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与髋臼骨折

合集下载

髋臼骨折的解剖和定位

髋臼骨折的解剖和定位

髋臼骨折的解剖与定位
对有明显外伤的所有病人都应拍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

对怀疑有或已知有髋臼骨折的患者应补加以下X线检查:
(1).患髋前后位x线;
(2).患髋旋向x线球管,骨盆倾斜45度 (称为闭孔斜位);
(3).患髋旋转远离x线球管,骨盆倾斜45度 (称为髂骨斜位)。

一、正位片可显示的解剖标志有:
1.后唇线:代表臼后壁,此线中断常提示后壁骨折;
2.骼坐线:代表后柱,此线中断常提示后柱骨折;
3.骼耻线:是前柱内缘线,此线中断常提示前柱或前壁骨折;
4.前唇线:代表臼前壁,此线中断常提示前壁骨折;
5.臼顶线:代表臼负重区,此线中断说明骨折累及负重区;
6.泪点线:可用来判断髂坐线是内移。

二、骼骨斜位片可显示的解剖标志有:
1.髋臼后柱线:此线中断常提示后柱骨折;
2.臼前唇线:此线中断常提示前壁骨折。

三、闭孔斜位片可显示的解剖标志有:
1. 臼前柱线:此线中断常提示前柱骨折;
2. 臼后唇线:此线中断常提示后壁骨折。

对以上X线片审阅后,再行骨盆CT检查。

对大多数病例CT检查可进一步描绘出骨折线和诊断关节内游离骨块。

CT检查扫描得到的空间影像是全部骨折影像的综
合照片,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一张患髋前后位X线片
一张患髋闭孔斜位X线片
一张患髋骼骨斜位X线片。

髋臼及骨盆骨折的治疗评估(一)

髋臼及骨盆骨折的治疗评估(一)
活动范围
屈曲 O~蟊 . ×10
45 ~ 9 0 。 0 × .6
重于对疼痛指标的评价, 而活动度与畸形分值较低。目前被
用。
坐 在一般椅子上坐一小 时无不适
折病例基础上提出了疗效评级方式, 分症状、 体征和影像学 表现三部分, 每部分分别给予 O 分, ~4 三者相加满分为 1 2

分。这是较早用于髋臼骨折的评定标准, 也是较早结合影像 畸形( 患者无下 列情况得 4 分) 学表现进行评估的方式, 但在以后应用中并不常见。16 年 99 固定性屈 曲挛缩小于 3 O 美国学者 H r s ar [ 发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评分标准( i8 见 表 4, )他用该标准对 3 个继发于髋关节脱位和髋臼骨折的 9
文 章 编 号 :0 8 5 7 (0 7 0 - 0 8 - 0 10 - 5 2 20 )5 2 5 3
中图 分 类 号 : 8 . 2 R6 34
文 献标 识 码 : E
髋臼及骨盆骨折的治疗长期以来就是创伤外科医生较 为棘手的课题。 随着对其功能解剖与内固定技术等多学科研
究的深人, 手术技术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 对这些治 疗方法进行有效评价也显得更加重要。目 关于髋臼与骨 前, 盆骨折的疗效评价在临床上有多个标准同时在使用, 选择合 理有效的方式, 在统一标准下进行评估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 课题之一。髋臼与骨盆在解剖上属统一体, 但在功能和治疗 侧重上则各不相同。 本文对髋臼与骨盆骨折的治疗评估分别
维普资讯
实用骨科杂志
第1 3卷 , 5 ,0 7 5月 第 期 20 年
厘霪
髋 臼及骨盆骨折的治疗评估 ( ) 一 ’
纪 斌 平 韩 晓 鹏 ,
(. 西 医 科 大 学 第 二 医院 骨 科 , 西 太 原 1山 山 0 0 0 ;. 西晋 城 煤 业 集 团 总 医 院 , 30 12 山 山西 晋 城 080) 4 0 6

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的康复步骤

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的康复步骤

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的康复步骤发表时间:2010-12-07T13:26:46.8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月30期1供稿作者:邱贤仕[导读] 在骨折急性期,骨科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的同时应考虑康复问题邱贤仕【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0-0303-02【摘要】康复治疗在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手术只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术后康复,要想恢复满意的功能是很困难的。

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在手术治疗结束后或在保守治疗期间(无手术指征者),即应开始施行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使原发损伤达到尽可能理想的愈合,并尽可能的减少后遗症。

在骨折急性期,骨科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的同时应考虑康复问题,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法考虑制定康复计划并尽可能早期开始康复训练。

这对于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防止髋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粘连,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康复过程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2~56岁,平均34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重物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2例。

并脊柱骨折3例,四肢骨折5例,泌尿系损伤7例,胸、腹外伤各1例,骶神经坐骨神经损伤1例,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3例,中心性脱位5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

骨折类型按Tile及Letournel分类法分为:B1伴前柱骨折5例,B2伴后壁骨折3例,B2伴前壁骨折3例,B2伴前柱骨折2例,B2伴后柱后壁骨折2例,C1伴双柱骨折1例,C1伴横行加后壁骨折1例,C1伴后柱后壁骨折1例,C1伴前柱骨折1例,C2伴前柱前壁骨折1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除2例为20天外,其余为3~7天。

骨盆或髋臼骨折后(包括手术后)的康复步骤一般分3个阶段。

(一)早期指伤后2周内,此时患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

此期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于消肿和固定。

髋臼骨折汇报ppt课件

髋臼骨折汇报ppt课件
社会适应能力训练
帮助患者逐步适应社会 生活,如购物、出行等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髋臼骨折的定义和分类
详细解释了髋臼骨折的概念,以及按照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包括按骨折线方向、骨折移 位程度等分类方法。
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介绍了髋臼骨折的诊断方法,如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非手 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3
物理治疗
采用热敷、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关 节僵硬和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05
康复训练与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训练重要性
预防并发症
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骨折愈合
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加速骨折愈合过程,提高愈合质量。
恢复关节功能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逐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提高关节功 能。
诊断方法
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 线及移位情况;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细节及周围组织 的损伤情况。此外,还需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 合判断。
02
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X线检查
01
02
03
前后位X线片
观察髋臼前后缘、臼顶及 股骨头的情况,初步判断 骨折类型。
髂骨斜位X线片
后方入路
适用于后方或后下方的髋臼骨折,可减少对前方血管神经的干扰。
联合入路
对于复杂髋臼骨折或合并其他损伤的患者,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 以充分显露骨折端并处理合并伤。
内固定物选择及放置
内固定物选择
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克氏针等。
内固定物放置

CT三维重建在骨盆及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CT三维重建在骨盆及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析与统计 , 样本 率或构 成 比的 比较采 用 ) 两 c 验 。两 组 间 2检
差 异 用 P 值 ( 一0 0 ) 示 。 P .5表
2 结 果
3 2例 盆 骨 及 髋 臼 骨 折 患 者 按 照 J d t eo rd法 进 行 u e— tun L
1 材 料 与 方 法
骨 折 部 位 分 类 : 臼前 唇 、 柱 4例 , 臼后 唇 、 柱 7例 , 髋 前 髋 前 髋 臼 顶 壁 8例 , 臼 中 间 壁 5例 , 骨 上 、 支 1 髋 耻 下 5例 , 骨 上 、 坐 下支 1 4例 , 骨 翼 7例 , 尾 骨 7例 , 髂 关 节 骨 折 6例 , 髂 骶 骶 耻
收集 20 0 9年 2月 ~ 2 1 年 2 我 院 收 治 的 复 杂 骨 盆 及 01 月 髋 臼骨 折 患 者 同 时采 用 x线 平 片 、 旋 C 三 维 重 建 成 像 的 螺 T 临 床 资 料 , 讨 C 三 维 重 建 在 复 杂 骨 盆 及 髋 臼 骨 折 的 应 用 探 T 价值 。
骨 盆及 髋 臼 骨 折 是 一 种 严 重 而 复 杂 的损 杂 的 关 节 内 骨 折 , 占全 身 骨 折 的 1 ~ 为 约 %
3 , % 占骨 科 住 院 患 者 的 2 [ 。 临 床 研 究 表 明[ , 科 手 术 4 3 5外 ] 切 开 复 位 及 内 固 定 治 疗 骨 盆 及 髋 臼 骨 折 的 临 床 要 优 于 非 手 术 治 疗 。所 以在 术 前 需 要 对 骨 折 患 者 有 一 正 确全 面 的 评 估 。
张 宏
( 京 医科 大 学 附属 南 京 市 江 宁 医 院影 像 科 江 苏 南 南京 2 10 ) 1 10

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是否成活的 取决因素
• 残留的血液供应系统是否足够营养股骨 头, • 能否在股骨头晚期塌陷之前重建股骨头 血液供应 • 骨折复位情况对股骨头血运有很大影响 • 内固定物也是股骨头血运的影响因素之 一,应选择置入时对股骨头颈损伤较小 的内固定物
手术方法的选择
依据:年龄、全身状况、骨折类型、功能要求
人工关节置换术
• 1940年,Moore与Bohlman首先应用 金属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股骨近端 骨肿瘤。 • 曾被广泛应用于老年人新鲜股骨颈 移位型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优缺点
• 置换术的优势
1、术后病人可以尽快肢体活动,防止合并症发 生,降低死亡率。 2、对股骨颈骨折后骨折不愈合及晚期股骨头缺 血性坏死是一次性治疗。
• 急诊尽快手术
12小时内手术股骨头坏死率25% 13~24小时内手术股骨头坏死率30% 24~48小时内手术股骨头坏死率40% 目前多数作者主张6~12小时之内急诊手术
对移位骨折手术前是否需要牵引 的争议
• 术前皮牵引对病人疼痛的缓解、术中骨 折复位以及手术难易程度均无影响,皮 牵引价值不大,增加皮肤压创及护理困 难 • 从恢复血运角度考虑应予以骨牵引 Mussbichler应用动脉造影研究指出中立 位或轻度内旋位牵引后,股骨头血运较 牵引前明显增加
初次治疗采用内固定还是全髋关节置换术仍有争议。 大部分主张对较年轻患者(50岁以下)采用内固定方法, 对老年患者(70岁以上)采用关节置换术,而对于年龄 处于两者中间的患者采用何种方法则没有共识。
目前倾向: 相对年轻、功能要求很高,采用内固定术
年老,功能要求不高,可采用关节置换术 相对健康,活动量大而无认识或精神 疾病,采用 全髋置换术 有认知或精神疾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存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存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本组 2 1例 采 用 联 合 Ti — L tu e 分 类 法 确 定 l e eo r 1 e
并行 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治 疗 。结 果
平 均 随 访 2年 ,骨 盆 骨 折 均 获 复 位 。 累 及 髋 臼 负 重 顶 的 骨 折 1 7例 , 1 5例 复 位 满 意 ,疗 效 优 良 。 结 论
出血 和 合 并 内 脏 器 官 损 伤 ,临 床 处 理 较 困 难 。我 院
本 组 骨盆 骨 折均 获 复位 。1 7例 波 及 髋 臼 负 重 顶 的移 位 骨 折中 1 5例 解 剖 复 位 , 另 2例 髋 臼 底 粉 碎 骨 折 复 位 不 满 意 。 随 访 3个 月 ~ 9年 ,平 均 2年 ,骨 折 均 愈 合 , 骨 盆 环 无 畸 型 。 髋 关 节 功 能 按 改 良 的 D’Au in b e和 P se 六 分 制 评 定 法 评 g atl 定 【 ,1 3 】 8例 无 明 显 髋 痛 ,行 走 及 髋 关 节 功 能 良 好 。 1例 因 对 侧 经 骶 孔 骨 折 并 骶 神 经 损 伤 致 膝 以 下 麻 痹 ,另 2例 合 并 髋 臼 中心性 骨 折脱 位 、髋痛 、活动 受 限。
c t n, wh c r r a e p r tv l . Re u t Th a in swe e f l we p f r t e a e a e o e r . Al p l i fa t r r e ai o ih we e te t d o e a ie y s ls e p t t r o l e o d u o h v r g f2 y s a l ev c r c u e we er — s
du t d ats a t rl c e s if c o iy. O f 1 i ole t eg 7 nv v d he w i ht— b rng do e, s tsa t y r duc in e e o ane nd g o o xc l nt r u t e e a e i m a if c or e to w r bt i d a o d r e el e ls w r e s s n i he 1 r c u e . Concu i n A t bl eli oul e r c n t uc e a he a e a l r— fm o a a d r l ton hi e— e t b— ee n t 5 f a t r s lso s a e p vs c d b e o r t d. nd t c t bu a s e r lhe e a i s p r sa i f he f e tv e r d to a nt r lfxa i n. s d by e f c ie op n e uc in nd i e na i to K e r s Pev c fa t e; A c t bu a r c ur y wo d l rcu i r e a l rf a t e; Sur i a r t e g c lt e m nt a

髋臼骨折观察指标

髋臼骨折观察指标

髋臼骨折观察指标?
答:髋臼骨折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症状:观察患者是否有髋关节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表现,如下肢畸形、弹性固定、患肢缩短等。

同时,注意患者是否有并发股骨头脱位的情况。

2.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时,注意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是否有压痛,以及髋关节外展、内旋等动作是否引起疼痛或活动受限。

此外,进行4字试验以评估髋关节功能,阳性反应可能提示股骨头坏死。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髋臼骨折的重要手段,通过拍摄前后位片、髂骨斜位片和闭孔斜位片,可以确定骨折类型和测量髋臼顶的形态特点。

CT扫描能较好地显示局部微小损伤、骨折粉碎程度以及未发现的髋关节脱位和骶髂关节损伤。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于评估软组织和神经损伤。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等情况,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可能提示并发休克,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并发感染。

综上所述,髋臼骨折的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这些指标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髋臼骨折的治疗
髋关节是全身负荷最大的关节,因此,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原则 上应该手术治疗,尽可能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的功能锻 炼。
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卧床和牵引。适应证:无移位或移<3mm; 严重骨质疏松者;局部或其他部位有感染者;有手术禁忌证, 如其他系统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闭合复位且较稳定的髋臼 骨折。
骨盆骨折并发症
骨盆骨折常伴有严重并发症,而且常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 应引起重视。
1.腹膜后血肿 2.盆腔内脏器损伤包括:膀胱、后尿道与直肠损伤 3.神经损伤主要是腰骶神经丛与坐骨神经损伤 4.脂肪栓塞与静脉栓塞
骨盆骨折并发症
腹膜后血肿: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邻近又有许多动
静脉丛,血供丰富。骨折引起广泛出血,形成巨大血肿,可 沿腹膜后蔓沿。引起休克,导致病人死亡。
盆腔内脏器损伤包括膀胱、后尿道与直肠损伤,尿道
损伤比膀胱损伤多见。直肠损伤如发生在腹膜反折上可以引 起弥漫性腹膜炎,以下引起直肠周围感染
骨盆骨折急救处理
1.监测血压和脉搏,脉搏变化比血压变化更敏感、更快 2.快速建立输血补液途径,双路、多路输液。输液途径应 建立于上肢或颈部。 3.检查病人排尿情况,必要时导尿。注意肛门情况,指诊 血尿可能膀胱或肾损伤。尿管进不了可能后尿道断裂。无尿 可能膀胱破。 4.诊断性腹腔穿刺,有腹膜刺激征者必要时诊断性腹腔穿 刺。 5. 视病情情况及早完成X线和CT检查,并检查有无其他合 并损伤,超声检查可作为腹、盆腔脏器损伤的筛查方法
骨盆与髋臼骨折
脊柱外科 王振辉 主任医师
Tel:13806079911
教学目标
1.掌握骨盆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和并发 症、诊断、处理原则。 2. 熟悉髋臼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方法。
讲授内容: 骨盆环的构成、骨盆骨折的分类、诊断、并发症 及治疗。髋臼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方法
骨盆的解剖
骨盆的解剖
骨盆的解剖
骨盆环的单处骨折较为少见,多为双处骨折
①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 ②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③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④髂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⑤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⑥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髂骨骨折
骨盆骨折的分类
(二)按骨盆环的稳定性分类:Tile分 型基于骨盆稳定下部的半球形深凹,向前、下、外倾斜。由 髋骨的前柱(髂耻柱)、前壁和后柱(髂坐柱)、后壁组成。
髋臼前柱由髂嵴前部斜向内下至前方达耻骨联合;后柱由坐骨 大切迹角的平面到坐骨结节,主要构成髋臼的顶部。髋臼骨折 的治疗应尽可能恢复其前后柱的解剖关系。
髋臼骨折( fracture of the acetabulum)是由强大暴力作用于股 骨头和髋臼之间造成的,约占全身骨折的0.7%。有时,股骨 头连同破碎的髋臼向内移位,严重者股骨头可穿破髋臼进入盆 腔,造成股骨头中心脱位。
手术治疗
手术入路:前侧入路:髂腹股沟入路、Stoppa入路 后侧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前后联合入路
手术方法:重建钢板固定,全髋关节置换。
病例2: 50岁男性患者,以“外伤致左髋部疼痛、活动障碍 1小时”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88 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1/90mmHg。心肺腹未及 明显异常。左下肢见内旋、屈曲、短缩畸形,弹性固定,左 髋部压痛、扣痛,局部肿胀,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双 下肢皮肤感觉正常,肌张力可,右大腿、左膝部局部肿胀、
骨盆环的构成
骨盆边缘有许多肌肉和韧带附着,特别是韧带结构对维护骨 盆起着重要作用,在骨盆的底部,更有坚强的骶结节韧带和 骶棘韧带。骨盆亦有保护盆腔内脏器的作用。
骨盆骨折的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主要依据骨盆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稳定性或 损伤暴力的方向而进行分类。
(一)按骨折的部位分类: 1.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肌肉猛烈收缩而造成骨盆边缘肌附 着点撕脱性骨折,骨盆环不受影响,多见于青少年运动损伤
骨盆环的构成
骨盆为环形结构,是由两侧的髂骨、耻骨、坐骨经Y形软骨 融合而成的两块髋骨和一块骶尾骨,经前方耻骨联合和后方 的骶髂关节构成的坚固骨环。骨盆起着支持脊柱的作用,躯 干的重量经骨盆传递至下肢。
骨盆环的构成
直立位时,重力线经骶髂关节、髂骨体至两侧髋关节,为骶 股弓;坐位时,重力线经骶髂关节、髂骨体、坐骨支至两侧 坐骨结节,为骶坐弓。另有两个联结副弓。 骨盆前半部 (耻、坐骨支)称为前环、后半部(骶、髂骨、髋臼和坐骨 结构)称为后环。
2.髂骨翼骨折
3.骶尾骨骨折
4.骨盆环骨折
髂骨翼骨折多为侧方挤压暴力所致,移位不明显,可为粉碎 性,不影响骨盆环
骶尾骨骨折:Dennis将骶骨分成三个区:①I区,在骶骨翼 部;②Ⅱ区,在骶孔处;③Ⅲ区,为正中骶管区。Ⅱ区与Ⅲ 区损伤分别会引起骶神经与马尾神经的损伤。尾骨骨折多由 跌倒坐地所致,常伴骶骨末端骨折,一般移位不明显。
压痛,双膝、踝关节屈伸活动可,胫后动脉搏动可扪及,双 足各趾感觉、活动正常,末梢血运可。
小结
髋臼骨折的分型
Letournel-Judet分型:主要是从解剖结构的改变来分,共十个 类型。
(1)单一骨折:累及髋臼的一个柱或壁,包括后壁骨折、后柱 骨折、前壁骨折、前柱骨折和横断骨折5类。
(2)复合骨折:至少由2个单一骨折组合,包括T形骨折、后柱 伴后壁骨折、横断伴后壁骨折、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和双柱骨 折5类。
骨盆与髋臼骨折的病因
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
多有强大暴力外伤史,主要是车祸、高空坠落和工业意外。 多存在严重的多发伤,休克常见。如为开放性损伤,病情更 为严重,死亡率高达40%- 70%。
1.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 2.肢体长度不对称 3.会阴部的瘀斑是耻骨和坐骨骨折的特有体征
影像学检查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髋关节不稳定及移位>3mm者,尤其是双柱骨折有 错位者。有下列情况应该急诊手术:①髋关节脱位不能闭合复 位;②髋关节复位后不能维持复位;③合并神经损伤,且进行 性加重;④合并有血管损伤;⑤开放性髋臼骨折。
手术时机:全身情况允许而又有急诊手术指征者,应该积极手 术;由于髋臼骨折多合并骨盆骨折和(或)其他合并伤,且出 血较多,所以,应该在病情稳定、出血停止后再手术。最佳手 术时机多认为在伤后4-7天。
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类型及骨折块移位情况,但骶髂关节情 况以CT检查更为清晰。CT的三维重建可以更加立体直观的 显示骨折类型和移位的方向。
病例1: 35岁男性患者,以“外伤致左大腿、骨盆等多处肿 痛、流血8小时”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2/68mmHg。神 清,胸廓挤压征阳性,心肺腹未及明显异常。骨盆挤压分离 试验阳性,左髋关节呈屈髋外旋畸形,弹性固定,左大腿外 侧面见长约50cm×20cm创面,左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存在, 末梢血运可,皮肤感觉无明显减退。
1.A型:稳定型,后弓完整
2. B型:部分稳定型,旋转不稳定,但 垂直稳定,后弓不完全损伤
3. C型:旋转、垂直均不稳定,后弓完 全损伤
骨盆骨折的分类
(三)按损伤暴力的方向分类:Young-Burgess分型 1.侧方挤压损伤:LC骨折(lateral compression) 2.前后挤压损伤:APC骨折(antero-posterior compression ) 3.垂直剪力损伤:VS骨折(vertical shear) 4.混合暴力损伤:CM骨折(combined mechanical)
治疗措施
骨折本身的处理
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无移位不必处理。少数反转移
位需手术。髂骨翼骨折有主张对移位钢板螺钉固定。
骶尾骨骨折:非手术治疗,臥床休息。
耻骨联合分离:分离大于2.5mm者,手术治疗,钢板
固定
骨折本身的处理
不稳定型骨折需妥善制动,重点在于 骨盆后环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主张手 术复位及内固定必要时辅以外固定支 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