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绿地系统空间规划-规划所专家终审会正稿

合集下载

奉城镇区控规修编说明书

奉城镇区控规修编说明书
1.2 单元所在奉城镇的区位情况............................................................................................3 1.2.1 单元所在奉城镇在上海市的区位..........................................................................3 1.2.2 单元所在奉城镇在杭州湾北岸的区位..................................................................4 1.2.3 单元所在奉城镇在奉贤区的区位..........................................................................4 1.2.4 单元在奉城镇域的区位..........................................................................................4 1.2.5 小结 .........................................................................................................................4
规划系统图
1. 开发动态图 2. 规划结构分析图 3. 土地使用规划图 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5. 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图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 7. 空间景观构架规划图 8. 开发强度图 9. 高度控制图 10. 道路系统规划图 11. 交通组织规划图 12. 给水、消防系统规划图 13. 燃气系统规划图 14. 防汛排涝及雨水排放系统规划图 15. 污水系统规划图 16. 电力系统规划图 17. 通信、邮政系统规划图 18. 环卫工程、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图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文本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文本
I
第七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36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 3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38 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38 低碳交通系统规划............................................................................................................................................ 39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41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 43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 45 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 48 给水工程规划.................................................................................................................................................... 48 排水工程规划.................................................................................................................................................... 48 雨水工程规划.................................................................................................................................................... 49 供电工程规划.................................................................................................................................................... 50 燃气工程规划.................................................................................................................................................... 50 通信工程规划.................................................................................................................................................... 51 环卫工程规划.................................................................................................................................................... 51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 54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 56 抗震规划 ........................................................................................................................................................... 56 防洪规划 ........................................................................................................................................................... 57 消防规划 ........................................................................................................................................................... 57 人防规划 ........................................................................................................................................................... 59 近期建设规划 ............................................................................................................................................. 60 规划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62 附则 ............................................................................................................................................................ 64

公安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公安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公安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说明书公安县城市建设局东莞市岭南景观及市政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六月第一章城市概况及绿地现状分析 (2)一、城市绿地建设条件分析 (2)二、环境状况 (3)三、经济社会条件 (4)四、绿地现状分析 (5)第二章规划总则 (9)一、规划依据 (9)二、规划范围 (9)三、规划期限 (9)四、规划指导思想 (9)五、规划原则 (10)六、规划目标 (10)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11)一、城区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11)二、城市绿地分区建设要点 (11)第四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13)一、公园绿地(G1)规划 (13)二、生产绿地(G2)规划 (17)三、防护绿地(G3)规划 (17)四、附属绿地(G4)规划 (19)五、其他绿地(G5)规划 (24)第五章树种规划 (26)一、现状树种资源分析 (26)二、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26)三、经济技术指标 (26)四、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选定 (27)五、各类绿地树种选择 (30)六、市花、市树推荐 (33)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34)一、生物多样性概念 (34)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 (34)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原则与目标 (34)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 (35)五、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 (36)第七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37)一、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 (37)二、公安县城区古树名木现状 (37)三、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37)第八章分期建设规划 (40)一、规划原则 (40)二、近期建设规划 (40)三、远期建设规划 (41)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 (41)一、制定并完善城市园林绿地法规措施。

(41)二、完善绿地规划实施的管理程序和体系。

(41)三、加强科研工作,提高城市绿地建设和管理水平。

(42)四、制定经济管理对策,促进公众参与。

(42)公安县城市建设局•东莞岭南景观及市政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第 1 页第一章城市概况及绿地现状分析一、城市绿地建设条件分析(一)地理位置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中游,荆江南岸,东邻石首市,西接松滋市,南与湖南省安乡县、澧县接壤,北临长江,与荆州市隔江相望。

广州市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指引

广州市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指引
筑等多专业协调与衔接
13
Guangzhou sponge city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guideline
2 各阶段工作内容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贯穿从规划 编制到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包括总体规划层面、区域总体 规划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项目实施方案层面。
85%———43.4mm(广州)
对应的设计降雨量
75%
径流控制要求:
95%
面源污染削减 雨水资源利用 峰值径流系数 初雨截流总量
80%
城市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目标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2)前期资料收集中应补充场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包 括降雨资料、雨水径流资料、土壤层分布及渗透率资料、地 下水位及不透水层分布、现状植物的耐淹、耐旱性;
本流程指引的范围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方案层面,针对有 海绵城市建设特定需求的地块,开展海绵城市技术应用、设 施选型、布局规划和设计方案的编制。落实上位规划对雨水 调蓄的控制指标、设计目标为基本要求,对绿地进行海绵城 市建设或改造。
项目流程 立项阶段 在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中补充海绵城市绿地建设专
题板块。其内容应包括如下部分: 建设项目是否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项目是否产生
雨水调蓄 在降雨期间调节和储存部分雨水,以增加雨水收集回用或削减径流污染、径流峰值的措施。 采取此措施后,雨水需外排。
透水铺装 可渗透、滞留和排放雨水并满足荷载要求和结构强度的铺装结构。根据铺装结构下层是否设 置排水盲管,分为半透水铺装和全透水铺装。
生物滞留设施 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留、渗滤、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3
Guangzhou sponge city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guideline

第一章标题第一级.doc

第一章标题第一级.doc

准格尔旗沙圪堵镇总体规划(2010-2030)目录第一章总则................................................................................................. - 1 - 第二章城乡发展目标与战略..................................................................... - 3 - 第三章镇域城乡统筹规划......................................................................... - 5 - 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 14 - 第五章中心城镇用地布局规划............................................................... - 14 - 第六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 17 - 第七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19 - 第八章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 21 - 第九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 21 - 第十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23 -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 28 - 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 29 - 第十三章建设发展时序............................................................................... - 32 - 第十四章规划实施....................................................................................... - 34 - 第十五章附则............................................................................................... - 35 -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背景2007 年编制的《准格尔旗沙圪堵镇总体规划(2007—2020)》,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沙圪堵镇的城镇建设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西省百色田东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初步方案

广西省百色田东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初步方案
第三章 田东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7 3.1 城市发展的阶段判断 ...............................................................................................................................7 3.2 城市发展的条件分析 ...............................................................................................................................8 3.5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0 3.6 发展总体战略 .........................................................................................................................................12 3.7 产业发展策略 .........................................................................................................................................12 3.8 经济布局 .................................................................................................................................................14

前期沟通的总图手绘表达

前期沟通的总图手绘表达
天津进洋运河休闲岛项目 时间:2012年8月 设计时间:3天 手绘:6小时(A2)
居住小区规划
表达重点: 交通组织 商业街概念 别墅的划地
贵阳万科杨慧村项目 时间:2012年11月 设计时间:3天 手绘:4小时(A2)
山地别墅区规划
——强调山地建筑的肌理特征 表达重点: 顺应等高线 入口 水系特征界面
古典风格——顺应欧洲古典园林形式
4 个人套路介绍
1、找结构
——好的结构是总图形式美的重要特点
如何划分组团形成结构? 空间骨架的形态如何? 这是我们主要表达的部分
2、找轴线
结构如何通过轴线组织? 分主次轴线,这是我们串联结构的重点
3、找节点
空间与景观的主、次节点在哪? 节点是我们着重刻画的部分
发现上面的手绘元素了吗?
总结:
1、入口的画法 2、轴线的表达 3、节点如何细化 4、如何围合组团 5、组团内的模式 6、水景等特征的表达
2 怎么画?
目的: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初步规划思路
快速表达!脱开设计本身大家都有能力画……
深度:表达设计的规划结构
清晰即可!
规划结构
层级——骨架——模式
景观表达其场地特征: 铺地——入口、内部、亲水平台 草地——绿地、灌木丛 树——行道树、组团、重点组团
居住区规划
表达重点: 围合居住组团 中央景观带
大连大华革镇堡鞍子山项目 时间:2012年10月 手绘:6小时(A0)
居住区规划
表达重点: 高层、多层、别墅的业态分布 不道路组织
金科遵义项目 时间:2013年2月 设计时间:3-5天 手绘:4小时(A2)
居住小区规划
表达重点: 分层级,主次轴串 联的组团结构
青岛仁和苑小区规划 时间:2012年4月 设计时间:2天 手绘时间:2小时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修改稿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修改稿

广州大学城承北启南的地理区位黄埔军校是邻近大学城的重要文化资源第五章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一、区位与现状条件分析(一)区位条件分析广州大学城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

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研究范围43.3平方公里。

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

大学城的区位条件具有以下优势:1.在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2.在广州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

3.在交通区位上,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4.在文化区位上,广州大学城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

5.在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二)现状条件分析1.土地利用现状广州大学城南岸包含了新造、南村两镇的大部分镇区,东南部用地为生态农业保护区,西南侧为南村工业园用地(调整为研发生产基地)。

小谷围岛以低丘陵冲击平原为主, 现状多为农业用地和林地,包含穗石、练溪等6条行政村。

岛上还包括了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如占地500亩的艺术村,华南碧桂园等。

用地情况详见表5-1,表5-2。

2.人口现状根据南村镇和新造镇镇政府提供的有关统计数据,截至2000年,在大学城的研究用地范围(以下简称“大学城用地”)内,南村镇建成区人口为16169人,新造镇镇域内的小谷围岛上人口13658人,大谷围地区(南岸地区)建成区人口13534人,总人口43361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空间体系规划目录:规划背景1.规划范围2.规划期限3.规划依据4.规划总体目标5.规划原则第三章市域绿地体系控制市域城市空间结构与绿地形态空间布局1.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概略2.市域绿地形态空间布局市域生态结构与生态绿地布局1.市域生态廊道与组团绿化隔离带布局2.市域自然保护区分布3.市域基本农田保护市域结构性绿地1.市域主干道路绿化隔离带规划2.市域滨水绿化带规划3.市域重点绿地规划市域范围绿地指标第四章中心片区绿地系统规划中心片区规划范围:中心片区绿地总体布局1.中心区绿地布局模式与原则2.中心片区绿地主控框架——一带、两轴、三块、四环3.中心片区绿地形态构成分析4.中心片区绿地联系5.中心片区生态性绿地框架中心片区绿地分类规划1.公共绿地规划2.生产绿地规划3.防护绿地规划4.居住绿地规划5.附属绿地规划6.生态绿地规划各区绿地规划概要1.荔湾区、越秀区、东山区规划概要2.天河区规划概要3.海珠区规划概要4.芳村区规划概要5.黄埔区规划概要6.白云区规划概要中心片区绿地规划指标体系1.总体指标2.各区指标3.局部建设规划指标中心片区近中期绿地规划1.近中期规划空间形态控制2.近中期建设指标3.近中期建设对策旧城区绿线控制图则1.绿线控制对象与范围2.绿线控制地块一览表附:图纸目录第三章市域绿地体系控制1、市域范围图2、市域主要镇区分布图3、市域绿地形态空间体系图4、市域生态绿地导向图5、市域自然保护区分布控制图6、市域组团绿化隔离带示意图7、市域道路绿化隔离带导控图8、市域基本农田分布图第四章中心片区绿地布局规划1、分区界线分析图2、中心片区绿地形态分析图3、绿地主控体系分析图4、中心片区生态绿地导向图5、核心城区重点建设绿地结构图6、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7、规划公共绿地(G1)分布图8、规划生产绿地(G2)分布图9、规划防护绿地(G3)分布图10、规划主要居住绿地(G4)和附属绿地(G5)分布11、规划生态绿地(G6)分布图12-1、荔湾区、越秀区、东山区规划绿地分布图12-2、荔湾区、越秀区、东山区规划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3-1、天河区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13-2、天河区规划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4-1、海珠区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14-2、海珠区规划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5-1、芳村区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15-2、芳村区规划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6-1、黄埔区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16-2、黄埔区规划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7-1、白云区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17-2、白云区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8、中心片区近中期绿地建设分布图19、中心片区近中期绿地建设体系解析图20、核心城区近中期绿地建设体系解析三、旧城区绿线控制图则0、绿线控制分幅索引图1、地块323417绿线控制图则2、地块323418绿线控制图则3、地块283008绿线控制图则4、地块283012绿线控制图则5、地块283016绿线控制图则6、地块283020绿线控制图则7、地块283401绿线控制图则8、地块283402绿线控制图则9、地块283403绿线控制图则10、地块283404绿线控制图则11、地块283405绿线控制图则13、地块283407绿线控制图则14、地块283408绿线控制图则15、地块283409绿线控制图则16、地块283410绿线控制图则17、地块283411绿线控制图则18、地块283412绿线控制图则19、地块283413绿线控制图则20、地块283414绿线控制图则21、地块283415绿线控制图则22、地块283416绿线控制图则23、地块283417绿线控制图则24、地块283418绿线控制图则25、地块283419绿线控制图则26、地块283420绿线控制图则27、地块283803绿线控制图则28、地块283804绿线控制图则29、地块283805绿线控制图则30、地块283806绿线控制图则31、地块283807绿线控制图则32、地块283808绿线控制图则33、地块283809绿线控制图则34、地块283810绿线控制图则35、地块283811绿线控制图则36、地块283812绿线控制图则37、地块283813绿线控制图则38、地块283814绿线控制图则39、地块283815绿线控制图则40、地块283816绿线控制图则41、地块283817绿线控制图则42、地块283818绿线控制图则43、地块283819绿线控制图则44、地块283820绿线控制图则45、地块284205绿线控制图则46、地块284209绿线控制图则47、地块284212绿线控制图则48、地块284217绿线控制图则49、地块243401绿线控制图则50、地块243402绿线控制图则51、地块243403绿线控制图则52、地块243404绿线控制图则54、地块243407绿线控制图则55、地块243801绿线控制图则56、地块243802绿线控制图则57、地块243803绿线控制图则58、地块243804绿线控制图则59、地块243808绿线控制图则60、地块244201绿线控制图则61、地块244202绿线控制图则62、地块244205绿线控制图则1.规划范围市域范围用地面积7444平方公里,包括十个行政区和两个县级市,其中十个区用地范围约3500平方公里。

现状人口994.3万人。

本规划将全市划分为五个片区,即都会区、花都片区、从化片区、增城片区、南沙片区。

片区土地面积情况表:另外,荔湾、越秀、东山、天河、海珠、芳村、黄埔、白云八个区称为“中心片区”,面积1444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2001年-2020年。

3.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4)《广州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2001-2020年)5)《广州市79个分区规划》(1995-2020年)6)1997年至今广州市范围内所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局部地区规划4.规划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可概括为“云山珠水环翡翠,古都花城铺新绿”。

规划目标是“翠拥花城”,即:要充分利用广州山水环抱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筑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发展各城市组团之间的绿化隔离带,实施“森林围城”和“山水城市”建设战略,构成“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景观格局,将广州建设成为国内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国际化、生态型华南中心城市。

5.规划原则1)以《广州市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为依据,建设山水城市,以人为本,构造“人居环境”。

2)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着重研究近中期规划,并寻找切实可行的建设方式。

3)先期重点研究中心片区绿地系统,并划定旧城区控制绿线。

(一)市域城市空间结构与绿地形态空间布局1.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概略1)城市发展方向都会区的基本取向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

2)城市结构与人口分布广州市未来城市空间结构为:以山、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沿珠江水系(包括珠江前、后航道,沙湾水道在内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

广州市域适宜总人口约1200-1500万人。

城镇总人口约1100万人,其中约900万人分布在主要沿江城市发展带,约150万人分布在花都、增城、从化三个片区中心及南沙重点发展区,约50万人分布在其它城镇。

3)绿地系统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建构方面的意义广州城市出现大面积的地域扩展将不可避免。

因此,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应积极地推进城市的大发展,利用九连山、南昆山、白云山和珠江水系建立大的开放型的山水相间的城市空间结构。

这一开放型的山水相间的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的实体空间(城市组团)、城市的绿地系统、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和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四大体系。

这四大体系中后两个体系是支撑体系,前两个是城市形态要素的主体,其中绿地系统是与城市的实体空间相对应的城市大的形态构成要素,对改善和保障城市的运行效益和生活质量,具有比城市的实体空间更重要的意义。

2.市域绿地形态空间布局市域从大形态上可划分四大部分:1)北部山林保护区,包括花都、从化、增城三个组团,绿地内容主要有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林等,是实现“森林围城”战略的关键地区。

2)都会中心区,包括中部、东部、西北部等三大组团。

该区是广州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中心,有多年的建设历史。

其绿地应注重空间秩序的建立与人居环境的创造,并结合历史文化及休闲旅游大力建设绿地。

3)都市发展主干区域,包括市桥、南沙两大组团。

该区为低密度开敞建设区,应注意建设江海休闲绿化景观带及组团绿化隔离带。

4)南部滨海开敞区,绿色形态主要有林海生态保养区、临海园林区、都市型农业等。

(二)市域生态结构与生态绿地布局主要从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人文景观保护区、农田生态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区、沿海生态保护区六个方面进行生态绿地布局。

1.市域生态廊道与组团绿化隔离带布局1)规划在广州市域形成“三纵四横”的七条生态廊道,构成市域生态格局。

“三纵”即三条南北向生态廊道,自西向东依次为:●西部生态廊道南起洪奇沥水道入海口,穿过滴水岩、大夫山、芳村花卉果树区,北接流溪河及北部山林保护区;●中部生态廊道南起焦门水道入海口,经市桥组团与广州新城之间生态隔离带、小洲果园生态保护区、向北延伸至世界大观以北山林地区。

●东部生态廊道南起珠江口经海鸥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生态隔离带至北部山林地区。

“四横”即四条东西向生态廊道,自北向南依次为:●“江高——新塘生态廊道”,沿华南路西北段与规划的珠三角外环之间的生态隔离带向东延伸至新塘南岗组团东北部山林地区;●“大坦沙——黄埔新港生态廊道”,以珠江前、后航道及滨江绿化带为主,顺珠江向东西延伸;●“钟村——莲花山生态廊道”,西起大石、钟村镇西部的农业生态保护区,经以飞龙世界、香江动物园、森美反斗乐园为基础的中部山林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向东经化龙农业大观、莲花山,延伸至珠江;●“沙湾——海鸥岛生态廊道”,沙湾水道沿线和珠三角环线及其以南大片农田。

2)市域组团绿化隔离带包括:沿广州市界与其他城市隔离的山体、农田、沿江绿化带;●大片区之间由山体、沿江绿化带、农田、大型绿地构成的绿化隔离带;●以“三纵四横”为主体构成的都会区小组团绿化隔离带,以及南沙片区内部、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阁镇之间的绿化隔离带。

2.市域生态绿布局域自然保护区分布流溪河、东江、沙湾水道三个水源保护区种植水源保护涵养林。

从化市东北部、花都市北部、番禺区西部设森林公园,新机场以南设城市森林公园,南部临海区设树林保护区。

海珠区东南部、番禺区东北部规划为城市绿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