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合成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及润滑油知识【精选】

全合成油的定义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全合成油,其实并非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它们大多数属于高度精炼的第三类矿物油(GroupIII),而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分两种,第一种是Polyalphaolefins(PAO),是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乙烯、丙烯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的大分子基础液,另一种便是以酒精和脂肪酸为基础材料,经化学缩聚反应而合成的酯类油。
在2000年之前,一般只有以100%PAO或酯类为基础油的润滑油,才会在包装上印上“FullSynthetic”(全合成)这二个英文字。
在1999年,美国消费者维权机构,Better BusinessBureau,裁定美孚对嘉实多不应在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上印上“Full Synthetic”字句的指控不成立,原因是“FullSynthetic”在包装上是市场推广用字,而并非科学用字。
自此以后,很多润滑油制造商纷纷称他们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而到了今天,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小品牌,或不负责任的润滑油从业员,甚至宣称以更低质量的基础油所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对机油的常见误解1)从包装上去辨别一款机油的品质很多车主在选购机油时企图从包装上去辨别一款机油的品质,那是徒劳的。
一款润滑油的包装只会告诉你油的规格与黏度,质量还是要用过才知道。
如果你不想乱试,你可以咨询资深和中肯的机修师傅,或者通过互联网络)搜寻有关不同人对不同品牌润滑油的评价,众人的说法会给你一个客观的答案。
2)机油的黏度越高越好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解。
通常,机油的黏度越大,所形成的油膜就越厚,流动性较差,阻力大所以耗能大,高黏度机油通常会用于比较旧的汽车,厚油膜有助于加强密封性,新车或刚大修过的汽车则适宜使用低黏度的机油,以节省燃料。
当然,在夏季高温、怠速、开开停停等恶劣的行驶情况下,品质较差的低黏度机油容易变稀,难以维持正常的油膜厚度从不利于发动机的寿命,适当选择黏度高一点的机油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利的,但并不代表要盲目追求高黏度。
全合成机油生产工艺

全合成机油生产工艺
全合成机油采用特殊结构酯类和PAO全合成基础油为原料,以及全球最新复合添加剂技术成果,经先进调和工艺调制而成,是全球顶级的汽油发动机油。
全合成机油是一种人工制造的机油,在制作过程中,选用了各种天然物质进行化学分解,然后又和其它各种物质进行合成,最后才生产出合成机油。
全合成机油生产厂家根据用户要求生产各类合成机油。
全合成机油中矿物油的含量:全合成机油里面一点矿物油的成分都没有。
全合成机油的特点:全合成机油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有更长的换油周期;适合更恶劣的车况。
全合成机油的用途:全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半合成油就需用相对于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
acea机油标准c3

acea机油标准c3
ACEA机油标准C3是一种欧洲汽车制造业对于汽车用润滑油的检验认证标准,其规格指的是具有低磷、低硫酸盐灰分的高性能润滑油规格。
C3机油的主要优点包括:
1. 全合成基础油,热氧化稳定性好。
2. 符合国VI排放环保要求。
3. 低灰分,更好的保护尾气后处理系统如GPF。
4. 抗磨损和控制油泥性能好。
5. 汽柴机油通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符合ACEA C3标准的机油时,一定要结合API等级与更严格的欧洲ACEA规范一起用来判断机油的性能。
另外,不同的车型适用的机油类型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选择机油时需要结合车辆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基础油

全合成基础油的优点
• 为什么汽车运动使用全合成? – 高黏度指数 – 低挥发性 – 高氧化稳定性 • 为什么酯类比PAO更好 – 高黏度指数 – 低挥发性
基础油技术数据
• 较易与低黏度润滑油混合提高其抗挥发性 – 高输出和低润滑油消耗 酯类 运动黏度 @100ºC, mm2/s 黏度指数 NOACK挥发性测 试 % 4.5 172 9 PAO 4.0 125 15 矿物油 (Gp I) 4.2 100 27
• • •
•各类合成基础油的温度源自用范围各类合成基础油的兼容性
PAO-Polyalphaolefin(聚α烯烃)
• 聚α烯烃(PAO)是由乙烯烃聚合反应制成α烯烃,再进一步经 聚合及氢化而制成。若此α烯烃为癸烯,则又称之为聚癸烯。 • 聚α烯烃合成油的原料α烯烃可通过乙烯齐聚反应和石蜡裂解两 种方法获得。 • 原料不限于癸烯;如辛烯(C8)或十二烯(C12)。
基础油生产 - Group IV/V
Group IV • 以1-癸烯作为单体 Group V • 酯类,酸与酒精 化学反应 分馏
几种常见的合成基础油
• • 硅酮(Silicones) 优点:低挥发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低温流动性 缺点:不能用于内燃机润滑,有限的极压性能和水溶性 二酯 (Diesters) 优点:高温不易碳化,极佳溶解性和清洁性 缺点:对密封物料不兼容 多元醇酯(Polyol Esters) 优点:高温氧化稳定性,减少对密封物料的影响,代替二酯 PAO(Polyalphaolefins) 优点:高黏度指数,水解稳定性,成本相对较低 磷酸盐酯(Phosphate Esters) 优点:高闪点,高着火点 缺点:水解不稳定,会与油封和漆面产生化学反应 PAG(Polyalkylene Glycol) 优点:高黏度指数,温度应用范围广 缺点:水溶性PAG与汽油不兼容
聚亚烷基二醇——全合成高性能工业润滑剂基础油

G r e e n a wa r e n e s s a n d g o v e r n me n t S e mp h a s i s o n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P o l y a l k y l e n e G l y c o l s( P A G)b a s e s t o c k wi l l
h y d r a u l i c o i l ,c o mp r e s s o r o i l a n d e t c J n a d d i t i o n,i t c a n p r o d u c e f o o d g r a d e l u b r i c a n t s .As t h e e n h a n c e me n t o f p e o p l e E CO
聚 亚烷 基 二醇
全合成高性能工业润滑剂基础油
罗 时 辉
( 炎 威 氏烁 油 公 司 大巾 华 I x : / 东 南亚 , 灭 3 0 0 4 5 7 )
摘要 : 文章介绍 了全合成高性能工业润滑剂基础油聚亚烷基二醇的特性 , 聚亚烷基二醇具 有低牵 引系数和摩擦 系数 、 优异 的润 滑性能 、 高黏度指数 、 低毒 、 可 生物 降解 、 良好 的低 温流动性 、 优 良的抗氧 化和热稳定 性 , 几乎不产生 残渣和油 泥。可 以用来 生 产 高性 能的齿轮油 、 液压 油 、 压缩机油等全合 成润 滑剂 , 此外 , 它还 可以生产食 品级润滑 剂。随着人们对 环境友好 和绿色产 品
意 识 的 提高 和政 府 对 环 境 保 护 的 重 视 , 聚亚 烷 基 二 醇 基 础 油 在 润 滑 剂 工 业 领 域将 会得 到广 泛 应 用 。
机油分类

机油分类一、全合成机油:合成用官方的解释是:通过化学反应并透过人为控制下达到预期分子形态,这个过程就叫合成。
我们知道机油最大的组成部分就是基础油了,按照规格等级来划分,一共可以分为五类。
在这五类油当中,一二三类基础油称之为矿物油,只有四类五类油可以称为合成油。
这其中五类基础油为多元醇酯(POE),四类基础油为—聚a烯烃(PAO)。
所以说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用四类和五类基础油调配的机油不外加矿物油勾兑的都可以称之为全合成机油。
1、全合成机油的优势:首先矿物油在炼油时会有提不干净的石蜡和沥青成分,用这样的基础油做机油,就会在发动机内部产生积炭和油泥,其实汽油燃烧产生积炭的情况可远比机油少多了。
发动机内部大部分污垢都是由于机油产生的。
我们在一些机油广告中经常能看到很多合成机油都会打出“高清洁能力”的招牌,的确合成油是不会产生这些污垢的,自燃清洁效果也好的多。
同时全合成机油中会加入各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耐磨性,更好的润滑性和更强的温度适应性上,所以说全合成机油的各方面性能都强于矿物油。
合成机油品质较好,使用起来有下列明显感觉:冷启动更加顺畅,尤其东北地方比较明显,更节省燃油;换油周期更长,相当于普通机油的1.5倍或更长。
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维修率。
2、全合成机油与半合成机油具有以下特点:(1)、全合成机油有更好的高温性能。
(2)、更长的换油周期。
(3)、适合更恶劣的车况。
3、如何区分机油种类(1)、由于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较矿物油价高,有些不法商贩将矿物油标成合成机油出售,蒙骗用户,以谋取高额利润。
如何区分这些的油品,避免上当受骗呢?最好的方法是借助科学仪器,可通过红外光谱等仪器分析油品的结构,以区分是什么类型的润滑油。
对于缺乏分析手段的普通用户。
也可用以下方法鉴别:如果是酯类全合成油,可取一些油样与普通矿物油混合,由于它与矿物油不混溶,搅拌后呈现浑浊状态,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否则不是真正的酯类油。
全合成机油介绍

对于民用车来说,PAO基础油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清洁性能和耐用度,但相比于含有一部分酯类油的民用型5类基础油时,PAO的噪音控制,提速的顺畅性和急加速时的表现都会稍逊于酯类油,对于偏爱激烈驾驶的车主来说,酯类油所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是PAO所不能给予的。
对于民用车来说,含有部分酯类的发动机油可以带来更顺滑和低沉的驾驶感觉,其他区别真的不太大,酯类油的清净性不如PAO,但也是清洁性相当不错的合成油,只是和PAO 相比,清洁性不是酯类的强项而已,酯类油的强项在于在急加速和高转速下表现优异!低速时发动机更显顺滑。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其中基础油占了95%以上的比例,所以基础油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品润滑油的性能优劣和制造成本。
基础油种类分成以下5种类别:(品质由低到高排列)第一类,传统溶剂精炼矿物油;第二类,加氢裂解矿物油;以上两类都称为矿物油,矿物油的基础油是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用油、汽油、柴油……等)之后,剩下来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再剩下就是沥青)。
就本质而言,它是运用原油中较差的成份,原油中存有几千个不同的混合物分子组成,提炼技术即使再精进,亦无法将其中不良物、杂质去除殆尽。
第三类,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此类基础油原料和前两类是一样的,是现在市场上“概念最不清晰的产品”。
代表性的就是嘉实多公司从1999年开始开始使用III类基础油VHVI (very high viscosity index)代替原来配方的PAO,贴上“synthetic”-合成油的标签,而现在国内很多品牌也照搬。
随着加工工艺的提高,现在在VHVI上又有了:1DW(加氢裂化—异构脱蜡),是雪佛龙公司专利;MSDW(加氢处理一加氢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选择性脱蜡),是埃克森美孚公司专利;XHVI(加氢异构化生产超高黏度指数),是壳牌公司专利,现在都称为合成基础油。
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半合成油基本都是使用MSDW技术,称为合成科技。
聚亚烷基二醇_全合成高性能工业润滑剂基础油_罗时辉

@8*GD
:J9L
AFI
B<K?,77
.+/ .+-+5 -+3 -+1 -+/ .--0--2--C>,6 4--5---
图1
抗磨特性
从图 1 不难看出 , 在 1000 h 内聚亚烷基二 醇 齿轮油的 抗 磨 性 能 在 四 种 基 础 油 调 配 的 齿 轮 油 中并不是最好的 。 在 3000 h 以上 , 其抗磨能力的 随 着 时 间 的 增 加, 其抗磨性 优势逐步 显 示 出 来 , 能越来越好 ( 在 四 种 基 础 油 中 , 抗磨特性是最好 使 用 时 间 越 长, 其抗磨性能越 的 ) 。 也就 是 说 ,
稳定性是好于聚亚烷基二醇的。也就是说温度相对 较低的条件下, 在这四种全合成基础油中, 聚亚烷基 二醇的氧化稳定性最好, 换而言之, 其使用寿命最长。 5. 5 油泥的形成( 润滑剂使用寿命的研究) 在 80 ℃ 温度下油泥形成情况见图 5 。
用寿命; ( 7 ) 低毒和可生物降解, 可用于 NSF H - 1 食品 级润滑剂的生产; 0. 2% ~ ( 8 ) 优异的水溶性( 在 70 ℃ 的条件下, 0. 3% 的水不会对润滑剂产生任何影响 ) 。 2 聚亚烷基二醇的化学性质 聚亚烷基二醇是由环氧烷烃单体反应生成的高 分子化合物, 生成聚亚烷基二醇一般由下列三种单 体制成。 R H2 C CH O ( 其他氧化烷烃)
AGE?;9 /,0 /,. .,4 .,3 .,2 .,0 . A8+FD
好, 这也是聚亚烷基 二 醇 齿 轮 油 在 风 电 齿 轮 箱 中 能够长期使用的 原 因 之 一 。 此 外 , 由聚亚烷基二 醇制造的齿 轮 润 滑 剂 能 够 轻 易 地 通 过 或 超 越 12 阶段的 FZG 测试 。 5. 2 ASTM D4172 ) 润滑性能( 四球法, 润滑性能见图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合成基础油
美国石油协会(API)把基础油分为五类(|—Ⅴ),这个分类是针对内燃机基础油进行分类的,即将可以作为内燃机油的基础油分为矿物油,合成油和合成酯。
各类基础油的特点:
1类是传统溶剂精炼矿物基础油
2类是加氢裂解矿物油
3类是高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基础油,有的称半合成基础油
4类是聚阿尔法烯烃(PAO)合成基础油
5类是除聚阿尔法烯烃(PAO)之外的其他合成油,一般指酯类合成油。
只有4类和5类基础油才是真正的合成基础油。
四类油聚a-烯烃PAO简介
聚a-烯烃PAO合成油是合成油中发展最快的一种。
世界上PAO生产商集中在美、欧、南非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高碳PAO是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原料。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须从国外进口相当数量的PAO高档基础油。
目前国外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PAO都是采用癸烃-1做原料合成(聚-α烯烃(PAO)是由乙烯经聚合反应制成α烯烃,再进一步经聚合及氢化而制成)。
PAO型机油的突出优势:
1.出色的低温流动性
发动机在启动时,特别是在低温下启动时会产生相当大的磨损,极佳低温流动性保证了油品在很低的温度下能自由流动,可够迅速到达发动机和阀
系传动机构的任何部位,PAO有很好的附着性可以在机件上形成的很厚的油膜,故能大幅减少因摩擦所造成的损耗。
2.内磨擦力小,因而节能
PAO合成油分子排列整齐,其线性结构使接触面在互相摩擦时更容易,在使用中可使传输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能量的消耗,减少了废气的排放。
Ⅴ类酯类油概述
酯类油油品种包括双酯、多元醇酯、复酯等类型。
多元醇酯是由新戊基多元醇长链羧酸酯化而得。
新戊基多元醇酯分子量大,挥发性低、热稳定性高,能够满足比较苛刻的工况,已在润滑油领域内广泛应用,但成本较高。
合成酯在机油中的突出作用:
1.超强的油膜保护
酯类分子中所含氧元素使它具有正电极;含氢元素使它具有负电极。
由于电极作用,可以使酯类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称为
黏附分子油膜的油层,这层可实现液态润滑的黏附分子油膜即使是在发动机停止工作后,它也能够存在于在两金属表面之间,对引擎有着不间断的保护,这就为发动机的下一次启动提供保护。
2.长效的清洁能力
合成酯油性很强,会迅速的将各种悬浮颗粒沉底,无论颗粒的大小。
酯的这种特性有效地防止了沉积物和油泥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