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李锁银;艾秀清;王义海;木妮热·木沙江【摘要】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a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ies in women,and the age of onset was younger,a serious threat to women′s health.Surgery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chemotherapy,endocrine therapy and targeted drug therapy is still the main treatment,among which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reast cancer treatment,the most adopted mode was conventional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With our deep research on radiobi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adiotherapy,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mode is more and more applied to clinical,there is also increasing concern about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年龄亦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手术联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术后放疗是其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采用最经典的传统常规分割放疗模式.随着放射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分割放疗模式亦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随之对大分割放疗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21【总页数】5页(P4215-4219)【关键词】乳腺癌;大分割放疗;乳腺癌术后【作者】李锁银;艾秀清;王义海;木妮热·木沙江【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5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放疗患者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研究证实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以放疗可降低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并提高长期生存率[1]。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瘤床加量范围的研究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瘤床加量范围的研究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瘤床加量范围的研究邱慧芝;王琳婧;张国前;田允鸿;史建军;张伟军;郑荣辉【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7(017)011【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中,以手术切口外扩确定瘤床范围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保乳术后放疗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T1-2 N0-1 M0乳腺癌,患侧乳腺术腔用≥3个银夹标记.勾画术腔所有银夹,并勾画标记手术切口的铅丝,将银夹均匀外扩2.0 cm,同时将铅丝均匀外扩1.5、2.0、2.5、3.0 cm,在三维立体图像垂直手术切口皮肤的方向上观察银夹外扩的范围能否完全覆盖手术切口、手术切口外扩的范围能否完全覆盖术腔所有银夹;分别计算银夹均匀外扩2.0 cm(组A)、铅丝均匀外扩2.0 cm(组B)后在垂直手术切口皮肤的方向投影形成的不规则射野的面积及两者重叠部分的投影面积(组C),并计算比例.结果全组25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9岁,左乳10例,右乳15例,Ⅰ期13例,Ⅱ期12例.留置银夹3枚者3例,4枚者5例,5枚者8例,6枚者9例.银夹外扩2.0 cm覆盖手术切口的比例为89.92%.铅丝外扩1.5、2.0、2.5、3.0 cm覆盖银夹比例分别为83.47%、94.21%、96.69%、99.17%.组C与组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C/A范围为49.00%~100.00%,均值为66.73%;(A-C)/A范围为0%~51%,均值为33.27%.瘤床中心距离皮肤距离范围为15~46 mm,平均(35.5±8.36)mm;最浅银夹距离皮肤距离范围为8~34 mm,平均(16.8±9.02)mm.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银夹均匀外扩2.0 cm未能完全覆盖手术切口,且手术切口为外扩标准的瘤床区补量范围不能完全将术腔所有银夹覆盖.以手术切口外扩的瘤床补量方法易造成瘤床区漏照,推荐以术腔标记的银夹为补量的依据.全程光子线照射可能造成靶区欠量.【总页数】4页(P1673-1675,1678)【作者】邱慧芝;王琳婧;张国前;田允鸿;史建军;张伟军;郑荣辉【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51009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5;R737.9【相关文献】1.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瘤床加量野的研究 [J], 陈亚雄;陈才伟;陈显钊;张坚2.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序贯加量与同期加量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J], 于波;顾小伟;舒忠琴;沙莎;周菊英;王利利3.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效果 [J], 穆双锋; 李敬霞; 庞然然4.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疗效分析 [J], 李崎;吴伟主5.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与常规分割放疗的效果对比[J], 王升晔;杜向慧;封巍;白雪;陈建祥;郑远达;季文豪;孔月;莫文菊;楼建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疗效比较观察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疗效比较观察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疗效比较观察作者:杨世朋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17期【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调强放疗与行常规放疗的疗效,为临床上调强放疗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方法对实施保乳手术的8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42例乳腺癌患者行调强放疗,设为研究组, 38例乳腺癌患者行常规放疗,设为对照组。

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

结果研究组中出现一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37例(88.1%),二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5例(11.9%),对照组中则分别为26例(68.4%)和12例(31.6%),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二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在无瘤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调强放疗能够显著降低二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放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调强放疗;常规放疗;疗效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042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的发病率99%是女性,男性仅占1%。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

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世界上威胁女性身心健康乃至生命的最常见肿瘤之一。

以往临床上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法多为传统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近年来,有临床研究证实采用保乳术结合术后局部放射治疗(放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可实现局部控制并降低复发的风险[1]。

但是,最早的常规放疗(conventionalradio therapy , CRT)方法具有剂量分配不均匀的缺点,而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ionradiated therapy , IMRT)在常规放疗的基础上得到改进,本研究对这两种放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

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

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
邓掣军
【期刊名称】《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0)S2
【摘要】目的探索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魅族均为60例,一组均接受临床乳腺癌保乳术治疗,另一组全部接受放疗,该组中部分患者接受二维放疗,部分接受三维放疗,对每组的治疗效果分别进行比较,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生存率达到95.0%,无瘤生存率达到91.7%。

结论局部放疗方法有助于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皮肤和美容效果,治疗效果更符合患者的意愿。

【总页数】1页(P39-39)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疗效;不良反应
【作者】邓掣军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J], 秦宁;徐俊伟
2.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J], 李凤虎;常建英;洪卫;李杰慧;栗惠琴;冉立
3.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J], 李俊
4.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J], 吴燕
5.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J], 周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乳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术后放疗是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术后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分析1. 皮肤反应:术后放疗可能引起患者皮肤干燥、脱屑、发红、瘙痒等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出现糜烂、溃疡等并发症。

2. 疲劳:术后放疗患者常常出现疲劳感,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3.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在接受术后放疗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4. 精神和情绪变化:术后放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和情绪问题。

二、综合护理措施分析1. 皮肤护理:对于术后放疗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如清洁保湿、防晒、避免摩擦等,避免皮肤损伤加重。

2. 疲劳管理: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和休息计划,帮助患者缓解疲劳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 饮食护理:针对术后放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的清淡和易消化。

4.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其他综合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其他综合护理措施,如物理理疗、心理咨询等,帮助患者度过术后放疗的难关。

三、护理措施的实施1. 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之前,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情、术后放疗的具体方案、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皮肤护理、疲劳管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3.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后,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 (2)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 (2)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院15例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治疗的疗效。

结果: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乳房外形保持良好。

术后随访患者经20~70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期1~2个月,13例生存,总生存率97.88%。

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无放疗后合并症。

乳房外观满意者占94%。

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癌的疗效满意。

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是保乳手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标签: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乳腺癌患者对保留乳房保持完美体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近几年来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乳腺癌的病因、病理有了新的认识。

尤其是高效药物的不断应用于临床及放疗技术的改进为保乳治疗提供了条件。

使得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与根治手术取得了相似的生存率。

2011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院15例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治疗情况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本组患者15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28~79岁,平均48.7岁。

早期患者,其中Ⅰ期者为11例,Ⅱ期者为4例;经过临床检查,患者中肿瘤位于左侧6例,右侧7例,外上象限8例,外下象限4例,内上象限2例。

1.2病例选择标准:单发病变、肿瘤直径3 cm、肿瘤边缘距乳晕边缘≥2cm、乳头无溢液,术前临床检查及B型超声波证实皮肤、胸肌未受累,腋窝淋巴结术前诊断无转移,双侧乳房钼靶摄片无多发病灶和广泛钙化灶。

胸片、腹部B 超、核素全身骨扫描检查,除外远处转移。

1.3手术方法1.3.1手术方式:①切口设计。

我们首先考虑有利于病灶的完整切除和获得完好的切缘质量,另外我们还要保证切缘方位的准确性,以备需要时能准确地进行相应部位的再切除。

②原发灶的切除:保乳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绝大多数(95.2%)在瘤缘外2cm以内存在,因此推荐以癌旁2cm作为保乳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1]。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护理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护理

调 强放疗就是 照射野 的形状及 照射 野 内诸点 的输 出剂量按 要 求 的方式 进 行 调整 , 高 剂量 率 使 分布与肿瘤形 状 一致 且靶 区 内剂量 均 一 的技 术 。
2 护
2. 1

心理 护 理
以往 , 中晚期乳 腺癌患 者发病率 较高 , 临床 治疗 大
多为行 乳房根 治切 除术 后 常 规行 放 疗 、 化疗 及 内 分泌治疗 , 5年平 均生存 率 为 2 %~3 %。随着 0 5
射治疗 (MR 照射 4 ~5 I T) 6 0Gy共 2 -2 3 5次 , 局 部瘤床 电子线 补量 1 G 0 y共 5次 。,
大限度地保 护 了周 围正 常组 织 , 而减 轻 了放疗 从
不 良反应 , 高 了治 疗效 果 。告 知 患者 该放 疗在 提 治疗过程 中无 明显痛苦 , 只要严 格按 照医生 、 护士 教授的方法 去做 , 即可取 得满 意疗效 , 其树立战 使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2 1 年第 1 00 4卷第 2 0
。。 — 。
1 ・ 8
J u n l fCI ia e iiei at e o ra i e l dcn Prc i o n M n c
工、 Ⅱ期 乳 腺 癌 保 乳 手 术 后 的 三 维 适 形 调 强 放 射 治 疗 的 护 理
锻 炼方法 有爬墙 运动 、 头运 动 、 摆运 动和拉 绳 梳 钟
运 动 。通 过进 行 以上 锻 炼 可促 进 淋 巴 回流 , 轻 减 纤 维化程 度 , 而减轻 上肢 水肿 。 从 2 4 全 身症状 观察 . 放疗后 放射 线在体 内被吸 收可 产生 电离辐 射
现象 , 有些 患 振、 恶心 呕吐 、 白细胞下 降 等 。这 些 症状是 人体 免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作者:熊文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2期【摘要】目的分析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46例早期乳腺癌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23例,给予保乳手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美容效果的优良率分别为69.57%、9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临床效果早期乳腺癌是病变处于组织学或者临床早期阶段,未突破基底膜且无淋巴结转移[1]。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逐渐对生存质量的重视,乳腺癌患者在希望疾病得以控制的基础上还要求保留乳房外形,所以形成了保乳治疗方式,并越来越受到关注,是早期乳腺癌的治疗首选[2]。

本次研究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l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46例早期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均为单发肿瘤,直径0.05)。

1. 2 治疗方法①保乳手术:肿块位于乳头上方,做平行于乳晕的横切口或者弧形切口;肿块位于乳头下方,做以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切口为与腋褶线平行的斜切口。

乳腺肿瘤局部切除的术式包括有象限切除术、扩大切除术和局部切除术。

象限切除术由于切除过多的乳腺组织而影响乳房美容,较少使用;局部切除术容易发生残留癌而复发,一般不采用;扩大切除术切除包括肿瘤在内及其周围的正常组织,经常采用。

保乳手术切除的乳腺组织要距离肿瘤边缘至少2 cm,达到切缘为病理诊断为阴性,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要给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配合化疗。

②改良根治术:做梭形切口,切除乳头、距离肿瘤3 cm以内的皮肤和患侧乳腺,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后于腋窝座切口进行淋巴结清扫。

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CAT或者TA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给予保乳手术的患者放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22T13:51:12.3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1期作者:雷珍
[导读] 目的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

(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放疗科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

方法对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之间51例接受过保乳术后放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再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之间的36例在我院接受了保乳术后放疗常规护理和皮肤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皮肤状况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中0级和Ⅰ级反应的患者数量多于对照组,然而组中Ⅱ级、Ⅲ级以及Ⅳ级皮肤反应的患者例数却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不但对于改善患者的皮肤状态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放疗;皮肤护理;效果
前言
对早期的乳腺癌保乳术手术之后实施放射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相当大的益处。

但是放射治疗也会对患者皮肤存在一定的损害,对后续的恢复是不利的,因此需要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进行必要的皮肤护理。

本文针对这一课题,选择了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51例患者51例以及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36例患者进行分析对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之间51例接受过的保乳术后放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再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之间的36例在我院接受了保乳术后放疗常规护理和皮肤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皮肤状况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

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年龄跨度为24至68岁,平均年龄值为(44.2±1.71)岁,而观察组的话只能和年龄跨度为(45.1±1.2)岁。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了保乳术之后均使用6MeV-X射线进行放射治疗,每天进行一次。

对照组主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皮肤护理讲解,让患者注意对放射治疗区域中的皮肤保持干燥,尽量减少其它因素对该区域造成影响,最好选择干净、舒适的开衫,治疗区域尽量地避免阳光照射之类的常规性护理。

而观察组则在这一护理的基础上,再对患者进行调强照射皮肤的干预护理手段,主要内容为:1、在进行放射性治疗后半个小时,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平躺,向患者治疗区域喷射8万U硫酸庆大霉素和0.9%浓度的氯化钠注射液5毫升的混合液,10分钟后再擦净。

2、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皮肤进行高压喷氧,运用氧气管对该区域皮肤进行高流量的吹氧,让该区域皮肤保持干燥。

3、在进行放射治疗的皮肤区域喷洒金因肽,20分钟后用无菌棉签将其擦干。

4、实施心理护理,因为乳腺癌这一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心情容易受到影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在患者的治疗期间,需要及时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想法,进而让患者可以配合治疗,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了皮肤护理后的皮肤反应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

以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会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级标准”为患者护理后皮肤反应评级的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由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皮肤反应对比
观察组中0级和Ⅰ级反应的患者数量多于对照组,然而组中Ⅱ级、Ⅲ级以及Ⅳ级皮肤反应的患者例数却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皮肤反应对比[例(%)]
3讨论
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放射治疗是目前保乳术治疗的重要部分之一,对减少患者复发率以及提高预后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强调放射治疗
时目前最精准的一种放射治疗的方式,这一方式不单单可以保证治疗的均匀性,较少治疗的副作用,还可以实现对治疗区域皮肤的乳腺、淋巴结以及瘤床的同时治疗。

在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后,因其照射剂量高对患者的损伤也较大,有小部分患者因其受损伤严重,会出现IV度的皮肤反应,不得不临时终止治疗来降低其带来的生物效应,因此影响到之后的治疗效果。

所以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皮肤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本研究中,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分析后发现观察组中0级和Ⅰ级反应的患者数量多于对照组,然而组中Ⅱ级、Ⅲ级以及Ⅳ级皮肤反应的患者例数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不但能改善患者的皮肤状态,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高峰.早期乳腺癌应用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77+79.
[2]王彦芳.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皮肤护理40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1):1419-1420.
[3]李高峰.早期乳腺癌应用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77+79.
[4]张文莹,孙晓文.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皮肤反应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203-204.
[5]郭胜春.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08):18-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