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台湾问题之我见

合集下载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我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在此,我会尽量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同时尊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政府,遵守法律法规。

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经济发展与合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两岸经济合作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产业竞争、市场准入等问题。

因此,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文化交流与认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两岸关系的纽带。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两岸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需继续努力,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三、政治互信与对话政治互信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

双方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此基础上,加强两岸政治对话,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四、安全与稳定维护两岸安全与稳定,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保障。

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协调,妥善处理海上安全、网络安全等敏感问题,共同维护两岸和平稳定。

在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大陆经济持续增长,为两岸合作提供了广阔市场;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因此,双方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形势与政策台湾问题心得体会800字

关于形势与政策台湾问题心得体会800字

关于形势与政策台湾问题心得体会800字在我国的国家政策中,台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接触媒体的方式比较多,也关注着自己所在的社交圈里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我想表达的是我对于台湾问题的真实感受。

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问题有些遥远。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从未经历过两岸关系的紧张局势,对于两岸间的分歧和历史背景的了解有限,更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个问题在国际政治上引起了如此多的关注和争议。

尽管如此,我认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台湾问题都是我国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原则问题。

我国有着统一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台湾岛屿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台湾问题不是国际政治的普通问题,而是涉及到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国家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其次,关于台湾问题,我们需要注意思辨。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不同,两岸间的政治态度和文化传统也日趋不同。

有些人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持看法倾向于相互融合,有些人则更倾向于保持各自独立。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思辨水平,从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不同角度出发,去分析、研究这个问题,综合考虑两岸间复杂的因素,尽早寻找更全面、更可行的解决办法。

最后,我认为通过合理、稳妥、积极的措施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如果我们不统一,那么中国的全面发展将很难实现。

当前国家对于台湾地区的政策则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加深两岸民间融合;二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同时,我们应该强调互惠合作,加强经济贸易关系,通过两岸融合来实现台湾方面的尽快发展。

总之,在我看来,台湾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问题。

我国应该保持清醒和冷静,协调两岸政策,积极做好两岸融合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积极争取和平解决两岸纷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实现两岸同胞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台湾问题[5篇模版]

台湾问题[5篇模版]

台湾问题[5篇模版]第一篇: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之我见习总书记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最伟大的中国梦。

民族的复兴包括许多的方面,但所有的人不能忽略的一方面就是中华民族重新的大一统,因为没有民族的统一,谈何复兴?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之后,台湾问题成为了祖国统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台湾与祖国大陆已经分离了60多年,时过境迁,我认为阻碍两岸统一的障碍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形式更为严峻。

尤其是在前刚刚过去不久的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惨败,不免又让关怀祖国统一的同胞们心里又多了一丝疑虑,这些年两岸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否会因为民进党的很大可能的两年后的重新上台而毁于一旦?接下来我以我所了解的,以及我思考的来从我的视角来探讨一下台湾问题。

首先,我认为解决台湾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采取一两项有效措施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制定长期的,复杂的,兼顾各方面的政策。

目前我认为台湾回归祖国大陆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的障碍(问题的依次越来越严峻)。

第一,台独势力。

从李登辉上台,到陈水扁执政,这些台独分子所采取的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行为无一不对两岸关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如李登辉的“两国论”,陈水扁提出的所谓的“入联公投”。

其次,作为目前台湾最大执政党的民进党一直不肯放弃台独理念,这也为日后两岸关系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第二,以美日为首的境外反华势力。

首先对美国来说,美国一直视台湾为其亚太战略上的“一艘永不沉的航母”,并且台湾居第一岛链的要害部位,因此,美国不但和台湾保持暧昧的准盟友关系,还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对中国大陆叫板,暗地里更是扶持台独势力。

短时间看,美国不会放弃台湾,会继续充当两岸关系的“搅屎棍”。

其次就日本来说,台湾遏日本“海上生命线”西太平洋航线之要冲,与中国大陆有领土争端及世仇的日本绝对不会希望看到中国的统一。

更甚者,有很大的可能,假如中国大陆决定武力统一台湾的时候出兵。

最后,对于国际上追随美日的一些反华势力的小喽啰,他们同样不希望看到中华民族的统一强大,在两岸关系处处使绊,如近年来,热比娅,**等一些流窜于国际社会的“汉奸”与台独势力蝇营狗苟。

思想汇报台湾问题

思想汇报台湾问题

思想汇报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关注的焦点,涉及到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

作为中国大陆人,我对于台湾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首先,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历史上,台湾岛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直到1895年甲午战争后被日本侵占。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中国。

然而,在国共内战后,中国大陆和台湾分别建立了不同的政权,至今尚未统一,但这并不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事实。

从民族的角度来看,台湾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血缘关系。

因此,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

历史上,中国大陆一直采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实现统一。

这是基于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和福祉考虑的,也是中国大陆维护国家稳定和和平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该坚持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台湾问题,促使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和平统一。

通过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和民间交流等方式,增加两岸人民的互信和了解,缩小双方的差距,加强两岸关系的稳定和友好。

最后,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也是非常重要的。

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互信和交流,同时也要尊重每一位台湾同胞的意愿。

如果台湾人民希望保持现状或者选择独立,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愿意与他们进行对话,争取实现和平统一的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没有人可以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但在统一的前提下可以探索适合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式。

总之,台湾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历史的、政治的和人文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坚定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同时也要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增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互信,相信在共同努力下,台湾问题最终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关于港澳台形势政策感想三篇

关于港澳台形势政策感想三篇

关于港澳台形势政策感想三篇【心得体会】当今社会,日新月异。

世界形势,国家政策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港澳台形势政策感想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关于港澳台形势政策感想1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浅显的认识。

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

我平时很少看新闻,很少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因此对社会形势政策基本不了解。

而《形势政策》这门课,正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帮我们了解和分析形势与政策。

学习这门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学习。

学习十二五规划,我有以下心得。

首先,我了解到了十二五规划的背景。

十二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规划,必须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其次,我也了解到了十二五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及主要大思路。

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调整经济结构。

全会公报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民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

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文化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发展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形势与政策 台湾问题 范本

形势与政策 台湾问题 范本

**职业技术学院系部:专业:科目:形势与政策班级:教师:姓名:杜**学号:2010年11月我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

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

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要求走和平民主、团结建国的道路,建设一个独立统—、繁荣富裕的新中国。

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臵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政协协议和一切停战协议,悍然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

亟待休养生息的中国,再次陷入全面内战之中,直至1949年,蒋介石逃亡台湾,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台湾同胞饱受殖民主义的奴役之苦,加之1949年后遭受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军事戒严体制的压迫,希望真正能够自己当家作主。

由于台湾当局长期进行反共宣传,并且由于两岸同胞隔绝了近 4O年,相互交往的时间不长,使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不够了解。

同时,由于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目前还存在差异,一些台湾同胞对台湾经济发达、自身生活水平有优越感。

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大多数台湾同胞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希望发展两岸关系,但又不急于统一,希望维持现状。

这种态度将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两岸同胞接触的增加和香港、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而逐步改变。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台湾当局模仿西方,标榜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以来,生出大量弊端,也暴露出种种假民主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黑(道)金(钱)政治”盛行,其中尤以国民党为重。

我眼中的台湾问题-形势政策课结课论文

我眼中的台湾问题-形势政策课结课论文

我眼中的台湾问题——2010-7-6关于台湾问题的思考台湾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焦点问题。

它关系到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然而,台湾回归与否,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我认为这是台湾问题唯一的,必然的答案。

台湾历来属于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郑成功收复,刘铭传保卫到蒋家王朝占据,虽然历尽沧桑,但是始终没有脱离祖国。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讲,台湾属于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是不容质疑的。

在今天,台湾虽在经济上与大陆相比略有优势。

但其主权不可以也不会从中国大陆脱离出去。

解决台湾的核心问题就是主权和外交的问题。

在外交上,除与美国等几个有其他企图的国家尚保持密切的联系外,在国际大环境,尤其在第三世界很少有其支持者。

而解决台湾的最大难点就是:大陆和台湾在人均收入上尚存在一点差距。

但是,台湾的回归基本上是不会影响其经济制度的。

这一点也是广大台胞所担忧的,也是极少数不法分子大肆宣扬台独思想的根本借口。

但是,香港及澳门的回归及其现行经济的正常发展最有力地证实里极少数分子谬论的荒唐。

台湾回归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关键。

而就大陆和台湾自身而言,在经济,军事,政治,外交,国际环境等方面而言,台湾的回归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必然趋势。

经济方面,台湾在从清朝政变开始到现在未发生大的政坛风波。

再者,国民党从大陆败退时,大批的财富运输到台湾。

为其经济回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后,台湾的经济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同时,美国又别有意图大力支持。

在人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大力培植。

这无疑是台湾经济迅猛发展的强心剂。

而与此相反,大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遭受列强侵略和抢夺。

又遭二战的清洗,再加之天灾给中国大陆经济以毁灭性的破坏。

建国前夕,蒋家王朝又把剩下的一点东西运走。

建国后,大陆完全是一清二白的国情。

建国后的抗美援朝,西藏解放,援越抗越,打印度等等又严重阻碍了大陆经济的回复。

同时,党中央在经济发展路线上又犯冒进,“吃食堂”,“大跃进”及“文革十年浩劫”,使大陆经济发展灾难重重,一此又一次地失去了经济飞跃的“黄金时代”。

浅谈台湾问题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台独问题

浅谈台湾问题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台独问题

浅谈台湾问题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台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湾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政治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台湾问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关心。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台湾问题的形势与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与研究。

一、台湾问题形势的变化台湾问题始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分离,由于历史、文化、国家意识等原因,在大陆和台湾之间形成了一道由国境线、政治、军事等因素构成的界限。

从1949年至今,台湾问题已经持续存在了70多年。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力量的嬗变和台湾本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台湾问题的形势也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台湾问题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

在冷战结束时期,许多国家认为与大陆接触是会产生风险的。

而现在,随着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全球化,国际社会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台湾的存在和台湾民众的权利,支持台湾的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

例如,美国和台湾关系日益亲近,近几年来通过军售、对台湾官员的高层访问等方式,加强对台湾的支持。

其次,台湾问题的政治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在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台湾民众开始关注和追求民主和自由。

这种愿望在台湾的政治领导层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台湾持续推动实现全面民主化。

在大陆方面,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改革开放的步伐,港澳台地区的经济联系也开始增加。

同时,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和文化联系也比以往更为频繁,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

二、台独问题的现状与政策在台湾问题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台独”问题。

所谓“台独”,就是指台湾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实现独立的一种可能性和倾向。

尽管如此,台独的问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各方面的政策也没有执行。

目前,中国大陆对台独问题采取的政策是一贯的“一国两制”原则,即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在实际操作上,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和平统一、两岸共同发展”的基础上。

同时,中国大陆还为台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帮助台湾维持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台湾问题之我见
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1949年,国共内战将近尾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退守台湾,从而与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大陆形成了两岸相对的局面,并引发一系列的主权和领土问题,称之为台湾问题,又称台海问题。

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纠纷不同的是,台海问题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而且更是中国的内部问题。

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中国台湾,都同属一个中国。

因此,台海问题也应该由中国人自己解决,其他国家不得干涉中国的内政。

但是基于全球战略及维护本国利益的考虑,美国多次干涉台海问题,导致了中国大陆与台湾长达几十年的分割。

台海两地分割,不仅不利于两地同胞的交流,更不利于两地的经济建设发展。

长期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只有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才能有利于统一后台湾的长期繁荣稳定,也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虽然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由于历史的因素以及周边国家利益等问题,大陆要以和平统一台海两岸面临着很多问题。

早在毛主席执政期间就有武力收复台湾的打算,后来因朝鲜战争爆发,而美国乘机派舰队驻守台海,导致这一计划无法实行。

其后大陆方面和台湾方面都有几次要以和谈解决统一两岸,但都因美国的干涉而导致失败。

而且美国一方面虽然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许诺和台湾断绝政治上的来往,但却公然的对台销售武器,蛮横的干涉中国的内政。

由此可见,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美国政府是有责任的。

随着近年台海两岸局势趋向平缓,两岸的各方面交流也开始建立起来。

从台海两岸的商品贸易,到两地航班直航,种种迹象表示了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想法。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呢?
第一,增进共识,确认只有一个中国。

海峡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随着岁月流逝和社会的前进,面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两岸都应以民族大义为重,以国家统一、民族昌盛和人民幸福为己任,以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求同存异,化干戈为玉帛,结束两岸之间的分隔与对峙。

香港就是一个例子,在香港回归前很多人都对香港的未来抱着消极的看法。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行得通的。

即便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亚洲金融风暴猛烈冲击下,香港仍然保持了繁荣与稳定,这是个十分鲜活的客观的例证。

澳门回归、发展,也有力地说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科学性,海峡两岸还有什么见解不能取得一致,不能达到统一呢?只要台湾当局摒弃前嫌,放弃“台独”,两岸必能达成利国利民的统一共识。

第二,增进互信,加深理解。

传统文化尤其是长期占居中国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是联系两岸人民的纽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深渗透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维持了两岸同一民族的心理稳定性。

大力进行两岸传统文化交流,可以唤醒台湾人民的“大中华意识”。

如果未来两岸能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基础上的统一,更是全球华人所乐见的。

海峡两岸同是中国人,中国有古老的文化,更有许多优良传统,比如诚实、信任、和睦、友善等,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造福子孙后代,搭好对话桥梁,沟通谈判渠道。

台湾方面不必过多仰仗美国人的鼻息,期望美国的支援,不必用大量纳税人的金钱去购买昂贵的与民生无关的军事装备或新式武器。

祖国大陆的方针是和平统一,当然时间也不能是无限期的,只要不搞“台独”,不损害国家领土的完整,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大前提下,商谈祖国统一大计,便能化干戈为玉帛,消除战争阴霾,造福两岸人民及子孙后代。

因此,台湾方面应彻底抛弃“台独”幻想,一切不利于和平统一的话不说,一切不利于和平统一的事不做,两岸应共同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推进中华科学文明的发展,提高中华民族在国际大家庭的声誉和地位。

第三,增加民间交往,扩大经贸合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之间文化、艺术、体育、演艺、学术、科技的交流不断增多,两岸人民受益日增。

但总体上看仍在很大程
度上受到台湾当局的阻挠和限制。

如:两岸不能全面直接“三通”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与加强。

至于未来两岸经济贸易合作与发展,则更是前景广阔,机遇多多。

现在海峡两岸都已正式加入了WTO,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已逾数百亿美元,两岸经贸互补性极强。

内地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充裕的劳力,台湾有较雄厚的资金和较强的技术,两岸应在互补往来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经济上多设擂台,政治上多想统一,在军事上少设炮台,本着互惠互利的精神,调整相关政策,尽快解决全面直接“三通”的问题,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使两岸人民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相扶相济,双赢共进。

第四,增加对话,经常沟通。

虽然最近几年两岸关系趋于平缓,两岸之间的往来也开放了很多。

但目前两岸之间对话渠道并不十分通畅,时断时续。

时至今日,两岸政治上的敌对状态并未改变。

只有台湾当局确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增加两岸对话,经常沟通,通过实质性的谈判,就能商讨出各方面都基本能接受的方案,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完成中华民族大统一的伟业,维护祖国的统一、团结、繁荣。

第五,中国内政问题坚决由中国内部处理好,禁止霸权主义干预中国内政。

纵观多年来台海局势紧张,很多因素都是美国的霸权主义插手干预。

只要台湾当局能够认清局势,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以两岸人民的利益为重,通过和谈解决两岸问题,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才能促使祖国的繁华统一。

另外,台湾问题中比较关键的几点就是台湾领导权以及社会性质、军队的领导权、财政大权等问题。

对于台湾领导权以及社会的性质问题,我认为这可以效仿香港和澳门的做法,一国两制,在中央的统一管理下高度自治,这样台湾可以保留原先的资本主义制度,领导权也由台湾掌控,但要服从中央的管理。

至于军队的领导权,鉴于历史因素的问题,台湾每天都从海外购进大量的先进武器,其军事力量不容小觑。

即使台湾高度自治,也应该对原先的武装力量进行削减,或者统一编制到中央的统一管理,由中央分配军队驻守台湾。

这即可保证台海的安全,也可以减少两岸中发生武力纷争的可能。

台湾的文明程度比内地的平均量要好,但随着内地的经济总量不断发展,台湾不可避免的要和大陆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往来,大陆也可以自己庞大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多的影响台湾的经济乃至政治。

既然原来纷乱的欧洲可以慢慢联合,我想只要通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的和平统一是必然的,也是两岸人民所期盼看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