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进展

放射治疗的患者 , 局部复发发 生在原发肿瘤瘤床及
其 邻近 的部 位 即原发 肿瘤所 在 象 限 内, 只有06 ~ .% 58 . %发 生于 乳腺 内的其他部 位 ; 而对 于未行 术后 放 射治疗 者 ,7 ~ 6 的 患者 局 部 复发 发 生在 原 发 6% 8%
20 0 7年 6月 第 1卷 第 3期 C i rat i( l t ncV ro ) J hnJBes Ds Ee r i es n , co i
Q7 o
:2 :
・
3・
・
专 家 论 坛 ・
乳 腺 癌 保 乳 术 后 放 射 治 疗 进 展
于金 明 李 建彬
表 2 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与乳房切除术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尽管病理学研 究发现的乳腺癌 隐性多中心或 多病灶 者 比例 较高 , 无论 是保 乳术 后 放 射 治 疗还 是 不 放 但 射 治疗 者 , 腺 内复 发 部位 的分 布 并 不 符合 病 理 学 乳
研 究结 果。 大量 研 究 已证 明 :4 一8 % 保 乳 术 后 4% 5
・
4・
中华乳腺 病杂志( 电子版 )2 0 年 6月 第 1 第 3 C i J r s Ds Ee r i V ro ) Jn 0 . 0 1 N . 07 卷 期 h Be t i 1 t n e i . u e 0 7 v I , o3 n a ( co c sn 2 .
53 ; 论从 年 龄 还 是 肿瘤 特 征 分 析 , 射 治 疗 降 .% 无 放
作者单位 :5 17济南 , 201 山东省肿瘤 医院放射治疗科 通讯作者 : 李建彬 ,E m i: in i@ms.o — all2 0世纪 7 O年 代 末 B T被 认 可 以来 , 乳 术 C 保
乳腺癌放疗标准

乳腺癌放疗标准
乳腺癌放疗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适用于病变位于外侧象限,肿块s5cm; 病变位于内侧象限或中央区,腋套淋巴结阴性时是否照射内乳区仍有争议。
但多数人不建议照射内乳区;切缘阳性或有肉眼可见的残余灶。
Ti和T4肿瘤,有淋巴结被膜外浸润者以及有4个或4个以上淋巴结阳性者。
除区域淋巴结放射治疗外,均应照射胸壁。
2.保留乳房术后放射治疗。
适用于乳腺单发病灶,最大径≤4cm; 乳房大小适中: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或有单个活动的肿大淋巴结。
3.豁免放疗适应证。
对于保乳术后的患者,如果年龄≥65岁、激索受体阳性、术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切缘阴性和原发灶≤2cm,或原发肿物≤3cm且不能同时存在组织学皿级和淋巴管浸润、术后接受规范足疗程内分泌治疗,可以考虑省略放疗。
对于根治术后的患者,如果原发肿瘤分期T1-T2期且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且无任何高危复发因素(如年龄≥50岁、肿瘤分级I -I级、无脉管瘤栓、淋巴结清扫数目≥10枚且淋巴结转移比例<20%、激索受体阳性且无HER-2/neu过表达等),可以考虑首略放疗。
具体标准可能因实际情况而异,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准确信息。
制表:审核:批准:。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早期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保乳术是早期乳腺癌患者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术后放疗是常规的辅助治疗手段。
近年来,大分割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应用逐渐增多,与常规放疗相比,其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
我们将从大分割放疗的安全性方面进行分析。
大分割放疗是一种精准放射治疗技术,相比于常规放疗,其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肿瘤区域,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从而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
研究表明,大分割放疗在保护心脏和肺部组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降低了放疗对心脏和肺部的损伤风险。
大分割放疗能够更好地避免对皮肤和软组织的损伤,更加符合保乳术后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大分割放疗相比于常规放疗具有更佳的优势。
我们将从近期疗效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近期疗效主要包括肿瘤的控制和患者的生存率。
研究发现,大分割放疗在肿瘤的控制方面与常规放疗并无明显差异,两者的肿瘤控制率相近。
而在患者的生存率方面,一些研究表明,大分割放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尤其是在降低心脏剂量的情况下,其生存率优势更加显著。
这与大分割放疗在保护心脏和肺部组织方面的优势密切相关。
从近期疗效的角度来看,大分割放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优于常规放疗的表现。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相比,具有更佳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需要指出的是,大分割放疗相对于常规放疗来说,其费用较高,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和设备支持。
在具体选择治疗方式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医疗资源的分配以及医疗团队的技术水平等因素。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相比,具有更佳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具体选择治疗方式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选择保乳手术进行治疗。
然而,保乳手术后的放疗方案一直是临床上争议的焦点之一。
传统的常规放疗方案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心脏、肺部和皮肤造成的放射性损伤等。
而大分割放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放疗技术,已经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关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在保乳术后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因此,有必要进行一项系统性的研究来评估这两种放疗方案的优劣势,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方案选择。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分割放疗在保乳术后的应用可行性,并进一步比较它与常规放疗的优劣势,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和进步。
1.2 研究目的规放疗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大分割放疗在保乳术后的可行性,比较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优劣势,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治疗选择依据。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大分割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优化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放疗策略,减少患者的治疗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意义早期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保乳手术已经成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在进行保乳手术后,放疗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复发和提高生存率。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放疗治疗时,选择合适的放疗方案至关重要。
大分割放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式,相比于常规放疗具有更精准的照射范围和更高的放射剂量,可以有效减少肿瘤残留细胞,提高治疗的疗效。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早期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而乳腺癌的治疗方式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保乳手术是一种能够保留患者乳房的手术方式,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而对于接受了保乳手术的患者来说,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是两种常见的放疗方式。
那么,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在安全性和近期疗效上有何不同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我们来了解一下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定义。
大分割放疗是指在保乳手术后,通过放射线照射乳房残留组织和淋巴结区域,以达到杀灭潜在癌细胞,减少复发和提高生存率的目的。
而常规放疗则是指在保乳手术后,通过放疗技术照射整个乳房,包括肿瘤灶周围组织和淋巴结区域。
在安全性方面,大分割放疗相比常规放疗具有更小的放射范围,能够减少对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的照射,从而降低了放疗对这些器官的损伤风险。
大分割放疗还可以减少乳腺组织的照射面积,减少了乳腺纤维化、皮肤损伤等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可以说大分割放疗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近期疗效方面,研究发现大分割放疗相比常规放疗在预防乳腺癌复发和提高生存率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
大分割放疗对于预防局部复发的效果并不逊于常规放疗,同时还可以减少放疗所致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近期疗效来看,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在预防复发和提高生存率上并无明显差异。
大分割放疗相比常规放疗在安全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在近期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来说,大分割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可以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影响到疗效的达到。
希望本文能够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和医生在治疗选择上有所帮助。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说明

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IIfi床路径—X 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
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24个;2) Tl、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二)诊断依据。
病理学明确为乳腺癌。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24个;2) Tl、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42 天。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电解质;(3)肝胆胰脾、乳腺及引流区淋巴结彩超、胸部CT、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提示肿瘤有转移时,相关部位MRI;(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1.常规放疗。
2.适形或调强放疗。
3.放疗期间可选择的治疗:必要的升血和皮肤保护剂等。
(六)出院标准。
L放疗计划制定完成,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L治疗中出现局部皮肤严重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3.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
4.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
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及调强的三种放疗计划比较

U,C∞cinelli
N,MariaIIi L,酿a1.Twenty—year follow-up
a舢domized咖dy咖叫ng
for early bfe.ilst
砌cal删岫,咖Ⅲy
(16):1227.1232. 2
1J
c咖.N Engl
bre曲t-eomm'ving J
sm'gery诵th
Med,2002,347
Oneml,200l,2,4(1):26-32.
a1.hlen8ity modlllali∞to
B,Robert
with
t葺mgcntial妇猷radioth啪py:initial
0lIool Bid
e砷erienee.Im J mIdim
PhyB,2000,48(5):
1559-1568.
]1J
H讲喀L,H岫t
2.患侧肺的D一、‰、仇,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
趴的平均值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患侧肺的D一、‰、及心脏‰,调
强技术的结果均略低于适形放疗技术。而对于患侧肺和心 脏的D5,2F-IMRT比3DCRT分别降低了11.50%和7.“% (t:10.35、3.47,P<0.04),4F-IMRT比3DCRT分别降低了
Oned Biol Fr&ier outcome in
effect
of
the
nulllber 0f 0f
emmputed tl-eatlm-,nt J llAdiat
岫sy咖m妇radiation曲rapy
RC,Kestin LL,Killiv,et
slio∞∞do∞dist|西uE∞8 and"alIlation
of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已经成为女性罹患最高的癌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新发生的乳腺癌患者约有25万人,其中三分之一左右仅进行保乳手术。
保乳手术是指将乳腺癌局部切除,保留部分乳房组织,这种手术可以保持乳房的形态完整性和正常功能,避免了类似乳房切除术后的外形畸形和心理压力。
但据临床观察表明,用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患者往往需要结合放疗,并且相较于乳房切除手术,保乳手术后需要进行的放疗时间更长,在放疗引起的副作用方面也比较明显。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保乳手术后放疗的临床应用情况和影响,并探讨其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1. 收集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放疗的相关资料。
2. 分析不同剂量、时长、方式的放疗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3. 探讨放疗副作用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4. 对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后选择接受放疗的原因进行分析。
5. 了解保乳手术后放疗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四、研究方法1. 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乳腺癌患者,通过问卷、临床资料和放射科检查收集相关信息。
2.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分析不同因素对放疗治疗效果的影响。
3. 通过患者问卷,了解放疗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并以SF-36量表为工具,测试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五、研究意义1. 大大增加乳腺癌患者在保乳手术后的医学知识及成熟度。
2. 分析放疗通过减少癌细胞复发来挽救乳腺癌患者生命的有效性,以及放疗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3. 通过研究让医护人员对放疗治疗的原理、影响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四、研究预期结果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我们期望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放疗在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2. 放疗的治疗效果与放疗剂量、时长、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3. 放疗诱导的副作用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放疗剂量等因素不同,表现差异也比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乳术后靶区勾画
保乳术后靶区勾画
不同医生靶区勾画差别
差别最大:
乳腺内外、上下 区域LNs
差别最小:
瘤床 乳腺腹背方向
靶区勾画差异对组织剂量的影响
靶区勾画差异对剂量的影响
靶区勾画指南的作用
保乳术后加速部分乳腺照射
部分乳腺照射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PBI)
Veronesin et al. Engl J Med, 2002
NSABP --- B-04 study
August 8, 1976- January 27, 1984 N=2163 浸润性乳腺癌; 分期: I or II 随机分为三组:
根治术 区段切除术 区段切除术 +术后全乳腺放疗 放疗: 全乳腺放疗50Gy + 瘤床补量 中位随访时间:20years
瘤床追加野的确定方法
常用方法
超声探查术腔确定法 CT/MRI扫描术腔确定法:术后渗出的血清肿范围确定 模拟机定位银夹范围确定法 CT扫描银夹范围确定法
其他方法
术后切口确定法 临床检查确定法 依据术前钼靶片确定法 依据手术描述及术后病理报告确定法
依据血肿范围勾画GTV
依据银夹勾画GTV
APBI与WBI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BENJAMIN D. 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 Phys, 2009
部分乳腺照射技术
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的位置大多在 原发肿瘤位点以及邻近区域
针对瘤床照射即可达到良好的局部控制
PBI发展历史
1980s: Initial British and Hungarian trial using external photon beam.
Mid-1990 : Report of PBI using multi-catheter implant with LDR from U.S.A, Canada and Europe
N Engl J Med,2002
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
术后放疗明显降低局部复发
N Engl J Med,2002
无疾病进展生存率
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总生存率
可获得同根治术后同等生存率
N Engl J Med,2002
乳腺癌保乳治疗和根治性手术 Ⅲ期随机对照研究
保乳术后放疗的地位--a meta-analysis
大分割照射局部控制率高,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The Breast 20 (2011) S3, S116–S127
Hypofractionated Breast Radiotherapy Randomized Trials
大分割照射同常规分割照射比较,局部控制,生存率无差异
The Breast 20 (2011) S3, S116–S127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
2013年9月 兰州
恶性肿瘤发病排 名第6位
中国肿瘤发病与状况
恶性肿瘤死亡第 7位
2012年报
中国肿瘤发病与状况
女性恶性肿瘤发 病第1位
2012年报
中国肿瘤发病与状况
女性恶性肿瘤第 5位死亡
2012年报
乳腺癌的治疗
手术 放射治疗 化疗 内分泌治疗 生物靶向治疗
第35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
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乳腺CTV勾画
乳腺CTV勾画
瘤床补充照射的依据
如前所述,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保乳治疗后乳腺 内复发多数发生在原发肿瘤瘤床及其附近
尽管乳腺癌存在多中心起源的问题,但乳腺切除 术后病理学研究证明,残存瘤灶多数在距离原发 肿瘤瘤床几厘米的范围内
放射治疗对乳腺癌的控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较 高的照射剂量有利于局部肿瘤控制率的提高
根治术 (Halsted mastectomy)(349) 保乳手术 +放疗(352)
中位随访时间: 20年
Veronesin et al. Engl J Med, 2002
局部复发率
生存率
Veronesin et al. Engl J Med, 2002
两组不同事件发生率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保乳治疗
Lancet. 2011 November 12; 378(9804): 1707–1716
保乳治疗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
保乳治疗:保乳手术疗
部分乳腺照射
Efficacy of Hypofractionated Breast Radiotherapy
全身性疾病 综合治疗
放射治疗
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
全乳腺照射 部分乳腺照射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性放射治疗
局部复发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姑息放射治疗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与根治手术的 随机对照研究
1973 ~ May 1980 N= 701 分期:T1, N0 随机分组:
10801例乳腺癌;17个临床研究
Lancet. 2011 November 12; 378(9804): 1707–1716
降低了10年局部复发率,提高了15年生存率
Lancet. 2011 November 12; 378(9804): 1707–1716
与淋巴结未转移比较,淋巴结转移患者保乳术后放疗降低10年 局部复发率、提高15年生存率方面更能获益
Early 2000: Began controversies May 2002 : FDA approved mammosite in clinical use Oct. 2002: ASTRO Panel discussion on PBI Dec. 2002: Workshop of NCI Aug. 2004 : Initiation of RTOG0413/NSABP B-39 III
Ongoing or recently complet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s
The Breast 20 (2011) S3, S116–S127
全乳腺大分割放疗同步瘤床补量 I/II期临床研究
乳腺内复发率:0%-4.1%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106 (2013)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