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分享:深圳市白狐工业设计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工业设计是通过产品决定着人们的使用方式的,它的整个工作过程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业设计的结果不应仅仅看作是一件产品,它是一种具体的爱的行为、爱的转化,这种行为和转化正是通过产品来实现的。

二、功能至上的原则

功能是工业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产品成立的基础条件。产品的价值在于具备特定功能。没有功能的产品是不能存在的产品,功能不完善的产品不是优良产品。功能具有两重性,即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功能的两重性是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相对应的。就工业产品的两重性来说,使用(物质)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决定了产品的基本形态,是产品存在的依据。当然,“机能即为美”的观点是偏激的,是不适用于所有产品的,但具备特定“机能”应当是产品美的首要条件。精神功能受物质功能的制约完全正确,但不是可有可无的,即便是机床设计,除它的物质功能——可加工出高质量的工件,便于操作,安全可靠,省时省力以外,精神功能(不单纯指审美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它的造型和色彩作为车间环境的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部分和谐统一,必须使工人易于解除视觉疲劳,感到轻松和愉悦,对于处在机器设备包围之中的工人来说,机床等设备的宜人性因素和愉悦感是不可缺少的。

轻工日用产品中“精神功能”的比重大于诸如机床设备之类的产品,就象买鞋子,在相同价格条件下,只要穿着舒服,大小合适,关键就是式样了。

在商品(特别是日用品)的选择范围日益宽广的今天,精神需求的满足更加受到重视。当然,不顾使用功能的制约,一味追求形式美的设计,是应该坚决摒弃的。

三、整体观念的原则

工业设计必须站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度来认识自身的价值。因为任何产品都是现代社会、现代环境中的构成因素,所以,设计时必须从整体出发,要有人——物——环境的整体观念。

四、材料与产品相适应

工业产品必须体现材料的性质和特征,比如木制品的质朴无华,金属制品的光挺、刚劲,塑料制品的光洁、温润、亲切等等。

工业设计必须寻求不同材料的特定造型方式和专用语汇,比如木材的榫接、粘接;金属的焊接、铆接、冲压、铸造;塑料的注射、热合;陶瓷的注浆、压坯等等。工业设计不仅要将不同材料的一切优势发挥出来,还要将不同材料的特定限制(不利因素)变成其他材料不能取代的特点和长处。

选材必须以功能需要为前提,与产品档次相适应,多种材料构成同一产品时,还要考虑材料老化不均的问题,以防止浪费,降低成本。

材料的高级与否对于产品的档次来说是有区别的,有高贵与廉价之分。但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影响就很小了。高级材料运用不当,不一定就是好的设计,而廉价材料未必做不出优秀产品。

五、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工业设计就是外观设计的观点是极其片面和肤浅的。但外观设计以及构成外观的点、线、面、体、颜色、肌理诸因素以及时代感、民族风格等等,也的确是工业设计着力研究的重要方面。工业设计必须深入研究外观造型的艺术规律,提高外观质量,求得工业产品“形式”和“内容”(即功能、结构)的高度统一。https://www.360docs.net/doc/ad14611994.html,

六、严格控制“附加装饰”

这一条是针对目前国内装饰泛滥的现象提出的。由于日用品的过饰现象有着久远的历史。在此,特提及现代工业产品的附加装饰应少而又少。批量化生产的工业产品,过饰往往会加大工艺制作的复杂程度,导致产品造价的大幅度提高。

工业设计要体现“工艺美”。体积小、重量轻、这是机械装配的要求,结点严谨、表面光洁等工业产品的由其制造本身呈现出的“工艺美”,常常胜过附加的“装饰美”。工艺痕迹往往是美不胜收的、自发的、不由人的。工艺痕迹利用的好,本身就是可供欣赏和值得赞美的。

七、结构的艺术化处理

工业产品在保证安全和可能的情况下,可有意暴露产品的结构和特点,结构是产品的骨架,不需要包的部位,设计巧妙的部位,都不要隐蔽起来。公开各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反而有可能成为极有特色的产品设计。https://www.360docs.net/doc/ad14611994.html,

八、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三化”可给生产厂家带来方便,易管理,增产量、降成本、高效益。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价低,便于维修和更换零配件。“三化”产品易于组装、拆卸和运输,使用规模可根据需要扩大或缩小。

九、综合体现先进性

工业设计必须将功能、材料、工艺技术和设计美学溶为一体,综合出产品的总特征和总趋势。体现出“设计”的意味,使产品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

十、设计的生态化

工业设计必须致力于能源节约、产品回收和销毁,不致造成环境污染的研究。工业设计必须维持生态平衡,不能因工业产品的大量生产造成生态偏差。工业设计必须造福于人类。

工业设计试卷a(带答案)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基础》开课性质:考查 适用班级:考试方式:开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20’) 1、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三时期,。 2、美的基本形态有四种,它们是、、和、。 3、视错觉一般分为和两大类。 4、块材的构成形式主要有、、、和。 5、色彩的三要素是指、和。 6、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们是、和。 二、名词解释(25’) 1、工业设计 2、工业设计师 3、比例与尺度 4、舒适美 5、形态仿生 三、简答题(24’) 1、包豪斯的理论原则是什么? 2、常见的视错觉有那些? 3、标志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4、色彩的心里表现类型有那些? 四、问答题(16’) 1、产品造型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2、什么是CI?CI的基本组成有哪些?VI和CI的区别有哪些? 五、论述题(15’) 1、什么叫人机工程学?请结合显示器、控制器、工作台和座椅的设计实例,简述人机工程学在工

业设计中的作用。 答案: 一、填空(20’) 1、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后 2、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 3、形的视错觉、色的视错觉。 4、单体构成、双体构成、组合构成、切割构成、扭变构成。 5、色相、明度、纯度。 6、以“人如何适应机器”为特点阶段;以“机器如何适应人”为特点阶段;以“人—机—环境 系统”为特点阶段。 二、名词解释(25’) 3、工业设计: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 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 2、工业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应具有充分的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和视觉鉴赏力,能胜任于确定工业批量生产产品的材料、结构、机制、外形、色彩、表面涂敷和装潢。在不同阶段,可以侧重于工业产品上述方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在处理包装、广告、陈列和销售方面的问题时,除需要技术知识和经验之外,还需要视觉鉴赏,那么工业设计师也可以参与这方面工作。 3、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形体自身各部分的大小、长短、高低在度量上的比例关系,一般不涉及具体量值。尺度是指产品形体与人使用要求之间的尺寸关系,以及两者相比较所得到的印象,它是以一定的量来表示和说明质的某种标准。 4、舒适美:是指人们在使用某种产品的过程中,通过人机关系的协调一致而获得的一种美感。 5、形态仿生:将产品的外形设计成类似于某种生物的形态。 三、简答题(28’) 1、包豪斯的理论原则是什么? 废弃历史传统的形式和产品的外加装饰,主张形式依随功能,尊重结构的自身逻辑,强调几何造型的单纯明快,使产品具有简单的轮廓、光洁的外表,重视机械技术,促进标准化并考虑商业因素。 4、常见的视错觉有那些?

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于设计过程中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现简述如下。 ▲需求原则:产品的功能要求来自于需求。产品要满足客观的需求,这是一切设计最基本的出发点。不考虑客观需要会造成产品的积压和浪费。客观需求是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了的需求是设计升级换代产品的依据。客观需求有显需求和隐需求之分,显需求的发展可导致产品的不断改进、升级、更新、换代;隐需求的开发会导致创造发明,形成新颖的产品。 ▲信息原则:设计过程中的信息主要有市场信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测试信息和加工工艺信息等。设计人员应全面、充分、正确和可靠地掌握与设计有关的各种信息。用这些信息来正确引导产品规划、方案设计与详细设计,并使设计不断改进提高。 ▲创新原则:设计人员的大胆创新,有利于冲破各种传统观念和惯例的束缚,创造发明出各种各样原理独特、结构新颖的机械产品。 ▲系统原则:每个机械产品都可以看做一个待定的技术系统,设计产品就是用系统论的方法来求出功能结构系统,通过分析、综合与评价决策,使产品达到综合最优。 ▲收敛原则:为了寻求一个崭新的产品,在构思功能原理方案时,采用发散思维;为了得到一个新型产品,则必须综合多种信息,实行收敛思维。在发散思维基础上进行收敛思维,通常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优化原则:这属于广义优化,包括方案择优、设计参数优化、总体方案优化。也就是高效、优质、经济地完成设计任务。 ▲继承原则:将前人的成果,有批判地吸收,推陈出新,加以发扬,为我所用,这就是继承原则。设计人员悟性地掌握继承原则,可以事半功倍进行创新设计,可以集中

主要精力去解决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效益原则:设计中必须讲求效益,既要考虑技术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 ▲时间原则:加快设计研制时间,以抢先占领市场。同时,在设计时,要预测产品研制阶段内同类产品可能发生的变化,保证设计的产品投入市场后不至于沦为过时货。 ▲定量原则:在方案评选、造型技术美学、产品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等的评价,都尽量采用科学的定量方法。 ▲简化原则:在确保产品功能前提下,应力求设计出的产品简化,以降低产品成本,并确保质量。在产品初步设计阶段和改进设计阶段,尤应突出运用这个基本原则。 ▲审核原则:要实现高效、优质、经济的设计,必须对每一项设计步骤的信息,随时进行审核,确保每一步做到正确无误,竭力提高产品设计质量。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2010.12 试题类型: 判断题:2’X5 简答题:20’X2 论述题:20’X1;30’X1 1、先秦至两汉是我国设计美学形成的基础阶段,许多设计美学观念在这时开始形成。 2、先秦时期理论上较为突出的成就就是设计典籍《考工记》的出现。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墨子的“先质后文”、“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进一步强调了实用功能,反对浪费奢靡。 5、杨雄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提倡一种博大精深、富于崇高色彩的美。 6、按照郭沫若对青铜器的说法,青铜器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人化——神化——礼化——人化。 7、简要论述《考工记》设计学思想。 答:1、“阴阳五行”的道器统一观。是说各种事物现象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关系。2、“天人合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天时”、“地气”指的是自然方面的客观因素,“才美”、“工巧”则强调的是主体和主观因素。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工艺制作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并认为自然规律可以制约设计的优劣。3、“制器尚象”。《周易》中就已提到“制器尚象”,主张把有形之器与卦象等抽象符号联系起来,运用象征手法表现抽象的“意”。 8、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创作原则。 9、简要论述宋代哲学特征。 答:中国哲学美学在宋代现实儒道释三学融合,完成了以道德为本体和主题的中国人格美学.既不向往神仙或宗教的热狂境界,也渴慕治国平天下的世工业绩,它面向现实人生,高度重视生活情趣,任情感自然地流露和表现,鄙视宫廷艺术的富丽堂皇、雕琢伪饰。宋代美学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提倡“平淡天然的美”,以欧阳修、苏轼、严羽为代表;另一派是提倡客体化的、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理”,以邵雍、程璟、程颐、朱熹等哲学家为代表。 10、中国设计美学思想来源。 答:道家美学的思想对设计美学的影响。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及其学派,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心境与自然融合、与道同行的境界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佛教美学对中国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唐时期的禅宗,通过直觉、顿悟以求的精神解脱、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的理论。 11、中国传统设计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 P32 (结合课本适当张开论述答题) 答:1、中国传统设计中的“精气神” 2、中国设计中的“意”与“象” 3、中国设计美学中的“和”与“合” 12、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西方设计美学思想的鼻祖。(P37) 苏格拉地论述美和效用的关系问题对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 13、古希腊简述基本上是三种主要柱式,即多利克、伊奥尼亚和科斯林三种柱式结构。 14、多利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的特点。 答:(P39) 1、多利克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又被称为男性柱式 2、伊奥尼亚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由于曲线明显, 这一柱式结构又被称为女性柱式。 3、科林斯柱式的特点是装饰性强,但是在古希腊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典雅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科 林斯柱式。 15、奥古斯汀的美学著作《论美与适宜》中把美区分为“自在之美”和“自然之美”两种类型。 答:(P41第四段) 即事物本身的美和一个事物适宜于其他事物的美。奥古斯丁罗列出美的较为具体的特征和规律,它们包括平衡、类似、适宜、对称、比例、和谐等原则,统摄这些原则的“整体”。美不在于各种成份的量,而在于

产品设计开发的一般原则

产品设计开发的一般原则 一、以市场为导向 任何产品的开发,其目的意义都在于走入市场、创造价值及收益。因此,设计 开发的方向就必须以市场方面的需求为依据来确定,而市场需求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市场需求,一类是长期市场发展的方向。对于短期需求,有的产品在当前有很大的需求量,但技术含量不高或属过度性需求,在经过一段热潮之后,将有新一代产品将其代替。有的是在一定长的时间内,由于成本或技术原因。不可能被其它产品替代。对瞄准远期前景的产品市场,一些是高技术含量,现在已有明显的发展趋势,另一些是无竞争企业,高附加值和高风险的产品种类。对于一个研发部门来说,即要设计开发目前市场需求大的产品,还要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确定市场远期发展的动向,分析市场将来需求产品种类的可能性,从而确定研究开发能适应市场发展的产品。这样,即可以满足当前利润的创造,又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不致于在市场转化过程中手忙脚乱、造成被动。 在设计开发一种产品之前,首先应根据市场方面的调查,与最终用户直接接触。弄清楚产品应当具有的功能、各项技术指标、使用范围和对象、行业的要求和特点、国家标准的具体要求等。这样就可避免在开发过程中重复劳动。 二、总体结构的合理性 一个产品的结构、布局等,是关系到产品形象、功能实现、质量保证等方面的重要因素。除了应当考虑使用的环境状况和行业规范化要求之外,一般还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外形:美观、紧凑、平整。 2、内部结构:紧凑、连接可靠,便于调试、安装。 3、线路板:大小合理、布局合理,还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干扰的存在,以及避免 干扰的方法。 4、显示:明亮、清晰、易懂、完整。 三、产品的制造成本 在实现完全功能的前提下,设计产品时应当选用较便宜的元器件,比如CPU的选型、电容、电阻及晶体管的选型,还有布线结构尺寸等,都应当仔细考虑,当大批量生产时,这个细节考虑的效果就会明显显示出来,即使减小一分钱的成本,也会增加可观的效益。尤其是为了克服电磁兼容而需加装的元器件或电路,应当充分考虑,

何人可-工业设计概论背背

重点分析 ■手工艺设计阶段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局限,设计的产品大都是功能较简单的生活用品,如陶瓷制品、家具以及各种工具,其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手工艺劳动。 二是由于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是设计者与消费者彼此非常了解,这就在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建立了一种信任感,是设计者有一种对产品使用者负责的责任心,努力满足不同需要,因而产皮了众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一是生产出的产品具有丰富的个性和特征,装饰成了体现设计风格和提高产品身价的重要手段;二是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 ■陶器的发展 从陶器发展中可以了解到,产品的目的性来源于人类生活和劳动的需要,没有需要就不会去生产。从这一意义上说,产品的功能是基本的,它决定了产品的基本形体,如盆与罐的功能不同,基本的形体就不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可以在由功能决定的基本形体内创造各种各样富有特征和美感的形态。 陶器的设计赋予了器物以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后者集中体现在彩陶的装饰上。纹饰不单是装饰艺术,而且也是氏族共同体在文化上的一种表现,是一定的人群的标志。 ■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陶器。 到了明代,青花瓷成了瓷器的主流,尤以江西景德镇宣德青花瓷最为出色。 宣德青花瓷胎洁白细腻,青花颜料采用南洋传入的“苏泥勃青”,色调深沉雅静,浓厚处与釉汁渗合成斑点,产生深浅变化的自然美。 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 欧洲中世纪的设计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有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地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地装饰.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设计的杰出代表. ■"巴洛克"(Baroque)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娇揉造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巴洛克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其建筑设计常采用断裂山花或套叠山花,有意使一些建筑局部不完整。 ■洛可可式(Rococo),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河棕榈。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巴洛克和洛可可的比较

美学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美学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美学与工业设计的关系体现在方方面面,这里提到的是与民族传统美学的关系,全文谈到了其过去、现在、与将来两者的关系,提出民族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于工业设计,而工业设计反过来又影响作用于民族审美的观念。 众所周知,工业设计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主要的特点都体现在与其他学科的横向交叉中。诸如社会学、经济学、美学、哲学、历史学之类,它们的研究成果往往共同作用于工业设计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一项设计的目的在于创建一个综合统一的完美整体。人与生俱来的对艺术、传统、装饰、民族感的执著追求,导致了人们对“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形式”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审美观念的制约成为工业设计的一大逾越点,美学也成为工业设计的一大支柱。 我们知道,设计中的美学包括(1)功能美:即基于作品的结构及其使用材料而体现的美,这种美是与物体要实现的功能分不开的。例如:一把金属钢椅,配以黑色发亮的皮垫,就能够展现一种富贵、气派的效果。(2)形式美:这是基于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而展现给人的美,主要包括物体的色、形、声、质地等要素,同时也与作品的整齐、均衡、比例、对比、调和息息相关。就拿一台电视机来说,首先,它必须给人一种长宽比例的合度感,然后它的颜色、色调分配又要符合人们的基本审美情趣等等;(3)社会美、艺术美:这两种其实是基于前两种而来的,它们体现的是某个社会群体由其生存现状、历史等而来的审美价值观。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美有其不同的看法。打个比方说,白色——在西方是圣洁的颜色,因而被广泛使用,特别是用在建筑和婚礼上。然而,在东方一些国家,白色却是一种死亡的象征。 以上谈的是美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基本表现形式,每一种都蕴涵着及其丰富的内容,因此难以全部谈到。在这里,我仅就民族传统美学在工业设计中表现提一些个人看法。 一民族传统美学与工业设计关系的由来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民族的审美观,是与其生活的特定环境及环境所引起的社会意识分不开的。在50、6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我们的原始人祖先所产制的石制工具与自然存在的没加雕琢的石头是基本没有差别的。但从那微小的加工痕迹上我们可以发现人类自我意识从无到有的产生,这点意识酿就了源于实用而又超越实用的美。他们可能会因为工具太粗糙不规则难以握紧而把它打磨一下——这点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这确实是美学在设计中的第一次应用。 当然,这时候由于人们的生存都得不到比较有利的保障,谈不上形成什么民族传统文化,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使用的工具大抵上都是一样的。当社会有了漫长时期内的第一次进化,民族与社会意识不断地得到增强,人们在制造工具的同时,才或多或少地融进了本民族对美的看法。这一点从青铜器上作个说明:中国商朝的青铜器,向来是雕刻着一些有棱有角的花纹的而这些花纹要么体现狰狞、要么体现怪异,这与人们长期以来对鬼神的崇拜是分不开的。而在同一时期的罗马帝国,不管是他们的青铜器,还是他们的建筑之类,上面的雕刻内容却由神为人,把鬼神具体化为统治者及拥有人类外形的神。 这一点可以看作是民族传统美学在工业设计中的体现之始:有不同的民族背景,就有不同的工业设计作品。 二民族传统美学与工业设计关系的现状

简谈建筑设计的美学原则

简谈建筑设计的美学原则 摘要:建筑美不仅关系到建筑的面貌,同时也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市容,甚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活力,给市民带来美学的享受以及心灵上的抚慰。 【关键词】建筑;美学;设计;结合 引言 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主要标志。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其外观不仅可以反应一个时代的进程,同时也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建筑的美学性就是在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当下的施工设计水平以及时代美学法则的条件下,将美学与建筑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过程。二者在现实的发张中体现了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其结合的程度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历史的变迁步伐。 1 结构美学的历史传统 我国的建筑工程为人类的文明创造出十分伟大的业绩。长城是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也是地球上最雄伟壮观的建筑艺术品。 从赵州桥、芦沟桥、故宫、应县木塔、西安大小雁塔到

长安、平遥、兴县等城市的古城墙;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南京长江大桥、北京新图书馆,到亚运会建筑群、杨浦斜拉桥、许多出色的立交桥等等,哪一个不是卓越的结构工程和最迷人的艺术创造?哪一个不是从结构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出技术的美、工艺的美,从而加强了建筑艺术的美?说实在些,建筑物的内在美 ,首先在于结构的美。中国建筑有着几千年的结构美学传统,读一读醉人的“阿房宫赋”谁都会明白这一点。从欧美建筑发展的历史看,也不难发现相似的运动轨迹。1 8 世纪后期英国工程师TelfordT就是以结构表现建筑美的开创者。他18 15年设计的以铸铁为主材Craigellachie桥就是表现个人风格的典型例子。他特别关心结构的外观他把工程的技术质量和美学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另一位著名的结构工程师是美国的RoeblingJ.A,他是美国第一个结构艺术家。1 8 8 3 年他设计了著名的Broklyn桥,他的才华表现在能以低的工程造价使结构获得美的表现力并采用多种结构手法使桥具备人情味,让这种硕大而结实的建筑结构具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 2 建筑结构的美学原则 2.1结构力度美原则 建筑结构是承受各种荷载和作用的系统,它自然应当表现出力度。建筑结构的力度使人感到安全、奋起、充满信心与力量。

室内设计十大经典美学原则

干货|室内设计十大经典美学原则 1.比例与技巧 奥古斯丁曾经说过:“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一种悦目的颜色。”比例是物与物相对来说的,表明各种相对面间的度量关系,在美学中,最经典的比例分配莫过于“黄金分割”了;尺度是物与人(或其他易识别的不变要素)之间相比,不需涉及具体尺寸,完全凭感觉上的印象来把握。 注:比例是理性的、具体而标准的,可尺度却是感性的、抽象的。如果你没有特别的偏好,不妨就用1:0.618的比例来划居室空间吧,这是一个非常讨巧且有效的办法。

2.稳定与轻巧 稳定与轻巧几乎就是国人内心追求的写照,正统内敛、理性与感性兼容并蓄形成完美的生活方式。用这种心态来布置家居的话,与洛可可风格颇有不谋而合之处。以轻巧、自然、简洁、流畅为特点,将曲线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洛可可式家具,在近年的复古风中极为时尚。

注:软装布置得过重会让人觉得压抑、沉闷;过轻又会让人觉得轻浮、毛躁。要注意色彩的轻重结合,家具饰物的形状大小分配协调,整体布局的合理完善等问题。 3.调和与对比 “对比”是美的构成形式之一,在家居布置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无处不在,可用做对比的角度也很多。比如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色彩的冷暖对比、材料的质地对比、传统与现代的对比等等。 力求使家居风格产生更多层次、更多样式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各种不同节奏的生活方式。而调和则是将对比双方进行缓冲与融合的一种有效手段。

4.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是美感的共同语言,是创作和感受的关键。人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它们都是通过节奏与韵律的体现而造成美的感染力。成功的建筑总是以明确动人的节奏和韵律将无声的实体变为生动的语言和音乐,因而名扬于世。

产品设计的设计美学评价

产品设计的设计美学评价 摘要: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美的因素作为考察设计成果优劣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技术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产品,才会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体系理论为基础,以技术美和形式美为总纲,以体验美为节点,结合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试图探究产品设计美学的量化评价标准,为产品设计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美学评价方法。 关键词:设计美学评价;技术美;形式美;模糊评价法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美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状态,它是人类设计、创造本质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设计能使产品有效地使用,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提升产品的审美体验。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让见仁见智的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 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设计美学评价标准体系的架构基础 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CraigVogel教授与工程学院Jonathan Cagan教授合作创立、并在《创造突破性产品》一书

中推出的技术—形式定位图,显示了同一域的不同产品在技术和形式为轴的坐标系中的定位。根据他们在坐标体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及驱动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形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况,也了解可供选择的产品。他们所寻求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素质,并丰富生活的产品。形式与技术便成为我们在对产品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形式—技术坐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设计的美学理念融会其中,以此来作为的我们衡量产品设计的美学量化综合指标及评价内容。 二、设计美学模糊评价标准的具体阐述及数学模型的建 立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工业设计是人类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一种创新的社会 实践,是技术与与艺术形式的高度自觉。设计美则是建立在技术发展与形式创新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带来的 心理体验。设计美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在产品设计中探求技术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在设计活动中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 1.技术美 这里技术指的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即产品的使用功能、生

工业设计的概念要点

1. 工业设计的概念: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借技术、知识、训练、经验以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造型、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 2. 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时期:18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工业设计酝酿和探索时期。第二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工业设计形成和发展时期。第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结合紧密,因而取得重大成就。 3. 工业设计的核心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以大生产为前提,为人类创造“迷人”的用品。主要包括:①生活日用消费品;②工业设备;③交通运输工具; ④医疗器械;⑤文教用品;⑥通讯工具;⑦军事工业品。 4. 设计科学的定义设计科学是研究现代设计规律、任务、结构、方法、程式、法规、历史等的学科;是设计哲学、设计科学方法论等的总和;是设计思维与方法、技术与哲学、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群体等广角而又多元的交叉。 5. 设计的本质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 6. 什么是科学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以方法为对象的研究,包括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和扩展知识、补充新知识的方法。已成为独立的专门学科,方法论又称做方法学。此即科学方法论。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探索科学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一般结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 7. 四个层次了解设计模式方法论的结构科学方法论大体经历了四个层次: ①各种技术手段、操作规程等构成科学方法论的最低层次-经验层次;②反映各门学科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它属于各门学科本身的研究对象;③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是从各门学科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它不是某一学科独有的,而是各门学科共同适用的方法;④哲学方法,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题

浙江省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试行) 为便于工业设计从业人员参加全省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考试,根据《浙江省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浙人社发〔2012〕283号)和《浙江省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试点工作暂行办法和浙江省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浙人社发〔2012〕284号)规定,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目录 一、助理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3) 第一部分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题) (4) 第二部分设计实务(初级)(设计题) (7) 二、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9) 第一部分工业设计综合知识(知识题) (9) 第二部分设计实务(中级)(设计题) (13)

三、高级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16) 第一部分设计策划(分析题) (16) 四、参考书目 (20) 助理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题) 一、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考生工业设计的基础造型理论、工业设计史、设计程序和方法等有关知识,以及职业道德和与设计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 1.判断题 20% 2.单项选择题 50% 3.不定项选择题30% (四)卷面分数:100分 (五)评分标准:参考标准答案,正确答题给满分,错误答题扣除相应分数

三、考查要点 (一)工业设计通识基础 1.工业设计概念、分类、目标 2.工业设计的原则与重点 3.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心理学 4.工业设计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5.工业设计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关系(二)工业设计专业基础知识 1.工业设计程序和方法 2.工业设计与市场营销 (1)消费者分析 (2)市场调研分析 (3)产品定位 3.工业设计创意 (1)设计创新的模式

多媒体课件画面设计的美学原则

多媒体课件画面设计的美学原则 1、画面背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般来讲,多媒体课件画面背景应该追求色彩、风格、形式的统一性。多媒体课件组合了多种媒体表现的教学内容,为了美观,也为了主体表现不让人感觉突兀,安排适当的背景非常必要。 背景的颜色、图案要根据课件整体形象风格的要求来制作,原则是色彩尽量单一,形象尽量简洁,避免喧宾夺主。背景可以是单色,可以是图案性简单排列,可以是某种环境,也可以是根据其它画面要素。比如说标题、主体文字、图形、按钮等安排在适当的位置,对教学内容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包围、装饰的效果。统一的背景,传达给人们节奏感、安静感、韵律感、简洁感。 为突出教学课件内容所要表达的层次感或某种对应关系,可以在同一背景下切割、重叠出不同的色快或图案,用以衬托所要表达内容的层次或对应关系。 2、基本构图的整体性与目的性 多媒体课件画面的设计,应该把握基本构图的整体性和目的性。针对某一篇课文,要从基本风格去把握课文的主题与意境,要将课文的教学诉求溶入课件画面的整体设计中。例如课文解读古诗《登黄鹤楼》,如果设计成典雅、古朴、空旷、宁静的风格,我们应该选择的画面背景是统一、淡雅的浅蓝色、浅灰色或浅褐色,而不宜使用红色、黄色等作为画面背景色。 同样,在文字色彩、字体等因素的使用中也要有整体选择,比如选择与背景色协调(注意可辨性)或对比(不要破坏风格)的颜色。通过整体性的把握,避免课件画面表述的内容和风格出现残缺不全或支离破碎。 与此同时,要注意基本构图的目的性,无论是文字、色彩或图片,一切选择均要确保无损于意思的表达。对于中学生而言,课件画面的设计应该简洁、流畅和清晰,对于小学生而言,画面应该溶入更多的振奋人心的形状或图片,这也是目的性。 一张图片用于画面中,也要注意目的性,为了节省画面空间,为文字的清晰,有的图片只要可以表达内容、原理或意境就可以,对于图片中多余的部分可以裁剪,只保留特征性部分或主题部分;同时,对图片的裁剪也要考虑画面的风格。在前面讲过,水平的图片有开阔的感觉,竖式的图片则有挺拔的感觉。 3、字体设计的可辨性与艺术性 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因此,设计中的文字应避免繁杂零乱,使人易认、易懂,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忘记了文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

工业设计概论复习要点

工业设计概论复习要点 1.为什么说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答:人是最宝贵的存在物先秦时期战国思想家荀子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是世间万物最可贵者,所以人是世间万物的根本。 2.设计的非物质性与非物质社会 答: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形式”的非物质化和“功能”的超级化,逐渐使设计脱离物质的层面,向纯精神的东西过渡。因此,非物质性可以视为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一个全新的特征,设计学科是研究形式的生成、变换和感受的一门学科,通过非物质性的设计,为人类不断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及美好的方式。 3.物化意识有三个基本的内容: (1)规定物化人造物预先设计的目的; (2)规定人造物的本质和结构; (3)规定对人造物合乎目的的加工制作。 4.设计的含义:按照特定的目的进行有秩序、有条理的技术造型活动,是谋求物与人之间更好的协调,创造符合人类社会生理、心理需求的环境,并通过可视化表现打到具体化的过程。 5.设计的三大领域 生活是由人、社会、自然共同组成的,以人——自然——社会构成的生活世界三要素为对象,可将设计分成三个领域,既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 6.什么是产品设计。 人为了生存发展而对以立体工业品为主要对象的造型活动,是追求功能和使用价值的重要领域,是人与自然的媒介。 7.工设的基本概念 工业设计是由英文“Industry Design”翻译而来,由美国艺术家约瑟丶西奈尔于1919年首次提出的,是国际上公认的学术用语。 工业设计概念是以产品为对象的造型设计,它有别于手工业产品或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也可以说是将工业化赋予可能的、综合而有建设性的设计活动。 8.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的定义 1980年,第十一次年会上公布的最新修订的工业设计的定义: 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9.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10.所谓人格化过程,就是对人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归纳,提炼出人性化需求,从而使设计的人性化条件明确化与目标化,给物的人格化打下基础。

设计中的美学法则——比例与尺度

设计中的美学法则——比例与尺度 美学的基本原则 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稳定与技巧主从与重点 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 黄金比例黄金比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在艺术实践中应用的黄金比有一个宽容度较大的区域1: 2----3:4(0.571~0.666)裴波那切数列 人体美学一、黄金点:1.髋骨:头顶-足底之分割点2.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3.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4.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5.眉间点:发际-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6.鼻下点:发际-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7.唇珠点:鼻底-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二、黄金矩形:①躯体轮廓:肩宽与臀宽的平均数为宽,肩峰至臀底的高度为长②面部轮廓:眼水平线的面宽为宽,发际至颏底间距为长③鼻部轮廓:鼻翼为宽,鼻根至鼻底间距为长④唇部轮廓:静止状态时上下唇峰间距为宽,口角间距为长生活中的黄金比例优选法优选法是一种求最优化问题的方法。如在炼钢时需要加入某种化学元素来增

加钢材的强度,假设已知在每吨钢中需加某化学元素的量在1000—2000克之间,为了求得最恰当的加入量,需要在1000克与2000克这个区间中进行试验。 通常是取区间的中点(即1500克)作试验。然后将试验结果分别与1000克和2000克时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从中选取强度较高的两点作为新的区间,再取新区间的中点做试验,再比较端点,依次下去,直到取得最理想的结果。这种实验法称为对分法。但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快的实验方法,如果将实验点取在区间的0.618处,那么实验的次数将大大减少。这种取区间的0.618处作为试验点的方法就是一维的优选法,也称0.618法。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因素的问题,用“0.618法”做16次试验就可以完成“对分法”做2500次试验所达到的效果。 设计中的黄金比例东方明珠塔,塔高462.85米。设计师将在295米处设计了一个上球体,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非常协调、美观。埃菲尔铁塔在距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各有一个平台,计算表明:(300-115) /300=0.617。所得比值与黄金比0.618相差甚微,由此可见,埃菲尔铁塔第二层平台的位置,非常接近于全塔高度的黄金分割点,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层平台正是埃菲尔铁塔张开的四条腿开始收拢的转折点。 摄影中的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

产品设计开发的一般原则

产品设计开发的一般原 则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产品设计开发的一般原则 一、以市场为导向 任何产品的开发,其目的意义都在于走入市场、创造价值及收益。因此,设计 开发的方向就必须以市场方面的需求为依据来确定,而市场需求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市场需求,一类是长期市场发展的方向。对于短期需求,有的产品在当前有很大的需求量,但技术含量不高或属过度性需求,在经过一段热潮之后,将有新一代产品将其代替。有的是在一定长的时间内,由于成本或技术原因。不可能被其它产品替代。对瞄准远期前景的产品市场,一些是高技术含量,现在已有明显的发展趋势,另一些是无竞争企业,高附加值和高风险的产品种类。对于一个研发部门来说,即要设计开发目前市场需求大的产品,还要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确定市场远期发展的动向,分析市场将来需求产品种类的可能性,从而确定研究开发能适应市场发展的产品。这样,即可以满足当前利润的创造,又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不致于在市场转化过程中手忙脚乱、造成被动。 在设计开发一种产品之前,首先应根据市场方面的调查,与最终用户直接接触。弄清楚产品应当具有的功能、各项技术指标、使用范围和对象、行业的要求和特点、国家标准的具体要求等。这样就可避免在开发过程中重复劳动。 二、总体结构的合理性 一个产品的结构、布局等,是关系到产品形象、功能实现、质量保证等方面的重要因素。除了应当考虑使用的环境状况和行业规范化要求之外,一般还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外形:美观、紧凑、平整。 2、内部结构:紧凑、连接可靠,便于调试、安装。 3、线路板:大小合理、布局合理,还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干扰的存在,以 及避免干扰的方法。 4、显示:明亮、清晰、易懂、完整。 三、产品的制造成本 在实现完全功能的前提下,设计产品时应当选用较便宜的元器件,比如CPU的 选型、电容、电阻及晶体管的选型,还有布线结构尺寸等,都应当仔细考虑,当大批量生产时,这个细节考虑的效果就会明显显示出来,即使减小一分钱的成本,也会增加可观的效益。尤其是为了克服电磁兼容而需加装的元器件或电路,应当充分考虑,即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又要不增加大的成本。另外,在元器件的选型与定点方面,应同时选定两至三家工厂的产品,以备物料部采购方便。 四、质量保证 在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一开始就应考虑到使用寿命、元器件的选型等 问题。在方案进行必要的变更时,应认真进行记录,一方面保证开发过程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可对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一些关键的质量点进行必要的测试,以保证各项质量指标的满足。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IQC统一标准,还应注意执行所应用的行业性标准,以便为市场运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检验与测试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个产品,只有在技术性能、经济指标、整体造型、操作使用和可维修性等方面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协调一致,这样的设计才是合理的,才会受到用户的欢迎。因此,如何拟定机械设计的要求,是产品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前提。 1. 拟定设计要求的原则与方法 ▲设计要求拟定的一般原则是:详细而明确,合理而先进。详细就是尽可能列出全部设计要求,编制出一份设计要求明细表;明确就是对设计要求尽可能定量化。合理就是对设计要求的提出要适度、要实事求是;先进就是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产品在功能或技术性能、经济指标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设计要求定量化方法,视具体产品的情况而定。有些产品可依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来确定;有些可通过直接计算而得;有些可通过统计法、类比法、估算法、试验法等来确定。 2.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可分为主要要求和次要要求。主要要求是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功能、性能、技术经济指标的那些要求,次要要求是指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那些要求。 (1)主要要求

▲功能要求:即产品的功用。可以从人机功能分配、价值工程原理和技术可行性等三方面来分析。 ▲适应性要求:即对作业对象的特征、工作状况、环境条件等工况发生变化的适应程度。 ▲性能要求:即指产品所具有的工作特征。 ▲生产能力要求:是指产品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完成工作量的多少。 ▲可靠性要求:是指产品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在预期使用寿命内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使用寿命:是指正常使用条件下,因磨损等原因引起产品技术性能、经济指标下降在允许范围内而无须大修的延续工作的期限。 ▲效率要求:是指输入量的有效利用程度。 ▲使用经济性要求: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与同时间内使用费用的差值。 ▲成本要求。 ▲人机工程学要求。 ▲安全防护、自动报警要求。 ▲与环境适应的要求。 ▲运输、包装的要求。 (2) 其他设计要求(为了保证实现主要设计要求而提出的要求)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个产品,只有在技术性能、经济指标、整体造型、操作使用和可维修性等方面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协调一致,这样的设计才是合理的,才会受到用户的欢迎。因此,如何拟定机械设 计的要求,是产品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前提。 1. 拟定设计要求的原则与方法 ▲设计要求拟定的一般原则是:详细而明确,合理而先进。详细就是尽可能列出全部设计要求,编制出一份设计要求明细表;明确就是对设计要求尽可能定量化。合理就是对设计要求的提出要适度、要实事求是;先进就是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产品在功能或技术性能、 经济指标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设计要求定量化方法,视具体产品的情况而定。有些产品可依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来确定;有些可通过直接计算而得;有些可通过统计法、类比法、估算法、试验法等来 确定。 2.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可分为主要要求和次要要求。主要要求是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功能、性能、技术经济指标的那些要求,次要要求是指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那些要求。 (1)主要要求 ▲功能要求:即产品的功用。可以从人机功能分配、价值工程原理和技术可行性等三方面来 分析。 ▲适应性要求:即对作业对象的特征、工作状况、环境条件等工况发生变化的适应程度。 ▲性能要求:即指产品所具有的工作特征。 ▲生产能力要求:是指产品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完成工作量的多少。 ▲可靠性要求:是指产品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在预期使用寿命内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使用寿命:是指正常使用条件下,因磨损等原因引起产品技术性能、经济指标下降在允许 范围内而无须大修的延续工作的期限。 ▲效率要求:是指输入量的有效利用程度。 ▲使用经济性要求: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与同时间内使用费用的差值。 ▲成本要求。 ▲人机工程学要求。 ▲安全防护、自动报警要求。 ▲与环境适应的要求。 ▲运输、包装的要求。 (2)其他设计要求(为了保证实现主要设计要求而提出的要求) ▲强度、刚度要求。 ▲制造工艺要求。 ▲零件加工技术要求。 ▲各作业动作间的协调配合要求。 以上的各项设计要求对于各种产品设计都是适用的。但是,某一具体的产品设计,所涉及的设计要求的内容,其主次轻重是不同的。设计人员应做具体分析,以拟订出详细、明确、合理而又先进的设计要求。在拟定设计要求时,要着重考虑人、机、材料、成本,一般简称为四个M(Man,Machine,Material,Money)。对于机械设计的可靠性、适用性与完善性的考虑,一般可以归结为:保证功能要求与适当使用寿命下不断降低成本。 1.4 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于设计过程中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现简述如下。 ▲需求原则:产品的功能要求来自于需求。产品要满足客观的需求,这是一切设计最基本的

工业设计(以工学、美学等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

.工业设计(以工学、美学等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目录 1发展 2学术概念 ?设计 ?广义概念 ?狭义概念 3历史沿革 4名词解释 5专业设置 ?专科 ?本科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主修课程 ?基础课程 ?实践教学 6就业去向 7简介 8开设院校 9发展趋势 ?工业产品 ?国家战略 ?产业升级 10发展背景 ?传统工业 ?现代工业 11阶段历史 ?魏玛时期 ?德绍时期 ?柏林时期 12设计理念 13学术范畴 14行业范畴 ?产品设计 ?企业形象设计 ?环境设计 ?设计管理 15社会职能 16社会特征 ?社会活动 ?社会价值 17社会分工

?合理 ?降低成本 ?艺术性 ?产品系列化 19行业推广 ?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当人类第一次把石头当作做工具时,第一次装饰洞穴设计就开始了。实际上,工业设计(英文表述方式:Industry Design,Directindustry)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至今已有250多年。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比较系统地引进工业设计的理念、方法30多年中,前20多年发展缓慢。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转变发展方式的需求,十年工业设计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次有相关重要指示和批示;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都列入了要发展工业设计;2010年,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了专门文件《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2011年底,国务院发出的《工业转型升级》五年规划,以及201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这两份重要文件,都具体强调了要发展工业设计。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深圳等20多个省、市和地级市都制定了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大环境”大大改善的情况下,一些原来领先的企业继续领跑,一批新兴后上企业急步向前,涌现了一批领军人物和优秀产品,许多产品不但获得国内“红星奖”,还获得国际上知名的奖项。2011年深圳各类工业设计机构近5000家,在职专业工业设计师及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2010年度工业设计产值近20亿,2011年工业设计产值增长也在25%以上,而通过工业设计带来的产业附加值超过千亿。同时,深圳已经形成具有集聚效应的创意设计产业园区45个,广东省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和企业共6家。2011年,上善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一款专门适于老人、小孩等人群开启的小瓶盖,一举摘得2011年德国红点奖。 我国设计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设计产业呈现欣欣向荣局面的同时,总体水平上还与成熟的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但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问题就在于如何正确合理地引导,这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发展的经验,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模式,实现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腾飞。 2学术概念编辑 设计 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 美国工业设计协会IDSA(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 ) :工业设计是一项专门的服务性工作,为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利益而对产品和产品系列的外形、功能和使用价值进行优选。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作了如下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视觉及心理感受,而赋予产品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 广义概念 广义工业设计(Generalized Industrial Design) 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