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证角度宏观税负经济增长关系论文
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实证分析

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实证分析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税收理论主要关注税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控税收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学派认为,高税收会对投资和创新造成抑制作用,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
在供给学派的观点中,高税收会降低企业盈利水平,减少利润的再投资,从而抑制了经济增长。
此外,高税收对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分配也造成了压力,限制了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进一步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而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可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有效调控。
例如,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税收收入也可以用于增加政府开支,提供公共服务,引导经济发展。
总体而言,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通过不同的观点来分析。
供给学派认为高税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凯恩斯主义者则强调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
二、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对税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验证。
许多经济学家通过统计数据和经济模型,对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一项研究表明,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受到税收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
在经济刚起步的阶段,过高的税收会抑制创新和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适度的税收政策可以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促进经济增长。
另外一项研究则发现,税收制度的设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采用简化税收制度、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此外,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也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确,存在很多的因素和变量。
例如,税收的分配方式和用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有所差异。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考虑生产性财政支出的情况下

,是
关于
的弹
性 �私人的最优化行为导致使得满足 ( 3 ) 式的消费路 �在税率为 时,
R =0 . 48 D . W. =1 . 76 出在 , 的条件下, 均衡 � � � � � � � � � � 式中: 表示实际人均 增长率, 为投资 的经济增长率 关于� / 的偏导数为: � � � � 率( 投资占 G D P 的比例) , 为宏观税率 ( 税收占 � ( 9 ) � � 的比重 ) , 为生产性的财政支出 (包括基本建设支 � � � 出, 科学研究支出和教育支出 ) 占 的比例 � 回归 因此当 / 充分小使得 �1 时, 经济增长率 关于 结果表明税负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 生产性财政支 / 是增函数; 当 / 充分大使得 �1 时, 经济增长 � � 出占 的比例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 即增加生 率 关于 / 是减函数 � � � � 产性财政支出占 的比例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快 上述的理论分析表明, 只考虑税收而不考虑财 政支出时, 提高税负会降低资本的边际产出, 从而 降低经济增长率 �如果同时考虑政府支出对经济增 长率的影响, 则存在一个最优的宏观税负水平 �当 实际税负水平小于最优值时, 税负增加有利于扩大 政府支出,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反之, 当税负水平超 过最优值后, 再通过增税扩大政府支出, 将使经济 增长率下降 �这与拉弗曲线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二,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 人均经济增长主要与资本 的投入有关, 再根据前述 B arro 的分析框架, 在考虑 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 还应该考虑生产性 速发展 �并且从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可知, 生产性政 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要大于税负对经济增 长率的影响 � 在考虑财政支出的情况下, 存在一个最优的宏 观税负水平, 在达到最优水平之前, 税负增加, 有利 于增加生产性的财政支出, 而当生产性的财政支出 水平较低时, 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有利于促进经济 增长, 从而提高宏观税负有利于经济增长; 而当宏 观税负超过最优水平以后, 通过增加宏观税负而增 加的生产性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 从而提高 (下转第 33 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关于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关于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内容摘要:一国的经济增长是以其财政收入的增长为前提的,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又离不开税收。
本文采用我国自1990年至2009年的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
据进行的实证分析。
选取的自变量有国内生产总值,选取的自变量有国内生产总值,选取的自变量有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然后,然后,然后,在收集了相关数据之后,在收集了相关数据之后,在收集了相关数据之后,通过建立多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EVIEWS 软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软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并加以修正。
最后得出结论是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对我国税收收入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税收收入税收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财政支出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城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参数估计和检验参数估计和检验参数估计和检验 思考思考思考导论: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税收的源泉,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与经济的一般原这是税收与经济的一般原理。
这几年来,中国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甚至“超速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科学地对税收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和预测分析非常重要,科学地对税收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和预测分析非常重要,对研究我国税收增长对研究我国税收增长规律,制定经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规律,制定经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可能有:①从宏观经济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一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
江苏省宏观税负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职能 。 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 的意义 。
的投入生产 出的增 加值 和利 润的价值 就越 多。 企业缴 纳
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增 长速度 加快 , 相应 的推 动宏观税 负
水平的提高 。如果 出现相 反的情况 , 经济运行 质量 下降 , 宏观税 负也将相应下 降。
的思 考 。
( 相关定义和 测算 口径 一)
从宏观上讲宏观税负 的高低会从整 体上制约 一个 国 家的经济增长 , 反映政府 的经济职能与 财政职能 的强 弱 ; 从微观上讲 , 负 的高低会 影 响纳税人 对消 费、 蓄 、 税 储 投
资以及劳动 等行 为的选择 , 最终影 响经济 增长 。科 学合
1 2 一 5
吴晓燕 : 江苏省宏观税负和经济增 长的实证分析
征管方式 , 保证 了税收 的足额入 库 , 而带 动了宏 观税负 从 水平的 提 高。根据 吕冰 洋 (Or) 2c 的估 算 , 19 7 从 96~2O O5 年, 江苏省 的税 收征管率平均提高 1 .%。 92
19 年实施 了税制改革, 94 税收收入快速增长, 近年来税收收
国内外许 多学者就宏 观税负与 经济增长 问题 作了大
量的研究 , 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 阿瑟 ・ 拉弗通过拉 弗 曲线
表明 : 过高的宏观税负水平 会挫伤生 产者 的积极性 , 削弱 经济主体活力 , 导致经济的停滞或下降。 马斯顿 (93 对 2 个 O C 18) 1 E D国家数据 进行横截面检 验后发现税收 占 G P的 比值每增 加 1 百分点 , D 个 经济 增 长率就下降 0 3 个百分点 。 .6 马栓友(0 1利用我 国 1 9 19 20 ) 7 9 99年统计 资料 , 进行
宏观经济学中税收收入增长与宏观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中税收收入增长与宏观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税收,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沉重?特别一提到“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皱眉头,心里想:“哎呀,怎么又得交钱了?”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税收这事儿就像那家门口的菜市场,离你远了不行,离得太近了也让你有点不舒服。
但说白了,税收其实和咱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从你买个包子吃,坐个公交车,甚至在网上看个剧,背后都有税收在“默默奉献”。
不过,今天咱不聊税怎么收,咱聊聊税收增长和宏观税收负担之间那点儿事。
说起税收增长,大家可能会联想到相关部门的财政收入。
简单说,就是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的税款在不断增加,相关部门有了更多的“粮草”,可以做更多的事儿。
比如修路建桥,发展教育,搞环境保护。
可是,问题就来了,税收收入一多,相关部门的财政变得更加“充盈”,但如果收入增多的同时,大家的“税负”却没变轻,甚至更重,那这就成了问题。
这种情况下,咱普通老百姓可就得多掏点儿腰包了。
比如说,明明工资没涨,结果你买个东西的时候,咋感觉价格越来越贵了?这就是宏观税收负担的影子在背后作怪。
宏观税收负担嘛,说白了就是整个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人民和企业带来的压力。
你想啊,企业为了赚个钱,得交税;你我这些老百姓为了生活,也得交税。
国家税收负担重了,大家日子就变得紧巴巴的,能少花一块是一块,没办法,总得为社会的运转出点儿力。
税收增长固然好,钱多了可以做更多的事儿,但如果咱们的负担没减轻,反而更沉重,那这种增长其实就变得有点“可怕”了。
讲个简单的例子:有次去朋友家吃饭,他特别认真地说:“这次请大家吃饭我挺不容易的,账单一出来,光税就得多交一百块。
”我一听,不禁有点儿咋舌。
现在的消费税涨得有点儿离谱,光一顿饭,税收都这么重,那对于企业来说,不光是“要账”,还得“上税”,这不是让人喘不过气来吗?你觉得自己挣的钱够花,结果各种税一加上,工资就不够用了。
反过来说,企业压力更大,可能就得采取裁员,压低工资或者通过降低质量来“省税”。
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宏观经济政策可以被定义为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的制定性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创造就业机会等。
而经济增长则是指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增长,指人均经济收入的提高,即增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同时,将收入更加平均地分配。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讨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总需求,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
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而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然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遭遇了挑战,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兴起使得人们开始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政府干预应该尽量减少,让市场自由调节经济活动。
近年来,新凯恩斯主义或称为中间立场经济学重新强调了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在不完全市场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通过适当地调节税收和支出来管理经济活动,从而维护经济稳定和增长。
二、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经济学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一。
常见的经济增长理论有内生增长理论、外生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后工业社会理论等。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技术进步和创新。
在此理论中,政府应该通过投入研究和发展来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从而推进经济增长。
外生增长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因素,如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的引入。
政府在此理论中的角色是提供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吸引外部投资,促进国家经济增长。
新古典增长理论则说明了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资本积累水平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这个理论认为,政府应该为私人部门提供有利的经济政策环境,同时推行适度的经济政策干预,以提高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的经济效率。
浅谈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

浅谈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一、引言二、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1、税收的定义及功能2、经济增长的定义及意义3、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三、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税收对GDP增长率的影响2、税收对投资率的影响3、税收对就业率的影响4、税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5、税收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四、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分析1、发达国家的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2、发展中国家的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五、结论一、引言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占据着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位置。
税收不仅可以提供国家经济的支持,同时也可以改善国家的资源分配和社会发展。
因此,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经济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就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案例来展开分析。
二、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1、税收的定义及功能税收是指政府为了筹措财政收入而从纳税人那里强制性征收的财政性收入。
税收的主要功能如下:1)货币收入的功能,即通过向纳税人征收税款的方式,将国家的财源转化为货币收入;2)资源分配的功能,即通过税收将货币收入再投入到公共事业中,引导经济发展;3)宏观调控的功能,即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调节社会问题。
2、经济增长的定义及意义经济增长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总值(GDP)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增长。
经济增长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经济增长可以加快投资,提高就业率,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利润,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3、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税收虽然有着分散财富的负面影响,但同时税收也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首先,税收可以提供货币收入,增强政府的财政实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其次,税收还可以改善资源分配,引导资金投入到公共事业和重要产业中,这将为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更推春的环境。
三、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税收对GDP增长率的影响根据国际上对税收与GDP增长的相关实证数据来看,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关联性。
我国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摘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今社会,税收不仅是政府筹集资金、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更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
随着近年来我国税收呈现高增长态势,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文章结合我国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税收与经济增长理论论述了我国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指出要探索适合我国经济开展的税收政策。
【关键词】税收负担;经济增长;税收政策一、引言在经济转型和复苏的困难时期,通过减税和放权以激发市场的活力一直是大家共同的期盼。
虽然税收收入增速已明显放缓,但我国社会的税收负担水平仍在继续上升。
据报,2021年全国税务部门共组织税收收入103768亿,比上年增长8.8%,首次突破了10万亿大关。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以10%的速度一路腾飞,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我国税收也进入高速开展的阶段。
经济是税收的来源,经济开展决定税收,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的开展。
随着税收理论研究中心从片面强调筹集财政收入功能转向重视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税收负担对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就充分显现出来。
二、我国宏观税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呈波动式上升趋势,至1996年这个转折点,宏观税负持续超经济增长,且态势明显。
影响我国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体系结构的影响,生产结构的变动,对宏观税负有较大影响。
第二产业比重的持续提升和第一产业比重的降低,是推动宏观税负走高的重要原因。
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提高了企业产出的利润值,直接表达为增加了企业缴纳的增值税等,从而提高了宏观税负水平。
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来源于剩余产品价值,当企业提供的剩余价值越高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决定了税负转嫁的多少,其主要依靠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产品价格。
经济效益差的企业由于生产本钱高于社会平均本钱,本钱的提高导致了利润的下降,因此税收无法通过提高价格或提高利润而转嫁出去,这便造成了企业负担沉重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实证分析角度论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180-01
摘要理论界对我国宏观税负是否过高存在着争议,同时对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
本文在借鉴一些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关系,认为两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正相关性并针对我国宏观税负现状给出建议。
关键词宏观税负经济增长国情建议
一、文献综述
宏观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所关心的课题。
斯卡利(1991)估计了103个国家1960-1980年总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平均来说,税收占gdp比重不超过19.3%的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最大化,在宏观税负大于45%时,经济增长率倾向于0,然后是负增长。
正因为宏观税负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我国的学者结合国情对宏观税负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郭彦卿(2010)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投资,在达到最优税负水平之前,适当提高宏观税负可以促进投资于经济的增长。
当宏观税负超过最优税负水平之后,提高宏观税负会使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不利于促进社会投资与经济增长。
从国内外规范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文献来看,大部分学者是倾向于认同过度征税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良影响的。
本文也持同样的观
点,即宏观税负要维持一个适度的水平,宏观税负过高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二、理论基础
供给学派的阿瑟拉弗(1974)认为税率,税收与生产率之间理论上存在着一条倒u型曲线,即“拉弗曲线”:高宏观税负不一定就能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又不一定要实行高税负。
宏观税负与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财政支出最大与国民产出最大不相容原理告诉我们,税收收入最大化与国民产出最大化是不相容的。
当税收收入达到最大时,国民产出并不是最大,国民产出是税率的减函数。
换句话说,若税收负担达到最大值,会严重阻碍国民经济的增长,国民产出随税率的提高而降低。
宏观税负不是越高越好,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并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当然,也不是说税负越低,经济就发展越快,关键是如何把握税负的“适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实证分析检验
我国目前税制是1994年税制改革确立的,因而选取的数据来源于1994年至2010年。
根据前人的经验将宏观税负的测算分为三个口径,小口径的宏观税负是税收收入/gdp,中口径的宏观税负是财政收入/gdp,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是政府收入/gdp。
设宏观税负(xi,i=1,2,3)与gdp(y)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中y为gdp总量,x1表示小口径下的宏观税负,x2表示中口径
下的宏观税负,x3表示大口径下的宏观税负。
建立三个对数-线性函数形式的简单回归方程lny=β0+β1xi+e,β0为常数项,β1为自变量参数,e为残差项。
数据处理后得出结论:
1.三个判定系数r²的值分别是0.917966,0.953277,0.797119,说明gdp相对变化量可以被宏观税负解释的可信度是很高的,可见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
2.数据表明,在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宏观税负和gdp正相关。
小口径宏观税负每提高一个百分点,gdp的相对量增加0.175,中口径宏观税负每提高一个百分点,gdp的相对量增加0.159,大口径宏观税负每提高一个百分点,gdp的相对量增加0.138。
显而易见,从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到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数值上是由小到大的,而不同口径的宏观税负对gdp相对量的增加程度也存在由大到小的差异。
简单来说,宏观税负越小,gdp相对量的增加就会越大。
四、结论和基于国情的相关政策建议
gdp增长的结构性变化、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和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日益成为税收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
由于2003年以来政府主导投资对经济的过度拉动,使税负过重的负面影响暂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不能忽视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密切的相关性,现在没有问题不代表将来没有问题,防微杜渐,就要求政府在政策方面作必要的调整以促进经济的稳态增长。
1.大口径税负过高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考虑到我国存在相当大比重预算外和制度外的政府收入的实际
情况,我国应该以大口径税负来衡量实际宏观税负水平。
我国大口径宏观税负增长速度较快,波动较大,成为问题症结所在。
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完善政府收入机制都是必须的。
减少预算外和制度外的政府收费,应该作为降低大口径宏观税负的首要途径,在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收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总体税负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2.税制改革是降低宏观税负的根本途径
根据中国税负现状,顺应全球性经济发展趋势,无疑应在完善税制的基础上加大减税力度。
改革要与当前的财政政策转变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突出税收中性导向,避免经济过热,促使经济增长以内生方式进行。
最重要的是把税负降到既不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又不对经济有太大的刺激作用的适当中性水平,还要考虑税收调节的弹性,对需要加强的产业部门,给予税收倾斜。
参考文献:
[1]李铁.我国税收高速增长问题研究——基于对宏观税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理论探讨.2009(5).
[2]郭彦卿.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估计.财政与税务.2010.12.
[3]罗鸣令,陈玉琢.税收负担研究综述.财政与税务.2010.6.
[4]褚燕.宏观税负变化对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统计与决策.2005(19).
[5]苑小丰.中国税收与经济增长问题实证研究.生产力研
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