法道德是杜十娘悲剧的深层原因。而造成杜十娘悲剧的核心原因是她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将生命随着纯洁的爱情一起毁灭。杜十娘的爱情选择和她追求的目标,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关键词:悲剧原因时代爱情选择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白话小说集《三言》中的名篇,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执着追求自己心目中美好理想的女性,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长期以来,人们造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了多种诠释,但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京城名妓于众多王孙中独独中意于貌似“忠厚志诚”的官宦富家子弟李甲。俩人相亲相爱,山盟海誓。杜十娘一旦情有独钟,便决意从良,而她亦久有从良之志。历经波折而终能如愿。不料在近李甲家乡之际,却突生变故,李甲以区区千金便将十娘转手卖给了别人。如梦方醒的十娘打开了百宝箱,当着李甲和孙富的面逐层打开,将其中价值连城的珠宝抛入了滚滚的江流之中,同时怒斥孙富的无耻“汝以奸淫之意,巧为谗说,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我之仇人,我死有知,必当诉之神明!”以及李甲的负心“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最后抱箱投江自尽,千般恩爱化为万古遗恨。

作者为何把杜李爱情之歌唱得如此凄凉悲婉呢?造成这悲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

一、杜十娘不幸沦落风尘。

从小她就在烟花柳巷中长大,十三岁便开了苞,最终混成了一代名妓。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能干、聪慧的貌美女子,但这又如何!其中的心酸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而她这样不清白的出身又有多少家世清白的名门大户愿意接纳。在古代中国,统治者对女性的束缚一直没有放宽过,到了明朝时期,随着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统治发展到顶峰,也是中国妇女受到压迫最重、地位最低下的一个时期。

在明代,婚前要为夫家守贞,死后要为夫家守节,成为一个普遍为广大妇女所遵循的信条,遍布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下层妇女。与前代相比,明代妇女可以说是过着一种避居的生活,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进香祈福都不允许。像杜十娘这种每天要抛头露面的给不同的男人看,贞洁早已不在的女子,哪个夫家敢轻易迎娶进门,或者纳为侍妾?那些个高官门第更是害怕落人口舌,当然也担心自己娶过来后,哪一天她会红杏出墙。

正因为如此,所以孙富才会拿“妇人水性无常。况烟花之辈,少真多假。他既系六院名姝,相识定满天下;或者南边原有旧约,借兄之力,挈带而来,以为他适之地。”和“既不然,

江南子弟,最工轻薄。兄留丽人独居,难保无逾墙钻穴之事。若挈之同归,愈增尊大人之怒。为兄之计,未有善策。况父子天伦,必不可绝。若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海内必以兄为浮浪不经之人。异日妻不以为夫,弟不以为兄,同袍不以为友,兄何以立于天地之间?兄今日不可不熟思也!” 来劝说李甲,而李甲也听得进去。杜十娘的出生本生就已经为她追求自己的幸福判了重刑。

二、李甲的背信弃义是造成杜十娘悲剧的直接原因。

十娘误落风尘之中,却久有从良之志,后遇李甲,遂决意托付终身,然尔李甲的所作所为,实在有负于十娘的真情。

其一,计不远,有心相好,却无长久打算。李甲有钱时“撒漫用钱,大差大使”,等到十娘与他议及终身大事时,却只有一句“如之奈何!”再看赎身一节,实是十娘步步为营的自救:先是计赚老鸨,逼她拍掌而定;次之出碎银一百五十两赎身:再次,以死相挟老鸨,前前后后李甲并无一计一策。及至赎身还乡,十娘问:“吾等此去,何处安身?郎君亦曾计议有定着否?”李甲的回答却是“尚未有完全之策”,所以李甲虽有“白头不敢忘也”的誓言,却不是一个可托付终身之人。

其二,知不深,李甲并不真正了解十娘。李甲不可谓无情,他对十娘也有难以割舍的情感。然而在柳遇春的一番告诫之下,他竟也“疑惑不定”。柳遇春不知真情,不了解十娘,以世俗的眼光看待十娘尚情有可原,然尔李甲的“疑惑”却反映出他并不真正了解杜十娘。更可恨的是,孙富的花言巧语竟使李甲抛却两年恩爱,千两纹银卖了十娘一片真心。十娘毕生追寻的不过是一颗真爱的心,一份做人的尊严,可惜李甲并不明白,还将十娘再一次作为商品卖了出去;卖出去不说,梳洗打扮后的十娘“微窥公子”,看到的竟是“欣欣似有喜色”。

三、封建的门第观念和礼法道德是造成杜十娘悲剧的深层原因

赎身之后,十娘问及对未来的打算,李甲即说出自己的担心:“老父盛怒之下,若知娶妓而归,必然加以不堪。”“素性方严”的李父代表的是封建正统思想,娶一位风尘女子进门,实在有伤风化,玷污读书人的清白。正因为有这层顾虑,李甲才踌躇再三,这已经为十娘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路遇孙富,情节进一步发展。孙富打出幌子:“尊大人位居方面”,“岂容兄娶不节之人”,一番劝诫,让李甲“茫然自失”,进而“移席问计”,最终议定相卖的计策。归根究底,李甲害怕的其实是当时的门第观念和所谓的礼法,这才是横亘在他和十娘之间的一道鸿沟,是铸成十娘悲剧的深层原因。

四、典型的社会环境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在南方,商品经济得到迅猛发展。金钱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故有观念,传统的价值观念不再是禁锢人们的唯一枷锁。这一点可以从孙富威逼利诱李甲时的说的话可以得到验证。而李甲得计之后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种心态和后来发现百宝箱的秘密之后的悔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似乎都在告诉我们,金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已经在动摇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李布政家的门槛并非不可逾越的屏障。我们也可以设想,当时进退两难的李甲,穷困潦倒,他四处央告却四处碰壁。人情冷漠如此,而杜十娘却想在这个充满了铜臭味的社会里寻找到一片真爱的天地,谓难矣!在一个什么东西都要用金钱来衡量的社会,人格与尊严,情感和良知都已扭曲。杜十娘这种理想和现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悲剧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我们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设想一下,如果李甲也是一位忠诚,且有情有义者,剧又焉能产生?

五、杜十娘的爱情选择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不管你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杜十娘也是。但是对于从小混迹于烟花之地的十娘来说,所有来寻找她的人,目的几乎都是为了玩弄她。她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在她的生活圈子里只能遇到这样一些男人:寻花问柳的纨绔子弟,肤浅轻薄的公子哥儿,放荡不羁的巨豪富商,逢场作戏的王孙贵族,总之都是一些薄情寡义之徒。这样一些人之所以来找她,是因为贪恋她的美貌,她的才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是出于真心的恋爱。对十娘也缺乏起码的尊重。

十娘早已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她的心犹如一粒古莲,沉落在泥淖中,即使埋沉千年,仍然能保持生命的幻想。她的心渴望阳光雨露,渴望着真挚的爱情。她早已有从良之志,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她几乎不可能遇见一个发自内心的真爱和尊重自己的男子,她还是一直在苦苦等待,执着寻觅。所以她才会遇见李甲,最后选择李甲。

在杜十娘眼里,李甲可是一个忠厚志诚的翩翩公子。但是这一次十娘看走眼了。李甲之所以这样对杜十娘,无外乎两点:一方面他是真心爱恋十娘的美貌,自己的性格又温顺,肯顺着十娘,也肯忍受老鸨的辱骂;另一方面,李甲毕竟年轻,涉世不深,身上还保留着几分纯真。然而这一切,在十娘看来已经是十分难得,李甲的好可谓是十娘漫长无际黑夜生活中的一线光亮。这线光亮在十娘久已沉没在黑暗里的心灵中被放大了数倍,如同一团炙热的火焰燃烧在十娘的心头。此时,十娘就像一只扑火的飞蛾,扑向这一线的光明。她已经不顾一切,把自己全部的爱,全部的美貌,智慧,才情通通压在了李甲的身上。可十娘忘记了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在妓院。

那个时候,沉浸在爱情喜悦中的十娘并不知道李甲有一天会不爱她,有一天会抛弃她。选择李甲,注定十娘这辈子都不会幸福。杜十娘,峨嵋不命染风尘,怯夫何足托终生。拼将一死真情诉,只恨不识薄幸人!

参考文献:

1.《警世通言》作者:冯梦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2.《冯梦龙全集》作者:冯梦龙/魏同贤主编,凤凰出版社,2007年出版

3.《杜十娘》作者:房绍青,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