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的画法

滚动轴承的画法
滚动轴承的画法

任务四滚动轴承画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滚动轴承的作用

2.常用滚动轴承的形式、画法和标记

3.滚动轴承的应用及画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滚动轴承的应用场合

难点:滚动轴承的画法

三.场地及教具准备

场地:制图实训室

教具:模型、圆规、三角板、直尺

四.教学安排

1.教学时间:3学时

2.教学组织: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

3.学习要求: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必须自己动手作图,了解作图步骤,懂得如何绘制

五.教学实施步骤

滚动轴承是用来支承轴的组合件,具有结构紧凑,摩擦阻力小的特点,因此在机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滚动轴承的结构

一般由外圈(座圈)、内圈(轴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组成。

2.滚动轴承的分类及画法

①深沟球轴承 GB/T 276-1994

结构形式及画法:

②圆锥滚子轴承GB/T 276-1994

结构形式及画法:

③推力球轴承50000型 GB/T 301-1995 结构形式及画法:

3.滚动轴承的标记

滚动轴承的标记由名称、代号和标准编号三部分组成。轴承的代号有基本代号和补充,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基本结构、尺寸、公差等级、技术性能等特征。滚动轴承的基本代号(滚针轴承除外)由轴承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内径代号三部分组成。

例如:轴承代号6206

6—类型代号,表示深沟球轴承(3表示圆锥滚子轴承,5代表推力球轴承,N代表圆柱滚子轴承)。

2—尺寸系列代号,原为02,对此种轴承首位0省略。

06—内径代号(内径尺寸=6X5=30)。

六.课后作业

完成实习报告

七.附件

1.学生学习页

2.实习报告

附件1

慈溪市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学习页

班级

姓名

学号

滚动轴承画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滚动轴承的作用

2.常用滚动轴承形式、画法和标记

3.滚动轴承的应用及画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滚动轴承的应用场合

难点:滚动轴承的画法

三.场地及教具准备

场地:制图实训室

教具:模型、圆规、三角板、直尺

四.学习方法

通过老师讲解,学生自己动手作图,掌握各种滚动轴承的画法

五.学习方法

(一)自学导引

思考:1.我们平常生活当中的滚动轴承有哪些?

2.他们都是什么样的?

3.各种滚动轴承应该怎么画?

(二)问题解决步骤

①阐述滚动轴承的概念及其作用,举平常生活中碰到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②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③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分析

1.了解滚动轴承,举例说明

2.想象各种滚动轴承的形状

3.分析各种滚动轴承的画法

从实物上看出的形状,了解其结构方式。

4.评估交流

学生在画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

5.巩固练习

在课堂上补充几题滚动轴承的题目,自己动手完成作图。

6.课堂小结

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滚动轴承的种类、结构和画法。

六.课后作业:完成实习报告

七. 自评互评作业质量

姓名自评月日

被评人互评

附件2

实习报告

滚动轴承的代号及标记

滚动轴承的代号及标记 国家标准《滚动轴承代号方法》(GB/T 272-1993)规定了滚动轴承代号,它用字母加数字来表示滚动轴承的结构、尺寸、公差等级、技术性能等特征。滚动轴承代号用基本代号、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构成,排列如下: 一、基本代号 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尺寸,是轴承代号的基础。一般常用的轴承代号用基本代号表示。基本代号构成如下所示: 1、类型代号 用数字或字母表示,如下表所示。 代号 轴 承 类 型 代号 轴 承 类 型 0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1 调心球轴承 N 双列或多列用字母NN 表示 2 调心滚子轴承和推力调心滚子球轴承 U 外球面球轴承 3 圆锥滚子轴承 QJ 四点接触球轴承 4 双列深沟球轴承 5 推力球轴承 6 深沟球轴承 7 角接触球轴承 8 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2、尺寸系列代号 由轴承宽(高)度系列代号和直径系列代号组成,一般用两位数字表示(有时可省略其中一位)。 宽(高)度系列:是指内径(d )相同的轴承,对向心轴承配有不同宽度(B )的尺寸系列,代号有8、0、1、2、3、4、5、6,尺寸依次递增;对推力轴承配有不同高度(T )的尺寸系列,代号有7、9、1、2,尺寸依次递增。 直径系列:是指内径(d )相同的轴承配有不同外径(D )的尺寸系列,其代号有7、8、9、0、1、2、3、4、5,尺寸依次递增。 3、内径代号

常见的轴承内径如表所示,其中表内未列入的轴承公称内径d为0.6-10或d=22\28\32或d≥500时,内径代号用公称内径毫米数值表示,内径与尺寸系列代号之间用“/”分开。 内径代号 00 01 02 03 04-96 轴承代号/mm 10 12 15 17 代号数字×5 轴承基本代号示例: 二、前置、后置代号 前置、后置代号是轴承在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有改变时,在轴承基本代号左右添加的补充代号。前置代号用字母表示,后置代号用字母(或加数字)表示。

机械制图零件图、装配图题库

-------------------------------------密-----------------------封-----------------------线--------------------------------- 班级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徐工技校2011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机械制图》期终考试试题库(零件图、装配图) 一、填空题(每空1分) 第九章 零件图 1. 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该能够反映零件的 。(难度:A ) 2. 和 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难度:A ) 3. 尺寸公差带是由 和 两个要素组成。 确定公差带位置, 确定公差带大小。(难度:A ) 4. 配合有 和 两种基准制。配合分成间隙配合 、 和 三类。(难度:A ) 5.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 称为极限尺寸。(难度:A ) 6. 极限与配合在零件图上的标注,其中一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第二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偏差值,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第三种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又同时注出上、下偏差数值,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难度:B ) 7. 形位公差的框格用 线绘制,分成 格或多格 。(难度:A ) 8. 按作用不同,可将基准分为 基准和 基准。(难度:A ) 9. 基孔制的孔(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基轴制的轴(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难度:A ) 10. 基本偏差是决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 。(难度:A ) 11. 外螺纹的规定画法是:大径用 表示;小径用 表示;终止线用 表示。(难度:A ) 12. 当被连接零件之一较厚,不允许被钻成通孔时,可采用 连接。(难度:A ) 13. 剖切平面通过轴和键的轴线或对称面,轴和键均按 形式画出,键的顶面和轮毂键槽的底面有间隙,应画 条线。(难度:A ) 14. Tr40×14(P7)LH-8e-L 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B ) 15. 模数大,齿距 ,齿厚、齿高也随之 ,因而齿轮的承载能力 。(难度:B ) 16. 螺纹的旋向有 和 两种,工程上常用 螺纹。(难度:B ) 17. 单个圆柱齿轮的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的轴线时,轮齿一律按 绘制,齿根线画成 线。(难度:B ) 18. 普通平键有 、 和 三种结构类型。(难度:B ) 19. 左旋螺纹要注写 。(难度:A ) 20. 普通平键的标记:键 GB/T1096 18×11×100表示b= mm ,h= mm ,L= mm 的A 型普通平键(A 省略不注)。(难度:B ) 第十章 装配图 1. 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产品的组合件,或该组合件已由其他图形表达清楚时,可只画出 。(难度:A ) 2. 装配图中的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 方,栏内分格线为 线,左边外框线为 线。(难度:A ) 3. 两个零件的接触表面,只用 条共有的轮廓线表示;非接触面画 条轮廓线。(难度:A ) 4. 装配图中的 ,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难度:A ) 5. 在装配图中 尺寸表示机器、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难度:A ) 6. 在各视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 。(难度:A ) 7. 装配图中的指引线应自所指引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指引线末端画一 。若所指部分不便于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 ,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线。(难度:A ) 8.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 、 和标题栏、零件序号、明细栏。(难度:A ) 9. 装配图中零件序号应自下而上,如标题栏上方位置不够时,可将明细栏顺序画在标题栏的

滚动轴承简化画法图文详解

轴承简化画法图文详解 在工程制图的过程中,轴承简化画法十分常用。轴承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轴承简化画法也不一样。为帮助大家真正掌握相关知识,世界工厂泵阀网为大家汇总轴承简化画法大全,以供参考。 深沟球轴承简化画法 深沟球轴承(Deep Groove Ball Bearings)(GB/T 276-1994)是滚动轴承中最为普通的一种类型。基本型的深沟球轴承由一个外圈,一个内圈、一组钢球和一组保持架构成。 角接触球轴承简化画法 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高精度和高速轴承通常取15 度接触角。

圆锥滚子轴承简化画法 圆锥滚子轴承并不单是“因为滚道是有一定锥度”,而是滚子必须有一定锥度,而且滚子椎顶点、内外滚道椎顶点必须是同一点并在轴中心线上(类似伞齿轮),否则轴承运动时滚子大小头与滚道就会因相同的角速度、不同的线速度产生滑动摩擦,导致轴承效率低、发热而且容易损坏。

圆柱滚子轴承简化画法 圆锥滚子轴承通常是分离型的,即由带滚子与保持架组件的内圈组成的圆锥内圈组件可以与圆锥外圈(外圈)分开安装。圆锥滚子轴承主要承受以径向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载荷。 调心球轴承简化画法 调心球轴承有圆柱孔和圆锥孔两种结构,保持架的材质有钢板、合成树脂等。其特点是外圈滚道呈球面形,具有自动调心性,可以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但其内、外圈相对倾斜度不得超过3度。

单列推力球轴承简化画法 单列推力球轴承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高精度和高速轴承通常取15 度接触角。在轴向力作用下,接触角会增大。 双列推力球轴承简化画法 列推力球轴承(50000、5000U)。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是将2个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的外

看箱体端盖零件图

看箱体端盖零件图

————————————————————————————————作者: ————————————————————————————————日期:

(1)看标题栏基本与端盖相似,属于形状较复杂的箱体零件。 (2)分析视图,想象形状主视图是按工作位置确定,采用较大的局部剖视主要表达安装轴承的结构和两端安装端盖的螺孔;左视图表达对称的外形,端面螺孔的分布,下方采用局部剖表达支承肋板和两端支承板的形状;俯视图选择了局部视图,表达安装底板形状及安装沉孔的位置,该座体基本构成是安装底板和轴承孔座以及两者之间支承端板和中间的支承肋板三部分。 (3)分析尺寸该座体尺寸较多,其长度方向尺寸基准应为左端面,高度方向尺寸基准应为底面,而宽度方向尺寸基准为前后对称面。两端轴承孔尺寸φ80K7×40,四个安装沉孔定位尺寸155×150,六个安装螺孔的定位尺寸φ98,底板定形尺寸200×190×18、定位尺寸10,支承端板和支承肋板厚均为15等,其余尺寸读者可自行分析。 (4)看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同,Ra值最小为1.6μm的轴承孔,还有Ra值为6.3μm的端面及底面,另外是Ra值为25μm的孔的加工,其余均为铸造表面,不需加工。尺寸要求最高的是φ80K7两个轴承孔,属于当基轴制时为过渡配合,7级精度的孔。位置公差有轴承孔轴线相对底面的平行度要求0.04/100,文字的技术要求是未注铸造圆角R3~R5。 (5)综合归纳总之该零件结构较复杂,尺寸多,技术要求较全面。实际看图时,有

条件时还可参照实物,对照装配图和产品说明书,加强对零件的认识,其形状见图9-11。 图9-11 座体立体图

机械设计 轴承端盖说明书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1.轴承盖零件,材料为HT200。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 (二)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轴承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 (一)选择毛坯: 由于该轴承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强度和

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该轴承盖的轮廓尺寸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铸方法制造毛坯,毛坯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1.公差等级: 由轴承盖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件材质系数: 由于该轴承盖材料为HT200。 3.锻件分模线形状: 根据该轴承盖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4.零件表面粗糙度: 由零件图可知,该轴承盖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6.3μm。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该轴承盖轴孔φ100f8和轴承盖右端面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轴孔φ100f8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轴的外圆表面和轴承盖外圆表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轴承盖的右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 (二)粗基准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该轴承盖轴的外圆表面、右堵头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

隧道断面测量及断面图绘制方法

隧道断面测量及断面图绘制方法 外业数据采集: 1、 外业采集数据时,先根据线路资料把待测断面中桩一一放样出来,标记清楚,并且 记录下该点的实际高程。 如果中桩放样不方便,就放样待测断面的边桩,同样标记清楚,并 且记录下该点的实际高程和依照线路方向看该点与中桩的关系 一主要是看在中桩的右侧还 是左侧和距中桩的距离。 2、 待测断面中桩或边桩放样完毕后,把全站仪搬到刚刚放样并标记的待测断面的中桩 或边桩上去,对中调平,进入全站仪里的测量程序 ,首先输入工作名--最好以测量日期为文 件名,这样便于内业处理时在电脑上迅速找到要处理的断面;然后设站 ,要注意每一个站名 只能测一个断面,如测 K10+ 200右洞,则测站可设为 Y10200;量取并且输入仪器高度,接 下来输入该点X 、Y 、Z 坐标,X —指该点与中桩的偏移值(沿线路前进方向左为负、右为正) 如该点偏离中桩左 2.5m ,则输:—2.5 ; Y —指该点实测高程,如该点实测高程为 330.159 , 则输330.159 , Z —无实际意义统一输为 0即可。然后定向,定向时瞄准小里程时把方位角 设定为0度或瞄准大里程把方位角设定为 180度;然后把仪器转到所测断面的线路法线方向 (即90度或270度方向),此时便可进行测存,测存时,仪器的水平方向不要动,只动仪器的垂 直方向,从一侧最下边向另外一侧开始测 ,直到扫测完整个断面。按照以上步骤测完所有断 面。 外业采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绘制断面轮廓的必要数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建站的技 巧。 内业数据处理: 1、 先把全站仪中储存的数据通过徕卡办公软件(中纬全站仪通过 GeoMax PC Tools 软 件)下载到电脑上,下载的时候注意选择自编的数据格式 Dm (中纬全站仪选择txt 格式), 不是仪器自带的数据格式 GSI 或者IDEX 。并且按照该断面所在里程命名该断面以免混淆。 2、 在AutoCAD 中按照实际尺寸画好隧道设计断面 (可另存一份以备重复利用),值得一 提的是在AutoCAD 中画出设计断面是很简单的事,比用专门的隧道处理软件绘制容易的多, 并通过新建坐标系的方法把隧道断面圆心处的 X 坐标定为0, Y 坐标定为通过理论计算的该 里程断面圆心高程。这一步是为了把设计断面跟外业实测数据联系起来。 3、 用记事本把下载好的存放断面数据的文件打开,全选所有数据,并复制,此时再回 到CAD 中点击多段线命令,然后把光标移动到输入栏中,单击右键再选中粘贴或直接按下 Ctrl+v 敲回车键,此时该断面轮廓便展绘在 CAD 图形中(如图)。 马公祠隧道K10+20C 断面 单位:米 4、接下来,可以用 AutoCAD 中的标注命令对隧道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查看了。因为绘制 "r

机械制图-滚动轴承及其代号和画法

机械制图-滚动轴承及其代号和画法 什么是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有哪些?滚动轴承的代号是什么?滚动轴承怎么画?本文主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是一种标准件,它的作用是用来支承旋转轴及轴上的机件的,因为具有结构紧凑、摩擦力小的特点,在机械工业中被广泛使用,也是机械制图中不时需要接触的。滚动轴承的标准和规格很多,但它是标准件,所有的规格都是标准化的,使用时可以直接查表选择。 二、滚动轴承的种类有哪些? 按大类可以分为向心轴承(主要是承载径向力的)、推力轴承(主要承载轴向力)、向心推力轴承(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的载荷)。下边是常见的几种轴承的样图。 三、滚动轴承的代号是什么? 滚动轴承虽然尺寸和类型很多,但其本身是标准件。我国在GB/T272-93中就有规定,作一般用途的滚动轴承由基本代号、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构成,排列顺序为: 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后置代号。下边分别了解这三种代号: 1.基本代号: 基本代号是表示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尺寸,是轴承代号的基础。除滚针轴承外,基本代号由轴承类型、尺寸系列代号及内径代号构成。具体用到时要查表。例如下图就表示了一个基本代号

2,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 前置、后置代号只是一个补充代号,是轴承在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有改变时,才在基本代号的周围添加以作补充。同样需要查表标注。 四、如何表示以及如何画? 滚动轴承剖视图轮廓应按外径D、内径d、宽度B等实际尺寸绘制,轮廓内可用简化画法或示意画法绘制。 (1)装配图中较详细表达滚动轴承结构时,可以采用简化画法; (2)装配图中简单表达滚动轴承结构时,可以采用示意画法; (3)只需符号表示滚动轴承时,可以采用图示符号。

轴承端盖零件工艺部分课程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零件工艺设计部分)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3月2日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1、端盖的用途 端盖是应用广泛的机械零件之一,是轴承座的主要外部零件。 端盖的一般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轴承工作过程的防尘和密封(除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也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位于车床电动机和主轴箱之间的端盖,主要起传递扭矩和缓冲吸震的作用,使主轴箱的转动平稳。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性和韧性,以适应其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左右端面以及左端面的外圆表面,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必须重点考虑。端盖加工工艺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生产成本、使用性能和寿命等。 2、端盖工艺性分析 该端盖主要由平面、外圆面以及孔系组成,其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于一般的盘盖类零件。端盖主要加工表面有左、右和凸台等三个端面,Φ47和Φ80两个外圆面,Φ34和Φ16两个内圆面,密封圈内槽以及六个均布的Φ7的通孔。要求其Φ7孔的右端加工平面对于基准A的垂直度公差是0.03mm,端盖的Φ47外圆面与基准A的同轴度误差为0.03mm,其次就是均布的φ7孔的加工端面要求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偏斜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 其中,端面和内外圆面均要求车削加工,可以采用半精车和粗车,并且粗、精加工应分开进行,以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φ7通孔的加工采用钻铰来达到精度要求。其余非配合表面加工精度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粗车和半精车就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此外,该零件材料为铸铁HT200,切削加工性能较好。 综上所述,该端盖零件的工艺性能良好。 (1)工件的时效处理 对于毛坯为铸件的盖类零件,因其各部位厚度不均匀,存在较大的铸造内应力,容易造成变形等缺陷,因此必须安排人工时效处理。对于本端盖,其精度要求一般,则可利用粗、精加工工序间的自然停放和运输时间,得到自然时效处理的效果。其自然时效处理的时间越长越好,否则会影响端盖配合精度的稳定性。 对于特别精密的端盖,在粗加工和精加工工序间还应安排一次人工时效,以消除铸造内应力,提高精度稳定性。 (2)加工工艺的顺序应先面后孔 作为端盖上主要的两类加工表面——平面和孔,从定位稳定可靠的角度上分析,平面比孔要优越得多,同时还可以使孔的加工余量均匀;从加工难度上分析,平面比孔容易加工;从有利加工的进行上分析,采用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分布在平面上的孔,由于铸件表面的凹凸不平和夹砂等缺陷已被切除,大大有利于孔加工的进行。

轴承的画法及国标

第四节轴承的画法 由wanganqi 于星期五, 08/14/2009 - 04:21 发表 滚动轴承的画法根据国标(GB/T4459.7-1998)规定进行绘制。滚动轴承有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两种。用简化画法绘制滚动轴承时,应采用通用画法和特征画法,但在同一图样中一般只采用其 中一种画法。 ?如不需要确切地表示滚动轴承的外形轮廓、载荷特性、结构特征时,可采用通用画法。 (2-轴承-1) ?如需较形象地表示滚动轴承的结构特征时,可采用特征画法。 ?如需较详细地表示滚动轴承的主要结构时,可采用规定画法。 无论采用那一种画法滚动轴承的轮廓应与其实际尺寸即外径D、内径d、宽度B(或T或T、B、C)一致,并与所属图样采用同一比例。在规定画法、通用画法和特征画法中的各种符号、矩形 线框和轮廓线均用粗实线绘制。

(2-轴承-2)常用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和特征画法 滚动轴承的代号及标记(GB/T272-1993,GB/T271-1997) 置、后置代号是轴承在结构形状、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等有改变时,在其基本代号前、后添加的补充代号,要了解它们的编制规则和含义可查阅有关标准。轴承的基本代号由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代号组成。其中最左边的一位数字(或字母)为类型代号(见表10.3.3-1);接着是尺寸代号,它由宽度和直径代号组成;最后是内径代号,当轴承内径在20~480mm范围内, 内径代号乘以5为轴承的公称内径尺寸。例如:6210 其中:

?6-深沟球轴承的类型代号; ?2-尺寸系列代号“02”,“0”为宽度系列代号(省略),“2”为直径系列代号; ?10-内径代号,表示该轴承内径为10×5=50mm 滚动轴承的标记由名称、代号和标准编号三个部分组成。其标记示例如下:滚动轴承6210

机械制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与零件图得关系 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1、概括了解 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得名称与绘图比例。从装配体得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得大致用用途。例如:阀,一般就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得;虎钳,一般就是用来夹持工件得;减速器则就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得;各种泵则就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与流量得装置。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得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得名称与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得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与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得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得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瞧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

分析装配体得工作原理,分析装配体得装配连接关系,分析装配体得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分析零件得结构形状。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得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分离时,可按零件得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瞧懂。轴套类、轮盘类与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瞧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得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得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得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得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得方向或间隔得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得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就是十分有效得。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瞧图得速度与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得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

轴承端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1.冲压工艺性分析及冲压模方案确定 工件名称:端盖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F 08 材料厚度:2mm 零件图

1.1 冲压工艺性分析 (1)冲压件为F 08钢板,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 (2)该工件没有厚度不变的要求,因此工件的形状满足拉深工艺要求。各圆角尺寸R=1mm ,满足拉深对圆角半径的要求。由φ24+ 00.23mm 查参考文献[1]中表 7.14可知它的尺寸精度为IT13级,满足拉深工序对工件的公差等级的要求。 (3)该零件的外形是圆形,比较简单、规则。工件中间有孔,且孔在平面上,。这部分可以用冲裁工序完成. (4)零件图上未标注尺寸偏差的,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参考文献[1]中表7.14,各尺寸为: 6.1-00. 36mm R10036.0-mm R7036.0-mm 3.00 5+φmm 48435.0±mm 。 1.2 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确定 根据工件的根据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可知冷冲压要完成的基本工序有:拉深、落料、冲孔和整形。由此制定两套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然后冲孔,再拉伸,三个简单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制造周期短,但是需要三道工序,三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率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而且工件尺寸的累积误差大,所需要的模具操作人员也比较多。 方案二: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紧凑,工序集中,对压力机工作台面的面积要求较小,且内外形相对位置及零件尺寸的一致性非常好,制件面平直,并且制造精度高。缺点是结构复杂,安装、试和维修不方便,制造周期长。由零件图可知,圆筒件部分的拉深尺寸不大,亦可一次拉成,可以考虑采用复合模;又由于产品批量较大,工序分散的单一工序生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应考虑集中的工艺方法。经综合分析论证,采用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既能满足生产量的要求,又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模具的合理性,故采用方案二。 2 模具的设计 2.1 落料模设计计算 2.1.1毛坯尺寸及排样 根据公式 D=rd dH dp 44.34)2(2-++δ 计算出展平后φ38mm 所变化成的直径大小。 D=20144.31.4204)638(??-??++

机械制图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1、概括了解 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和绘图比例。从装配体的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的大致用用途。例如:阀,一般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的;虎钳,一般是用来夹持工件的;减速器则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的;各种泵则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和流量的装置。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的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和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的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的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看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 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分析装配体的装配连接关系,分析装配体的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的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分离时,可按零件的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看懂。轴套类、轮盘类和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看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的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的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或间隔的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的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是十分有效的。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看图的速度和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的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 ① 装配体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是怎样实现的?在工作状态下,装配体中各零件起什么作用?运动零件之间是如何协调运动的? ② 装配体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是怎样的?有无润滑、密封及其实现方式如何? ③ 装配体的拆卸及装配顺序如何? ④ 装配体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⑤ 装配图中各视图的表达重点意图如何?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案?装配图中所注尺寸各属哪一类? 上述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仅是一个概括的说明。实际读图时几个步骤往往是平行或交叉进行的。因此,读图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通过反复的读图实践,便能逐渐掌握其中的规律,提高读装配图的速度和能力。 下面以球心阀为例,来具体说明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球心阀的装配图见下图所示。

机械制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与零件图的关系 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1、概括了解 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与绘图比例。从装配体的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的大致用用途。例如:阀,一般就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的;虎钳,一般就是用来夹持工件的;减速器则就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的;各种泵则就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与流量的装置。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的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与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的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与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的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瞧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

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 分析装配体的装配连接关系, 分析装配体的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的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分离时,可按零件的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瞧懂。轴套类、轮盘类与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瞧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的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的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或间隔的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的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 就是十分有效的。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瞧图的速度与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的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

轴承端盖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Zz 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轴承端盖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摘要 这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轴承端盖的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的设计。轴承端盖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零件之一。轴承端盖的作用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轴向固定轴承,第二是起密封保护作用,防止轴承进入灰尘、杂物等进入轴承。轴承端盖设计的第一部分是加工工艺,工艺部分的难点就是确定了零件加工毛坯和加工余量以及怎样安排加工方法,通过对零件图的分析和计算。最后拟定了比较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第二部分是专用夹具设计,它的难点在于怎样去装夹、定位。通过分析计算,最终设计一个专用夹具来保证孔的加工要求。在整个毕业设计中,我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匮乏,好多东西在学习感觉不到它的用途,真正做起毕业设计来才知道老师当初为什么那么详细的去讲。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感觉到自己还有好多东西需要去学习。并不是把毕业设计做完就完事了。我应该还要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的去学习新知识。这样才会使我在以后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毕业设计;加工工艺;夹具设计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毕业设计的任务概述 (2) 2.1 简述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2) 2.1.1 毕业设计的任务 (2) 2.1.2 毕业设计的要求 (2) 2.1.3毕业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 (2) 2.2设计指导思想 (2) 2.2.1毕业设计的目的 (2) 2.2.2毕业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 第三章零件图形分析 (3) 3.1 零件图形的分析 (3) 3.2材料及热处理分析 (4) 3.2.1零件材料的分析 (4) 3.2.2热处理分析 (4) 3.3 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 (4) 3.3.1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4) 3.4结构工艺分析 (5) 3.4.1零件的结构分析 (5) 3.4.2零件工艺性分析 (5) 第四章毛坯设计 (6) 4.1毛坯类型及制造的选择 (6) 4.1.1毛坯余量的确定 (6) 4.1.2主要毛坯尺寸 (6) 第五章工艺路线设计 (7) 5.1加工方案的选择 (7) 5.1.1加工路线的比较分析 (7) 5.1.2确定最优的加工方案 (8) 第六章工序设计 (10) 6.1 工序的安排 (10) 6.1.1 基准的选择 (10) 6.1.2 切削用量的选择 (11) 6.1.3 时间定额的确定 (12) 第七章机床设备及切削液的选择 (14) 7.1 机床的选择 (14) 7.2切削液的选择 (16) 7.2.1切削液的作用 (16) 7.2.2切削液的选用 (16) 7.3刀具、量具的选择 (16) 7.3.1刀具的选择 (16) 7.3.2量具的选择 (17) 第八章填写工艺文件 (18) 第九章钻模夹具的设计 (23)

滚动轴承的画法

滚动轴承的画法

任务四滚动轴承画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滚动轴承的作用 2.常用滚动轴承的形式、画法和标记 3.滚动轴承的应用及画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滚动轴承的应用场合 难点:滚动轴承的画法 三.场地及教具准备 场地:制图实训室 教具:模型、圆规、三角板、直尺 四.教学安排 1.教学时间:3学时 2.教学组织: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 3.学习要求: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必须自己动手作图,了解作图步骤,懂得如何绘制 五.教学实施步骤 滚动轴承是用来支承轴的组合件,具有结构紧凑,摩擦阻力小的特点,因此在机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滚动轴承的结构 一般由外圈(座圈)、内圈(轴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组成。 2.滚动轴承的分类及画法 ①深沟球轴承 GB/T 276-1994 结构形式及画法:

②圆锥滚子轴承GB/T 276-1994 结构形式及画法: ③推力球轴承50000型 GB/T 301-1995 结构形式及画法:

3.滚动轴承的标记 滚动轴承的标记由名称、代号和标准编号三部分组成。轴承的代号有基本代号和补充,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基本结构、尺寸、公差等级、技术性能等特征。滚动轴承的基本代号(滚针轴承除外)由轴承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内径代号三部分组成。 例如:轴承代号6206 6—类型代号,表示深沟球轴承(3表示圆锥滚子轴承,5 代表推力球轴承,N代表圆柱滚子轴承)。 2—尺寸系列代号,原为02,对此种轴承首位0省略。 06—内径代号(内径尺寸=6X5=30)。 六.课后作业 完成实习报告 七.附件 1.学生学习页 2.实习报告

轴承盖设计说明书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设计轴承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26孔专用夹具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3-10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轴承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26孔专用夹具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草图 1张 (2) 生产类型: 50000件/年 三、上交材料 (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 1张 (2) 工件的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张 (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 1张 (5) 夹具装配图 1张 (7)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四、进度安排(参考) (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 2天 (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5天 (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 (4) 编写说明书 3天 (5) 准备及答辩 2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成绩评定 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优秀:设计方案合理并新颖,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规范、内容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良好: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中等:设计方案一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勤奋、创新思想不明显; 及格:设计方案不完善,存在一些小错误,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在设计过程中勤奋精神不够: 不及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不规范、内容浅薄。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精神不够。 摘要 本文是有关轴承座工艺步骤的说明和机床夹具设计方法的具体阐述。工艺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后,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夹具方案,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 据资料所示,轴承座是变速器中的主要外部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变速器中传动作用和正常工作的。在设计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合理选择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等用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其加工质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轴承座

轴承端盖工艺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 (零件工艺设计部分) 姓名: 学号:20090.................. 班级:机械工程学院09级工业工程班指导教师:李方义、查黎敏 2013年1月17日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1、端盖的用途 端盖是应用广泛的机械零件之一,是轴承座的主要外部零件。 端盖的一般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轴承工作过程的防尘和密封(除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也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位于车床电动机和主轴箱之间的端盖,主要起传递扭矩和缓冲吸震的作用,使主轴箱的转动平稳。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性和韧性,以适应其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左右端面以及左端面的外圆表面,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必须重点考虑。端盖加工工艺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生产成本、使用性能和寿命等。 2、端盖工艺性分析 该端盖主要由平面、外圆面以及孔系组成,其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于一般的盘盖类零件。端盖主要加工表面有左、右和凸台等三个端面,Φ47和Φ80两个外圆面,Φ34和Φ16两个内圆面,密封圈内槽以及六个均布的Φ7的通孔。要求其Φ7孔的右端加工平面对于基准A的垂直度公差是0.03mm,端盖的Φ47外圆面与基准A的同轴度误差为0.03mm,其次就是均布的φ7孔的加工端面要求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偏斜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 其中,端面和内外圆面均要求车削加工,可以采用半精车和粗车,并且粗、精加工应分开进行,以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φ7通孔的加工采用钻铰来达到精度要求。其余非配合表面加工精度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粗车和半精车就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此外,该零件材料为铸铁HT200,切削加工性能较好。 综上所述,该端盖零件的工艺性能良好。 (1)工件的时效处理 对于毛坯为铸件的盖类零件,因其各部位厚度不均匀,存在较大的铸造内应力,容易造成变形等缺陷,因此必须安排人工时效处理。对于本端盖,其精度要求一般,则可利用粗、精加工工序间的自然停放和运输时间,得到自然时效处理的效果。其自然时效处理的时间越长越好,否则会影响端盖配合精度的稳定性。 对于特别精密的端盖,在粗加工和精加工工序间还应安排一次人工时效,以消除铸造内应力,提高精度稳定性。 (2)加工工艺的顺序应先面后孔 作为端盖上主要的两类加工表面——平面和孔,从定位稳定可靠的角度上分析,平面比孔要优越得多,同时还可以使孔的加工余量均匀;从加工难度上分析,平面比孔容易加工;从有利加工的进行上分析,采用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分布在平面上的孔,由于铸件表面的凹凸不平和夹砂等缺陷已被切除,大大有利于孔加工的进行。

滚动轴承的画法

任务四滚动轴承画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滚动轴承的作用 2.常用滚动轴承的形式、画法和标记 3.滚动轴承的应用及画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滚动轴承的应用场合 难点:滚动轴承的画法 三.场地及教具准备 场地:制图实训室 教具:模型、圆规、三角板、直尺 四.教学安排 1.教学时间:3学时 2.教学组织: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 3.学习要求: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必须自己动手作图,了解作图步骤,懂得如何绘制 五.教学实施步骤 滚动轴承是用来支承轴的组合件,具有结构紧凑,摩擦阻力小的特点,因此在机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滚动轴承的结构 一般由外圈(座圈)、内圈(轴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组成。 2.滚动轴承的分类及画法 ①深沟球轴承 GB/T 276-1994 结构形式及画法:

②圆锥滚子轴承GB/T 276-1994 结构形式及画法: ③推力球轴承50000型 GB/T 301-1995 结构形式及画法:

3.滚动轴承的标记 滚动轴承的标记由名称、代号和标准编号三部分组成。轴承的代号有基本代号和补充,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基本结构、尺寸、公差等级、技术性能等特征。滚动轴承的基本代号(滚针轴承除外)由轴承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内径代号三部分组成。 例如:轴承代号6206 6—类型代号,表示深沟球轴承(3表示圆锥滚子轴承,5代表推力球轴承,N代表圆柱滚子轴承)。 2—尺寸系列代号,原为02,对此种轴承首位0省略。 06—内径代号(内径尺寸=6X5=30)。 六.课后作业 完成实习报告 七.附件 1.学生学习页 2.实习报告

附件1 慈溪市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学习页 班级 姓名 学号

滚动轴承的组件

滚动轴承是一种支承旋转轴的组件。由于它具有摩擦力小、结构紧凑等优点,已被广泛采用在机器、仪表等多种产品中。 45所示。 外圈装在机座的孔内,内圈套在轴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外圈固定不动而内圈随轴转动。 1.滚动轴承的代号 滚动轴承为标准件,其大小和型号通过标记说明。 代号的构成按顺序是构成。 基本代号:基本代号是轴承代号的基础。其内含和标注见GB/T272。 基本代号是由构成。尺寸系列代号有:17、37、18、19、0、2、3、4。 例:推力圆柱滚子轴承81107 规定标记为:轴承81107GB/T4663 表示轴承内径的两位数字为代号的最后2位数字,从“04”开始用这组数字乘以5,即为轴承内径的尺寸。 在上例中d=07×5=35,即为轴承内径尺寸(单位为mm)。 表示轴承内径的两位数字,在“04”以下时,标准规定:00表示d=10 01表示d=12 02表示d=15 03表示d=17 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如表10-4所示。 表10-4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

注:表中“()”括住的数字表示在组合代号中省略。 2.滚动轴承的画法 滚动轴承一般有通用画法、特征画法和规定画法三种。 ①通用画法 在剖视图中,当不需要确切地表示滚动轴承的外形轮廓、载荷特性、结构特征时,可用矩形线框以及位于线框中央正立的十字形符号来表示。矩形线框和十字形符号均用粗实线绘制,十字形符号不应与矩形线框接触,通用画法的尺寸比例见图10-46所示。 ②特征画法 在剖视图中,如果需要比较形象地表示滚动轴承的结构特征时,可采用在矩形线框内画出其结构要素符号的方法表示。特征画法的矩形线框、结构要素符号均用粗实线绘制。常用滚动轴承的特征画法的尺寸比例示例见表10-5所示。 ③规定画法 必要时,滚动轴承可采用规定画法绘制。采用规定画法绘制滚动轴承的剖视图时,轴承的滚动体不画剖面线,其各套圈等可画成方向和间隔相同的剖面线,滚动轴承的保持架及倒角等可省略不画。规定画法一般绘制在轴的一侧,另一侧按通用画法绘制。规定画法中各种符号、矩形线框和轮廓线均用粗实线绘制。其尺寸比例见表10—5。

轴承端盖工艺说明书

学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专业方向课程设计2)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轴承端盖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沈阳建筑大学 2014年12月12日

目录 序言 (3)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4) 1.1 零件工作原理 (4) 1.2 零件工艺分析 (4) 1.3 零件的技术要求: (6) 二、毛坯的选择 (6) 2.1 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6) 2.2基面选择 (7)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8) 3.1精基准的选择 (8) 3.2粗基准的选择 (8)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8) 4.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 4.2加工阶段的划分 (9) 五、工序内容的拟定 (9) 5.1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9) 5.2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1) 5.3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的计算 (11) 5.3.1 工序一车大端面,车外圆φ214 (11) 5.3.2 工序二车φ140,切槽 (12) 5.3.3 工序三车两端面 (14) 5.3.4 工序四镗Φ129: (15) 5.3.5 工序五镗Φ108: (15) 5.3.6 工序六镗Φ128,136: (16) 5.3.7 工序七切槽Φ128: (16) 5.3.8 工序八划线: (17) 5.3.9 工序九钻8xΦ15: (17) 5.3.10 工序十锪8xΦ15孔面: (17) 5.3.11 工序十一钻8xΦ9孔: (18) 5.3.12 工序十二钻4xΦ5孔: (19) 5.3.13 工序十三攻螺纹M6: (20) 5.3.14 工序十四精车两端面 (20) 5.3.15 工序十五精车Φ214h7: (20) 5.3.16 工序十六热处理: (20) 5.3.17 工序十七磨Φ140g6: (20) 六、设计心得 (21) 七、参考文献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