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及资源分布;(2)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3)了解俄罗斯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及经济规模;(4)初步了解俄罗斯的语言、宗教及民族分布情况;(5)了解俄罗斯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及合作发展。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俄罗斯的浓厚兴趣;(2)使学生尊重俄罗斯人民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3)增强学生对国际友谊和中俄友好交往的认识与支持。

二、教学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及与中国的友好交往。

三、教学难点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及民族分布情况。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俄罗斯概况1. 教师简要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并呈现相关图片资料。

2. 学生分组讨论俄罗斯的地理特点,向全班介绍俄罗斯的地理特色。

第二课时: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1. 教师介绍俄罗斯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展示相关视频资料。

2. 学生讨论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特点,并结合实例分享。

第三课时: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和经济规模1. 教师介绍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状况,说明俄罗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 分组讨论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向全班总结讨论结果。

第四课时:俄罗斯的语言、宗教及民族1. 教师简要介绍俄罗斯的主要语言、宗教信仰及民族分布情况,展示相关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料。

2. 学生自由讨论俄罗斯的语言、宗教及民族分布情况,结合俄罗斯民间传统、风土人情等内容。

第五课时:中俄友好交往1. 教师介绍中俄友好交往的历史渊源和成果,展示中俄友好交往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学生表达对中俄友好交往的态度,分享对中俄友好交往的了解和认识。

第六课时:综合评价与展示1. 学生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所学内容,包括俄罗斯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规模等方面。

2. 教师进行终结性评价,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展示。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口、语言、文化等。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俄罗斯的特色,并能够比较中俄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3.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增强对俄罗斯的认知和兴趣。

4. 学生能够用俄罗斯文化中的一些元素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俄罗斯的基本概况和文化特点。

2. 难点: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以及相对复杂的俄罗斯文字的认读。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素材。

2. 俄罗斯地图、俄罗斯文化图片等实物或图片。

3. 俄罗斯乐器等音乐素材。

四、教学过程:Step1:引入1. 利用多媒体播放俄罗斯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并让学生听歌,并观察歌曲中的场景和人物。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场景是否熟悉,以及可能代表的是哪个国家,进一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Step2:介绍俄罗斯的地理概况1. 展示俄罗斯地图,并指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 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介绍其与中国的接壤地区。

3. 通过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例如伏尔加河、克里姆林宫等。

Step3:介绍俄罗斯的人口与语言1. 展示俄罗斯的人口统计数据,比较中俄两国的人口差异。

2. 介绍俄罗斯的官方语言是俄语,并适当展示俄语的一些特点。

3.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示范,让学生尝试认读俄文字母和简单的俄语口语。

Step4:介绍俄罗斯的文化特点1. 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文化特点,例如俄罗斯民族服饰、俄罗斯艺术等。

2. 展示俄罗斯民间舞蹈和音乐等文化元素,让学生感受俄罗斯文化的独特魅力。

Step5:比较中俄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1. 引导学生讨论中俄两国在地理、人口、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共同点。

2. 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中俄两国之间的互补性、交往的历史背景等特点。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基本情况;- 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 了解俄罗斯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历史和现状。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进学生对俄罗斯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2. 俄罗斯的人口与民族构成;3. 俄罗斯的历史、政治与经济;4. 俄罗斯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5. 俄罗斯与中国的友好交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俄罗斯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历史事件等内容;- 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3. 案例教学法-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俄罗斯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历史、现状和前景;-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俄罗斯的印象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展示:播放俄罗斯的风土人情短片,引入俄罗斯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内容。

2. 学习任务-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学习任务,如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 资料收集: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文献、图片、视频等材料,为小组讨论提供素材;-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所负责的学习任务内容,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3. 知识讲授- 教师介绍:教师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知识讲解,结合多媒体资料进行展示;-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 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和历史等基本情况;
b. 掌握俄罗斯的主要特点和重要的文化传统;
c. 学会用俄罗斯语问候和介绍自己。

2. 过程与方法
a.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
b. 设置小组互动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a. 培养学生对俄罗斯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b.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c. 培养学生的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a. 利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让学生找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介绍俄罗斯的概况;
b. 播放有关俄罗斯风景和文化的视频和图片,引发学生对俄罗斯的兴趣。

3. 拓展延伸
a.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俄罗斯的文化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思维和交流;
b.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进行俄语对话练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四、教学资源
1. 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2. 有关俄罗斯的介绍视频和图片;
3. 俄语学习资源。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俄罗斯的小短文;
2. 课堂角色扮演表现评价;
3. 学生的学习笔记和积极参与度评价。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的地理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对俄罗斯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互动环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投影2018年世界杯法国夺冠的图片以及世界杯重要时刻相关图片,提问:同学们这些图片体现的都是那种运动,代表的都是那一次重要赛事中的场景呢?(2018年世界杯)。

是否有同学还记得2018年世界杯是在哪个国家举行的?(俄罗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进入俄罗斯的学习。

二、课堂新授1.面积最大的国家导入:普列汉诺夫说过:“空间是俄罗斯灵魂的工程师”,老师PPT上展示的为同一时间俄罗斯不同地点的景象,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是白天,有的是晚上,这是什么原因呢?生答:俄罗斯跨经度广师答:非常好。

俄罗斯跨经度广,面积大,因此成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师答:首先从领土组成来看,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包括欧洲和亚洲两个部分,大部分位于亚洲;面积达17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接着从经纬度来看,两条纬线50°N和70°N,俄罗斯主要位于这两条纬线之间,还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俄罗斯的北部,找一找是哪一条?生答:北极圈师问:因此可以推断出俄罗斯位于五带中的那两带?生答:北温带和北寒带师答:对的,而且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再看俄罗斯的东部有一条重要经线160°E,这说明了什么?判断依据又是什么?生答:俄罗斯地跨东西两半球,160°E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师答:没错,另一条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俄罗斯是唯一一个地跨东西两半球并跨亚欧两洲的国家。

说完经纬度位置,我们再来看俄罗斯的海陆位置,仔细观察PPT上的图,请一位同学帮老师来总结,看看俄罗斯的北、东、西北和西南濒临的什么海,南部与哪三个国家接壤。

生答:俄罗斯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西南临黑海,南部与哈萨克斯坦、中国以及蒙古三个国家接壤。

师答:总结得非常好,请坐。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个问题。

【讨论】从范围来看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大部分位于亚洲,但它是个欧洲国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老师所给出的欧洲城市分布示意图来回答生甲答:俄罗斯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欧洲生乙答: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也位于欧洲师答;两位同学都总结的非常到位了。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莫斯科。

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即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如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等。

三、教学策略学生已经具备世界国家地理的学习基础,利用学校高效课堂的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各类地图的技能,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利用讲授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俄罗斯方块,套娃图片、《喀秋莎》视频歌曲导入,自制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图片图片(俄罗斯方块,俄罗斯套娃、《喀秋莎》视频歌曲、俄罗斯国旗),导入俄罗斯。

这是哪个国家?学生:俄罗斯。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俄罗斯这个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俄罗斯的兴趣。

高效快捷。

出示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37-p38页,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分析俄罗斯的地势特点?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

它们分别注入什么海洋?4.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哪种气候分布最广?学生自学后,检测自学情况。

导教新课板书:第四节俄罗斯一、位置和范围教师:课件展示,俄罗斯位于什么半球?学生:北半球,东半球。

(点击鼠标,出现穿过俄罗斯的经纬线)教师:纬度如何?学生:中高纬度。

教师:请同学们说说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学生: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北靠北冰洋。

教师:俄罗斯面积世界第几?你们知道吗?请大家在图7.48上找一找俄罗斯的邻居。

中国位于俄罗斯的什么位置?学生:在课本地图上找出并标注俄罗斯主要的陆上邻国。

中国位于俄罗斯南部。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地图,了解俄罗斯的范围及主要的陆上邻国。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2.了解一些俄罗斯的习俗和传统节日;3.了解俄罗斯的食物和饮料;4.了解俄罗斯的国旗、国歌、国家象征等。

三、教学难点:1.俄罗斯的文化传统;2.俄罗斯的饮食文化。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实物展示、解说讲述、问题引导。

五、教学流程:Step 1 自我介绍以“你好,我是主持人,我非常高兴地为大家介绍我们的主题内容——《俄罗斯》”为开场白,向同学们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自己的身份背景。

Step 2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1.视频播放:用PPT播放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视频时间1分钟)。

2.问题引导:你们都知道俄罗斯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世界三大自然区之一喜马拉雅山和亚马逊河流域吗?那么大家知道俄罗斯地理位置吗?Step 3 俄罗斯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1.图片解说:以图片为素材,向同学们展示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讲解俄罗斯的文化传统(时间3分钟)。

2.问题引导:为什么俄罗斯的文化在世界上有那么高的地位?你们对俄罗斯的文化有何认识和体会?Step 4 俄罗斯的食物和饮料1.实物展示:向同学们展示一些俄罗斯的食物和饮料。

2.问题引导:你们知道俄罗斯有哪些食物和饮料?你们尝过吗?Step 5 俄罗斯的习俗和传统节日1.视频播放:用PPT播放俄罗斯的一些传统节日(视频时间1分钟)。

2.问题引导:你们知道俄罗斯有哪些传统节日?俄罗斯的传统节日和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Step 6 俄罗斯的国旗、国歌和国家象征1.图片展示:向同学们展示俄罗斯的国旗、国歌和国家象征(时间1分钟)。

2.互动环节: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认识、评价和读出俄罗斯的国歌。

Step 7 总结与展望向同学们介绍下一节课的主题和教学内容,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展望。

六、教学评估:1.学生口述答案:通过提问,及时获取学生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2.教师评估:观察学生的表现和答案,用评价表等形式记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调整教学策略和指导学生提供参考依据;3.测验评估:布置和批改测验,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判断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气候、语言和文化。

2.学生能够掌握俄罗斯的基本知识,如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生活等。

3.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

三、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导入1.教师先展示一张俄罗斯地图,并让学生看图猜测是哪个国家。

第二阶段: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PPT讲解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宗教、民族和文学等。

2.对俄罗斯的政治制度、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讲解,包括社会福利、教育和医疗等。

3.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俄罗斯的城市、风景和生活方式等,以加深学生对俄罗斯的印象。

第三阶段: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通过讨论和研究,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如饮食、住房、传统节日等。

2.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介绍自己选择的国家,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对比。

第四阶段:教学总结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笔记整理。

2.教师提出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建议和方法。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方法:1.导入式。

2.讲解式。

3.图示式。

4.小组讨论式。

5.交流式。

6.总结式。

五、教学手段:1.PPT。

2.图片和视频。

3.白板和黑板。

4.书籍和参考资料。

6.笔和笔记本。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笔记和讨论内容。

2.对学生进行小测验和口头评估,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

3.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评估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俄罗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5.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情况。

6.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的方法。

7.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过程与方法:1.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大量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数据资料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2.然后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关系,通过观察体验、思维体验,不断对自己现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获得新知、形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由俄罗斯年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俄罗斯的先进文化,为家乡的建设和祖国的强大献计献策。

3.通过才艺展示活动给孩子个性张扬的舞台,激发兴趣,使孩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

3.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难点:1.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分析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形成的原因。

三、设计与思想本节教学内容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先以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图片导入,再由俄罗斯年引入本课正题。

通过创设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以地图为媒介,先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河流湖泊、气候特点,在这个过程中适当渗透人文内容(名画欣赏、芭蕾舞表演),然后利用拼图活动巩固提高。

最后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主题,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再引回俄罗斯年结尾,首尾呼应。

第二课时讲俄罗斯的资源、工业、交通:先以<小小企业家>的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然引入本课正题。

然后充分利用地图,通过创设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先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及工业的分布特点、成因,交通运输业的特点与成因,再让学生走进俄罗斯文化之旅,了解俄罗斯的悠久文化,最后再引回俄罗斯年结尾。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播放俄罗斯乐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欣赏俄罗斯典型建筑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导入新课:继续播放俄罗斯乐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学生欣赏一组关于哈尔滨建筑的图片,(主要俄式建筑),学生边看边猜建筑的名称。

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哈尔滨建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建筑都体现了哪一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俄罗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结导入:由哈尔滨的美称“东方的莫斯科”引入俄罗斯年导入新课。

欣赏俄罗斯图片考查学生对俄罗斯的了解程度。

以师生对话方式简介俄罗斯学生据已有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问。

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

提问:学习一个国家我们首先了解它的什么环境?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学生已知。

提问: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一般讲哪几大问题?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

充分利用学生已知。

提问:读图说出俄罗斯的大洲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包括欧洲东部和北亚两大部分。

欧洲部分占1/4,亚洲部分占3/4。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提问:读图说出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哪两个纬度之间?处在哪几个温度带上?学生读图回答:俄罗斯大部分处在50°N~70°N之间,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提问:读图说出俄罗斯的经度范围。

俄罗斯位于20°E~180°E之间。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俄罗斯地图展示:读图按方位说出俄罗斯周围濒临那些海洋?指图回答: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读图找出俄罗斯有哪些陆上临国?指图回答: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14个临国。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读表分析:通过比较你对俄罗斯的范围大小有怎样的印象?读俄罗斯与中国的范围比较表,总结俄罗斯国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培养学生对地理图表分析概括能力。

提问:如此辽阔的疆域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有何提供了多样的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影响呢?投影俄罗斯地形图读图说出俄罗斯有哪几大地形区?(用课件动态展示四大地形区。

)学生指地形图回答: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分析俄罗斯的地势高低有何特点?指图回答: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提问:俄罗斯的地势特点对河流有什么影响?河流流向主要由南向北流。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在图中找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湖泊并说出河流流向。

学生指图回答: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伏尔加河、贝加尔湖。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教师:用课件动态展示相应河湖。

提问:你能说出伏尔加河、贝加尔湖的世界之最吗?学生回答:伏尔加河全长3600多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深1620米。

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承转过度: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俄罗斯的地形与河流,下面我们来比一比、拼一拼,看谁学得好。

<智力大比拼活动>请学生到黑板前面来拼出俄罗斯的四大地形区,并将俄罗斯的主要河湖拼板粘到相应的位置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刚才我们了解了俄罗斯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影响气候有几大要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大要素。

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识记、理解和掌握程度。

〈课件〉投影:俄罗斯气候类型图1.学生读图说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2.读图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点与影响气候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指图说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寒带苔原气候。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课件〉投影:三幅针叶林图片俄罗斯气候类型以温带、寒带为主,严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最广,俄罗斯的针叶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主要与俄罗斯所处纬度位置有关;俄罗斯气候类型东、中、西差异很大,主要与俄罗斯的海陆位置有关;受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地形影响,俄罗斯有高原山地气候。

承转过度: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课件〉投影:俄罗斯气温与降水分布图。

看等温线分布图,分析俄罗斯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分析回答:由南向北气温降低,同一纬度地区,大陆西部气温高、东部气温低。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看降水分布情况,你能总结出俄罗斯的降水有什么规律?分析回答:西多东少、南多北少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试着描述雅库茨克、奥伊米亚康——“寒极”的气候特征。

阅读资料:奥伊米亚康的生活环境考查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联系思维能力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课件〉投影:俄罗斯人口、工业、交通、农业、城市分布图。

读图分析: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对上述人文环境的分布有什么影响?学生朗读材料。

考查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联系思维能力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为什么说俄罗斯是欧洲国家而不是亚洲国家?俄罗斯人口、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部,因为西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考查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联系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自然环境有了总体的认识。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俄罗斯的资源有什么影响?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能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培养学生据已有知识开放思维、联系思维,不断形成新知。

假设你是一个企业家,你要投资建一个钢铁厂,在选择厂址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角色体验:如靠近矿产基地铁矿、煤矿等;交通便利;技术因素;市场因素等。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使学生对学习有新奇感和成就感。

教师承转过度:工业的布局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矿产与交通,由此导入新课。

投影: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提问:请同学们读图说出俄罗斯的主要矿产资源的种类。

读图回答: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铅锌矿、铝土矿、镍矿、金矿等。

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投影:俄罗斯主要矿产资读表:用数据资料来增强源居世界位次表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钾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煤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黄金储量居世界第四位铀储量居世界第七位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问:通过图表资料你能得出俄罗斯的矿产资源有什么特点?总结:俄罗斯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读图7.48,指出俄罗斯主要有哪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各工业区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⒈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这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⒉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⒊乌拉尔工业区⒋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

学生再说出各工业区的分布与主要工业部门。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提问:刚才我们了解了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你还能发现什么?(启发学生在矿产和工业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亚洲部分。

这里面积占国土的2/3,资源占全国的80%,但开采很少。

资源分布地区不平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善于发现的能力。

那么工业分布如何呢?为什么会这样分布?同学回答: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俄罗斯的工业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但其发展又与俄罗斯的历史、社会等情况有关。

俄罗斯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所以其工业大部分聚集在欧洲,而东部广大地区开发较少。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大胆质疑能力。

假设你是俄罗斯总统,你对俄罗斯现在及未来的工业发展如何规划?联系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俄罗斯应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使东部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让学生体会做国家领导人的责任感与成就感。

读表7.2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地位、读图7.49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对话、图7.48中俄罗斯主要工业部门,分析俄罗斯的工业结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讨论并回答: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比较薄弱。

轻工业薄弱的原因:气候寒冷,轻工业所需的原材料缺乏;另外还有历史因素。

重工业发达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基础雄厚,有丰富的资源做后盾,科学技术先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