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中共开始执政

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中共开始执政
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中共开始执政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中共开始执政】

【目录】

第六章,1945年以来世界两极格局向多级格局的转变

二、中共开始执政

1.解放战争。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②战争进程。③中共取胜原因。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①条件。②成立。③意义。

3.经济恢复。①背景。②措施。③结果。④意义。

4.五年计划和向社会主义过渡。①一五计划。②成就。③三大改造。④社会生活的变化。

5.三大制度的建立。①政治协商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建国初期的外交。①政策。②中苏结盟。③抗美援朝。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⑤日内瓦会议。⑥亚非会议。

7.建国初期的文化【延续到66年】。①政策。②科技。③教育。④文艺。

说明:

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

二、中共开始执政

本部分内容包括传统的解放战争时期【或叫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过渡时期【或叫新民主主义社会】。解放战争就是中共所谓农村包围城市,农村革命力量积聚到超过城市反动力量,最后夺取了城市,中共由在野党上升为执政党。过渡时期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叫新民主主义社会,又叫做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注定要向社会主义方向过渡的,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可惜的是过早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目前为止,中宣部仍然坚持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五种经济成分即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并存。其中虽然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的经济仍占有很大的比重。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里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成分,改造非社会主义成分,把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变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说过渡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就其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说其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就其政权形式的某些特点和五种经济成分并存而言。这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加以强调的结果,没有根本区别。

1.解放战争。

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背景:国内矛盾变化;国民党内战准备不充分;人民渴望和平;美苏合作仍存;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国家面临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专政两种命运。

过程:1945年8月底.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从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淡判。经过40多天的商谈,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内容: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中共承认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合法领导地位。但是,

对于中共军队和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意义:国民党被迫承认中共平等地位;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在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的诚意;在国统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就失去了人心。

2】政治协商会议。

依据:“双十协定”。

召开: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协议:宪法草案决议案;军事问题决议案,实现军队国家化;施政纲领决议案,解放区地方政权暂时维持现状,等国民政府改组后,实现政令统一;政府组织决议案,中共为了能够联合民盟行使否决权,坚持要求占有国府委员会三分之一以上即14名,国民党只同意给中共和民盟12席,这一问题最终演化成为国共破裂的直接原因;国民大会决议案,争论焦点,最大的困难还是旧代表是否有效的问题。

意义:党派民主协商精神;民主政治昙花一现。

3】人民的斗争。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制造了一系列镇压民主运动的暴行,共产党在国统区也领导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1946年10月占领张家口后,召开了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它确认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中共和民主党派拒绝参加国民党的国民大会。

1947年5月,上海学生发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提出“向炮口要饭吃”的口号。运动迅速发展到全国。5月20日.宁、沪、苏、杭地区六千多学生在南京联合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的殴打,发生了“五二0血案”。

1947年,国民党污蔑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为中共暴乱工具,宣布为非法团体,民主党派被迫转入地下。

1948年初,沈钧儒等在香港改组中国民主同盟,宣布要摧毁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和国民党反动派决裂。

②战争进程。

1】四个阶段。

中共防御阶段。1946年6月,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开始;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

中共反攻阶段。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序幕,威胁南京、武汉。内线作战、外线作战。

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

追歼残敌阶段。1949年1月,蒋介石下台李宗仁代理,1949年4月北平谈判。4月21日渡江战役。进军全国。

2】国民政府的灭亡。

标志。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原因。政治上坚持一党专政,阶级基础日益缩小,内部分裂。经济上官僚资本膨胀,通货膨胀,经济崩溃,民心丧尽。军事上发动内战,战略错误。外交上美援断绝。

3】民族资本主义萎缩。

原因。官僚资本掠夺。美货充斥。战争破坏。

影响。经济崩溃。要求民主政治。民族资产阶级对国民党失望,倒向中共。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背景。三大战役结束,胜利在望。1949 年 3月5~13日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

内容。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指出在全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会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意义。这次会议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③中共取胜原因。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2】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中共取胜基本经验。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坚持中共领导。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①条件。

1】解放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推翻。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做了理论政策准备。

3】全国人民拥护。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做了组织准备。

5】美苏冷战,苏联支持。

②成立。

1】1949年10月1日。

2】巩固政权的政治措施。

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镇压反动派,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农民支持。

军事上,追歼残敌,进军西藏,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外交上,废除不平等条约,与苏联结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意义。

1】国内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前提。

2】国际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制度,增强了世界反帝反殖力量,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增强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促使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

3】理论意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3.经济恢复。

①背景。

1】工农业生产下降,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国民经济崩溃。

2】国民党残余破坏。

3】帝国主义包围封锁禁运。

②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2】接管海关,接受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4】土地改革,水利建设,发展农业生产。

5】合理调整工商业。

6】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③结果。

1950年夏初步好转,1952年根本好转。

④意义。

1】特点。围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目标而展开。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举。有区别、有步骤,注意政策和策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意义。经济恢复并初步发展,为大规模建设奠基。巩固了政权。

4.五年计划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①一五计划。

1】背景。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发展。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内容:一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二是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造)。

二者关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完成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中国唯一经济基础。

特点:a.时间的长期性。由于中国经济的极端落后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当时估计至少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段时间。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c.工业化放在首位。(“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二者相互关联而不可分离。)

3】一五计划。(53-57年)

内容:一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二是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a.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需要,国防的需要。b.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成就。

1】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第一飞机制造厂,鞍钢。

2】武汉长江大桥,三藏公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

3】1957年生产钢 535万吨,原煤 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 4.5%,工业为 19%(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意义。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③三大改造。

1】原因。工业化建设必须具备资金、原料、市场等条件,这就需要改变自然经济所造成的生产分散性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2】改造。

对个体农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方式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低级(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公私合

营)的发展过程。采取了赎买政策,将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不同程度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终彻底转变为公有制经济。

3】结果。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成分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有绝对优势,这表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三大改造的完成一方面在经济上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党和政府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4】评价。第二次历史巨变。

④社会生活的变化。

1】原因。苏联影响。中共改造政策。

2】衣着。住。语言。

3】

5.三大制度的建立。

①政治协商制度。

1】背景。民主党派支持中共;解放战争中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南京国民政府覆灭;准备建立新中国。

民主党派的成立。1925年1O月成立的中国致公党是海外华侨的爱国组织;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于1930年8月;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10月在重庆成立,当时的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现名,张澜为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均成立于1945年1i月;九三学社成立于1946年5月;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成立于1947年11月;1948年初,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推宋庆龄为名参主席,李济深为主帝。它们都积极开展爱国民主活动,1949年共同参加新政协。

2】形成。1949年9月成立,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第一届新政协具有代行全国人大职能,制定的《共同纲领》具有代宪法性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新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1954年后新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意义。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要组织形式;建立了新中国;巩固了政权;有利于调动各阶层因素建设国家。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目的。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2】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使新中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内容。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自治区:1947年内蒙古,1955年新疆,1958年广西(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1958年宁夏,1965年西藏。

4】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背景。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2】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制定宪法。设置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政府总理。59、64

年二三届人大。

3】1954年宪法。

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评价。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4】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莫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6.建国初期的外交。

①政策。

1】《共同纲领》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外交关系,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一边倒”,就是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②中苏结盟。

1】背景。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到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内容。1949年底,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还贷款3亿美元给中国,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3】影响。中苏结盟、友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维护世界和平;苏联援助促进经济发展。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同盟不复存在。

③抗美援朝。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背景。《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外交原则。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同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朝鲜战争后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印边界问题。

2】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第二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确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意义。有利于处理好邻国关系。打开国际关系新局面。标志外交政策初步成熟。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⑤日内瓦会议。

1】背景。朝鲜战争结束,印度支那战争。

2】过程。1954年,朝鲜撤军没有得到美国同意,印度支那达成协议。

3】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会议,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结束了法国对越南的战争;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

⑥亚非会议。

1】背景。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殖民体系开始崩溃;新中国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支

持民族独立运动,国际地位提高;美苏冷战、对峙,加强对中间地带的争夺。

2】经过。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抱有误解和敌意。周恩来在大会发育时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指出,亚非各国的命运应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来掌握,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通过了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

3】意义。万隆精神: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加强了中国与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7.建国初期的文化【延续到66年】。

①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提倡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启发人民的政治觉悟,鼓励人民的劳动热情。”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②科技。

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专门科研机构仅有30多个,科技人员不足5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中国政府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开始了振兴科技的艰难历程。

2】发展。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主要开展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新兴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的研究。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随后,中央政府各个部门和各地相继建立起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爱国热情,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仅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春,归国人数就达到3000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外留学生和学者总数的一半。他们中的许多人,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到1965年底,中国科技人员已达245万人,专门从事科研的人员达到12万人。

1956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先后集中了700多位科学家,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本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确定了国家重点科技任务和发展尖端科技的紧急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③教育。

1】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50年工农教育会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成为

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2】人民教育建立。人民政府对旧教育进行了彻底改造,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同时,国家积极改革学制,对各级学校进行调整,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是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主要措施包括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开办工农业余学校,开设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及与之相匹配的大学预科,使数万名工农干部、劳动模范、产业工人受到了比较正规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时,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

3】意义。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人才和合格劳动力。

④文艺。

1】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涌现出一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如《红岩》、《红日》、《红旗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创业史》、《谁是最可爱的人》、《雷锋之歌》等。

2】电影。《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歌》、《李双双》、《五朵金花》、《早春二月》等影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3】戏剧舞蹈。《龙须沟》、《茶馆》、《蔡文姬》、《关汉卿》、《文成公主》等剧目受到群众的欢迎。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受到广泛赞誉,成为这一时期的艺术精品。

⑤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和正确处理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等。

高三历史通史体例复习讲义:二战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二战】 【目录】 第五章,1900-1945年间世界痛苦转型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 1.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①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②西班牙内战。③德国入侵波兰。④苏联建立东方战线。⑤德国入侵北欧西欧。⑥德国入侵苏联。⑦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⑧绥靖政策及其评价。⑨中立政策及其评价。⑩极端民族利己主义及其评价。 2.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互相配合。①反法西斯同盟形成。②太平洋战场的转折。③北非战场的转折。④苏德战场的转折。⑤意大利投降。⑥开罗会议。⑦德黑兰会议。⑧第二战场开辟。⑨雅尔塔会议。⑩波茨坦会议。 3.二战后果及其影响。①后果。②性质。③政治。④经济。⑤国际关系。⑥科技。⑦思想。 说明: 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是一战的继续和扩大,也是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恶果,虽然非战公约在1929年就签署了,但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法西斯国家不以为然,还是按照近代国际关系制度行事,企图武力重新瓜分世界。但是,世界主要国家已经向现代转型,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不再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于是就有和平主义、中立主义、绥靖政策等等,结果,世界人民没能团结起来,没能形成反法西斯同盟,没能形成集体安全体系,战争由局部扩大到世界。法西斯的战败,埋葬了旧的国际关系结构,也埋葬了旧的国际法中不利于整体世界发展的制度。 1.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①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埃失败原因:封建落后;武器落后;领导错误,寄希望于国联干预;意大利先进;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②西班牙内战。1936-1939年,人民阵线、国际纵队——弗朗哥叛军、德意干涉军。人民阵线失败原因:法西斯势力强大;人民阵线缺乏军事力量;英法推行不干涉政策;内部叛徒出卖。 ③德国入侵波兰。 1】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1936年德意签署《德意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 2】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指二战之前,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1938年9月29日,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和达拉第等在慕尼黑的“元首宫”会谈,签订《慕尼黑协定》。据协定,捷克必须从10月1日开始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及其附属的一切设备无偿的交给德国。德国在占领了苏台德区后,次年3月侵占了整个捷克。它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是绥靖政策的顶峰,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A.原因。英法敌视苏联,慕尼黑阴谋祸水东引,集体安全努力化为泡影,日本在黑龙江流域侵略苏联。B.签订。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C.评价。为苏联赢得备战时间;苏联民族利己主义的集中体现。 4】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5】波兰速忘原因:波方,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德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苏联,

新课标高考通史复习历史阶段特征和知识整合(全套)

201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pdf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 古代中国 专题一: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 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专题二: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秦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初年一度崇尚黄老思想,到汉武帝采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 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文化: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专题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1)政治:南方氏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经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3)文化: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农学、数学、思想、 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随唐: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经济:随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和

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清朝中前期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清朝中前期】【目录】 第三章,1500-1800年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八、中国清朝 ⒈政治。①议政王大臣会议。②南书房。③军机处。⑤康熙帝*。 ⒉经济。①农业。②手工业。③商业。 ⒊外交。①闭关锁国。②十三行。③反侵略斗争*。④西学东渐*。 ⒋文化。①文化总结*。②文学。③艺术。④思想控制*。⑤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原因。 说明: 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 八、中国清朝 清朝源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为清,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建立全国统治,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进行制度建设,出现康乾盛世,但是,满洲作为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心态卑暗,专制独裁较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达到顶峰,极大阻碍了向近代社会转型,乾隆中期开始衰落,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等连续战败。一般以1840年将清朝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前属于古代范畴,以后称晚清,属于近代范畴。清朝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本部分只讲到1840年之前。 ⒈政治。 ①议政王大臣会议。 1】产生。出现于1636。当时满族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之际﹐尚存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习俗。后金军国大事都由贝勒等人共议裁决,诸贝勒是努尔哈赤的子侄等宗室贵族。2】评价。中国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在清王朝统一全国过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对重大决策曾起过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的逐渐统一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象征着贵族政治权力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必然与皇权产生矛盾。 3】废除。雍正设立军机处﹐作为赞襄皇帝决策的机构﹐使权力日益集中于皇帝。议政王大臣会议虽然继续存在﹐但所议之政只限于一般军务﹑皇帝出巡﹑旗务﹑少数民族事务及重大刑审案件等具体事务﹐无关乎军国大事。1791﹐乾隆帝取消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②南书房。康熙帝为打击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权而设立,把决策权抓到自己手中,开启军机处。

最新中国音乐通史复习资料(三)

2014中国音乐通史复习资料(三) 简述题 1、简述贾湖骨笛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 答:我国见诸文献记载的原始乐器种类很多,有箫、苇龠、笙、骨笛、土鼓、埙、陶钟、铃、磬等乐器。它们是古人智慧之结晶,是华夏音乐文化之灿烂的充分证明。众多乐器在考古上也得到了证明。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有一百余件骨哨,大约据今有7000年左右;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年代最久的埙,呈橄榄形,无音孔,只有一吹孔,据今约7000年。青海、甘肃等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有公元前2600年左右用陶土制作的鼓。山西龙山文化遗址也发现了夏代的一件鼍鼓,其鼓腔用树干挖成,鼓面原蒙以鳄鱼皮。河南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有陶钟,约为公元前3900至公元前3000年之遗物。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迄今所见最早的石磬,据今约4400余年。在我国目前出土乐器中,最令世人瞩目的是贾湖骨笛的发现。它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这批由鹤骨制成的骨笛一般长二十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它们有以下三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形式固定,制作规范,骨笛一侧有规整的圆形音孔,大多为七孔,每孔间隔距离基本相等;二是其中有些笛孔旁另外钻有用于调音的小孔,说明骨笛的制作者已有了明确的音高观念;三是有些骨笛留有刻划的标记,显然是先刻好等分,然后再钻孔,说明制作者对各音孔之间的距离曾有精确的计算。专家对其中保存较好的一支骨笛进行了测音,结果显示,它能发出较为完整的七声音阶,并可以吹奏出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贾湖骨笛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对贾湖骨笛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为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且也将对古老贾湖文明的认识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简述曾侯乙墓编钟的音乐价值 答: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初期的大批乐器,包括了编钟、编磬、十弦琴、五弦琴、瑟、笙、笛(或篪)、排箫、建鼓、小鼓等,有些乐器尚属首次出土,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有价值的一次考古发现。这次考古活动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曾侯乙编钟的发现,它的出土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被誉为世界古代文明史奇迹之一。曾侯乙编钟共有六十四件,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最庞大的编钟。它分三层悬挂在曲尺形钟架上,上层纽钟三组,共十九件;中下层甬钟各有三组,共四十五件。全套编钟重量约2500公斤以上,其中最小的钟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最大的钟通高153.4厘米,重203.4公斤。钟架位于墓室的西面和南面,中下层的立柱为六个英武的青铜佩剑武士。除纽钟和甬钟外,还有一件铜鎛,是楚惠王送给墓主的礼物。铜鎛的铭文显示该鎛制作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即公元前433年。曾侯乙编钟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制作之精美、数量之众多、保存之完好均为现代

高三历史通史体例复习讲义:明朝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明朝】 【目录】 第二章,公元500-1500年的中国 五、明朝 ⒈政治。①废丞相升六部。②三司。③内阁。 ⒉经济。①农业【鱼鳞图册】。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萌芽。④商业【抑商】【四大名镇】。⑤海禁。⑥朝贡贸易体制。 ⒊文化。①思想。1】王阳明。2】李贽。3】黄宗羲。4】顾炎武。5】王夫之。6】明清之际思想评价。②科技。③文学。④艺术。⑤文化交流:西学东渐。 说明: 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 五、明朝 朱元璋参加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灭元建立明朝,都南京,靖难之役后朱棣迁都北京。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皇帝代表的统治阶级腐朽特征日益加强,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起义,1644年被推翻。

⒈政治。高度专制独裁。 ①废丞相升六部。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皇权,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②三司。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不同于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明代各省设都司(都指挥司)、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分主军事、民政、司法,合称三司。加强皇权,分权达到集权,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③内阁。 1】形成。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帮助自己处理奏章,属于顾问官性质。明成祖正式设立,后权力上升,明成化、弘治之际,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明万历朝早期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实际上的宰相。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

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目录】 第四章,1800-1900年整体世界逐步形成 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1.英国议会改革。①1832年改革。②1867年改革*。③1884年改革*。 2.美国内战* 3.德国统一和确立君主立宪制。①德国统一。②1871年宪法。③1871年宪法评价。 4.俄国1861年改革*。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5.日本明治维新*。①背景。②倒幕运动。③明治维新。④1889年宪法。⑤侵略扩张。 ⑥影响。 说明: 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 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在英国近代化推动之下,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确立和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尽管资产阶级代议制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并且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但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①英国:1640-1688年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②美国:1775-1783年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制度,1861-1865年内战废除种植园奴隶制。 ③法国:1789-1815年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1870年革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确立共和制。 ④俄国:1861年改革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1917年二月革命建立共和制度。 ⑤德国:1864-1871年三次王朝战争,1871年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918年革命建立魏玛共和国。 ⑥日本: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1889年制定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1.英国议会改革。经过1832年、1867年和1886年三次议会制度改革,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还建立了职业警察制度,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①1832年改革。 1】背景。A.工业革命完成,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高中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修订版】

高考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抗日战争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抗日战争】 【目录】 第五章,1900-1945年间世界痛苦转型 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和日本逐步扩大侵华。①原因。②侵华。 2.中国政局的变化。①国民党。②中共。③民主党派。④人民。 3.中日全面战争和国共合作抗日。①全面战争爆发。②正面战场。③敌后战场。④国际战场。⑤日本的殖民统治。⑥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⑦民主党派争取民主的斗争*。⑧国民政府继续抗日和提高国际地位的努力。1】参与反法西斯同盟。2】废除不平等条约。3】中国军队出国作战。4】参加国际会议。⑩抗战胜利意义。 说明: 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 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局部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所以,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日本侵华有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1931年是东北,1932年进攻上海是掩护占领东北,1933年是热河,1935年是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是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全面抗战的开始。一直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都是积极抗战的,此后就是保存实力。但是,在国际上争取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努力加强了,参加开罗会议是一个高潮。豫湘桂战役的惨败,使国民政府在国际国内的声望大幅降低。中共的敌后抗战主要是发动农民参加抗日,扩大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扩大中共控制的势力范围,把日军孤立在城镇据点,随时准备反攻。国共合作领导抗日,发动了全国人民参加抗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实现了全民族团结抗敌。同时,参加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世界人民支援下,取得了抗战的完全胜利。 1.九一八事变和日本逐步扩大侵华。 ①原因。 1】军国主义传统。 2】称霸世界计划——大陆政策。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田中奏折”),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 3】大危机打击沉重,转移国内矛盾,国内市场狭小,转嫁危机。 4】中国内战,造成东北空虚。 5】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为标志。政策:独裁;扩军备战;《基本国策纲要》。建立原因:封建性军事性传统;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经济危机打击沉重;军部法西斯势力推动——九一八事变、二二六兵变。

2021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隋唐时期

第四讲【隋唐时期】 隋(581-618);唐(618-907) ※阶段特征 1、政治上: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科举制使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 建经济呈现前所未有 的繁荣景象;均田制逐渐瓦解,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快速发展;赋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私 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宏大;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对外贸易发达; 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文化上: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复兴运动兴起,儒 释道“三教合一”的 趋势加强;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并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 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4、对外关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唐朝还加强了和 周边各国及欧亚各国 的经济贸易往来、技术和文化交流,并加强了各国间的政治往来,扩大了唐朝的影响。 ※核心主干知识

政治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1、演变: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2、唐代:三省六部制 (1)内容: ①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设六部。 ②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③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2)特点 ①相权三分,相互牵制;②职责明确,提高效率; ③协商政务,集思广益;④制度约束,节制君权。(3)影响 ①在当时的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结构效能,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对历史的作用:是我国官制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地方制度--郡县制到道州县】 1、隋朝:郡县制。

2020高考历史通史练习:(二)说明、表明类

(二)说明、表明类 (建议用时:40分钟) 1.(2019·宿迁三模)北宫锜向孟子请教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孟子回答说详情已不可知,因为诸侯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这方面的典籍销毁了,自己也只是听说过一些大概情况。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思想文化领域因循守旧 C.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D.中央集权思想开始出现 2.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说明() A.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B.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C.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D.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3.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 4.汉帝国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帝国管理贵族、官吏、庶民的封君食邑赐爵制。这从侧面说明了() A.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削弱 B.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 C.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D.一般官员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 5.(2019·济南二模) 朝代 南方北方 人口 (万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 例(%) 人口 (万户) 占全国 户口数 比例(%) 西汉21 19.8 998.6 80.2 唐朝392 43.2 514.9 56.8 北宋 1 122.5 62.9 662.4 37.1 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

高三历史通史体例复习讲义:国际共运和19世纪文化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国际共运和19世纪文化】 【目录】 第四章,1800-1900年整体世界逐步形成 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19世纪文化 1.早期工人运动。 2.马克思主义诞生。①条件。②标志。③马克思*。 3.第一国际。①背景。②成立。③意义。 4.巴黎公社。①背景。②措施。③经验教训。 5.第二国际*。 6.19世纪文化。 ①文学。 ②美术。 ③音乐。 ④电影。 ⑤科学。 ⑥ 说明: 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 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9世纪有三大进步潮流,其一是自由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带动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其二是民族主义,就是民族统一运动、民族独立运动,其本质也是要实现政治民主化;其三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主要是指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社会化,从而要求国家管理社会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就是无产阶级要成为社会化的领导阶级。 1.早期工人运动。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西欧各国先后形成了一个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19世纪上半期,欧洲工人正经历着深重的苦难。各国工人纷纷起而反抗,1831和1834年法国爆发了两次里昂工人起义,都遭到镇压,1844年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次起义规模不大,但影响不小。 1832年的英国议会选举改革赋予了资产阶级选举权,工人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的工人领袖与议会的一些激进派议员共同草拟了一份请愿书,并命名为“人民宪章”,宪章派的名字由此得来。 “人民宪章”提出六条要求:(1)凡年满21岁的男子、身体健康而未被处过徒刑的男子,都有选举权。(2)无记名秘密投票。(3)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或其他任何限制。(4)议员应领取薪金。(5)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平均分配选举区。(6)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人民宪章附有一个请愿书,宪章派广泛征集工人群众的签名,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三次请愿运动。 第一次:1839年,宪章派向议会递交了有125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但遭到下院否决。政府下令禁止群众集会,并逮捕宪章派领导人,运动转入低潮。 第二次:1842年,宪章派第二次向议会递交请愿书,此次签名达300多万人。请愿再遭拒绝。工人以罢工表示抗议,罢工浪潮席卷全国,再次遭到政府镇压。这次请愿书还提出了社会经济要求。 第三次: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消息传来后。宪章派和工人群众更为振奋。宪章派

世界通史复习资料

世界通史 名词解释 ·天主教宗教改革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天主教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严厉抨击教会内部的腐败,倡议实行改革。就在欧洲各国宗教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的同时,天主教会内部也在特兰托召开多次会议开始了改革。一: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规、教义。二: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三: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团体就是耶稣会,海外传教活动扩大了天主教的影响。通过内部改革,罗马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 ·威斯伐特利亚和约 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和约的主要内容是: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以及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体现了宗教宽容的精神。和约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皇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导致法国,荷兰和瑞典这三大欧洲新霸主的崛起。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认了欧洲主权国家体系的存在同时有力的促成了现代国际法体系的诞生。 ·美洲的伊比利亚帝国 西班牙与葡萄牙最早在美洲建立殖民地,而西班牙与葡萄牙均属伊比利亚半岛,所以他们把他们在美洲的殖民地叫做“美洲的伊比利亚帝国”。在文化方面深受原宗主国西班牙或葡萄牙的影响,例如它们的官方语言都是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主要宗教都是天主教。·自然神论 自然神论(Deism)又称理神论,是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个哲学观点,主要是回应牛顿力学对传统神学世界观的冲击。介于无神论与有神论之间。自然神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它在创世之后

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隋唐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隋唐】 【目录】 第二章,公元500-1500年的中国 一、隋朝 ⒈政治。①统一*。②三省六部制。③州县制。④科举制。 ⒉经济*。①均田制。②租庸调制。③大运河。 二、唐朝 ⒈政治。①制度完善。②唐太宗*。③节度使。④安史之乱*。 ⒉经济。①制度改革。②农业。③手工业。④商业。⑤外贸。 ⒊文化。①印刷术。②火药。③文学。④艺术。 说明: 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 一、隋朝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陪都洛阳,589年灭陈统一中国。隋文帝进行了制度建设,隋炀帝进一步改进制度,奠定了隋唐强盛的政治基础。但是,隋朝是通过政变夺取政权的,没有领教人民力量,所以,隋炀帝出现暴政,618年被推翻。 ⒈政治。 ①统一*。 1】条件。南方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南北经济联系加强;北周统一北方,加强制度建设,奠定统一基础;民族融合,南北差异缩小;民心厌战,渴望统一;隋文帝正确的战略战术。2】过程。589年灭陈。 3】意义。为大规模建设提供条件;促进了隋唐强盛。 ②三省六部制。 1】源流。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2】职能。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但真正的宰相却是临时职务。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收支、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接待少数民族、外国人】。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渐渐的, 3】特点:①分工明确,②效率高【决策错误减少】,③互相牵制,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4】评价。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③州县制。 1】背景。东晋南迁后设置许多侨置州郡县,南朝继续,地方行政制度混乱;北方州郡县设置数量多。行政效率低、国库开支大。 2】措施。裁撤郡级行政机构;裁并州县,减少数量;地方官不再拥有军权、财权。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古代史通史资料

世界古代史部分 【通史综述】 公元前8--前5世纪,在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与贵族奴隶主的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在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继续打击贵族特权、完善民主结构及鼓励公民参政的等措施的推动下,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它铸造了雅典的辉煌,为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世纪以来,在罗马平民反对贵族专权的斗争中,在罗马扩张导致的不同民族的矛盾尖锐以及经济社会纠纷日益增多的过程中,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体系的不断完善的过程。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帝国统治,为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立法产生了影响。 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的背景下,智者运动兴起,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苏格拉底更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和“美德即知识”。雅典的人文精神成为西方文明之根,为近代人文主义的复兴及成熟奠定了基础。 专题: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专题概览】 本专题主要讲述古代希腊、罗马在民主和法制方面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以及西方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古代希腊的辉煌成就集中体现在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和文化的巨大成就。以雅典为发表的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经历了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三次改革,民主制度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古代罗马的成就集中体现在博大而缜密的法律制度。罗马法历经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发展历程,适时不断调整演变,使之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形成法律体系,其蕴含的自然法理念具有永恒的意义。古希腊民主制度和罗马法制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基础,对西方乃至当今世界民主政治都产生深远影响,但也存在着不足。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以及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科学向关注人和社会的方面转变,西方人文精神产生。 【通史坐标】 第一讲:雅典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律 基准考点一:雅典民主政治 【基础梳理知识整合】 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雅典民主经历了梭伦改革的奠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确立、伯利克里改革的鼎盛时期,具有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创造了辉煌的希腊文明。 雅典民主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适合成年男性公民。 1. 蔚蓝色 的希腊 自然 地理 环境 ①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②无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 ③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影响 ①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促进希腊进行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 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 ②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助 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充满活 力的城 市国家 建立公元前8世纪左右 特点 ①保持小国寡民的规模,珍视独立自治 ②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③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繁荣的思想文化 希腊的 公民 地位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组成通常由一个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 权力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素质 ①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 ②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具有强烈 的集体荣誉感 2. (1)政治上:易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 (2)经济上:海岸线曲折,众多优良港湾,为工商业者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3)价值观上:商品经济要求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4)民族精神上:古希腊人到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动力,造就了古希腊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3.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含义: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一些村落的国家形态 (2)特点:小国寡民;即独立自治,又交往频繁;文化保持认同 (3)影响:①政治: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王权衰微,有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②经济:是各种商品集散地,商品经济比较发达。③文化:是希腊的文化中心,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

知识提纲: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 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 第一章,公元500年以前的中国、希腊和罗马 第一节,中国 1.农耕文明的起源 2.三代 ⑴夏朝。①禅让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历法。 ⑵商朝。①兄终弟及制*。②内外服制。③商人。④青铜文明。⑤甲骨文。⑥历法。 ⑶周朝。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礼乐制*。④世卿世禄制*。⑤井田制。⑥工商食官制*。⑦金文。 3.春秋战国 ⑴政治。商鞅变法*。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⑵经济。①农业。②手工业。③商业。 ⑶文化。①百家争鸣背景。②儒家【孔子】。③道家。 ④墨家。⑤法家。⑥百家争鸣评价。⑦历法。⑧文学。 ⑨艺术。 4.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⑴统一。①条件。②过程。③意义。 ⑵政治。①皇帝制。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秦律。⑤秦始皇*。 ⑶经济。①土地私有制。②统一度量衡货币。 ⑷文化。①统一文字。②焚书坑儒。③长城。④兵马俑。 5.汉朝 ⑴政治。①汉承秦制。②郡国并行制。③汉武帝*。 ④刺史制*。⑤察举制。 ⑵经济。①小农经济的发展。②手工业。③商业【贸易】。 ⑶文化。①新儒学。②教育。③造纸术。④数学。 ⑤医学。⑥文学。⑦艺术。⑧佛教传入*。⑨道教形成*。 6.三国两晋南北朝 ⑴政治。①民族大迁徙和民族融合。②分裂。③九品中正制。④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评价】。 ⑵经济。①江南开发。②手工业。 ⑶文化。①农学。②艺术【书法、绘画、石窟】。 第二节,希腊 1.奴隶制经济繁荣* ⑴地理环境。 ⑵农业。 ⑶手工业。 ⑷外贸。 2.奴隶主民主政治 ⑴梭伦改革。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⑵克利斯提尼改革。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⑶伯利克里改革。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⑷雅典的衰落。 3.人文主义思想 ⑴智者学派。①背景。②观点。③评价。 ⑵苏格拉底。①背景。②观点。③评价。 ⑶柏拉图。①背景。②观点。③评价。 ⑷亚里士多德*。①背景。②观点。③评价。 第三节,罗马 1.奴隶制经济* 2.罗马政治及其法律 ⑴《十二铜表法》。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⑵万民法。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⑶《民法大全》。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第二章,公元500-1500年的中国 1.隋朝 ⑴政治。①统一*。②三省六部制。③州县制。④科 举制。 ⑵经济。①均田制。②租庸调制。③大运河。 2.唐朝 ⑴政治。①制度完善。②唐太宗*。③节度使。④安 史之乱*。 ⑵经济。①制度改革。②农业。③手工业。④商业。 ⑤外贸。 ⑶文化。①印刷术。②火药。③文学。④艺术。 3.宋朝 ⑴政治。①军事制度。②行政制度。③财政制度。 ④积贫积弱。⑤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评价】。 ⑵经济。①农业。②手工业。③交子。④市的发展。 ⑤外贸。 ⑶文化。①程朱理学。②陆九渊心学。③科技。④ 文学。⑤艺术。 4.元朝 ⑴政治。①中书省。②行省制度。 ⑵经济。①棉纺业。②城市。 ⑶文化。①科技。②文学。③艺术。 5.明朝 ⑴政治。①废丞相升六部。②三司。③内阁。 ⑵经济。①农业【鱼鳞图册】。②手工业。③资本主 义萌芽。④商业【抑商】【四大名镇】。⑤海禁。⑥朝贡 贸易体制。 ⑶文化。①王阳明。②李贽。③黄宗羲。④顾炎武。 ⑤王夫之。⑥明清之际思想评价。⑦科技。⑧文学。⑨ 艺术。 第三章,1500-1800年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⑴新航路开辟。①原因。②条件。③过程。④评价。 ⑵早期殖民扩张。①原因。②过程。③影响。 2.文艺复兴 ⑴背景。 ⑵人文主义。 ⑶意大利文艺复兴。 ⑷文艺复兴的扩展*。 ⑸评价。 3.宗教改革 ⑴背景。 ⑵马丁路德改革。①原因。②主张。③评价。 ⑶加尔文改革。 ⑷英国宗教改革。 ⑸影响。 4.近代科学兴起 ⑴条件。 ⑵伽利略。①贡献。②意义。 ⑶牛顿。①贡献。②意义。 5.启蒙运动 ⑴背景。 ⑵洛克*。①观点。②意义。 ⑶伏尔泰。①观点。②意义。 ⑷孟德斯鸠。①观点。②意义。 ⑸卢梭。①观点。②意义。 ⑹康德。①观点。②意义。 ⑺理性主义。 ⑻影响。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确立 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①原因。②过程。③克伦威 尔*。④意义。 ⑵君主立宪制确立。①《权利法案》。②两党制。③ 责任内阁制。 7.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 ⑴北美独立战争。①原因。②过程。③《独立宣言》 *。④华盛顿*。⑤意义。 ⑵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①背景。②1787年宪法。 ③共和政体确立。④两党制。 8.中国清朝 ⑴政治。①议政王大臣会议。②南书房。③军机处。 ⑤康熙帝*。 ⑵经济。①农业。②手工业。③商业。 ⑶外交。①闭关锁国。②十三行。③反侵略斗争*。 ④西学东渐*。 ⑷文化。①科技。②文学。③艺术。④思想控制*。 第四章,1800-1900年整体世界逐步形成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条件。①制度。②资本。③科技。④劳动力。 ⑤原料。⑥市场。 2】英国。①棉纺业。②蒸汽机。③工厂制度。 3】扩展*。①法国。②美国。③德国。④其他。 4】影响。①生产力和经济结构。②阶级结构。③ 制度。④社会生活。⑤文化。⑥国际关系。 2.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 1】大革命背景*。 2】大革命高潮*。 3】拿破仑帝国*。 4】波旁王朝复辟*。 5】七月王朝*。 6】第二共和国*。 7】第二帝国*。 8】第三共和国。 9】1875年宪法。①内容。②意义。 3.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1】英国议会改革。①1832年改革。②1867年改 革*。③1884年改革*。 2】美国内战* 3】德国统一和确立君主立宪制。①德国统一。② 1871年宪法。③1871年宪法评价。 4】俄国1861年改革*。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5】日本明治维新*。①背景。②倒幕运动。③明 治维新。④1889年宪法。⑤侵略扩张。⑥影响。 4.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 的初步形成 1】殖民扩张。①扩张方式。②后果。 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①特点。②影响。 5.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1】两次鸦片战争。①鸦片战争【背景、过程、结 果、影响】。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过程、结果、影 响】。③新思想【林则徐、魏源、评价】。 2】太平天国运动。①背景。②过程。③影响。 3】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思想) ⑴洋务运动。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⑵洋务思想。①主张。②评价。 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①条件。②概况。③影响。 6.第二次工业革命 1】科学的发展。①电磁学。②热力学*。③化学*。 2】第二次工业革命。①条件。②内容。③影响。 3】垄断组织。①形成。②形式。③评价。 4】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的形成。①殖民扩张。②世界体系。 7.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早期工人运动。 2】马克思主义诞生。①条件。②标志。③马克思 *。 3】第一国际。①背景。②成立。③意义。 4】巴黎公社。①背景。②措施。③经验教训。 5】第二国际*。 8.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1】甲午战争。①背景。②过程。③后果。④影响。 2】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①背景。②早期维新思 想。③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思想。④戊戌变法*。 ⑤戊戌政变*。⑥戊戌变法评价*。 3】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⑴义和团运动。①原因。②过程。③评价。 ⑵八国联军侵华。①原因。②过程。③结果。④ 影响。 第五章,1900-1945年间世界痛苦转型 1.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①原因。②表现。③ 影响。 2】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⑴清末新政*。①目的。②措施。③影响。 ⑵预备立宪*。①目的。②过程。③后果。 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形成。①条件。② 中国同盟会。③三民主义。④影响。 4】辛亥革命。①原因。②经过。③《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④评价。④社会生活的变化。 5】北洋军阀的统治和资产阶级实践民主政治的努 力*。①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②二次革命。③护国运动。 ④护法运动。 6】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①条件。②表现。 ③影响。 7】新文化运动。①背景。②概况。③内容。④评 价。 2.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①根源。②三对矛盾。③两大军事集团。 2】过程。①作战双方。②战场。③战役。④结束。 3】影响。①性质。②消极影响。③积极影响。 3.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建设 1】列宁主义。①条件。②诞生。③理论。④意义。 2】十月革命。①背景。②过程。③措施。④影响。 3】战时共产主义。①背景。②目的。③措施。④ 评价。 4】新经济政策。①背景。②目的。③措施。④评 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