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20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原位肝移植( OLT )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金标准治疗。
虽然OLT的手术成功率已达90 % ~10 0% , 5年、1 0年生存率分别已达 70%~80%、 60%~70 %,但仍有不少问题尚未解决或不可避免,移植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 14%~55 %左右,直接影响了移植后的近远期生存率。
下面就 OLT 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作一简述。
一、肝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1.术后出血:(1)腹腔内出血:较常见,发生率 10%~20%,是术中和术后早期的主要死因。
原因有肝硬化致凝血功能差;后腹膜等侧枝循环创面渗血;移植肝小血管分支未被结扎出血;血管吻合口漏血;膈肌血管出血;供肝功能不良致凝血因子缺乏;外源性凝血因子补充不足;转流术中肝素的作用,转流停止后未作充分的中和;引流管出口处腹壁出血等。
常见出血部位为① 门脉高压后腹膜侧枝循环创面(如腔静脉后),②膈肌血管,⑧新肝韧带创面,④新肝活检处。
⑤ 腹腔引流管洞口等。
腹腔内出血一般多指发生在术后1~3d,除表现为持续性的引流管血性液体外,最常见的为高度的腹胀及进行性血压下降,部分病人因血块堵塞可致引流管无排。
若诊断为活动性出血,应果断进行剖腹止血。
我院25例OLT发生术后腹腔内大出血 1 例。
(2)消化道出血:多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或应激性溃疡所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不多见。
供肝功能正常时,出血量一般不大,给予 H2 受体拮抗剂或泵抑制剂后均可停止。
2.血管并发症:肝动脉、门静脉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四个吻合口均可出现相关的血管并发症,早期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往往导致供肝的丢失,多与手术技术不当有关。
(1)肝动脉血栓形成:肝动脉管腔最小,吻合技术要求更高,最容易出现并发症,尤其是小儿。
原因常为吻合技术不当,肝流出道不畅,排斥反应,供肝血管较小和肝动脉变异,活体或劈离式肝移植等引起。
肝动脉栓塞后会出现以下结果:移植早期发生的主干栓塞往往导致移植肝无功能(PNF );分支血管的缺血引起胆管缺血坏死,出现胆瘘或胆道狭窄;肝局灶性坏死感染。
肝脏移植预防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经验(附93例报告)

pr oph atc a tc a yl i n io gulton t r py gi st e i p tntm e ur s. a i he a ve n pa tt n P ee t n Heai atr ho o i K yw rs ie r slnai ; rvni ; p t reytrmb s a o o c s
Na jn 0 0 Jin u, h n nig 2 0 2, a gs C ia) 1
[ btat Obet e T td h rvnigmeh d f e ai atr ho o i atrl e rnpa tt n Meh d 9 - src] A jci o s ytepee t to so p t r ytrmb s f i rta slnai . to s v u n h c e s e v o 3
[ 摘 要] 目的 总结 肝 移植 术 后 成 功 预 防肝 动 脉 血 栓 形 成 的 经 验 。 法 对 9 肝 移 植 术 后 患 者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方 3例 结 果 在 保 证 吻 合 技 术 基 础 上 , 据 凝 血 情 况 , 后 使 用 低 分 子 量 肝 素 预 防 抗 凝 , 一 例 发 生 肝 动 脉血 栓 。 结 论 肝 移 植 术 后 肝 动 脉 根 术 无
血 栓 形 成 的 相 关 因 素 很 多 , 中吻 合 技 术 是 关 键 , 期 预 防 性 抗 凝 治 疗 是 预 防 肝 动 脉 血 栓 形 成 的 重 要 措 施 。 其 早
[ 关键 词 ] 肝 移 植 ; 防 ; 动 脉 血 栓 预 肝
中 图分 类 号 : R67 3 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7—7 X(0 7 0 —1 00 6 22 1 2 0 ) 20 1—3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目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PHC)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
随着TACE临床广泛应用,其并发症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现对空军总医院院2021年6月~2021年12月198例PHC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98例,男136例,女62例。
中位年龄54.5(36-84)岁,全部病例均通过超声、CT、MRI、PET结合AFP等临床化验证实,部分患者经穿刺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肝癌。
198例患者先后进行TACE 术共423次,平均2.14次。
结合患者化验指标,化疗药选用5-氟尿嘧啶250-1000mg,丝裂霉素0-20mg,表阿霉素10-40mg。
应用的栓塞剂为进口超液化碘化油,部分病灶較大者加用适量明胶海绵或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
1.2 TACE方法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先行腹腔动脉造影,明确肿瘤部位、大小、供血血管等情况,再在影像指导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注入上述化疗药及碘油乳剂进行化疗灌注和碘化油栓塞。
超化碘油用量依据患者肝功能分级、肿瘤大小、供血多少及术中碘油沉积情况,大致1-40ml不等。
合并肝动-静脉瘘、动-门静脉瘘者,在灌注化疗及栓塞前,注入无水乙醇、明胶海绵或钢圈栓堵。
栓塞后再次造影,了解栓塞情况。
1.3 并发症观察观察患者TACE术中及术后病情变化,针对其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影像学及化验检查,积极治疗。
2 结果198例PHC患者术后出现TACE栓塞后综合征126例;肝功衰竭8例,其中肝功能A级2例,B级6例,经保肝治疗后7例肝功能逐渐恢复,1例急性肝衰竭治疗无效死亡;肝内胆管损伤致胆汁瘤3例;肺栓塞2例;栓塞后急性胆囊炎16例。
3讨论3.1 TACE栓塞后综合征TACE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给予解热镇痛、止吐等对症治疗后2~5d可逐渐缓解。
肝移植术后VTE风险评估与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肝移植术后VTE风险评估与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孟灵娜;王维伟【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24(40)9【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与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
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根据Caprini模型对VTE风险进行分级,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级护理。
比较2组患者筛查结果、VTE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VTE发生率[2.70%(1/37)vs.10.81%(4/37)]、血栓最大宽度[(5.71±1.12)mm vs.(7.13±1.35)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胸管放置[(3.56±0.74)d vs.(4.01±1.04)d]及住院时间[(8.66±1.23)d vs.(9.46±1.8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86.23±5.23)分vs.(83.78±4.73)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和分级护理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肝移植手术后发生VTE,并减少术后血栓的最大宽度和VTE发生率,对促进术后的恢复情况是有利的。
同时,这种方法也能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总页数】5页(P1480-1483)【作者】孟灵娜;王维伟【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7;R473.6【相关文献】1.VTE风险评估+分级护理干预在aSAH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2.孕产妇VTE 评分表评估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在血栓前状态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DVT风险的影响3.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量表的个体化预警干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4.VTE风险评估+分级护理干预对大隐静脉曲张病人术后的影响5.VTE风险评估下的分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DVT及SF-36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造影诊断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1例

患者男,67岁,因“发现肝细胞癌2+年”于我院行肝移植术。
既往乙型肝炎病史8+年,肝移植术前共接受8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hild-Pugh 评分8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7分。
供肝来源于一名因外伤致脑损伤女性,动脉条件良好,未见斑块形成及粥样硬化等。
手术术式为经典的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选用供肝腹腔干与受体脾动脉开口处进行肝总动脉patch 吻合,采用7-0prolene 缝线进行吻合口间断缝合,吻合后开放血流,血管搏动良好,无出血及渗血,肝脏质地稍软。
患者术后2h 拔出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术后第1天开始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为他克莫司+马替麦考酚酯+泼尼松。
实验室检查:术后第1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39U/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350U/L 、碱性磷酸酶(ALP )159U/L 、谷氨酰转移酶(GGT )85U/L 、总胆红素(TBil )52.2μmol/L ;术后第2天ALT 109U/L 、AST 92U/L 、ALP 107U/L 、GGT 54U/L 、TBil 26.9μmol/L 。
术后第2天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门处及肝内均未探及肝动脉血流信号(图1A );超声造影检查:动脉期肝动脉未见造影剂进入(图1B ),门脉期可见门静脉内造影剂入肝,Glisson 鞘内包裹门静脉分布无充填区,呈“黑色袖套征”改变(图1C )。
增强CT 检查:肝总动脉可见强化,肝固有动脉未见强化(图2),门静脉周围见低密度无增强区。
肝动脉DSA 检查(经患者右侧股动脉穿刺置管):肝固有动脉远端及肝内动脉未见显影(图3),肝内动脉可见充盈缺损,提示肝动脉血栓形成。
经多学科会诊后,选择留置导管,并行导管内溶栓治疗,连续2d 予以导管内注射尿激酶(每12h 注射10万U )。
治疗后第3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42.3cm/s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10.9cm/s ,阻力指数0.74(图4A );超声造影检查:动脉期肝动脉可见造影剂进入(图4B )。
肝移植的术后处理

肝移植的术后处理一.肝移植术后的一般处理:1.饮食:在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水,但可经胃管少量药物管饲、如免疫抑制剂等,一旦胃肠功能恢复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2.体位:术后早期一般以平卧位或半卧位为主,坚持翻身拍背以利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鼓励病人尽早坐起锻炼,下地活动。
3.吸氧: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维持必要的血氧分压,同时定时做雾化吸入治疗以湿化气道,以免痰液过于粘稠而难以咳出。
4.各种引流管的处理:(1)胃管:应定时冲洗,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状,并可经胃管注入药物,恢复排气及排便即可拔除。
(2)尿管:留置尿管期间要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争取早期拔除,降低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3)中心静脉插管、动脉测压管及Swan-ganz导管:除中心静脉插管可保留一段时间用来维持输液外,其他导管均应在循环稳定24小时后及早拔除,并将导管尖端送细菌培养。
CVP 管保留期间定期换药防止感染,一旦怀疑感染应立刻拔除,可留置PICC管用作补液通道。
(4)腹腔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被血块堵塞。
引流量减少后应逐步拔除肝上引流管。
右肝下引流管应在T管夹闭后拔除。
(5)T管:肝脏移植术后留置T管,除胆道减压利于吻合口愈合的作用外,尚可观察胆汁性状,或经过窦道对某些胆道并发症进行治疗。
应定期行胆汁细菌培养。
术后1周行T管造影,确认无胆漏后可夹闭T管。
怀疑有胆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放开T管,观察胆汁质量,取胆汁标本行细菌培养,必要时行胆道造影检查。
T管拔除一般在术后3 - 4个月,拔管前应做T管造影。
为防止拔管过程中胆漏的发生,可在拔除T管后马上沿窦道置入一根中心静脉插管,将其尖端置于窦道汇入胆总管处。
留置一两天后,如未出现胆漏可逐步拔除。
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肝移植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中液体的进出量多,对病人的生理干扰非常大,因此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监测指标决定补液量的多少。
具体治疗上因人而异,容量超负荷易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和肺水肿,延长呼吸机依赖的时间,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治进展

13 诊 断 .
1 . 多 普 勒 超 声 多 普 勒 超 声 被 认 为 是 评 价 术 后 肝 动 脉 血 -1 3
栓 形 成 的一 个 非 常 有 效且 非 侵 入 性 的 影 像 学 方 法 . 别 是 在 特
・
文 献综述 ・
肝 移 植 术 后 肝 动 脉并 发症 的诊 治进 展
代 佑 果
( 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腹部外科 , 昆 云南 昆 明 6 0 1 5 1 8)
【 要 】 肝 动 脉 并 发 症 是 肝 移 植 术 后 常 见 并 发 症 。本 文 重 点 阐述 肝 动 脉 血 栓 的分 型 、 因 、 床 表 现 、 断及 处 摘 病 临 诊
维普资讯
第 1 第 4期 9卷
2 07年 7月 0
肝
胆
胰
外
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杂
志
V0 .1 . 1 9 No4
J un l f p tp n rao iayS rey o ra ao a ce tbl r ug r o He i
J l 2 07 uy 0
早 期 H T和 晚期 H T发 生 原 因各 有 不 同 . 理 方 式 也 不 一 A A 处 样。 11 原 因 一般 认 为早 期 H T原 因 往 往 是 多 因 素 的 , 括 : .2 . A 包
临 床 可 疑肝 动脉 血 栓 形 成 时 其 作 用 更 为 明 显 1 超 声 检 查无 9 1
一
.
文献 报 道 总 的 发 生 率 在 3 2 % . 儿 童 患 者 发 生 率 高 % 6 而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现 代 临 床 护 理 ( d m l i l us g 2 1 . ( ) Moe Ci c r n ) 0 11 8 n aN i 0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 血栓形成 的护理
罗新春 ,叶 海丹,豆秋江 ,廖 苑
( 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器 官 移 植 科 , 东 广 州 , 10 0 中 广 508 )
n rig e p re c . M e h d T e ciia aa o 9 ains u d ron d l lv rta s lntt n rm a u r 0 7 to s h lnc ld t f5 8 p t t n e gi ga ut ie rn pa ai sfo J n ay 2 0 o De e e 0 n e o
[ btat A s c] 0 jcv T vsgt t a oeyo hpt  ̄u t o bs ( A ) ae le tnp nao n u mret r be i t e oi eta h pt gn f eacae,h m oi H T fr i rr sl ti adsm az h n ie e h i r s t v a a tn i e
s umma z d. Re u t I h 1 a e f HAT, 6 c s s r c i e e a i re e o sr c in f r e r e c a o h r 6 c s s r c ie e i re sl s n te 4 c ss o a e e ev d h p tc a t r r c n tu to o me g n y, n t e a e e ev d r — y ta s l n ai n a d t e l s a e e e v d t r mb l t he a y o e a i r r . F n l r n p a t t n h a t2 c s s r c ie h o o y i t r p n h p tc a t y o c e ial y, 8 pai n s we e d s h r e t e a ii t n, a d t t e r ic a g d wi r h b l a i h t o n t e r s i d f m ie a l r a d s v r n e to . h e t6 de r o l r f i e n e e e i f c in v u Con l i n T mo t l y f m HAT a t r l e r n p a t to s h g . W e s o l cuso s he r i o at r e i r ta s l a in i i h f v n h u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晨宇" !刘连新" !姜洪池"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好发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方 法 ! 收 集 国 内"外 近 年 来 关 于 肝 移 植 后 肝 动 脉 血 栓 形 成 的 好 发 因 素 及 防 治 方 面 的 文 献 并 作 一 综 述 !结 果 ! 肝 移 植 后 肝 动 脉 血 栓 形 成 的 好 发 因 素 有 第五因子莱顿"受体的代谢性肝脏 疾 病 和 受 体 的 性 别"肝 移 植 中 "7GLI;9Ib 法 胆 管 重 建 术 的 应 用"病 毒 感 染 等 方 面#防治措施主要有早期诊断"检测激 活 蛋 白 O 抵 抗 性 与 预 防 性 应 用 抗 凝 剂"改 进 肝 动 脉 重 建 的 方 法"高 压 氧 疗 法"经导管持续溶栓治疗"再次肝移植等方面!结论! 肝 移 植 后 肝 动 脉 血 栓 形 成 的 好 发 因 素 及 其 防 治 措 施 的 研 究 对改善肝移植患者的预后有指导作用!
目前 +,% 的发生机理尚不完 全 清 楚$但 与 其 相 关 的 危 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六病房)哈尔 滨 #4///#* !!作者简介" 王晨宇)#3U/ 年 Q*$男$河 南 省 周 口 市 人$在 读 硕 士$ 医 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肝 胆 外 科 !
血清巨细胞病毒’5F=76;>?E7:8CG<"O!X(阴性的 受 体 接 受 O!X 阳性的供肝 可 能 是 +,% 发 生 的 一 个 因 素"而 且 它 可能是惟一的与晚期 +,% 发 生 有 关 的 供 者 因 素!O!X 阳 性的供体移植到 O!X 阴 性 的 受 体 后"扰 乱 内 皮"并 且 限 制 了血管损伤的修复"从而导致了持续的炎性反应和凝 血 系 统 的激活!其他的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型和 $ 型"人 类 疱 疹 病 毒 T型 和 0型 都 与 +,% 的 发 生 有 关 ! ##/$
中 国 普 外 基 础 与 临 床 杂 志 $//0 年 3 月 第 #2 卷 第 4 期 !O@89VM?<;<OE89W;9;C?E&GC>$X7E1#2$Y714$&;B1$//0 !文 章 编 号 "!""#$%&’&#’""#$"($"*!($"&
- T#4 -
综!述
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8E:?等 报 ##/$ 道用 "7GLI;9Ib 法胆总管空肠吻合术重建 胆管的受体"早期 +,% 的发生率 较 端 对 端 胆 总 管 对 口 吻 合 术明显增高!"7GLI;9Ib 法 胆 管 重 建 术 常 用 于 原 发 性 硬 化 性胆管炎导致的晚期肝病患者"但是原发性硬化性胆 管 炎 不 是 +,% 的一 个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在 行 "7GLI;9Ib 法 胆 管 重 建术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中"术后发生胆瘘和 胆 管 炎 较普遍"还不清楚是否是这些 胆 道 并 发 症 导 致 了 +,% 的 发 生!另外""7GLI;9Ib 法胆管重建术 在 再 次 肝 移 植 中 用 得 也 较普遍"接受再 次 移 植 物 后 +,% 的 发 生 率 明 显 较 高"再 次 移 植 与 再 次 开 腹 很 可 能 是 早 期 +,% 的 危 险 因 素 ! ##/$ 总 之 " 应用 "7GLI;9Ib 法胆管 重 建 术 的 受 体 早 期 +,% 的 发 生 率 较 高 "但 是 其 具 体 机 理 还 不 明 确 ! !+&! 肝 动 脉 解 剖 结 构 的 变 异
!关 键 词 "! ! 肝 移 植 ! ! 肝 动 脉 血 栓 形 成 !中 图 分 类 号 ")*(#+M! ! ! !文 献 标 识 码 "-
)27YN0@84:7$T:9J93824303>?;9:0G<45V9G082@-:89:<?;:4/C47270589:F2J9:?:037G=03808243 !!+’( 015)2AE$ ./".$,)23$)$K/+’(C=)-2D1$7859,:;<5);=>(5)5:,6%E:-5:A$L15R$:B;+>>$6$,;5@ C=B9$;,6$C,:S$)P5@$2 D,6")$F5:B$;A$C,:S$)HTIIIH$01$),
!+!!第五因子莱顿!D?5=7C/ .;8A;9"-/.# 第五因子)-/*是人 体 内 凝 血 因 子 之 一$是 人 体 血 液 凝
固过程所必需的$它 以 失 活 的 形 式 存 在 于 血 浆 中$可 被 凝 血 酶激活成为/?因子$而 /?因 子 又 是 凝 血 酶 原 向 凝 血 酶 转 变的辅助因子!/?因子通过 分 裂 而 失 活$这 种 分 裂 是 由 激 活蛋白 O)?5=8:?=;ABC7=;89O$,\O*介导的!-/. 是 -/的 一种 变 异 形 式$它 是 可 以 遗 传 的!-/. 导 致 /? 因 子 对 ,\O 介导的这种 分 裂 产 生 抵 抗$并 由 此 产 生 了 较 多 呈 激 活 状态的/?$从而 增 加 了 凝 血 酶 的 生 成! 因 此 -/. 和 它 产 生的 ,\O 抵 抗 导 致 了 一 个 高 凝 状 态!+8C<@D8;EA 等’U(报 道 $0T例肝移植患者中有2#例发 生 了 血 栓 形 成 )其 中 $$ 例 发 生于肝动脉$3例发生于门静 脉$其 他 #/ 例 发 生 于 肝 外 的 深 部静脉*$在发生肝血管血栓形成)包括肝动脉血栓和 门 静 脉 血栓*并 发 症 的 肝 移 植 受 体 中 有 #$13! 被 发 现 供 肝 含 有 -/.$而在没有发生这种并发症的肝移植受体中 只 有 T1#! 被发现供肝的人往往存 在 多 种 血 液 凝 固 方 面 的 缺 陷,,,-/."凝 血因子,基因突变"蛋白 O 和 蛋 白 & 缺 陷"抗 凝 血 酶 ’ 的 缺 陷$其中 -/. 是 最 普 遍 的$它 们 可 以 通 过 肝 移 植 来 传 递! -/.是白种人普 遍 的 遗 传 缺 陷$被 证 明 容 易 诱 发 动 脉 血 栓
%K9<L4:>7&! !.8:;C=C?9<BE?9=?=879! ! +;B?=85?C=;CF=@C76H7<8<
!!目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 肝 脏 疾 病 的 一 种 有 效 方 法!
但肝移植后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不仅包括急性与慢 性 排 斥 反应及原发病的再 发$还 包 括 一 些 外 科 并 发 症’#($其 中 肝 动 脉血栓形成)@;B?=85?C=;CF=@C76H7<8<$+,%*是肝移 植 后 最 常 见 和 最 严 重 的 并 发 症 之 一 ! ’$$2( 根 据 +,% 发 生 在 肝 移 植后(/ A 内 还 是 (/ A 后$将 之 分 为 早 期 +,% 和 晚 期 +,%’4(!最近 报 道 肝 移 植 后 +,% 的 发 生 率 在 成 人 中 为 $!$在儿童中为##! $总 体 发 生 率 为 0!’T(! 儿 童 +,% 的 发生 率 较 成 人 高$但 其 存 活 率 也 较 成 人 高’0(! 肝 脏 发 生 +,% 往往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移植物坏死$再次移植甚至 患 者死亡!因此$我们应对 +,% 高度重视$现我们就 +,% 的 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方面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 危 险 因 素
* T#T *
中 国 普 外 基 础 与 临 床 杂 志 $//0 年 3 月 第 #2 卷 第 4 期 !O@89VM?<;<OE89W;9;C?E&GC>"X7E1#2"Y714"&;B1$//0
形成!更重要的是"肝移植可以诱导产生 -/."因 为 / 因 子 是在肝脏中综合分 析 表 达 的!-/. 表 型 确 认 为 ,\O 的 抵 抗"因此供肝者 ,\O 的 抵 抗 性 可 以 作 为 +,% 相 关 的 标 志 物 "通 过 检 测 它 可 以 预 测 血 栓 形 成 的 发 生 率 #T$! !+’! 受 体 的 代 谢 性 肝 脏 疾 病 和 受 体 的 性 别 !+’+!!代谢性肝脏疾病!S^;>?68等#3$报道"有代谢 性 肝 脏 疾病的受体与无代谢性肝脏疾病的受体相比有着更高发生 +,% 的危险性!在代谢性肝脏疾病如家族性淀粉性多神 经 病%瓜氨酸血症%肝豆 状 核 变 性%糖 原 贮 存 疾 病 中"患 者 的 肝 功能"特别是合成功 能 基 本 上 是 正 常 的"这 些 患 者 与 肝 硬 变 和暴发性肝衰竭患者不同的是不仅他们的凝血状态 正 常"而 且血小板计数也不减少"就连红细胞压积也可能处于 较 高 水 平"这可能是他们在肝移植后 经 常 发 生 +,% 并 发 症 的 原 因 之一! !+’+’!性别!性别是 +,% 发生 的 一 个 相 关 因 素!S^;>?68 等#3$报道女性受体与男性受体相比"+,% 发生率更高"但 其 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M!肝移植中 "7GLI;9Ib 法胆管重建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