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循环系统
影像诊断04-循环系统

利用特定标记物对循环系统中的 分子进行成像,有助于更早地发
现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光学成像技术
利用光学原理对循环系统进行无创、 无辐射的成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 的血管结构和血流信息。
超声微泡技术
利用微泡作为造影剂,增强超声成 像的效果,有助于评估心血管功能 和血流状态。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深度学习算法
云存储与共享
利用云存储技术,实现影像数据的共享和远程访 问,方便医生随时随地获取诊断资料。
移动设备支持
开发移动设备应用程序,让医生在移动设备上随 时查看和诊断影像数据。
谢谢观看
心包疾病
总结词
心包疾病是指心包膜的炎症、粘连、增厚、缩窄等病变,影像诊断对于心包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超声心动图是心包疾病影像诊断的首选方法,可以观察心包积液量、心包增厚 和粘连情况。心脏MRI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心包结构和毗邻关系,对于手术方案 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是通过高频声波对循 环系统进行检查。
超声可以等。
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功能 和心肌病变情况,对于心脏疾 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诊断具有无创、无痛、实 时等优点,但检查结果受操作 者技术水平影响较大。
03
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影 像诊断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影像数据进 行自动分析和识别,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和效率。
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开发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供诊 断建议和参考,帮助医生更好地
解读影像数据。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不同影像模态的数据进行融合, 提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提高诊
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远程医疗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导语: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及功能的学科,通过使用各种影像技术来观察和分析人体不同器官和系统的情况。
循环系统作为人体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医学影像学在循环系统检查中的应用及一些常见的影像学表现。
一、心脏影像学检查1. 超声心动图(简称超声)超声心动图是最常见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技术实施,可以对心脏进行实时观察。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了解心脏的大小、功能和血流速度等指标,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2.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简称MRI)心脏MR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脏解剖结构图像。
通过心脏MRI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心室壁厚度、心脏瓣膜情况等,对检测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有较高的准确率。
3. 电影式冠脉造影术冠脉造影术是一种介入性心脏影像学方法,用以检查冠状动脉是否堵塞或狭窄。
医生通过将導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入对比剂,然后通过X射线来观察动脉的情况。
冠脉造影术可以帮助准确定位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和程度,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确的治疗措施。
二、血管影像学检查1. 血管超声检查血管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对血管进行实时观察。
这种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技术,可以观察到血管的形态、血管壁的厚度、动脉硬化及栓塞等情况。
血管超声检查对于动脉硬化、深静脉血栓和血管瘤等疾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 磁共振血管造影(简称MRV)MRV通过磁场和无创静脉注射的对比剂,可以对血管进行成像。
这种方法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血管的整体情况,对于检测静脉血栓、动脉瘤和其他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三、心肺功能检查1. 肺部CT扫描肺部CT扫描是观察肺部解剖结构和病变的重要方法。
通过肺部CT 扫描,医生可以观察到肺部的大小、密度和形态,对于肺炎、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通过电极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反映心脏的节律和传导情况。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PPT课件

2.右心室增大 ①右心缘下段向右膨突.最凸点偏下.心尖 圆隆上翘;②肺动脉段膨凸.相反搏 动点下移:③右前斜 位心前缘下段膨隆,心前间隙变窄:④左前斜位心室膈段 增大,空间沟向后上移位。 右心室增大的常见原因是二尖辩狭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心内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 等
3.左心房增大 ①食管中段受压向后移位;②心右缘出现增 大的左心房形成的弧形,心底部双房影;③心左缘可见左 心耳形成的第三弓影:④左主支气管受压拾高 左心房增大的常见原因为二尖瓣病变、左心室衰竭及某些先 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
肺动脉大分支的腔内充盈缺损,造成管腔不规则 狭窄;
大分支闭塞,闭塞端呈杯口状或束袋状; 肺动脉分支缺支; 肺实质梗死
正常肺动脉
肺 栓 塞
(四)大血管病变:主动脉夹层
1、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急危重症,早期死亡率极 高。 2、病理: 多种病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流经内膜 撕裂口灌入中膜,使中膜分离形成血肿或双腔 双腔:扩张的假腔和受压变形的真腔
肺栓塞。死亡率高达20%-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临床:取决于栓塞的位置和累及范围,常 见的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3、病因:深静脉血栓为首位病因。
4、并发症:并发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 5、治疗:及时的溶栓及抗凝治疗可使死亡率
下降至8%。
6、诊断:关键问题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诊断
CTPA(CT pulmonary angiography)和DSA:CTPA 是目前世界上肺栓塞的首要的诊断方法; 主要征象:
破口为内膜片信号中断
增强或电影MRI呈高信号连接真、假腔
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V1

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V1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诊断已经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
一、影像诊断的意义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血管、心脏和肺部等器官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情况,有助于发现疾病的早期病变,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此外,影像诊断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
二、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心电图心电图是一种通过电生理技术搜集心脏信号并记录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心脏方面的问题,对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2、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技术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壁厚度、房室容积和心室收缩功能等重要指标。
此外,超声心动图还可以检查心脏内膜、乳头肌和瓣膜等结构的病变情况。
3、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心脏血流和心肌代谢。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肌缺血等疾病,对于决定治疗方案非常有帮助。
4、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高清晰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对心脏和血管等结构进行立体成像。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血管狭窄、血管壁破裂和动脉瘤等病变。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
三、影像诊断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征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
2、准确评估影像所显示的情况医生在评估影像结果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病史、其他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判断。
3、注重细节医生在判断血管、心脏和肺部等结构时需要注重细节,注意观察影像中的病变特征,使诊断更加准确。
总结: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部位和病情选择不同的检查方式。
循环系统影像学知识点总结

循环系统影像学知识点总结一、循环系统影像学概述循环系统影像学是以医学影像学技术研究和诊断循环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如超声、放射学、核医学等),可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诊断,为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二、循环系统影像学的常用技术1. 超声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是利用超声波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观察和诊断的一种影像学技术。
它具有无创伤、简便、快速等特点,成为循环系统影像学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超声成像技术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等,可用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心肌和血管病变的诊断等。
2. 放射学放射学是利用放射线(如X射线、CT、MRI等)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成像和诊断的影像学技术。
其中,X射线透视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以用于评估血管狭窄、堵塞等情况;CT和MRI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脏和血管结构信息,用于诊断心脏病变、动脉瘤等。
3. 核医学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成像和诊断的影像学技术。
其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可以用于评估心肌灌注、心肌代谢、心脏功能等,对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三、心脏影像学的常见疾病1.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堵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梗死等的疾病。
在超声心动图中可以观察到心脏的运动异常、室壁厚度增加等,胸片或CT可以显示钙化斑块,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显示狭窄或者阻塞的情况。
2. 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组以心肌结构、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心脏结构的异常、心室壁厚度的变化等,MRI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肌结构和功能信息。
3.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包括狭窄、关闭不全等疾病,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手段,可以观察到心瓣膜的开放和关闭情况、瓣膜口的狭窄程度等。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要点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详细描述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冠状动 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官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医学影像学检查如CT、 MRI和超声心动图等可观察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征 象,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心力衰竭
总结词
心力衰竭在医学影像学上表现出心脏增大、 心腔扩大、心壁变薄等征象。
淋巴系统
由淋巴管、淋巴结和脾脏等组成,负责收集并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多的液 体。
循环系统的功能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循环系统通过心血管系统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部,为身体的活动提供能 量。
收集废物和过多的液体
淋巴系统通过收集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协助维持血液平衡和免疫功能。
循环系统的生理机制
心律失常
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的心律失 常及其分类、诊断和治疗。
心肌缺血和梗死
心肌缺血和梗死的原因、诊断 和治疗。
03
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X线检查
X线平片
心脏和肺的轮廓、大小、位置及密度可反 映心肺病变,如心脏增大、肺淤血等。
VS
血管造影
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 ,发现血管狭窄、闭塞、扭曲等病变。
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
利用超声探头在胸壁移动,探测心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和运动状态,能够直观地显示心脏瓣膜病变、心 肌病等。
血管超声
利用超声探头在体表移动,探测全身血管的结构和病变,如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
04
常见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表 现
冠心病
要点一
总结词
冠心病在医学影像学上表现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征 象。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影像学诊断PP课件

血液是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氧气等物质。血 液还含有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 成分,具有免疫、运输和凝血等功能 。
03 循环系统影像学诊断技术
X线诊断
X线诊断是循环系统影像学诊断的经典方法,通过X线平片可以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 态、位置及是否存在异常。
X线平片可以显示心脏的轮廓、大小、形态以及大血管的管径和走行,对于先天性心 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05 循环系统影像学诊断的未 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
3D/4D超声成像
01
利用三维和四维超声成像技术,更全面地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提高诊断准确性。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
02
利用光波技术对血管内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有助于发现早期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分子影像学
03
利用特定标记的分子探针,对循环系统中的特定分子进行成像,
X线平片还可以观察肺部血管的分布、密度和纹理,对于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肺部 血管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Hale Waihona Puke 超声诊断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无 辐射的诊断方法,通过高频声波 显示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超声心动图可以实时观察心脏的 收缩和舒张功能,评估心脏瓣膜 的启闭功能,诊断各种心脏疾病
如心肌病、瓣膜病等。
肺部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结词
肺部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是诊断和治 疗循环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 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肺部血管的结构和 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VS
详细描述
肺部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肺动 脉造影、肺血管超声和CT肺血管成像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肺部血管的形态 、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流的情况。通过这 些检查,可以诊断各种肺部血管疾病,如 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动静脉畸形等。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PPT课件

.
77
X线表现
右下肺动脉横径变 小
肺纹理:变细,稀 疏
肺野透亮度增加
侧支循环
.
78
肺血减少
.
正常
79
F4患者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主干收缩压>4kPa(30mmHg), 平均压>2.7kPa(20mmHg)
正常肺动脉主干收缩压2-4kPa(15-30mmHg) 平均压<2.7kPa(20mmHg)
.
10
.
11
右心造影
.
12
左心造影
.
13
冠状动脉造影
CT检查: 心脏检查对CT设备及患者 均有较高要求。
MSCT 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 完成横断位扫描后可进行图像后处 理获得三维、曲面重建图像。可用 于冠状动脉检查。
.
14
LA
横断位CT所示心脏各室腔
RV
RA
LV
.
15
冠状动脉CT成像
.
19
1、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后前位
.
20
右缘 上段 升主动脉或上腔静脉;下段 右心房 左缘 上段 主动脉球;中段 肺动脉段;下段 左心室
.
21
右前斜位
.
22
前缘:上段 升主动脉;中段 肺动脉段;下段 右室 后缘:上段 左房;下段 右房
.
23
左前斜位
.
24
前缘:上段 右房;下段 右室
肺动脉高压常见于肺心病、肺血流增多的先心病、肺动脉血栓 栓塞等
.
80
X线表现
肺动脉段突出 肺门动脉及其大分支扩
张,而中、外带分支变 细,即肺门截断现象。 中心肺动脉搏动增强 右心室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心室增大
左心房增大
1 左心房可向左、右、上、后四个方向增大 2 向左增大:左心耳凸出,形成左心缘第三弓 3 向右增大:右心缘双弓影或心底部双房影 4 向上增大: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 5 向后增大:食管中段受压后移
◆二尖瓣型(梨形):右心增大、肺动脉段凸 出、心尖圆钝上翘 常见病变:二尖瓣狭窄、肺心病、房缺
◆主动脉型(靴形):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 凹陷、主动脉增宽 常见病变:主动脉瓣病变、高血压心脏病
普大型
二尖瓣型(梨形)
主动脉型(靴形)
(三)大小异常
1 心影增大包括心壁肥厚和心腔扩大,X线摄 片对二者不能区别
血及冠状动脉 缺点:创伤性、有一定的痛苦和危险、检查方
法较复杂,费用高
右心室造影
肺动脉造影
左心室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二 、CT检查
(一)常规CT扫描 主要用于了解心包病变、心脏肿瘤、血栓、
主动脉病变等的形态学变化 (二)超速CT扫描 优于常规CT扫描,并可了解心内结构及功能 (三)CTA
心 脏 CT 扫 描 及 重 建
心 脏 及 冠 状 动 脉 整 体 效 果 图
容 积 再 现 ( )
VR
最 大 密 度 投 影 ( )
MPI
曲面重建(CPR)
三、MRI检查
1 流空效应 2 多成像方位 3 MRA能显示心脏大血管的三维结构,即可
转动的内腔投影像 价值:显示心脏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二、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的 X线表现
位置异常 形态异常 大小异常 主动脉异常 肺血管异常
(一)位置异常
心脏移位(外因) 心脏异位(发育异常)
胸外心 胸内心、右位心、镜面心
(胃泡)
镜面右位心指全内脏转位,犹如照镜子一样
(胃泡) 右旋心
右位主动脉弓
(二)形态异常
◆普大型:心影向两侧增大 常见病变:心肌病、全心衰 、心包积液
左心房增大
右心房增大
1 心右缘下段向右增大、膨出,位置偏高 2 (左前斜)右心房段膨出、延长,>1/2
心前缘
右心房增大
(四)主动脉异常
(1) 形状改变:增宽、迂曲、延长
(2) 密度改变:增高或钙化
(五)肺血管异常
1、肺充血
▲概念:肺充血是指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 ▲ X线表现: (1)肺动脉段突出; (2)肺门增大,边缘清晰,透视搏动增强,显示
四、USG检查
价值: ➢ 优于X线检查 ➢ 不但显示心脏的形态和功能,还能显示血
流状态 ➢ 是心血管常用的、有效的检查方法 缺点: ➢ 无法了解心肺关系以及肺血流情况
心脏二维超声
第二节 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X线表现
二 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一、正常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
“肺门舞蹈”征; (3)肺动脉分支向外围伸展,成比例增粗,边缘
清晰锐利; (4)肺野透亮度正常。 ▲常见病变: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间隔
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甲亢、贫血等
肺充血
2、肺少血
▲概念:肺动脉血流量减少。 ▲ X线表现:
(1)肺动脉影变细; (2)肺动脉血管纹理变细、稀疏; (3)侧支循环形成,显示出粗乱的网状纹理; (4)肺野透明度增加 ▲常见病变:三尖瓣狭窄、肺动脉狭窄、法乐四联 症
(一)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后前位:
1/3位于胸骨中线右侧,2/3位于胸骨中线左侧 2 心底在右上,心尖在左下 3 有左、右两个心缘
后前位
后前位
右心缘 上段: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 下段:右心房 心膈角
左心缘 上段: 主动脉弓 中段: 肺动脉段(心腰) 左心耳、相反搏动点 下段: 左心室(心尖)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二)心脏的大小
心胸比率:
定义:心影最大横径/胸廓最大横径 正常值:≤0.5(横位心≤0.52) 意义: 当>0.5(或0.52)时,表示心影增大,是一
种衡量心脏是否增大的粗略方法
T1
T
T2
(三)心脏的形态
斜位心 夹角=450 心胸比率≈0.5 垂位心 夹角>450 心胸比率<0.5 横位心 夹角<450 心胸比率>0.5
2 以心胸比率判断心影增大 轻度增大 0.51~0.55 中度增大 0.56~0.60 重度增大 >0.60
3 各房室增大
左心室增大
向左、向下、向后
1 心影呈主动脉型 2 心尖向左、下延伸 3 左室段向左下延长、超过锁骨中线 4 相反搏动点上移 5 心后食管前间隙消失(侧位)
左心室增大
右心室增大
后前位
左前斜位
右前斜位
左侧位
普通X线检查的价值与限度
价值: 1 显示心影及其轮廓形态 2 依其轮廓改变推测各房室的大小 3 显示肺循环 4 了解肺与心脏疾病的关系
限度: 不能直接显示心内腔、瓣膜、心壁及血 流情况
(二)心血管造影检查
右心造影 左心室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价值:显示心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特别是肺
循环系统 的影像诊断
第一节 检查技术
一 X线检查 普通检查 心血管造影检查
二 CT检查 常规CT扫描 超速CT扫描 CTA
三 MRI检查 四 USG检查
一、X线检查
(一)普通检查 1 胸部透视:能多角度观察心脏形态、搏动, 但不能留下影像记录,目前仅作为胸部
摄片的补充。
2 常规心脏摄片 后前位:基本位 右前斜位(吞钡):向左旋转450~600 左前斜位:向右旋转600 左侧位(吞钡)
斜位心
垂位心
横位心
(四)影响心脏形态、大小的因素
★ 年龄 ★ 体型 ★ 摄片时的体位、呼吸状态 ★ 膈肌位置及胸腹腔的压力
老年儿人童主心动影脉呈迂球曲形
吸气像
呼气像
(五)心脏大血管的搏动
❖ 左心室与主动脉的搏动最强 ❖ 主动脉的搏动与脉压差相关连 ❖ 左心室与主动脉、肺动脉的搏动相反 ❖ 心房搏动弱
右前斜位
心前缘:
主动脉弓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室
心后缘:
左心房 右心房 心前间隙、心后间隙
左心房 右心房
主动脉弓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室
左前斜位
心前缘: 上份 右心房 下份 右心室
心后缘: 上份 左心房 下份 左心室 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窗
右心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左侧位
心前缘: 右心室
心后缘: 上份 左心房 下份 左心室 心后食管前间隙(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