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财务战略分析
青岛海尔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一、青岛海尔集团经营环境简介(一)、行业背景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家用电器制造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行业,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彩色电视机等主要家电产品的产量获得了极大的增长,产品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潮中,家电行业的发展与增长也随之水涨船高:一方面,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
产能呈现大规模化发展,上千万套的生产基地层出不穷;产业链不断完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产业基地不断发力,合肥、武汉、芜湖等新兴产业基地正在崛起;企业竞争日趋成熟,价格恶战趋缓,品牌、服务、产品、技术等诸多因素轮番上阵,短期内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家电业的制造中心。
另一方面,国内涌现出来了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家电巨头,海尔、TCL、海信、格力、美菱、春兰等企业除了在国内市场树立了较有力的竞争优势,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分别在欧美等地开拓销售网络,并建立生产制造工厂,实现了“走出去”的发展(二)、公司背景简介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
截至2011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
2009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182亿美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29所希望小学,制作了212集儿童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
二、海尔集团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状况分析从上表的数据不难发现,2009年和2010年的各项数据均没有太大的差异,2010年比2009年的各项数据均略微增加,这说明公司在这个阶段处于平稳发展时期,各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变动。
但是到了2011年,海尔集团的资产规模有了大幅度提升,从2009年末的12,230,597,777.64元增长到2010年年末的17,497,152,530.38元,实现了43.06%的增幅。
海尔集团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案例分析海尔集团是中国乃至全球白色家电领域的知名企业,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创新的技术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而广受消费者喜爱。
本文将从公司背景、市场定位、产品策略、营销策略、供应链管理、公司文化与价值观、创新与研发、国际化战略、财务表现、竞争优势和未来挑战等方面,全面剖析海尔集团的成功之路。
1. 公司背景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张瑞敏担任CEO。
自创立以来,海尔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白色家电制造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海尔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制造和销售网络,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的家电产品和服务。
2. 市场定位海尔集团的市场定位为中高端市场,以年轻人和家庭为主要目标客户。
在竞争激烈的白电市场中,海尔凭借其创新的产品设计、卓越的品质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脱颖而出。
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美的、格力、西门子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3. 产品策略海尔集团的产品策略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
产品种类涵盖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彩电等多个领域,且在每个领域都有所建树。
在产品质量方面,海尔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4. 营销策略海尔集团的营销策略注重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
通过多年的努力,海尔已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其营销活动主要包括广告宣传、线上线下推广、合作伙伴营销等。
同时,海尔还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如海尔商城、京东、天猫等,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需求。
5. 供应链管理海尔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注重协同和高效。
公司采用全球采购策略,与一流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同时,海尔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库存的精准管理,降低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此外,海尔还非常重视供应商的关系维护,通过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实现双方共赢。
6. 公司文化与价值观海尔集团的公司文化和价值观围绕用户至上、创新创业、合作共赢展开。
公司的使命是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家电产品和服务,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海尔集团国际化战略与财务管理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学
13
二、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助推器
借助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海尔财务转变过去月底结账、以公 司为单位核算利润的做法,创新推进了利润核算到每日和每 人的管理意义上的SBU 损益表。sBU 是strategic Business Unit (战略事业单元)的缩写,可以是一个本部、事业部或 公司,也可以是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SBU 损益表推进的 目的是让每个海尔员工都成为SBU ,都成为一个自主经营 的主体,都主动关心自己的市场目标和经营成果。海尔财务 每日通过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不同人员的SBU 损益表,实时 反映每个SBU 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信息,并对其 经营成果进行差异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将SBU 的个 人报酬与sBU 经营成果挂钩,有效激发每位员工主动创新提 高市场效果并降低成本费用。海尔的SBU 损益表模式无疑 是对传统管理的创新,目前,海尔财务已将SBU 损益表在 海尔的采购经理、开发经理、客户经理、产品经理、成本经 理等众多经理和岗位广泛推广,很好地提升了SBU 的经营 成果。
中国地质
二、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助推器
为支持海尔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海尔对海 外工厂和公司大胆实行财务人员和财务管理的当地 化。海尔通过在海外实行当地化的财务管理模式, 让不同国度的财务人员加入海尔的财务队伍,有利 于海尔更好的借鉴国外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并整合 全球优秀的财务专家等资源,形成一个国际化的海 尔财务团队,实现各国海尔公司之间的财务互动和 交流,进一步完善海尔的财务管理模式,并加快财 务管理的创新,提高海尔财务管理的国际化水平和 财务人员的国际化素质。同时,财务当地化还进一 步为海尔的当地融资、投资等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学
11
分析海尔财务共享的运营管理

分析海尔财务共享的运营管理1. 引言海尔财务共享是海尔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致力于提供财务共享服务,解决企业间财务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海尔财务共享的运营管理情况,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运营流程和技术支持等方面。
2. 组织结构海尔财务共享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高层领导团队、财务共享中心和分支机构。
高层领导团队负责制定公司的整体战略,财务共享中心负责具体的运营管理工作,分支机构负责服务客户。
这种组织结构可以保证高效的决策和执行,并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地区和客户的需求。
3. 人力资源管理海尔财务共享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发展。
公司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鼓励员工参与业务学习和技术创新。
此外,公司还建立了激励机制,通过薪酬和福利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进而提升整体运营管理水平。
4. 运营流程海尔财务共享的运营流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
首先,公司通过与客户对接,采集到需要共享的财务数据。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接下来,公司将加工后的数据共享给客户,实现财务数据的交换。
最后,通过对共享数据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相应的财务分析报告和建议。
5. 技术支持海尔财务共享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运营管理提供支持。
公司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高效运营。
此外,公司还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数据,提供个性化的报告和建议。
通过技术支持,海尔财务共享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6. 风险管理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海尔财务共享也面临一些风险,如数据安全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等。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措施。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海尔财务共享能够规避风险和化解危机,确保运营管理平稳进行。
7. 总结海尔财务共享在运营管理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财务共享背景下海尔集团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共享背景下海尔集团财务风险分析财务共享背景下海尔集团财务风险分析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财务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共享成为了企业管理和风险分析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以海尔集团为例,分析财务共享背景下海尔集团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海尔集团财务共享背景分析海尔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自198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家电产品和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海尔集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海尔集团开始实行财务共享模式。
财务共享是海尔集团通过整合全球范围内的财务资源和信息,形成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通过财务共享,海尔集团可以更高效地管理资金、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海尔集团财务风险分析1. 外汇风险:随着海尔集团业务拓展至全球市场,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交易。
外汇市场的波动会对海尔集团产生重要影响,包括汇率风险和外汇流动性风险。
2. 市场风险: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海尔集团面临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产品需求的波动、价格压力和竞争对手的威胁等。
3. 债务风险:随着海尔集团业务扩张和投资增加,在获取必要的资金支持时可能面临债务风险。
债务风险主要包括偿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问题。
4. 法规风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法规和税收政策的变化可能对海尔集团产生重要影响。
海尔集团需要时刻关注并适应各种法规变化,以降低法规风险。
三、财务风险对海尔集团的影响1. 盈利能力下降:财务风险可能导致海尔集团盈利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资金流动性困难:外汇风险和债务风险可能导致海尔集团资金流动性紧张,进而影响企业日常经营和发展。
3. 市场竞争力下降:市场风险可能使得海尔集团在全球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影响企业地位和市场份额。
四、财务风险应对策略1. 外汇风险管理:海尔集团应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合理的外汇对冲和保值工具来降低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海尔智家财务分析

452
452
452
188598
139375
96126
2822860 2237719 2150352
698597
507988
438976
10054714 9426033 8833245
30759
24579 --
2046076 1396648 1299277
2940
3088
3121
3753888 2986684 2551999
海尔智家
3、高端产品份额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
费升级已经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消费 者选择健康、智能和环保的高端家电产 品。2019年线下如10000元以上的彩电、 12000元以 上的空调等高端产品销售额份 额均较_上年有所增长,其中6000元以上 的洗衣机线下销售份额增长幅度最高, 由2018年 15%的市场份额_上涨到2019年 的23.3%。
190926
4940
10452
5766
14585
16221
15376
1496115 1241895 1080516
731714
301506
285033
49407
42364
2173
9560974 8008166 7689445
1327645 1554147 1603649
700459
919190
621109
从所有者权益总额来看,海尔集团2019 年比2018年增加了98.6亿元,其中影响其增 加的项目主要是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表 明海尔集团经营良好、发展稳健。
从总体上看,海尔集团的发展规模在加 大,股东收益在增加,财务状况较好。
海尔智家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跨国公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国际化进程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旨在通过对海尔集团财务管理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在跨国经营中的财务管理策略、挑战及其应对措施,以及这些策略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包括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随后,本文将详细分析海尔集团的国际财务管理实践,包括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税务筹划等方面。
特别地,本文将重点探讨海尔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行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如何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规则和风险。
本文还将评估海尔集团财务管理对其财务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海尔集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表现,本文试图揭示其财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潜在改进空间。
总体而言,本文不仅为理解海尔集团这一典型案例的财务管理提供深入见解,也为其他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财务管理方面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这一案例分析,本文期望为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理论框架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本筹措、投资决策、利润分配、风险管理以及财务控制等多个方面。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在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最大化企业的财务效益,并有效管理各类财务风险。
资本筹措理论:主要关注跨国公司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筹集到所需的资金。
这包括权益融资、债务融资以及混合融资等多种方式。
投资决策理论: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决策,包括投资项目的选择、投资规模的确定、投资时机的把握等。
这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投资决策机制,以及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
四、海尔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山东大学财务管理课程作业题目:青岛海尔2021-2021年度财务报表分析Qingdao Haier 2021-2021 annual financialstatements analysis课程财务管理学授课教师刘海英班级工商管理实验班作者魏璐、郑浩、许欣欣青岛海尔2021-2021年度财务报表分析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目的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开展趋势。
本文将分别对青岛海尔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状况及开展能力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所需要的经营决策信息。
目录一、引言 (3)二、公司简介 (3)三、行业概况 (4)四、海尔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4)〔一〕财务比率分析 (4)1.偿债能力分析 (4)2.盈利能力分析 (9)3.营运能力分析 (15)4.现金流量分析 (15)5.开展能力分析 (22)6.单股指标分析 (21)7.杜邦综合指标分析 (24)〔二〕结构百分比分析〔common-size analysis〕 (31)〔三〕指数分析〔index analysis〕 (36)〔四〕所有者权益变动分析 (38)〔五〕股利政策分析 (39)五、股价变动情况 (40)六、综合评价和建议 (38)一、引言家电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特征非常明显的行业,中国参加WTO以后,一方面,作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和比拟优势的制造部门之一,家电行业迎来了更好的开展机遇和空间;但另一方面,随着外资企业不断地涌入,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家电行业的竞争势必日趋剧烈。
可以肯定,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家电企业将肯定被淘汰,或者被竞争力更强的企业所兼并与联合,中国家电业的竞争格局将随着产业重组的进程而有所改变。
海尔集团可以说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家电生产企业,在这种背景下,对它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和关键,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良建议,不仅能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决策起到参谋作用,而且会为整个家电行业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化的思路
➢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德国建立以研发及技术转让为主 要目的海尔子公司或合资企业,为培养以信息产业为中 心的核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发展销售渠道,以目前最强的白色家电产品进入国际市 场,逐渐延伸到黑色家电及其他信息产业产品,并考虑 在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巴西设厂,在设厂国及周边 发达国家销售
12
海尔集团技术国际化
海尔集团已经通过全世界最严格的六种质量标 准,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设计能力,海尔成立 了中央研究院,同时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建立 全球技术联盟,目前,海尔美国洛杉矶、硅谷、 法国里昂、荷兰阿姆斯特丹、加拿大蒙特利尔、 日本东京设立了六个产品设计分部。海尔的实 验室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它可以模仿全世界 各地最恶劣的环境条件对产品进行检测,并获 得了国际认证机构的等效许可。
海尔内部采用竞争上岗制度,空缺的职务都在公告栏统一 贴出来,任何员工都可以参加应聘。海尔建立了一套较为 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责任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 物质激励等,这对于处处感到压力的海尔员工来说,无疑 是一种心理调节器。
8
海尔为了适应现代营销形式和市场制度,更好的将自己的产品 推入市场,率先推出网络营销业务平台。企业在互联网上的竞 争优势,源于上网前的战略策划,企业上网前的营销战略策划, 为此海尔累计投资1亿多元建立了自己的IT支持平台,为网络营 销服务。海尔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具有很强的信用的和知名度, 比如网络顾客服务强调的是一个非常时髦也非常实际的说法。 顾客了解企业所提供产品及服务的信息需求,顾客寻求企业解 决问题的需求,顾客直接接触企业有关人员的的需求以及顾客 了解并参与企业产品从设计,生产到运输等全过程的需求。
海尔集团财务战略分析
小组成员: 陈瑞琪(主讲) 陈征、王艳辉(PPT) 杨晓丽、李艳艳(word) 刘砾瞳、董庆波(资料收集)
青岛海尔发展史及主要成果
海尔集团(Haier)是中国大陆最大、也是世界上10大综合家 电厂商之一。 创立於1984年,22年来持续稳定发展,产品 从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 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 地区。
海尔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1984年~1990年,内向型发展阶段; 1990年~1996年,出口阶段; 1996年~1998年,海外投资阶段(在印尼等地投资); 1999年以后,本土化阶段(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投资、设计、
生产、销售) 。
3
4
为应对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本小组就当前 经济环境和海尔集团目前的发展状况,作出了 初步的财务战略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财务战 略选择。包括:
7
海尔管理者和管理组织资源
在位监控,海尔集团提出两个内容: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 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作为集团要建 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 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海尔集团建立了较为严格 的监督控制机制,任何在职人员都接受三种监督,即自检、 互检、专检。
6
创业25年以来,在“真诚到永远”的理念指导下,首席执 行官张瑞敏带领海尔集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贯积极投 身社会公益事业,用真情回报社会,以海的品格年复一年 地为社会默默地奉献:1993年开始海尔投资制作了212集 的动画片《海尔兄弟》;1994年海尔开始投资参加希望工 程,在莱西援建了第一所海尔希望小学,从此拉开了援建 海尔希望小学的序幕。海尔集团先后被云南团省委、青岛 团市委、希望办授予“希望工程贡献奖”和“社会的海尔” 等奖项。同时,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也建立了良好的企业 形象。
(1)对海尔集团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2)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作出SWOT分析; (3)根据以上分析得出战略选择并分析评价
该选择。
5
2.1 政治因素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腾飞发展,国家各级政府机 构对于经济企业的发展机遇了许多较开放优惠的政策,改变了重 农抑商的政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许多落后的商业思想观念逐 渐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商业思想所取代,国有企业、集体及 民办小厂也随之经历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有许多亏损严重 濒临破产的厂子因此而起死回生,而海尔集团正是在这种机遇下 发展壮大起来的。
2.2 经济因素 2008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03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
价值连续7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 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 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 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 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2008年6月,在《福 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 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
设备和设施资源
海尔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产品生产规模和最为齐全的产品生产
设备,具有完整的高新科技的研发机构和设施,加工和生产具
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够为满足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
支持。
9
4.SWOT分析
优势 : ➢ 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
➢ 品牌知名度高
➢ 独特的管理模式
企业综合实力强
海尔集团国际化战略
➢ “国门之内无名牌”,借助海尔创世界名牌的压力和动 力,进一步提高海尔集团的管理水平,超越国内同行
11
海尔集团国际化发展维度
海尔集团产品国际化
海尔集团的原则是开发三种差别化的产品群: ➢ 通过主导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 ➢ 通过潮流产品提高品牌信誉度 ➢ 通过缝隙产品提高品牌美誉度
观念国际化
具体案例:“小小神童”就是典型的缝隙产品。由于创造新 的需求,就赢得了新的市场,海尔也成为世界唯一一家可以 生产这种小洗衣机的企业,在市场上创造了美誉度。同时, 海尔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同时规模生产欧洲滚筒式、亚洲波 轮式和美洲搅拌式的企业,创造了知名度
海尔集团在第二阶段多元化战略成功实施的基础上,从1997年开始加大了国际化发展的力度 ,1999年更被定为“海尔集团国际化年”。海尔集团国际化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战略鲜明 ,策略积极有效,昭示着海尔集团进行了实现国内生 产国内销售1/3, 国内生产海外销 售1/3,海外建厂 海外销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