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民族、语言、宗教.

合集下载

永新县第七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5.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课件 新版

永新县第七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5.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课件 新版

一二
一、语言的分布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
英语 俄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亚洲的西北部及北部、欧洲的东部等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等
一二
【例 1】印度的软件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1984 年,拉吉夫·甘地 执政伊始,印度政府就把计算机的开发当成了一件大事,他甚至因此 而被人戏称为“计算机总理”。曾有人测算,印度编程人员的工资只有 发达国家的 1/8 到 1/5。印度的软件业发达的原因有( )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巧学
妙记 巧记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海拔出,山峰之处有标注;陡坡密,缓坡疏,两山之间是鞍部; 低凸脊,高凸谷,悬崖就在重叠处。 4.等深线 (1)概念: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2)判读: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 的疏密情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差别高度和深度的范围, 着上差别的颜色(海洋那么着上深浅差别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 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2.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深度)范围,需要查看图 上所附的高度表。在图上可以判读出各种各样的地形及地势的起 伏。
(1)图 A 是
教的建筑物,该宗教的教徒被称

,该宗教起源于

(2)图 B 是
教的建筑物。该宗教主要分布在
洲、
美洲和大洋洲。
(3)图 C 是
教的建筑物。该宗教起源于
(国家),现在
主要分布在

人口结构包括那些

人口结构包括那些
理想的性别结构应符合“同年龄的男女性 别人数相等或相近。
• 分析变化 • 从年轻型到年老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受人
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 向现代型的不断转变而转变。 • 异常变化: • a.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几种情况:一是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出生率突 然降低;二是由于重大灾害等原因导致死亡率上升; 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 b.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其变化可能是由于 就业、升学等原因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 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 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 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
结构、文化结构、语言结构、宗教结构、婚姻结构、家庭 结构、职业结构、部门结构等。
3、地域结构 依据人口的居住地区划分,主要有自然地理结构和行 政区域结构。
三、重要因素
人口结构各因素中,年龄和性别是最 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结构中影 响最大的就是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理想 的年龄结构应符合“口构成,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 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
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 包括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
收入、家庭人
二、人口结构 1、自然结构,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2、社会结构 依据人口的社会特征划分,主要包括阶级结构、民族

俄罗斯人文地理

俄罗斯人文地理

1、国家名片
俄罗斯联邦, 简称俄罗斯或俄国。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 的国家,地跨欧亚 两个大洲,与多个 国家接壤。绵延的 海岸线从北冰洋一 直伸展到北太平洋, 还包括了内陆海黑 海和里海。。
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大国,特别是 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 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按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及商 贸流通领域,叶卡捷琳堡为俄 罗斯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莫斯 科和圣彼得堡。主要产业为机 械、金属加工、化学、食品、 建材等。就业人口80%均来 自于此。最大的工厂有乌拉机 器厂、乌垃基姆机器厂、乌拉 传送机器厂等。其中乌拉机器 厂曾拥有65000职工,现 仍有20000多职工。
货币:卢布是俄罗斯的本位 货币单位。辅币是戈比。1卢布 =100戈比。纸币面额有10、50、 100、500、1000、5000卢布,1 卢布,2卢布,5卢布,10卢布 铸币,另有1、5、10、50戈比铸 币。
2、第一产业
2004 年农业产值为13663 亿卢布 ,同比增长1.6% 。 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 总就业人口的9.9%。
三、文化传统
1、文学、绘画 2、戏剧 3、民间艺术 4、高等教育
一、文学 绘画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 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 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 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 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 夫、高尔基、肖洛霍夫、 法捷耶夫等世界驰名的大 文豪和作家。
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著 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 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 科伊等。
叶卡捷琳堡拥有独一无二的 历史与文化遗产,是俄罗斯联邦 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这片土 地上有将近800处历史、建筑、 科技、艺术名胜。其中一部分也 是联邦最重要的。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文环境》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文环境》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从而引出人文环境的主题。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各异?”“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 人口分布:介绍世界人口分布的概况,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如气候、地形、经济发展等。结合地图和数据,让学生了解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人文环境知识的理解。
3.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组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文环境的特点,提高实践能力。
2. 撰写一篇关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小论文,不少于600字。
3. 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身边的人,激发学生兴趣
本教学案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化、情境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民居建筑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在教学结束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外,我还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教学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通过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在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印度尼西亚概况

印度尼西亚概况

印度尼西亚民俗
服饰: 服饰: 还有原始民族的服装,大部分通常都赤脚, 还有原始民族的服装,大部分通常都赤脚,身 上的衣服也很奇怪,布料是由野生植物纤维制 上的衣服也很奇怪, 再用野生植物的汁液染成颜色. 成,再用野生植物的汁液染成颜色. 摩鹿加群岛男性只在腰间系上树叶变成的段蓑 在加里曼丹岛的南部,约有100 100万的巴希 衣。在加里曼丹岛的南部,约有100万的巴希 尔族人,至今仍旧处于原始状态, 尔族人,至今仍旧处于原始状态,过着赤身裸 体的生活,并有全身文身的习惯, 体的生活,并有全身文身的习惯,在身体各部 位刺上花纹,这种全身的花纹, 位刺上花纹,这种全身的花纹,常使人们误认 为是穿着一身贴身的薄纱刺花的衣服。 为是穿着一身贴身的薄纱刺花的衣服。
印度尼西亚概况
印尼全图
印度尼西亚概况
地理位置:印尼位于亚州东南部, 地理位置:印尼位于亚州东南部, 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 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太平洋 西南角,由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17508 西南角,由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17508 个岛屿组成。东西绵延5000多公里。 5000多公里 个岛屿组成。东西绵延5000多公里。其 中有6000多个岛屿有人居住, 6000多个岛屿有人居住 中有6000多个岛屿有人居住,是世界上 最大的群岛之国,别称“千岛之国” 最大的群岛之国,别称“千岛之国”。
旅游礼仪
在印尼的大百货店价格是固定的, 在印尼的大百货店价格是固定的,在另一些商 店则要使劲还价,但讲价时态度要友好。另外, 店则要使劲还价,但讲价时态度要友好。另外, 在购物时要准备零钱, 在购物时要准备零钱,在印尼没有给小费的传 统。
印尼习俗
宗教在穆斯林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宗教在穆斯林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虔诚的教徒每天要到清真寺做5次礼拜, 虔诚的教徒每天要到清真寺做5次礼拜,跪拜 前要脱鞋,然后沐浴净身。 前要脱鞋,然后沐浴净身。回历九月是伊斯兰 教的“斋月” 斋月”期间, 教的“斋月”,在“斋月”期间,一切穆斯林 的饮食在日落后进行,在日出后至日落前的12 的饮食在日落后进行,在日出后至日落前的12 个小时内,不得进食和吸烟, 个小时内,不得进食和吸烟,如果友人违反教 要受到处罚。 规,要受到处罚。

5.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优秀课件

5.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优秀课件
世界的人种、
语言和宗教
星球版 第5章
世界居民
学 习 目 标
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
语、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树立各种族平等的正确观念;了解世界文化差异,
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
三大宗教
基督教典型建筑——教堂
伊斯兰教典型建筑——清真寺
伊斯兰教典型建筑——清真寺
麦加大清真寺
佛教的典型建筑——寺庙、佛塔
❖少林寺山门
❖泰国寺庙
课堂小
当堂 练习
1.区别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D )
A.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
B.居住地区和生活水平
C.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
D.肤色、眼色、毛发、脸形等体质特征
世界上还有相 当数量的混血人种, 分布在三大人种的 交界地带和人口迁 移频繁的美洲,尤 其是拉丁美洲(美 国以南的美洲地 区)。
有些白种人认为自己是“高等”的种族,而歧视有色人种,他们 的想法和做法对吗?为什么?
各色人种的体质特征是长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人种之间的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优劣之分,世界所有的人种都是 平等 的。
多样的语言
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种语言,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 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德国柏林著名的洪堡大学创建人之一威廉·洪堡曾说过:“每种语 言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但是多种语言共存的局面正逐 渐被打破。据语言学家推算,公元前地球上曾有12000种语言存在, 公元元年时降为10000种,到15世纪时减少到9000种,而如今只有 2000多种。

印度尼西亚概况

印度尼西亚概况
印度尼西亚概况
印尼全图

印度尼西亚概况

地理位置:印尼位于亚州东南部,亚 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太平洋西 南角,由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17508个 岛屿组成。东西绵延5000多公里。其中 有6000多个岛屿有人居住,是世界上最 大的群岛之国,别称“千岛之国”。
印度尼西亚概况
人口、民族、语言、宗教 、国花 印尼全国人口约2.12亿人,为世界人口第四大国。 有一百多个民族。主要有:爪哇族(47%)、巽他族 (14%)、马都拉族(7%)、马来族、华人(2.8).全 国人口65%居住在爪哇岛上,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印尼语为国语,英语为第二语言,其他还有200多种语 言。官方、商业用语使用英语。 87.2%居民信奉伊斯兰教,6.1%信奉基督教,3.6%信奉 天主教,还有印度教、佛教、原始拜物教等。 国花为茉莉花。
也不喜欢那些讲别人坏话的人。
印尼文化

印尼人民,一般说来都平易近人,和印尼 人相处之道是不可愁眉苦脸。印尼人最喜欢笑, 心情舒坦就笑,顺利完成某件事就笑,笑是他 们的另一种语言。他们也喜欢开玩笑,他们甚 至认为“笑口常开”是社交上的一种礼貌。
印尼文化
与印尼人同座时,有打招呼的习惯,印尼人搭
火车旅行碰到陌生人同坐,如果自己那份食物 先送到,他一定向对方打个招呼:“我们一起 来,如何?”对方就回答:“谢谢您,请用 吧”。
印度尼西亚民俗
习俗:敬蛇如敬神,印尼人认为,蛇是善良、
智慧、本领、德性的象征。 在巴里岛,人们还专门建造了一个想庙宇的蛇 舍,里面养着一条大蛇,蛇舍前设有香案,作 为供奉香花、祭品、以及磕头礼拜祈祷之用, 蛇舍后面的蛇洞里,还养这着大量蝙蝠,专供 蛇吞食。
喜丧礼仪

全世界共有多少民族、语言、文字

全世界共有多少民族、语言、文字

全世界共有多少民族、语言、文字?全世界共有多少民族、语言、文字?发表于2012-1-13世界上有多少个民族?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2000个民族。

世界各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多的达十多亿人,少的只有几十人。

超过1亿人口的民族有7个:汉族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日本人、巴西人、印度人。

1000万至1亿人口的民族有60个,100万至1000万人口的有202个,10万至100万人口的有92个。

亚洲的民族总数在1000个以上,大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是民族最多的一个洲。

欧洲的民族大约有170个,基本单一民族的国家约有20个。

已经确认的世界民族数没到2000个,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是1883个。

超过1亿人口的民族有7个。

1000万~1亿人口的民族有60个。

100万~1000万人口的有202个。

10万~100万人口的有92个。

不足10万人口的民族有1522个。

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据东德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说,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

在这些语言中,约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

世界语言十分复杂,专家估计大要有5000-7000种。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各国的学者所统计的结论是相差悬殊的,其说法也极不一致。

根据德国语言学家在1979年的统计,当时世界上已经查明的语言有5651种;有个学者说“我的印象中感觉有几千种,具体多少也说不清,就去查资料,还真说不清。

一般大概说当今世界拥有6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五六千种语言”。

法国科学院推定为2,796种;国际辅助语协会估计有2,500至3,500种语言。

芬兰语(Suomi发音文件-播放)是芬兰大部分(92%)国民的语言,也被境外芬兰裔侨民所用。

它是芬兰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也是瑞典的一种法定少数族裔语言。

(瑞典的芬兰语包括标准芬兰语和称为Meänkieli的一种方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民族、语言、宗教人口质量人口质量是指人的科学文化素养、觉悟程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身体健康水平。

人口质量是由自然生理条件与社会条件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社会条件则是主要的。

人口质量与人口数量是紧密相联的,人口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劳动者文化科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也称“人口净增率”。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该国家或地区净增人口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对同期平均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

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可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

在人口统计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社会劳动力后备力量的增长数量和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是研究人口发展动态的重要标志之一。

人口出生率是人口统计中反映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育频度的指标。

指全国或某一地区在一年内平均每千人中的活产婴儿数,用千分率表示。

计算公式为:出生率(‰)=一年内活产婴儿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

出生率的高低是人口增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研究人口变动情况的依据。

人口死亡率是人口统计中反映居民在一定时期死亡频度的指标。

指全国或某一地区在一年内平均每千人中死亡的人数,通常用千分率表示。

计算公式为:死亡率(‰)=一年内死去的人数/年平均人口×1000‰死亡率可按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疾病等计算。

它反映了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研究人口数变动情况的依据之一。

人口老化一个国家人口的年龄构成中,如果老年人(65 岁以上)的比重不断增加,就叫做人口老化。

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这个国家就叫老年型国家。

引起人口老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出生率下降,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另一方面是某些国家青年人的外迁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受到的人口损失对于老年人相对数量的增长产生的影响。

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老年人比重高达16.6%。

近几十年来,在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人口老化的情况很突出。

例如西欧老年人比重占13.6%,北欧占13.5%。

人口老化使人口非生产部分扩大,引起许多经济、社会和医疗方面的严重问题。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的稠密程度的指标。

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平均居住的人口数。

即生活居住区总人口数对用地面积平方公里数之比。

适当的人口密度可以保证良好的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

人口密度是制订城乡建设规划和其他同居民生活直接有关的计划的依据之一。

人口密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时期内的相对数字,是一个可变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区分工和职能的变化而变化的。

人口移动和迁移人口移动是泛指人们由于某种原因,长时间或短时间离开原来居住地,或者返回或终生不返回。

移动方式也各有不同。

有四方游荡的,有钟摆式移动于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有在一般时间到各地去旅游的等等。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一般叫做移民。

人口迁移是人们由于某种原因,离开原居住地而定居他乡,并在那里重建家园。

有的在本国内部迁移;有的跨越国界,并加入住在国国籍。

人口迁移是随着人们生产、政治、文化活动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生存和交往范围的方式,它在客观上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传播、各种族各民族间融合同化创造了条件。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

比如,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前期,大批移民是从旧大陆移到新大陆,从已开发的国家或地区移向未开发的国家或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形式和特点是:(1)世界性大规模的国际移民高潮已近尾声,而国内的移民垦荒不断发展;(2)人口从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并且以外籍工人为主;(3)难民流动规模大,持续时间长;(4)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的钟摆式移动等等。

种族也称“人种”。

种族是人类发展初期形成的有共同体质特点的人群。

具有遗传性的体质特点,包括外表的(即身体的)特征,如肤色、发色、发形、眼色、身高和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面型(鼻型、口型)等;潜在的特征如血型、味觉等。

通常,把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棕色人种。

人类身体上重大差别的形成,是由于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古石器时代),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各个集团相当隔离地生活在各种自然地理条件下的缘故。

黄色人种也称“蒙古人种”,它具有下列特征:皮肤略带黄色或浅棕色,头发黑而平顺,颧骨突出,具有蒙古式的上眼皮皱纹。

黄色人种有两个支系:亚洲支系和美洲支系。

亚洲支系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

在亚洲支系中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人种差异也很大,亚洲北部或西伯利亚的蒙古人种身材更低些,面颊宽;亚洲东部地区的人身材高些;而亚洲东北部的士著民族如爱斯基摩人鼻孔很狭窄。

美洲支系主要指北美和南美大陆原有的居民如印第安人。

他们是亚洲支系的人经过楚克奇海和阿拉斯加而迁至美洲定居的。

白色人种也称“欧罗巴人种”。

其特点是:白色或淡褐色的皮肤、头发颜色为浅黄色或黑色,弯曲或平直、鼻狭而高、嘴唇较薄,男子身上和面部毛发较浓密,颧骨不高突,颚骨较平。

欧罗巴人又分为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

北部支系主要分布在北欧,其特点是身材高大,头发卷曲颜色浅,眼珠浅蓝色。

南部支系主要分布在南欧、北非、亚洲西部和南部(印度北部)及拉丁美洲,其特点是中等身材,肤色较浅,头发黑而直,眼珠黑色。

在南、北两大支系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型地带,包括欧洲西部,东部的斯拉夫民族和北美、澳大利亚的欧罗巴居民。

黑色人种也称“尼格罗人种”。

特点是:黑色皮肤、黑色卷发、眼珠黑色、颧骨不十分突出、鼻宽、唇厚。

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还有美洲例如在巴西,美国海地等国。

阿拉伯人泛指说闪含语系闪含语族阿拉伯语的人。

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约一亿多人。

多信伊斯兰教,教派很多。

原住阿拉伯半岛,七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后,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我国历史叫“大食国”。

大力传布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文,形成以巴格达、开罗、科尔多瓦(在西班牙)为中心的阿拉伯文化,在医学、数学、历法、建筑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对亚、非、欧某些地区中世纪科学文化发展影响很大,同时与中国进行经济联系文化交流,并有一些阿拉伯人留居中国。

十三世纪末大部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达数百年。

十九世纪受英国、法国侵略和控制。

主要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商业。

并有现代石油工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建立了独立国家。

波多黎各人主要居住在波多黎各。

由印第安人、黑人同西班牙人长期的结合而成。

约300 万人(1975 年)。

通用西班牙语和英语。

信天主教。

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甘蔗、烟草、水果等。

十六世纪初,遭受西班牙殖民统治。

1898 年美西战争后受美国控制。

曾长期进行独立运动。

1952 年美国同意波多黎各作为美国的“自由联邦”,突行“自治”。

另有140 万人分布在美国等地。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

公元前十三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

用闪含语系闪含语族希伯来语文。

公元前十一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创犹太教。

公元一至二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住地,散入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公元七世纪起巴勒斯坦为阿拉伯人聚居区。

近代散入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多已改用所在地语言,并取得定居国国藉,但仍保持犹太教风俗。

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德国法西斯残杀的达600 万人。

现在全世界约有犹太人1500 万人,以美国、以色列和苏联为最多。

墨西哥人主要居住在墨西哥。

以印第安人为主,同西班牙人,黑人长期结合而成。

讲西班牙语。

多信天主教。

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小麦、棉花等。

有采矿、钢铁等现代工业。

在文化上印第安人色彩特别浓厚,有优秀的壁画艺术传统。

另有约700 万墨西哥人在美国,主要从事农业。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原有的居民。

属黄色人种的美洲支系。

分布遍及南美洲(秘鲁等国)、北美洲(美国、墨西哥等国)。

语言属印第安语群、分十几个语组。

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有采集、狩猎、也有灌溉农业。

有氏族公社、部落、部落联盟。

也有少数像玛雅人和印加人等的早期奴隶制国家、有些已有自己的文学,并创造过著名世界的玛雅文化和印加文化。

最先种植玉米、马铃薯、向日葵、棉花、番茄、金鸡钠树等作物,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十六世纪起,印第安人遭受欧洲殖民主义者的摧残、经济发展中断。

长期以来,由于战争、屠杀,流移以及被同化等原因,人口逐年下降,现有3200 多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在北美只剩80 万人,大部被赶入保留地,生活濒于绝境。

在中、南美洲的人,部分被迫退入山林,过着孤独困苦的生活。

十九世纪,先后挣脱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但一般都受所在国统治者的歧视并被同化。

爱斯基摩人又称“因纽特人”。

属于黄色人种的亚洲支系。

主要分布在北美沿北极圈一带及亚洲东北部地区。

语言属古亚细亚语系爱斯基摩—阿留申语族。

近海的主要从事捕猎海兽、海鱼,内陆的主要从事狩猎;多用石、骨制工具,喜爱雕刻艺术。

住帐蓬,冬季大部分地区住雪屋。

狗是唯一的家畜,用以驾雪撬。

多信万物有灵和巫术,少数接受了基督教。

长期受白人统治者的压榨,经济被破坏,生活困苦,现有人口约8 万多。

华人泛指中国人。

其由来有两种说法:(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华民族,因而简称华人。

(2)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3.3%,而汉族是古代华夏族和其它民族逐渐发展而成,因此称中国人为华人。

华侨是指侨居外国,但仍保留中国国藉的人。

加入外国国藉的华人,则被称为中国血统的外国人。

解放前,不少中国人为了谋生到外国侨居。

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以侨居东南亚的最多,早在秦汉时期由于文化和贸易往来,就开始有中国人移居东南亚,大量移民是从元朝开始,以明末清初为多。

到十九世纪中期,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东南亚进行大规模的掠夺性开发,大批中国农民被贩运到东南亚当劳工,华侨人数剧增。

华侨对居住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同居住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华侨十分热爱祖国,但在旧中国华侨的利益得不到保护。

解放后,党和政府积极关怀华侨、保证华侨的正当权益和利益,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华侨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照顾。

侨乡华侨的原藉以广东省和福建省最多,因此人们把广东省和福建省称为侨乡。

侨乡在一些地区特别集中,例如福建省的厦门市、晋江地区、龙溪地区,广东省的梅县地区、汕头地区、佛山地区以及海南岛的一些地方。

种族主义种族问题实质上是阶级问题。

殖民主义者为了维护和扩大其在殖民地的反动统治,就用种族作为区分人类优劣的标准。

并建立了种族主义的反动理论。

他们以人类不同种族把人类分成“高等种族”和“低等种族”,认为高等种族应统治低等种族。

宣扬人种血统的“纯洁”和“优生学”,主张“改良人种”,繁殖“优种”,淘汰“劣种”,以确保“高等种族”的统治地位。

种族主义者以这些反动理论为依据,制订上百种的种族主义法令,如“集团住区法令”、“通行证法令”、“劳动隔离法令”、“教育隔离法令”、“社会生活隔离法令”及多种镇压法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