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ppt课件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提高他们对肠内营养的认识和理解。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控制输注速度和温度等操作,确保肠内营养的安全和有效性。
04
CHAPTER
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案例分析
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肠内营养并发症概述常见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措施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肠内营养并发症概述
肠内营养并发症是指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喂养不耐受、感染、代谢并发症等。
03
02
01
02
CHAPTER
常见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
肠内营养液的渗透压、温度、速度等因素可能导致腹泻,此外,肠道感染、抗生素使用不当等也会引起腹泻。
保持营养液的适宜渗透压和温度,控制输注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定期消毒喂养器具,保持清洁卫生;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腹泻原因
肠内营养过程中,胃食管反流部位不清洁、导管维护不当等因素可能导致导管感染。
护理措施
定期清洁消毒导管插入部位,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定期更换导管和喂养管;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03
CHAPTER
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措施
01
02
注意选择低渗透压、低脂肪、低乳糖的营养制剂,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和不良反应。
总结词
长期卧床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
详细描述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量减少,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出现便秘、肠道感染等并发症。在护理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整肠内营养液的配方和输注速度,保持肠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

3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营养评估
01
评估目的:了解患者 的营养状况,制定合
理的营养计划
04
评估结果:根据评 估结果,制定个性 化的营养计划,预 防肠内营养并发症
02
评估内容:体重、身 高、BMI、血红蛋白、 白蛋白等指标
状
患者自身因素:如肠 道功能障碍、免疫力 低下等,可能导致肠 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避免感染
02
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03
合理使用抗 生素,避免
滥用
04
加强营养支 持,提高免
疫力
2
肠内营养处理方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肠内营养并发 症及处理
演讲人
目录
01. 肠内营养并发症 02. 肠内营养处理方法 03.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04.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1
肠内营养并发症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常见并发症
1 腹泻: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腹泻,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2 恶心呕吐:肠内营养可能导致恶心呕吐,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3 腹胀: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腹胀,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4 便秘:肠内营养可能导致便秘,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5 感染:肠内营养可能导致感染,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6 营养不良: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胃肠减压:针对胃肠道梗阻, 使用胃肠减压进行治疗
《肠内营养并发症》课件

ABCD
保持清洁卫生
定期为患者清洁口腔、皮肤和会阴部,预防感染 。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 症状,及时处理。
康复指导
01
02
03
04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保证 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运动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促进身体康复。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 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以 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处理。
注意输注装置的消毒
输注装置应在使用前进行彻底消毒,避免感 染。
03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 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肠内营养液的成分和浓 度
避免高渗和高脂溶液,减少电解质溶液的 使用,以降低肠内营养液对肠道的刺激。
保持适当的营养液温度
将营养液加温至接近体温,以减少对肠道 的刺激。
定期检查管道位置和通畅性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确保喂养管放置正确,避免喂养管移位或 堵塞。
由于肠内营养液的营养成 分不均衡或过量引起的电 解质紊乱、血糖异常等。
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肠道功能异常
肠道炎症、肠道蠕动减慢等因素 可能导致肠道对营养液的消化吸 收能力下降,引发喂养不耐受等
症状。
营养液成分不均衡
肠内营养液中的营养成分比例不均 衡或缺乏某些必需营养素,可能导 致代谢紊乱。
操作不当
如导管放置不当、喂养速度过快等 操作问题也可能引发肠内营养并发 症。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原因
1.纤维摄入不足
2.快速灌注
腹泻
3.微生物污染
腹胀
4.高渗配方
肠蠕动 与管饲喂养有关 5.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亢进
6.不耐受乳糖
7.脂肪吸收不良
8.胃排空迅速
9.冷的配方
胃肠道并发症-腹泻的处理
1.纤维摄入不足 2.快速灌注 3.微生物污染 4.高渗配方 5.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6.不耐受乳糖 7.脂肪吸收不良 8.胃排空迅速 9.冷的配方
1. 输注中床头始终需抬高 30-45度
2. 输入前及输入中应鉴别及 调整营养管位置
3. 该用胃造口或空肠造口置 管
4. 该用较细软伺入管
5. 如>100ml,停止输入2-8h, 然后在减慢速度或稀释下 恢复
机械并发症-喂养管堵塞
喂养管堵塞
原因
1. 冲洗不够 2. 喂养管口径过小,
不适合该营养液浓度 3. 经常给予不适当的药物
机械并发症-吸入
原因
吸入
1. 床头未抬高 2. 喂养管位置不当 3. 高危病人的反流(体弱,
昏迷,神经肌肉疾患) 4. 喂养管太粗(常致胃、
食管括约肌反射) 5. 胃排空延迟或胃储留
吸入的处理
1. 床头未抬高 2. 喂养管位置不当 3. 高危病人的反流
(体弱,昏迷, 神经肌肉疾患) 4. 喂养管太粗(常 致胃、食管括约 肌反射) 5. 胃排空延迟或胃 储留
喂养管堵塞处理原则
1.冲洗不够
2.喂养管口径过 小,不适合该营 养液浓度
3.经常给予不适 当的药物
1. 每次输注后或每输注2-8h 用20-50ml清水冲洗
2. 使用复尔凯喂养泵持续 匀速输注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最佳预防和处理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代谢异常
如高血糖、低血糖、电解 质紊乱等,可能与营养液 的成分、输注速度等有关 。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危害
影响患者康复
肠内营养是患者康复的重 要手段,并发症的出现可 能导致患者康复时间延长 。
增加医疗费用
肠内营养并发症可能导致 患者需要更多的医疗护理 和药物治疗,增加医疗费 用。
危及患者生命
严重的肠内营养并发症, 如严重的感染或代谢异常 ,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02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是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应结合患者的病情、营养需求和耐受性,选择适合的肠内 营养制剂,避免选择不适合或质量不稳定的制剂。
详细描述
在选择肠内营养制剂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消化吸收功能 、能量需求以及是否存在特殊营养素需求。同时,应选择符 合国家标准的、有质量保证的肠内营养制剂,避免使用来源 不明或质量不可靠的产品。
03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腹泻的处理
腹泻的预防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注意营养 液的配制和保存,保持喂养管道的清 洁和卫生。
腹泻的处理
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液的配方和输注速 度,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使用 止泻药物。
呕吐的处理
呕吐的预防
控制肠内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温度,避免过度喂养,保持宝宝舒适的体位。
保持管道通畅和清洁
总结词
保持管道通畅和清洁是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定期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及时处理堵 塞和残留物,保持管道清洁卫生。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34页】

代谢紊乱导致腹泻
➢ 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
➢优化血糖控制:建议危重症患者血糖>10.0 mmol/L ! 时予以胰岛素治疗,并将血糖控制在7.8~10.0 mmol/L
➢ 采用喂养泵持续喂养! ➢ 采用糖尿病配方! (低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
➢ 甲状腺疾病患者
➢ 基础疾病治疗! ➢ 采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
推荐意见: 重症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 (特别经胃) 时应采
取半卧位,最好达到30~45度(D级)
误吸的预防及处理---翻身
翻身拍背注意事项
并 发
应在管饲前进行
症
翻身时暂停管饲
的 观
翻身后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判断气管
察
插管无移位后继续管饲滴入
和 处
理
误吸的预防及处理---吸痰
并
吸痰注意事项
三.便秘也是常见的并发症
并
发
便秘(0次/3 d)会使患者排便困难,若不能及时 改善该症状,由于粪便在肠道内储存时间过长 ,会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
症 的 观 察
和
处
理
便秘的原因
并
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
发
床上排便习惯改变
症 的
无力排便
观
肠内营养制剂含膳食纤维少
察 和
低钾导致肠麻痹
处
理
便秘的预防及处理
我们建议
营养液开瓶后24小时未用完应丢弃 进行操作前按照六步洗手法 胃管与输注管连接处接三通[1] 使用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系统 建议封闭式输注!减少污染的环节!
1.吴玉琴. 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3,18(8):763~764
精神心理影响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肠道方式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常见于胃肠道疾病、手术后及严重创伤等导致胃肠道功能受限的病人。
虽然肠内营养可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并发症。
本篇文档将介绍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 腹泻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0%~35%。
主要原因是肠内营养制剂中营养素成分过高或输注速度过快使肠道难以承受。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变输注速度:减慢输注速度,增加输注时间,一般每日输注量不超过40毫升/小时。
•检查肠内营养配方:调整配方中营养素的含量,减少三酰甘油和葡萄糖酸盐的含量,并避免使用皂化的脂肪乳剂。
•药物治疗:口服或静脉注射止泻药物,如鸦片类药物、肠黏膜保护剂、吲哚美辛等。
2. 腹胀和肠鸣音增强由于肠内营养制剂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当肠道吸收不良时,易导致腹胀和肠鸣音增强等不适症状。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变肠内营养配方:调整配方中水分含量,使其不超过同等体积P 等渗液。
同时减少葡萄糖、聚合糖和胰岛素的含量。
•松弛剂:口服或肛内给药松弛剂,如甘油、甘露醇、硫酸镁等。
3. 营养过度营养过度是由于过分注入营养物质导致的。
表现为高血压、水潴留、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脂等。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逐渐调整肠内营养量:按病情和体重逐步增加肠内营养量。
注意不要一步到位输注高浓度肠内营养液。
•减少注射速度和持续时间:肠内营养应缓慢输注,一般不超过2-3小时以保证安全。
•调整配方中营养素含量:减少三酰甘油和葡萄糖酸盐的含量,并避免使用皂化的脂肪乳剂。
4. 电解质紊乱肠道内营养含有的电解质浓度较高,输注过多或过快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包括钠、钾、钙、镁等离子的浓度异常。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监测电解质:在输注肠内营养前,要预测病人的各项电解质,盐酸等药物的需求量。
•肠内营养的浓度调整:以适当的方式,根据病人的血清电解质恢复情况和输注的肠内营养的标准,减少或增加肠内营养中电解质的含量。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案

使用加温器
在输注管道上使用加温器 ,保持营养液温度稳定, 避免温度波动。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在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 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 ,应及时调整营养液温度 。
定期监测和调整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量
监测患者情况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 、出入量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营
养状况和需求。
调整输注速度和量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肠内营养 液的输注速度和量,以避免过量或 不足。
02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营 养液的成分、浓度、温度、输注 速度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多种因 素有关。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分类
01
02
03
感染性并发症
如吸入性肺炎、肠道感染 等。
非感染性并发症
如喂养不耐受、腹胀、腹 泻等。
代谢性并发症
如高血糖、低血糖、电解 质紊乱等。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影响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患者病情 、营养液输注方式、护理等因素而异 ,但总体来说发生率相对较高。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与处 理方案
目录
• 肠内营养并发症概述 • 常见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其他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 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的案例分享
01 肠内营养并发症 概述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定义
01
肠内营养并发症是指在肠内营养 支持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事件 或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喂养不 耐受、感染、代谢并发症等。
查胃残留量。如发生吸入性肺炎,应立即停止喂养,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
肠内营养不耐受案例
总结词
肠内营养不耐受表现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可 能是由于营养液渗透压过高或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EN 较PN 更安全有效,其并发症也相对容易处理,但若对EN 支持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同样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1)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腹泻。
在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时应从
低浓度、低容量开始,逐渐提高浓度,增加输入量;适当减慢输
注速度和浓度,减少输注量;保持营养液适当温度等。
(2) 代谢并发症:输入水分过多、脱水、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及水、电
解质和微量元素的异常、肝功能异常。
(3) 感染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营养液及输液器械管道污染。
在滴注时要监测胃或肠内残留量,胃内潴留量> 100 mL、小肠内潴留量> 200 mL 应减量或停用2 ~8 h,可配合使用促胃肠动力药。
一旦误吸应停止输注,抽吸胃内容物,防止再次吸入,必要时给予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
(4)精神心理并发症:焦虑、消极状态。
(5)机械并发症:营养液、输液管、泵方面的意外。
在这5 方面中,以胃肠道并发症更为常见,也是困扰EN 的主要问题。
1.胃肠道并发症:最常见
恶心、呕吐:10%-20%;腹泻:一般5%-30% ;腹胀、便秘
恶心、呕吐:10%-20%
A:与病人情况相关:①胃排空功能障碍—胃潴留②胃肠道缺血、肠麻痹③胃十二指肠周围炎症④乳糖不耐受
B:与肠内营养配方及选择相关:①气味难闻②乳糖含量及比例高③脂肪比例高④渗透压高——胃潴留⑤温度过低
C:与肠内营养输注相关:①输注速度过快②推注③滴注失去控制
腹泻
定义很重要,但模糊,一般指应用EN后发生多次稀便或一次较多的稀便——Bliss DZ等(1992))引用8种定义,从每日一次稀软、不成形或水样便到每日4次水样便,追踪所有管饲病人3个月,“腹泻”发生率:20.7%-72.4%;时间(日)发生率为:1.7%-26.6%肠道对水份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小肠吸收水12L/d左右,结肠4-6L/d肠腔渗透压→血管内血浆渗透压。
A:与EN配方高渗透压相关:
①高渗液致肠道分泌增加②高渗液致肠道血流不足
B:与乳糖酶缺乏有关:
①乳糖性高渗②乳糖被细菌分解——有机酸
C:与脂肪相关:
①脂肪酶不足:如胰腺疾病②脂肪吸收不良:如胆道梗阻、肠道病变/切除
D:营养液温度过低:
低于8-10℃更易发生,特别是老年人、中国人①热水袋②热水瓶③加热器E: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30 g/L→肠水肿?肠萎缩?Guenter PA等(1991):24.3 g/L vs 27.5 g/L
F:其它因素
①感染发热②抗生素菌群失调③营养液污染
腹胀、便秘
A、脱水
B、粪块干结
C、肠麻痹、梗阻
代谢并发症
输入水份过多
多见于心、肾、肝功能障碍病人
加强监测
液体出入平衡
必要时应用利尿剂
脱水
常见高渗性脱水,约5%~10%
高危人群:气管切开病人、昏迷病人、虚弱病人(老年、幼童)、糖尿病病人
处理:注意口渴症状及程度、液体出入量的平衡、血生化:电解质监测
非酮症性高糖、高渗性昏迷
高血糖现象约10%~30%,昏迷约1%
主要见于糖尿病或相对胰岛素不足:监测血、尿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应用适量胰岛素、降糖药物
电解质、微量元素异常
高钾血症,如肾功能障碍时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微量元素镁、铜、锌缺乏等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并存的肝胆病变EN中的某些氨基酸在肝内代谢肝酶系统的激活
管饲综合征(tube feeding syndrome)
——低磷血症
严重低磷血症可引起下肢感觉消失、语言障碍、精神症状发作、昏迷、心肺衰竭等,严重营养不良是高危因素,厌食病人再喂养时也常有此症的报告强调严重营养不良时EN的初期,应注意监测血磷
感染并发症
吸入性肺炎
指在EN过程中,因呕吐误吸而突然发生呼吸道症状,甚至呼吸衰竭,有泡沫样痰,X线片有肺下叶斑点状阴影;或在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人或精神异常的病人,可以无明显呕吐,但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X线片上有肺部浸润影,停EN后症状消退
肠道细菌逆向扩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
插管抑制了咳嗽、纤毛运动等正常的肺部防卫机制,
促进了鼻咽部分泌物的吸入一般发生率为1%左右;气管切开或插管病人可高达3%;也有报告ICU病人连用EN 3天以上,肺炎高达54%!
鼻胃管>胃造口>空肠造口鼻胃管>鼻空肠管
均速>推注
吸入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pH、颗粒大小、渗透压高低、量的多少
病理改变:
肺不张
水肿、出血
炎症细胞浸润
气管粘膜脱落
肉芽肿形成
预防:
头抬高、半卧位、床倾斜30°
重力滴注/蠕动泵控制持续均匀输注
Jacobs S等(1990)、Lee B等(1990)认为持续24 h输注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高于有一段时间停止EN的病人;Lee B等报告EN 16h,停8h,肺炎发生率从54%→12%,与EN时pH升高有关;但Amstrang D认为持续EN并不升高pH
应稀释开始,逐步适应
检查有无胃潴留表现
上腹围测定:比基础>8-10 cm
诊断依据:
①EN时,突发肺水肿的症状,检查有胃潴留
②EN时,突然发热,肺部X线片上有无法解释的浸润影
③染料证实
④测定肺内分泌物中含糖量
治疗:
①停止EN
②吸除胃内容物
③鼓励咳嗽
④如有食物颗粒,可考虑气管镜检查、清除和冲洗
⑤支持疗法,特别是机械通气
⑥激素
⑦抗生素等
机械方面并发症
鼻胃/十二指肠/空肠管:
与管径、材料、柔顺度、放置时间等因素相关
异位入气管、胸腔
鼻、咽、喉、食管等不适、炎症、糜烂、坏死、溃疡、感染
气管食管瘘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管道打结、不能拔出
肠梗阻、穿孔
颈部食管/胃/空肠造口:
造口处出血、溢渗、瘘形成、梗阻、疝、感染等
Huang DT等(1992)还报告过1例鼻咽癌PEG后造口处癌细胞接种
管腔堵塞、不通畅:
胃内喂养、细管、整蛋白配方容易发生,与蛋白酸化有关,特别是当pH<5时,经常经喂养管回抽检查残余容量时——Powell K等(1993):
A组:138病人天数,4h回抽检查一次
B组:154病人天数,不检查堵管率:10例vs 1例(P=0.171)
精神心理影响
各种不适感
饥饿感
限制感
悲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