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特点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获得的肺炎,不包括医院内感染或长期护理机构中的感染。
CAP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正确的诊断对于CAP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明确的诊断标准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CAP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根据美国胸科学会/感染病学会(ATS/IDSA)发布的指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CAP的临床表现常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
对于老年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CAP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特别注意。
2.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是诊断CAP的重要手段。
通常CAP在X线或CT上表现为肺部实变、浸润、渗出等病变。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CAP的诊断。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痰培养、血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定CAP的病原体。
细菌性CAP的患者常表现为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升高。
病原体的培养和PCR 检测可以帮助确定CAP的致病菌种类。
4. 临床评分,根据CAP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风险,医生可以使用临床评分系统(如CURB-65评分、Pneumonia Severity Index)来评估CAP患者的病情。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确定住院的需求。
除了上述诊断标准外,对于CAP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栓塞、肺炎支原体感染等。
此外,对于CAP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器官功能检查和评估。
总之,CAP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CA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医生应当熟悉并准确应用CAP的诊断标准,以提高CAP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1. 引言1.1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获得的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这种肺炎通常不需要住院治疗,而是在家中或社区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主要影响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突发性和多样性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
区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种类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方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疫苗接种、避免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等措施十分重要。
及时就医、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防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关键措施。
通过加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和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病率和减少疾病的传播。
【字数:232】2. 正文2.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感染的肺部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这种疾病常见于季节变换时期,尤其是冬季。
据统计,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影响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与年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老年人和婴幼儿是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
长期接触空气污染、吸烟、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肺部疾病)的人群也容易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胸痛、疲劳等,严重病例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及时发现和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对预防和治疗该疾病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和遵医嘱进行治疗,才能有效防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和传播。
2.2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1. 年龄因素:年龄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和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了患肺炎的风险。
2023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重点内容

2023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重点内容近日,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组织国内急诊、呼吸危重症、微生物和临床药学的多学科专家,成立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共识(指南共识注册编号:PREPARE-2023CN141)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采用德尔菲调查法,制定了《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曲市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部分内容如下:1老年CAP的流行病学特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类型之一,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呼吸免疫系统及防御功能低下,CAP患者有更高的病死率,与年龄呈明显相关性,年龄越大则病死率相应增大,特别是65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上升。
调查显示我国老年CAP的住院病死率为5.7%高龄老年CAP住院病死率高达11.9%,超过75%的老年CAP 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最常见的前三位是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和脑血管病。
推荐意见1:老年CAP发病率呈明显的季节波动和地域差异;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和脑血管病是老年CAP最常见的合并症;随着年龄和合并症的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升高。
2老年CAP发生的危险因素高龄和基础病是老年CAP发生不良预后的首要危险因素,年龄≥85岁是老年C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老年人由于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合并耐药菌感染。
多个研究显示慢性肺病,严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W瘤,糖尿病、恶病质和老年CAP与更长住院时间和更高的病死率相关。
吸入性肺炎是老年CAP的主要病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吸入性肺炎占老年CAP的近70%o老年人多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受损等,隐形误吸是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发现男性、神经系统疾患、肺部基础疾病和服用特定药物(抗癫痫药、质子泵抑制剂)等均和误吸密切相关。
老年人免疫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免疫功能是决定老年CAP预后的主要因素。
合肥地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分析

社 区获 得 性 肺 炎 (o ui curdpemoi, A ) cmm nt aq i nu na C P 是 y e
的 30 3 例成人 C P A 患者的l 临床资料 , 比较老年 C P A 患者和非老年 C P患者 的病原学 检查 、 A I 临床特征 、 基础疾病及疗效 等情况 。
老年 C P患 者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 菌, A 呼吸系统的临床症状不典型 , 基础疾病 多, 容易出现并发症 ; 出院治愈率 、 致死 老年人 由于免疫力低 , 器官功能减退 , 合并多种基础 疾病 , l 临床症 率分别低于和高于非老年患者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但
c r rt, hicii l y t e o tpcl teptoei bcei tate a eem syGa ngtebce a P> .5 . ue a ter l c mp ms r n ty i ,h a gnc at a hthyhdw r ot r e n as o w e a h r l m—eai ati( 0 0 ) v r
J n ay2 0 o Dee e 01 oc mp r h l ia e trs eilg n a k ru d dsae ewe ned ryC ainsa dn n— a u r 0 9 t c mb r2 0 t o aeteci c faue 、t oya d b c go n ies sb t e lel AP p te t n o n l o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简称SCAP)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疾病,主要发生在社区环境下,多见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SCAP的病因复杂,可以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多种因素引起。
由于SCAP的病情较为严重,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SCA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SCAP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等,但是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同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危重症状,这是需要及时治疗的。
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SCAP的病因,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等。
对于疑似病毒感染的患者,可以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抗体检测。
对于疑似细菌感染的患者,可以进行痰液细胞学检查、痰培养和血培养等。
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SCAP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胸片、CT扫描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检查结果并不能确定SCAP的病因,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二、治疗方法1.抗生素治疗对于疑似细菌感染的患者,抗生素治疗是SCAP的基本治疗方法。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一般建议使用抗生素联合治疗,避免单一药物耐药性增加导致疗效降低。
2.氧疗SCAP患者常常存在氧合不良的症状,需要进行氧疗。
根据患者的氧合指数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供氧方式和浓度,保证患者的氧合状态稳定。
3.呼吸支持对于SCAP患者存在明显的呼吸困难或者呼吸衰竭的情况,需要进行呼吸支持。
一般可选择非侵入性呼吸机或者机械通气,但需要注意适当增加肺泡内正压水平,避免气道塌陷,反复和感染的可能。
4.其他治疗对于SCAP患者,还需要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处理。
老年cap的病原特点及检测继续教育题目

老年cap的病原特点及检测继续教育题目一、老年CAP是啥呢?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可不能小瞧哦。
咱们身边的爷爷奶奶就很容易得这个病。
它就是老年人在医院外得的肺炎啦。
这病可让老人们遭罪了,咳嗽、发烧、气喘啥的,看着都心疼。
二、病原特点。
1. 细菌。
- 肺炎链球菌那可是个“常客”呢。
它就像个调皮的小坏蛋,老是喜欢跑到老年人的肺部捣乱。
这种细菌在很多老年CAP患者中都能找到,它的致病性还挺强的。
- 流感嗜血杆菌也不甘示弱。
它就像个小跟班,经常和其他病菌一起让老年患者的病情加重。
这种细菌在老年人的呼吸道里可容易滋生了。
- 革兰阴性杆菌也来凑“热闹”。
像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这些革兰阴性杆菌在老年CAP患者中也不少见。
它们往往比较狡猾,对一些抗生素还有耐药性呢。
2. 病毒。
- 流感病毒是个大麻烦。
特别是在流感季节,老年人抵抗力差,很容易被流感病毒盯上,一旦感染上,就可能引发CAP。
而且流感病毒还容易变异,这就更难对付了。
- 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常常欺负老年人。
它就像个隐藏的小刺客,悄悄地进入老年人的呼吸道,然后引发肺炎,让老人们咳嗽个不停。
3. 非典型病原体。
- 肺炎支原体也在老年CAP的病原里占了一席之地。
它比较特殊,感染后症状有时候不太典型,可能就有点轻微的咳嗽、低热啥的,但是时间一长也会让病情变得严重。
- 衣原体也不能忽视。
它就像个慢性子的小病菌,慢慢地在老年人的肺部搞破坏,让病情逐渐加重。
三、检测。
1. 实验室检测。
- 血常规可是个基本的检测方法呢。
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细菌感染啦;要是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降低,也许是病毒感染的迹象哦。
就像看一个小密码一样,从这些数字里找线索。
- 血培养也很重要。
如果能从血液里培养出病菌,那就可以准确知道是哪种细菌在捣乱了,这样医生就能对症下药啦。
不过血培养需要时间,就像等花开一样,要耐心等待结果。
- 痰培养也不能少。
让老年人咳出痰来,然后在实验室里培养,看看里面有啥病菌。
2023版《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4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 点
临床表现
发热
约半数的老年患者会出现发热 ,体温可高达39℃以上。
胸痛
胸痛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常见症状之一,疼痛可放射至 肩部或腹部。
咳嗽、咳痰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通常 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痰 液可呈白色或黄色。
呼吸困难
肺炎会导致肺部功能下降,患 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
01
共识背景与意义
背景介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 降、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往往较为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目前,我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诊断标准不统一、治 疗不规范等问题,因此亟需制定相关的专家共识,规范诊治流程,提高老年人的 生命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共识的意义和价值
共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通过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 年人的生活质量。
共识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02
共识内容概述
共识的制定过程
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和 完善共识内容,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基层医生培训
共识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加强基层医生培训,提高他们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知和诊疗 能力,以更好地服务老年患者。
08
共识的实施与应用前 景
实施情况与效果评估
实施情况
共识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共识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

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我国老年患者(≥65岁)因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病以及宿主免疫受损常发生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
老年CAP 病情复杂多变,发病急骤,是主要的老年急症之一。
老年CAP 发病率高,症状不典型、致病菌复杂、合并症和多器官衰竭发生比例高,常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
1 老年CAP 的流行病学特点推荐意见1: 老年CAP 发病率呈明显的季节波动和地域差异;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和脑血管病是老年CAP 最常见的合并症;随着年龄和合并症的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升高。
2 老年CAP 发生的危险因素推荐意见2:高龄、基础病、吞咽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肌少症和居住于养老院是老年CAP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推荐意见3:吞咽困难和咳嗽反射障碍导致的隐形误吸是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3 老年CAP 的致病菌分布推荐意见4:老年CAP 致病菌的分布具备老年患者的固有特点,革兰阴性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仍是主要的致病菌之一,常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要重视病毒和真菌感染。
4 老年CAP 的不典型表现和诊断推荐意见5:部分老年CAP 患者临床症状可以不典型,如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精神意识改变、尿失禁、疲劳和跌倒等肺外症状,应及时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肺CT 首选)明确有无肺炎。
推荐意见6:应重视老年患者的体格检查,警惕“隐匿性”呼吸衰竭,呼吸频率和心率增快是老年CAP 患者的重要体征。
推荐意见7: 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无效、急诊留观、抢救、EICU 和来自养老院的老年CAP 患者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
5 常用的老年CAP 严重程度评分推荐意见8: 快速评估老年CAP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及时的分区处置是急诊CAP 诊治的重点。
CURB-65 评分简单易行,首选适用于急诊门诊,留观和抢救室,PSI评分适用于EICU。
6 老年CAP 初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性使用方案推荐意见9: 急诊医师需要根据老年CAP 患者的自身因素、基础病、病情严重程度、营养免疫状态、器官功能、并发症、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致病微生物特性和当地微生物流行病学特点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P临床诊断依据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 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 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 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
排除诊断非常重要
常见的CAP致病菌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
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流感嗜血杆菌
老年人、有基础疾病: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2007;44:S27-72
27
基础疾病的详细描述
慢性心肺肝肾疾病 糖尿病 酗酒 恶性肿瘤 没有脾脏 免疫抑制 3月内抗生素应用
28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2007;44:S27-72
CAP治疗
住院病人- 普通病房
呼吸氟喹诺酮类 (拜复乐、加替沙星、左氧 沙星);
(推荐度强;1级证据)
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推荐度强;1级证
据)
(推荐β内酰胺类: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 特定病 人可厄他培南)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2007;44:S27-72
29
IDSA/ATS 2007 CAP治疗
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改善后,有功能 正常的胃肠道消化口服药物病人应当由 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给药 一旦患者的临床稳定,没有其他进展性 医学问题且有一个安全的环境继续休养, 应当出院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2007;44:S27-72
治疗的时间
停药前考虑 治疗至少5天 退热后48-72小时 不多于一项CAP相关的体征未稳定
9.2 6.6 6.1 5.1 3.8 1.0 1.3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6;29(1) 3-8
M .P
目前CAP常用检测手段
检测手段 特点
培养(包括痰 痰培养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培养、血培 总体效果低且对临床积极影响少;只有在获得高质量的痰标 养) 本时,方可进行治疗前的痰革兰染色和培养 经纤维支气 管镜检测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卡他莫拉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不需要住ICU的重症肺炎
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流感嗜血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混合感染(厌氧菌)
呼吸道病毒
需要住ICU的重症肺炎
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 流感嗜血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内容提要
基本概念和流行病学 临床和实验室诊断 分层原则和分层标准 经验性抗感染方案 疗效评价
8
CAP临床诊断依据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
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 痛 发热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 核左移 胸部X线检查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 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CAP与HAP的区别
CAP: 住院48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 炎症 HAP: 住院48小时以后出现的肺部炎症
CAP与HAP的发生率:7-8:1
•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 CAP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之一 • 众多因素导致CAP患者构成及流行病学发生显著改变 现 状
• • 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 老年CAP患者常存在误吸
16
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确定
①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 ②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的病原菌浓度≥105CFU/ml (半定量培养 + +), BALF标本≥104 CFU/ml(+~ + +), 防污染毛 刷或防污染BALF标本≥10³ CFU/ml(+) ③呼吸道标本培养到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 ④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 变化(增高或降低), 同时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补体结合试验) ≥1:64, 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微量免疫荧光试验)≥1:32, 嗜 肺军团菌抗体滴度(间接荧光抗体法)≥1:128; ⑤嗜肺军团菌I型尿抗原检测(酶联免疫测定法)阳性; ⑥血清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增 高或降低); ⑦肺炎链球菌尿抗原检测(免疫层析法)阳性(儿童除外)
39
影响肺炎消散速度的因素
• 年龄 ≤50y 4周内吸收 90%
> 50y
• 严重程度
4周内吸收 30%
3~ 4 周 10周
轻中症CAP 重 症CAP
40
影响肺炎消散速度的因素 • 基础疾病
• 免疫状态
41
肺部感染微生物治疗疗程
感染病原或类型
肺炎链球菌肺炎
疗 程
热退后3~5天 (最短5天) 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3周,常达6周 葡萄球菌肺炎 3~4周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AIDS 3周 其他免疫抑制宿主 2周 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肺炎 2~3周 肺脓肿 通常4~6周 (热退后4~5天改口服)
近3月用过抗生素:
1 呼吸氟喹诺酮类(拜复乐、左氧) 2 β-内酰胺类** 联合大环内酯类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2007;44:S27-72
β内酰胺类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
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65岁或小于2岁 抗生素应用——3月内用β内酰胺类 酗酒 患有内科其他疾病 疾病或治疗使免疫抑制剂 接触过在日间护理中心的小孩
者预后的可能
内容提要
基本概念和流行病学 临床和实验室诊断 分层原则和分层标准 经验性抗感染方案 疗效评价
何谓严重感染?
严重全身感染(Severe sepsis) Sepsis伴有 器官功能不良、或(和)低灌注、或 (和)低血压的征象 代谢性酸中毒、急性精神状态改变、少 尿或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收入ICU—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有意义
①合格痰标本培养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 + + +); ②合格痰标本细菌少量生长, 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致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③3天内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 ④血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滴度≥1:512或IgM抗体滴 度≥1:16(微量免疫荧光法); ⑤血清嗜肺军团菌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滴度升高达1:320 或间接荧光试验IgG抗体≥1:1024
住院病人——ICU病房
β内酰胺类*联合阿奇霉素或氟喹诺酮 (推荐度强) 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联合环丙或左氧 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和阿奇霉素 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和抗假单胞菌 氟喹诺酮
MRSA:加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斯沃)、替考拉宁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氨苄西林/舒巴坦
**抗肺链和假单胞菌活性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
病原体 最初的X线恶化 肺炎链球菌(无菌血症) 偶见 肺炎链球菌(伴菌血症) 多见 金 葡 菌 多见 流感嗜血杆菌 偶见 其他G-杆菌 偶见 莫拉卡他菌 罕见 军团杆菌 多见 肺炎支原体 罕见 衣原体属 罕见 X线消散 1~3月 3~5月 3~5月 1~5月 3~5月 1~3月 2~6月 2~4月 1~3月 残留异常阴影 罕见 25%~35% 常见 偶见 10%~20% 少见 25% 罕见 10%~20%
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无意义
痰培养有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细菌(如草绿
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非致病奈瑟菌、 类白喉杆菌等) 痰培养为多种病原菌少量(< + + +)生长
细菌学监测的患者群
门诊患者不推荐进行细菌学检查
住院患者应行细菌学检查,尤其是怀疑特
异性病原体感染或危重患者
个体:预测更换抗生素的可能和/或改善患
主要标准(1条) 需有创机械通气 有脓毒症、休克,需要血管活性药
23
IDSA/ATS Guidelines for CAP in Adults. CID 2007:44(Suppl 2).S27
收入ICU—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次要标准( ≥3条) 呼吸频率≥30次/分 PaO2/FiO2比值≤250 多肺叶浸润,24-48小时病变范围扩大》50% 意识障碍/定向力差 氮质血症(BUN水平≥20mg/dL) 白细胞减少 (WBC<4000/mm3) 血小板降低 (Pt<100,000/mm3) 低体温(T<36°C) 低血压:需要强力液体复苏
IDSA/ATS Guidelines for CAP in Adults. CID 2007:44(Suppl 2).S27
内容提要
基本概念和流行病学 临床和实验室诊断 分层原则和分层标准 经验性抗感染方案 疗效评价
CAP治疗
门诊病人 既往健康 1 青霉素、阿莫西林 2 阿奇霉素(大环内酯类) 3 呼吸喹诺酮类 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2007;44:S27-72 30
• 广谱强效覆盖常见病原体,且不易导致耐药等 众多优势使氟喹诺酮类被称为呼吸氟喹诺酮 • 因此,2007年IDSA/ATS的CAP指南在门诊、 住院及ICU患者中均推荐使用呼吸氟喹诺酮类
31
静脉转口服治疗和出院
如果起始治疗没有针对目标病原菌或肺外 感染,需要考虑较长的治疗疗程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2007;44:S27-72
33
其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指征:重症肺炎 液体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 剂量:? 疗程:7天? 注意严格控制血糖
34
内容提要
基本概念和流行病学 临床和实验室诊断 分层原则和分层标准 经验性抗感染方案 疗效评价
35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步骤
留取培养标本。根据临床症状、病房细菌耐药性资料以 及治疗指南选择广谱抗生素,制定经验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