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结构管道构筑物

合集下载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要求规范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要求规范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规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给水排水构筑物在施工中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节约材料。

提高经济效益,特制订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城镇和工业给水排水构筑物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工业中具有特殊要求的给水排水构筑物。

第1.0.3条给水排水构筑物必须按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施工,变更设计必须经过设计单位同意。

第1.0.4条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劳动保护、防火、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第1.0.5 条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第二章施工准备第2.0.1条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设计的要求。

第2.0.2条施工前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充分掌握下列情况和资料:一、现场地形及现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情况;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三、气象资料;四、工程用地、交通运输及排水条件;五、施工供水、供电条件;六、工程材料和施工机械供应条件;七、在地表水水体中或岸边施工时,应掌握地表水的水文资料、航运资料,在寒冷地区施工时应掌握地表水、冰凌的资料。

八、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的其它情况和资料。

第2.0.3条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容,主要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计划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等对主要施工方法应分别编制施工设计。

第2.0.4条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应包括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并应根据施工特点,采取下列特殊措施:一、对地下、半地下构筑物应采取防止地表水流进基坑和地下水排水中断的措施。

必要时应对构筑物采取抗浮的应急措施;二、在寒冷地区冬期施工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三、在地表水水体或岸边施工时,应采取防讯、防冲刷、防漂浮物、防冰凌的措施以及对防洪堤的保护措施;四、对沉井和基坑施工排水,应对其影响围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近些年,随着城乡建设发展的不断改善,城市水资源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并且,由于城市化和人口增加,城市管网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的建设也受到了很大的赞赏。

为了确保这些管网及构筑物工程的安全和质量,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出台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施工前需要进行设计评审,其中包括验收技术指标,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安全保护措施等。

设计评审完成后,施工单位必须依照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依次完成土建工程施工,给水排水管线施工,构筑物施工,安装构筑物及其他配套设施,设施下水道施工,室内给排水工程施工及施工结束的各个环节。

施工结束时,应当对施工合格率,施工技术要求,施工质量控制,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此外,还需要进行污水检测、静止水位等管网实际使用状况的检测,这些检测将有助于确保施工的质量。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验收时,除应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检查给排水管网及构筑物施工质量外,还需检查施工单位完成施工所需的资料,以便确保施工符合技术要求。

同时,在完成验收前,应对给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系统、水压管网等进行检测,确保施工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以及验收时的检测,均受到《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约束,规范了施工及验收的各个环节以及质量控制的要求。

通过规范的施工及验收,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施工质量低下导致的各种相关问题,确保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安全可靠,有效满足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总之,《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具有重要意义,市民应当充分认识到规范带来的好处,更加重视施工及验收工作,确保管网安全可靠,保障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和发展。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本文档旨在介绍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的概念和重要性,并说明本大纲的目的和背景。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是指与室外给水管道密切相关的各种建筑、设施或设备,用于支持和保护给水管道的正常运行。

附属构筑物对室外给水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提供了管道的支撑和保护,还起到了防止渗漏、泄露和其他损坏的作用。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的设计、安装和维护都需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定,以确保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道的长期使用。

在本大纲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原则、常见的附属构筑物类型、安装要求、维护方法等。

通过了解和应用本大纲,相关从业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操作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室外给水管道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是指与室外给水管道系统密切相关的各种结构和设施。

这些附属构筑物是为了保证室外给水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提供必要支持和保护而建造的。

附属构筑物的种类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水源设施:如水泵房、水箱等;供水处理设施:如水处理厂、消毒设备等;阀门与管件:如控制阀门、水表等;技术设施:如水力计算设备、监测系统等;排水设施:如雨水收集系统、污水排放设施等;保护措施:如护栏、标志牌等。

通过这些附属构筑物的完善和合理配置,室外给水管道系统能够具备更高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以满足人们对于室外供水需求的日益增长。

本文列举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的设计要求,包括材料选择、结构稳定性、防腐防水等方面。

材料选择选择耐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如不锈钢、玻璃钢等。

考虑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以确保构筑物能够承受外部力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确保质量可靠。

结构稳定性设计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时,必须保证其结构稳定,能够承受外部荷载,如风力、地震等。

结构设计应考虑管道的布置方式、管径、支架等因素,以确保构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

第一节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一、总则第1条为使给水排水构筑物在施工中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节约材料。

提高经济效益,特制订本方案。

第2条本方案适用于城镇和工业给水排水构筑物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工业中具有特殊要求的给水排水构筑物。

第3条给水排水构筑物必须按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施工,变更设计必须经过设计单位同意。

第4条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劳动保护、防火、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第5条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方案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施工准备第1条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设计的要求。

第2条施工前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充分掌握下列情况和资料:一、现场地形及现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情况;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三、气象资料;四、工程用地、交通运输及排水条件;五、施工供水、供电条件;六、工程材料和施工机械供应条件;七、在地表水水体中或岸边施工时,应掌握地表水的水文资料、航运资料,在寒冷地区施工时应掌握地表水、冰凌的资料。

八、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的其它情况和资料。

第3条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要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计划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等对主要施工方法应分别编制施工设计。

第4条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应包括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并应根据施工特点,采取下列特殊措施:一、对地下、半地下构筑物应采取防止地表水流进基坑和地下水排水中断的措施。

必要时应对构筑物采取抗浮的应急措施;二、在寒冷地区冬期施工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三、在地表水水体内或岸边施工时,应采取防汛、防冲刷、防漂浮物、防冰凌的措施以及对防洪堤的保护措施;四、对沉井和基坑施工排水,应对其影响范围内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详图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详图

第一节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一、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9、《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二)编制内容及技术条件1、立式闸阀井及安装(1)闸阀直径:DN50~600;型号:SZ45T-10、SZ45T-16、SZ45X-10、SZ45X-16。

(2)结构形式:砖砌圆形井、钢筋混凝土矩形井。

(3)闸阀开闭均为地面操作。

(4)管顶覆土深度:H≤3000mm。

2、蝶阀井及安装(1)蝶阀直径:DN100~200、PN=0.6、1.0、1.6MPa;DN250~1800、PN=0.6、1.0MPa(2)蝶阀传动方式:蜗杆、正齿轮、锥齿轮。

(3)结构形式:砖砌圆形井、钢筋混凝土矩形井。

(4)管顶覆土深度:H≤3000mm。

(5)蝶阀开闭均为地面操作。

(6)蝶阀井的设计原则:1)蝶阀井分立式蝶阀井(DN100~200,PN=0.6、1.0、1.6MPa;DN250~1800,PN=0.6、1.0MPa)和卧式蝶阀井(DN450~1800,PN=0.6、1.0MPa)阀梃向上对着人孔或操作孔,开闭采用闸钥匙或开闸机,当管顶覆土深度大于最小覆土深度Hm时,可选用带加长杆的产品。

2)蝶阀井的尺寸按长系列法兰式蝶阀及伸缩接头计算选定。

伸缩接头安装的位置可以由设计人根据工程的需要确定但需核定安装尺寸以确保阀梃位置与人孔兼操作孔或操作孔位置匹配。

管道附属构筑物

管道附属构筑物

管道附属构筑物第⼀节管道附属构筑物【1】总说明【1.1】设计依据《室外给⽔设计规范》GB50013《室外给⽔排⽔与燃⽓热⼒⼯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给⽔排⽔⼯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给⽔排⽔⼯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给⽔排⽔管道⼯程施⼯及验收规范》GB50268《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给⽔排⽔构筑物施⼯及验收规范》GBJ141《砌体⼯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建筑地基基础⼯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D60【1.2】编制内容及技术条件【1.2.1】⽴式闸阀井及安装1、闸阀直径:DN50~600;型号:SZ45T-10、SZ45T-16、SZ45X-10、SZ45X-16。

2、结构形式:砖砌圆形井、钢筋混凝⼟矩形井。

3、闸阀开闭均为地⾯操作。

4、管顶覆⼟深度:H≤3000mm。

【1.2.2】蝶阀井及安装1、蝶阀直径:DN100~200、PN=0、6、1、0、1、6MPa;DN250~1800、PN=0、6、1、0MPa2、蝶阀传动⽅式:蜗杆、正齿轮、锥齿轮。

3、结构形式:砖砌圆形井、钢筋混凝⼟矩形井。

4、管顶覆⼟深度:H≤3000mm。

5、蝶阀开闭均为地⾯操作。

6、蝶阀井的设计原则:(1)蝶阀井分⽴式蝶阀井(DN100~200,PN=0、6、1、0、1、6MPa;DN250~1800,PN=0、6、1、0MPa)与卧式蝶阀井(DN450~1800,PN=0、6、1、0MPa)阀梃向上对着⼈孔或操作孔,开闭采⽤闸钥匙或开闸机,当管顶覆⼟深度⼤于最⼩覆⼟深度Hm时,可选⽤带加长杆的产品。

(2)蝶阀井的尺⼨按长系列法兰式蝶阀及伸缩接头计算选定。

伸缩接头安装的位置可以由设计⼈根据⼯程的需要确定但需核定安装尺⼨以确保阀梃位置与⼈孔兼操作孔或操作孔位置匹配。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全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全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全《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为了规范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的施工和验收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用户的生活用水和环境卫生。

本规范包括以下内容。

一、总则规范了对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基本要求,包括施工单位资质要求、工程监理要求、施工合同管理等。

二、施工准备工作规范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准备、材料准备、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等。

三、土方工程规范了土方工程的施工要求,包括开挖、回填、夯实等工作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四、砼结构工程规范了砼结构工程的施工要求,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砌筑、浇筑、养护等工作的要求。

五、金属结构工程规范了金属结构工程的施工要求,包括焊接、切割、脱脂、防腐涂装等工作的要求。

六、给水工程规范了给水工程的施工要求,包括管道敷设、接头处理、管道试验等工作的要求。

七、排水工程规范了排水工程的施工要求,包括排水管道敷设、接头处理、排水系统测试等工作的要求。

八、设备安装工程规范了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求,包括设备安装位置的确定、设备连接、电气接线等工作的要求。

九、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了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包括施工质量检查、质量监督、验收标准等。

十、工程竣工验收规范了工程竣工验收的要求,包括施工图审查、竣工图设计、施工质量检查、工程质量评定等。

十一、工程计量与支付规范了工程计量与支付的要求,包括施工进度计量、支付款项的规定等。

十二、工程材料和设备验收规范了工程材料和设备验收的要求,包括材料验收、设备验收的标准和方法。

以上是《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主要内容的概述,全文共计2000字,详细介绍了施工和验收的各个环节和要求,对于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提供了具体指导。

管道附属构筑物

管道附属构筑物

第一节管道附属构筑物1】总说明1.1】设计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1.2】编制内容及技术条件1.2.1 】立式闸阀井及安装1、闸阀直径:DN50~600;型号:SZ45T-10 SZ45T-16、SZ45X-10、SZ45X-16。

2、结构形式:砖砌圆形井、钢筋混凝土矩形井。

3、闸阀开闭均为地面操作。

4、管顶覆土深度:H W 3000mm。

1.2.2 】蝶阀井及安装1、蝶阀直径:DN100〜200、PN=0.6、1.0、1.6MPa;DN250〜1800、PN=0.6、1.0MPa2、蝶阀传动方式:蜗杆、正齿轮、锥齿轮。

3、结构形式:砖砌圆形井、钢筋混凝土矩形井。

4、管顶覆土深度:H W 3000mm。

5、蝶阀开闭均为地面操作。

6、蝶阀井的设计原则:( 1 )蝶阀井分立式蝶阀井(DN100〜200,PN=0.6、 1.0、 1.6MPa;DN250〜1800,PN=0.6、1.0MPa)和卧式蝶阀井(DN450〜1800, PN=0.6、1.0MPa)阀梃向上对着人孔或操作孔,开闭采用闸钥匙或开闸机,当管顶覆土深度大于最小覆土深度Hm 时,可选用带加长杆的产品。

(2)蝶阀井的尺寸按长系列法兰式蝶阀及伸缩接头计算选定。

伸缩接头安装的位置可以由设计人根据工程的需要确定但需核定安装尺寸以确保阀梃位置与人孔兼操作孔或操作孔位置匹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结构管道构筑物 1.0.3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5℃的地区,外露的贮水或水处理构筑物以及地下管道的进、出口段,不得采用砖砌结构。

2.1.1 贮水或水处理构筑物、地下构筑物的混凝土标号,不应低于200号。 2.1.3 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中混凝土的抗渗标号,宜进行试验确定并符合表2.1.3要求。

混凝土抗渗标号的允许值 表2.1.3

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厚度之比值(iw) 抗渗标号(Si)

<10 S4 10--30 S6 >30 S8 2.1.5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5℃的地区,外露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混凝土应保证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标号,宜进行试验确定并应符合表2.1.5的要求。

注:由于设备条件限制,混凝土抗冻标号的试验有困难时,应采用标号不低于250号的混凝土,并应符合本规范第2.1.3条附注中有关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等要求。

气候条件 结构类别 地表水取水头部 其 他

工作条件

冻融循环总次数 地表水取水头部的 水位涨落区以上部 位及露明的水池等 ≤50 >50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5℃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5℃~-15℃ D200 D150 D250 D200 D100 D50 注:1.混凝土抗冻标号Di系指龄期为28天的混凝土试件,在进行相应要求冻融循 环总次数i次作用后,其强度降低不大于25%,重量损失不超过5%。

2.气温应根据连续5年以上的实测资料,统计其平均值确定。 3.冻融循环总次数系指一年内气温从+5℃以上降至-5℃以下,然后回升至 +5℃以上的交替次数。对于地表水取水头部,尚应考虑一年中月平均气温 低于-5℃期间,因水位涨落而产生的冻融交替次数,此时水位每涨落一次应 按一次冻融计算。

2.1.6 贮水或水处理构筑物、地下构筑物和管道的混凝土,不得采用氯盐 作为防冻、早硬的掺合料;采用其他掺合料应根据试验鉴定,确定其适用性 能及相应的掺合量。

2.1.7 贮水或水处理构筑物、地下构筑物和管道的砖石砌体材料,应符合 下列要求: 一、砖应为普通粘土机制砖,标号不应低于75号。 二、石料标号不应低于200号。 三、砌筑砂浆应为水泥砂浆。 2.3.2 结构内力分析,均应按弹性体系计算,不考虑由非弹性变形所产生 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2.3.3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和砖石砌体结构构件 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K),由基本安全系数和根据构筑物或管道工作条件 确定的安全度调整系数的乘积组成。基本安全系数及调整系数,应分别按 表2.3.3-1~2.3.3-4的规定采用。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强度设计基本安全系数 表2.3.3.1 项 次 受 力 特 征 强度设计基本安全系数

1 按抗压强度计算的受压构件、局部承压 1.65 2 按抗拉强度计算的受压、受弯构件 2.65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强度设计基本安全系数 表2.3.3.2

项 次 受 力 特 征 强度设计基本安全系数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1 轴心受拉、受弯、偏心受拉构件 1.40 1.50 2 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受扭、局部承压 1.55 砖石砌体结构构件的强度设计基本安全系数 表2.3.3.3 项 次 砌体类别 受力特征 强度设计基本安全系数

1 砖、料石砌体 受压 受弯、受拉受剪 2.3 2.5

2 乱毛石砌体 受压 受弯、受拉和受剪 3.0 3.3

各种构筑物和管道结构构件的强度设计调整系数 表2.3.3.4 项 次 构筑物、管道及构件类别 强度设计调整系数

1 水 池 顶 盖 池壁、底板 1.0 0.9

2 泵 房 1.0 3 取水头部 1.0 4 水 塔 水 柜 1.0 支承结构 1.1 5 沉 井 1.0

6 地下管道 预应力混凝土管道 钢筋混凝土、砌体管道 管道附属构筑物 1.0 0.9 0.9

2. 3. 4构筑物和管道的设计稳定安全系数(Kw),应该按照表2.3.4规定采用。验算时,抵抗力应只计算恒载,活荷载和侧壁上的破擦力不应计入。

构筑物和管道的设计稳定安全系数 表2.3.4

失 稳 特 征 设计稳定安全系数

沿基础底面或沿齿墙底面连同齿墙间土体滑动 沿地基内深层滑动 倾 覆 上 浮 钢管横截面失稳 1.30 1.20 1.50 1.05 2.50 2. 3. 5 电机层楼面的支撑梁应进行变形验算,其内容许挠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fB≤1/750·L (2.3.5) 式中fB---支承梁的容许挠度(cm); L--支承梁的计算跨度(cm)。 2.3.6 地下钢管应进行刚度验算,其竖向最大变位应符合下式要求: fD≤0.02Do (2.3.6)

式中 fD--钢管的竖向最大变位(mm); Do--钢管的计算直径(厘米),可按管壁中心计算。 2.3.7 构筑物和管道的抗裂度设计安全系数(Kf),不应小于1.25。 2.3.8 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和管道在使用阶段荷载作用下的最大裂缝宽 度,应符合表2.3.8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和管道的最大裂缝宽度容许值(δfmax) 表2.3.8

类 别 部位或环境条件 δfmax(mm) 水池 水塔 清水池、给水处理池等 0.25 污水处理池、水塔的水柜 0.20 泵 房 贮水间、格栅间 其他地面以下部分 0.20 0.25

取水头部 常水位以下部分 常水位以上湿度变化部分 0.25 0.20

沉 井 0.30 地下管道 0.20 2.4.3 当构筑物或管道的地基土有显著变化或构筑物的竖向布置高差较大时,应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应在构筑物或管道的同一剖面上贯通,缝宽不应小于3cm。

2.4.6 构筑物各部位构件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从钢筋的 外缘算起),应符合表2.4.6的规定。

构筑物各部位构件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mm) 表2.4.6

构件类别 工 作 条 件 钢筋类别 保护层厚度 墙、板 与水、土接触或高湿度 受力钢筋 25 与污水接触或受水气影响 受力钢筋 30

与水、土接触或高湿度 受力钢筋 30

梁、柱 箍筋或构造钢筋 20

与污水接触或受水气影响 受力钢筋 35 箍筋或构造钢筋 25

基础、底板 有垫层的下层筋 受力钢筋 35 无垫层的下层筋 受力钢筋 70 注:不与水、土接触或不受水气影响的构件,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应 按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

3.1.1 水池的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各种结构类别、形式的水池均应进行强度计算。根据荷载条件、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必要时尚应验算结构稳定性。

二、钢筋混凝土水池尚应进行抗裂度或裂缝宽度验算。在荷载作用 下,构件截面为轴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的受力状态时,应进行抗裂度验算; 在使用阶段荷载作用下,构件截面为受弯、大偏心受压或大偏心受拉的受 力状态时,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三、预应力混凝土水池尚应进行抗裂度计算。 3.1.2 地下式或具有保温设施的地面式水池的强度计算荷载组合,应符 合下列规定: 一、闭水试验时的荷载组合包括结构自重及池内满水压力。 二、使用阶段的荷载组合: 1 结构自重、活荷载、池内满水压力、池外水压力及土压力; 2 结构自重、活荷载、池外水压力及土压力。 3.1.3 无保温设施的地面式水池的强度计算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结构自重及池内满水压力。 二、结构自重、活荷载、池内满水压力及温度荷载。 注:①底板可不计温度荷载; ②温度荷载包括壁面温差和湿度当量温差两项,不需同时考虑,应取较大的温 差计算。 3.1.4 结构稳定验算的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抗滑、抗倾稳定验算包括结构自重、池外水压力、土压力及滑动面 上的摩擦力。 二、抗浮稳定验算包括结构自重、土重(竖向土压力和浮托力)。 三、水池侧壁上的摩擦力均不应计算。 3.1.6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水池的抗裂度和裂缝宽度验算的荷载 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抗裂度验算的荷载组合,应根据强度计算的各种荷载组合确定, 凡使构件受力状态为轴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时,均应进行抗裂度验算。

二、裂缝宽度验算的荷载组合,应取强度计算时使用阶段的荷载组合,但可不计算活荷载短期作用的影响。

3.1.7 预应力混凝土圆形水池的强度计算、抗裂度验算的荷载组合中,应增加张拉钢丝(筋)对池壁的预加应力;并应对空池时预应力张拉阶段以及 制作、运输、吊装等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3.3.19 装配式壁板底端的支承杯槽的截面厚度和配筋量,应根据最不利 荷载组合计算确定。

4.1.2 泵房和取水头部的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各种结构类别、形式的泵房和取水头部均应进行强度计算。根据 荷载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必要时尚应验算结构稳定性。

二、钢筋混凝土泵房或取水头部均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4.1.3 取水头部的强度计算和稳定验算的荷载组合,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取结构和设备的自重、土压力、静水压力、浮托力(包括渗透压力)、流水压力、融冰压力及施工荷载等的最不利组合。 流水压力应按设计最高水位计算;融冰压力应按相应的融冰水位计算。

4.1.4 取水头部进行裂缝宽度验算的荷载组合,应包括结构和设备的自 重、土压力、静水压力及流水压力。

4.1.5 泵房强度计算的荷载组合,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取结构和设备的自重、土压力、静水压力、各种构件上的活荷载、地面堆积荷载及施工荷载 等的最不利组合。

4.1.6 泵 房进行稳定验算的荷载组合,应包括结构和设备的自重、静水压力、土压力、浮托力及施工荷载。当需要利用地面部分的结构自重抗倾、抗 滑或抗浮时,必须在有关的结构设计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求和条件。

4.1.7 泵房进行裂缝宽度验算的荷载组合,应包括结构和设备的自重、土压力、静水压力及各部构件上的活荷载。

5.1.2 水塔的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各种结构形式的水塔,均应进行强度计算。根据荷载和工程地质条件,必要时尚应验算结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