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和食品干燥技术及设备的现状和发展

合集下载

粮食干燥机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粮食干燥机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粮食干燥机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摘要:在粮食生产、储运等环节中,粮食干燥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当下农业发展的主要设备。

本文基于粮食干燥机的运作原理、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展望了未来粮食干燥剂的发展趋势,为今后国内粮食干燥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粮食干燥剂;技术现状;发展趋势1、工作原理粮食干燥通常采用循环式干燥或连续式干燥2种方法,循环干燥法主要指通过顺流、逆流、混流循环的方式进行,有效控制烘干室的温度,以保证农作物的品质。

粮食经过清洗和选良之后,通过提升设备将粮食运送至干燥机粮食储存段,干燥机粮食上料系统自动控制上粮,系统内热风流动与粮食反方向运行,形成错流,实现粮食预热、反转、干燥、冷却的全过程。

该方法能够使粮食作物与气流充分接触,干燥过程中,碎粒较少,能够有效保证农作物原有品质不发生变化,干燥速度较快,干燥后的粮食作物降温后,通过排料段胶带输送机排出。

连续式干燥法是农作物从干燥机的顶部连续地注入到最顶层的加热盘表面,在机械作用下,一边搅拌,一边向前不断移动,然后农作物从第1层掉落到第2层、第3层最终经过干燥后的农作物从干燥机的底部卸料口排出,获得合格的干燥成品。

2、技术发展现状2.1国内发展现状国内的粮食产量远高于国外,粮食干燥机的需求量也大于国外,但是国内干燥机制造技术起步相对国外较晚,最初的粮食干燥机基本需要靠苏联等国家进口引进。

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参考国外的粮食干燥机和控制系统,开始研制中小型的粮食干燥机。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虽然粮食干燥多数都采用机械化操作,但是粮食干燥机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多数需要靠手动操作和人工判断粮食水分来进行粮食的烘干。

20世纪90年代后,粮食干燥机的自动化程度得到提升,由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黑龙江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开始将粮食干燥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的同时,还注重提高粮食干燥的效率和品质。

浅析我国粮食烘干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析我国粮食烘干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析我国粮食烘干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全程化、自动化是降低农民体力劳动强度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出路,而现阶段我国粮食收获后处理机械严重不足。

粮食烘干机既是补齐这“短板”的重要环节,又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助力粮农减损增收的重要工具。

现随着国家政策刺激以及市场意识的不断提高,粮食烘干机产业出现“井喷式”发展,但由于行业标准不规范,准入门槛较低等多方因素导致市场产品鱼目混杂、参差不齐。

清晰了解和掌握粮食烘干机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意义重大。

标签:粮食烘干机;行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一、粮食烘干机行业发展的基础和需求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粮食烘干机开始,粮食烘干机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仿造到自主研发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由于烘干机高昂的制造成本以及市场产品使用的局限性,导致烘干机产业均未得到较好发展。

直至本世纪初叶,随着经济的不但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转变,涌现了大批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大型的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粮食种植初见雏形。

粮食集中上市尤其是南方“双抢”时节,没有足够的时间、劳力、场地对粮食进行集中晾晒。

这为粮食烘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主体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家统计局关于2016年粮食产量公告》指出,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3.9万吨,其中谷物产量56516.5万吨(见下表),但其中烘干比例仅占10%~15%。

这较欧美平均90%的烘干比例以及亚洲日本92%的烘干比例还有很大差距和空间。

现阶段市场上每年对粮食烘干机需求总量为2万台套以上,这为粮食烘干机产业发展奠定了市场需求基础。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需求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目前我国每年粮食因霉变、发芽等造成的损失率高达5%,较发达国家1%的损失率高出5倍之多。

政府陆续出台多项补贴政策,从农机补贴到粮食作业补贴再到水稻、玉米全程化项目资金均对粮食烘干机的发展产生了刺激因素,也为粮食烘干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粮食烘干机械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粮食烘干机械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上接 30 页)电器控制有效性和灵敏度、配套电机 适用性方面存在问题。
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的调查,反映出我国粮食 烘干机生产、服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
1. 产品集中度低 烘干机销量在 800 台以上的 企业不足 4%,年产量不足 300 台的企业占比高达 80%。
2. 安全性方面 一是安全标志缺失。主要表现 为部分产品标志粘贴不全、材质差、易脱落、掉色 或缺损等。二是安全防护不到位。主要表现为部分 产品未按规定安装爬梯防护圈,对传动链轮、皮带 轮等外露传动、回转件不加装防护罩等。
推广窗
WINDOWS
小 型割 草 机、 手 推 式 挤 奶 机、 直 冷 式 挤 奶 机、 小 型饲料混合机等机械设备。
3. 关键环节机械化率较低 目前,中小养殖户 是奶山羊养殖的主力军,但他们养殖的机械化水平 却不高。在饲草生产环节,一般是人工作业或简易 割草机作业,缺少先进的小型苜蓿收 饲喂,缺少先进的小型 TMR 全日粮饲料混合搅拌 机。在挤奶环节,小型挤奶设备供给不足。
3.可靠性方面 一是使用的零部件材质不高, 表现出的问题包括进粮口、挡板等部件损耗较严重, 皮带、轴承等使用中出现断裂,提升机外壳磨损破 裂、提升电机损坏、除渣链条断链、控制柜电源开 关损坏、满粮报警失灵、排粮电机调速控制器不灵 敏、温度传感器不准确等。二是部分企业的热风炉 或燃烧器存在质量问题。
推广窗
WINDOWS
粮食烘干机械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山东省德州市农机局 刘绍锋 李志敏 朱兰香
一、发展现状 我国粮食干燥机械从上世纪 60 年代仿制国外 设备,并开发出一批流化(振动)烘干机、滚筒烘 干机、顺(逆)流烘干机、错流烘干机、混流烘干 机、组合烘干机等大型烘干机和移动式小型烘干机。 由于结构复杂、耗用钢材多、造价高,不适合当时 农 村 的 需 求, 仅在 大 型 农 场 和 粮 库 有所应 用。80 年代后,粮食烘干机械大多向多用途、小型化方向 发展。90 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业 专业化、集约化的规模经营也有新的发展,成套的 粮食干燥设备开始与仓储、加工等设施配套装备。 2000 年以来,我国对粮食烘干机械的结构进行了 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断开发新工艺、新机 型,应用新能源,也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涌 现了大批粮食烘干机生产厂家。2011 年,烘干机被 列入 农机补贴目录,推动了烘干机的发展。 2015 年至 2017 年,我国粮食烘干机市场呈现“井喷式” 发 展,2016 年 鼎盛时期有超 过 400 家制造企 业, 但普遍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在高 端市场缺乏竞争力。2018 年,整个烘干机行业遭 遇寒潮,农机补贴系统里只剩下不到 150 家。但总 体来看,我国的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不足 10%,仍 是农业全程机械化的“短板”。从烘干机的研发制 造来看,仍需在高效节能、自动控制、制造工艺等 方面创新研发。 二、存在的问题 2017 年,农业部对 552 个用户购买使用的粮食 烘干机进行了调查,共涉及 33 家粮食烘干机制造 企业、49 个型号产品。2018 年,山东省农业机械

我国粮食烘干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烘干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Lu n y u a n一、我国谷物干燥技术的发展情况我国谷物干燥机械的发展是从解放初期仿制前苏联、日本等国外的干燥机开始的。

由于干燥机结构复杂、耗用钢材多、造价高,不适合当时农村的经济和体制状况,仅在大型农场和粮库有所应用。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开发中、小型谷物干燥机,并在国营农场生产连队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为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研制生产的谷物干燥机向多功能化、小型化方向发展。

并相继研制成功了热煤气发生炉、低热值气化炉、稻壳煤气发生炉、固体燃料煤气发生炉、无管式热风炉、液化气热风炉、间接加热器燃煤热风炉和太阳能干燥装置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专业化、集约化的规模经营也有新的发展。

特别是大型粮库和国有农垦系统的种子及谷物生产基地,逐步装备起成套的谷物干燥设备,并于仓储、加工等设施配套,这些设备成为我国谷物干燥设备的主要代表。

四川省三台干燥机械厂、辽宁省铁岭精工机械厂、黑龙江红兴隆机械厂等干燥设备的专业化生产厂,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农机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以及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份的一些农机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相继推出了许多科研成果。

台湾独资企业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循环式低温干燥机、日本独资企业金子农机无锡有限公司经销的种子专用干燥机和通用型干燥机等与1996年先后进入我国市场,并带动了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干燥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由于谷物干燥机的研制开发适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粮食收购企业的需要,且生产效率高、故障率越来越低,售后服务周到等,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

谷物干燥机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提供了重要的谷物处理保障。

二、国外干燥技术的发展情况国外较发达国家的谷物干燥研究起步较早,已有6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60年代,实现了谷物干燥机械化阶段;60-70年代,实现了谷物干燥自动化阶段;70-80年代,实现了谷物干燥提高质量和降低干燥成本阶段;90年代谷物干燥实现微机控制和微机管理阶段。

热泵烘干行业年度总结(3篇)

热泵烘干行业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加剧,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

热泵烘干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烘干方式,近年来在我国烘干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将总结2021年热泵烘干行业的发展情况,分析行业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二、行业现状1. 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发展热泵烘干行业。

如《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节能环保“十三五”规划》等,为热泵烘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粮食、果蔬、烟草等农产品的烘干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对烘干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热泵烘干技术凭借其节能、环保、高效等优势,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3. 技术创新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热泵烘干行业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新型高效热泵烘干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烘干工艺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4. 市场竞争随着热泵烘干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方面,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行业内部企业之间也展开激烈竞争,促使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三、行业亮点1. 技术创新2021年,热泵烘干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如新型高效热泵烘干设备研发、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烘干工艺优化等,为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市场拓展热泵烘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市场拓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别是农产品烘干领域,热泵烘干设备的应用比例逐年提高。

3. 国际合作热泵烘干行业在国际市场也取得了突破。

我国热泵烘干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国外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热泵烘干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行业挑战1. 技术创新压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热泵烘干行业面临技术创新压力。

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行业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热泵烘干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

经过干燥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的干燥设备有了长足的进步。

干燥机的结构、性能都有明显改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有些机型已远销国外。

文中对近年来我国干燥设备的技术进步进行阐述,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各行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对干燥设备如何满足生产需要提出意见,展望干燥设备的未来趋势,为技术及设备开发提供参考。

1 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干燥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干燥设备的总体水平也不断提高。

常规干燥设备基本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并有部分机型出口到国外,这些可喜的成就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努力的结果,干燥设备的进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干燥设备的加工质量从干燥设备的制造过程看,干燥设备的加工质量受技术水平及应用行业的制约。

干燥设备的应用行业很多,对设备质量要求最高的是制药行业。

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对所用干燥设备的材质、结构及加工质量都有具体要求,因此要求制造行业提供的设备加工质量较高。

其次是食品行业,食品行业对干燥设备及干燥系统有严格的卫生指标要求,因此设备结构及钢材的处理标准较高。

质量要求相对不高的是化学工业生产中的部分设备。

在所有行业中化学工业不论是设备的用量还是型式都最多最复杂,应该说化工行业的干燥设备有特殊要求的也比较严格,但与上述两个行业相比略低一些。

从最年几年干燥设备总的质量看,多数设备钢板都经过抛光处理,焊缝采用氩弧焊(不锈钢),焊缝也经过处理,有些工厂对直焊缝和环焊缝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焊接,使设备质量得到保证。

在走访的工厂中,常州佳发制粒干燥设备厂、常州一步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加工质量较好,佳发制粒干燥设备厂制粒的设备有一定的出口量,上海大川原公司的加工质量也较好。

1.2 干燥机的结构随着我国干燥设备的引进及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国外干燥设备机型都在不断影响我国,最近几年我国的新机型及新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

①内藏热管式流化床干燥机这种干燥机是改变了以往流化床热量全部由热风带入的方法,通过内部传热管,使部分热量来自管内热介质的传导传热,因此大大提高了热效率。

我国农产品烘烤设备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我国农产品烘烤设备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我国农产品烘烤设备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展望创新融资部文进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总称。

从农业经济作物生产的环节来分,农业经济作物的生产包括种植前作业、种植、收获、收获后初加工及再加工等步骤。

其中,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要包括产后净化、分类分级、干燥处理、预冷处理、储藏保鲜、包装处理、商品化处理,干燥处理是农产品初加工的关键步骤,也是最适合机械化推广的生产环节。

我国农产品进行烘烤加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农产品烘烤一直都沿用古法、设备、技术都鲜有改进,使得我国农产品烘烤水平严重滞后。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利好政策的支持,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

农业机械行业整体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产品烘烤设备行业的发展壮大。

一、发展我国农产品烘烤产业的现实需求1、农产品产后损失大根据我国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专家的测算,我国粮食产后损失7%到11%;马铃薯产后损失15%到20%,北方地区年储藏损失410万吨;苹果采摘后的损失15%到20%,黄土高坡和渤海湾每年储藏损失大约340万吨;蔬菜采后损失20%到25%,每年损失蔬菜约1.4亿吨。

从后果来看,农产品大量的产后损失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供给,进而减少我国农民的收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而导致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巨大的原因是我国农产品在产地的储藏、保鲜及烘干等初加工均由农民完成,且方法原始、工艺落后、设备简单。

2、硫磺熏制食品弊病多目前市场上使用硫磺熏烤果类产品进行干燥处理的方式较为普遍。

硫磺的漂白原理比较简单,硫磺经燃烧变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还原剂,可以用于漂白脱色,而且还有灭菌作用。

按照国家的规定,干果类食品是可以用硫磺熏蒸漂白的,但规定中的干果指的是带外壳的果实,无外壳的果实或者去壳后的果实则不应用硫磺熏蒸。

包括枸杞、红枣、金银花等在内的经济作物若用大量硫磺熏制,将残留二氧化硫,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经过硫磺熏制的产品糖分会变异,营养成分降低,作物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将下降。

我国粮食干燥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粮食干燥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粮食干燥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我国农民收入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对高质量、安全的粮食需求逐渐增加。

而粮食的干燥是确保粮食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因此,我国粮食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备受关注。

目前,我国粮食干燥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烘托干燥技术,它利用热风通过床层将水分从粮食中蒸发出来,干燥速度快,干燥效果好。

其次,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粮食干燥设备制造体系,包括烘托机、复合面板、输送设备等,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粮食干燥需求。

此外,我国还不断推进粮食干燥技术的创新,如采用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干燥,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干燥成本。

然而,我国粮食干燥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粮食干燥设备制造技术落后,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仍有待提高。

其次,由于粮食的特殊性,比如谷壳、杂质等的存在,使得粮食干燥技术要求更高。

再者,现有的粮食干燥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此外,我国粮食干燥技术在智能化程度上还有待提高,缺乏自动化控制系统。

在未来,我国粮食干燥技术面临的主要趋势和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点。

首先,加快粮食干燥设备制造技术的创新和提升,研发出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粮食干燥设备。

其次,推广应用新的干燥技术和设备,如微波干燥、真空干燥等,提高干燥效率和干燥质量。

再者,引进和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粮食干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干燥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加强干燥后的储存和保鲜技术的研究,延长粮食的保质期。

总之,我国粮食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设备制造技术的创新、新干燥技术的推广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引进和发展,以及储存和保鲜技术的研究。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提升,我国粮食干燥技术将能够更好地满足粮食质量和安全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 展 历 史 和 发 展 趋 势;指 出 了 高 能 耗 和 严 重 影 响 产 品 品 质 是 农 产 品 和 食 品 干 燥 中 的 两 个 最 主 要 问 题,目 前 干 燥 的
经 济 性 和 产 品 质 量 之 间 还 存 在 着 很 大 的 矛 盾,微 波 真 空 干 燥 工 艺 最 有 可 能 以 低 成 本 获 得 高 品 质 的 干 燥 产 品,可 解
(2)第 二 代 干 燥 技 术 及 设 备 喷 雾 干 燥 、滚 筒 干 燥 属 于 第 二 代 干 燥 设 备 ,主 要 解 决 了 液 态 、泥 状 物 料 的 干 燥 问 题 。 喷 雾 干 燥 的 主 要 优 点 为:能 得 到 颗 粒 大 小 均 匀 的 粉末状 产 品;能 连 续 操 作,自 动 化 程 度 高;物 料 在
水果和蔬菜是农业生产中除谷物之外最重要的
农产 品,不 但 味 美,而 且 具 有 非 常 丰 富 的 营 养,是 人 们获得维生 素、无 机 物 (钙、磷、铁 等)、碳 水 化 合 物、 纤 维 素 、半 纤 维 素 的 主 要 来 源 ,在 一 些 果 蔬 中 还 富 含 维 生素 A 源(β-胡萝卜素)等,人 类饮食 中的 维生素 C主 要 是 从 水 果 和 蔬 菜 中 获 得 的 。 但 新 鲜 水 果 和 蔬 菜 的 含 水 量 大 都 超 过 90%,在 采 摘、运 输、贮 运、销 售过程中稍处理不当便会腐烂。
分为四组 。 [4] (1)第 一 代 干 燥 技 术 及 设 备 箱 式 、床 式 干 燥 器 (包 括 窑 炉 干 燥 、盘 式 干 燥 、隧
道 干 燥、带 式干燥 等)属 于 第 一 代 干 燥 设 备,这 类 干 燥设备主要利用流动的热风对产品进行加热和干
燥 ,适 合 于 固 体 物 料 的 干 燥 ,如 谷 物 、切 片 的 果 蔬 、块 状 食 品 等 。这 类 干 燥 器 现 在 仍 然 得 到 广 泛 的 应 用 ,其 技 术 进步主要围 绕 着 提 高 传 热 和 传 质 系 数,流 化 床 干 燥、喷动床干 燥 等 就 是 通 过 物 料 的 流 化 来 提 高 传 热 和 传 质 效 果 ,可 视 为 这 类 干 燥 器 的 发 展 。
近 十 几 年 来 ,脱 水 蔬 菜 在 各 国 迅 速 崛 起 ,并 形 成 了三大市场。
(1)食 品 工 业 原 料 或 配 料 市 场 。 例 如 ,食 品 添 加 剂 ,方 便 食 品 中 的 配 菜 等 。
(2)调 味 品 市 场 。 例 如 ,洋 葱 粉 、大 蒜 粉 ,辣 椒 粉 等。
2005年 12月
农业机械学报
第 36卷 第 12期
===================================================================
农产品和食品干燥技术及设备的现状和发展
徐小东 崔政伟
【摘 要】 分 析 了 干 燥 技 术 在 农 产 品 和 食 品 加 工 中 的 地 位,各 种 干 燥 方 法 的 优 缺 点,农 产 品 和 食 品 干 燥 技 术 的
(3)第 三 代 干 燥 技 术 及 设 备 冷冻干燥和渗透压脱水属于第三代干燥技术, 冷冻 干燥能 保留 干 燥 产 品 原 有 的 形 态,最 大 限 度 减 少 色 香 味 和 生 物 活 性 物 质 的 损 失[5];渗 透 压 脱 水 是 将 物 料 浸 渍 于 高 渗 透 压 的 溶 液,如 糖 溶 液、盐 溶 液 等,主要用于水果和蔬菜的脱水 。 [3] 冷 冻 干 燥 过 程 分 为 两 步:产 品 的 冻 结 和 升 华 干 燥 。冻 结 在 - 20℃ 以 下 ,升 华 阶 段 压 力 必 须 在 三 相 点 的 压 力 (627Pa)以 下 进 行 。 微 波 冷 冻 干 燥 就 是 对 升 华阶段 的加 热使 用 微 波 代 替 传 统 的 辐 射 加 热,加 快 升 华 速 度,节 省 能 耗,是 近 年 来 冷 冻 干 燥 技 术 的 发 展 ,其 主 要 问 题 是 控 制 微 波 能 的 大 小 较 困 难 ,目 前 该 项技术还未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4)第 四 代 干 燥 技 术 及 设 备 微波或无线电波射频(RF)干燥、组 合干 燥代表 了干 燥技 术的最 新 的 发 展,微 波 和 无 线 电 波 频 率 是 物料 内部和 外部 同 时 加 热,改 变 了 传 统 的 由 表 及 里 的 加 热 方 式 ,极 大 地 提 高 了 干 燥 速 度 。工 业 微 波 使 用 的 频 率为 (2450± 50)MHz和 (915± 50)MHz两 个 频率。 RF的 加 热 原 理 与 微 波 加 热 类 似,频 率 小 于 微 波 频 率 ,穿 透 深 度 大 。RF与 微 波 的 主 要 区 别 在 于 产 生 高频电 场的方 式不 同,RF主要 由 高 频 振 荡 器、传 输 线 和应 用器 (相 当于 电 容 器)组 成,而 微 波 主 要 由 磁 控 管、波 导 和 谐 振 腔 组 成。国 际 标 准 的 RF频 率 为:13.56 MHz± 0.05; 27.12 MHz± 0.6; 40.68MHz± 0.05[7]。 单 独 使 用 常 压 微 波 干 燥,往 往 会 导 致 食 品 内 部 局 部 过 热 而 严 重 影 响 产 品 品 质 ,特 别 是 在 干 燥 后 期 。 将 微 波 和 热 风 干 燥 组 合 ,既 提 高 了 干 燥 速 度 ,又 可 提 高 干 燥 产 品 质 量 ,微 波 与 其 他 干 燥 方 法 相 组 合 ,即 微 波辅助干燥是当前干燥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之
全世界冻干食品的产量,20世纪 70年代仅 20万 t, 到 20世纪 90年代已达到上千万 t。近些年冻干食品 的 消 耗 量:美 国 在 500万 t以 上,日 本 在 160万 t以 上,法国在 150万 t以上[3]。这些冻干食品的消费大 国 ,每 年 有 相 当 数 量 的 冻 干 食 品 由 其 他 国 家 进 口 ,例 如日本每年花 1000亿日元进口冻干食品[3]。我国地 大 物 博 ,地 处 亚 热 带 ,非 常 适 宜 蔬 菜 、水 果 的 生 长 ,劳 动 力 资源丰富并 且 价 格 便 宜,发 展 脱 水 蔬 菜 和 脱 水 水果等产品具有广阔的前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 产大 国,2001~ 2002年 我国 稻谷年产量达 1.2亿 t,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 31%, 2001年中国小 麦年产 量达 9350万 t,居世 界首位, 中国玉米年产量 2亿 t,占世界总产量的 40%以上, 2000年 我 国 的 水 果 产 量 已 超 过 8000万 t,蔬 菜 超 过 4亿 t。但我 国由 于产地 交通不 便和加 工技 术 落 后,产后损失超过 30%,在经 济上 造成巨 大的损 失。 发达 国家非 常重 视 产 后 加 工 技 术,产 品 的 损 耗 率 一 般控制在 5%~ 20%之间,因此,在粮食、蔬 菜、水果 的采后进行干燥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干 燥 器 内 的 停 留 时 间 短 ,热 敏 性 物 质 的 损 失 少 。缺 点 是 干 燥 的 物 料 不 能 太 稠,固 形 物 含 量 一 般 不 超 过 30% ,物 料 太 粘 ,干 燥 困 难 。
滚 筒 干 燥 弥 补 了 喷 雾 干 燥 的 缺 陷,一 般 用 于 干 燥固形 物含 量较 高 的 粘 稠 物 料,有 单 滚 筒 和 双 滚 筒 式 ,布 料 方 式 也 有 多 种 多 样 ,尤 其 在 淀 粉 工 业 得 到 广 泛应用。
1 干燥技术在农产品、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干 燥 是 食 品 保 藏 的 重 要 手 段,也 是 一 项 重 要 的 食 品 加 工 技 术 。 农 产 品 、食 品 的 种 类 繁 多 ,而 且 绝 大 多数农产品和食品的加工都与干燥密切相关。人们 认 识 到 ,可 长 期 贮 存 的 腌 制 、薰 制 和 罐 头 食 品 具 有 含 致 癌因素或导致 营 养 损 失 的 缺 点,而 经 脱 水 的 干 制 食 品 具 有 绿 色 的 、方 便 的 和 健 康 的 特 点 。
收稿日期:2004 12 10 徐小东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宜兴学院 副教授,214220 宜兴市 崔政伟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副教授 博士 通讯作者,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172
Hale Waihona Puke 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的比例都非常低。 国 际 市 场 上 ,冻 干 食 品 的 需 求 量 正 在 逐 年 增 加 。
备 ,如 冷 冻 干 燥 。干 燥 的 经 济 性 和 产 品 质 量 之 间 目 前 还 存在着很大的 矛 盾,如 何 以 低 能 耗 和 低 成 本 去 获 得 优质的脱水干 燥 产 品,是 当 前 农 产 品 和 食 品 干 燥 研 究中急需研究 和 解 决 的 问 题,也 是 干 燥 技 术 研 究 和发展中的一项最大的挑战。
农 产 品、食 品 的 干 燥 从 简 单 使 用 太 阳 能 发 展 到 目 前各种 各 样 的 干 燥 方 法 及 设 备,如:窑 炉 干 燥、盘 式 干 燥、隧 道 干 燥、带 式 干 燥、喷 雾 干 燥、滚 筒 干 燥、 冷冻 干 燥、渗 透 压 脱 水、流 化 床 干 燥,使 用 微 波 或 无 线 电 波 频 率 干 燥 ,组 合 干 燥 等 ,脱 水 技 术 的 发 展 大 致 经历了四代或者可把所有的干燥设备按其发展先后
(3)作 为 新 鲜 蔬 菜 替 代 品 的 特 殊 市 场 。 例 如 ,地 质勘 探、部 队 野 营 训 练、海 岛 和 雪 山 等 边 防 哨 所、冬 季旅游等特殊场合。
发 达 国 家 大 品 种 蔬 菜 的 脱 水 比 例 很 高 。在 美 国 , 占 洋 葱 收 获 量 的 20%;占 大 蒜 收 获 量 的 80%,占 葡 萄收获量的 25%。而我国,除辣椒外,其他脱水蔬菜
决干燥的经济性和产品质量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食品干燥 冷冻干燥 热风干燥 微波真空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