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代谢与运动

合集下载

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第03章脂质代谢与运动

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第03章脂质代谢与运动

提高运动耐力
通过优化脂质代谢,可以提高脂 肪酸氧化供能的能力,从而延长 运动耐力时间,提高运动表现。
02
脂质的分类与性质
脂肪酸的分类
饱和脂肪酸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熔点较高,常见 的饱和脂肪酸有硬脂酸和棕榈酸。
不饱和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酸
含有至少一个双键的脂肪酸,根据双 键的数量和位置,又可以分为单不饱 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 、亚油酸和亚麻酸等。
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第 03章脂质代谢与运动
• 引言 • 脂质的分类与性质 • 脂质的消化与吸收 • 脂质的合成与分解 • 运动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运动中脂肪供能的意义与限制
01
引言
脂质代谢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运动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提高脂肪酸氧化供能的比例,有助于减少体 脂和改善身体成分。
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
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乙酰CoA在乙酰CoA羧化 酶的作用下生成丙二酸单酰CoA,后者是脂肪酸
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
脂肪酸的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被组织细胞利用, 也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体外。
脂肪酸的合成主要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进行, 需要乙酰CoA作为原料。
脂肪酸的分解主要在脂肪组织和肌肉中进行,需 要脂肪酶的催化作用。
脂肪供能有助于提高运动耐力
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其氧化分解的耗氧量低于糖和蛋白质,能够提高运动耐力,使运动员 在比赛中保持更好的状态。
脂肪供能有助于减少蛋白质的消耗
在长时间运动中,脂肪的氧化分解能够减少蛋白质的消耗,从而保护肌肉组织,减少运动 性肌肉损伤。
运动中脂肪供能的限制
脂肪供能速度较慢
相对于糖和蛋白质,脂肪的氧化分解速度较慢,不能满足短时间 内高强度运动的需求。

阐述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

阐述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

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表现为:①运动可提高脂肪酸的氧化能力如耐力训练是提高机体氧化利用脂肪酸供能能力最有效的措施。

长期耐力训练会使骨骼肌线粒体数量、体积、单位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线粒体酶及脂蛋白酶活性增加。

故耐力运动能使机体氧化利用脂肪的能力要比一般人强。

②运动可改善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等。

因LDL对动脉管壁内膜有侵蚀作用而且易在动脉管壁内沉积形成脂斑所以血脂异常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由于耐力训练可促进血浆TG降解增加血浆HDL含量HDL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

所以长期坚持耐力运动可改善血脂异常。

③运动可减少体脂积累。

体脂易受营养状况和肌肉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化。

若机体营养过剩并且肌肉活动减少则体脂储量增加;若合理营养并且肌肉活动增加则储脂量减少。

因此坚持长期运动不仅影响血脂水平、改善血脂异常而且可以通过提高脂肪酶活性促进脂肪水解加速FFA氧化供能而减少体脂积累。

运动与代谢如何通过科学运动提高新陈代谢

运动与代谢如何通过科学运动提高新陈代谢

运动与代谢如何通过科学运动提高新陈代谢运动与代谢的关系是人们长期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科学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陈代谢,进而促进身体健康和减肥。

本文将从运动对代谢的影响、科学运动的原则以及运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话题。

一、运动对代谢的影响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

1. 肌肉代谢提升: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能够增加肌肉的质量和活性,从而提高肌肉的代谢水平。

肌肉是身体中最主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增加肌肉含量可以帮助加快代谢速度。

2. 热量消耗增加: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加速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代谢过程。

长期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休息状态下消耗更多的脂肪。

3. 激活内分泌系统:运动可以激活内分泌系统,促进肾上腺素、胰岛素等重要激素的分泌。

这些激素对代谢过程具有调节作用,能够提高脂肪分解和利用,促进能量的有效利用。

二、科学运动的原则要提高新陈代谢,我们需要进行科学的运动,以下是一些科学运动的原则。

1. 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相结合: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热量消耗。

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加肌肉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综合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

2. 高强度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是一种高效的运动方式,通过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组运动。

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更好地激活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代谢水平。

3. 适量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是影响新陈代谢提高的关键因素。

适量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可以逐渐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三、运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运动与新陈代谢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科学的运动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体内能量的消耗和调节。

通过长期坚持科学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的代谢状态,从而达到减肥、塑形和改善健康的目的。

脂质代谢的调节机制

脂质代谢的调节机制

脂质代谢的调节机制脂质代谢是体内脂类物质的合成、利用与分解等过程,在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到能量的供应和储藏,还与多种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如激素合成、细胞信号传递等。

然而,过多或过少的脂质堆积都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如引发脂肪肝、高血脂等疾病。

为了维持体内脂质代谢的平衡,身体会采取一系列调节机制,本文将对这些机制进行介绍。

Ⅰ.血脂水平的调节血脂水平是脂质代谢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机体内脂质合成、分解、储藏和运输的平衡状态。

当机体内摄入的脂肪过多,或者脂肪分解代谢受到异常的影响时,就可能导致血脂水平异常。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身体会采取以下调节机制:1.胆固醇合成调节胆固醇是体内最重要的脂质之一,它既可以由体内自主合成,也可以通过食物摄入。

但过多的血清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身体会采取一系列的调节措施,如调节胆固醇合成酶活性等。

2.甘油三酯代谢调节甘油三酯是脂质代谢中的重要成分之一,是形成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重要前体。

而过多的甘油三酯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因此,身体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调节甘油三酯的合成和降解,从而维持其正常的代谢水平。

Ⅱ.胰岛素与脂质代谢的关系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它除了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

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脂肪酸的合成和储存,降低血中脂肪酸水平,促进脂肪酸的合成和储存。

而缺乏或者抗胰岛素性的产生则会导致血脂水平升高、脂肪沉积等多种不良后果。

Ⅲ.进食与脂质代谢的调节进食不仅仅会影响到糖的代谢,还会影响到脂质的代谢。

例如,饮食中富含糖分、高脂肪等不健康成分的食品,会导致身体内的脂质代谢异常。

身体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调节脂质代谢,从而维持其正常水平。

1.晚餐前的运动运动可以消耗身体内的脂肪,使身体对于进入体内的脂类物质的代谢具有更高的效率。

因此,晚餐前的适度运动,可以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减少脂质代谢异常的风险。

运动对新陈代谢的促进

运动对新陈代谢的促进

运动对新陈代谢的促进运动对新陈代谢的促进,是因为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能量消耗,促进体内代谢物质的产生和分解,进而影响新陈代谢的速率和效率。

新陈代谢是指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代谢转化过程。

通过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的速率,促进身体健康。

首先,运动可以加速脂肪代谢。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人体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支持肌肉的运动。

这种情况下,身体会大量消耗储存的脂肪来产生能量,从而促进脂肪的分解。

持续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使得身体在运动后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脂肪燃烧速率。

此外,有氧运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防止脂肪堆积,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次,运动可以促进蛋白质代谢。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受到刺激后会进行修复和增长,这需要蛋白质来提供营养支持。

因此,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有利于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此外,运动还可以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减少蛋白质的分解,有助于维持肌肉组织的健康。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

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人体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促进糖原的分解。

运动不仅可以消耗体内存储的糖原,还可以促进糖原的重新合成,从而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

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分泌,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稳定,预防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运动可以通过加速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有助于消耗多余的能量和脂肪,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因此,定期参加运动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的重要途径。

通过坚持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

愿大家都能坚持运动,享受健康的生活!。

运动对血脂调节的益处

运动对血脂调节的益处

运动对血脂调节的益处正文:血脂是指人体内的脂肪物质,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若不及时有效地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运动作为一种可行的调节手段,对血脂的降低和调节具有重要的益处。

本文将重点介绍运动对血脂调节方面的好处,并解析其机制。

1. 有氧运动的益处有氧运动是指持续一定时间的低强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它对血脂的调节有以下益处:(1)促进脂肪酸氧化:有氧运动通过增加心肺功能和加速新陈代谢的速度,使得脂肪酸得到更好的氧化和分解,减少其在体内的积累。

(2)促进胆固醇代谢: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体内脂类代谢的催化酶活性,促进胆固醇的转运和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3)减少脂肪堆积:长期坚持有氧运动有助于减少脂肪的堆积,降低体脂肪含量,进而减少血液中脂肪的水平。

2. 强度训练的益处强度训练是一种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如举重、蹲跳等。

虽然它与有氧运动不同,但对血脂调节也有一定的益处:(1)增加肌肉质量:强度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质量和数量,增强肌肉的脂肪代谢能力,进而降低血液中脂肪的水平。

(2)提高基础代谢率:强度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使得脂肪在静息状态下的消耗增加,对血脂调节有积极影响。

(3)促进胰岛素敏感性:强度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水平,进而降低血液中脂肪的水平。

3. 运动时间和频率为了获得最佳的血脂调节效果,运动时间和频率需要适当控制:(1)运动时间:每次运动的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上,以确保能充分活跃身体,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2)运动频率: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次运动,以确保连续性和稳定性,进而保证血脂调节的效果。

4. 其他方面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运动调节血脂时,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个体差异:不同人群体质和代谢水平不同,因此在运动方案的制定上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最佳效果。

(2)饮食控制:运动与饮食的结合对于血脂调节非常重要。

运动与代谢调节科学运动促进身体正常新陈代谢

运动与代谢调节科学运动促进身体正常新陈代谢

运动与代谢调节科学运动促进身体正常新陈代谢运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和体力,还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

本文将探讨运动与代谢调节的关系,并介绍科学运动如何促进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

一、运动与代谢调节的关系运动对身体的代谢调节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运动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静息状态下所消耗的能量量,也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最低能量。

通过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质量和力量,进而提高基础代谢率。

这意味着即使在休息状态下,运动者的身体也会比非运动者更高效地消耗能量。

其次,运动还可以影响身体的脂肪代谢。

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燃烧,帮助减少脂肪的堆积,达到瘦身减脂的效果。

同时,有氧运动还可以提高脂肪酸的氧化代谢,增加脂肪酸的利用效率。

最后,运动对碳水化合物代谢也有重要影响。

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对血糖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帮助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二、科学运动促进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科学运动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都不同,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强度。

一般来说,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三到五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要注意合理饮食。

科学运动和合理饮食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

要注意控制总能量摄入,选择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饮食,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此外,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平衡,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

再次,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运动要坚持长期进行,不能一蹴而就。

要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训练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运动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运动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运动与脂肪代谢的关系体育活动的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人们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其中,运动与脂肪代谢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以及其中的机制,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运动与脂肪代谢之间的联系。

一、运动与脂肪代谢的作用运动对脂肪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首先,运动能增加身体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燃烧,从而减少脂肪储存。

其次,运动使得肌肉活跃,增加了肌肉对葡萄糖的需求,从而促进葡萄糖代谢,减少脂肪合成。

此外,运动还能激活一些激素的分泌,如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等,这些激素的释放有利于脂肪代谢的调节。

二、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机制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机制实现。

首先,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率,增加身体能量消耗。

长时间运动可激活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X)和三酰甘油脂肪酶(HSL)等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脂肪酸氧化和释放。

其次,运动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促进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减少脂肪的合成。

此外,运动还能调节激素分泌,如增加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这些激素的改变会影响脂肪代谢。

三、运动与脂肪代谢之间的关系运动与脂肪代谢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通过运动,脂肪代谢得到调节,而脂肪代谢的改善也能为运动提供更好的能量支持。

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脂肪组织的百分比,减少内脏脂肪的堆积。

同时,运动还能提高骨骼肌的脂肪氧化能力,增加肌肉对脂肪酸的利用,促进身体瘦体组织的增加。

四、合理安排运动,优化脂肪代谢为了最大限度地优化脂肪代谢,我们需要合理安排运动。

首先,有氧运动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消耗脂肪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包括快走、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等,可以有效提高心率和代谢率,促进脂肪酸的氧化。

其次,定期进行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质量和代谢率,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身体对脂肪的消耗。

此外,良好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热量摄入也是调节脂肪代谢的关键。

结论运动与脂肪代谢密切相关,通过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酸氧化和释放,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影响激素分泌等多种机制,可以有效改善脂肪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酸是长时间运动的基本燃料。在有充足氧供给的情况下,脂肪 酸在线粒体内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裂解生成乙酰辅酶A,再经三 羧酸循环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因此脂肪酸是 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肝和肌肉是进行脂肪酸氧化最活跃的组织,其最主要的氧化形式是 β-氧化。
β-氧化反应: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
z 脂质的分类
脂肪酸的分类
➢饱和脂肪酸:碳氢链中只含单键的脂肪酸称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如硬脂酸、软脂酸等。 ➢不饱和脂肪酸:碳氢链中含有双键的为不饱和脂肪酸 •必须非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 •非必须非饱和脂肪酸
z
脂质的分类
(二)类脂
1.磷脂
▪ 磷脂包括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 体内含量最多的是甘油磷脂,因与磷酸相连的取代基因不同又分为卵 磷脂、脑磷脂、心磷脂等。
全力运动时骨骼肌三大供能系统的关系图
▪ 储量丰富,理论上供能时间不受限,但氧化过程对 糖有依赖性
▪ 供能比例随运动强度增大而降低,随运动时间延长 而增加
▪ 中低强度运动时能量代谢的主要基质
z 三、脂代谢与运动
脂肪组织储存的脂肪 血浆脂蛋白含有的脂肪 肌细胞浆中的脂肪(运动时人体基本上不利用肝脏内储存的脂肪)
(4)血、尿酮体浓度可评定体内糖原储备
状况。
弊端(代谢旺盛时):酸中毒
z 三、脂代谢与运动
(一)长时间运动时骨骼肌细胞燃料的选择
➢ 每克脂肪完全氧化可产生的ATP 的量是糖的2.5倍 ➢ 糖原以水化物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
脂肪以无水化合物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以脂肪分子形式储存具有 体积小的特点。
z 脂肪的供能
z 脂质的分类
(一)脂肪
▪ 脂肪是甘油的三个羟基分别与三个脂肪酸分子通过酯键连接生成 的化合物,又称为甘油三酯或三酰甘油,是脂类中含量最为丰富 的一大类。
甘油三酯结构
z 脂质的分类
(一)脂肪
✓脂肪主要分布在腹腔、皮下、肌肉、胸腔、骨 髓等处的脂肪组织中,是能源储备的主要形式。 ✓来源:食物、自身合成 ✓脂肪在人体的储量可高达体重的10~20以上, 并且可以长期储存。 ✓脂肪的供能效率高,每克脂肪可提供9大卡的热 量,是糖和蛋白质的两倍多。
z 二、脂肪的水解与代谢
(一)甘油的分解代谢
甘油只能在肾、肝等少数组织被氧化利用。甘油可与ATP发生反应 而被激活,生成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进而氧 化成CO2和H2O。
在肝脏,每分子甘油氧化生成乳酸时,释放出的能量可合成4AT完
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时释放出的能量可合成22ATP。
运动时甘油代谢的生物学意义 ▪ 甘油作为糖异生作用的底物,至少占3/4。 ▪ 饥饿状态或进行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时,体内糖储备逐渐减少,甘油
的利用量增多。 ▪ 甘油吸附的水称为固定水(1g甘油可吸附3g水)。当甘油氧化后,
固定水将转化为自由水补充体液,可防止运动性缺水。
z 三、脂肪的水解与代谢
(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肌肉中缺乏甘油
磷酸激酶,故甘
油不能直接为肌
肉供能。但肝脏
中甘油激酶活性
较高,甘油可转
变为α-磷酸甘油
进入氧化途径。
甘油代谢的基本途径
甘z油不能在 骨骼肌中被 直接利用
甘 血液循环 油
A T P CCOO22 HH22OO
丙酮酸
糖异生
甘油激酶
进入糖代谢途径

α-磷酸甘油
脱 氢
磷酸二氢丙酮
z 三、脂肪的水解与代谢
z三、脂肪的水解与代谢
(三)酮体
在某些组织,如肝脏细胞内,脂肪酸氧化不完全,生成的乙酰CoA有一部分 转变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这3种产物统称为酮体(ketone bodies)。
运动时酮体代谢的生理意义
(1)酮体是体内能源物质运输的一种形式。
(2)酮体参与脑组织和肌肉的能量代谢。
(3)酮体参与脂肪酸动员的调节。
胆固醇结构式
z 脂质的分类
分类
脂肪 甘油三酯
类脂 糖脂、胆 固醇及其 酯、磷脂
含 分布 量 95 脂肪组 %织
血浆
5% 生物膜 神经 血浆
生理功能
1、储脂功能 2、提供必需脂肪酸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4、热垫作用 5、保护垫作用 6、构成血浆脂蛋白
1、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胆固醇可转变为类固醇激 素、维生素、胆汁酸等 3、构成血浆脂蛋白
z 脂质的分类
(二)类脂
3.胆固醇 ▪ 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参与细胞膜的组成,它是血中脂蛋
白复合体的成分,也是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的前体。 ▪ 胆固醇除人体自身合成外,可从膳食(如,肉类、鸡蛋、坚果)
中获取。胆固醇既是生理必需的,但过多时会引起某些疾病。如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超出正常值上限,因此需严格控制 膳食中胆固醇量。
▪ 磷脂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脑、肝、神经组织以及植物的种子里,是细胞 膜的组成成分,对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 在血液凝固和组成神经纤维的髓鞘方面起重要作用。
z 脂质的分类
(二)类脂
2.糖脂
糖脂中含有糖基,常与磷脂共存,它是构成血型物质和细胞膜抗原的组 成成分,也是细胞膜和神经髓鞘的重要组分,与神经冲动传递以及许多 遗传性疾病有关。
z 二、脂肪水解与代谢
一、脂肪的动员与水解
▪ 储存在皮下或腹腔的脂肪组织中的脂肪, 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并释放进入血液总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 称为脂肪动员。
✓ 脂肪酸主要由 心肌、肝、骨 骼肌等组织摄 取利用。
✓ 甘油可直接溶 于血液,运送 至肝、肾、肠 等组织。
脂肪水图解3-过2-1 程脂图肪水解过程
脂代谢与运动
运动生物化学
z
z
z
目录
➢脂质的概述 ➢脂肪的水解与代谢 ➢脂代谢与运动
z
一、脂质的概述
➢ 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
✓ 它是由脂肪酸(FA)与醇作用生成的脂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 质或脂类。
✓ 特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化学组成:
(NSP)
z 脂质的分类
➢ 根据化学结构及组成,脂质可分为脂肪和类脂(lipoid)两大类。 一. 脂肪即甘油三酯(TG),也称三脂酰甘油。 二. 类脂主要包括磷脂(PL)、糖脂和胆固醇等。
肌细胞浆 中的脂肪
能 量
血浆 脂蛋 白
脂肪组织 储存的脂

z 三、脂代谢与运动
(一)骨骼肌内的甘油三酯 ▪ 进行25%、65%和85%VO2max强度的运动时,肌细胞甘油三酯在能量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