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课设设计范例1

桩基础课设设计范例1
桩基础课设设计范例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资料 (4)

二、确定桩的长度和承台埋深 (5)

三、确定单桩的竖向承载力 (5)

四、轴线选择 (5)

五、初步确定桩数及承台尺寸 (5)

六、群桩基础中单桩承载力验算 (6)

七、确定桩的平面布置 (6)

八、承台结构计算 (6)

1、桩顶最大竖向力 (6)

2、承台受弯验算及承台配筋 (6)

3、承台柱下抗冲切验算 (7)

4、承台角桩抗冲切验算 (8)

5、承台抗剪验算 (9)

九、单桩配筋设计和计算 (10)

一、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综合楼,框架结构,柱下拟采用桩基础。柱尺寸400X400,柱网平面布置见图1。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上部结构传至柱底的荷载效应见表1、表2,表中弯矩、水平力的作用方向均为横向。

对于任意一位学生,荷载效应的取值为表内值加学号的后两位乘以10。如某同学学号后两位是21,则该同学在计算①轴交B轴处的柱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取值为:轴向力=1765+21×10=1975 kN,相应的计算弯矩和水平荷载以及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值。

表1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图1 柱网平面布置

2、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平整,地层及物理力学参数见表3。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砂土不会发生液化现象。拟建场区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3.5m,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表3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3、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二、确定桩的长度和承台埋深

1、材料信息:

柱混凝土强度等级:30C

桩、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30C 2/43.1mm N f t = 钢筋强度等级:235HpB 2/210mm N f y = 钢筋强度等级:335HRB 2/300mm N f y =

2、确定桩的长度及截面尺寸:

根据设计资料,选第四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进入持力层2.1m ,承台埋深2.5m ,桩长11m 。截面尺寸选为350mmx350mm 。

三、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根据公式

i sik p p pk a l q A q R ∑+=μ

根据设计资料,

Ap=0.35mx0.35m=0.1225㎡,

p μ=0.35mx4=1.4m,

i

s i k p

p pk a l q

A q R ∑+=μ

四、轴线选择

选择第6组轴线B计算,根据设计资料有: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F K=2113KN,M K=691KN.m,V=622KN;

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F K=3750KN,M K=711KN.m,V=648KN

五、初步确定桩数及承台尺寸

先假设承台尺寸为2mx2m,厚度为1.3m,承台及其上土平均容重为30 kN/m3则承台及其上土自重标准值为:

G k=30x2x2x2.5=300 kN,

根据规范,桩数n需满足:

可取8根桩,承台平面尺寸为1.8mx2.8m。如下图所示:

六、群桩基础中单桩承载力验算

按照设计的承台尺寸,计算

G k=30x1.8x2.8x2.5=378 kN,

单桩平均竖向力:

符合要求。

单桩偏心荷载下最大竖向力:

在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必须有:

Qk,max=685.7Kn<1.2Ra=1.2x792.61=951.1KN,

符合要求。

七、确定桩的平面布置

几何参数:

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 C=400mm D=400mm 桩列间距 A=1000mm 桩行间距 B=500mm 承台高度H=1300mm 桩顶深入承台100 mm,

承台下设100mm,强度为C25的混凝土垫层,钢筋保护层取50mm , 承台有效高度h0=1150mm

承台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拉强度2/43.1mm N f t =, 钢筋采用:335HRB 2/300mm N f y =

八、承台结构计算

1、在承台结构计算中,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为:FK=3750KN,MK=711KN.m,V=648KN

各桩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Gk部分的净反力Ni为:

最大竖向力

3、承台受弯计算及承台配筋:

(1)对Ⅰ-Ⅰ截面,垂直于X 轴方向计算截面处弯矩计算:

选用 ,平行于x 轴布置;

(2)对于Ⅱ-Ⅱ截面,垂直于Y 轴方向计算截面处弯矩计算:

选用 ,平行于y 轴布置;承台柱下抗冲切验算: 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 p t hp ox c o oy c ox l h f a a a b F ???+++?≤βββ)]()([2y 式中:

X 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X 方向冲垮比:,

=0.543

X 方向冲切系数:

=1.13 Y 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0.125

Y 方向冲垮比:

,取2.0=oy λ,

Y 方向冲切系数:1.2)2.02.0(84.0)2(84.0=+=+=oy oy λβ

b c=a c=0.4m,

992.0)800900(800

20009

.011=-?---

=hp β

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

0)]()b ([2h f a a a t hp ox c oy oy c ox ???+++?βββ

=

符合要求。

4、承台角桩抗冲切验算:

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

0111121)]2()2([h f a c a c N t hp x y y x l ?+?++?≤βββ 角桩竖向冲反力设计值:

式中:

Y 方向上从承台角桩内边缘引

45冲切线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边缘的水平距离(当

柱或承台变阶处位于该 45线以内时,则取由柱边变阶处与桩内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

X 方向上从承台角桩内边缘引

45冲切线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边缘的水平距离(当

柱或承台变阶处位于该 45线以内时,则取由柱边变阶处与桩内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m a y 15.01=

,取 ,

抗冲切=0111121)]2()2([h f a c a c t hp x y y x ??+++βββ

符合要求。 5、承台抗剪验算: 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

00h b f F t hs l ββ≤

(1) Ⅰ—Ⅰ截面的抗剪验算:

mm a 65.0x =

受剪的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s β的计算:

最大剪力设计值:

抗剪切力=

符合要求

(2)Ⅱ-Ⅱ截面的抗剪验算:

mm ay 15.0=

,取 ,

346.1)0.13.075.1)0.1(75.1=+=+=y λβ

受剪的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s β的计算:

最大剪力设计值:

抗剪切力=

符合要求

九、单桩配筋设计和计算

桩身采用C30混凝土,2/1.20mm N f c =

按构造配筋,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取最小配筋率0.80%:

采用 箍筋取200@6φ,局部加密,保护层厚度为30mm.

钻孔灌注桩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及设计计算内容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上部构造、标准及其部分荷载: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桥面净-9+2?0.5,主梁布置见下图。主梁标准跨径L=20m,计算跨径19.5m,梁长19.96m 边板重23.767kN/m,中板重22.394(护栏、桥面铺装等均已计入)纵向风力: 盖梁引起的风力1.157KN,对桩顶的力臂为7.07m 墩柱引起的风力0.85KN,对桩顶的力臂为:3.26m 横桥向按无水平力计算 冲击系数:228 +μ .1 1= 3、地质水文资料:

地基土:软塑粘性土,地基土比例系数4/5000m KN m =,地基土桩侧摩阻力 KPa q k 50=,地基土内摩擦角040=?,黏聚力为0;桩入土长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7.0=λ,清孔系数80.00=m ,土容重3/0.10m KN =γ(已扣除浮力),地基土容许承载力KPa f a 300][0= 4、材料: 钢筋:盖梁、桩柱主筋用HRB335钢筋,其他均用R235钢筋; 混凝土:盖梁用C30,墩柱、钻孔灌注桩用C25。 5、构造型式见附图 柱直径采用120cm ,桩直径采用140cm 6、支座型式:橡胶支座,厚28mm 7、设计标高: 桥面中心标高:6.989m 盖梁顶面标高:5.873m 桩顶标高:-0.7m 地面标高:-1.2m 最大冲刷线标高:-3.2m 下部构造图 8、盖梁计算(一组) 1)永久作用计算 2)可变作用计算 3)内力组合计算 4)截面配筋设计及承载力校核

9、桥墩墩柱计算(二组) 1)永久作用计算 2)可变作用计算 3)内力组合计算 4)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 10、钻孔灌注桩计算(一、二组) 1)荷载计算:永久作用、可变作用 2)桩长计算 3)桩内力计算 4)桩身截面配筋与承载力验算 5)水平位移验算 三、设计依据与参考资料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基础工程》,王晓谋 4、《钢筋混凝土结构》 5、公路桥涵标准图 6、桥梁计算示例丛书:混凝土简支梁(板)桥 第二节盖梁计算 1 荷载计算 (1)上部结构永久荷载见表3-1: (2) 盖梁自重及作用效应计算(1/2盖梁长度) 图3-2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4.5m 【题1】某试验大厅柱下桩基,柱截面尺寸为 400mm 600mm ,地质剖面示意图如图 1 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为 F = 2035kN, M=330kN ?m , H = 55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设计值为 F k =1565kN, M=2548.0 21.7 0.5 15 32.5 12.5 20 0.25 0.9 8 13.0 200

1. 2. 2^00 - 确定桩的规格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第 4层粘土为桩端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 方桩,为400mm< 400mm 桩长为9米。承台埋深1.7米,桩顶嵌入承台 0.1米,则桩 端进持力层2.4米。初步确定承台尺寸为 2.4m X 2.4m 。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Q 根据公式 查表内插求值得 层序 深度(m) I L q sik (kPa ) q pk ( kPa) ② 粉质粘土 2 0.6 60 ③ 饱和软粘土 4.5 0.97 38 ② 粘土 2.4 0.25 82 2500 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Q sk Q pk u q sik l i q pk A p =4X 0.4(60 X 2.0+38 X 4.5+82 X 1.5)+2500 X 0.4 X 0.4=902.4KN 取 Q uk 902.4 kN 3.确定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R 并确定桩数n 及其布置 按照规范要求,S a 3d ,取 S a 4d , b e = 2m, l = 9m 故 0.22 查表得,sp 0.97。 查表得,sp 1.60先不考虑承台效应,估算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R 为 sp 1.60 桩基承台和承台以上土自重设计值为 G= 2.4 X 2.4 X 1.7 X 20= 195.84 kN 粗估桩数n 为 n = 1.1 X (F+G)/R= (1565+195.84)/ 547.08=3.22 根 取桩数n = 4根,桩的平面布置为右图所示, 承台面积为 2.4m X 2.4m ,承台高度为 0.9m ,由于n > 3,应该考虑 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R ,S a B e 由一=4 ; = 0.25 d l 查表得 e = 0.155 , := 0.75 sp Q uk 0.97 902.4 =547.08 kN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某实验室多层建筑桩基础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考核成绩:-------------------- 建筑教研室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二、课程设计指导书 (5) (一)课程设计编写原则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指南 1、设计资料的收集 (5) 2、桩型、桩断面尺寸及桩长的择 (7) 3、确定单桩承载力 (7) 4、桩的数量计算及桩的平面布置 (10) 5、桩基础验算 (11) 6、桩身结构设计 (14) 7、承台设计 (15) 三、附录 附录一:课程设计评定标准 (21)

《桩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题目:某实验室多层建筑桩基础设计 时间及地点:2009年月日-- 月日(1周),教室 指导教师: 一、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某实验室多层建筑一框架柱截面为400mm×800mm,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设计值:轴力F=2800kN,弯矩M=420kN·m,H=50kN。经勘查地基土层依次为:0.8m厚人工填土;1.5m厚黏土;9.0m厚淤泥质黏土;6m厚粉土。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表所示,地下水位离地表1.5m。试设计该桩基础。 表7-35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号土层名称土层 厚度 (m) 含水 量 (%) 重力密 度 (kN/m 3) 孔隙 比 液限 指数 压缩模量 (Mpa) 内摩 擦角 (0) 凝聚 力 (kPa) ①②③ ④⑤ ⑥人工填土 黏土 淤泥质黏 土 粉土 淤泥质黏 土 风化砾石 0.8 1.5 9.0 6.0 12.0 5.0 32 49 32.8 43.0 18 19 17.5 18.9 17.6 0.864 1.34 0.80 1.20 0.363 1.613 0.527 1.349 5.2 2.8 11.07 3.1 13 11 18 12 12 16 3 17 二、设计依据和资料(详见实例) 三、设计任务和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通过《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桩基础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基本掌握主要承受竖向力的桩基础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 本课程设计拟结合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高层办公楼,已知其柱底荷载、框架平面布置、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建筑物的环境及施工条件进行桩基础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包括桩位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桩配筋图及施工说明。 桩基设计依据为《建筑桩基技术规范》(IGJ94-94)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四、课程设计成果及要求 设计成果包括说明书、桩基础设计计算及施工图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1)、说明书

钻孔灌注桩设计说明

钻孔灌注桩设计说 、一般说 【一】本说明为通用说明,说明中凡有”符号者适用于本设计 【二】本说明及附图中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 0.000.004.35米为室内地面标高【三】本工程的绝对高程 设计依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家规程进行设计,主要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20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200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200 、桩体施工说 【一】本工程根据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设计,日期201月 【二】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采用钻孔成孔灌注桩,桩长约4~7米 以-层粉土及-层粉土做桩端持力层,桩端以桩长控制 【三】本工程设计转孔灌注桩为端承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图纸中设计桩长是根据地质资料估计的桩端的终孔标高应以持力层岩样和 孔进尺为主要依据,以设计桩长为参考依据 2桩孔成形后必将孔底沉渣清理干净,清空后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5,桩孔 检合格后立即安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 【四】本工程设计钻孔灌注桩为摩擦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必须保证图纸设计桩长桩端终孔标高的决定一设计桩长为主,以成孔 尺速度为辅 2桩孔成形后必须讲孔底沉渣晴朗干净,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15, 孔质检合格后立即安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 【五】本工程设计钻孔灌注桩为摩擦—端承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必须保证图纸设计桩长桩端终孔标高的决定一设计桩长为主,以成孔 尺速度为辅 2桩孔成形后必须讲孔底沉渣晴朗干净,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10, 孔质检合格后立即安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 【六】施工要求 1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时,施工期间护筒内泥浆面应高于地下水1.米以上, 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1.米以上,泥浆制备和处理详情 JGJ94-2006.3.条6.3.条 2冲击成孔及钻孔成孔灌注桩的机具选择、护筒的埋设、冲(钻)孔施工要领 要求应遵照规JGJ94-200中有关具体条文 】钻孔成孔灌注桩详6.3.条6.3.条 】冲击成孔灌注桩详6.3.1条6.3.1条 3当清孔指标可能超过规定值时,应采取桩端后筑浆技术,清孔后应立即浇灌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 算书

土 力 学 课 程 设 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二级学院: 指导老师: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m ,宽9.6m ,其1-5轴的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所示。建筑场地位于临街地块部·位,地势平坦,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 ×5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图1所示。场地内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详见工程地质资料,如表1所示。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 2.5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试按乙级条件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1轴荷载:5417;85.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2轴荷载:5411;160.m;53k k k F kN M kN V kN ===。 3轴荷载:5120;88.m;63k k k F kN M kN V kN ===。 4轴荷载:5300;198.m;82k k k F kN M KN V kN ===。 5轴荷载:5268;140.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图1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预制桩基础)--12土木1班 工程概况 某市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米,柱距6米,宽9.6米,室内外地面高差0.45米。柱截面500×500mm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1。 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

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 目录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 0 -工程概况....................................................................................................... - 1 - 1.设计资料.................................................................................................... - 4 - 2.选择桩型与桩端持力层、确定桩长和承台埋深...................................... - 4 -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5 -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 - 6 - 5.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 - 7 - 6.桩基础沉降验算 ........................................................................................ - 8 - 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 - 8 - 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 - 8 - 6.3 沉降计算........................................................................................... - 8 -

灌注桩基础课程设计

灌注桩基础课程设计 1、设计资料 (1)设计题号6,设计轴号○B (○A 轴、○C 轴柱下仅设计承台尺寸和估算桩数)。 (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A 轴荷载:N k 165V m kN 275M kN 2310F k k k =?==;; ○B 轴荷载:N k 162V m kN 231M kN 2690F k k k =?==;; ○C 轴荷载:N k 153V m kN 238M kN 2970F k k k =?==;; (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A 轴荷载:N k 204V m kN 286M kN 2910F k k k =?==;; ○B 轴荷载:N k 188V m kN 251M kN 3790F k k k =?==;; ○C 轴荷载:N k 196V m kN 266M kN 3430F k k k =?==;; (4)工程地质条件 ①号土层:素填土,层厚1.5m ,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ak f =95kPa 。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3.3m ,流塑,承载力特征值ak f =65kPa 。 ③号土层:粉砂,层厚6.6m ,稍密,承载力特征值ak f =110kPa 。 ④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4.2m ,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ak f =165kPa 。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ak f =280kPa 。 (5)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位于地表下3.5m ,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6)场地条件 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7)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30m ,宽9.6m 。室外地坪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400mm ×4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下: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2) 2.2.1.1 适用范围 (2) 2.2.2 术语 (2) 2.2.3 基本规定 (2) 2.2.4 施工准备 (3) 2.2.5 材料和质量要求 (4) 2.2.6 施工工艺 (7) 2.2.7 质量标准 (16) 2.2.9 安全环保措施 (17)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2.2.1.1 适用范围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按成孔工艺和成孔机械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其适用范围如下: 1.冲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黄土、黏性土或粉质黏土和人工杂填土层中应用,特别适合于有孤石的砂砾石层、漂石层、坚硬土层、岩层中使用,对流砂层亦可克服,但对淤泥及淤泥质土,则应慎重使用。 2.冲抓成孔灌注桩:适用于一般较松软黏土、粉质黏土、砂土、砂砾层以及软质岩层应用,孔深在20m 内。 3.回转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黏性土、砂土、软质岩层。 4.潜水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淤泥质土、黏土、粉质黏土、砂土、砂夹卵石及风化页岩层中使用,不得用于漂石。2.2.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 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2.2 术语 1.灌注桩:先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再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基桩。2.泥浆护壁:用机械进行贯注桩成孔时,为防止塌孔,在孔内用相对密度大于1 的泥浆进行护壁的一种成孔施工工艺。 2.2.3 基本规定 2.2.3.1 桩位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1.群桩:20mm; 2.单排桩:10mm。 2.2.3.2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检查时, 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灌注桩可对护 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2.2.3.3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2.2.3.3 的规定,桩顶标高至 少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要求见表2.2.7-2。每浇注50m3 必须有1 组试 件;小于50m3 的单柱单桩,每根桩必须有1 组试件;每个柱子承台下的桩至少应有l 组试 件。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桩基础课程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西南交通大学

目录 一、概述 (3) 1.1 设计任务 (3) 1.2设计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桩的计算宽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桩的变形系数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桩顶的刚度系数ρ1,ρ2,ρ3,ρ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计算承台底面形心O 点的位移a,b,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计算作用在每根桩顶上的作用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计算局部冲刷线处弯矩M0,水平力Q0及轴向力N0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验算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局部冲刷线以下深度y 处截面的弯矩 y M 及 y 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桩顶纵向水平位移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桩基础课程设计(仅供参考)

院系:土木学院 姓名: *** 学号: ********班号:土木1001指导教师:罗晓辉日期:2013年6月

目录 1.设计资料 1.1 上部结构资料 (4) 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4)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4) 2.1 选择桩型 (4)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4)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5) 4.1 B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5) 4.2 C柱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5) 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与非复合作比较) (5) 5.1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B承台) (5) 5.2五桩承台承载力计算(C承台) (7) 5.3 比较 (8) 6. 桩基础沉降验算 (8) 6.1 B柱沉降验算 (8) 6.2 C柱沉降验算 (8) 7.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 8. 承台设计 (10) 8.1四桩承台设计(B柱) (10) (1)柱对承台的冲切 (10) (2)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11) (3)斜截面抗剪验算 (11) (4)受弯计算 (11) (5)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2) 8.2五桩承台设计(C柱) (12) (1)柱对承台的冲切 (12)

(2)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12) (3)斜截面抗剪验算 (13) (4)受弯计算 (13) (5)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3)

1.设计资料 1.1 上部结构资料 某建筑方案,上部结构为五层框架,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见附图。 B C 附图 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见附加资料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1 选择桩型 采用预制桩(静压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⑤层为粉砂,压缩性低,所以第⑤层是比较适合 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2d),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h=2+2+4+8+1=17m。 初步选定承台埋深为2.1m。

钻孔灌注桩设计说明

钻孔灌注桩设计说明 一、一般说明 【一】本说明为通用说明,说明中凡有“√”符号者适用于本设计。 【二】本说明及附图中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 【三】本工程以000.0±为室内地面标高,000.0±的绝对高程为350.4米。 二、√设计依据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家规程进行设计,主要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8 三、桩体施工说明 √【一】本工程根据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设计,日期为2010年6月。 √【二】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采用钻孔成孔灌注桩,桩长约为42米~78米,以③-3层粉土及④-1层粉土做桩端持力层,桩端以桩长控制。 【三】本工程设计转孔灌注桩为端承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图纸中设计桩长是根据地质资料估计的,桩端的终孔标高应以持力层岩样和成孔进尺为主要依据,以设计桩长为参考依据。 2.桩孔成形后必将孔底沉渣清理干净,清空后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50,桩孔质检合格后立即安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 【四】本工程设计钻孔灌注桩为摩擦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必须保证图纸设计桩长,桩端终孔标高的决定一设计桩长为主,以成孔进尺速度为辅。 2.桩孔成形后必须讲孔底沉渣晴朗干净,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50,桩孔质检合格后立即安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 √【五】本工程设计钻孔灌注桩为摩擦—端承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必须保证图纸设计桩长,桩端终孔标高的决定一设计桩长为主,以成孔进尺速度为辅。 2.桩孔成形后必须讲孔底沉渣晴朗干净,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0,桩孔质检合格后立即安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 √【六】施工要求: 1.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时,施工期间护筒内泥浆面应高于地下水位1.0米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 1.5米以上,泥浆制备和处理详情见JGJ94-2008第6.3.1条至6.3.3条。 2.冲击成孔及钻孔成孔灌注桩的机具选择、护筒的埋设、冲(钻)孔施工要领等要求应遵照规程JGJ94-2008中有关具体条文: 【1】钻孔成孔灌注桩详第6.3.4条至6.3.9条; 【2】冲击成孔灌注桩详第6.3.10条至6.3.17条。 3.当清孔指标可能超过规定值时,应采取桩端后筑浆技术,清孔后应立即浇灌水下

排桩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单排桩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拟定尺寸 桩径:参考选择范围:1.2m~1.6m。 桩长:据所选定的持力层选择。 摩擦桩的桩长不应小于4m,桩底端部应尽可能达到该土层的桩端阻力的临界深度。一般不宜小于1m。 横系梁:梁高取(0.8~1.0)d;梁宽取(0.6~1.0)d。详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条第3款 二.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1.荷载计算 浮力的考虑参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2.4条 墩柱自重应考虑常水位和最低水位两种情况。 钢筋混凝土重度取25KN/m3;有效重度取15KN/m3。 2.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参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1有关条款及《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第1.0.5条~1.0.11条有关条款。 可列表计算 三.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桩长的计算可以根据持力层位置拟定,再根据单桩容许承载力的验算来修正,也可以根据单桩单桩承载力的验算公式反算桩长。 地基承载能力验算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第1.0..8条规定,验算荷载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取能产生最大竖向轴向力N max 的荷载组合作为控制荷载。 G ———桩身自重与置换土重(当自重计入浮力时,置换土重也计入浮力)的差值 R ———地基承载力容许值抗力系数。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第5.3.7条规定取值。 [R a ] ——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 由于R 取值不同,应取永久荷载+汽车荷载及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两种工况验算。 2.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计算桩的计算宽度 圆形截面桩:9.0)1(+=d b l (2)计算桩土变形系数α,并判断桩是否为弹性桩 (3)计算最大冲刷线处桩顶荷载 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第1.0.5条规定基础结构设计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本设计不考虑)进行验算。控制荷载应取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能产生最大弯矩及相应轴力较小的工况进行验算。 (4)桩身内力计算可列表进行,相应格式可参照下表: 求出桩身弯矩及剪力图(用坐标纸绘制) Z Z Z α=- h h α=- m A m B m A H α m B M 0 Z M Z Z Z α=- h h α=- q A q B q A H 0 q B M 0α Z Q (5)配筋计算 a .桩身最大弯矩值及其相应的截面位置的确定 可由桩身弯矩图(用坐标纸绘制)确定(图解法),也可计算出系数C Q 后,查表求得(数解法)。 b .求出最大弯矩和相应轴力后,配筋计算及截面强度验算课参见《结构设计原理》有关偏心受压构件强度计算部分。 最大弯矩及相应轴力应取设计值,要考虑荷载分项系数。 桩基构造要求详见《公桥基规》第5.2.2条及5.2.5条第3款有关规定。 钢筋布置要考虑: (1)主筋钢种、直径,与承台的联结方式及主筋的截断; (2)箍筋的直径、间距,加强筋的设置。 ] [max a R R G N γ≤+

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段TJ-2标段 运粮河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 郑民高速公路开封段TJ-2标段运粮河大桥,中心桩号为K40+628,共计19 跨20米预应力组合箱梁,设计钻孔灌注桩100根。桥墩桩基桩径为1.6m,桩长为38m,共90根,0#、19#台桩基桩径1.5m,桩长为35m,共10根。桩基设计为摩擦桩。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安 全施工规程、工程施工定额; 2.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段TJ-2标段的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施工承包合 同》; 3.国家及当地政府的相关法规、条例和政策; 4.我部对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相关资料; 5.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下发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法》; 6.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段总监办下发的〈关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提示》 (开封境一期总监办2010】07号); 7.其他文件,创优方案、首件工程认可制、样板工程评审制等管理制度和办法。 二、工程概况 1、从设计的工程地质纵断面图中可以看出,桩基穿越的地层分别为粉土、粉砂、粉土、粉砂、细砂。土质含沙量大,必须购置优质造浆粘土。 2、本桥桩基接立柱,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桩位置偏差 3、桩基主要工程量 三、施工组织 1、人员情况

项目部成立以常务副经理为组长的桩基工程施工领导小组。项目常务副经 理为组长,总工为副组长,工程部、质检部、工地试验室及桩基队的部分人员为组员。 本项工程由桥梁一队担任施工。在大桥右侧临时征地 3.6亩设置钢筋加工场,现场安装160变压器供电。钻孔工班12人,钢筋加工工班15人(含焊工5人),混凝土工班10人(含吊车司机2人),杂工3人(含机修工1人) 施工现场设技术员1名,负责技术指导;试验员1名,负责现场试验检测;测量工2名,负责测量放线。 图表3-2 施工人员准备情况 2、机械设备情况 在桩基开工前拌合站必须完成安装调试标定试拌等工作,具备正常生产混 凝土的条件。混凝土拌合有备用JS500设备一套,混凝土拌合站配备120KW 发电机组,以备停电所需。混凝土运输车5部,必须进场,并保证正常运输。各种钢筋加工设备到位并生产半成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建筑——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2) 2.2.1.1 适用范围 (2) 2.2.2 术语 (2) 2.2.3 基本规定 (2) 2.2.4 施工准备 (3) 2.2.5 材料和质量要求 (4) 2.2.6 施工工艺 (7) 2.2.7 质量标准 (16) 2.2.9 安全环保措施 (17)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2.2.1.1 适用范围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按成孔工艺和成孔机械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其适用 范围如下: 1.冲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黄土、黏性土或粉质黏土和人工杂填土层中应用,特别适合于有孤石的砂砾石层、漂石层、坚硬土层、岩层中使用,对流砂层亦可克服,但对淤泥及淤泥质土,则应慎重使用。 2.冲抓成孔灌注桩:适用于一般较松软黏土、粉质黏土、砂土、砂砾层以及软质岩层应用,孔深在20m 内。 3.回转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黏性土、砂土、软质岩层。 4.潜水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淤泥质土、黏土、粉质黏土、砂土、砂夹卵石及风化页岩层中使用,不得用于漂石。2.2.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 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2.2 术语 1.灌注桩:先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再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基桩。 2.泥浆护壁:用机械进行贯注桩成孔时,为防止塌孔,在孔内用相对密度大于 1的泥 浆进行护壁的一种成孔施工工艺。 2.2.3 基本规定 2.2.3.1 桩位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1.群桩:20mm; 2.单排桩:10mm。 2.2.3.2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检查时, 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灌注桩可对护 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2.2.3.3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2.2.3.3 的规定,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土 力 学 课 程 设 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二级学院: 指导老师: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m ,宽9.6m ,其1-5轴的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所示。建筑场地位于临街地块部·位,地势平坦,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 ×5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图1所示。场地内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详见工程地质资料,如表1所示。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2.5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试按乙级条件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1轴荷载:5417;85.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2轴荷载:5411;160.m;53k k k F kN M kN V kN ===。 3轴荷载:5120;88.m;63k k k F kN M kN V kN ===。 4轴荷载:5300;198.m;82k k k F kN M KN V kN ===。 5轴荷载:5268;140.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图1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预制桩基础)--12土木1班 工程概况 某市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米,柱距6米,宽9.6米,室内外地面高差0.45米。柱截面500×500mm。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1。 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 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

目录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 0 - 工程概况.................................................................................................................................... - 1 - 1.设计资料................................................................................................................................. - 3 - 2.选择桩型与桩端持力层、确定桩长和承台埋深................................................................. - 3 -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4 -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 5 - 5.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 5 - 6.桩基础沉降验算..................................................................................................................... - 6 - 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 6 - 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 6 - 6.3 沉降计算...................................................................................................................... - 6 - 6.4 确定沉降经验系数...................................................................................................... - 7 - 8 承台设计计算........................................................................................................................ - 9 - 8.1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 9 - 8.1.1.柱边冲切............................................................................................................. - 9 - 8.1.2角桩向上冲切................................................................................................... - 10 - 8.2承台受剪承载力计算................................................................................................. - 10 - 8.3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11 - 参考文献...................................................................................................................................- 11 -

桩基础课程设计--灌注桩基础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桩基础课程设计 完成日期:2013年11月20日

灌注桩基课程设计 1.设计题目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灌注桩基础设计 2.设计荷载 (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 k=2040kN M k=242kN.M V k=145kN ○B轴荷载:F k=2280KN M k=223 KN.M V k=158 kN ○C轴荷载:F k=2460kN M k=221kN.M V k=148kN (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 k=2650kN M k=253kN.M V k=193kN ○B轴荷载:F=3560 kN M=228 kN.M V=175 kN ○C轴荷载:F k=3120kN M k=244kN.M V k=188kN 设计○C轴柱下桩基,○A、○B轴柱下仅设计承台尺寸和估算桩数。 3.地层条件及其参数 1). 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95kPa。 ①号土层:素填土,厚度1.5m,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f ak =65kPa。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厚度3.3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f ak =110kPa。 ③土层:粉砂,厚度6.6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 =165kPa ④号土层:粉质粘土,厚度4.2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 ak =280kPa。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 ak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表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土层编号 土的名称 孔隙比 e 含水量 W (%) 液性指数 I l 标准灌入锤击数 N (次) 压缩模量 Es ① 素填土 - - - - 5.0 ② 淤泥质土 1.04 62.4 1.08 - 3.8 ③ 粉砂 0.81 27.6 - 14 7.5 ④ 粉质粘土 0.79 31.2 0.74 - 9.2 ⑤ 粉砂层 0.58 - - 31 16.8 表2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k 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pk 土层编号 土的名称 桩的侧阻力q sk 桩的端阻力q pk ① 素填土 22 - ② 淤泥质土 28 - ③ 粉砂 45 - ④ 粉质粘土 60 900 ⑤ 粉砂层 75 4).水文地质条件 1. 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