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郑莉

摘要:本文分析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外大都市在绿地建设的经验,介绍生态文明理念下,郑州市在绿地系统规划中所作出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绿地系统、生态、廊道、公园体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污染严重等。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已成为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1.郑州市绿地系统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初期,郑州市区主要绿化指标位居国务院公布的全国317个大中城市之首,是名副其实的绿城;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规模迅猛扩张和人口急剧增加,郑州市在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方面与其他先进城市逐渐产生了差距;进入21世纪,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在2006年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2011年开展了“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建设,城市整体绿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2.城市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郑州市城市绿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生存空间日益狭窄,导致绿地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扩张式发展导致外围生态资源被蚕食

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长,土地供应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城市不断往外扩张,呈现“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这种扩张式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外围的村庄、农林用地被侵占,大量的生态资源遭到破坏,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城镇建设侵占绿地,部分绿地未能按规划实施

随着中心城区功能外溢加快,市区范围内的小城镇和功能组团发展十分迅速,中心城区与市区内小城镇建设用地呈连片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蚕食和压缩了外围的楔形绿地。同时随着中心城区旧城更新、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的全面展开,由于居民安置量大等各种因素影响,部分绿地未能按规划实施。

(3)绿地系统不完善,不能满足民众需求

绿地布局存在“重新区轻老区”、“重沿河沿街,轻街区内部”等问题,大规模的绿地大都分布在城区边缘,区域性综合公园偏少,内部绿地多成孤立的斑状块布局,城区绿地内外联系薄弱,无法形成系统性联系,不能满足民众的休闲需求。

3.国外城市绿地建设经验

欧美等国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迅猛发展后,开始重视绿地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纵观国外大都市的绿地建设,多强调环城绿带及大型绿地的建设,形成绿地网络。英国伦敦在城市外围建设环城绿带,呈楔入式分布,通过绿楔、绿廊和河道等将城市各级绿地连成网络;美国波士顿将河边湿地、综合公园、植物园、公共绿地等多种功能的绿地联系起来形成公园系统,后来被称作“翡翠项链”;巴黎为了阻止城市“摊大饼”式发展也在城市外围建设环城绿带,莫斯科采用了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与这些城市相比,中国城市绿地的开放性和公共性较弱,城市环城绿带建设控制不力,具有生态保护和郊野休闲功能的大型绿地的数量与规模明显不足。

某日,一准备评职称的客户上山找老禅师诉苦:大师,为何发篇论文这么难?自己不会写,中介还不敢信,刊物又找不到合适的,老禅师笑而不语,手沾了沾杯子里的水,在桌子上写下一行数字:271374912,客户恍然大悟,老禅师微笑道:加这个QQ,就说是我朋友,中国期刊库的哦!

4.郑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和探索

为了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基底,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城市绿化景观,把郑州市建设成为“美丽绿城”,郑州市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做了积极探索。

4.1市域生态控制线的划定

在绿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划定市域的生态控制线。市域生态控制线分为生态斑块—大型生态廊道—河流水系和干道网络廊道三个组成部分,形成连续的生

态绿地网络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城市建成区无限蔓延,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

(1)生态斑块

大型独立的绿色生态斑块,可分为湿地、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林地。

(2)大型生态廊道

大型生态廊道主要依托大型城市组团隔离带、城市楔形绿地、重要基础设施防护带、水系两侧控制绿地及山涧沟壑形成的生态绿廊。大型生态廊道将分散的生态斑块连接起来,并与城市内部生态系统相连通,使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连贯、交融,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大型生态廊道宽度不宜小于1000米,可进行复合化利用,但严格控制开发容量。

(3)河流水系和干道网络廊道

河流水系廊道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干水系和一般水系廊道,干道网络廊道主要包括铁路、高速公路、一二级城市干线道路及快速路廊道。

4.2主城区郊区氧源地的控制

根据氧源及氧平衡机理理论,城市上风向绿地氧气更易提供给城市,在城市主导风向布置氧源绿地也更为合理,同时由于热导环流的影响,郊区现状区域绿地、水源地也是重要氧源地之一。

根据城市风玫瑰图显示,郑州市的主导风向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东北风,结合现状实际,郑州市主城区理想的氧源地为城市四角区域,规划保证该四个区域拥有尽量多的绿地开敞资源。

4.3主城区通风廊道的控制

近年来,城市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城市空气运动模式和污染降解的生态机理,峡谷系数(街道两边建筑高度和街道宽度之比)越大,污染越严重。当建筑物高度大于60米时,空气的流动方向和路线会受到影响,导致较大区域风速的减弱,影响污染物排放。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时,必须注意预留或开辟出适当的开敞空间(以绿地为主),作为城市新鲜空气的进气通道和污浊空气的排气通道。

对于郑州市而言,适宜的通风廊道方向为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规划结

合郑州市实际,依托道路、河流及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系统设置绿地通风廊道共35条。同时结合外围小城镇规划,尽可能对外围尚能保留的绿楔进行了控制,同时对绿楔所形成的通风廊道范围内的城市建设区域,特别是东南角和东北角,对其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下,以保障城区新鲜空气的供给及污染物的扩散。

4.4主城区公园体系的构建

为了满足居民的休闲游憩需求,规划由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等构成的城市公园与郊野公园共同构成公园体系。通过各级城市公园的建设,满足老城区15平方公里一个10公顷以上的综合性公园,新城区10平方公里一个10公顷以上的综合性公园,居住区每平方公里一个5000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区公园的要求,打造“15分钟绿色生活圈”。

规划结合休闲度假业与生态观光业的发展需求,大力发展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观光休闲的自然生态空间。根据自然条件和特征的不同,规划将15个郊野公园分为山林、湿地、动植物景观、观光农业等五个主体类型,并依托绕城高速单侧不低于1000米的生态绿地形成环城森林公园带。

4.5规划实施

(1)结合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严格控制非建设用地。

结合两部委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明确并严格控制组团间隔离绿地及非建设用地,制定强制性和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倾向。

(2)执行绿线管制

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郑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强化“绿线”管制制度。绿地系统规划一经审批,规划确定的“城市绿线”即具有法律效力,规划的绿地应尽快明确位置和面积,且具有永久性,不得侵占。

(3)加强管理执法和监督

明确园林执法地位,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各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工作贯穿到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各环节及时向社会公开,保障公民的监督权,接受社会监督。

5.结语

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主观优化居住环境走向理性维护生态安全,郑州市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将保护生态基底作为重点进行控制,同时结

合环境污染问题,重点控制郊区氧源地及通风廊道,构建多层级的公园体系,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绿化景观,重塑绿城形象。

参考文献

1.谭维宁.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和探索——以试点城市深圳为例.城市规划,2005(1)

2.吴人韦.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城市规划,1998(6)

3.汪永华.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念探讨——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黄克亮

探求2013年第3期(新151期·总214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基本历程及经验启示》(编号:GD11CDS01)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3—3—18 作者简介:黄克亮(1965—),男,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 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村政治学;罗丽云(1969—),女,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新型城市化研究·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黄克亮1 罗丽云2 (1、广州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70; 2、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650) 发展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郑重地提出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科学,对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承载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笔者认为,要使中国美丽起来,首先要让我国广袤的农村美丽起来。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先进的 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找到建设广州美丽乡村的最佳路径。[关键词] 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美丽乡村;广州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3)03—0005—08

生态文明宣传口号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加快林业发展,实现山川秀美 3、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4、坚持以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5、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6、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7、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8、加快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土生态安全 11、加强林业结构调整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15、为建设山川秀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6、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 18、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 19、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和管理 20、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乔灌草合理配置城乡林业协调发展 21、强化科教兴林,坚持依法治林 22、城市绿化要坚持美化环境和生态功能相结合 23、把森林收入城市,把城市建在森林 24、构筑京津绿色屏障再造河北秀美山川 25、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27、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确保生态安全 28、造林就是造钱,造林就是造水,造林就是造富 29、植下千顷树,福泽荫后人,国土绿起来,人民富起来 30、森林像水库,有利农林牧,雨多它能蓄,雨少它能吐 31、国土绿起来,林业活起来,人民富起来 37、加快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平衡 39、植树造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加快林业发展,实现山川秀美 2、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 3、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4、坚持以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5、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6、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7、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6.用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环境 10.追求绿色生活走向生态文明 12.绿色美化环境文明净化心灵 14.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确保群众健康 1、建设生态市,推进生态文明。 2、生态兴则文明兴。 3、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社会。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黄克亮(精)

探求2013年第3期(新151期·总214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基本历程及经验启示》(编号:GD11CDS01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3—3—18 作者简介:黄克亮(1965—,男,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 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村政治学;罗丽云(1969—,女,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新型城市化研究·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黄克亮1 罗丽云2 (1、广州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70; 2、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650 发展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郑重地提出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科学,对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承载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笔者认为,要使中国

美丽起来,首先要让我国广袤的农村美丽起来。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先进的 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找到建设广州美丽乡村的最佳路径。[关键词] 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美丽乡村;广州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303—0005—08 2013年第3期 一、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 “生态”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意为房屋或环境,19世纪中叶以来被更多地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意指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在不断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在当代,生态文明作为生态和文明的结合体,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式,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建设,进一步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缓解当前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在哲学层面上,生态文明不同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态关系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明,涉及体制文明、认知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民族、阶级、国家的人类社会全方位、系统、科学的文明,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产业、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建设等。[2]简言之,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损害问题在局部地区已经相当突出,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导致健康问题在一些地区引发的群体事件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增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就此,我通过调查和学习浅析个人体会。 回顾中外发展史教训深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加速工业化,1953年起至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先是发现一些猫突然跳水自杀,后来发现大批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的病人。过段时间病人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身体弯曲,变声嚎叫着惨死。经过多方调查,发现是当地一些冶炼厂和化工厂将含汞污水排入水俣湾,午睡中有机汞也有甲基汞,水中的一些细菌把污水毒性较轻的无机汞转化成对人体有剧毒的甲基汞。鱼、贝通过食物链在体内富集甲基汞,含量超出水中汞含量的一千倍至十万倍。居民食用鱼后不知不觉甲基汞中毒,近万人中枢神经受损,七中确认甲基汞中毒的病人有283人,有60人死亡。1970年日本开始执行当时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采取严厉的环保措施来控制污染。这起事件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细菌把无机汞转化成甲基汞。二是鱼、贝富集甲基汞。说明此时水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和消费者(鱼和贝)都在放大污染物。 我国也在加速工业化。2004年2-3月,四川化工集团公司违反规定进行改试生产,由于设备出现故障,使氨氮含量超标十倍的污水直接排入沱江。沱江干流受到严重污染,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6天,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沱江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水平。2005年11月13日,中石化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本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上百吨硝基苯等有毒化学物随消防水排入松花江,哈尔滨宣布全市停水4天,沿江数百万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江水顺势危及到邻国俄罗斯后,国家打击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2007年5月29日,无锡太湖突然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受污染的湖水黑臭,生活在太湖边的无锡市喝不到自来水。蓝藻突然暴发和湖水发黑变臭是因为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田经流水流入太湖,这三种水中都含有高浓度的氮磷元素,而氮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物质。当过量的营养物质流入湖泊、海洋这些流动缓慢的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蓝藻和绿藻会大量繁殖。水面上会出现由这些藻类形成的一片片的“水花”,又称“藻花”,在海洋称为“赤潮”。这些藻类有恶臭,有的有毒,鱼不能吃又被藻类堵塞鱼鳃而死亡。大量繁殖的藻类遮蔽阳光,水地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更可怕的是由于藻类不能被鱼类食用,自生自灭,死亡的藻类和产生生物尸体腐烂,分解,又将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新释放进水中,再促使藻类生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植物营养物质长期保存在水中。湖泊一旦出现富营养化,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还是很难恢复。太湖蓝藻事件后,江苏省在7月1日全面施行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成为全国首个调整派污染费的省份。 2008年6月11日,云南省有关环保部门在例行检测中发现一向水质优良的阳宗海被砷污染,经过两个月的排查,确定锦业公司是这次砷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企业几年间产值有六个亿,纳税1000多万元。但治理阳宗海的污染要几十个亿,还影响了沿岸近3万人的饮水安全。锦业公司被勒令关闭。 2009年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城西自来水厂的水源地蟒蛇河被含酚废水污染,河

2020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及答案

1.()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分) 2.()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分) 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 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 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 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分) 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B.内分泌干扰物 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 D.常规污染物 5.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分) 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分) 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分) A.节水排污 B.节能减排 C.环境友好 D.人口协调 8.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分) A.《巴黎协定》 B.《京都议定书》 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9.()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分) 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B.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C.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

倡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倡导青少年树立 生态文明观念之我见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论述,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观念的普及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青少年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因为他们今天是国家的小主人,明天将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在我区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增强生态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对于建设生态校园、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增强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全球背景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人类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人类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一面,过度地开发资源,导致全球环境恶化,从而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和生产、

消费方式,形成深刻的观念变革,由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转变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这一观念的转变过程伴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环境教育的普及,生态意识教育很快被世界各国提上了国民教育的议事日程。 尽管环境教育已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多年,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普及全社会环境保护知识、促进青少年绿色教育行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环保教育体系缺失、内容不完整,没有把环保教育作为基础知识的内容渗透到教育体系中,导致教育效果不显著。即使在零星的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环境知识的传授,但往往只停留在环保的宣传层面上,没有对青少年加强环境价值观教育和环保能力的培养,致使部分青少年参与环保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青少年认为,保护生态、治理污染是政府部门的事,生态环保教育与自己关系不大;也有部分青少年虽然对环保充满热情,但由于缺乏技能和方法,他们参与环保活动也只能停留在概念化、表面化水平;更有少数学生在学校声言是环保小卫士,出了校门却乱扔纸屑,这种言行不一致的表现也屡见不鲜。因而,当前加强中小学生的生态环保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意识反映了尊重、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理念,它是

生态文明理念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工业文明在走向辉煌的同时,同农弃也是其必然的“归宿”。因为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伴随而来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暖等一系列问题,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人类确立新的生态文明观,构建新的生态文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央政治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那么,我态文明?怎么样去构建生态文明理念?怎么走生态文明之路?这些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需要我们不断探 一、生态文明是一场关乎人类存亡的变革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的兴起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是人类社会的全新选择。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然协调发展为基本准则,建立新型的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制度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强调从技术、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各个方面对传统工业文明和整个社会进行调整和变革;从狭义角度来看,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程度。不论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不管什么样的文明形态,都由三个层面的“同心圆”构成:物质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理念层面。对生态文三个层面。 生态文明理念层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它认为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依靠自然,所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基于一个科学常识之上,即:人类生存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内,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的破坏将会导致人类的毁灭。因此,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同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面统一。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发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只有人有价值,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须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利润最大化”物质享乐主义,最终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 生态文明制度层面:生态优先的制度体系 在制度层面,生态文明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要求,发展中始终贯彻“生态优先”的原则,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的社会活动,实现传统市场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型,核心是通过强化生态文化教育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济激励制度等,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而在工业文明300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未将生态理念纳入制度考虑,漠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物质财富的积累作为衡量社会进步以及个人发展的准则;把无限扩张的市场和计划建立在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沫基础之上。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新资料推荐------------------------------------------------------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胡总书记在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窝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聿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蛸这是党中央首次把建设生宀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工作劳报告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鹚谐发展的理念得到了我们党罅的充分关注。 这实际上是建豳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捆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乃中国自身有着深远影响,同纡时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带境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q诺。 建设生态文明,为我糈们气象科技工作者赋予了光皱荣而艰巨的任务。 1 / 3

近百年来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自然波生态、环境系统的一系列变谥化,自然灾害不断增多严重淄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蝗。 这一方面是地球系统自然变化规律的结果,另一方面漆也是人类活动,特别是传统亡工业化道路发展的结果。 因慰此,解决当今的环境问题,婴就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切欣实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及适涑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对此,我们气象部门责无旁沧贷、责任重大。 我国目前的总体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频发的污染事件影懿响着人民的生活。 据有关部授门统计,XX 年我国化学需荆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污大水系监测断面中 62%受脚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 9 沓 0%受到污染。 这些都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大规瞵模发展化工业和轻工业,造成的水源污染和大气污染,彤时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值空得庆幸的是,在我国经济较吠为发达的地区,资源节约、恸治污减排已经成为当地转变练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不喵再把单纯追求 GDP 的增长貔当作政绩进行考核,而颉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胪,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秉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童。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将有癔利于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赍段

当代青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理念

当代青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生态文 明理念 当代青年应当在几方面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具体如下: 发展循环经济方面: 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强化污染防治力度一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顺应自然,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二是要树立尊重自然,改变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土地消耗强度、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低碳发展,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消费过程的减量化,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循环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四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水。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劣质消费等习惯,在生产力布局,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促进生产、城镇化发展、资源化、流通、再利用,大幅降低能源,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改变奢侈消费。五是要应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保护、合理开发,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 其它方面: 首先,要树立生态环保观念。一要树立正确的平等观。人类与自然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天人合一”,马克思说的“自然天生为人,人天生为自然”,闪烁着跨越时空的人类智慧之光,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说到了级致。二要树立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地球只有一个,“资源有限,取之有度”,如果不节约资源,适必有资源枯竭的时候,因此,一定要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三要树立节约的消费观。工业文明时期,人们以为更多的消费就是对经济发展更大的贡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著名经济学家布朗认为,“自愿地简化生活或许比其他任何伦理更能协调个人、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各种需求,可缓和争夺稀少资源而产生的国际冲突。” 其次,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要加强植被和水土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从而始终把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到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二是着力发展生态工业。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审批,坚决不搞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三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一定要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资源,特别要提倡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再次,要着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包含5个“R”: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

认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认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苏州市农业委员会 2012年12月29日 同志们: 值此岁末年初,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委主任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一年来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成绩,正确面对当前形势,研究部署明年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作。刚才,各市、区都作了很好的交流,思路清晰,措施扎实,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在此,我代表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全年农业现代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即将过去的2012年,是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坚决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的一年。各地以推进园区化、规模化、合作化为重点,抓生产保供应,抓生态优环境,抓质量保安全,抓园区建典型,抓营销促流通,抓改革促转型,抓服务树品牌,农业产业体系不断优化提升,农业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优势。按照与全市现代化同步推进、同步部署、同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坚持行政推动、项目驱动、指标联动、典型带动,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积极构建农业产业布局、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科技支撑等“八大体系”,不断推进基础设施装备、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十大工程”建设,有效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提升现代农业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市农业现代化特征越来越鲜明,监测得分位居全省首位。到目前为止,全市86.8%的耕地实现规模经营,建成万亩现代农业园区26个、千亩园区80个,总面积超过71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成为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园区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高标准农田比重超过65%、高效设施农(渔)业比重达到16.42%。农业资源开发改造农田32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农民培训超过3.7万人次,持证农户达到26%以上,是历年培训力度最大的一年。 (二)“四个百万亩”发展进入新阶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把“四个百万亩”作为苏州战略性的生态资源,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防线,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苏州的战略举措,服务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

关部门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的情况

III-77-1)-○2 开展环境保护主题 活动,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的情况说明 围绕《2015年绵阳市环境保护局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策划方案》,我市举办一系列集中宣传活动,传播建设美丽 绵阳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理念,力争引领每一个公民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现将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向污染宣战——寻找绵阳“最美最赃“河流塘库行动。联合绵阳日报、绵阳晚报、四川日报、四川在线、绵阳广播电视台通过发现辖区河流塘库的美与脏,推进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聚焦河流塘库治理、关注赖以生存的家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绵阳。并于6月4日“六.五世界环境日”大型主题活动上举办“绵阳最美最脏河流塘库”图片展,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水十条”相关目标和行动措施,对绵阳水环境进行全面摸底,广泛宣传绵阳水环境状况。 二、协同相关单位举行环保书信比赛。从今年3月,为普及环保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深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提升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市委宣传部、市教体局、市环保局、团市委、市邮政公司决定在全市大中小学校开展“争做环保模范,共建美丽绵阳——我为环保做贡献”,环保知识进校园主题书信比赛活动。

绵阳市各县(市)区中小学积极组织参加,召开环保主题班会,赛面达到95%以上。并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后对获奖作品学生及优秀辅导老师、先进组织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并在媒体公布,由绵阳电视台现场报道颁奖情况。 三、播放宣传标语、发送短信。三台等地在公共场所LED 显示屏滚动播出环保宣传内容,向群众传达环保人人有责的理念;盐亭县开展短信宣传活动,利用短信平台向手机用户发送环保短信,对各党委政府、县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和重点排污企事业单位进行环保宣传,扩大了影响力。 四、电视公益广告宣传。采用三维动画制作、二维动画制作、实影拍摄相结合的方式,共制作十期电视公益广告,宣传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生态文明建设、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农村“四源(园)”行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监管、低碳绿色生活等,切实增强企业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五、深入基层开展“环保六进”活动。涪城、游仙、高新等地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社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发放宣传资料,走访重点企业,开展环保主题班会等活动,号召各方积极参与环保,让环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六、举行《新环保法》培训。举办三期《新环保法》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市环保系统各级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全面提升大、中小企业的环保意识,有效提升全市环境保护工

怎样理解生态文明理念

怎样理解生态文明理念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连线) 南京政治学院孙文广武儒海 《人民日报》(2013年2月1日7版)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这一论断,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科学判断,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历史上,在生产力相对低下时,人类曾崇拜自然、畏惧自然。近代以来,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幅提高,人类开始轻视自然、藐视自然,甚至以征服者、占有者的姿态面对自然,为满足自身需要向大自然不断索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反思过去,正视现实,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尊重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就要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均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人类对自然应怀敬畏之心,决不能凌驾其上;就要深刻认识到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有其独特价值,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类应该尊

重一切生命。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一方面要科学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规律,减少因为无知而违背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要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因为明知故犯而违背自然规律。像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之类的做法,大都是因为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必须通过制度加以约束。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自然供给人类生存发展所需,人类也理应对自然担负责任,这个责任就是保护自然。保护自然也是确保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保护自然,首先要改变人类的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次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再次要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正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与生存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乃如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类,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美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美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目前,我国资源和环境形势已不容乐观:耕地锐减,土地沙化;植被遭侵,草原告急;泱泱浊流,水源污染;全国三分之一国土被酸雨侵害,沙尘暴不断向人们袭来……。这一切 的出现,固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同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 的上述误区分不开的。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宁愿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崭新命题的提出,把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问题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联合国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强调气候变换正以空前的规模威胁人类的发展,对穷过影响最大,它使穷过千百万人面对缺水、却食物和营养、生态遭到破坏的恶性循环。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必要性 ㈠、我国的客观条件,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个大的资源约束,就是资源高消耗制度不可持续,资源高消耗制度已经完全不可持续。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没有问题,世界第一。幅员辽阔没有问题,960万平方公里,全世界排名前三位。地大物博这一块,地

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考试答案

1.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分) √答对 2.()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分) √答对 3.()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分) ×答错 4.截止2019年,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环境条约有近()项。(分) √答对 5.()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分) √答对 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分) √答对 7.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分) √答对 8.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分) √答对 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分) √答对 10.十九大报告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 √答对

年11月,在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上,()和“落实行动”成为会议的两大关键词,许多国家认为消费者能促进企业行为进而实现低碳转型,引导企业走向更绿色的未来。(分) √答对 12.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第()代产业园。(分) √答对 13.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分) √答对 14.()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绿色发展规划。(分) ×答错 15.()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分) ×答错 16.()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分)√答对 17.()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分) √答对 世纪初的前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分) √答对 19.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分) ×答错 20.()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分) √答对

生态文明宣传工作总结

生态文明宣传工作总结 我市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理念,用生态“底色”描绘转型发展“绿色”,以生态文明的优势彰显转型发展的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201x年**乡紧紧围绕县委“三大目标”,充分利用乔木快速通道贯通、小企业创业园区落户和天街打造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突出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产城互动,倾力打造县城后花园。 近年来,**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保护青山绿水、构建生态**”的理念,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改变农村面貌、革除农民生活陋习的有力抓手,精心规划,加大投入,强力实施,全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乡位于**县城以东3公里处,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10118亩,林地11万亩,退耕还林亩,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42个农业合作社,2095户,总人口7318人。全乡平均海拔1056米,高山村海拔1200米,河坝村海拔780米,境内农户经济收入主要以生猪、土鸡、食用菌为主,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50元。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我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专门成立了

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确保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同时,健全村(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组织网络,制定了创建目标和计划,为建设生态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广泛宣传,加强教育,营造生态文明创建浓厚氛围 我乡以提高村民生态道德修养为目标,扎实抓好村民素质教育,努力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一是抓好村民生态文明道德宣传教育。抓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月、“爱国卫生宣传月”等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宣传、公益活动;二是利用村级文化活动室开办知识讲座,进行宣传教育;三是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四是制作公益广告、墙体广告、路牌广告进行宣传;五是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着力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道德素养。通过形势多样的宣传教育,让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使广大村民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做好生态文明创建 一是精选载体,加大投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

建设,宣传节能低碳,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

(此件为准) 平湖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降耗办公室文 件 平节能…2015?2号 关于印发《2015年平湖市节能宣传月 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独山港区管委会,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现将《2015年平湖市节能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活动方案积极实施,认真组织实施本镇(街道)、部门的节能宣传月活动。 附件:2015年平湖市节能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平湖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降耗办公室

2015年6月9日 抄送:嘉兴市经信委(节能办),市府办,钱勇彪副市长。 平湖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降耗办公室2015年6月9日印发附件 2015年平湖市节能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2015年6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低碳日,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各界力量参与节能减排降碳、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根据嘉兴市2015年节能宣传月活动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传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节能降碳、应对气候变化舆论宣传,深入进行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引领形成节能低碳、生态环保的社会风尚。 二、活动主题 节能有道,节俭有德。

三、活动时间 2015年6月。 四、活动安排 (一)机关节能宣传活动 活动内容:6月15日(全国低碳日),由经信局牵头,各部门联合在关帝庙广场举办集中广场节能宣传活动,分发节能宣传资料和宣传品,推广节能灯等。深入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发对浪费条列》及《2015年深化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减排低碳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责任部门:市经信局、机关事务局、发改局、科技局、供电公司、广播电视台等 (二)企业节能宣传活动 活动内容:进行节能法律法规和方法途径宣传,加大对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淘汰落后变压器及电机、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建设光伏屋顶发电等的宣传;走访企业,加大对今年有序用电形势分析,提醒企业做好应对措施;组织企业工会深入开展“为节能减排降碳做贡献”活动,充分发挥职工小智慧;利用企业电子屏幕、员工宣传栏,播放、张贴节能降耗宣传标语。 责任部门:市经信局、质监局、商务局、总工会、供电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一、增强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全球背景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人类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人类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一面,过度地开发资源,导致全球环境恶化,从而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和生产、消费方式,形成深刻的观念变革,由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转变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这一观念的转变过程伴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环境教育的普及,生态意识教育很快被世界各国提上了国民教育的议事日程。 其实,生态的涵义始终是指人与自然环境交往互动的状态。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教育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呈现良好的趋势。党和政府一贯重视生态环保工作,早在1972年,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他在会上重申了中国政府始终重视治理和保护环境的一贯立场,以后又多次批示和讲话,要求社会各个方面重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周恩来总理的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都无法落实,使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遇到干扰,无法顺利推进,相反,全国各地导致环境恶化的事件却频频发生。一直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面规划环境保护工作才真正启动,而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在全国普通中学和小学增加环境保护知识的教学内容,后又相继在上海等地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试点工作。其中,除了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有关课程外,还编写了乡土教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第一次在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中提出开展环境教育,要求在普通高中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教育。进入新世纪,2001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将环境意识培养作为现代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将环境意识作为21世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于是,从2004年开始的全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已正式吸纳环境教育,并且将具有环境意识作为体现时代要求的培养目标。由此可见,环境意识是青少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生态环保教育不仅能够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而且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 尽管环境教育已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多年,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普及全社会环境保护知识、促进青少年绿色教育行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环保教育体系缺失、内容不完整,没有把环保教育作为基础知识的内容渗透到教育体系中,导致教育效果不显著。即使在零星的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环境知识的传授,但往往只停留在环保的宣传层面上,没有对青少年加强环境价值观教育和环保能力的培养,致使部分青少年参与环保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青少年认为,保护生态、治理污染是政府部门的事,生态环保教育与自己关系不大;也有部分青少年虽然对环保充满热情,但由于缺乏技能和方法,他们参与环保活动也只能停留在概念化、表面化水平;更有少数学生在学校声言是环保小卫士,出了校门却乱扔纸屑,这种言行不一致的表现也屡见不鲜。因而,当前加强中小学生的生态环保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意识反映了尊重、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理念,它是基于青少年对生态知识的掌握,又积极地反作用于自身的行为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就是使其从思维方式上思考生态问题,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节能的良好行为习惯,使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获得全面提升。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思维的养成在于教育,中小学开展生态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生态思维,以生态价值观作为抉择行为的唯一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