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茅坪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八字脑远景区锡钨成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

7& 矿床地质特征
目前区内已发现锡、 钨矿床 ( 点) 有茅棚店、 八字 脑、 棉花坞、 朱屋岭、 大山坞等 %> 余处; 均分布在出露
或隐伏的中酸性花岗岩株 ( 瘤) 外接触带或岩体的顶 部。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 ( 带) 及蚀变花岗岩型, 次 为构造蚀变岩型。主要矿床特征见表 7 。 矿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其空间上围绕中细粒二
(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赣西北大队, 江西 九江? @@!""" )
摘? 要:八字脑成矿远景区隶属江西省浮梁县、波阳县,位于江西九岭—障公山金钨锡多金属成矿带的中部, 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充分总结远景区已知锡钨矿床( 点) 与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背景及成矿条件,物化 探异常特征,矿产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工作成果,对远景区锡钨成矿前景进行分析。旨在远景区内 锡钨找矿有重大突破。 关键词: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资源潜力 中图分类号:A$%!? ? ? ? ? ? ? ? 文献标识码:B
"? 引言
八字脑锡成矿远景区位于江西九岭—障公山金钨 锡多金属成矿带的中部, 莲花山花岗岩底辟穹窿构造 的东南部, 内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锡钨矿床 ( 点) 星 罗棋布, 如茅棚店锡矿、 八字脑锡钨矿、 棉花坞钨锡矿、 白茶坞钨锡矿等, 多为中小型矿床或矿化点, 多年来该 区找矿未有重大突破。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 结合 前人的工作成果, 探讨了区内的控矿因素, 分析了资源 潜力, 指明了找矿方向, 为远景区锡钨矿产的进一步勘 查、 找矿提供参考依据。
! . &# 矿产特征 区域矿产以锡、 钨为主, 伴生多金属及萤石和高岭 土等。目前区内已发现锡、 钨矿床 ( 点) 有茅棚店、 八 字脑、 棉花坞、 朱屋岭、 大山坞等 )& 余处; 萤石矿有莲 花山、 梅树坞等; 高岭土矿有大洲、 板坑坞等 ( 见图 ) ) ; 这些矿床 ( 点) 主要围绕着莲花山—大洲半隐伏花岗 岩基, 沿次级背斜核部附近呈环带状分布。锡、 钨矿化 类型主要是云英岩型、 蚀变花岗岩型、 石英脉型, 次为 构造蚀变岩型。 依据前人科研成果, 在赣东北深断裂以北的皖赣
江南钨矿带(江西段)成矿规律

江南钨矿带(江西段)成矿规律导读:近十多年来,江南钨矿带江西段相继发现了大湖塘和朱溪两个世界级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先后刷新了单个钨矿床钨资源储量规模的世界纪录。
使得江西省长期存在的“南钨北铜”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截至2020年7月,江南钨成矿带(江西段)已探获钨资源储量超550万t,约占中国总钨资源储量的50%,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钨矿资源储量分布格局。
江南钨矿带江西段钨矿勘查成果不断刷新世界纪录,表明这里是超大型钨矿床最有利成矿区段,其成矿规律倍受关注。
江西赣南以石英脉型黑钨矿而闻名于世,号称“世界钨都”,前人已总结了“五层楼+地下室”成矿模式。
而江南钨矿带(江西段)的钨矿床,以规模大、类型多、共伴生组分复杂、成矿年龄新等特点明显区别于赣南钨矿床。
本文系统分析了江南钨矿带(江西段)钨成矿背景和控矿因素,总结了成矿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划分了钨成矿系列,建立了“多位一体”钨矿成矿模式。
研究成果为江南钨矿带(江西段)找矿勘查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江南钨矿带全带以及全国其它地区钨矿勘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0引言钨是我国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当前我国找矿勘查和资源储备的重要目标矿产。
江西金属矿产素有“南钨北铜”的分布格局,以萍乡—广丰断裂为界,南界面为赣南地区、北面为赣北地区(图1、图2)。
赣南以石英脉型黑钨矿而闻名于世,号称“世界钨都”;赣北地区以铜矿床而著称,赣北地区燕山期中酸性壳幔混合型岩浆岩(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具有独特的成矿专属性,并对赣北地区的找矿起指导作用。
2010年,王登红在南京“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讨”会议上,首次提出江西“南钨北扩”的观点。
赣北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西段)和江南成矿带(江西段)。
近十年来,江南成矿带(江西段)大湖塘与朱溪两个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的发现,相继刷新了单个钨矿床钨资源储量规模的世界纪录。
江南钨成矿带(江西段)钨矿以储量规模大、矿体类型多、共伴生组分复杂、成矿年龄新等特点区别于赣南钨矿床。
钨矿资源地质特征

钨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一)中国钨矿时空分布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1987)统计的钨矿床成矿时代[以矿床(点)数量为基础],前寒武纪成矿期占2%,加里东期占4%,海西期占9%,印支期占2%,燕山期占83%。
从空间分布来看,在中国三大成矿域,即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说明空间分布广泛。
康永孚、苗树屏等(1994)将中国钨矿分布划分为5个成矿带,即华北成矿带、华南成矿带、天山-北山成矿带、西秦岭-祁连山成矿带、三江钨锡成矿带。
其中,华南成矿带中的南岭成矿区(包括政和-大埔深断裂以西的闽西、赣湘南部、粤桂两省区的一部分和滇东南部分),是我国钨矿床高度发育区,也是世界钨矿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类型丰富多彩,拥有世界上主要钨矿类型,如石英脉型(广东锯板坑钨矿、江西大吉山钨矿等)、花岗岩细脉浸染型(福建行洛坑钨矿)、以夕卡岩为主的层控多因叠加型(湖南柿竹园钨锡铋钼矿)、层控型(广西大明山钨矿)等。
如此可见,中国钨矿时空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高度集中。
成矿期主要集中于燕山期,矿床分布特别是大型、超大型钨矿主要集中于南岭成矿区。
其储量占全国钨储量的70%以上。
(二)中国钨矿成矿主要特点和若干规律(1)具有多元成矿特点即成矿物质的多来源(岩源、层源、混合源、壳源、壳幔混合源等);含矿建造的多层位(元古宇、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上侏罗统);成矿作用的多期性;成矿环境的多样性;以及钨元素地球化学的多种适应性,如在岩浆阶段、岩浆热液、各种矿化流体、变质作用及表生作用中,均可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富集成矿。
(2)具有地层、构造、岩浆岩多种因素及其复合控矿的特点地层沉积建造是供矿、容矿的基本因素之一,不同的容矿建造机制分别控制形成不同类型的钨矿。
如碳酸盐岩建造总是形成夕卡岩或似夕卡岩型钨矿床(以白钨矿为主);而在硅铝建造则往往产生交代岩或角岩,形成岩体浸染型、细脉浸染型、脉型、角砾岩筒型钨矿床。
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边深部找矿预测

37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边深部找矿预测梁 杰,谢谱洪(江西下垄钨业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518)摘 要:金属钨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广泛运用,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增强对钨矿矿床的探究,同时还逐渐把许多先进探测技术运用在此方面,从而提高对其边深部预测的实际效果。
不过,在有关勘测工作实施期间,容易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取得的数据与信息大多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针对某一钨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实行详细分析,同时还对其边深部找矿预测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以期可以为钨矿有关的开发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钨矿;矿床;地质;特征;深部找矿预测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23-0037-3收稿日期:2021-12作者简介:梁杰,男,生于1993年,汉族,江西赣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工程。
钨矿对于工业行业的生产作业而言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其当前既被普遍运用在汽车制造、化工生产、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之中,并且还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对其运用价值以及特性、性质进行深入探究,我国有关部门提高对了其矿床地质特征与边深部找矿预测工作的投入力度,并且不断把各种先进的勘测技术运用在此方面,从而提高对于钨矿的勘察效率与质量。
钨矿已然和国家发展之间建立了紧密的直接联系,若是要将钨矿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作用于工业发展,就应当对钨矿资源进行更大力度的开发与合理的配置使用。
1 矿床地质特征1.1 地层矿区内地层较简单,主要为震旦系、泥盆系和少量第四系。
震旦系下统坝里组:为主要赋矿围岩,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内,近南北走向,构成区域内复式背斜的核部。
主要岩性为变质杂砂岩和千枚岩,为一套类复理石泥、砂质沉积。
与上覆老虎塘组呈整合关系,区内未见底。
岩石性脆易产生裂隙,被后期矿化热液充填。
泥盆系:零星分布于矿区东部和西部的山脊上,呈近南北向展布。
对江西某地区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

3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对江西某地区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曾凡富(江西荡坪钨业有限公司,江西 大余 341500)摘 要:当前随着开发周期不断延伸,矿山开发深度也在不断加大、采空区体积增大。
地质层面的矿山地层压力情况突出、矿渣回收难度大、地下水破坏异常延伸破碎带污染、地表塌陷和永久性应力地貌损伤等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进行科学找矿方式评价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江西某地区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在基础探矿理论支撑下根据西华山矿床、香炉山钨矿床、龙脑钨矿床、大湖塘钨矿床不同特点。
在最新找矿资源潜力评价方面进行技术汇总与方法概述。
关键词:江西;钨矿;地质;特征;评价中图分类号:P619.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8-0030-2收稿日期:2021-09作者简介:曾凡富,男,生于1976年,汉族,江西新余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内地质找矿。
有色金属矿产的勘察探测有别与其他的矿体资源,其勘察探测的发掘和开拓难度差异性较大。
深受地形地貌影响,而属于国家战略资源的钨矿其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而中国境内的钨矿储量江西省丰度位居第二,而多处的赣南地区矿产丰度高,品质好。
根据对矿产资源的调查数据来看,江西境内共有9个商业大型钨矿。
其开发年限长,开发方式成熟,但当前随着开发周期不断延伸,矿山开发深度也在不断加大、采空区体积增大。
地质层面的矿山地层压力情况突出、矿渣回收难度大、地下水破坏异常延伸破碎带污染、地表塌陷和永久性应力地貌损伤等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进行科学找矿方式评价。
1 研究所在矿床地质特征(1)石英质砂岩:是本区重要地层、灰黑色,组织密度大且坚硬,矿物元素:石英55%~60%,绢云母为10%~20%,绿泥石占10%~15%,萤石2~5萤石7%,其它少量,近花岗岩接触处,常被蚀变为矽化砂岩、矽化绢云母砂岩、绿泥石绢云母砂岩,蚀变范围一般不大。
江西西华山钨矿床1[终稿]
![江西西华山钨矿床1[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daf5974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3.png)
矿床学第五次实习江西西华山钨矿床姓名:班级:学号:目录一.区域地质背景 (3)二.矿区地质 (4)§2.1地层 (4)§2.2构造 (4)§2.3岩浆岩 (4)三.矿床地质特征 (5)§3.1矿体特征 (5)§3.2矿石特征 (5)§3.3成矿期和成矿阶段 (6)四.成矿条件和成因分析 (7)一.区域地质背景赣南地区所处的全球构造位置,属滨太平洋构造域中生代构造带的南东部,次级构造单元为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北北东向武夷山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地槽区中的赣南后加里东隆起区。
燕山期强烈活动的北东向构造带以及北北东构造带、东西向构造带,是控制区域成矿花岗岩及钨矿分布的主要构造条件。
该区地层发育较为齐全,除缺失志留系外,从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区内广泛分布含钨丰度高的寒武纪、震旦纪地层。
本区出露各类岩浆岩体530个,侵入岩以花岗岩为主,岩石类型主要为酸性花岗岩,少最中酸性及基性岩。
岩浆侵入具多期次活动特点,常呈复式岩体。
赣南独特的区域条件为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大最的有色金属矿产,尤其盛产钨矿,享有“世界钨都”的美誉。
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为主,一般产于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与燕山期花岗岩有着密切的成囚联系。
二.矿区地质§2.1地层西南区出露的地层为前震旦浅变质岩系,为一套巨厚的泥砂质类复理石沉积。
下层为云母石英片岩,中部为石英砂岩与千枚岩勺_层,上层为石英砂岩。
由于石英砂岩直接在花岗岩体接触,因而在外接触带的范围内,又产出两种分布不定的变质岩,角闪石角页岩和斑点状板岩。
区内地层中含钨丰度普遍高于地壳中钨的平均含量,其中前震旦系(w为14x10-6})和寒武系(w为6.11x10-6})含钨丰度最高。
为钨矿床或成钨花岗岩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西华山岩株侵入浅变质岩中,岩层中出现接触变质晕并有矿化蚀变叠加。
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

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摘要:我国资源幅员辽阔,各种金属分布十分广泛。
其中,我国的金属矿床分布也十分地广泛,类型也十分多样,在这之中,锡矿的数量最多。
锡矿的形成不仅受到花岗岩进入岩体造成影响,同时地质构造、区域地层等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将对锡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以及分布特征与矿床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划分矿床类型、创建成矿模型等,提出其矿床成因与矿化规律,规划出一套科学的找矿模式,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锡矿;地质找矿;成因规律分析前言: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富含多种金属矿床。
而通过研究部分地区锡矿成矿的地质背景以及其相关的成因规律,不仅能有效解决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对锡矿资源的寻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此外还促进了工作人员进一步探讨锡矿床以及花岗岩等的形成环境的有效性提高。
1.锡矿概况及其相关特征1.1锡矿概况我国西南地区板块的交界地带有利的赋矿层位主要是泥盆纪与石炭纪底层中的白云岩、灰岩以及含泥质灰岩等碳酸盐岩。
此地区经历的重大地质构造事件有加里东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从而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变形搁架。
其中构造盆地、褶皱、断裂是其组成的主要部分。
此外,在不同时期内,花岗岩的类型也在发生变化,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
通过对其矿床成因进行研究,了解锡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不仅能有效解决锡矿地质找矿中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可对锡矿资源的寻找提供重要的指导方向。
1.2锡矿床分布特征西南地区锡矿资源十分丰富,其矿床分布也十分广泛。
受地质构造影响,矿床的类型也十分复杂。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发现的各类型锡矿床中,中小型矿床数量最多。
岩浆岩是影响矿床分布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燕山期的岩浆岩对其分布的影响十分显著。
受岩浆活动的影响,矿床也呈现出多时期多阶段的鲜明特征。
矿床多具有十分复杂的物质组分,单一组分较为少见,常常以共生或伴生状态出现。
由于岩体中心是朝外的,其物质组分与矿化强度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带性。
江西于都小东坑钨多金属矿找矿实践与资源潜力

47M ine engineering矿山工程江西于都小东坑钨多金属矿找矿实践与资源潜力郭家松(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分析了小东坑钨多金属矿床含钨石英脉地质特征、含矿裂隙与断层的关系。
指出小东坑矿外围找矿方向以及工作靶区。
经钻孔验证,在深部浅变质石英砂岩发现了一组具有工业价值的含钨石英脉组,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关键词:小东坑;找矿方向;找矿潜力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4-0047-2 收稿日期:2020-12作者简介:郭家松,男,生于1965年,江西上犹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与技术管理。
1 概述于山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石英脉型黑钨矿产地,中外学者在该区进行了大量钨多金属的找矿和研究工作,总结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找矿模式[1]。
随着勘查程度和科研程度的不断提高,找矿空间越来越小,找矿难度越来越大。
上世纪有四家地质队在小东坑矿区反复评价,在标志带深部未找工业矿体。
2008年~2017年,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对矿点重新评价,在标志带的南侧深部发现两组隐伏含钨石英脉带,深部发现了含钨石英脉矿体。
使一个久攻不下的矿点变成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矿床[2]。
笔者以小东坑矿区多年的探矿实践为基础,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综述,以期矿区外围找矿指明方向。
2 找矿历史革新1966年9月~1967年5月,江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617队,对矿区开展地表普查评价工作,开展了1/2千地质简测、地形测量、槽探和地表化学取样等地质工作。
由于矿脉小,向深部变化不明显,矿化强度和连续性差,线脉中的黑钨矿均已风化为黄褐色及黑灰色的铁锰质,圈不出矿体。
加之又无深部工程控制,其结论:地表无工业价值,脉幅向深部变化规律有待研究。
1974年10月~1971年11月,江西冶金地质十三队,对标志带开展深部评价工作,以钻探为主要手段,以细脉带为深部评价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 内 出露 地层 主 要 为震 旦 系 、 武 系 、 寒 泥盆 系 。 震旦 系分布 于下垄一 红 桃岭一 带及铁 屎坪 南面 。寒
武系 区 内广泛 分布 , 与震 旦系 呈连续沉 积 。 地层走 向
近南 北 , 为一套类 复理式 建造特 征 , 构成本 区近南 北 向褶 皱基 底 ;中泥盆统 跳 马涧组仅 分布于 区域北 西
( ( 犹 ( 余钨 锡矿 化集 中区 。 义) 上) 大)
11 地 . 层
中一 细粒 斑状 黑云母 花 岗岩 、细 粒 石榴 子石 黑云母 花 岗岩为 主 , 分相 较 明显 , 缘相 结构变 细 、 边 白云母 增 加 。次有 花 岗斑 岩 、 闪长岩 , 呈岩瘤 、 岩脉 产 出, 花 岗斑岩 脉主 要分布 于东 岭背一 八仙脑 一带 。据 区域 资料 , 岗岩 分为早 晚两 期 4个 阶段 6次侵 入 , 花 以燕 山早 期第二 阶段第 二次侵 入最 为重要 ,并 与区 内脉 状钨锡 等矿 产成矿 关系最 为密 切 ,区 内各钨 锡矿床 ( 均 产 于该 次侵 入岩 体 内外 接 触带 , 示 该 区特 点) 显 有 的钨锡矿 与花 岗岩侵 入岩 体相关 的成矿 专属 性 。 1 区域矿产 与成矿 特 点 . 4 崇犹余 钨矿 化集 中区是 江西 省南部地 区钨锡矿 床 产 出最 为集 中的地 区 ,也 是我 国黑钨矿 最为 主要 的生产基地 l l 】 内发现 的矿 种主 要有钨 、 、 、 。区 锡 金 银
交叉呈“ 型 , x” 呈共轭形式 出现; 云英岩化花岗岩浸染型钨锡矿床位于石英脉型钨锡矿床下部 , 赋存于燕 山早期 5 2
隐伏 花 岗岩 内接触 带 小突 起 部位 , 似层 状 , 呈 透镜 状 沿花 岗岩项 部 呈面 型 分布 , 成 ‘ 构 上脉 下 体 ’ 矿模 式 。 俄
关键 词 : 钨锡矿: 石英脉: 云英岩化; 茅坪
摘 要 : 茅坪钨锡矿床 是一个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化花岗岩浸染型共存 的矿床 。 石英脉型钨锡矿床产于燕山早期 s 2
隐 伏 花 岗岩 外接 触 带 , 存 于寒 武 系 中下 统 浅变 质 岩 中, 组 成 矿 裂 隙发 育 , 状 复 杂 , 走 向上相 互 交 叉 , 倾 向上 赋 多 产 在 在
层 。地槽 构造层 由震 旦系 、 寒武系 等地层 构成 , 属加
里 东地槽 构造层 。 台构造 层形 成的褶 皱 、 裂不甚 地 断
大 突破 ,茅坪 成为 该区 目前 资源 储量规 模最大 的钨 锡 矿床 , 具有矿 脉 多 、 品位 富 、 上 脉下 体 ” 种矿 床 “ 两 类 型共存 的显 著特 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域构造 为北 东走 向的隆起 断块 区,经历 了地
收 稿 日期 :0 l O — 8 21—22 基金项 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 3计划"项 I(0 7 B 14 4; "7 )  ̄ 20 C 4 0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17 0 5 I 1 4033) 作 者 简 介 : 定 生 (9 2 ) 男 , 西 南康 人 , 授 级 高 级工 程 师 , 期 从 事地 质 勘 查 工 作 ; 王 16 一 , 江 教 长 陆 思 明 (9 0 ) 男 , 东 三 水人 , 质 工 程 师 , 期 从 事 野 外 地质 勘 查 工 作 。 16 一 , 广 地 长
第2 6卷第 2期
21 0 1年 4月
文 章编号 :0902( 1) —06 0 10-62 0 0 00—6 2 12
江 西 茅坪 钨 锡矿 床 地质 特 征 及 成矿 模 式
王定生 , 陆思明, 胡本语 , 张声 波, 阮瑜瑜 , 陈冬生
( 西 有色 地 质 勘 查 二 队 . 西 赣 州 3 10 ) 江 江 4 0 0
角, 与寒武 系呈 不整合接 触 。 中前寒武 系地层 建造 其
具 高 丰 度 的钨 (62 l - 、 (.x O6等 金 属 元 3 .x O6 锡 68 l _ ) ) 素 , 成 区 内钨 、 等元 素 富集 成 矿 的“ 源 层 ” 同 构 锡 矿 ,
时, 也是 区域上 最为 重要 的钨锡矿 床 的赋 矿层位 。 1 构 . 2 造
地 。侵 入 于震 旦 系 、 武 系 , 寒 呈岩 株 状产 出, 性 以 岩
1 区域 地 质 背景
矿 区大地 构造位 置处 于南岭 近东西 向构造 岩浆 带次级 构造大 余一 会 昌东西 向断裂构造 亚带 与诸广 山北 东 、 北 东 向 断裂 构 造 带 交 汇 处 ( 1 , 崇 北 图 )即
中图分类 号 :6 8 7P 1. P 1+ ;68 4 6 4
文 献标识 码 : A
江 西南部 以盛产石 英脉 型钨矿 驰名 中外 ,在崇
槽 、 台两 个构造 发展 阶段 , 地 形成 了相应 的两个 构造
义 县茅坪矿 区石 英脉 型钨锡矿 下 部发现 具大 型规模
的云英化 花 岗岩 型钨锡 矿床 ,是 该区钨 锡找矿 的重
发育, 仅见 于北 西角 的寡婆 山及 大人 岭一带 , 中泥盆 统 呈北 东走 向、 西倾 的单 斜 , 有 北北 东 向 断层 。 北 并 在 两构造 层基础 上 , 山期 断裂构 造非 常发育 , 燕 发育 有 北北东 、 东、 北 东西 及北西 和南 北 向断裂 ( 1 。 图 ) 13 岩浆岩 . 区 内岩 浆活 动 以燕 山早期 酸 性一 中酸性 侵 入岩 为 主 (5z , 要 分 布 于 红 桃 岭一 下 垄 、 门 山等  ̄zb 主 -) 天
第2 期
王定生, 江西茅坪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 成矿模式 等:
Z
室 ”综 上所 述 , 北 东 向构 造岩 浆隆起 带 , 。 沿 东西 向构 造 与 多组 断裂交汇 部位 , 地表 矿化蚀 变较 强 时 , 往往
是成 矿 隐伏 花 岗岩岩 体 突起 地 段 , 寻找“ 是 五层 楼+ 地 下室 、 下楼 ” 锡矿 床 的远景 区 。 楼 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