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函数曲线题专练

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函数曲线题专练
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函数曲线题专练

专题训练函数曲线题专练

1.(2019·宜昌二模)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生物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为落实上述方案,某地大力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并着力处理超期超标粮食,提高农民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动先进生物能源产业发展,使乙醇汽油的价格稳中有降。不考虑其他因素,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上述乙醇汽油的变动情况,正确的是()

解析:选C某地大力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提高农民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使乙醇汽油的价格稳中有降,说明对乙醇汽油的需求增加,供给增加,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C 项。A项表明需求扩大,供给不变;B项表明供给增加,需求不变;D项表明供给缩小,需求扩大,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2019·石家庄质检)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植和保护某一产品或者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产品或行业规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如图所示)。支持价格一般应用于农业。下列对支持价格政策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

②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扩大需求

③可能使财政支出增加,加重财政的负担

④有利于发挥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调节作用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①③

解析:选D由政府财政补贴的支持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但可能使财政支出增加,加重财政的负担,①③符合题意;支持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利于扩大需求,也不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②④说法错误。

3.(2019·西安模拟)2017年12月,多家定制家居企业陆续发布涨价

通知,引起市场高度关注。读图(P和Q分别表示定制家居产品的价格

和数量,D、D1分别为变动前后定制家居产品的需求曲线,S、S1分别

为变动前后定制家居产品的供给曲线,E、E1分别为变动前后定制家居

产品的均衡价格),如图反映出定制家居产品价格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①环保标准提高,一批中小型家居企业关停

②企业通过涨价获取更多利润,降低其负债率

③为保证“元旦”促销活动,商家提前备货

④定制家居相关原材料如板材、五金纸箱、泡沫及玻璃等价格上涨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A题图表明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供不应求,从而引起价格上涨。环保标准提高,中小型企业关停,导致供给减少,商家促销,提前备货,导致需求增加,故①③符合题意。企业涨价,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且这种价格的上升不是由于供不应求导致的,②错误。④中相关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销售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减少,与题意不符。

4.(2019·南昌模拟)如图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D(D1)表示需求曲线,

S表示供给曲线,E(E1)表示均衡价格点。下列现象与图中所示变化相符

的是()

①大蒜价格暴涨,居民减少大蒜的消费②2017年夏,南方部分

地区连降暴雨,淡水鱼养殖损失惨重③2017年,随着用煤企业补库存,煤炭价格出现了一波上涨④全面“二孩”政策放开,母婴用品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D题图显示的是需求曲线向右平移,需求增加,供给不变,均衡价格上涨。

①说的是大蒜价格上涨使其需求减少,与题图揭示的信息不符;②说的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淡水鱼供给减少,也与题图揭示的信息不符;③说的是用煤企业补库存,煤炭价格上涨,说明需求增加引起了均衡价格上涨,符合题意;④说的是母婴用品需求增加引起了价格上涨,符合题意。

5.(2019·常德期末)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经典《乡愁》永成绝响。怀着对诗人

的敬意和对祖国、对诗词的热爱,大量国人涌入书店阅读和购买诗人的著作,业界人士称这一动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D、S 为变动前,D1、S1为变动后)()

A.②→③B.①→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C“余光中病逝,经典《乡愁》永成绝响,怀着对诗人的敬意和对祖国、对诗词的热爱,大量国人涌入书店阅读和购买诗人的著作”,会导致对其著作需求量增加,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排除②;供求影响价格,需求增加,会使价格上涨,出版企业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会增加其著作的供给量,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排除④,故正确的传导效应是①→③。

6.(2019·齐鲁名校模拟)2018年国家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实施房地产税对需求带来的影响是(注:D1为变动前,D2为变动后)()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选D国家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目的是控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施房地产税会使均衡价格下跌,需求减少,D项符合题意。

7.(2019·承德模拟)如图表示某省粮食供求状况,(P表示价格,Q表

示数量,D表示需求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P0表示均衡价格)。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①市场价格从P0点到P1点,有利于扩大粮食生产②政府的粮食

支持价格有可能处于P1点③市场价格处于P1点时,消费者负担加重,会大幅减少粮食消费④价格从P2点到P0点,有利于抑制粮食需求,充分调动粮农生产的积极性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B①正确,市场价格从P0点到P1点,说明粮食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因此有利于扩大粮食生产。②正确,市场价格在P1点,有利于扩大粮食生产,因此政府的粮食支持价格有可能处于P1点。③错误,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因此消费者不会大幅减少粮食消费。④错误,价格从P2点到P0点,说明市场上粮食供过于求,价格较低,因此会增加粮食需求,不利于调动粮农生产的积极性。

8.(2019·淄博模拟)机器换人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实现就业质量的全面提升。这一举措使用工的天平进一步向技能型人才倾斜。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对技术人才市场带来的传导效应是()

A.②→③B.①→④

C.②→④D.①→③

解析:选D机器换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待遇提升,必然引起供给增加,所以D 项符合题意。

9.(2019·开封二模)从2017年11月20日开始,河北保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该新能源汽车享受“不限行”的交通管理优惠政策,导致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增产,引发业界对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担忧。对于这种担忧的产生,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正确的是()

解析:选A材料表明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生产规模扩大,担心价格下降。B、D两项表示价格上涨,需求不变,故排除。C项表示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故排除。A项表示需求增加,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当选。

10.(2019·太原一模)2018 年元旦小长假期间,西成高铁开通运营后首次经历了假期客流高峰考验,实现了新年新线的“开门红”佳绩:发送旅客25 万人次。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对西成高铁的开通,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甲反映了开通西成高铁对停靠站附近景点需求的影响②图乙反映了西成高铁的价格调整对该线路客运量的影响③图丙反映了开通西成高铁对沿线城市航空客运量的影响④图丁反映了西成高铁的价格调整对该线路乘客需求量的影响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C西成高铁开通,在停靠站附近景点票价不变的情况下,景点需求增加,而图甲表示需求减少,排除。图丁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增加,故排除④。价格下降,需求增加,故②正确。高铁开通,在飞机票价不变的情况下,其需求会减少,故③正确。

11.(2019·榆林二模)2017年,国家实施环保限产和去产能政策,助推了煤炭、有色金属和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如图(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解析:选D供给量属于自变量,价格属于因变量。由于限产和去产能政策导致供给量减少,从而引发价格上涨,故答案为D项。B、C两项表示价格下降,排除。A项表示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故排除。

12.(2019·沈阳一模)因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自行车需求上升,这使本处于“夕阳期”的自行车产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对自行车供求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选B材料表明的信息是,自行车需求增加,从而引发自行车生产规模扩大,供给增加,故答案为B项。A项表示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故排除。C项表示需求不变,供给增加,故排除。D项表示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故排除。

13.(2019·北京二模)如图表示某品牌汽车的供求量和价格的关系

(横轴为供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变动前曲线,D2、D3为变动后曲线)。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汽车的需求量会从D1向D2移动②央

视315晚会曝光某品牌汽车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某品牌汽车的均衡价格会从E1向E2移动③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降低,传统能源汽车的需求量会从D1向D3移动④汽油的价格降低,汽车的均衡价格会从E1向E3移动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C①正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汽车的需求量会从D1向D2移动。②错误,均衡价格会从E1向E2移动表示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涨。而央视315晚会曝光某品牌汽车的质量和安全隐患,会导致其需求减少,因此其均衡价格会下跌。③正确,D1向D3移动表示需求减少,新能源汽车与传统能源汽车互为替代品,因此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降低,将导致传统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减少。④错误,E1向E3移动表示需求减少,均衡价格降低。而汽油与汽车为互补品,因此汽油的价格降低,将导致汽车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涨。

14.(2019·天津模拟)加强供给侧改革,必须需求与供给“两条腿走

路”,如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

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变动的方向

为D~D1,S~S1,均衡点由E0变为E1)。不考虑其他条件,与E0~E1

反映的供求变化状况一致的是()

A.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土地供应减少,引起商品房供求变动

B.汽油价格上调,钢材价格上涨,引起汽车供求波动

C.中国居民投入增加和美元升值,引起中国居民从美国购物量波动

D.京广高铁通车,航空公司缩减航线,该线路飞机票价调整

解析:选A图示中,E0~E1表示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从而导致均衡价格上涨。A 项符合题意,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将导致居民对商品房的需求增加,而土地供应减少,说明商品房供给减少。因此引起商品房供求变动符合E0~E1反映的供求变化状况。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为供求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而“汽油价格上调,钢材价格上涨,引起汽车供求波动”表示价格对供求的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中国

居民投入增加和美元升值,引起中国居民从美国购物量波动”没有涉及供给的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高铁与航空互为替代品,因此京广高铁通车,将导致航空公司缩减航线,该线路飞机票价下跌。

15.(2019·成都模拟)我国对M商品需求量较大,除自己生产外,每年还需从国外进口。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满足消费者需要,我国决定对进口M商品实行零关税。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国自产M商品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解析:选D我国决定对进口M商品实行零关税,将导致进口M商品价格下降,供给增加。国产M商品与进口M商品互为替代品,因此国产M商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将减少。A项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B项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C项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增加。D项符合题意,图示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减少。

16.(2019·济宁模拟)2017年12月4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调升25个基点。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利率的变化通常会引起他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他国商品进出口。如图中(P、Q分别代表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和需求,D1、D2分别代表变动前后的情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图能够正确反映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变化趋势的是()

解析:选C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调升25个基点,说明美元汇率上升,将导致人民币汇率下跌。人民币汇率下跌,说明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下降,有利于出口。A项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增加。B项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减少。C项符合题意,图示表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D项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价格上升,需求减少。

17.(2019·太原模拟)2017年12月,天然气价格涨幅高达150%。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

天然气价格上涨,对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影响,用图表示为(P为新能源汽车价格,Q为数量,D1、D2分别为天然气价格变动前后的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曲线)()

解析:选D天然气与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是互补产品,天然气价格上涨,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会减少,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也会减少。题中“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是指新能源汽车价格不变。A项表示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供给曲线,不是需求曲线;B项表明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这与材料不符;C项表明新能源汽车价格不变,需求量增加,与材料不符;D项表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不变,需求量减少,符合题意。

18.打折促销是企业在特定市场范围或经营时期内,根据商品原价确定让利系数,进行减价销售的一种方式,是现代市场上频繁采用的一种促销手段。打折对消费者的影响,可示意为()

解析:选B商品价格的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向关系,A、D两项错误;“打折促销”意味着商品价格下降,人们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其需求量增加,B项正确;C项表示的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必修一-经济生活-曲线图像题集锦

2019届高三政治备考:《经济生活》曲线图像题集锦 1、(2018全国卷I、14)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见图4)的是 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 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8全国卷II、12)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 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 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 3、(2018江苏、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年,我国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2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4、(2018海南卷、2)甲是市场上的一种畅销品。随着技术发展,作为甲的替代品且性价比更高的乙商品面世。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正确反映甲的价格变动的是() 5、(2018全国卷I、15)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5所示。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 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 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18全国卷III、13).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 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 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 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 =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纸币实际发行量×100% = 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 = A 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 公式八:商品新标价=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 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CPI 1+资金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 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 (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经济生活曲线题专题(DOC)

经济生活曲线题专题 曲线题整体上可归为三类: 反比关系类曲线:需求与价格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效率与公平曲线、股票价格与银行利率关系曲线、消费与储蓄、币值与汇率曲线 正比关系类曲线:价格与供给关系曲线、收益曲线、消费与收入关系曲线 抛物线类曲线:拉弗曲线、库兹涅茨曲线、总产量曲线、微笑曲线 反相关类曲线 思考题1:什么是需求量变动的一般规律?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一)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表达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思考题2:什么是需求弹性和需求弹性曲线? 需求弹性就是需求量变化的大小。 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价格对不同商品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高档耐用品则较大 思考题3:互补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关系 互补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 2.需求(水平)变动曲线 下图有两条需求曲线d1和d2,d2曲线比d1曲线所表达的需求更旺盛,因为对应每一个价格,d2曲线上的需求量都比d1曲线上的需求量要大。比如对应于P1价格,d2曲线表达的需求量为Qd2,大于d1曲线表达的需求量Qd1。(二)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这条曲线用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它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三)效率与公平关系曲线 【例题】“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如图所示,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组合模式有多种多样,你认为比较恰当的组合应该在AB区间之内 (四)股票价格与利率关系曲线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可见预期股息不变,股票价格与银行利率成反比关系

2019-2020年度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基础篇)

2019-2020年度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基础篇) 一、单选题 1.假定某国待售商品量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0元,货币每年平均流通4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相当____元,就会____。 A.5000、0.25、使纸币购买力下降 B.5000、0.5、引发通货膨胀 C.5000、0.5、使纸币购买力提高 D.20000、2、使纸币升值 2.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2 B.4 C.8 D.16 3.假定2017年12月用1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件甲商品,此后物价一路仰冲,到了2018年4月,用100元人民币只能购买8件甲商品,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纸币贬值幅度和物价上涨幅度分别是 A.25% 20% B.20% 25% C.20% 20% D.25% 25% 4.2018年10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经济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假设2017年某商品单价为1000元,2018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此时该商品的价格为A.820 元B.800 元 C.812.8元D.1016 元 5.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亿元,这时的1元相当于___元,这会引起()A.160 2 通货膨胀B.80 2 购买力降低 C.80 0.5 通货膨胀D.160 0.5 购买力提高 6.某国201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200亿元。如果2018年从事M商品生产企业的投资规模扩大10%,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200亿元B.220亿元C.240亿元D.242亿元 7.假如2017年,某国Y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全行业平均水平一致,其生产的每一单位A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0元,年产量为10万件。2018年,该国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 ) A.75万元 B.125万元 C.100万元D.80万元 8.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60万亿元。假设今年该国待售商品数量增加40%,货币的供应量为70万亿元,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该国今年的货币流通速度 A.下降20% B.提高20% C.下降10% D.提高10% 9.假设2015年某企业生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5元,2016年该企业的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了40%,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今年的价格总额相对于去年而言 A.增加十四分之一B.减少十四分之一C.增加十五分之一D.减少十五分之一 10.2017年某企业生产的A商品用美元标价为10美元,产量是10万件,当年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为6.6:1。2018年该企业继续投入人民币480万元生产A商品,该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10%,假设该企业所生产的A商品全部出口到美国,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2018年所生产A商品的价格和价格总额用美元表示分别是 A.11 100万 B.10 80万 C.10 110万 D.11 121万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实用方法详解

经济生活计算题实用方法祥解 计算题专题 核心关系图 一、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我国通常采用100 单位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100$=656¥ 3、本国汇率是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币,外币汇率是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 4、已知人民币要折算成美元用除法,已知美元要折算成人民币用乘法。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M 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1+x%):n;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1+ y%) ; 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 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x%):n(1+ y%) 。 (2)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货币升值、贬值都会带来汇率的变化。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 ÷(1+x%)] ;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 ÷ (1 -x%)] ; 若N 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x%)]:n ; 若N 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 -x%)]:n 。 1:2012年,甲、乙两国货币汇率为1:6 ,乙国生产的单位A商品价格为120元。2013 年,甲国为了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 年乙国单位A 商品出口到甲国用甲国货币表示为: A.11.1 B.12 C.16 D.10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整理版)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小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 (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 (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 (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 (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 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公式1: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纸币贬值率)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纸币贬值率) ②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通货膨胀率)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通货膨胀) 公式2:货币发行量(币值)变化引起商品价格变化方面的计算 ①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②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公式3: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 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 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公式4: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额÷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公式5: 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数量 注①.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 ②.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

经济生活曲线题总结完整版

经济生活曲线题总结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经济学曲线题总结一、需求曲线 (一)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减函数图象) 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 买。 【判断方法】:根据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的关系,可以判断出曲线成减 函数。 1 (2009·北京高考)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 重要工具。北京市下调公交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 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变动,即点在需求曲线上运动,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点移动。 1.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须在2014 年3 月底前完成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D1 为联动机制前物价上涨需求量,D2 为联动机制后物价上涨需求量)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最有可能反映这一联动机制下百姓需求变化的是: 2.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是刺激国内需求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措施。下列图示中,能够准确反映结构性减税所带来的影响的是 ?注:P为价格(为含税价),Q为需求量,C、D两项中的D1表示减税前的需求量,D2表示减税后需求量 (2) 需求水平的变动是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由消费者收入、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水平的变动,它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曲线向左移动表明需求量的减少;向右移动表明需求量增 加。我们可以称之为线移动 需求的变动往往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 者收入水平高了,对某些较高档物品,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当然需 求会增大,这就导致了消费曲线向右平移。②相关商品的价格。相 关产品的价格对需求曲线的影响比较复杂,因为要区分这两个商品之 间是如何相关的,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这个我们以后有专文讨论。 ③消费者的偏好。偏好增加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当然增 加,也会导致消费曲线向右平移。反之亦然。④消费者对该商品的 价格预期。预期未来价格会上升,在现期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右移。反之亦然。 【判断方法】:画一条横线与X轴平行,找出与两条曲线的两个交点。(这表明两个交点的纵坐标是一样的,即价格相同;但横坐标不同,说明需求不同,那就看横坐标大的那点所在的曲线就是说明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大,横坐标小的点所在的曲线就是说明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小。 1.[2011·武昌模拟] 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C )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经济生活曲线图题

专题复习之经济曲线图(2019 版) 一、高考中的曲线图 1.(2018年,全国卷1,14)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 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 移动到S ‵(见图4)的是 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 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 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 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17年,全国卷1,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2.(2016年,全国卷1,14)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流感特效药的制药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为保证药品的正常供给,政府对该类制药企业实施生产补贴,若用S 、S ’表示补贴前后该药品的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准确反映补贴前后该药品供给变化的图示是A 二、认识经济曲线图 做经济学曲线题关键是读懂曲线,基本方法是: 1、观察横坐标(自变量)和纵坐标(因变量)分别代表什么。 2、注意随着横坐标(自变量)的变化,纵坐标(因变量)的取值会有什么变化。一般有三种情况:二者成正向变化;二者成反向变化;在临界点前成正向变化,在临界点后成反向变化,抑或相反。 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例外,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横坐标为因变量,纵坐标为自变量。(注:如果x 取任意一个量,y 都有唯一的一个量与x 对应,那么相应地x 就叫做这个函数的自变量,y 则是因变量)。 (一)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 同时,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 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 习惯上用横坐标表示需求量(Q ),纵坐标表示价格(P ), 那么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需求定律就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最基本特征,就是。特别注意在需求曲线中横坐标表示因变量,纵坐标表示自变量。 图9 O C P S D P Q D 9 7 5 2 3 4 价格 产 量 A B C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超经典)

经济生活计算题 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键要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时,要注意对题中的数量进行观察、计算。 例1. 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 A.1袋大米 B.4袋大米 C.3袋大米 D.2/3袋大米 解析: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 2/3袋大米。正确答案是D。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例2. 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4000、0.25、购买力降低 B.2000、0.5、通货膨胀 C.2000、2、纸币升值 D.2000、0.5、购买力提高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ⅹ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ⅹ10)/5=2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该题正确答案为B。

(完整word版)经济生活图表题

《经济生活》图表题训练(2011.5.5) 1 注:国际上对“支柱产业”的界定,一般是指产业增加值占CDP总值5%以上的产业。 材料二: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4,已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然而,广东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且普遍存在“小、弱、散、乱”的状况,这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1)概述材料一、二中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广东省政府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建议。(11分) 2、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情况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2%、21.3%、9.7 2%、8.8 6%。 (1)材料一反映什么经济现象?(6分)

3、材料一:我国2009年10月—2010年11月的CPI走势 注: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按国际惯例,当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着有通货膨胀风险。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导致CPI上涨的原因(5分)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在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仅次于香港,位居全国第二。2009年深圳的人均GDP达到9.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万元,均位列中国内地城市榜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5.材料一:图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曲线图。 图二: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 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 6、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生活曲线题归纳

《经济生活》曲线图专题 经济曲线的变化状态就是自变量和因变量内在变化规律的外在表现,一般有三种情况:⑴反比关系类曲线 (需求与价格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效率与公平曲线、股票价格与银行利率关系曲线、消费与储蓄关系曲线、币值与汇率曲线) ⑵正比关系类曲线 (价格与供给关系曲线、收益曲线、消费与收入关系曲线) ⑶抛物线类曲线 (拉弗曲线、裤子涅茨曲线、总产量曲线、微笑曲线、平均成本曲线) (一)需求曲线 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纵轴表示价格(自变量),横轴表示产品需求量(因变量)。 注意:需求曲线看纵轴对横轴的影响(特殊) 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需求量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需求曲线表达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二)供给曲线 1.供给量变动曲线 即商品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下波动而增减.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①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压缩生产,减少产量; ②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扩大生产,增加产量。” 注意:供给曲线看纵轴对横轴的影响(特殊) S1到S2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导致该商品供给量增加,如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等 2. 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即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国家政策等因素引起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左右移动,称之为线移动。

(三)均衡价格 即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P0就是均衡价格, 当商品的价格为P0时,供求平衡。 当商品的价格为P1时,供过于求; 当商品的价格为P2时,供不应求。 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经济生活》曲线图题目专项练习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练习(综合训练3) 《经济生活》曲线图题目专项练习 1、(2012江苏卷)图1表示某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 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就是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我国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于2011年12月31日结束,这将影响家电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下图能 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就是 注: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箭头就是平移标志,D1为实行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时市场需求曲线,D2 为该政策结束后的市场需求曲线。 3、右图就是由商品的需求量随着M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 变化的示意图,假定M商品就是汽油,那么N商品最有 可能就是 A.柴油 B.汽车 C.润滑油 D.电动车 4、右图描述的就是2014年1~6月某商品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 下列理解错误的就是 A.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 B.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C.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D.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5、在下图中,OQ表示外汇汇率变化情况,OP表示人民币币值变化情况。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 列曲线图正确的就是 6、在右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①在A点时就是通货膨胀,在B点时就是通货紧缩 ②在A点时就是卖方市场,在B点时就是买方市场 ③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会获利,在B点时会亏本 ④能否获利,既要瞧其价格还要瞧其个别劳动时间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根据右图反映出的价格与需求关系,我们可以推断出( ) A.甲与乙就是相互替代的商品 B.甲与乙就是有互补关系的商品 C.甲就是生活必需品,乙就是高档耐用品 D.甲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乙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8、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 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就是 9、对下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的描述,理解正确的就是 A.该商品因供过于求而减少生产规模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 (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 (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 (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 (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 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3、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的计算 必须明确几种收入的范围,再总合相加。 (1)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力分配、管理劳动(经理)等。其中按劳分配包括:公有制中的工资、奖金、岗位津贴等 (2)非劳动收入:包括利息收入、红利、风险收入、租金(财产收入)、福利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

(3)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 (1)经济效益= 生产总值/ 生产成本= 1 + (利润/ 生产成本) (2)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价值总量(c+v+m)-资本(c+v) (3)利润率=利润/资本×100% 5、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 股票价格变化= 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 股票收入=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股票票面金额×股数 6、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生产资料的价值 (2)人均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人口数 (3)社会总产值= C + V + P(利润) + 税(上缴税金) 7、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计算 (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本月收入总额- 个人所得税起征额)在相应税率级数中超出部分×对应的税率(分档累进计算)其他所得税=所得×20% (2)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 ①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②本环节增值额×税率 (3)营业税=营业额×5% 8、银行利润和存款利息的计算 (1)银行利润= 贷款利息- 存款利息- 费用(各种耗费和员工工资) (2)存(贷)款利息= 本金×存款年限×年利率

经济生活曲线题总结

精品文档经济学曲线题总结需求曲线一、 (一)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减函数图象)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 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判断方法】:根据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的关系,可以判断出曲线成减函数。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北)(2009·北京高考1 京市下调公交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二)我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变动,即点在需求曲线上运动,(1)们可以将之称为点移动。D1 ( 3 月底前完成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1.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须在2014 年为联动机制后物价上涨需求量)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最有可能D2 为联动机制前物价上涨需求量,反映这一联动机制下百姓需求变化的是: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是刺激国内需求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措施。下列图示中,2. 能够准确反映结构性减税所带来的影响的是

?表示减税后需求量D1表示减税前的需求量,D2、,注:P为价格(为含税价)Q为需求量,CD两项中的(2) 需求水平的变动是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由消费者收入、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因素引起的需 求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水平的变动,它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曲线向左移动表明需求量的减少;向右移动表明需求量增加。我们可以称之为线移动需求的变动往往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高了,对某些较高档物品,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当然需求会增大,这就导②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对需求曲线的影致了消费曲线向右平移。 响比较复杂,因为要区分这两个商品之间是如何相关的,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③消费者的偏好。偏好增加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这个我们以后有专文讨论。 . 精品文档 下,需求当然增加,也会导致消费曲线向右平移。反之亦然。④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预期未来价格会上升,在现期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右移。反之亦然。【判断方法】:画一条横线与X轴平行,找出与两条曲线的两个交点。(这表明两个交点的纵坐标是一样的,即价格相同;但横坐标不同,说明需求不同,那就看横坐标大的那点所在的曲线就是说明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大,横坐标小的点所在的曲线就是说明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小。1. [2011·武昌模拟] 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C) 率,价格与银行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日宣布,自10月202.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10月19利率都对居民消费量的变动产生影响。下列示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前提下,能正确反映银行利率上调对居民)消费焉产生变化的是 (

经济生活常见曲线图

常见曲线图 1、需求曲线(反比例关系) 2、需求弹性曲线(反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程度) 3、需求水平变动曲线 4、供给曲线 5、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6、拉弗曲线【反映税收与税率的关系】 7、库兹涅茨曲线【反映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 8、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的关系】 9、洛伦兹曲线【反映贫富差距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图中横轴OH 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 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 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 。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 ,也不是45度线OL ,而是像图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 ,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10、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12、微笑曲线【与企业经营的三大因素】 微笑曲线是1992年当时的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企业竞争战略。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边为技术、专利,中间为组装、制造,右边为品牌、服务。微笑曲线在中间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如此整个曲线看起来像是个微笑符号。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13、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名词解释——中等收入陷阱 由左图可知,曲线A 表示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程度小,所以曲线A 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曲线;曲线B 表示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程度大,所以曲线B 是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曲线。 “拉弗曲线”的横轴表示税率,纵轴表示税收额,它表明了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收的来源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在一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 型关系。Y 轴表示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 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库兹涅茨曲线表明:随着一国收入水平的上升,收入分配差距将趋于扩大,当经济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收入差距将开始缩小。库兹涅茨拐点就是倒U 型曲线的顶点。这显示经济发展的关注点从注重效率到注重公平的转化。能否成功改善收入分配差距,越过库兹涅茨拐点,是一 【解释】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958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这条曲线用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它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一般来说,通胀率与失业率呈反比。】

经济生活曲线题

经济生活中的坐标曲线图题 数值的变化曲线 这类题目都属于“以图求文”题,曲线图展示某一数值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动情况。一般情况下,这类曲线图,以时间为自变量,相应的数值为因变量。 解题技巧:解决这类题目比较简单,可根据曲线图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趋势,对相应的数值如何变化(升或降、增加或减少等)做出正确的判断。要熟练掌握供给法则、需求法则、互补与替代商品需求量变化等基础知识。 [例1] 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P为商品价格,Q为需求量,二 者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 有( ) ①若该商品价格由P B向P A运动时,可能会导致高档耐用品的需求 量减少②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 A向Q B运动时,说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有了大幅度增加③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 A向P B运动时,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相应减少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 B向Q A运动时,会引起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分析]商品价格由P B向P A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价格提高,这会引起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减少,①可选;商品价格由P A向P B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价格降低,这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③符合题意;②观点不准确,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 ④表述不正确,商品需求量由Q B向Q A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这会引起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减少,而不是增加。 [答案] B 数量关系曲线 这类题目以曲线图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以图求文类,也有以文求图类。《经济生活》所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不外乎两种:正相关(两个变量同方向变动)和负相关(两个变量反方向变动)。

《经济生活》曲线图选择题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曲线图选择题专题训练 (揭东一中高三政治备课组) 1.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将探索建立粮食目标价格制度。粮食目标价格是在综合 考虑生产成本、CPI指数、国内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基础上预测出来的一个价格水平,农产品市场价格则由市场供求关系形成,政府参照二者的差价进行补贴。如图所示,P 为粮价,Q为数量,D为粮食需求曲线,S为粮食供给曲线。如果P0代表粮食目标价,P1和P2代表变化着的粮食市场价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市场价格处于P1点时,政府应补贴种粮农民,以防“谷贱伤农” ②市场价格处于P1点时,政府应补贴低收入消费者,以防“谷贵伤民” ③市场价格处于P2点时,消费者负担加重,会大幅减少粮食消费 ④市场价格处于P2点时,农民种粮收益大,生产积极性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013年,某镇农民种植的玉米大幅减产,但该镇玉米加工企业的产品销 量看好。农民纷纷提高玉米出售价格,种植收益不降反增。下图中能够反映这种“减产不减收”经济现象的是 3、外币的汇率变动会带来商品进出口数量的变动。2013年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 价为6. 2897元,2014年1月3日为6. 1039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动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与下列四幅图中所示状况对应正确的是() 4.2013年11月,广州市将第二套房贷的首付比例从不得低于60%进一步提高至不得低于70%。不考虑其他因素,这对购房需求产生影响是 (P是价格,Q是数量)

5.2013年9月25日,国土资源部明确要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热点城市,要比照前3~5年住宅用地平均供地量,持续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力度,以稳定住房价格。下列曲线中能够反映这一关系的是 6.为了倡导绿色出行,某市实施专项鼓励政策: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最高可获得国家、市两级补贴3万元。若用D1到D2表示政策前后的变化,不考虑其它因素,该政策的影响可以用图表示。 7.2013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9%,其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4.0%。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中(P代表粮食价格,Q代表粮食消费量)最能反映消费量变动状况的是 8、甲商品的价格(P)与数量(Q)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假设甲商品曲线D3不变,当甲商品曲线从D1移至D2时。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①甲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②甲商品的替代品供给量增加 ③甲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减少④甲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减少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曲线题专练

《经济生活》常见曲线图 (一)需求曲线 1.需求量变动曲线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引起的需 求变动,即点在需求曲线上运动,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点移动。特别注 意在需求曲线中横坐标表示因变量,纵坐标表示自变量。 2、需求弹性曲线 反映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后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程度,变化幅度大的称为 富有弹性,一边是高档耐用品;变化幅度小的称为缺乏弹性,一般是 生活必需品。注意需求弹性会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发生变化。 3、需求(水平)变动曲线 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的变动有哪些原因? 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高了,对某些较高档物品,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当然需求会增大,这就导致了消费曲线向右平移。 ②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对需求曲线的影响比 较复杂,因为要区分这两个商品之间是如何相关的,是互补品还 是替代品。 ③消费者的偏好。偏好增加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 求当然增加,也会导致消费曲线向右平移。反之亦然。 ④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预期未来价格会上升,在 现期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右移。反之 亦然。 (二)供给曲线 (一)供给曲线 1.供给量变动曲线 即商品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下波动而增减,表现为沿同一条供给 曲线上下变动,称之为点移动。特别注意在需求曲线中横坐标表示因变量, 纵坐标表示自变量。 2. 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即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国家政策等因素引起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

条供给曲线左右移动,称之为线移动。 (三)均衡价格问题 1、在某一价格下,如果生产者试图出售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多于消费者希望购买的数量,则带来过剩或称“供大于求”;而在另一价格下,如果消费者希望购买的数量超过生产者想出售的数量,则产生短缺或称“供不应求”。综合起来看,供给量与需求量正好相等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 ①当价格P> Po时,供应量(增加)大于需求量(减少)供过于求 ②当价格P< Po 时,供应量(减少)小于需求量(增加)供不应求 2、均衡价格的变动 供给减少: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左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升高,且(均 衡)产量和购买量降低。 供给增加: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右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降低,且(均衡)产量和购买量增加 需求降低: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左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降低,且(均衡)产量和购买量降低。 需求增加: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右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上涨,且(均衡)产量和购买量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