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岩浆热液钨锡矿床

合集下载

热液矿床各论(岩浆热液矿床)

热液矿床各论(岩浆热液矿床)

第六章热液矿床各论第二节产于岩体内或附近围岩中的岩浆热液矿床一、概述1、概念:由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分出的气水溶液,在侵入体内部及附近围岩的有利构造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的方式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热液矿床。

2、工业意义:岩浆热液矿床类型众多,包括大部分有色金属矿产(W、Sn、Mo、Cu、Pb、Zn、Hg、Sb、As)、贵金属(Au、Ag)和重晶石、萤石、硫、水晶、菱镁矿等非金属矿产,其中不乏大型、超大型矿床,价值巨大。

二、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作用概述1、岩浆热液的产生与运移在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温压条件为600-300℃、8-4km),由于岩浆的演化,导致超临界流体的分离,当冷却至临界点之下就变成热液。

当内压大于外压时,它们就从岩浆房分出。

由于大量挥发份的存在,提高了金属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金属离子在溶液中主要呈硫化物、氧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等形式被搬运。

2、岩浆热液的早期成矿作用在岩浆气液作用早期,由于F-、Cl-阴离子大量存在,溶液pH值低,多呈酸性、弱酸性。

若围岩是非钙质岩石酸性岩浆岩或硅铝质岩石的情况下,当溶液分出后,未经长距离的搬运,即在酸性岩体的顶部或其上覆围岩中沉淀成矿。

由于所在较深的环境下,降温缓慢,其它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也不显著,酸性溶液不易被中和,因而有利于高温矿物的沉淀;蚀变是长石水解为粗一中粒的石英和白云母—典型的云英岩化,伴随大量的W、Sn等矿物结晶、富集形成高温热液脉状矿床,即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

3、岩浆热液的中期成矿作用即在中温(200~300℃)、中深(1~3km)的条件下,由于热液的温度降低,金属硫化物开始相对聚集,在向构造裂隙或减压部位运移过程中,特别是流经灰岩、泥灰岩和其它碳酸盐岩石时,溶液很快被中和,使原来酸性一弱酸性含矿溶液变为中性溶液,甚至呈弱硷性的,不能在酸性溶液中沉淀的硫化物开始沉淀;如矿液具有足够的温度和相当的活泼性,溶液和围岩则可发生交代作用,形成交代矿床。

湖南省茶陵县婆婆仙矿区钨锡矿成矿特征

湖南省茶陵县婆婆仙矿区钨锡矿成矿特征

湖南省茶陵县婆婆仙矿区钨锡矿成矿特征湖南省茶陵县婆婆仙矿区位于湖南南部,是一个以钨锡矿为主要开采资源的地区。

该区域的钨锡矿具有特殊的成矿特征,下面来介绍一下。

首先是矿床类型。

婆婆仙矿区主要矿床类型是花岗岩热液脉和似砂岩、碳酸盐岩型白钨矿、硅化带状钨锡矿等多种类型。

其中,以花岗岩热液脉型钨锡矿为主要开采对象,该类型的矿床在区域范围内十分普遍。

其次是成矿热液作用。

钨锡矿矿床一般形成于岩体构造、岩浆侵入和变质作用过程中,因为相对于其他元素,钨和锡在矿床中更容易被高温热液运移和集聚起来。

在婆婆仙矿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同时存在着多期次的岩浆侵入和变质作用,这些都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再者是成矿物质来源。

钨锡矿区中成矿元素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深部地质作用,如岩浆活动或地幔热液的输送。

在婆婆仙矿区中,基底岩为古生代多富含深成岩石的岛弧带沉积层,且普遍有中—匀粒花岗岩的侵入和变质作用,因此该区成矿物质来源比较丰富。

最后是成矿流体性质。

矿床形成需要适宜的成矿流体,而成矿流体自然来源则十分复杂。

婆婆仙矿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中、上地壳的热液和岩浆热液。

由于成矿过程伴随着高温、高压、高密度等流体物理性质的变化,使流体的物质成分、离子种类、溶解度和流态都发生了变化,促使有价金属元素渐渐被集聚在矿体中。

总之,婆婆仙矿区钨锡矿的成矿特征可以概括为矿床类型丰富、成矿热液作用强烈、成矿物质来源丰富、成矿流体性质复杂。

这些特征均对该区域钨锡矿床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让婆婆仙矿区成为了一个十分有机会开采到钨锡矿的宝贵地域。

在婆婆仙矿区开采钨锡矿的过程中,数据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下面列出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首先是婆婆仙矿区的资源储量。

根据2019年发布的湖南省耗费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婆婆仙矿区的钨锡矿储量分别为1.6万吨和1.5万吨。

这表明婆婆仙矿区的钨锡矿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对于未来的采掘和开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是矿石品位。

珊瑚钨锡矿床的矿化水平分带和成矿机理

珊瑚钨锡矿床的矿化水平分带和成矿机理

珊瑚钨锡矿床的矿化水平分带和成矿机理
夏宏远;梁书艺;张千明
【期刊名称】《矿物岩石》
【年(卷),期】1991(11)1
【摘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矿床矿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珊瑚钨锡矿床具有多矿化阶段的水平侧向正常分带特征。

无论从矿脉的矿物共生组合、矿物标型特征,或是近脉的蚀变作用,它们之间都存在某些相似、继承的演化关系。

自东向西,随距矿化中心距离的增大,成矿过程中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逐渐减弱,而热液改造成矿作用越趋强烈。

矿床西侧首次发现的金矿化,正是这种热液改造成矿作用的显示。

【总页数】14页(P59-72)
【关键词】钨矿;锡矿;矿床;矿化;成矿
【作者】夏宏远;梁书艺;张千明
【作者单位】成都地质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670.5
【相关文献】
1.四川巴塘县亥隆-措莫隆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的矿床特征、成矿作用与矿化分带[J], 范晓
2.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田成矿分带样式及机理 [J], 刘飚;吴堑虹;奚小双;孔华;蒋江波;林智炜;曹荆亚
3.滇西保山地块北端温泉断裂构造–岩浆带成矿系统以及铍矿化特征初探——以泸水县石缸河锡钨铍矿床为例 [J], 张金学;徐恒;姜永果;罗洪昌
4.湘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组合、矿化蚀变特征及成矿流体组成 [J], 李厚民;李立兴;余金杰;马收先;李小赛;沈宏飞
5.广西珊瑚钨锡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分带及其找矿意义 [J], 刘慷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湘南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湘南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湘南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湘南地处中国南方,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中的内生钨锡矿床蕴藏着丰富的锡石资源。

锡石作为内生钨锡矿床的主要矿物之一,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对于矿床形成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湘南地区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中的各种矿石及其成因机制。

通过分析锡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常见杂质,可以揭示出影响锡石化学成分变化的因素,进而揭示其变化规律。

对湘南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完善矿床地质理论,提高矿床勘探开发效率,推动地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研究背景】中关于【研究意义】的内容将在之后的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1.2 研究意义湘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钨锡矿产地之一,其内生钨锡矿床资源丰富,其中的锡石是其中重要的矿物之一。

对湘南地区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质作用过程中锡石的成分变化规律,探索内生矿床成矿机制,为矿床找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湘南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以探讨锡石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的演化规律,揭示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矿过程的特征,有利于优化勘探找矿工作,提高矿床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深入研究锡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常见的杂质以及影响其化学成分变化的因素,有助于理解矿石的选矿性能和工艺条件,提高选矿技术水平,推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研究湘南地区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推动地质矿产学科的发展和服务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深远意义。

2. 正文2.1 湘南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介绍湘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钨锡矿产集中区之一,其内生钨锡矿床中的锡石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湘南地区内生钨锡矿床主要分布在岳阳、株洲、衡阳等地,包括石英脉型、似砂岩型、蚀变岩型等不同类型。

湘南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湘南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湘南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湘南地区是中国内生钨锡矿床分布较为集中的著名矿产区之一,其中的锡石是一种重要的矿石资源。

研究湘南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对于提高锡石的综合利用率和资源开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湘南地区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锡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展开讨论。

内生钨锡矿床是指在地壳构造运动或岩浆作用过程中,由于岩浆的深部挤压、侵蚀或矿化作用而形成的矿床。

湘南地区的内生钨锡矿床主要包括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似斑岩型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内生矿床形成的锡石在化学成分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接下来将针对这些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蚀变岩型内生钨锡矿床中的锡石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蚀变岩型内生钨锡矿床主要形成于花岗岩蚀变带内,矿石多呈片状、透闪石质或石英砂岩质。

研究表明,在这类矿床中,锡石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氧化镍、氧化铁、氧化锡等元素,其中氧化锡含量较高,可达到50%以上。

锡石中还含有少量的硅酸盐矿物和硫化矿物,这些成分的存在会对锡石的综合利用产生影响。

湘南地区不同类型内生钨锡矿床中的锡石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

蚀变岩型矿床中的锡石以氧化锡为主,氧化锡含量较高;石英脉型矿床中的锡石也以氧化锡为主,但含量稍低;似斑岩型矿床中的锡石以氧化锡为主,但含量最低。

这些化学成分的差异对锡石的性质和综合利用产生影响,因此在后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以提高锡石的综合利用率和资源开发效率。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我国不同类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初探

我国不同类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初探

我国不同类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初探覃泳菁【摘要】我国钨矿床类型多样、成因类型复杂,而不同钨矿床与钨成矿密切相关的成矿流体特征亦存在出其特殊性,为了更系统的了解国内不同类型钨矿的成矿特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国内大量不同类型钨矿床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探讨我国不同类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异同.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均一温度-盐度之间的关系等,得出我国钨矿床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的形式主要有: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局部沸腾作用、不同性质成矿流体的混合作用和流体的降温冷却作用等.【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钨矿床;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成矿机制【作者】覃泳菁【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我国钨矿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主要有石英脉型、矽卡岩型、花岗岩型、破碎带型等。

钨矿床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主要分布在赣湘粤褶皱带,其中最主要分布在赣南隆起区,其次为华夏古陆广东沿海区及江南古陆区[1]。

成矿流体的特征和流体的成矿机制是研究矿床十分重要的部分,而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以了解此重要信息[2]。

因此,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是当前极为热门的话题。

前人对不同类型钨矿中不同矿物,如石英、萤石、钨矿、黄玉、方解石、绿柱石、黑钨矿等矿石中流体包裹体做了大量的研究[2-12],但缺乏不同类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的概括性总结,而我国大多数的钨矿床均有石英矿物的产出,为了提高对比研究的可靠性,因此本文选取钨矿床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前人对不同类型钨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成果[2-3,8,14-20],以探讨我国不同类型钨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机制等。

流体包裹体是指在矿物结晶过程中由于矿物晶格有缺陷或穴窝而被包裹在其主矿物中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成岩成矿流体[21]。

栗木花岗岩型钨锡矿床云英岩化特征

栗木花岗岩型钨锡矿床云英岩化特征

栗木花岗岩型钨锡矿床云英岩化特征栗木花岗岩型钨锡矿床属于岩浆侵入体周围的热液型矿床,以云英岩为主要的矿化岩,矿化类型包括石英脉、石英脉型脉状矿化和蚀变带型矿化。

云英岩化是本矿床的典型特征之一。

1、岩石特征栗木花岗岩型钨锡矿床位于莱州地区北部,主要由二长花岗岩为主,还有部分正长花岗岩和辉绿岩构成。

这些岩石不均一地侵入到地层中,形成不规则的侵入体。

早期的二长花岗岩以灰白色为主,晚期的正长花岗岩以红色和黑色为主。

2、矿化岩特征云英岩是栗木花岗岩型钨锡矿床的主要矿化岩。

矿化岩主要分为蚀变带型矿化、石英脉型脉状矿化和石英脉。

其中,云英岩的蚀变带型矿化是栗木花岗岩型钨矿床的一大特征,包括蚀变矿物有钨酸盐、锡酸盐、尖晶石、磁铁矿等。

石英脉型脉状矿化是由石英脉状体组成的,其中含有钨酸盐和锡酸盐等矿物。

石英脉由于分布范围较小,因此储量不如蚀变带型和石英脉型脉状矿化。

3、云英岩的特点云英岩是一种完整的变质岩,主要由石英、硅卡岩和云母组成。

云英岩在矿化作用下,被蚀变形成岩石中或伴生石英脉状体与底部栗木花岗岩接触处交界带的岩石,富含钨、锡等有价金属。

云英岩具有极强的层理性和断裂性,典型的矿化结构是冲断盖层状矿化和折层状矿化。

云英岩的矿化结构和矿化类型,与破碎带的活动和其发育的力学条件密切相关。

4、云英岩化的成因云英岩化是栗木花岗岩型钨锡矿床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的形成是由自深部热液流体不断向地表移动,与深部岩浆热液发生反应,增加流体成分,进一步加强了热液的化学活性,提高了热液流体的金属质量和含量,形成云英岩矿化。

总之,栗木花岗岩型钨锡矿床云英岩化特征是该矿床的典型特征之一。

云英岩经过蚀变成为了具有矿化作用的岩石,其内含有大量的钨、锡等有价金属。

云英岩的形成是由于地下自然条件的复杂作用,通过岩浆热液的流体反应而形成。

对于栗木花岗岩型钨锡矿床的云英岩化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矿产资源勘探调查数据,栗木花岗岩型钨锡矿床云英岩化带的矿化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深度300到800米之间,矿化体厚度在20至50米之间,平均含钨量在0.1%到0.2%之间,含锡量约为0.015%至0.035%。

广东省紫金县大旗山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广东省紫金县大旗山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广东省紫金县大旗山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摘要:在阐述了矿区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特征。

笔者认为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型钨锡矿床,有钨矿、锡石-硫化物类大脉、细脉和破碎带型三种形态产出。

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迁移、富集受构造控制。

关键词:钨锡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大旗山1区域地质广东省紫金县大旗山钨锡矿床,区域上位于莲花山断裂带的北侧,佛岗-河源纬向构造的南缘。

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浅变质碎屑岩,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第一次侵入的花岗闪长岩(γδy1)。

构造发育有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着岩体的分布,褶皱构造主要呈现为一系列小型的背斜、向斜,其中褶皱、次级断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

本区岩浆活动频繁,是成矿热液迁移活动的地区。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特征矿区位于粤东紫金-博罗深断裂的南东侧,广泛出露晚侏罗世金鸡组(J1j)地层,总体走向NE20~40°,倾向SE,基岩呈不规则带状分布。

岩性主要为深灰-灰黑色含云母粉砂质泥质页岩夹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黑色碳质页岩,夹灰色粉砂岩;灰色中粒含云母长石石英砂岩夹灰色-灰绿色泥质页岩,局部靠近接触带为变质的绢云母千枚岩。

是钨锡矿的主要富矿层位。

2.2构造矿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慎发育。

区内断裂构造呈现为构造破碎带或沿破碎带充填的石英脉,按走向分为NE、NW向两组断裂构造,其中NE向断裂是本区钨锡矿控矿和容矿构造。

NE向断裂:该组断裂总体走向为25~45°,长120~650m,倾向SE,倾角一般为50~65°。

NE向断裂是工作区内最主要的控矿、储矿构造,区内的锡、钨、铜、锌矿多是充填在该组构造裂隙或充填在该组构造的次级构造裂隙中。

NW向断裂:该组断裂主要分布于大旗山,总体走向120°,一般长50~100m,倾向SW,倾角60°~75°,沿带劈理发育,构造破碎明显,局部充填有含矿石英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在空间和成因上有一定联系的其他类型矿床 tin skarn, tungsten skarn , tin replacement deposits ,
complex tin-silver-sulfide veins, Climax-type molybdenum deposits ,and molybdenum
vein and greisen deposits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不同类型矿床的关系
Ⅴ. 矿床成因模式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 岩浆热液钨锡矿床的成矿元素主要来自于岩浆同源的 岩浆热液,成矿热源则来自于岩浆岩本身。当然,在 成矿的晚阶段,由于地下水的参与,大量碳酸盐矿物 形成,改变了热液的性质和pH值,形成了某些混合 热液成因的浸染状和网脉状矿化,成矿温度也大大降 低。主要形成铅锌钼矿化。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3. 矿石结构构造
含钨锡的石英脉型矿石一般都是自形-半自形的粗粒结构,颗粒 可达几个厘米,有些黑钨矿板状晶体可达1米。 而在云英岩型矿石中,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均为细粒状,它形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4. 成矿时代:
主要形成在晚古生代到中生代,其他时代也有。
造交汇地段有利于含矿花岗岩类岩浆的侵位和热液汇聚与 成矿作用。
柿竹圆
行洛坑
大厂
大明山
个旧
锯板坑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2. 岩浆岩条件:
锡钨矿床在空间上往往与花岗岩侵入体有密切的关系,特 别是多期次侵位形成的复式岩体。成矿主要与晚阶段侵 位的黑云母或二云母花岗岩或碱性花岗岩类(S-type or A-type)有关。小到中等大小的塔状侵入体最有利于成 矿;此类岩浆岩多来源于下地壳重熔或上地幔与下地壳 同熔混合岩浆;
Ve inle ts ∈
and lod es
Width, 0.1~1.5m, Tug, Sn, Sp,
Greisenization,
chlpy, Ga, Arpy, si, ser, chlo,
sch, Mol.
chlorite, ab.
γ5
Lo d e s Nip o uts
Width >1.0m With Veins
Tug, Sn, py,
Greisenization,
chlpy, Ga, Sp, Bi, ser, Cc, Si, Schl, Mol, Arpy, Ab.
Less than 0.5m Stannite, schl, tug, Py
Ser, si, chl, Cc,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Tungstenite,
Silicification,
Cassiterite, chlpy, aspy, py,
Sericite,
topazitation
Width 0.1~0.5m, Tungstenite,
Cassiterite, sp, Ga, Chl, Aspy,
Si, ser, chlor, top, geisines, py, ab.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典型矿床实例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大厂
大明山
个旧
柿竹特征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着数十个大型、超大型钨锡多金 属矿床,数百个中小型矿床
脉状钨锡矿床(如西华山、邓埠仙、浒坑等)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 江西西华山和漂塘钨矿的剖面图. • Other vein systems are indicated by heavy lines. I, upper
limits of ore zones; II, lower limits of ore zones.
hematization.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 在许多大型热液型钨锡矿床中,围岩蚀变类型在空间上常有明显 的分带性。如西华山钨矿,其上带常有发育的云英岩化带,向下 出现强硅化的云英岩化,再向下是富钾长石的云英岩化带。高品 位钨矿化主要赋存于中上带中;
矿脉的金属分带:
无矿裂隙
Ⅳ. 矿体特征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1.矿体形状与产状
大多数脉状钨锡矿主要由石英大脉或脉组构成,每条脉就 构成一个矿体;有些矿床可由上百条石英大脉构成。如西华 山钨矿床中就有650多条含钨石英脉构成,这些石英脉大多呈 直立平行排列;脉宽0.10~3.6米不等,长度从几十米到上千 米不等。垂向延深可达千米;
zo ne s Fila m e nt J1
ve inle t s
D2
Ve inle ts
Se c tio n Shapes of Veins or lodes Shape Width < 0.10 m
Mineral 资源地质A学lt(eRresaoutrsiesoGneolsogy)
assemblages
2. 矿石矿物及分带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1) 钨矿: 脉状矿石组成比较简单,有些几乎都由石英 和黑钨矿组成。有些还包含有许多热液矿物晶体,如 molybdenite, bismuthinite, pyrite, pyrrhotite, arsenopyrite, bornite, chalcopyrite, scheelite, cassiterite, beryl, mica, and fluorite.
(2) 锡矿: 含锡的石英脉矿物组成通常要复杂的多,除了石英
和锡石外,常见的矿石矿物还有cassiterite, wolframite, arsenopyrite, molybdenite, hematite, scheelite, galena, chalcopyrite, sphalerite, stannite, and bismuthinite 脉石矿物有beryl, 电气石、黄玉、钠长石、萤石等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第五章 岩浆热液钨锡矿床
(Magmatic Hypothermal W and Sn Deposits)
Ⅰ. 概念及某些专业词汇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岩浆热液(Magmatic Hypothermal) W-Sn 矿床通常由与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 形成。形成深度相对较大(3-8公里),处于相 对封闭或半封闭环境。因此,其形成温度较高, 可达300 to 500℃.
A g,P b,Z n W ,B i,B e
云英岩型矿化greisen
似伟晶岩型
网状脉
含矿石英脉
岩石蚀变带
S n,M o,B i
石英+绿泥石
S n ,M o
云母+电气石 石英+云母
0
400 m
1
2
3
4
5
6
7
8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Maps and sections of W vein deposits illustrating mineral and alteration zoning. A, Chicote Grande deposit, Bolivia. B, Xihuashan deposit, China.
成岩成矿时代: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根据华南钨锡成矿域中1000多个矿床(点)的同位素定年 资料统计,有75.3%的钨锡矿床(点)和86.5%的储量形 成于燕山早一中期,绝大部分集中于180 〜 90Ma(马 东升,1999),钨早锡晚,钨多在160 〜130Ma ,锡多 在140 〜 110Ma之间;而铀矿床成矿时代较钨锡更晚, 主要集中在96 〜 30Ma之间;
前人对华南火成岩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数据已多达 8000余件。杜国云(1989)根据其中中生代以来的近千 个数据所进行的年代统计学分析。发现岩浆活动的高 峰期是在160〜80Ma,最高峰在145Ma左右,这与大规 模成矿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时间是基本吻合的。
第一峰期 112Ma 第二峰期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有利的赋矿围岩有二长花岗岩到黑云母花岗岩体,砂岩、 页岩和变质细碎屑
显晶质岩浆岩、细晶岩结构和细斑结构花岗岩岩石.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3. 围岩条件 :
矿床可以形成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内。外接触 带往往是泥质或砂泥质沉积岩或变质岩。在岩体周 围由于岩体的热力和高温热液蚀变作用,往往形成 较大的蚀变晕带。大多数钨锡矿床的矿体都分布于 岩体的顶部、突出部位的内外接触带附近,或呈脉 状,或形成面状的浸染状矿化(云英岩型)
Burma-Thailand);
2. 大陆热点地区(Continental hot point),如玻 利维亚北部,中国华南地区,尼日利亚等
W-Sn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W-Sn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Ⅲ. 岩浆热液钨锡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
1. 构造条件: 形成于造山带中褶皱与断裂发育地段,且构
4. 围岩蚀变
资源地质学(Resourses Geology)
与 成 矿 有 关 的 蚀 变 包 括 : greisenization, Silicification Kaolinization、albitization, and (or) tourmalinization. 云英岩(Greisen) 是一种热液与围岩作用形成含Li-F 云母、黄玉、电气石、萤石和石英的蚀变矿物组合; 高岭土化(Kaolinization)是一种粘土矿物组成的蚀变, 主要分布于岩体上部; 硅化(Silicification)是钨锡热液矿床中最重要的蚀变, 可以形成脉状,也可以形成团块状,多在岩体顶部或接 触带附近。 其他蚀变类型还有microclinization, chloritization,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