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项目简介
引汉济渭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简介

1、工程总体情况
引汉济渭水源工程由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输水隧洞三部分组成。工程总体布局为: 在汉江干流和支流子午河分别修建黄金峡水利枢纽和三河口水利枢纽蓄水,并利用黄金峡水利枢纽坝后泵 站抽干流水通过秦岭输水隧洞黄三段输水至控制闸,大部分水量通过控制闸直接进入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 送至关中地区,少量水(黄金峡泵站抽水流量大于关中用水流量部分)经控制闸由三河口泵站抽水入三河 口水库存蓄,当黄金峡泵站抽水流量不能满足关中地区用水需要时,由三河口水库放水补充,经坝后电站 发电后进入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送至关中地区。
第三,复杂地基条件的坝肩稳定问题。从初步设计揭示的地质条件看,三河口大坝基础地质条件非 常复杂,具有构造复杂、裂隙发育的特点。需要研究的坝肩不利组合多,不易确定不利组合面的特点, 坝肩稳定问题相对复杂。
4、关键技术问题
(四)多水源联合调节调度问题
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关中地区的骨干水源。供水范围涉及西起宝鸡,东至华阴的整个关中核 心区域,面积1.35万km2。它将和受水区内众多的地表、地下水源联合运用,来满足5个大中城市、12个 中小城市的工业用水和6个工业园区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根据规划,以引汉济渭工程为龙头,将建成覆 盖关中核心区的关中供水工程系统。为了充分发挥引汉济渭工程的综合效益,保障关中城市群的供水安 全,必须实现引汉济渭和关中当地水源的统一调度和联合调节。
1、工程总体情况
• 秦岭输水隧洞:为引汉济渭工程的输水隧洞,横穿秦岭,地跨陕南、关中两区,连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 。秦岭输水隧洞进水口与黄金峡水利枢纽泵站出水管道相接,出口位于渭河一级支流黑河金盆水库右侧支 沟黄池沟,主要任务是将黄金峡泵站所抽的水和三河口水利枢纽调节后的汉江水自流送入渭河流域的黄池 沟。该输水洞为明流洞,洞长98.3km,马蹄形断面为6.74*6.74m,比降1/2500 ,设计流量70m3/s。
引汉济渭工程地理题

引汉济渭工程地理题摘要:一、引汉济渭工程背景二、工程地理位置及作用三、工程规划与建设情况四、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五、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六、展望未来正文:一、引汉济渭工程背景引汉济渭工程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水资源调配工程。
该工程旨在将丰富的汉江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以弥补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保障北方地区的生态用水和工农业用水需求。
二、工程地理位置及作用引汉济渭工程位于陕西省南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延长线上。
工程主要包括引汉济渭输水隧洞、输水明渠、泵站、调节水库等。
工程的作用是将汉江流域富余的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工程规划与建设情况引汉济渭工程自2009 年开始规划,2014 年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规划,工程将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主要建设输水隧洞和部分泵站,二期工程主要为输水明渠及剩余泵站的建设。
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正在积极推进。
四、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引汉济渭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该工程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北方地区的生态用水和工农业用水需求,还能够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引汉济渭工程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生态环境影响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工程采用了先进的隧道掘进技术、环保型混凝土材料和严格的环保措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六、展望未来随着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推进,未来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引汉济渭工程简介(修订)

引汉济渭工程简介引汉济渭工程是解决关中、陕北缺水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分为调水、输配水两大部分。
调水工程主要由黄金峡水库、三河口水库、秦岭输水隧洞组成。
输配水工程由南干线、过渭干线、渭北东干线和西干线组成。
工程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计划工期78个月。
工程建成后,可满足西安、咸阳、渭南、杨凌4个重点城市及沿渭河两岸的13个县城5个新城和2个工业园区,总计2348万人的生活及工业用水,还将归还被大量挤占的300~500万亩耕地的农用水。
此外,可以有效改变关中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防止城市环境地质灾害。
每年增加渭河干流水量7~8亿立方米,从而有效提高渭河纳污能力,维持渭河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提供水源支撑。
工程建设也将为陕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促进陕南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密切陕南与关中经济联系。
同时,通过水权置换,在黄河上争取更多用水指标,推动陕北黄河引水工程建设,为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1)黄金峡水利枢纽黄金峡水利枢纽位于汉江干流汉中市洋县境内黄金峡锅滩下游2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坝址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76.2亿立方米。
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高68米,正常蓄水位450米,总库容2.29亿立方米。
坝后泵站装机功率12.95万千瓦,设计扬程117米。
坝后电站总装机量13.5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63亿度。
(2)三河口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位于佛坪县与宁陕县交界的子午河峡谷段,在椒溪河、蒲河、汶水河交汇口下游2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2186平方公里,坝址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8.7亿立方米。
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拱坝,坝高145米,正常蓄水位643米,总库容7.1亿立方米。
坝后泵站总装机功率2.7万千瓦,设计扬程97.7米。
坝后电站总装机容量4.5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亿度。
(3)秦岭输水隧洞秦岭输水隧洞全长98.30公里,设计流量70立方米/秒,纵坡1/2500,最大埋深2000米。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债务融资分析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债务融资分析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重点水利工程之一,是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工程的建设是为了解决陕西省汛期洪水、旱季枯水问题,提高灌溉效率,促进陕西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由于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巨大,陕西省政府需要进行债务融资来支持工程的建设和运营。
本文将对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债务融资进行分析,从融资规模、融资成本、融资用途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融资规模根据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规划,该工程的总投资规模大约在300亿元人民币左右。
政府财政投入约占50%,剩余的资金需要通过债务融资来解决。
考虑到工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陕西省政府需要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来筹措资金,包括发行政府债券、银行贷款、PPP模式等。
在制定融资计划时,应当根据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和资金需求情况,合理安排债务融资的规模和时点。
二、融资成本债务融资的成本是指政府为融资所支付的利息和相关费用。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债务融资成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货币政策、债券市场利率、陕西省信用评级等。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家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国债利率和企业债券利率处于较低水平,这为陕西省政府进行债务融资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陕西省信用评级较高,债务融资的成本相对较低。
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以降低债务融资的成本。
三、融资用途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债务融资所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环境保护、项目管理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
工程建设是融资资金最主要的用途,占到融资总额的大部分。
在融资用途的选择上,应当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资金需求,确保融资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陕西省政府还应当关注债务融资的风险管理。
债务融资存在着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时,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债务融资造成负面影响。
引汉济渭工程总体布局

引汉济渭工程总体布局刘斌【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5(000)014【摘要】引汉济渭工程是统筹陕西省三大区域,联通汉江、渭河南北两大水系,构建关中地区大水网的关键性调水工程.在项目前期论证规划中,拟定黄金峡线路方案、串支方案、旬阳线路方案、双线越岭方案等4种线路比选方案,推荐黄金峡线路为调水规划线路;对全抽水、全自流和混合等3种不同输水方式进行比选,推荐黄金峡线路的混合输水方式为工程总体布局规划方案.基于规划方案,对调水工程总体布局作进一步的优化,组合成3种可供比选的总体布局方案.总体布局方案统筹考虑了国家、省地、流域的经济社会宏观发展规划,引入系统分析和优化方法新理念,从社会、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推荐“低线一洞穿越调水进黄池沟方案”为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方案.该方案调水工程由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输水隧洞三大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各部分工程规模、布置及调度运行方式.【总页数】4页(P76-79)【作者】刘斌【作者单位】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710001,西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8【相关文献】1.从\"两手论\"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40年历史演进 [J], 许光建2.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岭北工区抽排水方案研究与设计 [J], 刘旭3.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水库多目标调度模拟研究 [J], 肖瑜;罗军刚;燕军乐4.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J], 金弈;徐国鑫;乔海娟;董磊华;谭奇林5.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 施工组织设计..................................................................................................................... 1-1 1.1施工条件....................................................................................................................... 1-11.1.1工程条件................................................................................................................. 1-11.1.2自然条件................................................................................................................. 1-4 1.2料场选择与开采 ......................................................................................................... 1-131.2.1可研审查意见....................................................................................................... 1-131.2.2料场选择............................................................................................................... 1-131.2.3料场开采............................................................................................................... 1-19 1.3施工导流..................................................................................................................... 1-191.3.1水文特性............................................................................................................... 1-191.3.2导流标准............................................................................................................... 1-20 1.4主体工程施工............................................................................................................. 1-201.4.1概述....................................................................................................................... 1-201.4.2施工支洞............................................................................................................... 1-211.4.3主隧洞工程施工................................................................................................... 1-331.4.4 控制闸工程.......................................................................................................... 1-431.4.5控制闸交通洞....................................................................................................... 1-441.4.6 金属结构安装...................................................................................................... 1-44 1.5施工交通运输............................................................................................................. 1-451.5.1 对外交通运输...................................................................................................... 1-451.5.2 场内交通运输...................................................................................................... 1-47 1.6施工工厂设施............................................................................................................. 1-481.6.1砂石加工系统....................................................................................................... 1-481.6.2混凝土拌和站....................................................................................................... 1-501.6.3综合加工厂........................................................................................................... 1-501.6.4 机械保养厂.......................................................................................................... 1-501.6.5 炸药库.................................................................................................................. 1-511.6.6 施工供风、供水.................................................................................................. 1-51 1.6.1 施工供电.............................................................................................................. 1-51 1.6.8 施工通信.............................................................................................................. 1-52 1.1施工总体布置 ............................................................................................................. 1-52 1.1.1布置原则............................................................................................................... 1-52 1.1.2分区规划............................................................................................................... 1-53 1.1.3土石方平衡及堆渣规划....................................................................................... 1-54 1.1.4工程占地............................................................................................................... 1-55 1.8施工总进度................................................................................................................. 1-56 1.8.1编制依据和原则................................................................................................... 1-56 1.8.2 施工分期.............................................................................................................. 1-57 1.8.3 施工总进度.......................................................................................................... 1-57 1.9主要技术供应 ............................................................................................................. 1-59 1.9.1 主要建筑材料...................................................................................................... 1-59 1.9.2 劳动力供应.......................................................................................................... 1-60 1.9.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601 施工组织设计1.1 施工条件1.1.1工程条件1.1.1.1工程地理位置秦岭隧洞工程黄三段为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的组成部分,该工程南起黃金峡枢纽左岸坝后泵站压力管道出水闸,北至三河口枢纽右岸坝下游300m附近的控制闸,全长16.48km。
引汉济渭工程前期工作需要研究的问题

〉 〉 〉需要研究的问题
◎ 张克强
引汉济渭工程是针对我省关中严重 缺水问题, 规划提出的一项跨流域调水 工 程 。无 论 从 工 程 规 模 、技 术 难 度 还 是 影 响范围上看, 引汉济渭工程都是我省水 利工程史上一项开创性事业。从长期以 来对引汉济渭研究及勘察设计的成果 看, 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不存在制约性 的技术障碍, 但仍面临一些具有挑战性 的问题, 笔者认为, 妥当解决和处理好这 些问题, 是引汉济渭工程顺利建设的重 要前提。
2.抽 水 蓄 能 问 题 引汉济渭需要建设黄金峡、三河口 两 个 大 型 水 库 , 两 个 水 库 相 距 17km, 水 位 相 差 190m, 有 可 能 利 用 两 个 水 库 , 结 合泵站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甚至利用两 库建设多处蓄能电站 ( 在库边或下游再 建 上 、下 库) , 使 引 汉 济 渭 工 程 的 功 能 得 到扩充。如结合抽水蓄能电站, 将黄三隧 洞设计成有压输水, 抽水平均扬程和能 耗会有所降低。虽然目前西北电网对抽 水蓄能电站的需求尚不明显, 但随着经 济发展和峰谷电价差的拉大, 结合黄金 峡泵站建设蓄能电站有可能取得一定的 经济效益。因为是否结合蓄能电站对机 组 选 型 、工 程 布 置 等 均 有 直 接 影 响, 在 泵 站设计中有必要对可能成立的各种方案 进行充分论证比较。
地质问题, 如果掘进中途出现严重问题, 将给整个工程工期和投资造成严重影响。
3.施 工 环 境 控 制 措 施 由于超长、大埋深, 隧洞建设中的普遍 性问题表现在秦岭隧洞上即可能成为复杂 问题。由于地面水系复杂, 洞线穿越多处地 质构造带及透水岩层, 较大量的涌水甚至 突然涌水是秦岭隧洞必须警惕的问题。此 外, 施工热害是秦岭隧洞要面对的另一个 特殊问题。据预测深埋段岩层基础温度约 32℃, 加上施工过程产热, 将使洞内气温处 于较高水平, 对施工造成影响。为此, 必须 采取有效控制环境温度措施。 4.衬 砌 结 构 设 计 衬砌结构对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均 会 带 来 重 要 影 响 。在 安 全 可 靠 的 前 提 下 , 对衬砌结构进行优化, 特别是合理简化 地质条件较好段落的衬砌, 是引汉济渭 秦岭隧洞工程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水利工程施工难度排名

水利工程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难度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施工环境、技术要求等。
以下将根据这些因素,对水利工程施工难度进行排名:1. 引汉济渭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旨在将汉江的水引入渭河,以解决陕西地区的缺水问题。
该工程面临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如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单机连续掘进、长大支洞施工难度世界罕见等。
此外,工程涉及的地质条件复杂,需要攻克复杂地质难题,施工难度极高。
2. 银屯—凡平隧洞银屯—凡平隧洞是百色水库灌区工程中的最大控制性工程,全长2251米。
该隧洞所经区域地质松软,围岩强度低且破碎,洞内渗水严重,施工难度系数大。
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悬臂掘进机开挖技术,克服了隧洞开挖的难题,使工程进度加快,施工质量和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3.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国历史上引水流量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总投资最高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
该工程全长490.33公里,施工过程中需穿越14条发育断层以及下穿雷州青年运河等河道,施工难度极大。
4. 凉山州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凉山州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中的太和隧洞全长12.077公里,是该工程中最长的隧洞。
施工难度主要源于地质复杂、破碎裂隙多、地下水丰富及特定的昔格达地层和断层破碎带。
为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了长隧短打的方法,在隧洞一侧创建了4个施工支洞,将隧洞分成5个施工段,增加了作业面数量。
5. 李家岩水库大坝填筑工程李家岩水库大坝填筑工程是国家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成都市崇州市。
该工程大坝高达123米,总库容达1.71亿立方米。
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复杂现场条件、高环保要求、施工难度、地质灾害等挑战,如合理规划填筑顺序、维护运输道路、双班24小时作业以及运用无人驾驶碾压等四大核心技术。
6. 世界最高面板坝——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在建最高面板坝,面板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预计使用混凝土总量为12万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汉济渭项目简介
1工程概况
1.1 总体概况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是针对关中地区缺水问题提出的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的骨干调水线路,也是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引八库”重点水源工程之一。
是解决陕西省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有效遏制渭河水生态环境恶化,减轻关中地区环境地质灾害的重点支撑工程,是实现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影响长远的永久性措施,是影响全局改变缺水局面的战略性工程,同时也是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大型水利工程。
规划的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省内跨流域调水工程,整个调水工程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秦岭输水隧洞(黄三段和越岭段)。
调水工程首部黄金峡水库位于汉江上游陕西省洋县黄金峡,尾部秦岭隧洞出口位于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东侧2km处的黄池沟内,规划向关中地区多年平均调水15.0亿m3。
秦岭隧洞进水口位于三河口水库坝后汇流池,出口位于渭河一级支流黑河金盆水库右侧支沟黄池沟内,任务是将汉江流域调出水量自流送入渭河流域关中地区,隧洞为明流洞,全长81.779km,设计流量70m3/s,多年平均输水量15.0亿m3,隧洞平均坡降约1/2500,采用钻爆法+2台TBM法施工,工期6.5年。
1.2 TBM施工段(岭北)工程概况
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TBM施工段岭北工程由TBM后配套安装洞
(73.4m )、 TBM 主机安装洞(50m )、TBM 步进洞(186.6m )、TBM 始发洞(25m )、TBM 检修洞(30m )、TBM 拆卸洞(50m )和TBM 掘进施工段(7272.517+8855m )组成。
其中TBM 后配套安装洞、TBM 主机安装洞、TBM 步进洞、TBM 始发洞、TBM 检修洞、TBM 拆卸洞采用钻爆法施工,现浇混凝土衬砌。
5号支洞长4595m (平距),斜长4619.97m 。
5号支洞采用无轨运输方式,主要解决中间TBM 长段落施工通风、出渣、检修等问题。
岭北TBM 施工段采用一台Φ8.02m 敞开式 硬岩掘进机施工,支洞固定皮带机+主洞连续皮带机出渣,连续皮带机出渣,模筑衬砌段采用全圆穿行式模板台车TBM 同步衬砌技术。
TBM 通过6号支洞运至组装洞室,在洞内组装并完成调试后向进口方向掘进。
5号、6号支洞所出渣均弃于王家河支流东河河漫滩处。
73.4m
50m
186.6m
25m
TBM后配套安装洞TBM主机安装洞
TBM步进洞TBM始发洞隧洞中线
三河口
黄池沟
2261m
K 65+163.517
K 62+902.517
K 62+829.117
K 62+779.117
K 62+592.517
K 62+567.517
K 55+280K 55+265
K 55+295
隧洞中线
7272.517m
30m
8855m
50m
K 46+360
K 46+410
TBM施工段 段落一检修洞
TBM施工段 段落二
拆卸洞钻爆施工段6号
支洞
长2470m 5号支洞 长4595m
7号支洞 长1877m
K 67+163.517
K 70+723
3559.483m
钻爆施工段2000m
钻爆施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