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论文要求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论文要求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论文要求

1.页眉只出现在论文正文中;

2.任务书--任务书下达时间:7月3日

(1)函授站点:****,班级名称:****

(2)设计日期:7.3--

(3)教师签字手写

3.指导教师评阅书

(1)指导教师评语后面括号内的内容保留不要删除

(2)评语手写

(3)建议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注意:优秀率小于20%,但函授班级成绩一般没有优秀,除非论文极好)(4)指导教师签字手写

4.答辩成绩一页

(1)说明书页数以正文页数为准

(2)评语及建议成绩为手写

(3)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空

5.摘要页码是单独编号,为数字“1”居中,在目录前

6.目录不要页码目录标题三号黑体目录内容小四宋体两倍行距

7.正文内容为小四号,标题为小四黑体。

(1)附表内容标题标在表上面左对齐,附图内容标题标在图下面居中,例如1-1为第一部分第一个标题下面的图,依次类推标注。(2)页码按序号“1,2.......”居中编写。

(3)正文序号为1. ;1.1 ;1.1.1

8.设计小结:针对论文设计的过程进行总结。单独一页。

9.致谢:对论文编写进行指导的教师及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并总结得失,单独一页。

10.参考文献:例如:[1] 荣辉付铁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注意主编等后面的点,不能省略)11.指导教师在论文最后用红包签阅、姓名和日期(2020年*月*日)。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综合实训报告 题目:矿井通风设计 专业班级: 设计人: 指导人: 20XX年X月XX日

目录一、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5 (一)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5 (二)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5 (三)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 6 (四)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7 二、优选矿井通风系统7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7 (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8 三、矿井风量计算8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8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8 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8 2.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11 3.硐室需风量计算13 4.其他用风巷道的需风量计算机14 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5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五、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16

(一)主要通风机的选择17 六、概算矿井通风费用21

前言 通风是关系到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要做到随矿井生产变化即时进行通风系统改造与协调,严格控制串联通风,强化局部通风管理,杜绝局部通风机无计划断电,做到通风系统正规合理、可靠、稳定.

矿井通风设计是整个矿井设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力求实现预期效果。 第一章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的矿井通

风系统。矿井通风设计分为新建或扩建矿井通风设计。对于新建矿井的通风设计,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可能。对于改建或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必须对矿井原有的生产与通风情况做出详细的调查,分析通风存在的问题,考虑矿井生产的特点和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原有的井巷与通风设备,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更完善、更切合实际的通风设计。无论新建、改建或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都必须贯彻党的技术经济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矿山安全规程、技术规程、设计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矿井通风设计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基建时期与生产时期,分别进行设计计算。 第一节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指建井过程中掘进井巷时的通风,即开凿井筒(或平硐)、井底车场、井下硐室、第一水平的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时的通风。此时期多用局部通风机对独头巷道进行局部通风。当两个井筒贯通后,主要通风机安装完毕,便可用主要通风机对已开凿的井巷实行全压通风,从而可缩短其余井巷与硐室掘进时局部通风的距离。 第二节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是指矿井投产后,包括全矿开拓、采准和采煤工作面以及其他井巷的通风。这时期的通风设计,根据矿井生产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矿井服务年限不长时(大约15至20年),只做一次通风设计。矿井达产后通风阻力最小时为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最大时为困难时期。依据这两个时期的生产情况进行设计计算,并选出对此两个时期的通风皆为适宜的通风设备。 (2)矿井服务年限较长时,考虑到通风机设备选型,矿井所需风量和风压的变化等因素,又需分为两个时期进行通风设计。第一水平为第一期,对该时期内通风容易和困难两种情况详细地进行设计计算。第二期的通风设计只做一般的原则规划,但对矿井通风系统,应根据矿井整个生产时期的技术经济因素,作出全面的考虑,以使确定的通风系统既可适应现实生产的要求,又能照顾长远的生产发展与变化情况。 矿井通风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如下: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2: 某煤矿井田东西走向长约 3 Km,南北倾向宽约 1.7Km,井田面积约4.5519Km2,井田总体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大部分小于15°,属缓倾斜煤层。顶板为黑色泥岩,致密而均一,底板为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煤层厚度0.84~6.12米,平均5.9米,以镜煤、亮煤为主,含黄铁矿,煤层夹矸0~3层,倾角10°~14°。矿井煤层自燃发火期为1个月,自燃趋势较突出的是2月~3月。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40.3%。矿井属低瓦斯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年。 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矿井的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顶煤。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风井设在采区的边界。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采区采用轨道上山、运输上山进风,专用回风巷回风。工作面采用U 型后退式开采,采煤工作面风流流动形式是上行通风。综放面平均控顶距为3.96m,实际采高4.1 m,工作面面长150米,工作面温度20℃,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最多90人。矿井掘进工作面平均瓦斯涌出量为1.2 m3/min,掘进工作面一次炸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7.2kg,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40人。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第一章、局部通风设计 (一)设计原则及掘进通风方法的选择 1、设计原则 根据开拓、开采巷道布置、掘进区域煤岩层的自然条件以及掘进工艺,确定合理的局部通风方法及其布置方式,选择风筒类型和直径,计算风筒出入口风量,计算风筒通风阻力,选择局部通风机。 局部通风是矿井通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新风取自矿井主风流,其污风又排入矿井主风流。其设计原则可归纳如下: (1)矿井和采区通风系统设计应为局部通风创造条件; (2)局部通风系统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 (3)尽量采用技术先进的低噪、高效型局部通风机; (4)压人式通风宜用柔性风筒,抽出式通风宜用带刚性骨架的可伸缩风筒或完全刚性的风筒。风筒材质应选择阻燃、抗静电型。 (5)当一台风机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可考虑选用两台或多台风机联合运行。 2、掘进通风方法的选择 掘进通风方法分为利用矿井总风压通风和利用局部动力设备通风的方法,局部通风机通风是矿井广泛采用的掘进通风方法,它是由局部通风机和风筒(或风障)组成一体进行通风,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 (1)压入式通风 (2)抽出式通风 (3)混合式通风 压入式通风新风经过风机,安全系数高,可用柔性风筒,柔性风筒重量轻,易于贮存和搬运,连接和悬吊也简单,胶布和人造革风筒防水性能好,是大多数矿井局部通风的选择,结合本设计故选择压入式通风。 (二)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及设计 根据《规程》规定:矿井必须采用局部通风措施 1、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 按下列因素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 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60 1004掘 掘K Q Q CH m 3/s 式中:Q 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 3/s ; Q ch4——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 3/s ; K 掘——掘进工作面因瓦斯涌出量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即掘进工作面最大绝 对瓦斯涌出量与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之比。通常,机掘工作面取 1.5~2.0;炮掘工作面取1.8~2.0。此处取2.0 所以: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报告书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专业 年级 学号

0.前言 采矿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的主体。我国煤炭生产以井下开采为主,其产量占煤炭总产量的95%。而地下作业首先面临的是通风问题,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以供人员呼吸,以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矿环境,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向井下供应新鲜的空气和良好的供风系统是分不开的,所以在矿井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设计优良的通风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井下供风的要求,还能很好的节约矿井通风的费用。 本文是针对矿井的建设,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通风系统,采用两翼对角式的通风方式,在采区采用轨道上山进新风,运输上山回污风的通风方法,并起在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风别计算了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的风量和风压,并以此为基础选用了矿井主要通风机和电机,设计的通风系统满足了矿井通风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作者初次设计矿井通风系统,全凭自己的知识总结利用设计,没有拷贝别人的既成成果,难免会有一些不太妥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矿井概况 1.地质概况 该矿井地处平原,地面标高+150m ,井田走向长度5km ,倾斜方向长度3.3km 。井田上界以标高-165m 为界,下界以标高-1020m 为界,两边以断层为界,井田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可采储量约1.08亿吨。 井田有两个开采煤层,为1k 、2k ,在井田围,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0 15,各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地板岩性参见综合柱状图1-1: 图1-1 综合柱状图 2.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6T m /3 ,煤层有自然发火危险,发火期为16—18个月,煤

煤矿地面35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设计初步设计了煤矿地面35kV变电站的设计。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负荷计算、主接线设计、短路计算、电气设备选择、继电保护方案、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接地等。通过对煤矿35KV变电站做负荷统计,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出该站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型号。用标幺值法对供电系统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为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提供了数据。根据煤矿供电系统的特点,制定了矿井变电所的主结线方式、运行方式、继电保护方案。其中35KV 侧为全桥接线,6KV主接线为单母分段。两台主变压器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并根据电流整定值以及相关数据的校验,选择了断路器、隔离开关、继电器、变压器等电气设备。 关键字:负荷计算; 变电站; 继电保护;运行方式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1) 1.1 设计依据 (1) 1.2 设计目的及范围 (1) 1.3 矿井基础资料 (1) 2 负荷计算 (4) 2.1 负荷计算的目的 (4) 2.2 负荷计算方法 (4) 2.3 负荷计算过程 (5) 2.3.1 各用电设备组负荷计算 (5) 2.3.2 低压变压器的选择与损耗计算 (8) 2.3.3 6kV母线侧补偿前总计算负荷 (11) 2.3.4 无功补偿计算及电容器柜选择 (11) 2.3.5 补偿后6kV母线侧总计算负荷及功率因数校验 . 12 3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3) 3.1 变压器的选取原则 (13) 3.2 变压器选择计算 (13) 3.3 变压器损耗计算 (14) 3.4 35kV侧全矿负荷计算及功率因数校验 (15) 3.5 变压器经济运行方案的确定 (15) 4 电气主接线设计 (16) 4.1 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6) 4.2 本所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16) 4.2.1 确定矿井35kV进线回路 (16) 4.2.2 35kV、6kV主接线的确定 (17) 4.2.3下井电缆回数的确定 (17) 4.2.4 负荷分配 (18) 5 短路电流计算 (20) 5.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20) 5.2 短路电流计算中应计算的数值 (20) 5.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计算的步骤 (20) 5.4短路电流计算过程 (21) 5.5短路参数汇总表 (30) 5.6 负荷电流统计表 (32) 6 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33)

基于PLC的矿井通风机变频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记和致谢的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和后果。 研究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学校有权保存其电子和纸制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授权其保存、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对于保密论文,按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于本声明; 2.不保密 。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设计(矿井通风设计)

第1章矿井概况 1.1井田地理概况 1.1.1矿井位置、范围 **煤矿位于山东省莱芜市区东南5.5km,行政隶属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管辖,地理坐标东径117°40′06″~117°45′30″,北纬36°09′11″~36°12′29″。东与西港煤矿(已关闭)、潘西煤矿为邻,西与鄂庄煤矿相接,矿区座落于高庄街道办事处南冶村附近,井田面积24.5km2。井田东以413号钻孔和-180水平东大巷经16号联线与西港矿分界,西以18号勘探线和S33和169号钻孔与卾庄矿为界,上部至煤层露头,深部至F22号断层。 1.1.2交通位置 **煤矿位于莱芜市南部郊区,地理位置优越(见图1-1),交通方便,磁莱铁路从矿区东北侧绕矿而过,矿区至颜庄火车站6.5km,矿井运输铁路在颜庄车站与磁莱线相接,莱芜市至淄博市高速公路从矿区深部通过,博(淄博)孙(孙村)公路从矿门前通过,加上市郊乡镇公路网,可谓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 1.1.3气候条件 莱芜市地处泰沂山区腹地,属大陆性气候,历年最高气温42.5℃(1955年8月11日),最低气温-22.5℃(1957年2月11),月平均气温13℃~36.8℃。年总降雨量550.0~810.0mm,年平均降雨713.5mm,雨季为7、8、9三个月份,日最大降雨量306.0mm(1996年7月24日),最高洪水位+180.96m(1966年7月19日)。年蒸发量1664~1927mm,平均1795.5mm。结冰期为头年的11月初至来年3月,地温地下3m 处(4月)最低温度12.3℃,最高温度(9月)19.2℃。总之,莱芜市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呈半湿润的北温带气候特色。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6页)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依据 给定矿井开拓系统和某一采区区域范围及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矿井概况及生产情况,以及采区生产能力(产量)、瓦斯涌出量等条件,进行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设计题目及资料来源 由具体指导老师确定。 2、设计内容 1)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采区上下山、主要进回风、运输巷道),回采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布置,明确巷道之间的联接关系;简单进行采煤方法、回采工艺设计; 2)采区(或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采区通风系统确定(要有相应的通风构筑物)、用风地点风量计算与分配(采用由内向外四算一校核的方法),计算采区巷道通风阻力。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3)安全工程设计【推荐选作】:瓦斯抽采设计、防灭火灌浆设计、注氮气设计、阻化剂设计等。 3、设计要求 完成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一份,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网络图。(说明书和图纸格式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要求的格式完成) 4、提交材料 采区设计及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包括草稿、电子文档) 5、指导要求 设计主要分为两个内容:采区巷道布置和矿井(采区)通风设计。 本着今后实施“课程设计进行简单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老矿井改造通风设计和侧重安全系统设计,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改革探索,也为适应当前煤矿集约化开采体系的需求,使学生尽早熟悉矿井通风设计的方法,及时消化《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中的矿井通风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可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要求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在制定设计题目时,原始CAD图纸给出水平大巷、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等矿井开拓布置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4第一节矿区该况-----------------------------------------------------------------------4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5 第三节井田境界------------------------------------------------7 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8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8 第二节回采工艺设计--------------------------------------------9 第三节设备配置-----------------------------------------16 第四节生产运输系统-------------------------------------------18 第五节通风系统-----------------------------------------------19 第六节瓦斯抽放系统-------------------------------------------21 第七节瓦斯防治-----------------------------------------------22 第八节综合防尘系统-------------------------------------------24 第九节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技术-----------------------------------25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汇本

矿井通风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矿井通风技术课程设计 姓名:王冰雨 学号:1545203115 学院: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 班级:通风15-1 学制:三年 指导教师:修峰 二○一七年一月

目录 1. 概况 (1) 2.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3) 2.1.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原则及步骤 (5) 2.2.掘进通风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7) 3.1.矿井需风量的计算原则 (9) 3.2.矿井需风量的计算方法 (10) 3.3.矿井总风量分配 (13) 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5) 4.1.计算原则 (17) 4.2.计算方法 (18) 5.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21) 5.1.选择矿井通风设备的基本要求 (24) 5.2.选择矿井主要通风设备 (27) 6. 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30) 6.1.吨煤的通风电费 (32) 6.2.通风设备的折旧费和维修费 (37) 6.3.专为通风服务的井巷工程折旧费和维修费 (43)

6.4.通风器材和通风仪表等材料的购置费和维修费 (47) 6.5.通风工作全体人员的工资 (52) 1.概况 矿井通风设计是在进行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同时,依据矿井的自然条件及生产技术条件,确定矿井通风系统、供风量、通风阻力和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工作。 矿井通风设计是整个矿井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其基本任务是建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通风状况的好坏和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新建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容和步骤是:拟定矿井通风系统、矿井总风量的计算与分配、矿井通风阻力计算、选择矿井通风设备。矿井通风系统必须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表土层厚度、井田面积、地温、煤层自燃倾向性等条件,通过优化或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矿井通风设计按照设计容的实施步骤又可分为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矿井通风技术设计是矿井初步设计或技术方案设计时进行的通风设计,其容包括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矿井总风量的计算和分配、矿井通风阻力计算、选择通风设备和概算通风费用。这也就是一般说的矿井通风设计。矿井通风施工设计是为通风构筑物和通风设备等安装施工进行的设计,其容包括工程布置、设备布置和施工布置等。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选题序号: 1 学号: 姓名:马志敏 班级: 指导老师:

第一章绪论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矿井进、回风和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布置形式,矿井通风路线的连接方式,以及矿井通风设施和设备等基本内容。它与矿井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 矿井通风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无意漏风少 2、采、掘工作面实现独立通风 3、通风构筑物设置较少、安设得当、合理 4、进风污染少 5、工作面串联少 6、矿井总风阻小,可靠性高 7、变电所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8、符合《规程》相关规定 第二章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某煤矿井田范围走向长7.42km,倾斜宽0.66—1.47km,井田面积约8.53 km2。位于背斜南翼,为一般平缓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10-25°,一般为16°左右。矿井生产能力为90万t/a。 第二节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中央竖井,煤层分组采区上山布置的开拓方式,单翼对角式通风。矿井通风难易时期的系统示意图见后。井田设三个井筒:主井、副井、风井。地面标高+200m。全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第一

水平标高-150m,第二水平标高-350m,回风水平标高+45~+50m。第一水平东西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的底板岩石中,距煤层30m,通过水平大巷开拓煤层的全部上山采区。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开采方式。 第三节矿井瓦斯和温度情况 该矿是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较大,为安全起见,用“品”字形布置三条上山。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8.1 m2,回采工作面温度一般在21°,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为5.65m3/min,三四班交接时人数最多66人;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3.75m3/mi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18人,一次爆破炸药用量4.3kg。 第三章采区通风设计 第一节采区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利用轨道上山、运输上山进风,回风上山回风,三条上山均布置在煤层中,三条巷道都可以行人。新鲜风流从水平大巷经过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供给采、掘工作面,污风流入回风上山巷中。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方式。 第二节矿井风量计算 一、矿井需风量计算原则 1、矿井需风量应按“有里往外”的计算原则,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矿井总风量。 2、按该用风地点作业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不得少于4m3。 3、按该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风

鹤岗矿业集团峻德煤矿240万吨年新矿井设计-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设计矿井为鹤岗矿业集团峻德煤矿240万吨/年新矿井设计,共 有2层可采煤层17#、21#。煤层工业牌号为1/3焦煤,设计井田的可 采储量20700Mt,服务年限为61a。设计采用以双立井为主的联合开拓 方式,划分两个水平,六个采区。达产时采区为一采区和二采区,各 布置一个工作面,联合布置,17#、21#层单独开采。采煤方法为走向 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顶板处理 方法为全部垮落法。 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采区通风系统为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进风,回风上山回风,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上行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矿井容易时期设计需风量为139 m3/s,困难时期设计需风量为146m3/s。进而选出矿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为BD NO-22,电动机型号为YB355M2-8,且对矿井所需通风构筑物进行布置。 关键词:通风设计矿井通风系统通风阻力

Abstract The design of mine for Hegang Junde Coal Mining Group 2,400,000 tons / year of new mine design, a total of 2 coal seam layer 17 #, 21 #. Industrial grade coal is 1 / 3 coking coal, the design of mine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20700Mt, length of service for the 61a double shaft design combined to open up the way,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six mining area. Mining area at the middle of a mining area and the second mining area, the layout of a face, a joint arrangement, 17 #, 21 # layers separate mining. Mining methods to falling down a long wall coal mining law, mining technology for integrated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technology approach for the entire roof falling Act. Mine ventilation for partition type, the method of taking the type of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systems for the mining area and transport up the mountain track up the mountain into the wind, to wind up the mountain back to the wind, coal face using "U"-type upstream ventilation, the use of heading face pressure-in ventilation, mine design to be easy to time the wind was 139 m3 / s, designed to be a difficult time for the air flow 146m3 / s. Elected to the main mine fan model BD NO-22, the motor model YB35M2-8,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ine ventilation required to set up their equipment. Key words :ventilation design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ventilation resistance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矿井通风设计的容与要求 (一)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6 (二)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6 (三)矿井通风设计的容··7 (四)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8 第二章、优选矿井通风系统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11 (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11 (三)采区通风系统优化布置··11 (四)新型通风设施··12 第三章、矿井风量计算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13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13 第四章、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4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三)通风设施及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的措施 (8) 第五章、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一)矿井通风设备··18 (二)主要通风机的选择··18 第六章、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一)吨煤通风成本··22 (二)通风电费··22 (三)矿井通风系统评价··23 结束语··24 参考文献··25 第一章矿井通风设计的容与要求 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的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是指将空气输入矿井下,以增加矿井中氧气的浓度并排除矿井中有害的气体。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冲淡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使井下风流沿指定路线流动分配,就必须在某些巷道建筑引导控制风流的构筑物即通风设施,它分为引导风流和隔断风流的设施。

新建大型矿井通风系统以对角式、分区式为主,改扩建的生产矿井以混合式为主。 《矿井通风》共分为10个情境,容包括矿井主要有害气体防治、矿井风流的能量及其变化规律、矿井通风阻力、矿井通风动力、掘进工作面通风、采煤工作面通风、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风量调节、矿井通风设计等。 矿井通风设计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基建时期与生产时期,分别进行设计计算。 1.1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指建井过程中掘进井巷时的通风,即开凿井筒(或平硐)、井底车场、井下硐室、第一水平的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时的通风。此时期多用局部通风机对独头巷道进行局部通风。当两个井筒贯通后,主要通风机安装完毕,便可用主要通风机对已开凿的井巷实行全压通风,从而可缩短其余井巷与硐室掘进时局部通风的距离。 1.2 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1.2.1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是指矿井投产后,包括全矿开拓、采准和采煤工作面以及其他井巷的通风。这时期的通风设计,根据矿井生产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矿井服务年限不长时(大约15至20年),只做一次通风设计。矿井达产后通风阻力最小时为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最大时为困难时期。依据这两个时期的生产情况进行设计计算,并选出对此两个时期的通风皆为适宜的通风设备。 (2)矿井服务年限较长时,考虑到通风机设备选型,矿井所需风量和风压的变化等因素,又需分为两个时期进行通风设计。第一水平为第一期,对该时期通风容易和困难两种情况详细地进行设计计算。第二期的通风设计只做一般的原则规划,但对矿井通风系统,应根据矿井整个生产时期的技术经济因素,作出全面的考虑,以使确定的通风系统既可适应现实生产的要求,又能照顾长远的生产发展与变化情况。 1.2.2矿井通风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如下: 矿井地形地质图;矿岩游离二氧化硅(矽)、硫、放射性物质及瓦斯和有害气体的含量;煤岩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性;矿区气候条件,包括年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地温、地热增深率及常年主导风向等;矿岩容重、块度、松散系数、含泥量及粘结性;矿区有无老窑旧巷及其所在地点和存在情形;矿井年产量、服务年限、开拓系统、回采顺序、开采方法;产量分配和作业布置,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设计人:周桐 学号:3 指导老师:郭金明

前言 《矿井通风》设计就是学完《矿井通风》课程后进行,就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进一步巩固与加深我们所学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与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与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一)矿井基本概况 1、煤层地质概况单一煤层,倾角25°,煤层厚4m,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m3/t,煤尘有爆炸危险。 2、井田范围设计第一水平深度240m,走向长度7200m,双翼开采,每翼长3600m。 3、矿井生产任务设计年产量为0、6Mt,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3a。 4、矿井开拓与开采用竖井主要石门开拓,在底板开围岩平巷,其开拓系统如图1-1所示。拟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在7、8两采区中央上部边界开回风井,其采区划分见图1-2。采区巷道布置见图1-3。全矿井有2个采区同时生产,分上、下分层开采,共有4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为准备采煤有4条煤巷掘进,采用4台局部通风机通风,不与采煤工作面串联。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380人。回采工作面最多人数为38人,温度t=20℃,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2m3/min,放炮破煤,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为2、4kg。有1个大型火药库,独立回风。 附表1-1 井巷尺寸及其支护情况 区段井巷名称井巷特征及支护情况 巷长 m 断面积m2 1~2 副井两个罐笼,有梯子间,风井直径D=5m 240

矿井毕业设计图

矿井毕业设计图 【篇一:煤矿毕业设计】 目录 目录...............................................................01 摘要...............................................................03 英文摘要.. (04) 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 (07) 第一节矿区概述 (07)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质 (09) 第三节煤层的埋藏特征 (10) 第四节水文地质 (13) 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15) 第一节井田境界 (15) 第二节地质储量计算 (16) 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9) 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19) 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9) 第四章井田开拓 (20) 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20) 第二节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的配备 (26) 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 (27) 第一节井筒 (27) 第二节井底车场 (28) 第三节建井工作计划 (30) 第六章采煤方法 (32)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32) 第二节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 (34) 第三节确定采(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 (39) 第四节巷道掘进 (41) 第七章井下运输 (44) 第一节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44) 第二节运输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44) 第八章矿井提升 (57) 第一节主斜井的提升 (57)

第二节副斜井的提升 (62) 第三节矿井的排水 (68) 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73) 第一节矿井通风安全情况 (73) 第二节矿井的通风 (75) 第三节计算负压及等积孔 (91) 第四节通风设施、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的措施 (97) 第十章经济部分 (98) 第一节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 (98) 第二节技术经济指标表...........................................102 致谢..........................................................107 参考文献. (108) 摘要 本设计所选题目为《上深涧煤业90万t/a矿井初步设计》,根据山 西省上深涧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资料。井田概 况包括井田境界;地表的交通位置以及自然地理和水源、电源的供 应情况。地质特征资料包括底层;地质结构;煤层及煤质;煤层顶、地板情况及煤层的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以及矿井的水文地质 情况。 此次设计的目的是其目的是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 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 研究,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 生走上工作岗位前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能力训练,也是对一个未来采 矿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 设计时应以当前煤矿开采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结合本煤矿的特征以 综合机械化大采高为首选采煤方法。并合理的布置开拓巷道和工作面,以简化采煤生产系统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此次设计需要解决的专题是低瓦斯煤层的开采,要求我们需要在采 取巷道的布置上(尤其是通风问题)及以后的生产管理上采取特殊 的措施,以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该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 t/a,采用两个水平分组开采,采用条带式布置后退式开采一次采全高,采用完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 设计过程中我们队矿井的各个系统又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事在老师的辅导和帮助下也解决了一些接近实际的问题。使

矿井通风系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赵家梁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专业:安全工程 毕业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本设计为赵家梁煤矿矿井通风优化设计,全区可采煤层1层,为5-2煤层;局部可采煤层2层,为3-1、4-2上煤层;其余均不可采。各煤层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中磷煤等特点,为优质动力燃料、工业气化及低温干馏用煤。赵家梁矿井首先开采5-2煤层,后期开采3-1、4-2煤层,即采用上行开采;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设计生产能力0.45Mt/a(后期扩建到0.90 Mt/a).。设计5-2煤采用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本矿井为瓦斯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进行通风,由主斜井、副斜井、管子井进风,回风立井出风。 关键字:通风系统设计通风阻力风量计算安全 Subject: Zhao Jialiang coal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Professional: Safety Engineering Graduates: (Signed) Instructor: (Signed)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Zhao Jialiang coal mine ventila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the regionmineable a layer of 5-2 coal seam; locally coal layer 2 layer for 3-1,4-2 on coal; others were inadmissible. Each seam with a special low ash, low sulfur, ultra-low to medium phosphorus coal, etc., for high-quality power fuel, industrial coal gasification and low temperature carbonization. Zhao Jialiang 5-2 mined coal mine first, post-mining 3-1,4-2 seams, which uses upward mining; mine uses inclined to explore ways to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0.45Mt / a (post-expansion to 0.90 Mt / a).. Design 5-2 mechanized longwall coal mining method, all of the roof caving method manager. The mine is gassy mine, parallel with the central ventilation system, ventilation exhaust ventilation manner by the main shaft, auxiliary shaft, tube wells into the air, return air shaft out of the wind. Keywords: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air volume ventilation resistance Computing Security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矿井通风是一个随时变化的系统,是矿井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重要的通风任务。它依靠通风动力,将定量的新鲜空气,沿着既定通风线路不断地输入井下,以满足用风地点的需要;同时冲淡并排出井下的毒性、窒息性和爆炸性的气体和粉尘,降低热源,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止各种伤害和爆炸事故。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稳定和高产,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最终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通风系统必须保持最佳运行状态。因此应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变化及时的进行优化。因此应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变化及时进行优化,确保通风系统的高效、可靠、经济,保障井下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

浅谈矿井通风技术应用毕业论文

浅谈矿井通风技术应用毕业论文 目录 1 矿井概况 (1) 1.1交通位置 (1) 1.2 地形地貌 (1) 1.3地表水系 (1) 1.4 气象及地震 (1) 1.5矿井开发现状 (1) 2 循环风安全措施技术措施 (3) 2.1基本情况 (3) 2.2安全技术措施 (4) 2.2.1风机1. 4 2.2.2 风机2. 4 3 通风 (6) 3.1 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6) 3.1.1 通风方式 (6) 3.1.2 通风系统 (6) 3.2 风井数目、位置、服务围及服务时间 (6) 3.3 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 (6) 3.3.1采煤工作面通风 (6) 3.3.2 掘进工作面通风 (7) 3.4 硐室通风 (7) 3.5 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的计算 (7) 3.5.1矿井总风量计算 (7)

3.6 总风量 (13) 3.6.1矿井通风困难时期需风量计算 (13) 3.6.2 矿井总需风量 (13) 3.6.3 矿井风量分配 (13) 3.6.4 井巷通风阻力计算 (14) 3.6.5矿井等积孔计算 (14) 3.7 通风设施、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的措施 (20) 3.7.1 通风设施 (20) 3.7.2 防止漏风的措施 (20) 3.7.3 降低风阻的措施 (20) 3.8 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分析 (21) 3.8.1合理性 (21) 3.8.2 可靠性 (21) 4 通风设备 (23) 4.1 设计依据 (23) 4.2 设计选型 (23) 4.2.1 主要通风机必需风量计算 (23) 4.2.2 主要通风机必需静压计算 (23) 4.2.3 选择通风机型号和台数 (24) 4.3反采用AC60—T3—55P型风机变频调速器控制电机反转进风 (25) 致谢 (26) 结束语 (27) 参考文献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