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公益性实现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学前教育是指针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学前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教育需要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才能更好地服务儿童,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

教育性是学前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学前教育区别于其他育儿方式的重要特征。

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语言、社会、认知、情感、体能等各方面的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孩子,更是为了以教育为目标的服务。

学前教育必须注重儿童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做到快乐学习。

只有这样,学前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

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应该以儿童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推动教育的公平和普惠。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前教育机构过于商业化,将盈利放在首位,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教育服务的不公平。

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政府、社会和家长都应该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和条件。

在政策上,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多、更好的学前教育机构,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在社会上,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倡导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为了保持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我们还需要重视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力量,他们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学前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教育能力和道德素质,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对儿童的热爱。

学前教育教育性和公益性研究

学前教育教育性和公益性研究

随笔学前教育教育性和公益性研究李俊娴摘要:学前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学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要充分的重视该阶段的教育性以及公益性,以便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

本文针对学前教育教育性和公益性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教育性以及公益性做出了具体的研究,对保持的策略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性;公益性;措施;作为社会回报率最高的教学阶段,学前教育在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中是最大的。

我国的法律明文规定,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它的教育性和公益性[1]。

这不仅在我国是如此,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必须坚持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

我国对于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在我国的学前教育有关规定当中,将学前教育列入到了关键的议题。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中,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特性没有满足,简单来说便是公益性和教育性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保障,导致学校教育的根本性质和价值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一、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分析(一)对教育性的具体落实情况我国的法律已将对学前教育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在学前教育的相关工作中一定要具备教育性和公益性。

并且接连发布了文件,对学前教育工作异常重视,其中指岀了对幼儿的教育一定要全面,以便能够良好的推进幼儿的身心发育尤其针对幼儿园目前的教育情况做出了重要指示,将教学的任务进行了优化整改。

现在,在幼儿园的日常授课当中,要将教育工作与保育工作进行交织与结合,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全面引导孩子进行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要专门配合各个学科的教师,以便对幼儿实施有针对的专业的教育。

但是,针对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有些幼儿园有些过于注重对幼儿进行知识的培养,没有对其实施全面综合的教育,甚至出现了小学化教育的情况。

针对以上分析可以得岀,目前在大部分的幼儿园当中,教师针对教育性的深刻理解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既要注重教育性,又要保持公益性,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将就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

学前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开始,要为孩子们奠定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充满渴望。

学前教育必须注重教育性,提供儿童需要的全面发展环境和教育资源,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性的学前教育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儿童特点和发展水平,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二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让孩子全面发展;三是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和乐趣。

教育性的学前教育还应该注重家园合作,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前教育必须注重家校合作,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儿童的教育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和需求,共同为孩子的教育成长而努力。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

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应该面向全社会,为所有儿童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因家庭条件的差异而受到歧视或影响。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健康、积极、有活力的未来公民。

公益性的学前教育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二是社会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和支持,积极参与学前教育事业,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是学校应该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不断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认知能力。

对于学前教育来说,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是非常重要的。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

学前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起点,是他们成长的基础。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填鸭式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有保持教育性,学前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作用。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

学前教育是为了服务儿童和家庭,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学前教育应该普惠所有儿童,无论他们的家庭背景如何,无论他们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学前教育机会。

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弱势群体儿童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追求经济利益或是追逐短期的竞争。

只有保持公益性,学前教育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

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学前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

学前教育应该关注儿童个体的成长发展需求,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教育活动,提供适应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要注重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互相支持,形成合力,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

学校应该与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家庭的需求和期望,及时反馈儿童的学习情况。

学前教育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培训。

教师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机构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方案

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方案

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方案•相关推荐3、模仿动物狂欢会的场景,幼儿戴上头饰后模仿小动物的肢体动作以及叫声,让幼儿们在快乐的狂欢中体验扮演小动物的欢快情绪,更增进亲近动物,与动物做朋友的愿望。

4、给幼儿充分自主思考、探索的机会,通过自我思考,从中获得学习方法,促进其分析、思考等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1、让幼儿们更多的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冬季取暖方式。

2、通过搜集材料分享交流,让幼儿们更清楚得了解动物的一些自然常识。

3、善于和周围的小朋友分享经验,培养他们进一步探索动物生存方式的兴趣。

活动准备:1、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2、视频和音乐播放设备。

3、事先搜集各种小动物取暖方式的图片。

4、相关动物取暖情景的视频。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活动。

1、结合季节说说人们的取暖方式。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教师:冬天很冷,人们是用哪些方式让自己暖和的?2、让幼儿自由发言,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理解词汇:取暖。

3、概括幼儿发言的内容。

教师:我们可以穿上厚衣服让自己变得暖和起来,还可以使用一些取暖设备或者做运动来取暖。

二、了解动物取暖过冬的不同方式。

1、与幼儿探讨动物在冬季过冬的方式。

教师:你们知道小动物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又是怎样取暖的吗?2、请幼儿结合自己收集的动物图片,为大家介绍常见动物的冬季取暖方式。

(1)请小朋友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这种动物是怎样取暖过冬的。

教师:你收集的是哪种动物的图片?教师:你觉得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2)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依次展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3、观看视频,了解动物的几种取暖的方法,并进一步分享经验。

(1)兔子:碰撞取暖。

(观看视频1:寒冷时节,野兔往往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横着身子互相碰撞。

)教师:小兔子在干什么?它们是在打架吗?教师小结:兔子取暖时,只要身体互相碰一碰,撞一撞,这样身体很快就暖和起来了。

(2)老鼠:滚地取暖。

(观看视频2:老鼠,在天冷时会将身体蜷成一团,反复从山顶上滚下来)教师:白鼠为什么不停地从山坡上滚下去?教师小结:小老鼠在寒冷的冬天,把身体团成一个圆球,然后不停地爬上去、滚下来,这样身上就会暖和了。

我国学前教育公益性程度实现状况分析

我国学前教育公益性程度实现状况分析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0
平 均 增 长 1 7 . 8 O %
2 0 0 3 6 2 0 8 2 6 5 3 0 1 7 5 4 3 4 6 8 0 1 9 1 2 0 7 1 6 0 1 5 7 4 2  ̄8 o 7 4 2 5 7 7 0 1 . 2 O %
2 0 0 4 7 2 4 2 5 9 8 9 0 2 1 2 9 7 6 1 3 0 2 2 2 3 0 1 7 1 0 1 8 0 4 5 6 5 0 0 8 7 5 1 6 9 0 1 2 1 %
占比 例
2OO1 4637 662 62 1 16 657 61 8 13 8637 221 1 27 4007 41 6 028441 1. 3 0% 2O0 2 54 800278 0 1 4878 5900 1 668 22900 1 448021 8 O 6 758 440 1 . 23 %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公益性 ; 政府投入 ; 受惠人 群; 资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6 1 9 . 2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6 9 1 7 ( 2 0 1 3 ) 1 2 — 0 2 0 2 — 0 4
2 O 世纪8 0 年代末9 0 年代初 , 随着企事业单位改 革, 幼儿 园纷纷被撤 消和改制 , 民办幼儿 园不断发 展, 其 向受教育者收取 的费用逐 年增加 , 造成我 国 学前 教育 的福利 性和公益性正在 消失或基本 消失


学前教育公益性程度 的核心指标。 充足 的经费是保 障学前教育发展 的基础 , 学前教育要想获得良好发 展, 必须有稳定 的经费保 障机制 。 从经费来源构成 看, 学前教育经费包括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民办 学校 中举 办者投入、 社会捐赠经费、 事业收入 ( 包括 学杂费 ) 及其他教育经费。 2 0 0 1 — 2 0 1 1 年 以来 , 我国 学前教育经费以年均3 2 . 6 7 %的速度递增, 大大超过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即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最好奇、好学的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渴望。

学前教育应该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开发幼儿的智力、情感、语言、运动等方面的能力。

教育机构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采用游戏、表演、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即为所有的幼儿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学前教育是每个孩子获得公平教育的基石,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教育机构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幼儿开放,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富裕还是贫困、正常发展还是有特殊需求的儿童,都应该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确保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学前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教育环境,父母在幼儿早期的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机构应该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教育机构也应该提供一些育儿知识和教育培训,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

学前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包括智力、情感、社会、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时期是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多方面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发现和培养幼儿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为所有的幼儿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学前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公平性问题研究

学前教育公平性问题研究

学前教育公平性问题研究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公平性问题却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学前教育公平不仅关系到儿童个体的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一、学前教育公平性的内涵学前教育公平,简单来说,是指每个儿童都能享有平等的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和资源,不论其家庭背景、地域、性别、民族等因素的差异。

这包括了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三个方面。

教育机会公平意味着每个孩子都有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权利,不会因为经济条件、户籍限制等原因被拒之门外。

教育过程公平则要求在教育教学中,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教师同等的关注和指导,享受到相似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育结果公平是指通过学前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在身心发展方面取得应有的进步,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公平性存在的问题1、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学前教育资源分布存在着显著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多、质量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许多农村地区甚至没有正规的幼儿园,孩子们无法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

2、城乡差距明显城市和农村在学前教育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城市中的幼儿园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而农村幼儿园往往条件简陋,师资不足,教育质量难以保障。

3、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导致的不公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孩子能够选择收费较高但质量优良的私立幼儿园,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只能选择收费低廉、条件简陋的幼儿园,甚至无法入园。

4、师资力量分布不均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往往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这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5、教育政策不完善一些地方的学前教育政策存在漏洞,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监管不力,导致学前教育市场混乱,公平性难以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公益性实现研究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并为之投入了大量
的人、财、物力,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等突出问题。

然而,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学前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其发展依旧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
我国目前仍有近四分之一的适龄儿童未能获得学前教育,还有较大比例的中西部落后农村地区、城市贫民、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入园难、入优质园更难等问题依然突出。

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本研究针对上述突出问题,以学前教育产品属性理论、社群主义中的公益政治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支撑,选取美国、芬兰、印度等相关国家做国际比较,吸取其在学前教育公益性提升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参照相关因素选取我国广东、浙江、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六省中有代表性的市县作为分析样本,采用相关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广泛地调研。

从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共访谈212人次,编制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幼儿园园长及幼儿家长三套问卷,发放问卷960份,回收问卷832份。

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影响学前教育公益性实现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政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对公益性实现程度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但是并非唯一衡量指标,经费的投向和分配对学前教育公益性的实现亦显得非常重要。

2.政府不是学前教育公益性实现的唯一主体,政府的主要责任在于兜底、确保起点公平。

3.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人的学前教育公益价值认知水平和努力程度对公益性的实现影响较大。

4.幼儿家长的满意程度是学前教育公益性实现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

5.学前教育公益性实现的难点:新生代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入园的机会和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6.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公益性的实现途径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上述结论,并综合我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生育状况、新生代流动人口数量、国民收入差异等影响因素,本研究将学前教育公益性实现目标分解成初级——“兜底”、中级——“普惠”和高级——“优质”三个子目标,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子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和可供参考的典型案例。

最后,在论文的结论与展望部分,研究者对所做研究进行了反思,客观分析尚待改进之处,并针对不足做出了后续研究的展望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