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章PPT 糖质代谢与运动

合集下载

糖的代谢讲义ppt

糖的代谢讲义ppt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糖脂 (glycolipid):
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
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糖的主要功能。
2.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 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核 苷等物质的原料。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常见的几种二糖有:
麦芽糖 (maltose) 淀粉的重复单位
蔗糖 (sucrose) 植物中糖的运输形式
乳糖 (lactose) 纤维二糖(cellobiose)
CH2OH
O
1
蔗糖
HOCH2
2
O O
•乳 糖
CH2OH OH
OH 1
CH2OH
OH 4 OH O
OH
OH
2 4
3 CH2OH
• 麦芽糖
CH2OH
脱支酶的转移酶将分支上的3个葡萄糖残基 转移到非还原末端。
脱支酶的α-1,6糖苷键酶将分支点上的葡萄 糖残基水解为葡萄糖。
三、纤维素的酶促降解 纤维素 纤维素酶及纤维二糖酶 葡萄糖 四、二糖的酶促水解
二糖 双糖酶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酶:麦芽糖酶、纤维二糖酶、蔗糖酶、乳糖 酶
第三节 糖的分解代谢
☻水解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的酶是α-1,6糖苷 键酶
☻淀粉水解的产物为糊精和麦芽糖的混合物。
淀粉的水解
α-淀粉酶
直链淀粉
β-淀粉酶
麦芽糖 + 葡萄糖 麦芽糖
α-淀粉酶 麦芽糖 + 葡萄糖 + 异麦芽糖
支链淀粉
β-淀粉酶 麦芽糖 + 核心糊精

糖代谢(共84张PPT)

糖代谢(共84张PPT)
XI. 乙酰辅酶A
反应列表

反应类型
1. 乌头酸酶
脱水
2. 乌头酸酶 3. 异柠檬酸脱氢酶 4. 异柠檬酸脱氢酶
水合 氧化 脱羧
5.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6. 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7. 琥珀酸脱氢酶 8. 延胡索酸酶 9. 苹果酸脱氢酶 10. 柠檬酸合酶
氧化脱羧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 水合 氧化 加成
O R C COO-
TPP-酶A(E1)
O R C S L SH
CoA SH
OH
S 酶B( E2 ) SH
O
CO2
R CH TPP
L S
L
R C S CoA
SH
FADH2
FAD 酶C(E3)
NAD+ NADH+H+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简图
(2)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物乙酰CoA与草酰乙酸(三羧酸
生成的NADH和FADH2 进入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生成ATP,是葡萄糖 分解代谢产生ATP的最主要途径。
葡萄糖分解代谢总反应式
C6H12O6 + 6H2O + 10NAD+ + 2FAD + 4ADP + 4Pi 6CO2 + 10
NADH + 10H+ + 2FADH2 + 4ATP
按照每分子NADH产生3分子ATP,1分子FADH2产生2分子ATP计算, 1分子葡萄糖分解代谢成CO2和水共产生38分子ATP
又与发酵紧密联系,又称糖酵解或无氧分解。 (2)三羧酸循环:丙酮酸 CO2 + H2O 。 此过程的第一个物质为三元羧酸-柠檬酸,通常称为三羧酸
循环或柠檬酸循环。分子氧是此系列反应的最终受氢体,又称 为有氧分解。

生物化学 糖代谢 PPT课件

生物化学 糖代谢 PPT课件

1. 到分枝前4个G时, 淀粉磷酸化酶停止降解 2.由转移酶切下前3个 G,转移到另一个链上 3.脱支酶水解α -1,6糖 苷键形成直链淀粉。脱 下的Z是一个游离葡萄 糖 4.最后由磷酸化酶降解 形成G-1-P
淀粉(或糖原)降 解
脱支酶
磷酸化酶 G—1—P
(三)糖原的降解
糖原降解主要有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脱支酶催 化进行。
单糖 (monosacchride):不能再水解的糖。
寡糖 (oligosacchride):能水解生成少数几个分子单糖的糖, 各单糖之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 多糖 (polysacchride):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复合糖(glycoconjugate):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1.单糖的结构
O H OH OH HO
OH
ATP
Mg2+ ADP
HO H H
C C C H2C O
磷酸果糖激酶 (PFK)
糖酵解过程的第二个限速酶
(F-6-P)
P O OH
(F-1,6-2P)
磷酸果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是一种变构酶是糖酵解三个限速酶中 催化效率最低的酶,因此被认为是糖酵解作用最重 要的限速酶。
变构激活剂:AMP、ADP、1,6-二磷酸果 糖、2,6-二磷酸果糖 变构抑制剂:ATP、柠檬酸、 长链脂肪酸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其化学本质为多 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已经不符合于传统对糖的定义 Cn(H2O)m , 有些 糖并不符合这一通式,而符合这一通式的不是糖。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能否被水解以及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 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第02章糖代谢与运动

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第02章糖代谢与运动
2×异柠檬酸→2×α-酮戊二酸 2×α-酮戊二酸→2×琥珀酰CoA 2×琥珀酰CoA→2×琥珀酸 2×琥珀酸→2×延胡索酸 2×苹果酸→2×草酰乙酸 由1分子葡萄糖总共获得
辅酶
2NADH
2NADH 2NADH 2NADH 2FADH2 2NADH
生成ATP数量 -1 -1
2×2.5*(2×1.5*) 2×1 2×1 2×2.5
某些组织在氧气供应充足时也依赖糖酵解供能。
二、糖的有氧氧化
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 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
(一)代谢过程
1、葡萄糖(或糖原) 2、丙酮酸 3、乙酰辅酶A
丙酮酸 乙酰辅酶A 三羧酸循环
1. 葡萄糖 G
2×2.5 2×2.5 2×1 2×1.5 2×2.5 30(或32)
(三)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 有氧氧化是机体利用糖能源的主要途径 2. 三羧酸循环是人体内糖、脂和蛋白质三大代谢的中心环节。
糖原
脂肪
蛋白质
葡萄糖
脂肪酸 甘油
氨基酸
乙酰辅酶A
TCA
2H
ADP ATP Pi
1/2O2 H2O
第三节 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作用
第二章 糖代谢与运动
一、糖的概念和化学组成
(一)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是一类含有多羟基
(-OH) 的醛类 (
)或酮类(

化合物的总称。
如,常见的葡萄糖是一个多羟基醛,而果
糖是一个多羟基酮。
(二)糖的化学组成
糖物质都是由碳(C)、氢(H)、氧(O)3 种元素组成的, 其分子式绝大多数都可以用Cn(H2O)n 的通式来表示,其中, 氢和氧的原子数之比正好是2∶1,与水(H2O)相同,故习惯上 把糖称为碳水化合物。

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第02章糖代谢与运动

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第02章糖代谢与运动
糖氧化供能的效率
糖的氧化供能效率较高,能够以较高的速率 产生能量,为肌肉收缩和运动提供动力。
运动中糖的糖异生作用
1 2 3
糖异生的定义
糖异生是指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 程,是运动时补充糖储备的重要途径。
糖异生的原料
糖异生的原料主要包括氨基酸、甘油和乳酸等, 这些物质在运动中大量产生并可作为糖异生的底 物。
体组织的结构物质之一。
02
双糖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反应连接而成的糖类,常见的双糖
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双糖在生物体内主要作为能量物质,同时也
有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
03
多糖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连接而成的糖类,如淀粉、纤维素
和糖原等。多糖在生物体内主要作为能量物质和细胞结构物质,同时也
02
运动对糖代谢的影响
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01
运动时肌肉收缩,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血糖升高。
02
运动后,肌肉摄取葡萄糖增多,血糖下降。
03
长时间运动后,肝糖原分解加速,血糖升高。
运动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运动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运动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 素分泌减少,促进糖原合成和葡萄糖 摄取。
先天性糖代谢障碍
某些先天性糖代谢障碍可能导致糖的利用和代谢异常,影响身体的 能量供应和运动能力。
05
运动中糖的补充与控制
运动前糖的补充
01
02
03
补充时间
运动前1-2小时,确保在 运动开始时糖原储备充足。
补充量
根据运动时间和强度,一 般补充300-500卡的易消 化的糖类食物。

糖代谢.文稿演示

糖代谢.文稿演示

辅酶Ⅰ,辅酶Ⅱ的递能作用
▪ 由分解代谢 释放出的化 学能,除合 成ATP外, 还可以通过 辅酶Ⅰ,辅 酶Ⅱ传递给 生物合成中 需要还原力 的反应。
辅酶A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 乙酰Co-A形成的硫酯键和ATP的高能磷酸 键相似,水解时可释放出大量自由能。
▪ 许多代谢的终产物都是乙酰Co-A。
新陈的代谢的调节
1、单糖的构型
单糖分子除了二羟基丙酮外,其余都含不对称碳原 子,有旋光异构体,不对称碳原子上羟基朝左称为L-型。 朝右称为D-型。
2、单糖环状结构:以葡萄糖(Glucose)为例
1CHO H 2C O H H O 3C H H 4C O H H 5C O H
6 CH 2 OH
5
O
4
OH
OH
3
2
H 1C
2、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基本组成成分;
糖与脂类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 蛋白聚糖(统 称糖复合物)。糖复合物不仅是细胞的结构分子,而且是信 息分子。
体内许多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都是糖蛋白,如抗体、 许多酶类和凝血因子等。
3、转变为体内的其它成分 糖是合成脂类(脂肪酸、脂肪)的重要前体; 糖在体内可转变成非必须氨基酸的碳骨架。
6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7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最根本的能量来源 8 ATP起捕获和贮存能量的作用 9 能量传递系统:ATP,ADP,无机磷 10 用于做功的能量称为自由能 11 以ATP形式贮存的能量有以下作用:
(1)提供生物合成所需能量 (2)机体活动及肌肉收缩所需能量 (3)营养物跨膜运输所需能量 (4)DNA,RNA,蛋白质等合成中,保证基因信息正确传递。
1.分子水平:

糖代谢-课件(PPT演示)

糖代谢-课件(PPT演示)

糖酵解小结
⑴ 反应部位:胞浆 ⑵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⑶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ATP ADP 己糖激酶 ATP ADP
G
F-6-P PEP
G-6-P
F-1,6-2P 丙酮酸
目录
磷酸果糖激酶-1 ADP ATP
丙酮酸激酶
⑷ 产能的方式和数量
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数量:2(1mol葡萄糖可生成4molATP, 在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磷酸化时消耗2mol) ⑸ 终产物乳酸的去路 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 分解利用 乳酸循环(糖异生)
吸湿、保水(化妆品 )生物活性 (细胞免疫的激性、
肝素代用、降胆固醇、促进创伤愈合 )
目录
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目录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目录
第 二 节 糖的分解代谢
机体在无氧状态下,葡萄糖经过一系列的 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也称为糖的无氧氧化。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糖酵解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葡萄糖分解 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糖酵解共由十个酶促反应组成
目录
Glu
ATP ADP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1.磷酸化阶段——活化耗能阶段
G-6-P F-6-P
目录
本节的要求
掌握糖酵解的概念、反应的亚细胞部位、 反应过程、ATP生成、限速酶及其生理意义; 熟悉糖酵解调节。 掌握三羧酸循环反应的亚细胞部位、反应 过程、限速酶、特点及生理意义,了解其

生物化学课件糖类代谢(共84张PPT)

生物化学课件糖类代谢(共84张PPT)
•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枢 纽。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又是物质 合成的起点
丙酮酸氧化脱羧
• 基本反应: • 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可穿过线粒体膜进
入线粒体内室。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 化下,生成乙酰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系
CO
2
丙酮酸 脱羧酶
TPP
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脱氢酶
FAD
乙酰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个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聚合 而成。呈螺旋结构,遇碘显紫蓝色。 • 支链淀粉中除了(14)糖苷键构成糖 链以外,在支点处存在(16)糖苷键 ,分子量较高。遇碘显紫红色。
(2).纤维素
• 由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的 直链,不溶于水。
(3).几丁质(壳多糖)
• N-乙酰-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键 缩合而成的线性均一多糖。
四、三羧酸循环(TCA) 五、磷酸戊糖途径(PPP/HMP)
六、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
动物细胞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
三羧酸循环
胞饮 中心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吞噬 分泌物
内质网 溶酶体 细胞膜
植物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液体 晶体
一、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H2C-COOH
H2C-COOH HO-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CO -COOH CH -COOH CH2-COO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熟悉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糖原合成和 糖异生作用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 的意义
4 理解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糖代谢产生的 适应性变化
糖质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有机物质,也是 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
人体内的糖主要是糖原和葡萄糖。
糖原是糖的储存形式,葡萄糖是糖的运输 形式
一、糖质的概念和化学组成 (一)糖质的概念 最初,统称碳水化合物。 糖是一类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总称。 例如,常见的葡萄糖是一个多羟基醛,而果糖是
纯净的纤维素是无色无臭、无味的物质。 人和动物体内没有纤维素酶,不能分解纤维素。 但是,摄入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胆固醇吸
收等生理功能。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细胞膜表面的糖链
蛋白聚糖
糖蛋白
细胞膜
糖脂
(一)人体内糖的存在形式和储量
1、游离态(运输形式) 2、化合态(储存形式) 葡萄糖是运输形式,糖原是储存形式。 总量约500克,运动员可达550-750克。
多糖按功能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结构多糖,如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构成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等; 另一类是贮藏多糖,如植物中的淀粉、动物体
内的糖原等。还有一些多糖具有更复杂的生 理功能,如粘多糖、血型物质等,它们在生 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淀粉
淀粉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贮藏多糖,在植物中 以淀粉粒状态存在,形状为球状或卵形。淀 粉是由麦芽糖单位构成的链状结构,可溶于 热水的是直链淀粉,不溶的是支链淀粉,
化合态
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主要是 肌糖原和肝糖原。 1、肌糖原
人体骨骼肌中糖原总量为350-400g, 不同肌肉中糖原含量不同,一般认为, 快肌纤维中糖原含量比慢肌多。
2、肝糖原
肝糖原总量虽只为75-100g,但对 维持血糖浓度正常水平有重要作用。
(二)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
1 糖可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 人体充足的糖原储备是短时间大强度间歇
运动和长时间持续运动能量的主要来源;
2 糖在脂肪代谢中的调节作用 3 糖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4 糖具有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 5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能量来源 运动中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能延缓
中枢性疲劳的出现。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糖代谢可分为: 1、有氧氧化 2、无氧酵解
一、糖的无氧酵解
糖在氧气供应不足情况下,经细胞液中一系列酶 催化,最后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蔗糖
乳糖( -型 )
重要的二糖
D-麦芽糖( -型)
纤维二糖( -型)
(二)寡糖
由4-10个葡萄糖聚合而成的低聚糖,目前可用 作运动员饮料,其渗透压小,甜度低,口感好,随 消化不断吸收,有利于补充血糖,使大脑、肌肉在 运动时吸收葡萄糖从而延缓疲劳或加速运动后疲劳 消除。
几种重要二糖的分布
糖原
糖原是动物中的主要多糖,是葡萄糖的极容 易利用的储藏形式。糖原分子量约为500万。与 碘反应呈红褐色,光吸收在430-490nm
糖原的分布
糖原以颗粒形式广泛存在于人体、动物体内, 肝脏和肌肉内的储存量尤其丰富。
成人体内糖储量约为400-500克; 正常生理活动情况下,每千克湿肌含糖原1015克; 长期从事耐力训练的运动员,每千克湿肌含 糖原20-30克。
(一)单糖 2.根据碳原子数目: 丙糖:甘油醛、二羟丙酮 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己糖:葡萄糖、果糖 庚糖:
(二)寡糖
寡糖又称低聚糖。相当于2-10个单糖结合成的 糖,寡糖和单糖都可溶于水,在低聚糖中最常 见的是三种双糖,它们是:
蔗糖+水 →葡萄糖+果糖 乳糖+水 →葡萄糖+半乳糖 麦芽糖+水→葡萄糖+葡萄糖
(1)蔗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低聚糖,主要的 光合作用产物,也是植物体内糖储藏、积累和 运输的主要形式。
(2)乳糖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牛奶中含 4-6%),高等植物花粉管及微生物中也含有 少量乳糖。
(3)麦芽糖大量存在于发酵的谷粒,特别是麦 芽中,是淀粉不完全水解的产物。
3、多糖
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脱水而形成的高分子 有机物,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第二章
糖质代谢
与运动
第一节 糖质概述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作用 第四节 糖代谢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1 掌握糖的概念、葡萄糖的化学结构、人体 内糖的存在形式与储量、糖代谢不同化学 途径与ATP合成的关系、糖代谢及其产物对 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2 了解糖的组成、分类和运动时的生物学功 能
纤维素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存在,量最大的一 类多糖,它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
纤维素由葡萄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无分支。纤维素分子量在5万到40万之间,每分 子约含300-2500个葡萄糖残基。纤维素是直链, 100-200条链彼此平行,以氢键结合,所以不溶 于水。
纤维素
一个多羟基酮。 甲醛、乙酸等虽符合这个通式但并不是糖。
(二)化学组成
由碳(C)、氢(H)、氧(O)三种元素组成
结构特点:多羟基醛
三、糖的分类:3类
(一)单糖
凡是不能用水解方法再降解的最简单形式的 糖,称为单糖。1.根据羰基在ຫໍສະໝຸດ 子中的位置,单糖可分为醛 糖和酮糖。
三、糖的分类:3类
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分子量从几万到十几万,
平均约在60,000左右,相当于
1.4nm
300-400个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
是一条不分支的长链。
它的分子通常卷曲成螺旋形,每一 转有六个葡萄糖分子。
0.8nm
直链淀粉是由1,4糖苷键连接的α葡萄糖残基组成的。
6个残基
以碘液处理产生深蓝色,光吸收在 直链淀粉的螺旋结构 620-680nm。
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的分子量在20万以上,含有1300个 葡萄糖或更多。
与碘反应呈紫色,光吸收在530-555nm。
它具有支链结构,每个直链是α-1,4连接的链, 而每个分支是α-1,6连接的链。
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颗粒
糖原
糖原又称动物淀粉,结构上与支链淀粉相 似,由几百至几千个葡萄糖连接而成;以颗粒 形式广泛存在于人体、动物体内,肝脏和肌肉 内的储存量尤为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