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土地财政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关系
浅析我国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调控

一
、
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调控的概念
步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
房地产价格指的是商品房的价格 , 是房地产开发商在房地产开发 过程中投入的费用与获得利润的总和 ,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土地和地上 建筑物的具体价值 E , 包括土地成本、建筑成本、管理费用、税收等 等。房地产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供求关系, 供过 于求 , 房地产价格往往有所下降, 供不应求 , 房地产的价格往往呈 匕 升 趋势。 房地产调控指的是国家采用各种政策 、法律、经济等手段对房 地产行业的走 向与趋势进行引导与协调以达到使房地产市场适应国 民经济发展的目的, 是国家宏观调控 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房地产调控 也可以视为—种管理手段 , 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优化手段来平 衡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实现供求平衡。
产 调 控 成 为 社 会 各 界 关 注 的 热 点 问 题 。 本 文 阐 述 了房 地 产 价 格 与房 地 产 调控 的概 念 , 分 析 了我 国房 地 产 价 格 与 各 种影响 因素之 间的 关系 , 并 对我 国房 地产业 的调控提 出 了一 些 自己的意 见与建 议。 关键词 : 房 地产 ; 房地产 价格 ; 房地产 调控
其应满足低收 ^^ 群的购房需要。 ( 三) 加强土地的宏观调控力度。对于房地产的宏观调控, 应注意 加强对土地的宏观调控。土地是房地产价格变动的一项重要因素, 土 地的价格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价格。应加强对 土地市场的管理, 加大对 存I 量城市用地的规划力度 , 对城 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闲置未利用土地 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产出低的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在开发 过程中, 应优先保证经济适用房用地和普通居住用地的规划 。对于土 地的宏观调控 , 还应实行土地 出、转让 、招投标制度的公开化 , 加强 土地管理 的公平公开, ( 四) 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的调控 。应对房地产金融制度加 以完善 , 尤其应当拓展房地产的融资渠道。目前, 房地产开发商主要融资来源 于银行贷款, 太过单一的融资方式不利于房地产业风险的防范 , 例如
土地财政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土地财政的收益与风险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中国,土地财政一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土地财政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分析土地财政的现状。
一、土地财政的主要收益来源1. 土地出让收益土地出让收益是土地财政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通过土地招拍挂等方式将土地转让给商业房地产开发商,获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土地增值税。
这是目前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桥梁之一。
2. 土地增值收益土地增值收益是指由于土地市场价格上升所创造的资本利润收益。
土地的市场价格涨幅越高,政府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就越高。
为了获得更高的土地增值收益,地方政府还会通过制定土地政策,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3.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收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收益是指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所获得的财政收入。
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桥梁、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投资通常由土地出让收益、财政、地方国企等多种来源共同支持。
二、土地财政的风险1. 土地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土地市场价格的波动风险是指土地市场价格的涨跌幅度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
由于土地市场价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政府难以预知市场价格何时波动,收入也将相应受到影响。
此外,由于土地市场价格的风险大、政府官员权力较大、市场机制不足等因素,土地财政存在着滥权、腐败等问题。
2. 土地银行风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而土地财政中的土地开发-融资模式导致土地银行的出现。
土地银行是指地方政府通过接受开发商存款或借贷,将所获土地出让收入等资金冻结在银行内,用以偿还土地开发费、地方政府债务等。
虽然土地银行通过锁定资金为地方政府债务提供了灵活的还款方式,但一旦土地市场波动、利率上升等因素出现,地方政府可能面临还款困难,从而导致金融风险增加。
3. 市场预期风险市场预期风险是指市场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变化对土地财政的影响。
公务员申论探讨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与调控

公务员申论探讨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与调控公务员申论探讨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与调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的加大,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与调控。
本文将探讨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与调控的重要性,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的重要性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对于维护市场稳定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合理的市场环境和秩序对消费者和开发商都有利。
监管可以防止市场出现过度波动、垄断行为和市场乱象,确保市场的平稳运行。
其次,监管可以防范房地产投机行为,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再次,监管对于调控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积极作用。
二、当前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目前,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不够有力,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依赖于土地财政,因此容易出现对房地产市场过度依赖的情况。
其次,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新形势的出现。
再次,监管力度尚不够强劲,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缺乏及时、严厉的处罚,导致一些不法之徒活动空间过大。
三、对于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与调控的建议针对当前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
首先,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其次,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再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此外,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市场透明度,让消费者和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总结起来,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与调控是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应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市场信息公开,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浅析我国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我国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我国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土地隐形成本提高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多采用协议出让的方式来进行供地,政府和土地使用者通过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来使土地使用者获得一订期限的土地使用权,同时土地使用者支付相应的出让金。
这种方式只需要出让方和受让方通过具体的协商谈判就可以将特订地块的土地使用者进行转让。
但在这种出让方式时开发商的寻租能力和政府的主观偏好占据较大的因素,而且出让过程中缺乏竞争机制,这不仅导致土地使用权出让缺乏公平、公正和公开性,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不仅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会使土地隐形成本增加,土地价格提高,而这增加的价格则会转嫁到房价中,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二)土地垄断加剧自实行经营性用地土地招拍挂以来,在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过程中,不断的有地土诞生,地价不断的增加。
但在这整个过程中,由于政府土地供给十分有限,这样就导致资本雄厚的大开发商基本垄断了土地招拍挂,大量的囤积土地,中小房产开发商很难拿到土地的使用权。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价格不断土升,这也就导致了土地开发总成本的增加,从客观上推动了房价的土涨,导致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的出现。
同时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巨额的利润,这就是催生房地产商相互竞争的关键所在,因此反复循环,不断的推高土地拍卖价格,同时地价和房价不断攀升。
另外我国土地资源过度集中,这也是导致当前土地垄断加剧的重要因素。
(三)地方政府大肆卖地,土地财政愈演愈烈当前很大一部分地方政府都依赖于高额的土地出让价格来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用土地来牟利,土地财政愈演愈烈。
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的收入,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来抬高土地价格,同时将出让土地作为政府的主要牟利手段,大量的出让土地,从而导致地价和房价的不断土涨。
部分地方政府还与开发商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方双赢的目的。
在房地产市场回调及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会采取诸多的措施及大量的优惠政策来救市,这种救市行为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具有紧密的关系。
土地财政问题与对策探讨-财政理论论文-财政税收论文x

土地财政问题与对策探讨-财政理论论文-财政税收论文x土地财政问题与对策探讨-财政理论论文-财政税收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关键词:财事权失衡;土地财政;政府职能转变:税制改革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土地财政,指地方政府出于增加财政收入、增长经济、偿还债务等目的,通过出让土地的使用权而获取的资金等收入,也称第二财政。
根据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出现了第二财政收入大幅超过第一财政的情况。
20xx 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达65096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25%,占当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91.21%,相当于地方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的66.49%。
土地财政的广泛应用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短期内的高速增长,但对中国金融、社会长远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挤占制造业投资资金、社会贷款坏账增加等问题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因此全面分析中国土地财政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解决我国亟需改变的土地财政现状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土地财政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金融财政政策,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在此方面开展过相关研究,包括分析土地财政发展起源,政策可持续性问题、政策分析等,却也缺乏更深入性研究。
土地财政涉及的内外部关系复杂,有学者试图寻求调解关系,例如章和杰、金辉(20xx)等学者强调减少全口径财政支出以抑制土地财政,这忽略了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在研究土地财政的政策影响时,王晓燕(20xx)结合了国外的土地房产管理经验提出差别化征税体系,但也不能很好解决高地价高房价的螺旋上升。
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将企业所得税或房产税培养为地方主体税种,如王森(20xx),但这却与国家对企业减税降费政策相悖。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土地财政问题不够深入和不足之处包括:土地财政现状分析和主要问题;扩增房产税、企业所得税与“减税降费”的矛盾: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投资影响分析。
论土地与房地产经济的关系

作者: 严雷;李楠
作者机构: 济南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
出版物刊名: 中国经贸
页码: 129-130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4期
主题词: 土地;房地产经济;政策;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其中,住房需要日益加剧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根本需求之一。
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房地产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房地产经济过热,让人们对买房望而生畏.进一步激化了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对国家经济和金融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对房地产经济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究防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合理方案,并运用科学手段加强调控力度,以保证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土地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造成我国房地产经济过热的原因,以国家土地政策为重点阐述了土地与房地产经济的关系,并从土地政策的角度提出了房地产经济调控的具体策略。
法律经济分析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某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房价收入比不断攀升,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居民住房需求,某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房地产调控政策。
本文将以某市房地产调控政策为案例,运用法律经济分析方法,对该政策进行经济分析。
二、案例描述1. 调控政策背景(1)房价上涨:某市房价在过去几年里持续上涨,房价收入比超过10,居民购房压力增大。
(2)土地财政:某市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
(3)投机炒房:部分投资者通过购房投机,推高了房价。
2. 调控政策内容(1)限购政策:对非本地户籍居民购买住房实行限购,限制购房套数。
(2)限贷政策:提高购房贷款首付比例,限制购房贷款额度。
(3)限售政策:限制购房者在一定期限内转让所购住房。
(4)土地供应政策:增加土地供应,调整土地供应结构。
(5)房产税试点:在部分地区开展房产税试点,调节房地产市场。
三、法律经济分析1. 法律分析(1)限购政策:限购政策属于行政手段,通过限制购房资格,调节市场需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限贷政策:限贷政策通过调整贷款政策,引导资金流向,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限售政策:限售政策通过限制转让,降低市场流动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4)土地供应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属于行政手段,通过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满足市场需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5)房产税试点:房产税试点属于税收手段,通过增加房产持有成本,调节房地产市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经济分析(1)限购政策:限购政策短期内可以有效抑制投机炒房,稳定房价。
但从长期来看,限购政策可能导致市场供需失衡,增加市场扭曲。
(2)限贷政策:限贷政策可以降低购房者的购房能力,抑制房价上涨。
但过高的首付比例可能导致购房者减少购房需求,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
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土地财政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方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地财政的定义、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利用效率、财政稳定等方面,探讨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土地财政的定义与特点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土地资源配置和管理,以及土地出让等手段获取相应的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方式。
它是一种独特的财政收入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土地财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成为了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经济运行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土地财政具有高度依赖性。
由于土地资源是稀缺资源,政府对土地的控制和管理程度较高,因此土地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出让情况和政府的土地政策。
最后,土地财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由于土地市场的波动性和政府调控的不确定性,土地出让收入难以确定的特点使得土地财政收入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这也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二、土地出让收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土地出让收入是土地财政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土地出让收入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取丰厚的财政收入后,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投资,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土地出让收入可以改善财政状况,增强政府的财政实力。
土地出让收入的增加能够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提高财政实力,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和调控空间。
第三,土地出让收入对于平衡地方财政预算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土地出让使得财政收入增加,可以缓解地方财政预算的压力,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
然而,土地出让收入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土地出让收入过于依赖房地产行业,当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时,土地出让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
另一方面,土地出让收入的过高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
三、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效率是衡量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土地财政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关系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成为国内经济的重
要支柱,市场房地产价格的关注度也日渐提升。本文从我国的土地财政政策入手,
通过四个财政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进行阐述。
标签:土地财政;房地产市场;调控
1、前言
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地产业也逐渐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
业之一。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地发展涉及到中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全局,
为此,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则成为了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当中,
土地政策便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手段。土地财政政策主要有土地供应政策、
土地金融政策、土地税收政策与土地转让政策。从2005年至今,国家推出了一
系列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但这些土地政策未能获得预期的调控效
果。中国一线城市的地价水平、房价收入比与商品房销售价格仍相对较高,大大
增加了国民购房的压力。而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便是地方政府过
于依赖土地财政。对此,本文从土地财政政策角度入手进行阐述。
2、土地财政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2.1土地供应财政政策
土地供应财政政策相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大致有以下三点:
①土地价格对房价的影响。房地产建造的主要成本是土地成本。土地的成本
价格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建造的成本,最后影响房价。因此,土地价格增加会导致
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反之亦然。国家政府是国有土地所有权的行使者,可利用招
标拍卖的评标价与底价各种手段来影响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或利用土地成本
费用对房价进行引导、影响。
②土地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房地产开发商、企业受土地供应量的制约,土
地供应量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开发商、企业的发展规模,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
应量,最后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政府可利用土地储存政策,通过调控土地供
应量,进而对土地供求关系进行调控,或通过调控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来对房
价进行调节。
③土地供应结构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房地产市場的产权住宅大致有以下
三种: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与限价商品房。在这当中,商品住宅房已经是市场化
的产品,而经济适用房与限价商品房是作为社会保障类的产品,具备较为明显的
保障性功能色彩。每种类型的住宅产品相应的供应结构对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作
用各有不同的影响。对于保障性产品的住房如果供应量过多,便可能对市场化商
业住房造成影响,而市场化的商用住房如果供应量过多,也会对保障性产品的住
房体系造成影响,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需设定合理的
土地供应结构,预防房地产价格不合理上涨,提供各类不同的住宅产品给各类收
入群体,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
2.2土地金融财政政策
土地金融财政政策的重心是土地抵押贷款财政政策。如果对土地抵押贷款政
策进行放松,则会令房地产开发商较为容易进行贷款,进而令房地产开发商获取
充足的资金进行楼盘开发,提升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量,最后体现到房价上。如果
对土地抵押贷款政策严格收紧把控,便增加开发商贷款的难度,减少开发商的供
应,降低房地产市场供应量,从而对房价造成影响。
2.3土地税收财政政策
土地税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流转税、取得税与保有税。如果加大流转税,
便能轻易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导向保有土地,降低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量,从而对
房价进行影响;如果加大土地取得税,便能提升土地成本,从而提升房地产价格;
如果加大保有税,便会将房地产开发商导向易于抛售房地产土地,进而加大对房
地产市场的供给,从而对房价造成影响。
2.4土地转让财政政策
对于土地转让财政政策,如果适当放松,则可加大土地的自由转让度,令价
格炒作不断提升,容易加速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价格上升速度,如果严格对其进行
限制,则可抑制市场价格炒作,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可有一定的抑制。
从以上四点可知,如果政府对土地财政政策进行灵活运用,将土地财政政策
与其他各类调控手段有效加以结合利用,则可取得不错的调节效果,对于土地的
利用率,效率、集约性等等都有一定的帮助,可有效促使我国房地产业稳定健康
地发展。令房地产在符合满足国民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道路交
通等各项基础服务建设。
在这四点之外,还需合理安排好税务,分配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种,对于
转移支付方式也需妥善考量,比如根据科学的定量方式,对不同地区政府环境背
景制定相对而言具有差异化的转移支付比率。同时,对于房地产税也需建立并完
善,这样能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资金收入,令地方能保持相对的可持续发展能
力,减少地方在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同时征收房产税可提升投资者对于房地产的
保有成本,提升投资房地产的成本,进而对投机行为给予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
抑制房地产价格。
总结:
2016年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额大约在三十万亿左右,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举
足轻重的位置,为此需调用各类政策措施,如运用土地供应财政政策、土地金融
财政政策、土地税收财政政策与土地转让财政政策等来保障房地产市场正常有序
的运行,为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雨凡,程燕芳.对我国房地产业需求与土地管理的正常建议[J].商品与质
量,2011(SA):48.
[2]尹超.制度分割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之转型路径探析[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4):118-123.
[3]魏国平.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与反思——基于政府规制视角[J].
改革与战略,2011(7):41-44.
[4]李玉新,毕磊.宏观调控对地产投资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2(9):61.
[5]陈伯庚.论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创新[J].住宅产业,2011(8):
28-31.
[6]刘洪玉.如何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