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台湾U-2飞行员在大陆的传奇经历

合集下载

大陆最后一名飞虎队员的起伏人生

大陆最后一名飞虎队员的起伏人生

大陆最后一名飞虎队员的起伏人生作者:朱柳笛来源:《畅谈》2012年第11期在飞行时,他喜欢唱的一首歌是:“得遂凌云志,空中任飞旋。

把国怀壮志,正好乘风飞去。

”泛黄老照片里的王延周,身着飞行服,站立在战斗机的螺旋桨前,远眺前方——这是当时飞虎队员们标准的照相姿势。

今年4月29日,92岁的王延周在北京去世。

有研究者称,他是“中国大陆最后一位驾驶战斗机的飞虎队队员”。

不过,此前在很长时间里,他的经历并不为人所知。

直到2005年9月,一条新闻轰动了山东日照市孙家村:85岁的庄稼人王延周,被请进中南海,参加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

有邻居问他:“你之前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不回答。

在自述中,他说:“我怕他们觉得我吹牛。

”没人知道,他曾是一名驾驶过战斗机的飞虎队英雄,只知道他是一个做庄稼活的好手。

少年从军1936年,王延周的命运,因堂哥的一次探望而改变。

当年,服役于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的堂哥王仲懿,由北平返日照探亲,路过青岛,专程去看望王延周。

那时,17岁的他正在青岛一家店铺做伙计。

“他身着灰色戎装,系武装带,悬挂佩剑,脚蹬马靴……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因此,我一心想从军,千方百计找门路改变我的生活。

”王延周在自传中回忆。

不久,在二哥的作保下,他进入了军事训练团,当时他只是想着“不能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没出息”。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参加抗日战斗的王延周觉察到此次不同于往日,写家信告知父母“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以此作为将赴战场的遗书。

1938年夏,王延周报名考入黄埔军校十四期。

1940年2月,20岁的王延周,即将从黄埔军校毕业。

他并未遵从二哥劝他留在国民党基层锻炼的建议,而是坚持报考位于昆明的航空军官学校。

空中任飞旋2011年,日照市博物馆曾展出一幅名为《英雄王延周》的油画:王延周立在画面中,背后是他驾驶过的飞虎队战机,他身边两个孩子正在放飞纸飞机。

飞虎队正式亮相在1941年12月20日,日军轰炸机飞临昆明,美国志愿航空队指挥官陈纳德命令手下一个中队的战机起飞迎敌。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第一代飞行员的故事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第一代飞行员的故事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第一代飞行员的故事他是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曾在开国大典时驾驶战机两次飞过天安门广场他是驰骋天域的空战英雄曾离死亡只有毫厘70岁高龄时他曾驾驶苏-30战机飞出高难度特技他就是林虎中将让我们一起重温他的传奇故事驾驶战机两次飞过天安门广场林虎,祖籍山东招远父亲年轻时闯关东到哈尔滨认识了一位俄罗斯姑娘两人生下林虎1938年林虎参加八路军“林虎”便是部队领导给他起的名字1945年林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东北民主航空学校成立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所航空学校19岁的林虎也是其中一员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大阅兵林虎驾驶战机在第一队列中飞过天安门上空当时为了防止敌军偷袭4架战机弹仓里挂有实弹为了显得飞机数量多一些周总理想了个办法让9架战机兜圈在天安门上空飞了两次1949年的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从那一天起林虎成为中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一次战斗中离死亡只有毫厘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当时只有20多岁的林虎作为志愿军空军副团长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率领战友们毫不畏惧地展开和敌军的搏杀1952年12月25日100架我军战机与200架美机在空中交战一架敌机企图“咬”住林虎的指挥机林虎反应极快一个侧转迅速绕到敌机后面几炮就将敌机机翼打飞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林虎屡次重创美国空军击落和击伤美军先进的F-86“佩刀”战机各一架成为空军英豪中的战斗英雄更是敌人眼中重点打击的中国王牌飞行员在另一次战斗中林虎曾离死亡只有毫厘由于“米格-15"战机作战半径小林虎不得不频繁返回加油在一次加油时两架敌机突然窜了出来前后夹击击中林虎的飞机被击中的林虎只好选择跳伞两架敌机竟轮番对伞降中的林虎进行疯狂扫射幸亏战友及时掩护林虎才脱离险境。

揭秘:解放军首次超音速击落敌机的经过

揭秘:解放军首次超音速击落敌机的经过

揭秘:解放军首次超音速击落敌机的经过作者: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2017年第34期解放军优秀飞行员遭遇老对手1965年3月18日上午十点,广东兴宁机场上空晴空万里,一位解放军飞行员正在紧张地整理行装,不远处停着即将跟他一起战斗的歼-6战斗机。

就在几分钟前,国民党空军2架侦察机窜入大陆。

指挥员判断敌机可能从靖海方向窜入大陆侦察汕头机场,令他从待战空域出航作战。

这位飞行员是高长吉,1930年出生,山东微山人,是当时驻广东兴宁机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8师第54大队副大队长。

1965年3月18日这次出击之时,高长吉还只有35岁。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台湾国民党当局为了窃取解放军重要的情报,屡屡派出侦察飞机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侦察和袭扰。

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台海两岸的军事对峙仍然非常严重。

那么这次,解放军飞行员高长吉遇到的对手,又究竟是何许人物呢?此战国民党空军出动的部队——第六大队第四中队。

这个大队清一色美制喷气式侦察机,专门负责对大陆的侦察,人称“虎瞰部队”。

该大队队员战斗经验丰富,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较高。

这一次,国民党空军第六大队出动侦察的双机驾驶员,分别为驾驶5658号长机。

的第4中队中校副队长邹宝书,和驾驶5656号僚机的中队中校政战官张育保。

其中,张育保虽然是国民党军队的政治指导人员,但在训练考核中几乎每项都是A等,驾驶技术极佳。

不过,国民党方面虽堪称精锐,但高长吉所在的解放军空军第18师,也丝毫不弱于对方。

特别是高长吉所在的空18师第54大队,更是解放军空军中非常有战斗力的一支王牌部队。

在1965年3月18日的空战爆发前夕,空18师刚刚进行了第四次换装,高长吉所在的第54大队换上了当时新中国空军最先进的歼-6战斗机。

RF-101属于第一代的超音速飞机,速度可以算是极快,而解放军当时装备的是最好的歼-6飞机,跟歼-6相比,国民党空军的RF-101,还真是跑得快的。

只是,就算你速度如此之快,但在1965年3月18日的这次遭遇之前,RF-101却也曾经被我们的解放军指战员们揍下来过,而且不止一次。

王延周:飞虎队中的中国兵

王延周:飞虎队中的中国兵

环球掠影| 21| 往事今年是美国第14航空队援华80周年。

第14航空队的前身便是有名的美国飞虎队。

看到美国飞虎队老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英烈献花的新闻,我不由想起我的家乡山东日照已故的一位抗战老兵王延周。

曾是飞虎队成员的王延周从军达半个多世纪,参加过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又跟随志愿军入朝参战,立下赫赫战功;两次驾机参加国庆典礼,接受毛主席的检阅;85岁那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延周一生许国,经历可谓传奇。

加入飞虎队痛击日寇王延周,山东日照孙家村人,童年时上过私塾,15岁去青岛当学徒工。

其间,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罪行,感受到日寇妄图吞并中国的野心。

每每这时,他就又气愤又不解,为什么作为外国人的小日本,敢在中国土地上胡作非为?1936年春,在国民党29军当连长的堂兄王延德来青岛,他表示愿带王延周去参军。

这正中王延周的下怀,于是在堂兄的引荐下,他来到29军北平南苑军训团接受军训。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

军训团在29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的指挥下,在南苑机场一带阻击进攻北平的日军。

在激战中,军训团未能抵挡住日军的凶猛进攻,佟麟阁将军阵亡,军训团1000余名年轻战士捐躯。

17岁的王延周与另外四名战友趁着天黑和大雨突出重围,逃到陕西。

1938年,王延周考入黄埔西安分校,开始接受系统正规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1940年12月毕业后,考入笕桥空军军官学校,随即被派往美国航空部队强化训练。

1941年8月1日,美国空军退役军官陈纳德出面招募美国陆海军预备役及退役飞行员,在中国成立空军美籍志愿大队。

开始时志愿大队由美国飞行人员组成、后来加入中方的空军部队官兵。

该部队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抗日军,因队徽是插翅的老虎,故称其为“飞虎队”。

1943年春王延周回国,被分配到飞虎队第三大队八中队任飞行员,正式成为飞虎队成员。

飞虎队的王牌飞行员1943年6月1日,王延周首次参加大机群编队执行轰炸任务,他负责掩护9架“B-25”型轰炸机,袭击目标是驻扎郑州火车站的日军,列车上载有大量的军火辎重。

臭鼬工厂的掌门人

臭鼬工厂的掌门人

“臭鼬工厂以企业化的经营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带领―群积极进取的专业工程师,以无比的创造力发展出美国国防科技中最机密、最先进的武器产品,更以迅速、有效的成本控制著称于世,从而成为全世界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大型公司所效法学习的标杆。

”――摘自台湾出版的《航太巨人》历届掌门人一流的企业必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是由一流的企业家来执行的,掌舵者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

负起管理职责的正是历任臭鼬工厂掌门人,在他们的带领下,臭鼬工厂从最初的简陋仓库式办公室、仅仅十多位工程师和薄弱的型号项目基础,发展成为主导美国最机密的先进技术研发的高效率创新团队,并能保持迄今不衰的旺盛发展势头,不能不说这些掌门人功莫大焉。

梳理这些人物成长和发展的轨迹,可以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技术过硬的航空技术专家,这首先是管理好一个尖端航空技术部门的基础。

但在他们身上,闪耀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杰出的光辉,还有统驭全局、管理企业之才能,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对事态的把握和对事物的决断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掌门人都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强大的事业心和奋斗目标,故能想常人之不敢想、为常人之不能为,乘波踏浪,写就臭鼬工厂延续不绝的功勋霸业。

在臭鼬工厂历任掌门人中,第一任掌门人凯利?约翰逊是必须要浓墨重彩记载的人物。

他是航空技术天才,同时也是卓越的管理者。

他是臭鼬工厂的开山之祖,在他的倡议下,洛克希德公司于1943年成立了臭鼬工厂这个快速研发团队,凯利?约翰逊本人任臭鼬工厂首任总裁。

他具有创新的思维和高度的执行力,在任时主持设计过40种重要机型,包括“伊莱克特拉”旅客机、p-38“闪电”、喷气式战斗机f-80.侦察机u-2、“黑鸟”系列:他制定出臭鼬管理的14条“原则”,奠定了臭鼬工厂的管理原则基础,直至今天,这些原则都是杰出的项目管理方法。

臭鼬工厂第二任掌门人本?里奇在隐身技术方面成就非凡,被誉为”隐身之父”。

1975年,本?里奇就任臭鼬工厂第二任总裁,期间全面主持了f-117a隐身飞机的研发工作。

苏联击落美国U-2侦察机纪实

苏联击落美国U-2侦察机纪实

苏联击落美国U-2侦察机纪实(俄)阿纳托利·多库恰耶夫 李有观 编译1962年10月27日清晨,美国空军少校鲁道夫·安德森驾驶U-2高空侦察机飞上蓝天。

他不知道,这不仅是他最后一次飞行,而且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

当地时间8时,他穿越了古巴边界。

1小时20分钟以后,他驾驶的飞机遭到一次最高射炮击落的。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认为,击落这架飞机的命令出自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之口。

但这都与事实相去甚远。

国际援助1961年6月,苏联决定向令,军队集群包括2个师,下设6个导弹-高射炮团。

美国人不会知道,苏联高射炮兵已抵达古巴。

美国人的飞机经常入侵古巴领空,有时还到达过苏军防空装置上空。

1961年10月25日至26日,美国飞行员公开向指挥所询问,何时开始轰炸。

当时,卡斯特罗命令古巴武装力量:击落国家领空上出现的任何军用敌机。

伊萨·普利耶夫大将也接到了这项命令。

10月26日晚,他决定,如果美国飞机打击苏联军队,就动用现有的所有防空手段,并打电报向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作了汇报。

莫斯科批准了这项决定。

飞机被击落这天早晨,热带暴雨降落在苏军阵地上。

格尔切诺夫少校指挥着导弹营在巴内斯地区进行战斗值勤,这里距上级指挥所有180 千米。

1962年10月,担任导弹营参谋长的安东涅茨说:“我们此前接到一封秘密电报:准备参加战斗行动,美国人可能要入侵。

我们启动了雷达,已允许向空中开火。

所有人都觉得,可能要打仗了。

不久,我们从雷达部队那里得知,一架美国飞机从美军关塔那摩基地起飞,朝我们这个方向飞来,目标被定为33号。

雷达马上发现了这个目标。

它对‘自己人—敌人’信号没有应答。

飞机飞行高度为22 千米。

”安东涅茨说:“作战室里一片寂静,与我在一起的有导弹营营长格尔切诺夫、雷达营营长戈尔恰克夫、负责瞄准的军官里亚片科等。

我们捕捉到目标,然后使用自动跟踪,不一会儿,目标进入发射区。

格尔切诺夫的话打破了寂静:‘我们怎么办?开火吗?’,他看着我说道。

U-2(Utility-2)

U-2(Utility-2)

U-2侦察机U-2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侦察机U-2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开发,首飞为1955年。

美国空军和CIA用来侦察敌后方战略目标,如今仍可作为战术侦察机。

几十年来曾征战全球,侦察过苏联、古巴、朝鲜、中国、越南等国家,但是也有7架在敌国的领空被击落。

一、性能概要U-2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开发,绰号是“蛟龙夫人”,属于高空间谍侦察机。

首飞时间为1955年8月4日,共计生产研制U2的洛克西德-马丁公司“臭鼬工厂”55架,被美国空军和CIA用来侦察敌后方战略目标,是在冷战时代美国重要信息来源方式之一。

它几十年来曾征战全球,侦察过苏联、古巴、朝鲜、中国、越南等国家,但是也有十几架在敌国的领空被击落。

该机飞行高度为25000m,装载了侦察用特殊照相机,起初用于侦察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弹道导弹配置状况。

飞机原型是F-104,为了使其拥有超出常规的高度而拥有巨大机翼。

但后来由于战斗机和地对空导弹的技术进步,使高空侦察具有很大危险。

1960年5月,在苏联斯维尔德洛夫市上空首次击落1架U2,致使美国空军于1 970停止了对苏联的使用。

这个时候因为电子/光学传感器的进步,使侦察卫星可以从静止卫星轨道直接收集情报,实质上侦察机的作用已经弱化。

U-2 侦察机U-2 reconnolssonce airplane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单发动机涡喷式高空侦察机。

主要用于执行战略或战术的照相和电子侦察任务。

1956年开始装备美空军。

机长15.11米,机高3.96米,起飞重量7384千克,最大飞行速度804千米/时,最大升限2.134万米,航程4180千米,机载设备有:8台照相侦察用的全自动照相机,能全天候工作且分辨率高,4部实施电子侦察的雷达信号接收机、无线电通信侦收机、辐射源方位测向机和电磁辐射源磁带记录机等。

二、改进型号1、U-2的改进型SR-71,曾在海湾和波斯尼亚地区执行过任务。

红军飞机传奇

红军飞机传奇

读书文摘题目:红军飞机传奇作者:谢佼书报刊名:《世界军事》2015年二月上,第67~69页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铁血红安》(红安,旧称黄安,本文中涉及历史事件时亦称黄安)中,面对久攻不下的黄安城,男主角刘铜锣把自己绑到了飞机机翼上,身背一筐手榴弹,从空中往下甩手榴弹炸开了城门……由此,很多人大呼“神剧”再临,也有很多人质疑中国工农红军当年到底有没有过空战。

事实上,翻开红军的战斗史册,攻克黄安的战斗中,红军不仅出动了飞机作战,而且飞机上使用武器的人,还不是一般战士,而是红四方面军总政委、大名鼎鼎的陈昌浩。

当然,真正的战争场面,绝不会像电视剧情所表现的那样,毕竟传奇不是离奇——传奇有可以论证的基础,而离奇没有。

原型“列宁”号《铁血红安》中,飞机参战攻破黄安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参战的飞机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列宁”号。

1930年3月16日,国民党空军上尉龙文光驾驶02U“海盗”式侦察机,由汉口飞往河南开封执行任务,返航时遭遇大雾迷失航向,油料耗尽后,龙文光将飞机迫降在河南省罗山县宣化店陈家河河滩上。

飞机引起附近红军注意,钱钧(1955年授中将,与许世友一样出身少林)率领手枪连俘虏了龙文光及飞机。

龙文光驾驶的02U“海盗”式侦察机,是1928年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署长张惠长从美国钱斯沃特公司购买的20架02U之一,这一批次飞机的飞行员都是由广东航校第3期毕业生来担任的。

02U款又名美制可塞侦巡机(Corsair),1925年由美国钱斯沃特公司研制,1926年11月试飞成功并且飞行成绩良好,速度比一般双座飞机要快,媲美当时主流的战斗机,其飞行稳定性也非常好,因此也被作为教练机使用,其机身也容易做维修。

钱钧得到飞机后,鄂豫皖军委立即指示将飞机运往根据地新集(今河南省新县卡房乡)。

飞机4个机翼被拆卸分开运输,150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组成搬运队,沿途工农政府又组织4000多人协助,历时半个月才被运送到目的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只黑猫很快就成了三十五中队的队徽。 飞行员们又特意定做了一批标有黑猫图案的夹克衫,所以人 们就称这个中队为“黑猫中队”。“黑猫中队”名义上隶属国民 党空军总部情报署,实际上由美国人直接控制。飞机的维护 和看管都由美军负责。停放U-2飞机的机棚,连国民党空 军的联队长和大队长都进不去。大部分美方人员是洛克希德 公司雇员,他们来台前与中央情报局签有工作合同。其他的 维修、调度、导航、摄影等专业人员也多来自美国军方,不 过这些人为保密起见,一律不穿军服,相互间也以“经理”相 称。 经过一年多的再次训练和调试,“黑猫中队”于1962年1 月13日开始出动U-2飞机对中国内地实施高空侦察。但 是,到1964年7月,我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先后击落三架 U-2飞机,飞行员陈怀身、叶常棣、李南屏两死一被俘, 吓得台湾当局再不敢轻易出动U-2飞机。此时,为了配合 美国主子侦察我核试验基地的情况,他们不得不冒死效力。 由于这时美国电子专家给U—2飞机加装了电子干扰系统, 使袭击它的导弹屡放空炮,U—2飞行员似乎又胆壮起来。 于是,一个被台湾当局称之为“黑色蘑菇云”的计划正式酝酿 出笼了。 二 1965年1月9日下午,台北。桃园机场宽阔的草坪上,
那是在空军特工部领受任务时,特工处长告诉他:大陆上到 处都有国军的内线,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只要跳伞成功,一 落地就会有人接应。联络信号是对空发射红色信号弹。没有 多加考虑,他便从腰间拔出手枪,换上信号弹,随着“叭叭 叭”三声清脆的声音,三道红光划破了沉静的夜空。他耐心 地等待着,一连等了快两个小时,也没有任何动静。张立义 感到无比愤怒:“我受骗了!狗日的特工处长,如果还能活 着回去,非揍他个半死,再到总统那里告他一状。” 无计可施之下,张立义按照指北针的指引,漫无目的地向西 北方向迈开了脚步。整整连走带爬了8个小时,当东方吐出 鱼肚白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不远处闪耀着一丝微弱的灯光。 这灯光犹如生命的火焰,一下子让他产生了力量。走近了一 看,原来是一个蒙古包。灯光就是从窗缝里透出来的。张立 义敲了几下门,“吱嘎”一声,门开了,一个头裹毛巾的妇女 走出来。当她看到张立义头戴飞行盔,身穿飞行服,太空人 般的打扮,外加一支乌黑的手枪,吓得瞠目结舌,惊叫一声, “嘭”地把门又关上了。 张立义见状,知道是自己的装束吓坏了农妇,忙喊道:“大 婶,别害怕,我是台湾飞行员,想在这里取取暖。”说完, 他不顾一切地破门而入,一头栽倒在地上。 那位农妇是内蒙古土默特旗沙沟子公社西一间房生产大队 队长董吉召的妻子。她将张立义扶在炕上,并给他泡了一杯
始了紧张的飞行准备。但是这次,他怎么也静不下心来,脑 海里总是想起妻子张慧慧过圣诞节时对他说的话:“立义, 你能不能不飞U-2,我害怕!”而张立义只能这样回答妻 子:“慧慧,我也是身不由己!” 做完飞行准备后,张立义被请进了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办公 室。 “呵,是张少校。”空军司令徐焕升握住张立义的手,使劲地 摇晃着,脸上堆满了笑。 “这条航路可靠吗? ”张立义不知怎么冒出了这么一句。 “张少校,请尽管放心,U-2飞机上有新式电子干扰设备, 共军的雷达全成了瞎子,你就大胆拍摄吧!” 三 1965年1月10日18点整,张立义驾驶3521号U —2飞机,升入茫茫夜空,向祖国大陆飞去。他这次的任务 是对大西北核基地进行夜间红外线照相侦察。张立义按部就 班地进行操作,心里默默地祈祷着上帝保佑。 夜空苍茫,一片死寂,张立义的脑子却静不下来。他从美国 训练回台湾到三十五中队报到的那一天,正是李南屏命丧大 陆的同一天。这使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阴影。 按照领航员制定的航线,从山东半岛进入天津上空时,他的 心刹时紧张起来。尽管上司告诉他这条航线是根据空军情报
国民党空军第五联队三十五中队的少校飞行员张立义,正在 同几位同事兴致勃勃地打高尔夫球,联队长把他叫过来说: “张立义,你有任务。” 张立义问:“现在?” 联队长回答说:“准备一下,明天。” 再过几天就到春节了,张立义想在家好好地过个团圆年,并 且想好了给妻子买一块衣料,给女儿买一串项链,给儿子买 几挂鞭炮。说句心里话,张立义很不愿意这时候去大陆执行 任务,他怕那个“万一”,而且安排好的春节又要泡汤了。但 军令如山,又有什么办法呢? 1月10日上午,领航员将飞行计划交给了张立义。 “又是去西北!” 张立义不由得背上冒凉气。虽然他曾经三次去大陆侦察,最 远曾经到过新疆,每次都安然无恙,而且捞了个“克难英雄” 的称号和1万元奖金,但是他知道那只能算是命大而已。去 大陆的飞行员,陈怀身1962年10月2日被导弹击落, 1963年11月1日叶常棣被打下来,1964年7月7 日,李南屏又被干掉。后来,王西爵去西北,大家都为他捏 一把汗,以为十有八九回不来了。不过这小子命大,机翅被 打了个洞,但总算是活着飞回了台湾。想到这些,他也只能 心中叹气:“这是命中注定,只好听天由命了。” 领航员讲解了飞行中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之后,张立义开
张立义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刚刚接到赴大陆侦察任务 时,我情报部门已经得到了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地 空导弹一营已悄悄转移至内蒙古萨拉齐一个叫二十四顷地 的小村子设伏。这些神秘的导弹兵没穿军装,蓝色的工作服 上印着“地质勘探队”字样。神秘的“勘探队”把自己与外界的 一切全部隔断,只有隆隆的油机声在旷野上传得很远很远。 10日18时,当张立义的飞机刚刚起飞,人民空军指挥所 的电话就打到萨拉齐这个小村子的一辆草绿色指挥车上。 “U-2飞机一架已经起飞,请做好战斗准备!” 间谍飞机就要飞临导弹发射阵地上空,全营官兵迅速就位。 荧光屏前,一双双警惕的眼睛牢牢盯住那闪烁着长短不一脉 冲信号的目标。 在2万米高空,张立义扭了扭酸痛的腰。他看了一眼夜光航 空表,已经飞了整整3个小时。他看了一下航线,知道飞机 下面已经是内蒙古了。 “我今天又交上好运了,果然航线上没有什么飞弹。 再过半个多小时,只要稍稍降低高度,按下照相机的按钮, 一切就大功告成了。这样荒凉的沙漠地带是肯定不会有飞弹 部队的。”这样想着,张立义紧锁着的双眉也逐渐舒展开来。 这时,上司的话在他耳边响起:“U-2任务飞满十次就可 以脱离三十五特遣中队。” “这玩命的任务还有6次,愿上帝保佑我!”
湾电影中所描绘的解放军战士凶神恶煞一般端着刺刀步步 向他逼近。他不由得喊了一句:“上帝保佑我吧!”未等喊完, “噔”的一声,落地了。一阵紧张之后,他迅速地从腰间拔出 手枪,猫着身子向四处张望。 大地静悄悄地沉睡着,四周是白茫茫的一片,一切都被白雪 覆盖着。皎洁的月光透着缕缕寒意,似乎在嘲笑他:你完了, 在美国训练过又有什么用? 张立义整整站了好几分钟,仍不见动静,才慢慢将一颗提起 的心放了下来。他看了看飞行表,是1月10日21时30 分。 精神放松后,他浑身感到像散了架一样,腰部、踝关节一阵 阵剧烈地疼痛,右臂大肌麻木得提不起来。左手一摸,全是 血,这才意识到自己受了伤。天越来越冷,气温已经降到零 下23℃以下。 张立义穿着一身单薄的抗压服,根本不能抗寒。如此酷寒使 他几乎要被冻僵。他把降落伞裹在身上,但无济于事,并渐 渐感到四肢麻木起来。 强烈的求生本能和所受过的一些野外逃生训练,使得张立义 开始了行动。他先是到处寻找树枝,想生火取暖度过难关, 然而沙漠中哪有树枝,即使有也埋在厚厚的雪地里。他又感 到了绝望。凛冽的寒风像要撕去他的皮,他忽然想起了求救 信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蒋介石不喜欢人们向他行军礼。他是老头子,是至尊,鞠躬 才算表示对他的尊敬。 鞠躬以后,他们俩像钉子钉在地板上一样直挺挺地站在一 旁,等待这个使他们敬仰又使他们害怕的领袖的训话。 蒋介石看到他们精神抖擞的军人姿态,似乎很满意,点头微 笑到:“好,好!”然后像放录音机一样重复地提出同样的一 个问题:“去美国受训的情况怎么样?” “不错,他们对我们训练很认真!”张立义和王西爵按照上司 和同事的关照,简单干脆地回答。 “照张相,留个影。” 蒋介石面带笑容地说。 能够与蒋介石照相,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张立义和王西爵 赶紧站立到蒋介石的两旁。摄影师赶快跑到蒋介石面前,鞠 个躬,然后倒退两步,举起相机,只听“咔嚓”一声,完事了。 “怎么给总统照相一点都不认真,简直像抢拍一样。”张立义 心中想。后来他才知道,蒋介石有个怪脾气,他认为照相不 利索,指手划脚地摆弄他,是对他不尊的表现。有一回,摄 影师动作迟缓了一点,险些被处罚治罪。 虽然这是一次令人紧张的接见,但张立义感到这是一个军人 莫大的荣誉。在这胆战心惊的航行途中,这样想着,他害怕 的心似乎也有些放松了。 四
U-2飞机距二十四顷地若干公里时,导弹部队制导天线开 机,强烈的电磁回波把目标清晰地显印在制导车的荧光屏 上。21时15分,指挥员发出了发射三枚导弹的命令。随 着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三发导弹喷吐着巨大的火柱,腾空 而起。U-2飞机机舱内的预警装置突然亮起了红灯。 一见到红灯,张立义就像见到了死神狰狞的面孔,全身不由 自主地发起抖来。经验告诉他地面的导弹已经朝自己飞来。 他本能地打开电子干扰系统,但是已来不及了,他只觉得机 身剧烈地震动一下,猛然间天空像雷电一闪,顿时满天通红。 刹那间,密封的座舱里一片漆黑,浓烟弥漫,他意识到飞机 被击中了。来不及有任何考虑,在脑子里闪出“逃生”二字的 同时,他右手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捏住跳伞开关一拉, 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就在张立义拉开弹射座椅下的开关的同时,天空中发出“轰” 的一声爆炸,响彻寂静的内蒙古夜空,随之一切又安静下来。 张立义连同座椅飞出机舱,当人体与座椅自动分离之后,他 还一直在空中飞速翻滚,处在昏迷状态中。一直到一万英尺, 降落伞自动打开,寒风将他吹醒过来时,他才逐渐明白了刚 才发生的一切。 五 转眼间,离地面只有几十米了。突然一阵恐惧感向张立义袭 来:“下面有共军,他们会不会杀我!”顿时,他犹如看到台
一个台湾U-2飞行员在大陆的传奇经历
一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 一颗原子弹,巨大的蘑菇云升腾在浩瀚的天宇间。中国有了 自己的核武器,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彻底破产了。五角大楼的 主人们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磋商对策,同时给孤岛台湾发去 了继续派U-2飞机侦察大陆核基地的秘密指令。 U—2飞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美国情报机关专门研制 的高空侦察机。U-2飞机问世前,美国也曾对中国和苏联 进行过高空侦察,可由于中苏两国幅员广大,一般的侦察飞 机即使从中苏周边的美国海外军事基地起飞,也很难进入两 国的腹地,而从情报观点分析,这类难以触及的地区往往隐 藏着更有战略价值的秘密设施或建设工程。因此,U-2飞 机问世后,深得美国情报机构和军方的青睐。 1960年7月,美国向台湾当局提供的第一批两架U-2 飞机秘密运抵桃园机场。台湾则在从美受训回来的飞行员中 挑选了6名飞行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具有高空侦察经 验的人员,组成了隶属于国民党空军总部情报署的“第三十 五气象侦察中队”。由于刚到的U-2飞机全身漆黑,没有 任何识别标志,当时三十五中队的飞行员陈怀身(也是被我 击落毙命的第一个台湾U-2飞行员)便设计了一个黑猫图 案,黑色的猫身代表U-2飞机,猫眼则象征着高空摄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