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秦岭 山佑汉脉

合集下载

秦岭长资料解读

秦岭长资料解读

一、秦岭水文资源:根据不完全的统计,陕西秦的地区长度在40公里以上的河流共86条,流域面积在l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95条。

这些河流的分布受着秦岭分水脊的控制。

陕西秦岭的分水脊特别清晰,由东向西有:灞河与丹江的分水岭在牧护关,海拔约1200米;西安南面的大峪河与乾佑河的分水岭为秦岭梁,海拔约2300米:石头河与褒河的分水岭是高耸入云的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清姜河与东河的分水岭是煎茶坪,海拔约1430米。

如果把上述分水岭地点相连,就构成一条东西向的分水脊线,这就是陕西秦岭的总分水岭脊线。

陕西秦岭总分水岭的格局,对于河流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河流的流向方面。

以秦岭总分水岭为界,大部分的河流呈南北向奔流,分别属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汉江、嘉陵江和渭河、南洛河[③]四个水系。

在这四个水系中,除了嘉陵江向南流进入四川盆地、南洛河因受断临盆地影响,由面向东流进入豫西山地以外,其余各河分别流入汉江和渭河。

汉江上游穿越山峡,奔腾流急;渭河中、下游婉蜒曲折,水流平缓;汉江、渭河呈玉带状沿陕西秦岭地区的南、北边缘婉蜒东流,分别注入长江和黄河,最后归宿于东海和渤海。

从表2看出:陕西秦岭地区有70%多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有近30%的面积属于黄河流域;其中以汉江水系的范围最广,占陕西秦岭地区总面积的60%多,渭河水系的范围次之,占陕西秦岭地区总面积的将近24%,嘉陵江和南洛河两个水系的范围很小,合计仅占陕西秦岭地区总面积的14%。

陕西秦岭地区水系概况流域水系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百分比(%)40公里以上的河流(条)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条)长江汉江(左岸支流)3349161.353117嘉陵江49088.9915黄河渭河1309623.91948洛南河2947 5.9515总计5444210086195二、秦岭的矿产地质历史上秦岭有几个重要的成矿时期——中新元古代成矿期、加里东-华力西成矿期和中新生代成矿期。

探索发现2010年节目播出目录详表

探索发现2010年节目播出目录详表

探索发现2010年节目单10.01.01_大秦岭(一)宏基伟业10.01.02_大秦岭(二)山佑汉脉10.01.03_大秦岭(三)盛世佛音10.01.04_大秦岭(四)高山仰止10.01.05_大秦岭(五)感恩秦岭10.01.06_大秦岭(六)万类霜天10.01.07_大秦岭(七)生息与共10.01.08_大秦岭(八)秦风雅颂10.01.09_中国远征军(01)铁血远征10.01.10_中国远征军(02)解围仁安羌10.01.11_中国远征军(03)兵败野人山10.01.12_中国远征军(04)整军蓝姆伽10.01.13_中国远征军(05)绝地反击10.01.14_中国远征军(06)钳形攻击10.01.15_中国远征军(07)密支那绞肉机10.01.16_中国远征军(08)怒江危机10.01.17_中国远征军(09)翻越高黎贡10.01.18_中国远征军(10)松山大战10.01.19_中国远征军(11)血色腾冲10.01.20_中国远征军(12)决胜龙陵10.01.21_天趣人意:风生水起10.01.22_华工军团(三)劳工远征10.01.23_天趣人意:质的追寻10.01.24_天趣人意:漆彩生活10.01.25_陈仓石鼓(上)10.01.26_陈仓石鼓(下)10.01.27_敦煌书法(一):流沙坠简10.01.28_敦煌书法(二):草圣故里10.01.29_敦煌书法(三):写经风流10.01.30_敦煌书法(四):翰墨千秋10.01.31_鹿皮图的秘密(上)10.02.01_鹿皮图的秘密(下)10.02.02_梳妆楼揭密(上)10.02.03_梳妆楼揭密(中)10.02.04_梳妆楼揭密(下)10.02.05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冷色锋芒10.02.06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远程打击10.02.07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战车攻击波10.02.08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全金属外壳(上)10.02.09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全金属外壳(下)10.02.10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兵临城下(上)10.02.11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兵临城下(下)10.02.12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黑色战神(上)10.02.13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黑色战神(下)10.02.14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后石器时代10.02.15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古代水世界10.02.16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时间主宰者10.02.17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机器旧人类10.02.18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远古梦想家10.02.19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王权的神器10.02.20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营造秦帝国10.02.21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王者的博弈10.02.22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海上恶灵10.02.23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火线补给(上)10.02.24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火线补给(下)10.02.25_密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茶叶战争10.02.26_诗话镇江(一)千古兴亡多少事10.02.27_诗话镇江(二)潮落潮生渡口风10.02.28_诗话镇江(三)画出楼台云水间10.03.01_诗话镇江(四)一片冰心在玉壶10.03.02_诗话镇江(五)春风又绿江南岸10.03.03_凤林古城发现记(上)10.03.04_凤林古城发现记(下)10.03.05_河套长烟(一)远古密语10.03.06_河套长烟(二)阴山史记10.03.07_河套长烟(三)青铜岁月10.03.08_河套长烟(四)河套箫声10.03.09_河套长烟(五)河神往事10.03.10_发现白垩纪(一)探险中亚10.03.11_发现白垩纪(二)集群死亡之谜10.03.12_发现白垩纪(三)奇妙的发现10.03.13_发现白垩纪(四)神奇的异种10.03.14_劫后宝藏10.03.15_国脉所系(一)从瑞金到中南海10.03.16_国脉所系(二)邮政194910.03.17_国脉所系(三)天路运邮10.03.18_国脉所系(四)方寸一甲子10.03.19_国脉所系(五)信达天下10.03.20_迷徒·先行版(上)10.03.21_迷徒·先行版(下)10.03.22_十里红妆(上)10.03.23_十里红妆(下)10.03.24_燃烧的黄龙旗(一)历史回声10.03.25_燃烧的黄龙旗(二)吴钩血10.03.26_燃烧的黄龙旗(三)磨难煞星10.03.27_燃烧的黄龙旗(四)西风残10.03.28_燃烧的黄龙旗(五)劳劳车鸣10.03.29_燃烧的黄龙旗(六)丈夫意气10.03.30_燃烧的黄龙旗(七)东洋氛尘10.03.31_燃烧的黄龙旗(八)龙旗飘扬10.04.01_燃烧的黄龙旗(九)孤臣泪10.04.02_燃烧的黄龙旗(十)落日将坛10.04.03_千年摇钱树(1)惊艳10.04.04_千年摇钱树(2)溯源10.04.05_千年摇钱树(3)再现10.04.06_交子传奇(上)大梦先觉10.04.07_交子传奇(下)生死沉浮10.04.08_华工军团(一)弱国外交10.04.09_华工军团(二)以工代兵10.04.10_华工军团(三)劳工远征10.04.11_华工军团(四)沉默羔羊10.04.12_华工军团(五)血色浪漫10.04.13_华工军团(六)劳工神圣10.04.14_盛宣怀(01)非常之人10.04.15_盛宣怀(02)出闱入幕10.04.16_盛宣怀(03)招商风云10.04.17_盛宣怀(04)矿务波折10.04.18_盛宣怀(05)力争利权10.04.19_盛宣怀(06)再图大业10.04.20_盛宣怀(07)齐头并进10.04.21_盛宣怀(08)北洋南洋10.04.22_盛宣怀(09)善举义赈10.04.23_盛宣怀(10)辛亥前后10.04.24_淹城探秘(上)10.04.25_淹城探秘(中)10.04.26_淹城探秘(下)10.04.27_秘境追踪精选_扬子鳄的故事10.04.28_秘境追踪精选_动物星球·蛇之吻10.04.29_秘境追踪精选_动物星球·鲨无赦10.04.30_秘境追踪精选_动物星球·蚊嗜血10.05.01_秘境追踪精选_极度深寒10.05.02_秘境追踪精选_利爪之谜(上)10.05.03_秘境追踪精选_利爪之谜(中)10.05.04_秘境追踪精选_利爪之谜(下)10.05.05_秘境追踪精选_危险水域10.05.06_秘境追踪精选_外来生物入侵10.05.07_秘境追踪精选_野象恩仇(上)10.05.08_秘境追踪精选_野象恩仇(下)10.05.09_世纪战争_莫斯科·十万火急10.05.10_世纪战争_斯大林格勒·兵临城下10.05.11_世纪战争_库尔斯克·钢铁大绞杀10.05.12_秘境追踪精选_蜂战无间道10.05.13_秘境追踪精选_养蜂人10.05.14_秘境追踪精选_揭秘狮虎兽(上)10.05.15_秘境追踪精选_揭秘狮虎兽(下)10.05.16_秘境追踪精选_236号麋鹿(上)10.05.17_秘境追踪精选_236号麋鹿(下)10.05.18_(同上期)10.05.19_古刹秘史(1)佛光初始10.05.20_古刹秘史(2)地宫显秘10.05.21_古刹秘史(3)法耀千秋10.05.22_秘境追踪精选_光明的伙伴10.05.23_秘境追踪精选_丹顶鹤的故事(上)10.05.24_秘境追踪精选_丹顶鹤的故事(下)10.05.25_一个西方探险家眼中的植物王国:迭部10.05.26_车轮辗过的历史(一)国策会社10.05.27_车轮辗过的历史(二)文装的武备10.05.28_车轮辗过的历史(三)不穿军服的部队10.05.29_车轮辗过的历史(四)刺刀下的“新国家”10.05.30_车轮辗过的历史(五)列车脱轨10.05.31_忧乐天下10.06.01_中国名街(一)千年转经路·拉萨八廊街10.06.02_中国名街(二)苏州平江路10.06.03_中国名街(三)悠悠古青州·青州昭德古街10.06.04_中国名街(四)平遥南大街10.06.05_中国名街(五)青岛八大关10.06.06_中国名街(六)黄山屯溪老街10.06.07_中国名街(七)风流满坊巷·福州三坊七巷10.06.08_中国名街(八)冰城欧陆风·哈尔滨中央大街10.06.09_中国名街(九)风从南洋来·海口骑楼老街10.06.10_中国名街(十)千年文脉绵延地·北京国子监街10.06.11_发现曹操墓(一)大墓惊现10.06.12_10.06.13_发现曹操墓(二)武王归来10.06.14_发现曹操墓(三)汉魏风韵10.06.15_发现曹操墓(四)高陵沧桑10.06.16_何凤来栖(上)10.06.17_何凤来栖(下)10.06.18_马王堆传奇(上)10.06.19_马王堆传奇(下)10.06.20_暗道之谜(上)10.06.21_暗道之谜(下)10.06.22_47具神秘之棺10.06.23_古城古墓(一)10.06.24_古城古墓(二)10.06.25_古城古墓(三)10.06.26_土墩下的王陵(上)10.06.27_土墩下的王陵(下)10.06.28_庐山·人文圣山(一)开山10.06.29_庐山·人文圣山(二)归来10.06.30_庐山·人文圣山(三)文火10.07.01_庐山·人文圣山(四)文学10.07.02_庐山·人文圣山(五)诰封10.07.03_庐山·人文圣山(六)牯岭10.07.04_庐山·人文圣山(七)别墅10.07.05_庐山·人文圣山(八)壮士10.07.06_庐山·人文圣山(九)变通10.07.07_庐山·人文圣山(十)缘起10.07.08_四百年前的矿难10.07.09_早年岁月10.07.10_上海十年10.07.11_投身“工合”10.07.12_培黎学校10.07.13_在新中国10.07.14_神秘的石磨盘(上)10.07.15_神秘的石磨盘(下)10.07.16_兵马俑的神秘主人(上)10.07.17_兵马俑的神秘主人(下)10.07.18_王者之器(上)10.07.19_王者之器(下)10.07.20_玉碎之谜(上)10.07.21_玉碎之谜(下)10.07.22_后宫秘道之谜10.07.23_追踪千古一卷(上)10.07.24_追踪千古一卷(下)10.07.25_狮子山下的兵马俑(上)10.07.26_狮子山下的兵马俑(中)10.07.27_狮子山下的兵马俑(下)10.07.28_千年雷峰塔10.07.29_古蜀金沙10.07.30_发现古鱼国(上)10.07.31_发现古鱼国(下)10.08.01_古城失落之谜(上)10.08.02_古城失落之谜(下)10.08.03_寻找水浒10.08.04_梳妆楼揭秘(上)10.08.05_梳妆楼揭秘(中)10.08.06_梳妆楼揭秘(下)10.08.07_岭南王国(一)10.08.08_岭南王国(二)10.08.09_岭南王国(三)10.08.10_岭南王国(四)10.08.11_战争警报(01)蝶变10.08.12_战争警报(02)恶魔的女仆10.08.13_战争警报(03)川岛芳子的生死谜10.08.14_战争警报(04)末代皇帝离奇前半生10.08.15_战争警报(05)武士的傀儡10.08.16_寻找失落的女儿节10.08.17_战争警报(06)无路可退10.08.18_战争警报(07)黑血10.08.19_战争警报(08)霸王行动10.08.20_战争警报(09)零距离攻击10.08.21_战争警报(10)流血的勋章10.08.22_战争警报(11)雨林复仇者10.08.23_战争警报(12)猎杀食人魔10.08.24_战争警报(13)血溅太平洋10.08.25_战争警报(14)跳岛作战10.08.26_战争警报(15)鬼要塞10.08.27_战争警报(16)骷髅军团10.08.28_战争警报(17)战魔坟场10.08.29_战争警报(18)地狱之门10.08.30_战争警报(19)黑咒10.08.31_战争警报(20)纳粹的飞碟10.09.01_战争警报(21)双狼战队10.09.02_战争警报(22)潜水航母10.09.03_战争警报(23)敌方水域10.09.04_战争警报(24)紧急下潜10.09.05_战争警报(25)十亿摄氏度10.09.06_战争警报(26)绞杀刽子手10.09.07_大明宫(一)幻影迷城10.09.08_大明宫(二)日月当空10.09.09_大明宫(三)盛世荣光10.09.10_大明宫(四)繁华如梦10.09.11_大明宫(五)凤凰涅槃10.09.12_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一)抗日群像10.09.13_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二)中流砥柱10.09.14_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三)钢铁长城10.09.15_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四)正面战场10.09.16_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五)川军抗战10.09.17_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六)援华美军10.09.18_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七)不屈战俘10.09.19_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八)手印广场10.09.20_洋海古墓(一)发现海洋古墓群10.09.21_洋海古墓(二)史影现于器10.09.22_洋海古墓(三)复活的萨满10.09.23_洋海古墓(四)不朽的霓裳10.09.24_洋海古墓(五)永恒的守望10.09.25_洋海古墓(六)头骨穿孔之谜10.09.26_洋海古墓(七)远去的背影10.09.27_木酒海传奇10.09.28_一个西方探险家眼中的植物王国10.09.29_荡漾在羌塘草原的生命之诗10.09.30_沈阳1949(上)故都拂晓10.10.01_战火新生10.10.02_沈阳1949(下)钢铁后方10.10.03_哈勃望远镜20年(1)“哈勃”往事10.10.04_哈勃望远镜20年(2)惊天大维修10.10.05_哈勃望远镜20年(3)再见“哈勃”10.10.06_哈勃望远镜20年(4)星星的生死10.10.07_哈勃望远镜20年(5)引力剧场10.10.08_哈勃望远镜20年(6)宇宙传奇10.10.09_风雨探月港(一)10.10.10_风雨探月港(二)10.10.11_风雨探月港(三)10.10.12_寻找黔金丝猴(一)神秘皮毛10.10.13_寻找黔金丝猴(二)百年寻踪10.10.14_寻找黔金丝猴(三)最后家园10.10.15_南铜北运(上)钱王之谜10.10.16_南铜北运(中)惊动天下10.10.17_南铜北运(下)滇铜京运10.10.18_西楚霸王(一)英雄出世10.10.19_西楚霸王(二)楚汉相争10.10.20_西楚霸王(三)乌江末路10.10.21_鹿皮图的秘密(上)迷图10.10.22_鹿皮图的秘密(下)圣泉10.10.23_灵壁石(上)聆石天籁10.10.24_灵壁石(下)奇石天姿10.10.25_朔方盐州(一)沙海古墓10.10.26_朔方盐州(二)古城觅踪10.10.27_朔方盐州(三)长城天堑10.10.28_朔方盐州(四)盐都秘史10.10.29_圆明园(第一集)万园之园10.10.30_圆明园(第二集)危机骤临10.10.31_圆明园(第三集)火烧圆明园10.11.01_圆明园(第四集)圆明园悲歌10.11.02_圆明园(第五集)最后的毁坏10.11.03_寻觅:句町古国10.11.04_嵩山秘笈(第一集)地之大10.11.05_嵩山秘笈(第二集)天之大10.11.06_嵩山秘笈(第三集)山之大10.11.07_嵩山秘笈(第四集)学之大10.11.08_嵩山秘笈(第五集)佛之大10.11.09_努尔哈赤(一)起兵10.11.10_努尔哈赤(二)称王10.11.11_努尔哈赤(三)建元10.11.12_努尔哈赤(四)伐明10.11.13_努尔哈赤(五)遗恨10.11.14_北洋军覆灭记(一)新军10.11.15_北洋军覆灭记(二)集团10.11.16_北洋军覆灭记(三)阴谋10.11.17_北洋军覆灭记(四)兵变10.11.18_北洋军覆灭记(五)内讧10.11.19_北洋军覆灭记(六)府院10.11.20_北洋军覆灭记(七)兄弟10.11.21_北洋军覆灭记(八)反戈10.11.22_北洋军覆灭记(九)结局10.11.23_金色道钉(一)梦中的金山10.11.24_金色道钉(二)遥远的西部10.11.25_金色道钉(三)严酷的寒冬10.11.26_金色道钉(四)艰难的抗争10.11.27_金色道钉(五)无尽的铁路10.11.28_飘荡在羌塘草原的生命之诗10.11.29_秘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冷色锋芒10.11.30_秘境追踪(六)机械帝国_王权的神器10.12.01_秘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茶叶战争10.12.02_秘境追踪(六)全时空征伐_王者的博弈10.12.03_秘境追踪(六)机械帝国_纵横七海10.12.04_秘境追踪(六)机械帝国_远古梦想家10.12.05_秘境追踪(六)机械帝国_古代水世界10.12.06_玄奘瓜州历险记(一)潜行瓜州10.12.07_玄奘瓜州历险记(二)玉关偷渡10.12.08_玄奘瓜州历险记(三)九死未悔10.12.09_良种之战(一)东方神稻10.12.10_良种之战(二)基因魔方10.12.11_良种之战(三)为花疯狂10.12.12_谍影重重(01)鹰犬10.12.13_谍影重重(02)76号10.12.14_谍影重重(03)死穴10.12.15_谍影重重(04)内鬼10.12.16_谍影重重(05)蛇皮10.12.17_谍影重重(06)影子10.12.18_谍影重重(07)警报10.12.19_谍影重重(08)潜伏10.12.20_谍影重重(09)暗号10.12.21_谍影重重(10)使命10.12.22_谍影重重(11)毒钞10.12.23_谍影重重(12)渗透10.12.24_谍影重重(13)断剑10.12.25_谍影重重(14)暗哨10.12.26_谍影重重(15)陷阱10.12.27_谍影重重(16)深喉10.12.28_谍影重重(17)内线10.12.29_谍影重重(18)卧底10.12.30_谍影重重(19)暗室10.12.31_谍影重重(20)紫码。

纪录片《大秦岭》解说词

纪录片《大秦岭》解说词

第一集宏基伟业生活在终南山里的人大概都知道,他们现在赖以生存的这座山岭曾经养育了他们的祖先。

他们的祖先是秦人。

但是有一件事他们未必都很清楚,那就是这些被称之为秦人的人后来又翻天覆地地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帝国。

自古以来,秦岭就充满着令人向往的神秘色彩,就连它名字的由来都还是个谜。

究竟出自谁口,得于何时,史学界至今还莫衷一是,只有一种观点被普遍认可,那就是它源于古代秦人和秦帝国的威名。

所以,这座横亘在中国内陆腹地的巨大山系,就叫秦岭。

古老的地理学认为,中国大陆众多山脉的根是昆仑山。

因此,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岭被称为昆仑;后来,又因为秦岭矗立在秦国都城之南,所以秦岭又被称作终南山,或者南山。

直到公元一世纪,司马迁在他那著名的《史记》中,写下“秦岭,天下之大阻”这句话之后,秦岭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

当这座横亘在中国大地之上,绵延1600多公里的山脉告别“万世之宗”的昆仑山之后,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奔向中原大地的漫漫征程。

途中,一座座高峻的山岭又加入到秦岭逶迤东进的阵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山系,它西起甘肃,穿越陕西,东至河南,最终把中国大陆一分而为南北两半。

一座非凡的山脉,必然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

截至到上世纪5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把中国南方和北方,笼统地归结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那么,在中国大陆上真正意义的南北方分界线究竟应该在什么地方呢?终于,科学家们一致认定,以秦岭为界,在中国版图上划出一道东西向的横线,做为南北大陆地理分界线。

这条不同凡响的横线,就是位于中国大陆南北中轴线上的秦岭和淮河。

冬天到了,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寒风凛冽,冰天雪地,人们守着热炕、炉火,才能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而秦岭以南与关中地区仅一山之隔的汉中盆地,却依然青山绿水,春意融融。

人们忙碌着撒网捕鱼,播种收获,尽情享受阳春三月般的舒适与温暖。

寒流过后,皑皑白雪覆盖了大江南北,霜冻天气可以越过南岭,把逼人的寒意推进到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广东。

秦岭龙脉故事

秦岭龙脉故事

秦岭龙脉故事(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秦岭龙脉的概述2.秦岭龙脉的起源和发展3.秦岭龙脉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4.秦岭龙脉的现实意义和影响篇1正文秦岭龙脉,是我国地理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秦岭山脉,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东西横贯,是我国地理上的一个重要分界线。

秦岭龙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秦岭龙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人们称之为"昆仑山",它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山,是天神居住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昆仑山的地位逐渐下降,而秦岭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秦岭龙脉的文化内涵丰富,它既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在古代,秦岭被视为皇家的龙脉,是皇权的象征。

同时,秦岭龙脉还是道教的重要圣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山"。

在现代,秦岭龙脉的现实意义和影响依然重大。

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维护我国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秦岭龙脉还是我国的重要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的来说,秦岭龙脉不仅是我国的重要地理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篇2 目录1.秦岭龙脉的概述3.秦岭龙脉的文化意义4.秦岭龙脉的现状和保护篇2正文秦岭龙脉,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华龙脉”。

秦岭山脉是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横跨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河南五省,东西绵延 500 公里,南北宽达 100 公里。

秦岭不仅是自然地理的分界线,也是历史文化的交汇点。

秦岭龙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古人认为这里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是龙的传人所在地。

在古代,秦岭地区曾是多个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如西周、秦、汉、唐等。

这些王朝在秦岭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秦岭龙脉在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华夏民族的象征。

其次,秦岭地区是我国佛教、道教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的寺庙、道观众多,影响深远。

秦岭龙脉故事

秦岭龙脉故事

秦岭龙脉故事秦岭——龙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秦岭山脉一直扮演着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另外一点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即秦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龙脉”之一。

秦岭,中华民族的根,祖先诞生于此,民族形成于此,历史开端于此。

古今传此岭,高下势峥嵘。

大自然赋予了秦岭险峻而庞大的身躯,也赋予了它神圣的使命,它像一道天然屏障,以壮硕身躯拥抱着关中平原,阻隔着西伯利亚的季风以及黄土高原的沙尘,塑造着南北两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

“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秦岭的一部分——华山。

因此秦岭是特殊且无可替代的。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秦岭之于我们民族、国家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显著地位。

摊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秦岭横亘在中国版图的腹地,绵延1600多公里,北接黄土高原,南握四川盆地,分开了长江和黄河两条母亲河,最终形成了西起甘肃,穿越陕西,东至河南的庞大山系。

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的终南山,以及华山、太白山、玉皇山等,都是其主要山峰。

秦岭不仅以地理位置,更以显著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和地理标志。

众所周知,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把中国分成了南方和北方,产生了南方人和北方人的称呼,形成了南北意识。

于是当南北方人两情相悦时就在各种社交网站上互相调侃一下对方,不高兴时可能就骂几句,不过这也无伤大雅,反而能够增添不少乐趣。

而且这种南北意识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美国、法国、意大利等等国家都存在。

不过,有一点我国还是和其它国家不同的,我国是由一条横亘东西的秦岭山脉,再加上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天然形成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在我国历史上,例如魏晋南北朝、金元和南宋时期,秦岭—淮河线就是南北政权的分界线。

不过最终成为大家熟知的南北分界线,迄今为止找到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线的记载是出版于1908年,由张相文所著的《新撰地文学》,他用现代的科学分析了秦岭淮河线两侧的不同,随后这一说法被载入中国地理教科书。

翻越秦岭山的六条古道

翻越秦岭山的六条古道

翻越秦岭山的六条古道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长江黄河流域分水岭,自古以来当地人们就在秦岭的峪中劈山填石、架设栈道,从而开辟了许多条翻越秦岭的古道。

长安附近比较有名的6条古道从西向东依次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和武关道。

1、陈仓道陈仓道,以道路北端入山处为秦汉时陈仓县而得名;因秦岭北侧有散关扼控,又名散关道;此道开辟于先秦时期,秦末汉初已成为沟通关中与巴蜀的惯行路线,刘项相争时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由此道北伐关中。

唐代辟为驿道,逐渐替代其他栈道,成为长安通往巴蜀的主要驿道。

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长安循陇关道西行,至凤翔折南至陈仓(今宝鸡东),西南行入秦岭至玉女潭,穿越散关翻越黄牛岭至黄花川,沿故道水行至凤县,入故道川,经马岭寨、两当县、固镇、河池县、长举县至兴州治所顺政县(今略阳县),复东南行经兴城关、分水岭后渡沮水至西县(今勉县西),折西南经百牢关至金牛县(今宁强县金牛镇),再沿金牛道入蜀或经褒城至汉中。

2褒斜道褒斜道系古代长安穿越秦岭通达陕南、四川的又一驿道。

因沿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北入口在眉县斜谷,南出口在汉中褒谷,故称褒斜道。

此道历史最为悠远,是秦汉时期咸阳、长安通往陕南、四川的主要驿路。

《史记》称关中南往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

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古长安经户县折西过周至、眉县,由斜谷口入秦岭,沿斜水东侧南行,经鹦鹉嘴、下寺湾,越老爷岭入桃川谷,西过灵丹庙、杜家坪,登五里坡,进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红岩河上游(今太白县城所在地嘴头镇),再折向西南行,经两河口、关山街、古迹街、西江口镇、孔雀台、马道镇、褒姒铺,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褒谷口,经褒城到达汉中。

当年李白来往于秦蜀,走的就是这条险要栈道,所以他写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绝唱。

褒斜栈道到褒谷口时被迫停工,此时是东汉永平年间。

汉明帝闻讯后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商议,随后下诏采用“火焚水激”的物理方法在这里开凿一条长15米,高宽约4米的穿山隧洞,称为石门,这是世界交通史上第一座人车并行的通车隧道。

秦岭(中国地理南北分界山脉)

秦岭(中国地理南北分界山脉)
秦岭的演变,在中生代以前和以后的变化非常大。中生代三叠纪时期,中秦岭和南秦岭地区形成了褶皱山隆 起带,成为一个广阔的侵蚀地区;以南和巴山地带,是一个广阔的沉降地区;北秦岭(包括渭河断陷谷地)是介 于中、南秦岭剥蚀地区与鄂尔多斯沉积区之间的过渡地区。当时,南秦岭的河流往南流入巴山四川海相盆地,中 秦岭的河流往北流入鄂尔多斯内陆盆地。
中段
陕西秦岭的中段称终南山,主要山岭有四方台、首阳山、终南山和东光秃山等,海拔均在2500—3000米。是 沣河、涝河、浐河、子午河、旬河和金钱河等的发源地。由秦岭梁向东南延坤的平河梁,主峰是广东山,海拔为 2675米。在句河和社川河流域,有近东西向延伸的古道岭、海棠山和羊山,山势低缓而破碎,海拔在1500米左右, 是月河主要支流——恒河、付家河和蜀河、池河等干、支流的发源地。
在地质构造上,秦岭是一个掀升的地块,北麓为一条大断层崖,形势极为雄伟;山脉主脊偏于北侧,北坡短 而陡峭,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通称秦岭“七十二峪”;南坡长而和缓,有许多条近于东西向的山岭和山间 盆地。
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秦岭北部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秦岭南部却淹于海水之 中,接受了古生代时期的沉积。在距今3.75亿年的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南部隆起,露出海面。2.3亿年前晚古生 代的海西运动时,秦岭北部也崛起上升,至三叠纪时,因距今1.95亿年的印支运动的影响,秦岭与海完全隔绝, 雄伟的身姿基本成型。进入中生代以后,秦岭林区以剥蚀为主,是周围低洼地区的供给地。距今约8千万年的燕山 运动使秦岭在形成以断块活动为主的南北褶皱带构造格架后,秦岭又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强烈改造下,经大幅度 的块断式垂直升降运动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秦岭的格局。
骊山是陕西秦岭中段北麓外延的断块山,主峰是仁宗庙,海拔为1302米。来自骊山的溪流,有的成为灞河的 支流,有的直接流入渭河。

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的秦岭有何特殊之处?为何能被看作中华龙脉?

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的秦岭有何特殊之处?为何能被看作中华龙脉?

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的秦岭有何特殊之处?为何能被看作中华龙脉?一座秦岭就是半部中国史,秦岭被称为中华龙脉的奥秘竟然在这里秦岭在中国历史进程上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其他山脉,可以说很多中国人都低估了这座山脉的重要性。

为何只有秦岭被称作中华龙脉呢?秦岭究竟是在哪里?小秦岭和大秦岭区别可大了!秦岭七十二峪是秦岭北麓长期形成的天然峪口通常意义上,狭义上的秦岭是指位于陕西南部的山脉,这条山脉位于关中盆地和汉江谷地之间,东西长度在400-500公里之间,南北宽度大概在100-150公里左右。

最高峰是位于陕西宝鸡境内的太白山主峰。

主要分为西,中、南三段,地势上是西高东低,秦岭里有很多在中国历史上相当有名气的山峰。

如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终南山,以险著称的西岳华山,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骊山等等。

而更广义的秦岭则西起昆仑,经过陇南地区和陕西南部,东边则绵延到了湖北和河南境内,一直延伸到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和安徽蚌埠的张八岭附近。

可谓是绵延数千里!仅从这一点上说就把中国分成了南北两部分。

但是还远远不够!华山是秦岭的重要支脉,自古华山一条道,说明了华山的奇秀险峻秦岭和东边的淮河一线基本构成了中国南北分界线,南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具有较大的差异。

在降水、气温、种植作物和社会习俗方面差异很大,甚至可以说截然不同。

可以说,秦岭天然把中国分成了南北,仅从这个角度说就堪称神山。

但是只有这一点就被称为中华龙脉是远远不够的。

秦岭的神奇远远不仅如此!秦岭一座山如何影响历史进程发育于秦岭北麓的河流为关中盆地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八水绕长安,让长安成为十三朝古都成为了可能。

八水绕长安,让西安成为了十三朝古都,其中大部分河流都发源于南部的秦岭山脉其中浐河、灞河、沣河、涝河、潏河、滈河等渭河支流都发源于秦岭山脉。

如此多的河流汇聚在关中盆地,让关中盆地成为最早的“天府之国”,养活了大量的人口。

而由于秦岭山脉天然阻隔形成的地形雨带来的充沛降水更是让关中盆地丰沃千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秦岭(二)山佑汉脉片头:(字幕)秦汉唐儒释道人文山水环境气候历史文化社会生活一座影响中国的伟大山脉一部顶尖纪律片团队的精心作品大秦岭八集记录片字幕:(背景音乐歌词)终南阴岭秀[唐祖咏]碧潭插遥天[唐李世民]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唐李白]秦岭愁回马[唐杜甫]心事两悠然[唐白居易]行到水穷处[唐王维]月出孤舟寒[唐岑参]终南阴岭秀[唐祖咏]碧潭插遥天[唐李世民]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唐李白]秦岭愁回马[唐杜甫]心事两悠然[唐白居易]行到水穷处[唐王维]月出孤舟寒[唐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唐韩愈]试登秦岭望秦川[唐孟浩然]云横秦岭家何在[唐韩愈]试登秦岭望秦川[唐孟浩然]推出片名:大秦岭八集电视系列片第二集:山佑汉脉解说词:位于秦岭南麓洋县境内的一座小镇,名称龙亭。

龙亭镇名字的来历和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古代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者——龙亭侯蔡伦。

早在1800多年以前,已经厌倦了宫廷内你争我夺,危机四伏的蔡伦,每有闲暇,便经常带养子和亲属,来到洋县这里的封地,徜徉在山光水影中调养身心。

由于这位地位显赫的宦官光顾,给这座秦岭深处的小镇带来无尽的荣耀,同时古老的造纸工艺也随之来到了洋县。

(字幕:古代造纸工艺演示)公元105年,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材料,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纸。

当蔡伦把这种开创人类文明史的纸张呈现给汉和帝时,皇帝龙颜大悦,下诏在全国推广。

同期声采访:[北京大学历史系吴荣曾教授]有了纸和没有纸,那是不能比的。

这个东西又轻巧,像竹简简,那东西多笨重啊。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高蒙河教授]我们说“学富五车”,实际上就是一捆一捆的简。

它不便于携带,也不便于阅读。

[北京大学历史系吴荣曾教授]好家伙,我要写几万字的著作,我得拿个马车拉。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孙铁刚教授]是啊,我想这个对世界上恐怕影响太大、太大了,所以真的是太大了。

造纸,在文明史上贡献来讲,我想大概仅次于火的发明吧?(字幕:陕西历史博物馆)解说词:造纸术的出现,不但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字幕:汉麻纸)也为蔡伦的命运带来了新的转机。

公元一世纪,就在东汉皇帝已经开始用“蔡侯纸”下诏行文,颁布政令时,(字幕:古罗马斗兽场)西方的欧洲人还在羊皮上书写文字,而埃及人也在用一种非常原始的纸莎作为书写材料。

由于笨重而昂贵,极大限制了文化的交流与文明的传播。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国造纸术向西方的传播竟然和一场战争关系密切。

同期声采访:[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黄留珠教授]唐朝的大将叫高仙芝在哈萨克境内打了一仗,这一仗高仙芝打败了。

打败了以后,他部队很多人被俘了,被俘的士兵里头有一部分人就是造纸工人。

后来阿拉伯大食帝国知道了这个情况以后,就把这批人专门弄到他们的手头,让这些人去搞造纸,这样子造纸术就西传了。

解说词:随后,源自中国的造纸术又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传到叙利亚、埃及、摩洛哥,并在公元10世纪以后,传入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各国。

到19世纪初叶,造纸术已遍及世界。

造纸术的出现,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就在蔡伦发明造纸术的3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07年,(字幕:刘邦塑像)和项羽结盟推翻秦王朝的刘邦,攻克武关,沿秦楚古道,乘势北上,从蓝田翻过秦岭,抢在项羽前面,攻入秦国都城咸阳,将秦二世赶下王位,拉开了建立西汉帝国的序幕。

(字幕:陕西临潼)然而,就在刘邦准备和项羽分享推翻秦王朝胜利果实的时候,鸿门宴上的死里逃生,让刘邦不得不再次面对生存与死亡的抉择。

同期声采访:[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黄留珠教授]范增是主张坚决要杀掉刘邦的,认为刘邦是日后项王争天下的主要对手。

[北京大学历史系吴荣曾教授]在项羽从英雄好汉的眼光来看,我就看不起你,我就不愿意跟你去一比高下。

恐怕是有这种思想,所以我杀不杀你无所谓。

[原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周天游会长]我让你到汉中去,那儿隔着一个秦岭,有一个天险,而且汉中相对比较闭塞,和关中当时的地理、经济条件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把你放到那儿去。

解说词:项羽最终不仅没有允许项庄的利剑刺向刘邦,还封刘邦为汉王。

西楚霸王的一念之差留给自己的,是最终将他逼上绝路的强硬对手;而留给历史的,是一个在秦岭深处酝酿崛起的大汉王朝。

从关中到汉中,刘邦要翻越的,不仅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秦岭险阻,更有无尽的失落与绝望。

再次走在几个月前还意气风发,最终攻占咸阳的子午古道上,被项羽逐出的刘邦此时的心情灰暗无比,前路漫漫,一片凄凉。

(字幕:刘邦塑像)他一定没有意识到,一个足以让后人引颈仰望的王朝,将会在秦岭的荫庇下从他的手中横空出世。

同期声采访:[原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周天游会长]刘邦到了汉中以后,他实际上念念不忘,还是要收复关中的。

所以他一方面要给项羽制造一个假象,一方面他开始着手做收复关中的准备。

解说词:在尾随刘邦前行的队伍中,(字幕:汉中留坝张良庙)还有一个对日后大汉江山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这个人名叫张良。

秦末汉初的军事谋略家张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是刘邦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协助刘邦制订了许多军事作战方略,对刘邦夺取楚汉战争的胜利,最终建立起西汉王朝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后人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的其实就是张良。

在汉中以北以及东南,是高耸绵延的秦岭,而在它的南面有大巴山环绕。

由于高山隔阻,(字幕:秦岭古道示意图)来往交通十分不便,以至于在秦朝以前,盘踞在仅仅一山之隔的关中的统治者,(字幕:秦岭古道)对秦岭以南的巴蜀大地几乎一无所知。

(字幕:褒斜道遗址)正是一条绵延500多华里的穿山古道,把辽阔的关中平原和富饶的巴蜀大地艰难地建立起有限的联系。

这条具有血脉一般重要功能的道路就是褒斜道。

同期声采访:[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邹逸麟教授]褒斜道就是一条褒水,一条斜水。

褒水北面入渭河的,斜水南面入汉水的,中间有一条山脉,山脉上做的道就叫褒斜道。

解说词:据《史记》记载,刘邦率部到达汉中以后并没有进城,(字幕:石门栈道遗址)而是听从张良之意绕道褒谷口,这里就是褒斜道的最南端。

出人意料的是,张良让刘邦下令,即刻烧掉褒斜道。

张良对刘邦说,项羽虽然封你为汉王,但你依然还是项羽最大的心腹之患。

烧掉褒斜道,项羽一定以为你失去了交通手段,(字幕:张良塑像)不可能随时向他发起进攻,同时又可以断绝关中楚军南下进攻汉中的道路。

这样的一举两得,你大可安安心心,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了。

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红了秦岭的夜空。

顷刻间,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的五百里栈道,化为灰烬。

秦岭山谷中燃烧的火焰,让沉醉西楚霸王美梦里的项羽如释重负。

(字幕:项羽塑像)在项羽看来,没有了褒斜道,刘邦就等于失去了千军万马,任他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插上翅膀,飞过秦岭险阻。

就在那把烧毁褒斜道的大火熄灭短短两年之后,身居汉中的刘邦却又大张旗鼓的对外宣称,要重修褒斜道。

同期声采访:[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张晓虹教授]所以这样就让关中的章翰非常紧张,他就把在褒斜道这个关口上等待着、守候着。

[上海大学历史系朱子彦教授]其实是虚晃一枪,实际上佯攻,这就是佯攻;我那个渡陈仓是正攻。

解说词:(字幕:汉兵马俑)项羽完全被迷惑了,就在他嘲笑刘邦异想天开的时候,刘邦和张良统率的十万大军,已经兵分两路,悄悄地绕过褒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刘邦的十万大军从天而降。

他们从大散关越过秦岭,进入楚军镇守的陈仓,关中平原顿时门户大开。

从此,汉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成功军事实践,至今还被世界军事史奉为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的经典战例。

同期声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黄朴民教授]兵法上讲“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虚虚实实,其争相生”,刘邦以及他的部下运用得非常好。

所以烧栈道,修栈道就是不同阶段不同战略中心任务转移的时候提出来的一种非常契合当时实际需要的对策。

解说词:公元前202年,经历了四年楚汉战争,已经拥有了大半个中国的刘邦,在定陶称帝,确立国号时,想起被贬为汉中王的艰难岁月,他毅然决定,把刚刚建立的江山称之为“汉”。

三个月后,他又力排众议,把都城从洛阳迁至紧靠秦岭的长安。

由此,中国历史上,一个开疆拓土,威仪天下的朝代呼之欲出。

秦岭南麓城固县博望镇的博望村,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这些人家都为张姓。

究其原委也就不足为怪,因为这里就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的故里。

同期声采访:[博望村村民]这村叫博望村,我是张骞后裔64代张兆元。

全村都姓张。

我们65代现在可能是大概是三十几个人,66代可能有一百多人。

解说词:公元前141年,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即位。

正是这位年轻气盛,胸怀宏图大略的皇帝,把西汉带进了一个开疆拓土,盛极一时的崭新时代。

据《汉书》记载,从汉高祖刘邦立朝建国,经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即位,汉朝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力空前壮大。

同期声采访:[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邹逸麟教授]但是汉武帝的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北方匈奴入侵。

这个连年入侵,从文帝的时候。

汉高祖刘邦曾经被匈奴围困在平城(就是今天大同),围起来了。

一个国家的皇帝给外国军队围起来,哪个是不得了的大事情。

所以,他通西域食拉拢西域的国家跟中国合作两面夹攻匈奴。

所以他主要是为了联络西边的这些国家。

[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徐泓教授]所以,他通西域食拉拢西域的国家跟中国合作两面夹攻匈奴。

所以他主要是为了联络西边的这些国家。

解说词:公元前138年,26岁的张骞,告别博望村,翻过秦岭,(字幕:张骞塑像)来到长安。

他肩负汉武帝建立大汉帝国理想的重托,踏上了漫漫西行之路。

张骞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整个世界东方与西方还相互隔绝。

就在张骞到达中亚各国1100多年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双脚,才踏上中国的土地;而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开往东方的船队,在张骞出使西域1300多年之后,才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扬帆启程。

(字幕:唐三彩载乐驼俑)汉武帝开通通往西域各国的道路,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征讨匈奴,开拓大汉疆域。

(字幕:唐白瓷胡人头)但战争结束了,被张骞带到西方的中国丝绸却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宝黄金也沿着这条闪烁着丝绸光芒的道路,涌进西汉都城——长安。

丝绸之路,一条由开拓者张骞走在最前面的万里通途,把古老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

同期声采访:[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芮传明研究员]丝绸之路啊,它这个历史大致上可以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的中外关系史。

[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徐泓教授]比如说宗教,许多这个西方或者东南亚、南亚的宗教,像佛教传进来,也都是从这一条路进来的。

[复旦大学历史系朱维铮教授]它的语言文字,它的宗教信仰,还有它的生活习惯,还有跟它这些东西有关系的奢侈品都会跑进来,那就是文化交往。

解说词:东汉末年,持续不断的军阀混战中,秦岭,又一次成为延续汉室最后一丝气脉的屏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