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围压作用下原煤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张

合集下载

低围压沉积岩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低围压沉积岩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4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力学与建筑丁 程学院 ,北京
10 8 ) 0 0 3

要 :为 了研 究 分析岩性 、围压 两 因素对 于沉积岩 渗透 率 的影响 ,对 葛亭煤矿 16 1工 作 10
面底 板 典型 的砂岩 和泥 岩 两种 沉积 岩进行 较低 围压 的全应 力应 变渗 透特性 试验 。研 究证 明 :灰 岩

炭 工 程
2 1 第 6期 0 2年
低 围 压 沉 积 岩 渗 透 特 性 试 验 研 究
孙熙震 ,张 磊。 ,刘珂 铭 ,李海峰
(.“东 科 技 大 学 矿 山灾 害 预 防 控 制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山 东 青 岛 1 』 2 .淄博 矿 业 集 葛 亭 煤 矿 , 山东 济 宁 22 5 ; 7 0 京 )资 源 与 安 全 1 程 学 院 ,北 京 北 一 26 l; 6 5 0
r t ft e i n ay r c , a ts n te f l sr s ae o he s d me t r o k e to h ul te s— sr i e m e b ef au e t l w uro n n r s u e wa o du — tan p r a l e tr swi o s r u dig p e s r sc n c h t d o h y c ls n tne a d mud tne s dm e a y r c s o he fo ri .11 c a mi n a C o ti i . e n te tpia a dso n so e i ntr o k ft o n No l 601 o l nig f C fGetng M ne
Ab ta t I r e t d n n lz wo fc os o e l h l g n ur u d n r s u e'f ce o te t r af i s r c : n o d rt s y a d a ay e t a tr ft i o o y a d s ro n i g p e s r a e td t h ) me t l y o u h t f e i t

三轴应力作用下煤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

三轴应力作用下煤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
图, 详见图 2 一 图 50 表1
轴压
MPa
2 .0 3.0
2) 实验中要求煤样试件对 甲烷气的吸附作用必 须达到饱和状态, 此时可分别测定轴向、 横向应变值 , 瓦斯渗流量等;测试完毕后才开始增加下一级的气体 孔隙压力。 3) 待围压和煤层气孔隙压力均达到所要求的数 值后, 才开始由压力试验机施加下一级轴压。在实验 全过程中, 为了保持静力加载状态, 加载速率保持在
2 . 3 18 0 . 9 2 7 0 . 8 15 0 . 7 6 2 0 . 7 0 2 2 . 08 6 0 . 869 0 . 6 85 0 . 6 34 0 . 562
4.0
6 .0
a o l Z l 4 1
0
2 .0
0
3 .0
0
3 .0
0 4 .0
( ’ :No. 7 一7 煤样 )
图1 实验装置原理示意图
文献标识码 :A
1. 1 均质煤样制备
根据作者应用研究 目的 , 实验煤样取 自重庆市松
藻矿务局打通二矿的6 号、号、号煤层及其夹层「 7 8 710
本实验采用成型模拟试样。在成型煤样加工 中, 先将 所取煤样用粉碎机粉碎, 并筛选其中介于 40 一80 目 ( 粒径 0 . 1- 0 . 2 mm) 之间的煤粉 , 然后将煤粉在 100 MPa 压 力 下压缩 成 型 , 成 型煤样 试 件规格 为 其
了寻求地应力场与煤层瓦斯渗流场的固气藕合数值模 拟, 赵阳升提出在三轴应力作用下原煤样瓦斯渗透率
与 地应力和孔隙瓦斯压力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囚。为
了寻求在地应力场作用下多煤层系统瓦斯越流场的固 气藕合数值模拟, 应用拟连续介质理论, 有必要探讨在 三轴应力作用下均质煤样瓦斯渗透率与地应力和孔隙

围压对峰后岩石非Darcy流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围压对峰后岩石非Darcy流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有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本 文基 于岩 石渗 透试 验装 置 与 MT S 8 1 5 . 0 2岩 石 力 学伺服 试 验 系统 , 研 究给 出 了峰后 砂 泥岩 、 灰岩 、 砂 岩在 不 同 围压 下 的 非 D a r c y流 渗透 特 性 。 以上 试验 研 究表 明 , 峰 后 岩 石非 D a r c y流渗透 率 随着 围压 的增 大而 下降 , 其 关 系可近 似 用指数 函数 拟合 ; 而峰后 岩 石 非 D a r - c y流 因子 的绝对值 随 围压 的增 大 呈增 大趋 势 , 其 关 系可近似 用对数 函数 拟合 。 关键 词 : 峰 后 岩石 ; 非D a r c y流 ; 渗透特 性 ; 试验
样 轴 向线 成 直线分 布 :
渗 透特性 的影 响对 峰 后 岩 石 非 D a r c y渗 流 系统 的
失 稳具 有 十分重 要 的意义 。
本 文 利 用 获得 专 利 权 的岩 石 渗 透试 验 装 置 与 M T S 8 1 5 . 0 2岩石 力 学 伺 服试 验 系 统 组合 成 一 种新
Au g .2 01 3
文章 编 号
1 0 0 0—5 2 6 9 ( 2 0 1 3 ) 0 4— 0 0 4 3—0 4
围压 对 峰 后 岩 石 非 Da r c y流 渗 透 特 性 影 响 的 试 验 研 究
卜万 奎
( 菏泽 学院, 山东 菏泽 2 7 4 0 1 5 )

要: 研 究围压 对峰 后岩 石非 D a r c y流渗 透特性 的影 响 对峰 后 岩石 非 D a r c y渗 流 系统 的 失稳 具
给出了这三种岩样的非 D a r c y 流渗透率和非 D a r c y

煤储层应力敏感性试验及其评价新方法

煤储层应力敏感性试验及其评价新方法

煤储层应力敏感性试验及其评价新方法杨延辉;孟召平;张纪星【摘要】The stress sensitivity of the coal reservoir is one of the key ge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coalbed methane well productivity, so how to reduce or avoid the effect of stress sensitivity on permeability is a question worth considering in CBM wells produc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experiment of coal samples on permeability under different stress condition, the change law of permeability affected by effective stress has been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existing stress sensitivity evaluation parameters of coal reservoir, new stress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S1 and S2 were proposed, and the impact law of the effective stress on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reservoir was revealed. It is shown that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reservoir reduces with the increasing effective pressure by the negative exponential law and coal reservoir exhibits obvious stress sensitivity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BM wells.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reservoircooperatively responsestocoal strain under different stress condition. The stress sensitivity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tested coal samples is 0.099~0.115 MPa–1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0.108MPa–1, an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well testing analysis results. The stress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1is 0.383~0.436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0.414, and the stress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2 is 0.572~0.666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0.625. The defined stress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S1andS2 in this paper exhibit integrality and uniqueness, an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coal reservoir stress sensitivity when combining with the stress sensitivity regression coefficienta.%煤储层应力敏感性是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关键地质因素,在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如何降低或避免煤储层应力敏感性对渗透性的影响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岩土力学》2009年第9期被EI收录论文(57篇,收录率100%)

《岩土力学》2009年第9期被EI收录论文(57篇,收录率100%)
超 固结黏 土单调 和耦合 循环 的剪切特 性研 究
26 —2 7 59 54
2 7 5 5— 2 8 50 2 8 —2 8 5 1 57 2 8 5 8— 2 9 54 2 9 5 5— 2 9 58 2 9 —2 0 5 9 64 2 0 —2 O 6 5 6 8 2 0 —2 5 6 9 — 61 2 6 22 61 — 6 2 22 —22 6 3 68 22 —23 6 9 62
曲线拟 合法 对路基 小变 形情形 适用性研 究
高 千 ,王 靖 ,杨志法 ,等 黄庆享 ,张
尹光 志 ,岳
2 1 —2 2 73—7 1
2 2 7 2— 2 2 7 6 2 2 —23 7 7—7 2
2 3 —23 7 3 7 6 23—24 7 7 7 0
沛 ,董爱菊
顺 ,钟 焘 ,等
张 虎元 ,冯 蕾 ,吴军荣 ,等 飞 ,等 王星运 ,陈善 雄 ,余
爆炸挤 淤筑 堤沉 降的 V rus预 测 e l h t 生石 灰处 理高含水 率疏 浚淤泥 的含水 率变 化规律 研究 桩 基负摩擦 力 的下拉荷 载与 时间关 系研究 试 验模 型位移场 中 的几种光 学测量 方法 比较 极限状态 及变 形量控 制下 自平衡试 桩承 载力分 析 钙质石 灰岩 中桩基轴 向承载 特性 的有 限元分析 洞桩法 大断 面群洞 交叉隧 道初 衬数值模 拟 锚杆对 围岩 的加 固效果和 动载 响应 的数值 分析 隧道 衬砌 空洞探地 雷达 图谱正 演模拟 研究
深厚覆 盖层坝 基防渗 墙深 度研究
2 7 —28 6 9 6 5
28 —29 6 6 6 0 29 —29 6 1—6 6
清 ,陈剑 平
王 义锋 ,章
黄 广龙 ,惠

液氮超低温作用引起煤体渗透率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液氮超低温作用引起煤体渗透率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Vol. 30 ! No. 6June 2021第30卷第6期2021年6月中国矿业CHINA MINING MAGAZINE液氮超低温作用引起煤体渗透率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程波12颜文学1!!凌南12舒海12(1.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7;2.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37)摘要:为探究液氮致裂煤层增渗技术的可行性,对其技术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液氮超低温作用对煤体孔隙率与渗透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液氮超低温的作用使得煤样试件的内 部温度骤然降低,因液氮的超低温作用而产生的应力已超过了抗拉强度,形成新的裂隙,使得煤样的渗透率增加了 2倍以上,孔隙率增加了近15倍;在液氮超低温作用时间超过一定阈值后,两者数值增大的趋势减缓。

结合热力学和断裂力学的理论,构建了液氮超低温作用下煤体温度分布的数学物理模型,进一步获得了液氮作用下煤体温度场与应力场解析解,阐释了液氮对煤体内裂隙发育、发展的作用机制%关键词:瓦斯抽采;渗透特性;液氮;致裂中图分类号:TD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21)06-0171-06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echnology of increasing permeabilityin the cracked coal seam caused by liquid nitrogenCHENG Bo 112 ! YAN Wenxue 1'2 , LING Nan 1'2 , SHU Hai 1'2(1 StateKeyLaboratoryoftheGasDisasterDetecting !Preventing and Emergency Controlling , Chongqing 400037, China ;2.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Chongqing400037!China )Abstract :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echnology of increasing permeability of coal seam causedbyliquidniTrogen !TheTheoryofTheTechnologyisanalyzed andThee f ecTofulTra-lowTemperaTureofliquid nirogenonTheporosiyandpermeabiliyofcoalbodyissTudiedbyThe meThodofexperimenTalTesT.TheresulsshowThaTThee f ecTofulra-lowTemperaTureofliquidnirogen makesTheinTernalTemperaTureof coalsample suddenly reduce !and The sTress produced by ulTra-low TemperaTure ofliquid niTrogen hasexceededTheTensilesTressThepermeabiliyandporosiyofcoalsamplesincreasedbymoreThan2Timesand nearly1.5TimesrespecTively.WhenTheTimeofulTra-lowTemperaTureacionofliquidnirogenexceededacerTainThreshold !The Trend ofincrease ofThe Two values slow 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Thermodynamics and fracTure mechanics !The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model of coal TemperaTuredisTribu ion underThe ac ion of liquid ni rogen aTul ra-lowTemperaTure is consTrucTed !andThe analyTical soluTionofcoalTemperaTurefieldandsTressfieldunderTheacionofliquidniTrogenisobTained !andThemechanism of liquid ni rogen onThe developmenTand developmenTof coal fracTure is explained.Keywords : gas extraction ;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 liquid nitrogen ; cracking收稿日期:2020-02-19 责任编辑:赵奎涛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资助(编号"1774319);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编号:2016ZX05067-004-004)第一作者简介:程波(1985 — ),男,硕士,副研究员,从事煤矿瓦斯灾害治理及矿用安全装备检测技术研究工作,E-mail : cumtchengbo@ 163. com 。

脆性材料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的加载速率效应

脆性材料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的加载速率效应

脆性材料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的加载速率效应TANG Yuhao;LI Shuncai;Сламцн Ва(б)цм Иосцфовцч;YU Qiu【摘要】利用电子材料试验机及岩石三轴试验机对铸铁、煤、砂岩3种脆性材料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了它们的应力-应变曲线及抗压强度与压缩率随加载速率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①3种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随加载速率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铸铁的抗压强度先减小后增加,煤样的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而砂岩的抗压强度则持续减小.②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铸铁、煤的抗压强度与各自的压缩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③铸铁的抗压强度是煤样的近15倍,而煤样的最大压缩率是铸铁的近28倍.【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9(038)005【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脆性材料;单轴压缩;加载速率;力学特性【作者】TANG Yuhao;LI Shuncai;Сламцн Ва(б)цм Иосцфовцч;YU Qiu【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80 引言脆性材料一般是指在拉伸、冲击等外力作用下产生很小变形(延伸率小于5%),即破坏断裂的材料。

脆性材料具有抗拉强度低、塑性性能差,但抗压强度好、价格低廉等特征,因而在工程实际中作为抗压材料广泛应用。

铸铁、煤和砂岩是工程中常用的脆性材料,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具有性能较脆、韧性较低的特点;煤、砂岩是沉积岩,煤体内部含有大量的裂隙、孔隙、层理等诸多缺陷,因而具有均质性较差、加工困难、离散性大等特点;砂岩主要由各种砂粒胶结而成,结构较稳定。

加载速率、材料非均质性及加工工艺、温度等因素影响脆性材料的力学特性,赵宏刚等[1]通过加卸载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卸载速率下原煤的力学特性和渗透演化规律。

李海涛等[2]研究了加载速率变化对介质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现场条件下低卸载速率配合均匀弱化介质的手段保证高强度生产的安全。

深部煤体采动应力下双曲函数型渗透率模型

深部煤体采动应力下双曲函数型渗透率模型

深部煤体采动应力下双曲函数型渗透率模型王路军;周宏伟;荣腾龙;任伟光【摘要】深部资源开采中,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演化规律成为煤炭开采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煤体常规三轴渗流实验和采动应力路径下渗流实验对比分析,发现深部含瓦斯煤体在采动应力路径下其渗透率-体积应变异于常规三轴渗透实验.煤体常规三轴实验主要以三向应力加载为路径,而煤体在不断采出过程中其应力路径主要表现为特定方向加载其他方向卸荷的过程,可凝练为加轴压卸围压的应力路径,而应力-应变分析的起始点为静水压力状态,这必然引起煤体力学物理性质异于三向加载条件的行为.在采动应力条件下的渗透率-体应变空间内,以煤体体应变扩容点为界,当体应变达到扩容点后,随着体应变从压缩变形转换为膨胀变形,渗透率呈现出降低、稳态、增加的过程.为了定量地描述深部煤体渗透率在采动破坏或流变失稳过程中先减小后增大的行为,基于在体积应变空间内真实渗透网络是所有可能渗透网络中最优演化形式的假设,建立以渗透率、体积应变为变量的泛函关系,从而得出由体积应变表示的渗透率表达式.考虑深部煤体流变过程,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推导的煤体体积蠕变方程代入渗透率函数中,得出以轴向应变为自变量的渗透率表达式.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对渗透率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最优渗透网络得出的渗透率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煤体渗透率在破坏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同时也可拟合流变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趋势.【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9(044)003【总页数】8页(P941-948)【关键词】渗透率;双曲函数;深部煤体;采动应力;体积应变【作者】王路军;周宏伟;荣腾龙;任伟光【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21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煤岩体处于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透压环境中,在开采扰动的条件下,岩爆、煤与瓦斯突出、巷道难以支护等现象发生概率随之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0.12677/me.2018.62010
70
矿山工程
张东明 等
指出,水分及围压都是影响煤样渗透率的重要因素,且与渗透率呈负相关关系。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水分 对含瓦斯煤渗透特性影响的研究较少,且大多实验研究采用型煤进行。因此,本文采用原煤研究卸围压 作用下不同瓦斯压力和不同含水率条件含瓦斯煤渗透特性,以期对低渗煤层瓦斯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 导。
2. 实验装置与方案
2.1. 实验装置
实验采用重庆大学自行研制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装置[10],如图 1 所示。
2.2. 实验样品
度大于 100 mm 的岩芯,然后利用端磨机将岩芯打磨成∅50 × 100 mm 的标准煤样,且将试件的端面平整 本实验样品取自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 2 + 3#煤层, 首先利用∅50 mm 的岩芯管在新鲜块煤上钻取出长
Keywords
Unloading Confining, Moisture Content, Permeability, Coal Containing Gas, Experimental Research
卸围压作用下原煤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张东明1,2,杨玉顺2
关键词
卸围压,含水率,渗透率,含瓦斯煤,试验研究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Open Access
1. 引言
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灾害中较为突出的事故之一,尤其是高瓦斯低渗煤层严重制约我国煤与瓦斯资 源的安全共采[1] [2]。同时,煤层渗透率也是影响煤层瓦斯赋存、运移、抽放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参 数之一, 煤层瓦斯抽采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手段之一, 地下采煤过程中瓦斯向煤体破坏区域运移, 而瓦斯在煤层中运移受煤体结构、地质构造、应力状态、 水分特性等多重因素影响。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 前方煤体应力状态发生变化,经历复杂的加载和卸载的共同作用。不同加卸载条件对含瓦斯煤的力学特 性有不同的影响。目前,对于不同卸荷条件下含瓦斯煤岩变形特性及渗透规律研究较多,祝捷等[3]认为 有效应力是研究煤体变形和渗透率关系的重要参数。 许江等[4] [5]研究了加卸载及循环载荷下煤样渗透率 变化规律;Jiang 等[6]研究了在分级循环加载条件下煤体的渗透性、声发射特性和能量耗散特性。孙光中 等[7]认为循环加卸载使煤样中孔隙进一步压缩,渗透率损失量增大,同时渗透率对于有效应力的敏感度 降低。王登科等[8]分析了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含瓦斯煤渗透特性,并建立了渗透率与轴向压力、围压、瓦 斯压力等之间的关系。 以上研究大多是对干燥煤样进行,而煤层中瓦斯抽采必然伴随着水分的存在,特别是下行孔进行瓦 斯抽采是更是受到水的影响,因此考虑水分的影响更能客观反映出瓦斯气体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和流动 规律。目前关于水分对含瓦斯煤渗透特性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冯增朝等[9]从吸附角度考虑了含水率的 影响;尹光志等[10]研究认为煤体含水率与甲烷有效渗透率关系可用线性函数表述;Wang 等[11]以构造 没为研究究对象认为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煤的孔隙率降低,从而最终导致煤的渗透率降低;魏建平等[12]
张东明 等
加卸载比 5:1;含水率煤样,制取不同含水率分别为 1.18%、1.78%、2.11%、2.82%和 3.28%,固定瓦斯 压力 1.0 MPa,加卸载比 5:1 条件下,卸围压后瓦斯煤力学性质的演化特性以及渗透率变化规律。 本次渗透试验采用纯度为 99.99%的甲烷气体,试验过程中控制 p1 < 围压(σ2 = σ3),否则会使热缩管 密封失效而使试验失败。试验数据记录频率是 1 s/次。试验前,首先用标准金属试件对系统的气密性进行 检测。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 先用热缩管密封煤样, 防止试验过程中瓦斯气体从侧面逸出, 具体: 用硅胶均匀涂抹煤样侧表面, 置于通风处晾干。截取长 15 cm 热缩管,将煤样放入管内中部,把试样置于底座上,放上压头,用电吹 风对热缩管加热使其收缩紧握于煤样、底座及上压头,用金属箍固定热缩管两端于底座和压头上,待硅 胶干后小心放下压力室,拧紧螺丝使其与基座紧密结合,把渗流系统推上压力机平台准备试验。 2) 启动液压油泵,关闭出气阀门,打开排气阀排出压力室内空气,调节控制围压阀门,根据试验方 案加载初始轴压和围压至静水压力 3 MPa。 3) 检查装置的密封性,确认无误后连接进气管,打开瓦斯罐开关,调节减压阀往煤样中通入瓦斯气 体,施加瓦斯压力至预定值,并保持瓦斯压力不变,让煤样充分吸附 24 h。 4) 待瓦斯吸附平衡(约 24 h)后, 轴压以 0.05 kN/s 加载至 12 MPa, 围压以 0.02 MPa/s 加载至 9 MPa; 固定轴压,然后以 5:1 速率卸载围压至高于瓦斯压力 0.5 MPa。 5) 更换煤样,改变瓦斯压力或煤样含水率,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新的瓦斯渗流试验。
Mine Engineering 矿山工程, 2018, 6(2), 69-77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8 in Hans. /journal/me https:///10.12677/me.2018.62010
3
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杉木树煤矿,四川 宜宾
收稿日期:2018年3月30日;录用日期:2018年4月16日;发布日期:2018年4月23日


利用自行研制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试验装置,以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2 + 3#煤层制作的 原煤样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瓦斯压力和不同含水率卸围压条件下(固定轴压卸围压)含瓦斯煤渗透特性 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卸载,煤样孔隙缓慢张开,孔隙率增大,气体通过煤样能力增 强,煤样渗透率逐渐增大,且煤样渗透率与围压呈负指数函数关系;卸围压初期煤样渗透率随瓦斯压力 的增加逐渐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加呈波动状减小;瓦斯压力越大,煤样渗透率越高。含水率越大,煤样 渗透率越低;卸载过程中煤样径向应变逐渐恢复呈上凸型缓慢增大,加卸载过程中煤样泊松比随径向应 变的增加呈下凸型减小。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重庆
文章引用: 张东明, 杨玉顺, 杨松, 孙文德, 薛燕光. 卸围压作用下原煤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 矿山工程, 2018, 6(2): 69-77. DOI: 10.12677/me.2018.62010
张东明 等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epage Properties of Raw Coal under Unloading Confining Pressure
Dongming Zhang1,2, Yushun Yang1,2, Song Yang3, Wende Sun3, Yanguang Xue1,2
1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Mine Disaster Dynamics and Control,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3 Shanmushu Mine, FuRong Company, Sichuan Coal Group, Yibin Sichuan Received: Mar. 30 , 2018; accepted: Apr. 16 , 2018; published: Apr. 23 , 2018
Figure 1. Tri-axial stress thermal-hydrological-mechanical Coal Gas Permeameter 图 1. 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装置
Figure 2. Raw coal samples for testing 图 2. 试验所用原煤煤样 DOI: 10.12677/me.2018.62010 71 矿山工程
度控制的 0.05 mm 内,最后将制作好的原煤试样置于干燥箱内烘干,煤样如图 2 所示。
2.3. 试验方案
为了获得卸围压条件下含瓦斯煤力学性质的演化特性以及渗透率变化规律,分别选取烘干煤样和制 作不同含水率煤样。 烘干煤样选取不同瓦斯压力分别为 0.5 MPa、 1.0 MPa、 1.5 MPa、 2.0 MPa 和 3.0 MPa,
th th rd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M coupled with servo-controlled seepage apparatus for containing-gas coal”, performed on raw coal samples of 2 + 3# coal seam in Shamushu coal mine, Sichuan coal group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permeability property with different gas pressure and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 these tests include fixed axial stress and unloading confining str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unloading confining pressure, the pores of coal samples open slowly, the porosity increases, the gas permeability increases, and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ample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confining pressure is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ample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 pressure,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 in early stage of unloading confining pressure. The higher the gas pressure, the higher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amples. The greater the water content, the lower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amples. During the unloading process, the radial strain of coal sample gradually recovers and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the Poisson’s ratio of coal sampl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adial strain dur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