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颜色表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颜色表达
1、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
2、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
3、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地形图释义: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分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本质:投影图。
应用:战争、交通。
测绘:这首先要明确确定地形图上的每个点位需要的三个基本要素:方位、距离和高程。
同时这三个基本要素还必须有起始方向、坐标原点和高程零点作依据。
历史:
(1)直到近代,地图才作为文档印刷出来。
地图通过在在纸或羊皮上等其它材料上绘制道路、居民点和自然要素等如此,便得到了用以描述真实世界的平面图。
(2)随着地图学实践的发展,人类学会了使用种类繁多并且富有创造性地使用多个图层来表达现实世界。
地图学也积累了中有很多描述要素的方法,用以要素分类、标识识别、地球表面的形状以或者资源与商品的流动。
(3)现代地图中仍然沿用了许多古代地图的表达方法。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地图现在已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印刷品,并且地图也能在计算机上交互地可视化显示,可以非常容易地确定信息在地图上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查询和分析选择位置或目标。
分层设色地形图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认识(rèn shi)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从海平面到该地理事物的垂直距离
2、高地(山峰(shānfēng)):等高线中间 高四周低呈
封闭曲线处; 3、盆地(洼地):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呈
封闭曲线处;
4、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
5、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
精品资料
读上图将字母填在相对应地貌类型(lèixíng)的括 号鞍里部: ( ) 缓坡( ) 陡坡( ) 山谷( )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山地(shāndì): 海拔(hǎibá)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
米以上,崎岖不平的地形区。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丘陵(qiūlíng):
海拔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xiāng 不超过200米,崎岖不平的地形区 。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盆地(p中én间d低ì):、但较平坦、四周相对(xiāngdu 高、但相对(xiāngduì)崎岖的地形区 。
高原
平原
盆地
精品资料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 1000米 500米 200度 以上 以上 500米
200米 以下
地面
起伏 较平坦 崎岖
程度
崎岖
中间低、 四周高
较平坦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高原(gāoyuán):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 形开阔(kāikuò),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 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分层设色地形图

四周高,中间低。
三 ︑ 地 形 剖 300m 面 200m 图
100m 0m -100m -200m
200m 100m 0m
等深线
100m
200m
等高线
300 m
最高处 >300m
最低处<-300m
第二步: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找上找到 相应的点
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
B、生活中的地形: 说出 地形名称
鞍部 山顶
山谷 山脊
陡坡 缓坡
内蒙古高原
秦岭
华北平原
• 江南丘陵
四川盆地
结合课本第27页图1.42联系生活实际,总结五种陆地地 形的海拔特点及地面起伏程度:
高原—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部平坦边缘陡峻。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 伏,坡度陡峻。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500米之间, 地面有起伏,但坡度和缓。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 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 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 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 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这种图叫分层设色地形 图。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类 型的识别:
一般用绿色表示平原, 用浅绿色表示盆地;用 淡黄色表示丘陵;用深 黄色表示高原,用棕黄 色表示山地。
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
第三节 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意义:
将一定范围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 线,它表示该区域中某一海拔高度的各个地点的集合。
练习:绘制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
.
第三节 地形图 .
第三节 地形图 .
第三节 地形图
课堂练习: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是什么?
D E B C A
.
答案:
D E
B
A
C
第三节 地形图
A 是陡崖 B 是鞍部 C 是山谷 D 是山脊 E 是山顶
.
陡崖—— 陡崖的等高线重叠在 一起,表示高度变化 很大。
.
第三节 地形图 .
第三节 地形图
山脊——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 山脊最弯处指向低处。
.
第三节 地形图 .
第三节 地形图
山谷—— 山谷两边高,中间低, 山谷最弯处指向高处。
.
第三节 地形图 .
第三节 地形图 .
第三节 地形图 .
第三节 地形图
A B EF CD
AB
F E
CD
.
第三节 地形图
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
等高线地形图:
将某个区域的某 种地形上的各点用等 高线的方法绘制在同 一个平面图上,就形 成了等高线地形图。
.
第三节 地形图
第三节 地形图
等高线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活动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如何绘制的?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等高线的原理绘制的,方法是先绘好等高线,然后在不同的等高线上着上不同的颜色。
观察:总结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比较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首先比较山地与盆地,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观察山地与盆地等高线的特点,再结合下图,归纳两两种地形类型的异同。
比较山地与丘陵等高线的特点,比较高原与平原等高线的特点。
缓。
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出示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播放动画《动画演示: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教师通过PPT进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引导学生在教材活动中进行剖面图绘制的练习。
《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优质课课件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教学课件
汇报人:XXX
0 1
学习目标
0 3
精读细研
0 2
知识备查
0 4
合作探究
0 1
学习目标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networks rather than goalopportunities.
从B、C两点登A山峰,哪条路线 省力些?为什么?
CA线省力。
因为CA线上的等高线稀 疏,是缓坡;BA线上的等 高线较密集,是陡坡。
7、通过等高线特征,
还可以识别
,
山峰 ,
山脊 , 山谷 ,
陡 崖 等常见的
地形鞍部位部。
山峰
鞍部
山谷 山脊
陡崖
怎样判读山地常见的
地形部位?
①
;
②
;
③
;
④
。
山峰
等高线的特征: 等高线闭合,数值 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降低。
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叫海拔。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做 相对高度。
3、甲地的海拔为 1500米 ,乙地的海拔
,
甲乙5两00地米的相对高度
。 1000米
地面高度的计算
台北101大楼高度
为509米。这种高度,
在地理术语上,应该
叫
高相度对
珠峰海拔约为8844.43 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 海的海拔约为-415米, 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多少?
9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案课题分层设色地形图课时 1 班别一年课型时间9.22 教具教学目标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判读山高海深。
举例说出地形图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用途,认识到学好地图的重要性。
培养阅读地图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重点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判读山高海深。
举例说出地形图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用途,认识到学好地图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阅读地图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学习过程教学流程及时间教师行为(活动)学生行为(活动)备注复习导入学习目标讲授新课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学生们对上一节课知识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原理与判读。
那么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明晰的看出山高水深呢?通过本课,我们来学习一下。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判读山高海深。
举例说出地形图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用途,认识到学好地图的重要性。
培养阅读地图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教师布置学生看书,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设色规律。
学生翻书,查看并阅读地图,初步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学生仔细听,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通过看书相互讨论,了解分层设色地课堂小结作业教师布置学生看书,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教师布置学生读图,讲解并引导学生认识与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通过地图判读地面地形。
教师布置学生完成活动,学会制作地形剖面图。
教师布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小结填充图册形图的设色规律。
学生通过看书相互讨论,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判读地形。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小结板书设计分层设色地形图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导学案--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理导学案
合作探究1.地形类型: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_____、高原、
_____与盆地五种。
2.五种地形类型的差别
地形类型海拔(米)地面状况
山地____米以上地势起伏_____,顶___坡___
丘陵____米以下地势起伏_____,顶___坡___
高原____米以上内部起伏较为____,外围较___
平原____米以下_________
盆地四周___,中间___
合作探究,交流收获;组内
讨论,达成共识找出疑惑
要求学生自己活动填下表
拓展提升将下列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小组合作探究,发表个人看
法及线路,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总结
判读地形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作用
显示地势起伏
达标
检测完成相关训练
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