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的概念、作用、特点、分类和几个相关理论

合集下载

现代港口知识点总结

现代港口知识点总结

现代港口知识点总结一、港口概述1.港口的定义港口是指供船只停泊、装卸货物、换乘旅客和进行修理等业务的地方。

港口是海上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纽带。

2.港口的分类根据港口的功能和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内河港口、海港和混合港口。

内河港口位于河流沿岸,主要服务于河运船只;海港通常位于海岸线,服务于海洋运输;混合港口则是兼顾内河和海洋运输的港口。

3.港口的重要性港口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海洋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

港口连接着内外贸易,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港口也是国家安全和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着国家的海上利益。

二、港口基础设施1.码头码头是进行装卸船舶和货物的重要场所,主要包括泊位、岸边设施和作业设备等。

泊位是供船只停靠的地方,通常分为泊位头、泊位岸缘和泊位基础等部分;岸边设施包括堤岸、泊位墙、护岸等;作业设备包括起重机、装卸机械、堆垛机等。

2.仓库仓库是用于存储货物的建筑,主要包括散货仓库、集装箱堆场、冷藏库等。

散货仓库主要用于存放散装货物,如粮食、矿石等;集装箱堆场是用于存放集装箱货物的场地,通常配有堆存设备和吊车等;冷藏库主要用于存放需要冷藏或冷冻的货物。

3.航道航道是船只航行的通道,它连接着港口和公海。

航道的维护和管理对保障船只安全航行至关重要,主要包括航道测量、疏浚和标志等工作。

4.港口设施港口设施包括通航设施、安全设施、环保设施等。

通航设施主要包括航标、航道灯、锚地等;安全设施包括码头安全设备、防火设施、应急救援设备等;环保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声响控制设施等。

三、港口经营管理1.港口规划港口规划是指对港口发展和建设进行规划设计的工作。

港口规划要充分考虑港口现状、发展需求、交通、环境和安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港口布局、码头类型、作业设备配置等。

2.港口经营港口经营是指管理者对港口运营的综合管理工作,包括航运管理、码头经营、货物装卸、仓储管理、安全管理等。

港口经营要充分发挥港口的功能,提高港口的效益和运营水平。

港口基础知识及港口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

港口基础知识及港口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

港口基础知识及港口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港口基础知识及港口管理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念一、港口二、港口的分类三、港口通过能力和吞吐量四、港口腹地五、港口组成部分六、港址选择与港口布置第二章港口水工建筑物一、码头的组成二、码头分类三、码头荷载分类四、码头地面使用荷载包括的内容五、船舶荷载分类六、码头前沿高程确定七、码头泊位数量确定八、港口水工建筑物抗震设防的标准九、重力式码头的组成及适用条件十、高桩码头的组成十一、浮码头的组成十二、浮码头的型式十三、防冲撞设备分类十四、防波堤类型第三章港口装卸一、货物分类二、危险货物三、爆炸品的类型四、货物包装的作用及不同包装的定义五、包装代码的组成六、易燃或有毒气体的一般积载预防措施七、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应注意的事项八、作业线九、装卸过程十、选择装卸工艺流程应遵循的原则十一、港口装卸机械分类十二、件杂货装卸十三、散货装卸十四、集装箱的分类十五、集装箱装卸作业的基本方式十六、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地带包括哪些内容第四章港口铁路、道路、库场及其它设施一、港口铁路系统的组成二、港口铁路的总体布置分类三、港口道路的组成四、港口道路布置要求五、港口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应符合的要求六、库场的作用七、库场应满足的营运要求八、客运站的特点及其组成九、客运站布置十、工作船码头的作用十一、港口锚地划分及不同锚地作用十二、锚地选择第五章港口行政管理一、什么是港口行政管理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三、行政的管理措施第六章港口规划一、港口规划的定义二、编制港口规划的基本要求三、港口规划的种类及其内容四、编制港口规划的依据与港口规划的审批五、港口规划中的重要概念六、对港口规划区的管理第七章港口建设管理一、港口建设特性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在港口建设管理中的主要职责三、港口建设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四、港口工程的建设程序五、港口建设的投资主体六、BOT方式七、港口基本建设几个概念第八章港口的安全管理与监督一、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对港口安全管理的职责与义务二、港口危险货物管理三、港口机械的安全管理与监督第九章港口经营管理一、港口经营的概念二、港口经营的范围三、港口经营的分类四、与港口经营相关的一些概念五、港口经营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六港口市场管理第一部分港口基础知识第一章基本概念一、港口港口法对港口的定义是: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

港口的概念

港口的概念

港口的概念港口是指位于河口或海岸线上,为船只停泊和装卸货物提供服务的地方。

港口是国际贸易和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陆上和海上运输的枢纽,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港口的功能主要包括:装卸货物、储存和分拨货物、提供服务和设施、维护船舶和航道、管理港口运营等。

首先,装卸货物是港口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港口通过各种设备和工具,将货物从船只上卸载到码头上,或将货物从陆上运输到船只上。

其次,港口还提供货物的储存和分拨服务,通过仓库和码头设施,将货物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按照货主的要求进行分拨和配送。

港口还提供各种服务和设施,为船只和货物的安全和顺利运输提供保障。

例如,港口提供船只停泊和锚地服务,保证船只安全停泊和出发;提供供应水和燃料等船舶服务设施;提供拖船和驳船等辅助服务,协助船只进行进出港操作等。

此外,港口还拥有各种设备和设施,如起重机、堆高机、集装箱码头等,以提高货物装卸的效率和质量。

港口还需要维护船舶和航道,确保港口安全和通航的畅通。

港口需要定期维护和修理码头、泊位、航道等设施,以保证船只安全进出港和航行。

此外,港口还需要进行港口管理和运营,包括船只和货物的进出口手续、港口服务的优化和改进、港口费用的收取和管理等。

港口发展对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港口是国家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通过港口进行货物的进出口,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

其次,港口作为交通运输和物流的重要环节,对于加快货物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港口还对就业和创造经济增长点有着积极的影响。

港口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国家和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带动港口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港口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各国纷纷加快港口建设,提高港口设施和服务水平,以适应不断增长的贸易需求。

同时,港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港口容量不足、运输效率低下、港口污染等。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介绍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介绍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介绍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港口和航运运营、管理和规划等方面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和培养学生在港口和航运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港口和航运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专业概述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包括港口物流管理、港口规划与设计、港口经济与政策、航运管理与运营、航运市场与营销等。

学生将学习港口和航运行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港口和航运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熟悉国内外港口和航运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二、专业课程1. 港口物流管理:该课程主要介绍港口的物流系统、物流组织与管理、港口货物流转过程以及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港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港口物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2. 港口规划与设计:该课程主要介绍港口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港口的布局设计、港口设施建设和港口运营管理等。

学生将学习港口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和技术,了解港口规划的实践经验和案例。

3. 港口经济与政策:该课程主要介绍港口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港口的经济作用、经济效益评价和港口政策等。

学生将学习港口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了解港口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政策环境。

4. 航运管理与运营:该课程主要介绍航运企业的管理与运营,包括航运市场分析、船舶调度与运力管理、船舶维修与保养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航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航运市场的运作规律和管理方法。

5. 航运市场与营销:该课程主要介绍航运市场的基本特点和运作机制,包括航运市场的需求分析、价格策略和市场营销等。

学生将学习航运市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掌握航运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的方法。

三、就业前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港口和航运企业、物流公司、国际贸易公司、政府机构等领域就业。

他们可以从事港口运营管理、航运市场分析、物流规划与管理、国际贸易业务等工作,也可以从事港口和航运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港口和航运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港口的概念、作用、特点、分类和几个相关理论

港口的概念、作用、特点、分类和几个相关理论

中心——边缘理论
港口的生长点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港口城市本身 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扩散效应 聚集效应 港口对货物的吸引中转效应
资源禀赋差理论 资源禀赋差异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存在的根本原因在 于各国产品价格上的差异; 港口城市与内地城市资源禀赋的一个重要区别,就 在于是否具有港口资源。
几个相关理论:
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 中心——边缘理论 资源禀赋差理论 梯度传递理论
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
贸易基础论 一个城市或地区总产出的增长率与外需生产部门产 出的增长率呈正比,即依赖于对外贸易的需求及 其增长。
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
港口生产点理论 交通不便的地区,由于对外的物资交流量不大,它 们的生产只是为了满足本地区的需要,因而只能 获得经济的自然增长率。 港口吞吐量大、航运发展好的城市,其经济增长快, 且随着对外贸易量的增长,总的经济发展也越快。
四、港口具有社会发展促进效应
港口发展的效应的形式: 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促进地区和国家繁荣


英国伦敦
港口的概念
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 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它可提供船舶靠 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存储、驳运以及其他相关 业务,并具有明确的水域范围与陆域范围。
集装箱运输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船舶大型化,泊位深水化、专业化; 港口与所在城市关系更加密切; 关键因素:技术、信息、服务
一、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港口是水路、陆运的终端; 货物在港口进行船舶与车辆(或其他船舶)之间进行 换装; 港口费用在运输费用中占相当比重,因而高效率的港 口货物装卸可以降低整体的物流成本,有利于国家进 出口贸易的发展。

(完整版)港口规划与布置总结

(完整版)港口规划与布置总结

港口规划与布置总结第一章一. 港口概念:1,按功能——水陆交通的枢纽,水陆联运的咽喉;是水路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和货物,旅客的集散地。

2,按工程内容——是各种工程建筑物(水工,房建,铁路,道路,桥梁和给排水等),设备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所组成的综合体,而港口水工建筑物是这个综合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 要求:船舶的安全停靠与航行;要满足旅客的上下船和停船;货物的装卸与存放;车辆机械的运行;供水供电等辅助设施。

三. 组成: 1.港口水域2.码头3.陆域设施 。

⎪⎪⎪⎪⎪⎪⎪⎪⎪⎪⎪⎪⎪⎪⎪⎩⎪⎪⎪⎪⎪⎪⎪⎪⎪⎪⎪⎪⎪⎪⎪⎨⎧⎪⎪⎪⎪⎪⎪⎩⎪⎪⎪⎪⎪⎪⎨⎧⎩⎨⎧→⎪⎩⎪⎨⎧→信息与商务系统集输运作业系统存储分运作业系统装卸作业系统陆域高度足够长度足够要求:岸线水域平稳水深足够水域宽广要求:水域航行作业系统四:系统组成:五.分类:1:按功能用途分类:商港,渔港,工业港,军港,旅游港。

2:按地理位置分类:海港,河口港,河港,运河刚。

第二章一 货物分类:件杂货 干散货 液体货二 作业方式:1.操作过程:是根据一定装卸工艺完成一次货物的搬运作业过程。

2.装卸过程: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所进行的全部作业过程,有一个或多个操作过程所组成。

3.操作量:经过操作过程的货物数量,是反映装卸工作量得主要指标。

4.装卸量:货物从进港到出港,不管经过多少次操作,只算一吨装卸量。

(自然吨)三港口腹地:是指那些有物资(或旅客)经过某港运输的地区。

按运输性质腹地可分类为:直接腹地和中转腹地(间接腹地)四吞吐量: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

通过能力:一年间在既定的设备条件下,按合理的操作过程,先进的装卸工艺,和生产组织所允许通过的货物量。

(计量为货物的自然顿)五预测吞吐量方法:1,时间序列法2,概率分析法3,因果分析六船舶尺度: 一:船型尺度(船舶性能计算和研究):1 垂线间长2 型宽3 型深4 型吃水二:实际尺度(结构尺度):1 全长2 全宽3 满载吃水——在中横剖面上,满载吃水线与中龙骨底面的垂直距离七船舶吨位一:容积吨位:1 总吨位(GT)——表明商船尺度大小2 净吨位(NT)——计费标准二:质量吨位:1 排水量——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时包括装载物的总重量2 载重总吨位——1.总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载排水量2.净载重量八设计船型:是综合某一吨位级船舶资料而确定的组合数据第三章一气象条件对港口的影响:1 港口平面布置2 施工:打桩,疏浚3 营运二海象条件:1 泊位 2 航道3防波堤第四章一码头分类:一按功能:1从货物种类和包装形式:1杂货集装箱2 多用途专用2 从贸易或商务上:1 外贸2 内贸3 从隶属关系上分类:——货主码头公用通用4 从客运——货运或客运二按平面布置形式:1 顺岸式:优点——对沙流流态影响小缺点——占用岸线长2 突堤式:优点——占用岸线短缺点——对流态影响大,占用河道水域多3 控入式:泥沙淤积4 沿防波堤内测布置5 岛式布置及栈道布置——适于深水泊位二 S =Q/Pt=码头年作业量/一个泊位年通过能力泊位通过能力影响因素:1——运营天数2——装卸效率3——日工作时4——泊位利用率三 减少船舶在岗时间:1——统一管理的泊位组2——提高装卸效率3——新增港口能力时机选择4——四 线岸场作用——加速车船周转,提高通过能力五 码头前沿高程:1 有掩护:1——设计高水位+(1.0-1.5)2——校核高水位+(0-1.0)2 开敞:∆+++=h HWL E 0η第五章一 港口水域:航道,转头水域,制动水域,过驳水转水作业和停泊的锚地水域以及港池码头前水域等。

港口管理—港口基础知识

港口管理—港口基础知识

二、水路运输的发展
➢ 船舶发展趋势
➢ 大型化 ➢ 专业化 ➢ 高速化 ➢ 自动化 ➢ 信息化
➢ 港口发展趋势
➢ 大型化 ➢ 专业化 ➢ 高效化 ➢ 自动化 ➢ 信息化
三、水路运输的组成和技术设施
➢ 运输船舶 ➢ 现代港口 ➢ 航道与航标 ➢ 通信及导航设施 ➢ 修造船基地
四、水路运输生产过程
简单地说,一批货物通过港口装到 船上,船舶载着这些货物运到另一港口, 再从船上卸下,储存或直接提走,即完 成了一个水运生产过程。
港口全景
4.鹿特丹港( ROTTERDAM PORT )
❖ 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河口,西依北 海,东溯莱茵河、多瑙河,可通至里海,有 “欧洲门户”之称。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 里,码头总长42公里,吃水最深处达22 米, 可停泊54.5万吨的特大油轮。
New York Harbor
❖ 作为美国象征的自由女神像矗立在纽约 港入口处。纽约港也叫新泽西港,是世界 上最大的天然深水港之 一,位于纽约州东 南的赫德森河口,濒临大西洋。港区面积 有3800平方千米,有水深9-14.6米的深 水泊位400多个,集装箱码头37个,
其他世界港口
❖ 德国汉堡港

是欧洲经济自由区的典型,被称为
“通往世界的门户”。2004年,汉堡港凭借
总转运量1.15亿吨、集装箱700万TEU的吞吐
量,跻身于世界最大的港口行列。
新加坡的新加坡港
法国的马赛港
英国的伦敦港
日本的神户港和横滨港
香港 已成为华南地区的转口港 。香港鄰珠 江三角洲 ,得天得厚 ,拥有风浪平静的深水,是 靠泊船只的天然避風港 。经过多年发展 ,香港已 蜕变为一个世界一流的货柜港。
一、港口的作用与分类

港航复习(1)

港航复习(1)

《港航导论》习题集第1章绪论1.港口的定义及其服务对象。

港口按其功能与作用可定义为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

“具备一定设施和条件,供船舶停泊、人员上下、货物装卸与转换运输方式,并为船舶提供各种服务的场所”。

服务对象为船、车和货。

2.按照用途和所处位置,港口可分为哪几类按照用途,港口可分为商港、军港、渔港、游艇港、避风港、无水港等。

按照所处位置,港口可分为河口港、海港和内河港等。

3.港口的三个主要构成区域是什么港口工程的定义。

港口的三个主要构成区域是水域、陆域和码头。

港口工程即兴建港口所需各项设施的工程技术的总和,包括港址选择、工程规划设计及各项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如各种水工建筑物、装卸设备、系船浮筒、航标等)。

4.港口规模的三项特征指标港口规模的三项特征指标主要有港口吞吐量、港口水深和码头泊位数。

5.\6.港口吞吐量的定义。

货物有水转水和由路转水时,吞吐量的计量有何不同港口吞吐量是指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入、输出港区并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计量单位为吨。

货物由水转陆或由陆转水时,1吨装卸量计为1吨吞吐量,当货物水转水(如江海联运船转船)时,1吨装卸量计为2吨吞吐量。

7.港口通过能力的定义。

港口通过能力是指在给定的水域、陆域和设施设备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泊位利用率,通过合理的生产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货运量,当单位时间用一年时,成为“年通过能力”。

8.港口水深的定义。

港口水深是指船舶能够进出港口作业的某一保证水深,为船舶在该港所必须通过的诸水域中最浅处的水深。

9.海图水深的起算面如何定义海图上某位置的实际水深如何计算理论深度基准面通常采用该海域的理论最低潮位或大潮平均低潮位。

海图上某位置标注的水深加上某一时刻的潮位即该处某一时刻的实际水深。

10.<11.什么是泊位利用率一年中船舶实际占用泊位的时间与可作业时间的百分比称为泊位利用率。

12.现代交通运输主要包括哪五种方式现代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5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装箱运输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船舶大型化,泊位深水化、专业化; 港口与所在城市关系更加密切; 关键因素:技术、信息、服务
一、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港口是水路、陆运的终端; 货物在港口进行船舶与车辆(或其他船舶)之间进行 换装; 港口费用在运输费用中占相当比重,因而高效率的港 口货物装卸可以降低整体的物流成本,有利于国家进 出口贸易的发展。
中心——边缘理论
港口的生长点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港口城市本身 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扩散效应 聚集效应 港口对货物的吸引中转效应
资源禀赋差理论 资源禀赋差异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存在的根本原因在 于各国产品价格上的差异; 港口城市与内地城市资源禀赋的一个重要区别,就 在于是否具有港口资源。
商业港:供商船进出使用的公共性质的港口 工业港:附属于某工矿企业的,主要为企业自己使用的港 口 军用港:用于军事目的的港口
避风港:具有良好的天然地势,为船只躲避台风等灾害而 设置的港口
港口的分类 按地理位置分类
海港:位于海岸线上的港口,大连、青岛等 河口港: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的港口,如鹿特丹、上海等 河港:位于河流沿岸的港口,如南京、芜湖港等 湖港:位于湖泊岸壁的港口 水库港:建于水库岸壁的港口
速度慢,客运转移
客运的时间要求高,航运在速度上无法与陆上、空中的 运输相比; 航运线路受自然条件限制,运输路线的选择余地少;
因此,水上客运的发展出现转移,现在的客运选择水路 的数量日趋减少。
受水域的限制
紧靠水路运输无法做到“门到门”运输,货物换装次数 的增加会延长货物的在途时间; 21世纪的交通运输是综合运输时代,集装箱多式联运已 具这种运输特点的雏形; 集成化运输:对于托运人而言,整个运输过程只有一个承运人,
二、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

工业,尤其是对运输有较大以来的制造业离不开高效 率的港口; 港口实施和工业用地的布局可以有机结合,提高运输、 存储、加工的效率。
三、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
工业在港区得到发展,经济活动加强,港区逐步形成城 区; 城区的消费增加,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也随之增长; 以上就是港口和城市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规律。
几个相关理论:
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 中心——边缘理论 资源禀赋差理论 梯度传递理论
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
贸易基础论 一个城市或地区总产出的增长率与外需生产部门产 出的增长率呈正比,即依赖于对外贸易的需求及 其增长。
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
港口生产点理论 交通不便的地区,由于对外的物资交流量不大,它 们的生产只是为了满足本地区的需要,因而只能 获得经济的自然增长率。 港口吞吐量大、航运发展好的城市,其经济增长快, 且随着对外贸易量的增长,总的经济发展也越快。
运载工具容量大,运输成本低。
水陆运输相比其他运输方式,一次货物位移量非常大, 符合规模经济的原则,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沟通全球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然导致国际贸易需求量的大幅度上 升; 水路运输的优势在于远洋运输; 21世纪的集装箱运输发展仍将以航运为主。
水路运输的不足 速度慢,使旅客运输方式向其他运输方式转移; 线路受水域的限制,难以单独完成全程运输。
四、港口具有社会发展促进效应
港口发展的效应的形式: 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促进地区和国家繁荣

英国伦敦
港口的概念
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 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它可提供船舶靠 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存储、驳运以及其他相关 业务,并具有明确的水域范围与陆域范围。
社会经济主要处在自给自足、较为封闭时期; 关键因素:劳动力、资本
港口的发展划分
第二代:1950-1980年代的港口,功能增加了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活 动,成为装卸和服务的中心; 集装箱的出现; 固体散货和液体散货运输; 关键因素:资本、技术
港口的发展划分
第三代:1980年代以后,功能增加有运输、贸易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等综 合服务,使港口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

梯度传递理论 国际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梯度传递的规律,即由经济 梯度高的区域向低的区域传递。
港口生产活动的特性
产品的特殊性 生产的不平衡性 生产的连续性 装卸组织的协作性 货物运输信息的集聚性 生产调度的层次性
货物运输信息的集聚性 生产调度的层次性
与港口相关的其他概念:
港界:港口范围的边界线 港区:经政府批准而划定的水域和陆域,一般分为营运 港区和规划港区; 码头:供船舶靠泊,货物装卸和旅客上下的水上建筑物 泊位:供一艘船舶靠泊的码头长度 港口设施:为港口生产、经营而建造和设置的构造物和 有关设备,包括港口基础设施和港口经营设施。
港口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
内容 港口的基本概念 港口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港口生产活动的特性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大中城市多是沿海或沿 江建立,这一事实表明人类的活动依赖于水路 运输; 水路运输历史悠久,从现代运输的角度来看,水 陆运输仍然具有它的优点和不可替代性。
水路运输的特点
– 利用天然水系,不占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 • 现代的陆路运输方式已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 而这些资源却不可再生; • 航运使用的是天然江河海域,不占用珍贵的土地 资源。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计划将由相关运输企业组成的集成运输组织 统一协调,整个运输过程将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予以支持;
港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随着人们对港口 功能的认识以及港口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作的贡 献的深化而不断扩展的
港口的发展划分
1992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港口的发展和改善港口的现代 化管理和组织原则》的研究报告中,把港口发展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1950以前的港口,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 货物的收发等,港口是运输枢纽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