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合集下载

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

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

压痛 , 腹肌 紧张 , 血压下降 , 脉搏细速 , 四肢湿 冷 , 出现休克征象 ,
考虑“ 急 性 出 血 坏 死性 胰 腺 炎 ” 可能 , 立 即 给予 输 血 等 治 疗 , 并请 示 省级 专 家 前 来 会 诊 , 会诊 后 决定 由专 家 为 患 者实 施 手 术治 疗 , 以清 除胰腺 和 胰周 围坏死 组织 , 行 腹腔 冲洗 引流 。 即 于2 O : o o 在 全 麻 插 管下 行 “ 胆 囊 摘 除 术” 、 “ 胆 总 管 切开 探 查 术 ” 、 “ T 管 引流 术 ” 、 “ 胃
况、 病情进展及康复情况制定了相应 的护 理措施 , 患者共住院7 2
d , 痊 愈 出院 。
2 护理 措施 2 . 1 管 道护 理
肌紧张 , 压痛明显 , 考虑 胰 腺 炎可 能 , 急查血淀粉酶1 0 1 5 . 6 6 U / L , 尿淀粉酶5 4 2 . 7 4 U / L , 急行C T 检查显示 : 1 . 急性 胰 腺 炎 , 2 . 胆囊炎 、
炎 病例 和 护理 体 会 报告 如 下 。
1 病 例 介绍
患者 周 X X, 男, 5 3 岁, 因反复 右 上 腹疼 痛 1 0 年, 再发 加 重 2 d 前 来就诊 , 门诊 以 “ 慢 性胆 囊 炎 急 性发 作 、 胆囊结石” 收 住 本科 。 给 抗 炎对症支持治疗 , 并拟定于次晨行“ 胆囊 摘 除术 ” , 即给 遵 医嘱 完 善 术前 各 项 检 查 、 准备及术前护理 。 患 者术 日晨0 5 : 0 0 自觉 右上 腹
疼痛 加 剧 , 后 感 整个 上腹 部 疼 痛 , 经服“ 消炎利胆片” 无 缓解 , 0 6 : 3 0 肌注“ 颅痛 定 ” 6 O m g , 疼 痛无 缓 解 , 且伴 恶 心 、 呕吐。 0 8 : 0 0 上 腹 部腹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是一种急性胰腺炎,由急性水肿胰腺炎病变的持续发展引起。

这种胰腺炎病情严重,发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的病因尚不清楚,主要是由于动物模型和临床差异较大。

该病的病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梗阻因素胆汁反流是由于胆道蛔虫、乏特氏壶腹部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缩窄等。

二、酒精因素长期饮酒者容易患胰腺炎,在西方很常见,占70%。

三、血管因素胰腺小动、静脉急性栓塞、梗阻、胰腺急性血循环障碍、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

4.创伤和医源性因素胰腺外伤导致胰腺管破裂、胰腺液溢出和创伤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急性重型胰腺炎。

5.感染因素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可发生腮腺炎病毒、腺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细菌性肺炎等各种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病毒或细菌通过血液或淋巴进入胰腺组织,引起胰腺炎。

6、其他因素如药物过敏、药物中毒、血色沉着、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表现为上腹突然剧烈疼痛。

体检包括全腹肿胀、腹部压痛、运动浊音和肠鸣音消失。

少数患者因含胰酶的血液渗透而通过腹膜后间隙渗入皮下,导致皮下脂肪坏死,腹壁两侧瘀斑和脐带周围褪色。

除临床表现和体征外,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的诊断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临床检查包括:1.实验室检查由于胰腺广泛坏死,血液和尿淀粉酶可持续升高或不升高;血钙下降,其价值2.其他辅助检查B超声检查显示胰腺肿大,内部光点反射稀少;CT显示胰腺弥漫性增大,外形不规则,边缘模糊,胰周间隙增宽。

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如果临床表现不严重,坏死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无感染,可采取积极的保守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补充血容,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三、应用阿托品,5-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用于氟尿嘧啶和抑肽酶。

胰岛素用于高血糖患者。

4用全胃肠外营养,适当补钙。

5用有效的抗生素,防止感染的发生或发展。

6.重症胰腺炎早期腹腔灌洗。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概述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发生在胰腺组织遭受炎症、坏死和出血的情况下。

该病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常常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

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进行介绍。

病因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包括胆道疾病、酒精性滥用、高脂血症、外伤、病毒感染和药物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胰腺组织受损,进而引发炎症和坏死。

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疼痛,伴随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

严重的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诊断
诊断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通常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检查包括腹部CT扫描、胰蛋白酶等实验室指标和炎症标志物的检测。

治疗
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关键是早期干预和积极的支持性治疗。

患者通常需要住院治疗,包括禁食、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和疼痛管理等措施。

在重症患者中,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如腹腔灌洗、坏死组织清除术等。

预后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及时性。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对于重症患者仍存在一定的死亡率。

结语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确保及时就医,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胰腺炎诊疗规范

胰腺炎诊疗规范

胰腺炎诊疗规范急性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单纯性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诊断标准】1.病史发病前常有暴饮暴食、进油腻饮食、酗酒或药物服用史或有胆石症病史。

2.症状(1)腹痛:多为上腹剑突下持续性痛,可放射到腰部及左、右肩部,腰部可呈束带样疼痛。

(2)恶心,呕吐一般较频繁,吐后腹痛不缓解。

(3)腹胀常伴有停止排气排便。

(4)全身症状可有轻度发热,重症胰腺炎可有高热和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表现。

3.主要体征(1)皮肤、巩膜可伴有黄染。

(2)合并出血性胰腺炎者,脐部或腰背部皮肤有时可出现青紫瘢、水肿和压痛。

(3)水肿型胰腺炎血压、脉搏、呼吸多无变化,在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可有血压下降、脉搏及呼吸加快,重症病人可出现肌紧张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阳性。

(4)上腹剑突下或偏左有压痛,重症病人可出现肌紧张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腮腺或睾丸可有压痛。

4.化验检查(1)血和尿淀粉酶增高,但增高的程度与病变的程度不成比例。

(2)白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3)有条件时,测定变性血红蛋白、脂肪酶、弹力蛋白酶、载脂蛋白A2(apo-A2)以及C-反应蛋白有助于胰腺坏死的诊断。

5.特殊检查(1)B超检查:了解有无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和结石,胰腺是否肿大及其周围渗液范围或脓肿形成。

可见横结肠、胃等充气扩张,或有左侧膈肌上升,左下胸腔积液。

(2)腹部X线平片:可见横结肠、胃等充气扩张,或有左侧膈肌上升,左下胸腔积液等。

(3)CT检查:了解胰腺肿大情况,周围渗出情况及有无脓肿或囊肿形成。

6.腹腔穿刺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时,在右/左下腹常可抽出血性液体,淀粉酶测定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治疗原则】一经诊断急性胰腺炎或高度怀疑本病时,应先采用非手术疗法,重型急性胰腺炎则需要积极的支持治疗或手术处理。

1.非手术疗法(1)持续吸氧,禁食及胃肠减压。

(2)防治休克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3)营养支持:应用全胃肠道外营养,适当补充钙剂。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
其紧张焦虑的心理 。 22 术后的护理 .
2 2 1 各种引流管 的护理 ..
① 胃管 的护理 : 护理过程 中必
须保持管道 的通畅 , 防止折叠 、 曲 、 扭 阻塞 、 落 ; 脱 要密切 观 察引流液 的颜色 、 、 质。为 医生补液 、 量 性 补充 血制 品等提 供的依据 ; ②尿 管的护理 : 日尿道 口消毒 两次 , 每 准确 记录 尿液颜色 、 性质 、 及透 明度。尿 量少 于2 / , 量 0mL h 提示 有 急性 肾功衰 , 应及时向医生 反馈 。临床 上' 了防止泌 尿道 为 感染 , 置人尿 管后应 每 日用 30~ 0 L 0 4 0m 呋喃西林 液 冲洗 膀胱两次 , 且夹管3 i, 0 mn 保证药 物达 到灭菌 目的。要 定时 排放尿液 , 保持膀 胱充 盈 ; 腹 腔 冲洗管 及负 压 吸引 管的 ③ 护理 : 必须把引流管放至正 确的位 置妥善 固定 , 防止折 叠 、 扭 曲、 塞及脱 落 , 阻 密切 观察 引流液 的颜 色 、 质 和量 , 性 发 现异常应及 时报告 医生。冲洗液 必须现 用现配 , 严格 无菌 操作 。待患者病 情稳 定 , 据患者 引 流部 位 、 根 引流 液 的颜 色、 性质和量 的程 度逐 渐拔管 。过早 的拔 出引 流管 , 可导 致胰腺 、 腹腔残余病灶的再 次感染 , 加重病 情 , 导致手 术 的 失败 。 22 2 疼痛 的护理 应 密切 观察腹 痛的性质 、 围及持续 .. 范 时间 , 贴患 者 , 患者 进行 心理疏 导 , 体 对 可通 过 听音乐 、 深 呼吸、 自我放松的方法使情 绪趋 于稳定 , 积极 配合治疗 , 对 于疼痛无法 忍受的患者 , 时报告 医生 , 及 根据病 情 , 医嘱 遵 适 当的使用 镇痛剂。 2 23 营养 支持 可选用肠 内营养 和肠外 营养 。全 肠外 .. 营养 由静 脉给药 , 以高渗葡 萄糖 、 氨基 酸 、 脂肪乳 等为 主要 能量 , 严格无菌操作 , 单独 的静 脉通道 , 根据患者 的病情调 整 营养液的输入速度 , 密切 监测 患者生命 体征及 血糖 的变 化、 尿糖 的变化 。待患者病 情稳定 , 麻痹 消失 , 肠 可实施肠 内营养 。急性 出血坏死 性胰 腺 炎进行 肠 内营 养尤 其是 经

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查房修订版护理课件

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查房修订版护理课件

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休克、感染、胰腺脓肿和多器
官功能衰竭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生活方式与饮食指导
饮食调整
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患者应遵 循低脂、低糖、高蛋白的饮食原 则,避免高脂、高糖、高刺激性
的食物,以减轻胰腺负担。
生活方式建议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 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同时戒烟限 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诊断
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尿淀粉酶升高)、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和临床症状 综合诊断。
02
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护理
常规
基础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并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定期为患 者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 畅。
饮食护理
禁食期间,遵医嘱给予肠外营 养支持;恢复进食后,指导患 者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
05
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典型
病例分享
病例选择与介绍
病例来源
某三甲医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坏 死胰腺炎患者。
病例特点
患者年龄45岁,男性,因饮酒过 量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CT检查
显示胰腺出血、坏死。
病例介绍
详细介绍患者的病史、症状、体 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
果,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护理过程与效果评价
急性肾衰竭预防
遵医嘱记录患者尿量、颜色等指标,发现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03
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患者
心理护理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
01
02
03
焦虑、恐惧
由于疾病突发,患者常常 感到无助和恐惧,担心病 情恶化及预后。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人的护理课件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人的护理课件

出院与随访
出院与随访
出院标准
患者症状改善,能够自主进食,生命体征稳定。
出院前需进行综合评估。
出院与随访
随访计划
出院后定期随访,监测康复进展。
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出院与随访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急性胰腺炎的知识。
强调定期体检和早期就医的重要性。
谢谢观看
避免刺激性食物,促进康复。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及时发现异常 。
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精神状态。
护理措施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与家属沟通,增强患者的信心。
护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
预防感染、出血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必要时进行外科干预。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显示高淀粉酶、白细胞增多和电解质 紊乱。
影像学检查如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并发症以降低风险。
护理目标
痛苦管理
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痛苦。
使用非药物疗法如心理支持。
护理目标
营养支持
在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口服饮食或使用肠外营 养。
炎症反应导致胰腺组织坏死,释放炎症介质,引 发全身反应。
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及休克。
病因及病理机制
风险因素
常见风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和高脂饮食。 了解病史有助于有效护理。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 腹痛多为持续性,且位置在上腹部。
临床表现
体征检查
可见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常伴有黄疸和腹胀。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期并发症)
晚期并发症
• 假性囊肿:有囊壁,多在发病4周后
• 胰腺脓肿:多在发病4周后,有感染征象
• 瘘管:胰管和胃肠道 • 血管并发症:动脉瘤和肠系膜静脉栓塞
实验室检查
• 血清胰腺酶:金标准 • 淀粉酶:总灵敏度为83% P-淀粉酶为94% • 脂肪酶:为92%。 • 其他:胰蛋白酶,弹力酶—1,磷脂酶, 泌尿蛋白酶—2,胰腺炎蛋白质,蛋白抗蛋白复合体以及胰腺特异蛋白。
严重急性胰腺炎传统治疗72小时内无迅速改善 初始治疗有进步, 以后有急剧变化,或并发症出现。
CECT 再扫描
• 初次CT 显示A-C级, 临床怀疑并发症发生时 • 初次CT 显示D-E级, 间隔7-10天 • 临床状态恶化或无进步时


• 足够和迅速的液体补充是防止急性胰腺 炎并发症的关键。 • H2 - 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能改善 代谢碱中毒和防止应激性溃疡。 • 止痛剂 *鼻胃管不必常规使用。
急 性 胰 腺 炎
• 上海交大医学院 • 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
病理形态分型
•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 (间质性胰腺炎)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
临床用词
• 临床上不使用病理性诊断名词,除非有病理检
查结果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 临床上废弃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蜂窝炎”等名称
临床表现(四)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systemic
response syndrome)
inflammatory
• • • • • •
心动过速和低血压:血管舒张,心搏增加 肺不张,胸腔积液,ARDS:多在左侧 肾功能衰竭:肾灌注不足或急性小管坏死 神志不清等神经系症状:脑缺血 DIC: MOD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市场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 配置
(二) 市场主体与政府主体和社会中间层主 体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
17
三、 市场主体分类的原则
(一) 市场主体类型法定原则 (二) 符合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目的原则 (三) 多标准并存原则
18
四、 投资者
(一) 投资者的界定 投资者一般是指将其拥有的货币、实物或无形财
关于经济法主体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两种 模式值得介绍:
(一) “政府—市场”框架 (二) “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框架
8
三、 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经济法主体资格,又称经济法人格,即一定社 会实体依法能够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资格。
对不同的社会实体或经济法主体而言,取得经 济法主体资格的方式不尽相同。
经济法主体较之民法、行政法的主体,具有如下 特征:
第一,主体外延的广泛性。 第二,主体资格的重叠性。 第三,主体形态的多样性。 第四,主体能力的差异性。
7
二、 经济法主体的体系
经济法主体的体系,依存和受制于所在的 经济体制,以经济法主体的分类为基础, 表明各种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组合关系,综 合展示各种经济法主体的法律地位。
中央政府集权应该建立在地方政府分权的基础之上, 无论是中央政府集权还是地方政府分权都是有限的。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关系
(四) 地方经济行政系统的框架设计
我国地方经济行政系统的传统框架 重构地方经济管理系统的框架
14
第三节 市 场 主 体
一、 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 二、 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配置 三、 市场主体分类的原则 四、 投资者 五、 经营者 六、 劳动者 七、 消费者
劳动者法律地位的确立,应当考虑两个问 题:一是劳动者是劳动力资源的载体。二 是劳动者是弱者。
21
七、 消费者
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 品或接受服务的居民。
“消费者是弱者”与“消费者主权”的理 念
消费者权利的制度设计
22
第四节 社会中间层主体
一、 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特征和职能 二、 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法律地位 三、 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类型
11
二、 经济管理主体的资格
经济管理机关既可以成为行政法主体,也 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可否认为,行政法 主体资格是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基础。
关于经济管理主体资格的立法,应当遵循 以下原则:
第一,职权法定。 第二,权限适当。 第三,权责对称。
12
三、 经济管理主体的双重身份
(一) 双重身份的界定和存在模式 现代各国的经济管理主体,都兼有公共管理者与
第三课
太早做手术并不好
1.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P 26 注释1
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 腺炎病人来说,不是 越早做手术就越好。
2、突发
突发心绞痛 突发胃出血
病人主诉突发上腹剧痛、恶心、 呕吐、腹胀并伴有腹膜刺激征。
3、正常值
白细胞的正常值 血清淀粉酶的正常值
病人的血、尿淀粉酶下降到正常值了。
第七章 经济法主体的一般原理
我国作为经营者的社会实体有企业、个体工商户、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以及从事营利性活动 的事业单位。
经营者的资格一般有意志能力、经营范围、财产 能力、技术能力几个方面的内容。
20
六、 劳动者
劳动者,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 劳动能力的公民。
劳动者的权利以劳动力所有权为核心,是 劳动力所有权的具体展开。
产投入企业,取得出资者所有权,以追求保值增 值目标并承担一定风险的市场主体。 (二) 投资者的资格 (三) 投资者的类型 法人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 国有投资者与非国有投资者 内资投资者与外资投资者
19
五、 经营者
经营者,是指依法获准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生产 经营的市场主体,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经营者”。但它不同于 企业法中的“经营者”(实际上是指“经营管理 者”)。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第三节 市 场 主 体 第四节 社会中间层主体
5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一、 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二、 经济法主体的体系 三、 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6
一、 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法主体,亦称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国 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据经济法享有权 利(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组织体和个人。
15
一、 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
(一) 市场主体的部门法属性
经济法中的市场主体制度,是实施不同市场主 体差别待遇的制度。经济法所确立的各种市场 主体的地位都具有特殊性,并且各自只适用于 特定范围内的社会实体。
(二) 市场主体的资格
一般市场主体资格 特殊市场主体资格
16
二、 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配置
10
一、 经济管理主体的界定
经济管理主体是指具有经济职能的行政机 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 具有经济职能的部门或机构。
经济管理主体具有下述主要特征:
1. 一是经济性与管理性相结合。 2. 二是统一性与个别性相结合。 3. 它既是一个整体性的、抽象性的主体,即政府;
又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分工框架中的个别的、具 体的经济管理机关。
国有资产所有者(简称所有者)双重身份。 两种身份的存在有多种模式:
“主从—分开”模式 “并重—合一”模式 “并重—分开”模式
(二) 双重身份分开的方式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公共管理者与所有
者的分开有机关分开和规则分开两种思路。
13
四、 经济管理主体的层级框架
(一) 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内涵 (二) 中央—地方政府关系的改革 (三) 地方政府的地位
23
一、 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特征和职能
社会中间层主体,也被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或者 机构、准公权力主体。其主要特征有四:一是中 介性。二是公共性。三是民间性。当然,其民间 性并不排斥其受政府委托而承担某些带有经济社 会管理特征的职能。四是专业性。
依据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经济法主体资格的 取得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要有:
1.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根据有关国家机关的决 定、命令和特别授权而取得。
2. 经审批(特许)和登记注册而取得。 3. 经登记注册而取得。 4. 经法律、法规认可而取得。 5. 经章程、合同认可而取得。
9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一、 经济管理主体的界定 二、 经济管理主体的资格 三、 经济管理主体的双重身份 四、 经济管理主体的层级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