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1-2-2 阳离子分析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第2版)电子教案》1.6 第四组阳离子分析

《分析化学(第2版)电子教案》1.6 第四组阳离子分析
编辑ppt
1.6.2 本组离子的系统分析
1 . 第四组离子的离心液处理
立 即 加 浓 HAc 酸 化 , 加 热 除 去 H2S , 加 HNO3,灼烧至不冒白烟,除去NH4+。
2. NH4+必须取原试液鉴定
编辑ppt
3. 组内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Ⅳ组离子混合液
浓HAc,蒸发至干 HNO3灼烧除NH4+,HAc溶解残渣
第1章 阳离子定性分析
• 1.6 第四组阳离子分析
• 1.6.1 本组离子的性质 • 1.6.2 本组离子的系统分析
编辑ppt
返回目录
1.6.1 本组离子的性质
本组包括:Ba2+、Sr2+、Ca2+、
Mg2+、Na+、K+、NH4+ 本组离子无色,无变价,多数有焰色反应。 一价离子的难溶盐很少,二价离子的难溶盐有碳酸 盐、硫酸盐、铬酸盐和草酸盐,这些难溶盐性质差 异较大,可用于分离和鉴定。第四组阳离子与常用 试剂的反应产物见表1 - 11。
Ⅳ组离子制备液
钴亚硝 酸钠
K2Na[Co(NO2)6] 黄色沉淀
示有K+
醋酸铀酰锌 乙醇
黄绿色结晶, 示有编N辑a+ppt
NaOH 镁试剂 天蓝色沉淀 示有Mg2+
Ⅳ组制备液
NaAc(pH4~5),K2CrO4
BaCrO4黄色沉淀 示有Ba2+
Sr2+、Ca2+、Mg2+
K+、Na+、CrO42-等
Na2CO3, Δ
SrCO3、CaCO3、Mg(OH)2CO3
HAc
Sr2+、Ca2+、Mg

常见阳离子的定性分析参考Word

常见阳离子的定性分析参考Word

第七章综合和设计实验 (125)实验三十五常见阳离子的定性分析 (125)实验三十六常见阴离子的定性分析 (132)实验三十七配合物的光谱化学序测定 (134)实验三十八从废定影液中回收银 (137)实验三十九水热法制备SnO2纳米微晶 (138)实验四十聚碱式氯化铝的制备与净水试验 (141)实验四十一镧-间羟基苯甲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142)实验四十二水热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 (145)第七章综合和设计实验实验三十五常见阳离子的定性分析一、目的要求1. 掌握常见二十多种阳离子的主要性质。

2. 掌握各种离子的鉴定及混合后的分离操作。

二、实验原理阳离子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二十多种,个别定性检出时,容易发生相互干扰,所以一般阳离子分析都是利用阳离子的共同特性,先分成几组,然后再根据阳离子的个别特性加以检出。

凡能使一组阳离子在适当的条件下,生成沉淀而与其它组阳离子分离的试剂称为组试剂。

利用不同的组试剂将阳离子逐组分离,再进行检出的方法,叫做阳离子的系统分析。

为使学生学到的无机化学理论知识和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能够得到反复巩固,本试验将常见的二十多种阳离子分为六组:第一组:易溶组Na+、K+、NH4+、Mg2+第二组:氯化物组Ag+、Hg22+、Pb2+第三组:硫酸盐组Ba2+、Ca2+、Pb2+第四组:氨合物组 Cu 2+、Cd 2+、Zn 2+、Co 2+、Ni 2+ 第五组:两性组 Al 3+、Cr 3+、Sb(Ⅲ,Ⅴ)、Sn(Ⅱ,Ⅳ) 第六组:氢氧化物组 Fe 2+、Fe 3+、Bi 3+、Mn 2+、Hg 2+然后再根据各组离子的特性,加以分离和比较,其分离方法如下:第二组(盐酸盐组)AgCl,PbCl 2,HgCl 2第三组BaSO 4,CaSO SrSO 4,PbSO4溶液2O 2第四组(氨合物组)Cd(NH 3)42+,Cu(NH 3)42+Ni(NH 3)42+,Co(NH 3)62+Zn(NH 3)42+第一组(易溶组)K +,Na +,Mg 2+第五组(两性组)第六组(氢氧化物)(第一组)K +,Na +,Mg 2+(第四组硫化物)(第五组)AlO 2-,CrO 42-SbO 42-,SnO 32-沉淀Fe(OH)3,MnO(OH)2NaBiO 3,HgNH 2Cl (第六组)弃去三、仪器和药品仪器:试管,离心管,离心机,烧杯,玻棒,黑白点滴板,铝试管架 药品:HAc(6 mol·L -1),NaOH(40 %,6 mol·L -1),Na 3[Co(NO 2)6](饱和),醋酸铀酰锌试剂,镁试剂,HCl(浓,2 mol·L -1),NH 4Ac(3 mol·L -1),K 2Cr 2O 7(0.1 mol·L -1),K 2CrO 4(0.1 mol·L -1),HNO 3(浓,6 mol·L -1),NaAc(饱和,3 mol·L -1),KI (0.1 mol·L -1),NH 3·H 2O(浓,6 mol·L -1),H 2SO 4(1 mol·L -1),乙醇(95 %),(NH 4)2C 2O 4(饱和),NH 4Cl(3 mol·L -1,0.1 mol·L -1),H 2O 2(3 %),K 4[Fe(CN)6]7(0.1 mol·L -1),SnCl 2(0.1 mol·L -1),NH 4SCN(饱和),二乙酰二肟,戊醇,(NH 4)2S(6 mol·L -1),二苯硫腙,H 2S(饱和),乙醚,铝试剂,铝片, HgCl 2(0.1 mol·L -1),锡箔,NaBiO 3(s), KNCS(0.1 mol·L -1),pH 试纸,红色石蕊试纸,阳离子试液:Na +,K +,NH 4+,Mg 2+,Ag +,Hg 22+,Pb 2+,Ba 2+,Ca 2+,Cu 2+,Cd 2+,Zn 2+,Co 2+,Ni 2+,Al 3+,Cr 3+,Sb(Ⅲ,Ⅴ),Sn(Ⅱ,Ⅳ),Fe 2+,Fe 3+,Bi 3+,Mn 2+,Hg 2+四、实验内容1.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别方法1) 第一组易溶组阳离子的分析本组阳离子包含Na+、K+、NH4+、Mg2+,它们的盐大多数可溶于水,没有一种共同的试剂可以作为组试剂,而是采用个别鉴定的方法,将它们检出。

(完整版)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定性分析

(完整版)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定性分析
K3【Fe(CN)6】
Fe3【Fe(CN)6】2↓滕氏兰
Fe4【Fe(CN)6】3↓普氏兰
褐色↓
淡黄色↓
暗红色↓
黄褐色↓
温和酸、氧化剂碱液
CrO42-黄色
Fe(OH)3棕色↓
Fe3+、Fe(OH)3棕色↓
MnO(OH)2褐色↓
CO(OH)3棕黑色↓
Ni(OH)2绿色↓
强酸液、氧化剂碱液
CrO42-黄色、Cr2O72-橙色
表8第四组阳离子鉴定反应
试剂
阳离子
银离子
铅离子
Hg22+
Hg2+
铜离子
铋离子
镉离子
酸液中通入H2S
Ag2S黑色↓溶于硝酸
PbS黑色↓溶于硝酸
HgS+Hg黑色↓溶于王水
HgS黑色↓溶于王水
CuS黑色↓溶于硝酸
Bi2S3黑色↓溶于硝酸
CdS黑色↓溶于盐酸
HCl或Cl-
AgCl白色↓溶于氨水
PbCl2白色↓溶于热水、乙酸铵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定性分析
表1.阳离子的分组


(族)


硫化物溶于水
硫化物不溶于水
碳酸盐溶于水
碳酸盐不溶于水
硫化物溶于硝酸
硫化物不溶于硝酸
硫化物不溶于硫化钠
硫化物溶于硫化钠
氯化物不溶于水
氯化物溶于水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第一族
第四组第二族
第五组
第四组
包括的离子
K+、Na+、NH4+、Mg2+等
碱液中与高锰酸钾作用
表10.第一组阴离子鉴定反应

阳离子的系统分组优选PPT文档

阳离子的系统分组优选PPT文档

硫化氢系统的优点是系统严谨,分离较完全,能较好地与离子特性及溶液中离子平衡等理论相结合,但不足之处是硫化氢会污染空气,
污染环境。 实验9 阳离子的系统分组
F e 3 + + n S C N -= [F e (S C N )n ](n -3 )-
两度酸不两 同碱,系将统阳是离以子最分普为通五的个C 两组u 酸,2 (然+ + 盐后4 酸在N 、各H 硫组3 酸内H )根、据2 O 两它= 碱们[ (的C 氨差u ( 水异N 、性H 氢进3 氧一) 4 化步] 钠分深 2 + )离蓝 色 作和组鉴+ 4 试定H 剂。2 ,O 根据各离子氯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的溶解
实验9 阳离子的系统分组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阳离子分组的方法。 2. 掌握两酸两碱分组的组试剂及分离操作方法。
二、阳离子系统分析简介
阳离子种类较多,共28种,又没有足够的特效鉴定 反应可利用,所以当多种离子共存时,阳离子的定性分 析多采用系统分析法,首先利用它们的某些共性,按照 一定顺序加入若干种试剂,将离子一组一组地分批沉淀 出来,分成若干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 一步的分离和鉴定。
A二g、Cl阳白离色子沉系淀统加易分含析H分C简l的介离水洗,一次并。 且由于两性及生成配合物的性质,以及共
二、阳离子系统分析简介
三、两酸两碱分沉组及淀鉴定等简图原因,使组与组的分离条件不容易控制。
硫化氢系统的优点是系统严谨,分离较完全,能较好地与离子特性及溶液中离子平衡等理论相结合,但不足之处是硫化氢会污染空气,
性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
B a +SO=B aSO 2.焰色反应前,先要处理铂丝(2+ 或镍铬丝2)-。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二实验报告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二实验报告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见阳离子的溶解特性;2、熟悉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的方法;3、巩固常见阳离子的溶解特性,以便于进行实验中的鉴别、分离及分析;二、实验原理阳离子是指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如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铵离子(NH4+)等。

阳离子有着不同的电荷,溶解度和溶质的类型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溶解特性将其分离、鉴定出来。

本实验利用沉淀反应、氯化物气体滴定以及媒质对组成离子的影响,结合实验室常见阳离子的特性,在模拟实验中进行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三、实验材料1、2.0 mol/L的NaCl溶液、KCl溶液、NH4Cl溶液、(NH4)2SO4溶液;2、2.0mol/L溴代乙酸溶液;3、分光光度计;4、蒸馏水;5、吸管、放大器、烧杯及烧瓶等实验用具;四、实验步骤1、将2.0mol/L NaCl溶液、KCl溶液、NH4Cl溶液、(NH4)2SO4溶液分别放入4个烧杯中;2、将2.0mol/L溴代乙酸溶液分别加入到4个烧杯中,观察气体的产生及沉淀反应;3、将沉淀反应结束后的物质加入蒸馏水中,然后充分搅拌;4、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烧杯中溶液的溶氧量;5、根据溶氧量的结果,鉴定出阳离子的种类;六、实验结果1、烧杯1中,溶质沉淀出白色晶体,添加溴代乙酸溶液可产生白色气体,同时溶氧量为0.4mg/L,可判定该溶液为等比例混合溶液,溶质为NaCl;2、烧杯2中,溶质沉淀出暗黄色晶体,添加溴代乙酸溶液可产生黄色气体,同时溶氧量为0.5mg/L,可判定该溶液为等比例混合溶液,溶质为KCl;3、烧杯3中,溶质沉淀出淡粉色晶体,添加溴代乙酸溶液可产生白色气体,同时溶氧量为0.7mg/L,可判定该溶液为等比例混合溶液,溶质为NH4Cl;4、烧杯4中,溶质沉淀出白色晶体,添加溴代乙酸溶液可产生淡黄色气体,同时溶氧量为3.5mg/L,可判定该溶液为等比例混合溶液,溶质为(NH4)2SO4。

第一、二组阳离子分析预习要求

第一、二组阳离子分析预习要求

实验一、第一、二组阳离子混合液分析二、实验配置方案(按20人一个小班配置)1.仪器配置Ag+练习试液Pb2+练习试液Hg22+练习试液Bi3+练习试液Cu2+练习试液Cd2+练习试液Hg2+练习试液As(Ⅲ、Ⅴ) 练习试液Sb(Ⅲ、Ⅴ)练习试液 Sn(Ⅱ、Ⅳ)练习试液HCl(浓,1 mol·L-1 , 6 mol·L-1, 8 mol·L-1) HAc (6 mol·L-1)HNO3 (浓,6mol·L-1 ,3mol·L-1 )NH3·H2O (6 mol·L-1) NaOH (6mol·L-1)K2CrO4(0.5mol·L-1)TAA(5%) 0.5mol·L-1NaAc 0.25mol·L-1K4Fe(CN)60.5mol·L-1SnCl2 1mol·L-1NH4Cl 0.2mol·L-1HgCl2NaBrO(新制):于溴水中滴入NaOH至溴水刚好褪色。

甲基紫溶液(1g/L)(NH4)2CO3(120g/L)Fe丝(或Mg片, Al片)Sn箔或Sn粒KClO3(s)材料:蒸馏水、广泛pH试纸第一、二组阳离子混合液分析预习要求华中教材为主第一组离子分析1.第一、第二组阳离子包括哪些离子?(课前了解)2.沉淀第一组阳离子为什么要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将会发生什么后果?(课前或课后完成)3.向未知液中加入HCl时,未生成沉淀,是否表示第一组阳离子都不存在?(课后完成)4.如果以KI代替HCl作为第一组试剂,将产生哪些后果?(课前了解)第二组离子分析1.沉淀第二组离子硫化物时,在调节酸度上发生了偏高或偏低现象,将会引起哪些后果?(课前了解)2.在本实验中沉淀硫化物而调节酸度时,为什么先调至0.6mol·L-1HCl酸度,然后再稀释一倍,使最后的酸度为0.2mol·L-1HCl?(课后完成)3.以TAA代替H2S作为第二组组试剂时,为什么可以不加H2O2和NH4I?(课前了解)4.已知某未知试液不含第三组阳离子,在沉淀第二组硫化物时是否还要调酸度?(课前了解)5.第二组离子分族的依据及条件,第二组离子与第三组离子分离的条件。

(完整版)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及鉴定

(完整版)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及鉴定
Cr2O72- + 4H2O2 + 2H+ → 2CrO5(乙醚层蓝色) + 5H2O
2020/4/14
(8)Mn2+的鉴定 5BiO3- + 2Mn2+ + 14H+
═ 5Bi3+ + 2MnO4— (紫红色溶液)+7H2O
(9)Co2+的鉴定 Co2+ + 4SCN— = [Co(SCN)4]2—( 蓝色)
试 HCl)
(NH4)2S (NH3-NH4Cl)
(NH4)2CO3 (NH3-NH4Cl)
硫化物 难溶于水
分 组 依 据
两酸两碱系统分析法
分别检出NH4+、Na+、Fe3+、Fe2+
氯化物易溶于水
硫酸盐 难溶于水
硫酸盐易溶于水
氢氧化物难溶于水及 氨水
氨性条件下不生成沉淀
2020/4/14
(2)Pb2+的鉴定 Pb2+ + CrO42—→ PbCrO4↓(黄色沉淀) (3) Cu2+的鉴定 2Cu2++ [ Fe(CN)6]4- → Cu2Fe(CN)6↓ (红棕色)
2020/4/14
(4)Fe3+的鉴定 ①Fe3++ nSCN — == Fe(SCN)nn-3 (血红色溶液) ②K+ + Fe3++ [ Fe(CN)6]4- →[K Fe(CN)6 Fe] ↓
2020/4/14
硫化氢系统分析法
硫化物不溶于水
硫化物溶于水
在稀酸中生成硫化物沉淀


氯化物溶于热水
依 据
氯化物 不溶于 热水

阳离子定性分析

阳离子定性分析

2Fe3++S22Fe3++3S2-
Fe2S3↓(黑) 2FeS↓(黑)+S↓
新生成的MS为α型体易溶于HCl,放置后转化为β型 体,只溶于热稀HNO3。
Al3+和Cr3+与(NH4)2S反应,不生成硫化物沉淀, 而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2Al3++3S2-+6H2O 2Cr3++3S2-+6H2O
鉴定Al3 鉴定Cr3+
(NH4)2Hg(SCN)4法
鉴定Zn2+
NaBiO3法
鉴定Mn2+
丁二酮肟法
鉴定Ni2+
NH4SCN法
鉴定Co2+
NH3-NH4Cl分离法
Ⅲ组试液
鉴定Mn2+、Co2+
NH3-NH4Cl ,Δ
Fe(OH)3、Al(OH)3、Cr(OH)3
过量NaOH,H2O2
Zn(NH3)42+、、Ni(NH3)62+ Co(NH3)62+、Mn2+
Fe2+和Fe3+需在原试液中鉴定
NaOH-H2O2分离法
Ⅲ组试液
过量NaOH、 H2O2,煮沸
原试液中鉴定 Fe3+和Fe3+
Fe(OH)3、MnO(OH)2 Ni(OH)2、Co(OH)3
HNO3、KNO2
Fe3+、、Mn2+、Ni2+、Co2+
CrO42+、、ZnO22+、AlO2-
铝试剂 过氧化铬法
Fe(OH)3 (原试液中鉴定)
AlO2-、CrO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氢组,铜锡组
Ⅲ Ⅳ
(NH4)2S Al3+、Cr3+、Fe3+、Fe2+ (NH3+NH4Cl) Mn2+、Zn2+、Co2+、Ni2+
硫化铵组,铁组
可溶组,钙钠组
-
Ba2+、Ca2+ 、Mg2+ K+、Na+、NH4+
用系统分析法分析阳离子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加入若干种试剂,将离子按组逐一地沉淀出来。这 些分组用的试剂称为组试剂。
3. 络合物
Ag(NH3)2+、Ag(CN)2-、Ag(S2O3)23-; Pb(Ac)42Pb(Ac)3Hg22+络合后发生歧化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5
(二)组试剂与分离条件 本组离子与组试剂HCl的反应为: Ag++Cl-=AgCl↓(白色凝乳状,遇光变紫、变黑) Hg22++2Cl-=Hg2Cl2↓(白色粉末状) Pb2++2C1-=PbCl2↓(白色针状或片状结晶) 为了创造适宜的沉淀条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 三个问题。 1. 沉淀的溶解度 AgC1和Hg2C12 的溶解度很小,可以在本组沉 淀完全,PbCl2的溶解度较大,25℃时,在其饱和溶 液中每毫升可溶解11mg之多,而且随着温度升高, 其溶解度显著增大 。
反应:Hg2 2+ +H2S= HgS ↓ +Hg ↓ +2 H+ Hg2 2+ +4I-= HgI42- +Hg ↓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4
2. 难溶化合物 AgCl, Hg2Cl2 溶解度很小,可以完全沉 淀。
Ksp 1.8×10-10 1.3×10-18
PbCl2
1.6×10-5
溶解度较大,热水中显著增加。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21
2.组试剂的作用
一般以硫代乙酰胺(TAA)代替H2S作沉淀剂,则 酸度降至0.2mol/L。这是因为硫代乙酰胺在低酸度 时水解,它所能提供的S2- 浓度比同酸度时H2S所提 供的低。实验表明,在这个酸度(0.2mol/L)下使用硫 代乙酰胺作沉淀剂,ZnS不会沉淀出来,也没有共 沉淀现象。
此种情况在溶液的酸度低于1.2-1.5mol/L时发生。为 防止它们水解, 要保证溶液有足够的H+浓度。在实际分折 中, 如估计加HCl后H+的浓度尚低于1.2mol/L, 则应补充适 量的HNO3, 最好使H+的浓度达到2.0-2.4mol/L。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9
3. 防止生成胶性沉淀
本组氯化银沉淀很容易生成难以分离的胶性沉淀。为防止 此种现象发生,加入适当过量的沉淀剂,以便提供使胶体凝聚 的电解质。 综上所述,本组氯化物沉淀的条件是: 在室温下的酸性溶液(HNO3)中加入适当过量的HCl。作 为沉淀剂使用的一般为6mol/LHCl。使溶液中Cl-浓度为0.5mol/L, 溶液的酸度为2.0-2.4mol/l。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17
控制S2-浓度的方法,在于利用离子平衡的原理。在溶液 中,S2-的浓度是由下述平衡决定的: [H+]2[S2-]/[H2S]=K1K2=5.7×l0-8×1.2×10-15=6.8×10-23 [S2-]=6.8×10-23[H2S]/[H+]2
0.1M H2S中用 [H+]控制[S2-]
(三)本组离子的系统分析
本组离子以组试剂沉淀为氯化物后,首先,PbCl2溶于热水, 而AgCl、Hg2Cl2 不溶,据此可将铅与银和亚汞分开。其次, AgC1溶于氨水,而Hg2Cl2不溶。它们与氨水各自发生以下的反 应: AgCl+2NH3=Ag(NH3)2++C1+ Hg2C12+2NH3=Hg(NH2)C1↓+Hg↓+NH4Cl 借此可将银跟亚汞分开。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20
事实上,沉淀本组硫化物的最适宜的酸度,是通过 实验方法测得的,分离第二、三组所需要的酸度约为 0.3mol/LHCl,超过这个酸度,则第二组硫化物便不能完 全沉淀。相反,酸度太低不仅第三组硫化物有可能沉淀, 就是对于第二组中的砷、锑、锡等硫化物沉淀也是很不 利的。这是因为: 1.它们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产生出生成硫化物所必 需的简单阳离子。以砷为例: AsO33- + 6H+ = As3+ + 3H2O 锑盐和锡盐的情况与此类似。 2.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上述三种离子同S2- 生成硫 代酸盐,而不是生成硫化物沉淀。 所以,在0.3mol/LHCl溶液中通H2S,是分离第二组 与第三组的最佳条件。
Ⅲ-Ⅳ
ⅡA ⅡB
PbS HgS
Bi2S3 As2S3
CuS Sb2S3
CdS SnS2
TAA-OH △
ⅡA
PbS
Bi2S3
CuS
CdS
HgS22- AsS33-
6M HNO3 △
SbS33- SnS32Bi3+ Cu2+ Cd2+
S↓
Pb2+
1:1甘油,浓NaOH
Cd(OH)2↓白
3M HCl
Bi 3+ Cu 2+ Pd 2+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1
2-2 阳离子分析
一、 常见阳离子的分组
在湿法分析中,常见的阳离子有24种: Ag+ 、 Hg22+ 、 Hg2+ 、 Pb2+ 、 Bi3+ 、 Cu2+ 、 Cd2+ 、 As(Ⅲ,Ⅴ) 、 Sb(Ⅲ,Ⅴ) 、 Sn(Ⅱ,Ⅳ) 、 Al3+ 、 Cr3+ 、 Fe3+ 、 Fe2+ 、 Mn2+ 、 Zn2+ 、 Co2+ 、 Ni2+ 、 Ba2+ 、 Ca2+、Mg2+、K+、Na+、NH4+ 。 硫化氢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较为完善 的一种分组方案,主要依据各离子硫化物溶解度 的显著差异,将常见的阳离子分成四组。
Ksp(CdS)=7.1×10-28 Ksp(ZnS)=1.2×10-23
当溶液中[Cd 2+]=10-5mol/L。平衡所需要的[S 2-]为: [Cd 2+ ][S2-]=Ksp [S2-]=Ksp/[Cd 2+ ]=7.1×10-23 [H+]=0.31mol/L
设[Zn 2+ ]=0.1mol/L,与之平衡的[S2-]为: [Zn 2+ ][S2-]=Ksp [S2-]= Ksp /0.1=1.2×10-22mol/L [H+]=0.24mol/L
试样
PbCl2, AgCl, Hg2Cl2 热水 PbCl2
2M HAc K2CrO4
Ⅱ-Ⅳ
AgCl, Hg2Cl2
6M NH3H2O
PbCrO4↓黄
Ag(NH3)2+
2M HNO3
Hg2Cl2↓+Hg ↓
AgCl
第二讲
第二章
)本组离子的分析特性 本组包括Pb2+、Bi3+、Cu2+、Cd2+、Hg2+、AsⅢ,Ⅴ、SbⅢ,Ⅴ、 SnⅡ,Ⅳ等离子,称为铜锡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被HCl沉淀, 但在0.3mol/LHCl酸性溶液中,可与H2S生成硫化物沉淀。按 本组分出的顺序,称为第二组。按照所用的组试剂,称为硫 化氢组。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2
表2-1 简化的硫化氢系统分组方案
组别 组试剂
稀HCl H2S
组内离子
Ag+、Hg22+、Pb2+ ⅡA(硫化物不溶于Na2S)
组的其他名称
盐酸组,银组
Ⅰ Ⅱ
(0.3mol/LHCl) Pb2+、Bi3+、Cu2+、Cd2+
Hg2+、AsⅢ,Ⅴ、SbⅢ,Ⅴ、SnⅡ,Ⅳ
ⅡB(硫化物溶于Na2S)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8
2. 防止Bi3+、Sb3+的水解 第二组离子中,Bi3+、Sb3+有较强的水解倾向,当溶 液的酸度不够高时,它们生成白色的碱式盐沉淀而混入 第一组: Bi3++C1-+H2O=BiOCl↓+2H+ Sb3++Cl-+H2O=SbOCl↓+2H+
Bi 3+ BiO+ ksp 1.8×10-31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16
(二)组试剂与分离条件 为了将本组比较完全地同第三组分开,我们需要 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 沉淀要求的酸度 使第二组阳离子全沉淀,第三组阳离子不沉淀。 在实际分析中,使第二组中较难沉淀的是CdS刚好沉 淀完全,使第三组中较易沉淀(溶度积最小)的ZnS 刚好不沉淀。 控制S2-的浓度,使第二组硫化物沉淀,而第三组 离子仍然可以留在溶液中,从而将两组彼此分开。
12% (NH4)2CO3
SbCl63-
SnCl62-
HgS
王水
AsS33- +AsO333M HCl
2-
NaNO2 罗丹明B
Sn Fe
HgCl4
Sb↓黑 As2S3↓ 黄 蓝紫↓
NaBrO
SnCl42HgCl2
SnCl2
Hg2Cl2 ↓→ Hg↓
Sb↓黑
Hg2Cl2 ↓→ H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