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

合集下载

在新医改政策下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在新医改政策下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02
社会药房药学服务能 力不足
社会药房的药学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03
处方药滥用问题依然 存在
一些患者对处方药滥用的问题依然存 在,给药学服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 战。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药学服务人才不足
药学服务人才不足是导致药学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
之一。
政策支持不足
社会药房药学服务能力不足与政 策支持不足有关,政府应加大对 社会药房的支持力度。
患者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患者对药品安全意识薄弱,缺 乏正确的药品使用知识。
03
如何提高药学服务工作的质量
建立完善的药学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药学服务规 章制度
制定药学服务工作规范、质量标 准、操作规程等,明确药学服务 工作职责和流程。
建立药学服务网络平 台
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药学服务 网络平台,实现药学服务的全流 程管理和信息共享。
转变药学服务 模式
新医改政策要求药学服 务从传统的药品供应向 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监 护转变,药师需要转变 药学服务模式,关注患 者的需求和治疗效果。
加强与医生的 协作
药学服务工作需要加强 与医生的协作,共同制 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 高药物治疗水平。
关注药品供应 和采购…
药学服务工作需要关注 药品供应和采购制度的 改革,积极参与药品管 理和合理使用的管理工 作。
提高公众对药学服务 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THANKS
强化药品供应保障
加强药品供应链管理和库存管理 ,确保药品的及时供应和安全储 存。
提高药学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
加强药学专业技术培 训
提高药学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 知识水平,开展药学专业技术培训和 学术交流活动。

医药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与临床药学学科发展

医药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与临床药学学科发展

医药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与临床药学学科发展现如今,我国的医学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对于健康事业和药学相关工作来说,传统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其需求,医疗服务已经成为工作内容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所以需要对医院药学工作模式进行进一步转换和优化。

本文对医院药学工作的模式转变过程的现实需要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和路径进行阐述,并探讨了该学科的发展前景,以供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卫生管理部分采用,以及为医院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标签:临床药学;医院;工作模式;学科发展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医院药事管理地位愈发重要,传统的药物供应和服务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要,自然也就不能满足临床药学服务需求。

作为医院药事管理人员,应深入思考如何持续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完善临床药学服务体系,更新药事管理工作模式,从而更好的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文章通过查阅和了解临床药学历史沿革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文献,剖析国内、外医院临床药学的工作现状和模式,就现代医院临床药学学科未来建设的模式做了深入的探讨,为未来医院临床药学新的发展和模式提供思路。

1 医院现阶段在药品方面出现的问题1.1 医院所开处方大,处方贵,没有指征用药目前,在医院进行药品应用时出现了很多严峻的问题,比如,医生所开处方比较大,处方非常贵,没有指征用药等问题,对药品的应用安全和合理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主观方面的因素目前医疗体制在运行过程中,对临床医师等医务人员的相关补偿机制没有到位,出现了一些医师开大的处方,开昂贵价格的药品,导致出现药品没有指征滥用的现象。

不仅对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影响非常大,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甚者违反了相关的医保政策。

2)客观方面的问题是目前我国临床药师较少,而医生的工作量非常大,没有更多精力去研究药品的安全和质量问题。

再加上临床医师缺乏药品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药品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2 医院对药物新发现提供的思维源泉乏力自古以来,医学和药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

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

投稿邮箱:sjzxyx88@(下转第304页)作者简介:高树萍(1977-),女,汉族,本科,主管药师,河北省怀安县中医院,医院药学。

·药事管理·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高树萍(河北省怀安县中医院,河北 张家口)摘要: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临床药学的工作开展也需要根据新医改的政策变化转变具体工作的开展模式。

药学服务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是非常讲求工作方法和工作组织形式的,且根据不同的服务环节,新医改的工作开展需要结合相应的工作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

具体的改革方向,需要根据药学服务的对象和具体的服务模式,结合实际完成转变过程,本文以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为研究要点,探索服务模式转变的方法。

关键词:新医改;药学服务模式;转变;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B DOI : 10.19613/ki.1671-3141.2019.76.176本文引用格式:高树萍.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302,304.0 引言临床药学的服务模式,一方面应当以服务对象为核心进行转变,另一方面,应当从服务工作的组织和开展维度入手进行转变和更新,另外,对于用药环节的监测和管理也是药学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全面做好这些具体环节的管理,维持其有效运行,才能促使药学服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 药学服务概念的总体阐述从性质上来讲,药学服务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特点和相关的技术要求的服务工作内容,要想适应新医改对于医药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则需要首先对药学服务专业的基本内涵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了解,从而结合其特征实现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工作。

1.1 基本概念药学服务,从基本概念的角度上分析,主要就是指药师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实现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1]。

在具体实施中,这项服务的提供,是以药物治疗为中心的,从性质上来讲,药物治疗属于针对疾病开展的治疗,而相关的服务,一方面能够辅助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另一方面,对于提升患者用药期间的舒适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新医改政策下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在新医改政策下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CHAPTER 02
药学服务在新医改政策下的 挑战与机遇
药学服务面临的挑战
药学服务定位不明确
新医改政策下,药学服务的定位不够明确,药师的角色和职责需 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缺乏规范的药学服务标准
目前缺乏规范的药学服务标准,导致药师在提供药学服务时缺乏 明确的指导原则。
药师专业能力不足
部分药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不足,无法满足新医改政策下对 药学服务的要求。
建立和完善药学服务管理体系
建立药学服务流程和标准
建立药学服务流程和标准,包括药物咨询、处方审核、药品调配、药品监测等方面的流程和标准,确保药学服 务的质量和规范性。
完善药学服务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
建立药学服务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对药学服务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推进药学服务信息化建设
药学服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1 2 3
方向一
加强药物治疗管理。药师应通过评估、监督、 教育等方式,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方向二
推进药学信息化建设。药师应积极掌握和应用 信息技术,建立药学信息数据库,提高药学服 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方向三
促进多学科合作。药师应与医生、护士、营养 师等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 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服务。
新医改政策对药学服务未来发展的影响
影响一
新医改政策将推动药师在医疗服务中的角色转变,从传统的药品 供应转向药物治疗管理,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效果。
影响二
新医改政策将促进药师与医生、护士等其他医疗团队的紧密合作 ,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服务。

新形势下医院药学的发展

新形势下医院药学的发展

新形势下医院药学的发展第一篇:新形势下医院药学的发展【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也在进行。

切实掌握好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本文重点从医德建设,药学服务中职业风险的控制,药学监督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只有在不同层次上满足患者的需求,逐步和国际先进的药学管理接轨,我国的医院药学才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药学;发展;医德建设;职业风险;药学监督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必将成为药学领域中重要的一门学科。

药学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本文重点探讨一下药学发展的几个方面。

1 重视医德建设在医院药学发展中的首要地位医院药学人员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病人用药安全和生命安危,关系到现代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

古人云“无德不成医”,传统医德逾越千年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医德,其“救死扶伤,服务于民”的宗旨并未改变。

作为医药工作者,一旦丧失了伦理道德,其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所以能否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中,切身为病人着想,能否做一名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能否把医德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是关系到医院药学能否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

1.1 药学人员需要树立良好的医德树立良好的医德就会感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重要的,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和病人的安危和健康有关,对病人承担着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

1.2 完善药剂科的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药剂科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也是靠良好的医德来保证。

良好的医药道德是药学人员抵制不正之风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抵制金钱腐蚀,防止商品交易侵入到医院药学人员精神生活中的有力武器。

2 加强临床药学服务中职业风险的控制临床药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风险控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下,“实现病人利益最大化”将是最高服务准则,药师的临床药学工作必须更趋于人性化的服务特性。

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与临床药学学科发展

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与临床药学学科发展

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与临床药学学科发展摘要: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药房工作模式向现代临床药学模式转变。

这种转变强调了临床药学干预的重要性,药师作为医疗团队的一员与医生合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服务。

个性化药物治疗的发展也使得药学工作更加注重患者的需求和治疗效果,为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医院药学工作模式;转变;临床药学发展引言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和临床药学学科的发展是当前医院药学领域的重要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院药学理念的更新,药学工作已经从传统的药物供应和管理转变为更加注重患者用药安全和药物治疗效果的临床药学服务。

这种转变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1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1.1传统模式下的药学工作流程传统模式下的药学工作流程通常包括药品采购与库存管理、处方审核与发药服务以及药物临床监测与不良反应管理。

(1)药品采购与库存管理:在传统模式下,药学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进行药品采购,确保医院有足够的药物供应。

药学师会根据医院的需求和患者的治疗需求,制定药品采购计划。

(2)处方审核与发药服务:药学师会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防止药物错误使用。

审核包括对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给药途径等进行综合评估。

审核通过后,药学师会根据处方发放药物给患者,同时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用药指导和咨询。

(3)药物临床监测与不良反应管理:药学师通过药物临床监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和管理。

这包括对患者的疗效监测、剂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监测等。

药学师会与医生和患者合作,及时识别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1.2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背景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背景主要包括医疗体制改革与医院管理模式升级,以及药学服务的专业化需求和病患需求的提高。

(1)医疗体制改革与医院管理模式升级: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院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以病患为中心的综合医疗服务模式。

在新医改政策下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在新医改政策下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对新医改政策下做好药学服务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要点一
建议
要点二
展望
为了在新医改政策下做好药学服务工作,需要加强药学服 务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建设,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加强药学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同时,需要加强药师与 医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
未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药学服务将在 医疗服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药师的角色和职责将得 到更广泛的认可和重视,药学服务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精 细化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药学服务将更加注重技术创 新和信息化,提高药学服务效率和质量。
机遇
新医改政策为药学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包括扩大服 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患者对药学服务的信任和需求 等。
应对新医改政策的策略与建议
策略
药学服务提供者应该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药学服务的技术水平和专业 能力,积极参与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建议
药学服务提供者应该加强对新医改政策的学习和研究,了解政策对药学服务的 影响和要求,加强与政府和医疗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 发展。
提供家庭药师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建立家庭药师制度,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药师可定期上门为居民进行药物调整、评估疗效和解答用药问题,保障居民用药安全 有效。
加强慢性病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师应积极参与慢性病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长期的用药指导和健康 管理建议。同时,与医生、护士等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管理计划,提 高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3
药学服务的工作流程与规范

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药学部门的管理服务内容与措施对药学部的影响

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药学部门的管理服务内容与措施对药学部的影响

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药学部门的管理服务内容与措施对药学部的影响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药学部门在医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医改的实施,对药学部门的管理服务内容与措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些变化对药学部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证药学部门的高效运转和质量服务。

一、新医改对药学部门的影响1、改变了药品采购方式新医改明确规定,医院药品采购必须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进行统一采购,建立集中采购制度。

这一的实施,使得药学部门需要在采购方面做出大量的改变,包括采购流程、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等方面的改善。

2、加强了药品质量的审查新医改强调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医院药学部门需要加强药品采购时对药品的质量论证,必须确保药品来源可靠、质量安全、价格透明。

此外,对药品的退货、调拨等行为也需进行严格的审查与管理。

3、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益新医改重点关注医疗服务的效益,药学部门也需要切实提高在医疗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加速药物供应,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4、加强了药学管理新医改要求各级医院加强药学管理,改善药学工作流程和制度,加强药品库存控制,提高药品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完善药学工作体系。

因此,药学部门需要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管理质量。

二、药学部门针对新医改的应对措施1、强化药品采购的合规性管理药学部门要严格按照药品采购流程和合同管理规定执行药品采购,针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尽可能保证每一个采购环节的合规性。

2、建立科学的药品库存管理模式药学部门要建立科学的药品库存管理模式,制定药品进出库、库存调剂、盘点管理等流程,定期对库存进行清点,并在存储、保管、使用之前对药品质量进行检验,降低药品损耗和过期率,最大程度减少浪费,减轻财务压力。

3、提高药学质量管理水平药学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药学职能,加强药学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以及药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药品库房管理方面,要加强质量管理、加大投入,提高药品的品质水平和安全性,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7-12-26T09:46:56.1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作者:于洋隋娟(通讯作者)
[导读]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显著提升。

在这种变化的影响下,社会公众对医疗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 266000
【摘要】在临床中,医院的药学服务直接影响患者的药费、生命安全及预后状况。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新医改的要求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医院的实际状况,从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围手术期用药、临床药师参与以及用药监测等方面对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理论参照依据。

【关键词】新医改;药学服务模式;用药监测
前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显著提升。

在这种变化的影响下,社会公众对医疗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为了满足这种要求,新医改对医院临床用药合理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该制度的影响下,各大医院纷纷出台一系列规程制度,对传统药学服务模式作出合理调整,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药学服务。

一、新医改的要求
2009年4月,国务院经审议通过了《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2项制度。

新医改将药物作为改革重点,严格要求各大医院合理用药。

二、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及实践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当前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及实践进行分析:
(一)药学服务模式方面
在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患者为中心
从临床药师工作重心的变化历程来看,新医改政策出台之前,临床药师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药品保障方面。

而新医改的提出使得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模式转化为以患者为中心模式。

当患者入院后,在精确收集患者既往用药史、过敏史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合理的用药咨询服务[1]。

当患者因病情变化出现转科现象时,两科室临床医师、临床药师通过沟通共同制定出患者的用药方案(包含停用哪些药物、继续服用哪些药物、加用哪些药物)等。

2.强化围手术期用药
结合当前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工作来看,在新医改背景中,围手术期药学服务模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用药规范。

为了满足新医改提出的合理用药要求,临床医师根据围手术期用药需求,分别制定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青霉菌素类药物皮试等多种类型的标准用药规范。

第二,提供用药建议。

在临床治疗中,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因素较多。

为了提升外科围手术期用药的合理性水平,临床药师会从镇痛方案、预防用抗菌药物等方面,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及用药咨询。

3.组织形式
实施新医改制度前,临床药师属于医院内科范畴。

新医改制度出台后,所有临床医师转入外科,为神经外科、普外科等外科科室提供合理的镇痛、抗感染等相关用药方案。

这种组织形式的变化使得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了显著降低。

4.服务方法
从服务方法方面分析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在新医改前后的转变,可以发现,与以往相比,药学服务方法产生了明显的精细化特征。

在新医改形势下,当开具处方后,临床药师、临床医师共同参与处方点评,这一环节为药师与医师之间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这种药学服务方法有效减少了医院问题处方的数量,并起到了降低药占比的作用。

除了处方点评方面,病房查房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传统临床查房仅由临床医师负责,而在新医改的影响下,医院的查房环节增加了临床药师查房这一流程:在医师查房结束后,由临床药师对各个病房需要重点关注的患者(多为重症患者)再次进行药学查房,评估医嘱的合理性,参照患者的病情、药效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检查指标,向临床医师提示应停止某种或多种药物的医嘱[2]。

例如,当某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时,临床药师会从临床用药禁忌症、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患者的血药浓度报告单等方面,为临床医师、患者提供可靠的用药建议。

三、临床药师参与方面
在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中,临床药师参与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对临场不合理用药习惯的纠正方面。

以外科临床围手术期用药为例,临床医师不合理用药主要集中在I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临床医师习惯于术前采用头孢西丁预防感染的发生)方面。

针对这种现象,临床药师按照如下原则对其进行有效纠正:这种抗菌药物的半衰期仅有41-59min。

当临床医师于术前2h或术前1h时间范围给予患者静脉输注头孢西丁后,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4h期间仍然存在感染风险。

因此,为了降低I类切口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应于配置中心统一为I类切口患者配置头孢呋辛皮试液,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此外,这种不合理用药行为的纠正还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其经济负担。

四、用药监测方面
新医改对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需要通过完善的用药监测来实现。

为了满足新医改的要求,医院的用药监测工作主要产生以下几种变化:第一,用药评估。

临床医师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将药物品种及病区作为分类标准,对医院各科I类切口预防用药时程(例如,临床医师于术前何时给予患者口服预防用抗感染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强度及药物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第二,点评公示。

当评估环节结束后,会按照药物品种、病区对进行药物处方等进行点评公示。

例如,通过围手术期用药、预防用药等的评估环节发现患者存在还原性谷胱甘肽用量不合理等问题。

点评公示后,逐一将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反馈至各科室,在分析正确用药的同时,要求临床医师进行纠正。

经过1个月后,再次对临床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估,进而有效纠正各种不合理用药问题。

从患者的角度来讲,用药监测的进行可以有效保障患
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此外,这种药学服务模式转变还可以帮助患者节约药费,减轻患者、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新医改的实施对医院的临床用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新医改形势下,医院通过对临床药师、临床医师工作形势的调整,强化了临床用药的开具处方、监测、点评等环节,使得整体用药合理性发生显著提升。

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临床医师而言,临床药师的参与都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专业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晓佳,崔向丽,刘莹等. 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1):1042-1044.
[2]王少华,赵艳,李杨. 新“医改”形势下我院医院药学实践的创新与发展[J]. 中国药房,2011,22(41):3853-38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