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脂肪代谢
运动与脂肪代谢

运动与脂肪代谢运动与脂肪代谢安静、运动时骨骼肌的主要供能物质之一。
第一节运动时脂肪分解一、概述60%—65%最大摄氧量或以下强度运动,脂肪分解能够提供运动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一)长时间运动时骨骼肌细胞燃料的选择每克脂肪完全氧化可产生ATP的克数是糖的2.5倍;糖原以水化合物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而脂肪则以无水的形式储存,以脂肪分子形式储能具有体积小的特点。
(二)运动时脂肪的供能作用运动肌对各种供能物质的利用比例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及运动持续时间。
1、在短时间激烈运动时,无论是动力性运动还是静力性运动,肌肉基本上不能利用脂肪酸。
2、当以70%—9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在开始运动10—15分钟以后。
3、在低于60%—65%最大摄氧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中,尤其是在60%最大摄氧量以下强度的超长时间运动中,脂肪成为运动肌的重要供能物质。
(三)运动时脂肪参与供能的形式和来源1.运动时脂肪参与供能的形式(1)在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中,脂肪酸可经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这是脂肪供能的主要形式。
(2)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不完全,生成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合称酮体。
酮体参与脂肪组织脂解的调节。
(3)在肝、肾细胞中,甘油作为非糖物质经过糖异生途径转变成葡萄糖,对维持血糖水平起重要作用。
2.参与骨骼肌供能的脂肪酸来源(1)脂肪组织(即脂库)储存的脂肪;(2)循环系统即血浆脂蛋白含有的脂肪;(3)肌细胞浆中的脂肪。
运动时人体基本上不利用肝脏内储存的脂肪。
二、运动时脂肪(甘油三酯)分解代谢(一)脂肪组织中脂肪分解1.脂肪酸动员2.脂肪分解:甘油二酯脂肪酶和甘油一酯脂肪酶的活性比甘油三酯脂肪酶大得多。
3.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和甘油:甘油三酯—脂肪酸循环(甘油产生后基本上全部被释放入血,大部分脂肪酸在脂肪细胞内直接参与再酯化过程)(二)血浆甘油三酯分解(三)肌细胞内甘油三酯分解1.肌内甘油三酯含量:每千克骨骼肌内甘油三酯含量平均值为12毫摩尔2.肌内甘油三酯分解:骨骼肌内LPL也是甘油三酯水解的限速酶,它与脂肪组织内LPL相似,也受多种激素调节。
阐述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

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表现为:①运动可提高脂肪酸的氧化能力如耐力训练是提高机体氧化利用脂肪酸供能能力最有效的措施。
长期耐力训练会使骨骼肌线粒体数量、体积、单位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线粒体酶及脂蛋白酶活性增加。
故耐力运动能使机体氧化利用脂肪的能力要比一般人强。
②运动可改善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等。
因LDL对动脉管壁内膜有侵蚀作用而且易在动脉管壁内沉积形成脂斑所以血脂异常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由于耐力训练可促进血浆TG降解增加血浆HDL含量HDL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
所以长期坚持耐力运动可改善血脂异常。
③运动可减少体脂积累。
体脂易受营养状况和肌肉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化。
若机体营养过剩并且肌肉活动减少则体脂储量增加;若合理营养并且肌肉活动增加则储脂量减少。
因此坚持长期运动不仅影响血脂水平、改善血脂异常而且可以通过提高脂肪酶活性促进脂肪水解加速FFA氧化供能而减少体脂积累。
运动促进脂代谢机理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脂肪氧化
(二)降低糖原的储存
(一)促进脂肪氧化
运动对脂代谢的种种有益影响主要是通过 促进脂肪氧化来实现的。训练所致的肌肉呼吸 能力提高是脂肪氧化提高的主要原因。
在耐力性运动中,脂肪氧化供能起着节省 糖和蛋白质的作用有助于延长运动时间和提高 运动能力,有利于提高体内动用脂肪氧化供能 的能力,可使运动中脂肪氧化增加,安静时脂 肪氧化率增加。
肌肉呼吸能力升高可使骨骼肌糖分解流 出减少,从而有利于脂肪酸氧化。骨骼肌代 谢的改变影响脂肪氧化。通过控制运动强度 或饮食减少运动中糖外流可提高血浆长链脂 肪酸氧化。表明糖外流减少可促进长链脂肪 酸进入骨骼肌线粒体。
(二)降低糖原的储存
运动加快脂肪氧化的另一机制是通 过降低 糖原的储存。当脂肪摄入量增 加时,即高脂膳食后,只有当糖原储存 减少或脂肪体积增大,机体才会加快脂 肪的氧化。也就是说,高脂膳食后只有 以运动等方式降低糖原的储存来加快脂 肪氧化,才能减少脂肪的堆积。
四
降脂运动方案
传统上推荐的防治高脂血症的运动是: 每天最少20~30min的中等强度的持续运 动,每周最少3天,推荐的运动强度是 65%~85%心率储备(心率储备=最大心 率—安静心率),即运动的靶心率=(最 大心率—安静心率)*%心率+安静心率。
简述体育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简述体育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体育运动对脂肪代谢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脂肪的氧化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改善体脂肪分布,提高身体的代谢率,进而促进减脂和维持健康体重。
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脂肪的氧化代谢。
运动时,肌肉需要能量来维持运动的进行,而脂肪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
在运动过程中,脂肪酸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被分解成乙酰辅酶A,并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氧化代谢,产生能量。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加脂肪的氧化代谢,从而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
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维持肌肉的运动和新陈代谢的进行。
而脂肪是一种高能量的物质,相比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脂肪所含的能量更高。
因此,通过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从而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耗。
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体脂肪分布。
研究表明,长期进行体育运动的人群,尤其是有氧运动,其体脂肪分布更加均匀。
相比于腹部脂肪,腿部和臀部脂肪更容易被运动消耗掉。
这是因为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脂肪的代谢,从而减少脂肪在腹部的积累。
而腿部和臀部的肌肉较多,运动时消耗的能量也较多,因此更容易减少脂肪的堆积。
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
运动后,身体的代谢率会显著增加,即所谓的后燃效应。
这是因为运动会导致肌肉微损伤,而修复和重建肌肉需要消耗能量。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加肌肉的质量和肌肉中线粒体的数量,从而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
高基础代谢率意味着身体在静息状态下也能消耗更多的能量,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耗。
体育运动对脂肪代谢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促进脂肪的氧化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改善体脂肪分布和提高身体的代谢率,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脂肪的积累,维持健康体重,并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因此,无论是想要减肥还是保持健康体重,体育运动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脂肪分解代谢与运动训练

是机体能量储存 的重要形式之一 ,是有 氧耐 力运
源 物 质 。酮 体 调 节 、甘 油 三 酯 和 脂 肪 酸 循 环 反 馈 响 脂 肪 分 解 代 谢 ,依 据 不 同项 目的 运 动 强度 和 时
织的补充能源。酮体 的代谢 利用守则是 。 肝 内生成 , 肝外利用 ,
对于 长时间运 动相 当重要。
3 . 2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循环反馈调节 ( 图1)
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循环反 馈调 节主要表现为运动时骨骼肌 对脂肪酸 的需 求,脂肪细胞 中脂肪 的动 员。当肌 肉利用脂 肪酸 的速率增大 时,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下 降 ,脂肪 组织 内脂 肪酸 浓度不能满足酯化过程 的需要 ,导致酯 化速度 下降。另外 ,脂 肪酸抑制甘油三酯酶活性 的作 用降低 ,从而促进脂肪 组织动员 脂 肪酸。而 当肌 肉内脂肪酸氧化速率 下降时 ,有 利于脂肪 组织 内合成甘 油三酯 ,但 此过程 的反 馈调节主 要反映在酯 化过程 , 对脂解 速率 无较 大影响。 在长 时间运动 中 ,脂肪氧化调节 的最终 结果 是使脂肪 组织 的脂肪酸 释放与肌组织的脂肪酸利用相适应 。同时,还存在一 个 升高的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 ,这种 变化能促进运动肌 吸收脂 肪酸 。在长 时间运动后期 ,这种调节结果表现 为较高 的血 浆游 离脂肪酸水 平的相对稳态 浓度 。
要 储存形式 ,具有许 多生物学 功能。脂 肪 ( 或称 机 体在安静或运动 ( 尤其是有 氧耐 力运动 ) 时 的 : 。脂肪 作为生物燃料参与供 能时 ,首先被水解为
,
4 5 0 0 0 0 K J和 5 5 0 0 0 0 K J能量 ,以马拉松速度进行运动 ,理
论上脂肪供能可达 1 1 9 h之久。需要说 明的是 ,人体不只依赖
运动对新陈代谢的促进

运动对新陈代谢的促进运动对新陈代谢的促进,是因为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能量消耗,促进体内代谢物质的产生和分解,进而影响新陈代谢的速率和效率。
新陈代谢是指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代谢转化过程。
通过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的速率,促进身体健康。
首先,运动可以加速脂肪代谢。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人体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支持肌肉的运动。
这种情况下,身体会大量消耗储存的脂肪来产生能量,从而促进脂肪的分解。
持续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使得身体在运动后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脂肪燃烧速率。
此外,有氧运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防止脂肪堆积,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次,运动可以促进蛋白质代谢。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受到刺激后会进行修复和增长,这需要蛋白质来提供营养支持。
因此,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有利于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此外,运动还可以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减少蛋白质的分解,有助于维持肌肉组织的健康。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
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人体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促进糖原的分解。
运动不仅可以消耗体内存储的糖原,还可以促进糖原的重新合成,从而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
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分泌,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稳定,预防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运动可以通过加速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有助于消耗多余的能量和脂肪,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因此,定期参加运动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的重要途径。
通过坚持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
愿大家都能坚持运动,享受健康的生活!。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对血液中脂肪的代谢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对血液中脂肪的代谢随着现代人的节奏越来越快,运动成为了很多人保持健康的最佳选择。
除了强身健体外,运动还有助于改善代谢,帮助身体更好地消耗脂肪。
本文将重点探讨运动对血液中脂肪代谢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脂肪代谢的基本概念。
人体内的脂肪分为两种:结合在细胞内的三酰甘油和游离脂肪酸。
三酰甘油是能量储存形式的脂肪,在机体需要能量时会被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并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各个组织,提供能量消耗。
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脂肪的氧化代谢有氧运动是指运动强度适中,时间较长,如慢跑、游泳等。
有氧运动能够刺激脂肪氧化的代谢途径,增加血液中脂肪酸浓度,同时也能增大肌肉对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
研究表明,进行长时间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使脂肪酸释放速度和摄取速度之间保持平衡,从而实现脂肪的氧化代谢。
2.高强度间歇运动可以改善脂肪的利用效率高强度间歇运动是指交替进行强度高和低的运动,如高强度训练、爬山等。
这种运动方式虽然不像有氧运动能够增加氧化代谢,但却可以改善肌肉对脂肪的利用效率。
研究表明,高强度运动可以刺激肌肉内的线粒体数量增加,使得肌肉对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能力得到提高。
3.抵消脂肪酸对胰岛素的影响脂肪酸的释放量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从而影响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过多的游离脂肪酸会抵消胰岛素的作用,并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然而,有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能够抵消脂肪酸对胰岛素的影响,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总体来说,运动对血液中脂肪的代谢和利用有很多的好处。
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高强度训练,都能够促进脂肪氧化代谢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抵消脂肪酸对胰岛素的影响。
因此,如果您想要减脂并保持身体健康,运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当然,在开始运动前,您应该先咨询专业人员的建议,以确保自己能够进行适合的运动。
运动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运动与脂肪代谢的关系体育活动的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人们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其中,运动与脂肪代谢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以及其中的机制,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运动与脂肪代谢之间的联系。
一、运动与脂肪代谢的作用运动对脂肪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首先,运动能增加身体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燃烧,从而减少脂肪储存。
其次,运动使得肌肉活跃,增加了肌肉对葡萄糖的需求,从而促进葡萄糖代谢,减少脂肪合成。
此外,运动还能激活一些激素的分泌,如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等,这些激素的释放有利于脂肪代谢的调节。
二、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机制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机制实现。
首先,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率,增加身体能量消耗。
长时间运动可激活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X)和三酰甘油脂肪酶(HSL)等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脂肪酸氧化和释放。
其次,运动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促进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减少脂肪的合成。
此外,运动还能调节激素分泌,如增加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这些激素的改变会影响脂肪代谢。
三、运动与脂肪代谢之间的关系运动与脂肪代谢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通过运动,脂肪代谢得到调节,而脂肪代谢的改善也能为运动提供更好的能量支持。
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脂肪组织的百分比,减少内脏脂肪的堆积。
同时,运动还能提高骨骼肌的脂肪氧化能力,增加肌肉对脂肪酸的利用,促进身体瘦体组织的增加。
四、合理安排运动,优化脂肪代谢为了最大限度地优化脂肪代谢,我们需要合理安排运动。
首先,有氧运动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消耗脂肪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包括快走、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等,可以有效提高心率和代谢率,促进脂肪酸的氧化。
其次,定期进行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质量和代谢率,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身体对脂肪的消耗。
此外,良好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热量摄入也是调节脂肪代谢的关键。
结论运动与脂肪代谢密切相关,通过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酸氧化和释放,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影响激素分泌等多种机制,可以有效改善脂肪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与脂肪代谢
安静、运动时骨骼肌的主要供能物质之一。
第一节运动时脂肪分解
一、概述
60%—65%最大摄氧量或以下强度运动,脂肪分解能够提供运动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一)长时间运动时骨骼肌细胞燃料的选择
每克脂肪完全氧化可产生ATP的克数就是糖的2.5倍;糖原以水化合物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而脂肪则以无水的形式储存,以脂肪分子形式储能具有体积小的特点。
(二)运动时脂肪的供能作用
运动肌对各种供能物质的利用比例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及运动持续时间。
1、在短时间激烈运动时,无论就是动力性运动还就是静力性运动,肌肉基本上不能利用脂肪酸。
2、当以70%—9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在开始运动10—15分钟以后。
3、在低于60%—65%最大摄氧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中,尤其就是在60%最大摄氧量以下强度的超长时间运动中,脂肪成为运动肌的重要供能物质。
(三)运动时脂肪参与供能的形式与来源
1.运动时脂肪参与供能的形式
(1)在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中,脂肪酸可经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与水。
这就是脂肪供能的主要形式。
(2)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不完全,生成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与丙酮,合称酮体。
酮体参与脂肪组织脂解的调节。
(3)在肝、肾细胞中,甘油作为非糖物质经过糖异生途径转变成葡萄糖,对维持血糖水平起重要作用。
2.参与骨骼肌供能的脂肪酸来源
(1)脂肪组织(即脂库)储存的脂肪;
(2)循环系统即血浆脂蛋白含有的脂肪;
(3)肌细胞浆中的脂肪。
运动时人体基本上不利用肝脏内储存的脂肪。
二、运动时脂肪(甘油三酯)分解代谢
(一)脂肪组织中脂肪分解
1.脂肪酸动员
2.脂肪分解:甘油二酯脂肪酶与甘油一酯脂肪酶的活性比甘油三酯脂肪酶大得多。
3.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与甘油:甘油三酯—脂肪酸循环(甘油产生后基本上全部被释放入血,大部分脂肪酸在脂肪细胞内直接参与再酯化过程)
(二)血浆甘油三酯分解
(三)肌细胞内甘油三酯分解
1.肌内甘油三酯含量:每千克骨骼肌内甘油三酯含量平均值为12毫摩尔
2.肌内甘油三酯分解:骨骼肌内LPL也就是甘油三酯水解的限速酶,它与脂肪组织内LPL相似,也受多种激素调节。
它的活性受低浓度肾上腺素、胰高糖素抑制,受高浓度肾上腺素、胰高糖素激活。
在超过1小时的长时间运动中,骨骼肌内LPL 活性提高近两倍,而脂肪组织内仅提高约20%。
训练影响骨骼肌LPL活性,在耐力训练中这一作用更明显。
3.肌内甘油三酯的供能作用:在70%最大摄氧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脂肪酸供能的75%来自肌内脂肪。
肌内甘油三酯水解速率平均值就是每100克肌肉2—5微摩尔/分,在有氧代谢能力强的慢收缩肌纤维中甘油三酯消耗最为明显。
第二节运动时脂肪酸的利用
运动时骨骼肌氧化的脂肪酸依靠肌内甘油三酯水解与摄取血浆FFA,随运动时间延长,血浆FFA供能起主要作用。
一、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及其转运率
在安静、空腹状态时,人,的血浆FFA浓度相对较低,只有6—16毫克%或每升血0.1毫摩尔左右。
血浆FFA的转运率较快,半寿期大约为4分钟。
在运动过程中,血浆FFA的浓度升高。
二、骨骼肌利用血浆游离脂肪酸
(一)血浆FFA在骨骼肌内的供能地位
1.安静时的供能地位
动脉血FFA就是安静肌的基本燃料,大约50%的血浆 FFA在流经肌肉的过程中被吸收利用。
以氧当量计算出,肌肉吸收的脂肪酸等于或接近同步氧的吸收,这表明血浆FFA的氧化几乎占安静肌的全部有氧代谢。
2.运动时的供能地位
在长时间运动中,血浆FFA在骨骼肌的供能中起着关键作用。
肌肉摄取血浆脂肪酸的速率将依赖脂肪组织内脂解强度、血液脂肪酸的转运能力以及肌内储存脂肪的分解与利用强度。
长时间运动开始的数分钟内,如自行车运动,由于大量肌群参与收缩,血浆FFA浓度出现暂时下降,然后逐渐升高。
这时下降的原因就是:
(1)运动时肌肉吸收血浆脂肪酸增多,但脂肪组织分解及脂肪酸释放人血的量相对不足;
(2)进人脂肪组织的血流量暂时下降,造成肌肉吸收血浆FFA速率与组织向循环系统释放脂肪酸的速率之间暂时的不平衡。
在运动终止时,骨骼肌利用脂肪酸立即减弱,而脂肪组织内由于代谢活动使脂解仍然保持较高速率,其结果,运动后血浆FFA浓度将上升。
大约经过10—15分钟,血浆FFA达到最高水平,然后下降,逐渐恢复到安静时水平(1.2—0.5毫摩尔/升)。
(二)影响肌细胞内血浆FFA供能的因素
1.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运动强度下降到60%-70%最大摄氧量、超过20—30分钟的长时间运动中,动脉血FFA持续而缓慢地升高,肌细胞吸收血浆FFA供能比例增大。
2.血浆脂肪酸浓度:在长时间运动时,血浆FFA浓度逐渐升高,运动肌摄取与利用量也相应增多,二者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3.饮食:A、当低糖膳食数天使肌糖原储量低下时,或饥饿1—3天时,脂肪酸氧化供能量可高达80%—90%。
B、吃糖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肪分解,C、服用咖啡因促
进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这就是由于改变了相应的血浆FFA浓度,因而对肌内脂肪酸氧化起到削弱或者增强的作用。
4.耐力训练水平
5.肌内局部因素:肌内肉碱含量
6.环境温度:冷天消耗血浆脂肪酸的数量增多
(三)不同组织利用血浆FFA供能的差异
心肌与肝脏具有较强的脂肪酸氧化能力,骨骼肌利用脂肪酸供能的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四)骨骼肌脂肪酸氧化与运动能力关系
1.促进脂肪酸供能与最大耐力
2.抑制脂肪酸供能与大强度耐力
(五)训练对骨骼肌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耐力训练提高骨骼肌利用脂肪酸供能,提高了骨骼肌代谢氧供应与利用氧的能力。
第三节运动与甘油、酮体代谢
一、运动与甘油代谢
(一)甘油代谢:
主要在肝脏中进一步代谢。
(1)彻底氧化为CO2与H20,每分子甘油产生22分子ATP; (2)循糖代谢途径进行分解,转变成乳酸;(3)经糖异生作用转变成糖。
(二)运动时甘油代谢的意义
糖异生作用的重要底物之一;作为脂肪分解代谢的强度指标。
二、运动与酮体代谢
(一)酮体的生成
(二)酮体的氧化:主要发生在心肌、骨骼肌、神经系统与肾脏。
(三) 运动时血酮体动力学变化
运动时酮体生成的部位主要在肝脏。
运动对酮体生成与代谢的影响,发生在中、低强度长时间运动中。
短时间剧烈运动后,血酮体浓度没有明显改变。
在长时间运动时,尤其就是在糖储备低下的运动过程中,血酮体水平明显升高。
(四)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1. 酮体就是联系肝脏与肝外组织的一种能量特殊运输形式
2. 参与脑组织与肌肉能量代谢
3. 参与脂肪酸动员的调节
4. 血、尿酮体浓度升高评定体内糖储备状况:当体内糖储备充足时,肝糖代谢生成的a-甘油磷酸较多,a-甘油磷酸与脂肪酸酯化生成甘油三酯或磷脂。
当体内糖储备下降时,肝糖代谢减弱,a-甘油磷酸及ATP含量不足,脂肪酸酯化量减少,大多脂肪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致使酮体生成量增多。
所以,在长时间耐力运动中、后期,血、尿酮体水平上升能间接反映体内糖储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