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烷烃熔点与碳原子数关系

正烷烃熔点与碳原子数关系
正烷烃熔点与碳原子数关系

碳原子数熔点\℃

1 -182.6

2 -183.3

3 -187.1

4 -138.4

5 -129.7

6 -94

7 -90.5

8 -56.8

9 -53.7

10 -29.7

11 -25.6

12 -9.7

13 -6

14 5.5

15 10

16 18.1

17 22

18 28

19 32.1

20 36.8

21 40.5

22 44.4

23 47.6

24 51

25 53.5

26 57.5

27 59.5

28 62

29 64

30 66

31 67.9

32 69.7

33 72

34 73

35

36 76

烷烃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为10以内的所有烷烃(共150种)

碳原子数为10以内的所有烷烃同分异体(共150种) 一、CH 4同分异构体(共1种) 1、甲烷 二、C 2H6同分异构体(共1种) 1、乙烷 三、C 3H8同分异构体(共1种) 1、丙烷 四、C 4H10同分异构体(共2种) 1、丁烷 2、2—甲基丙烷 五、C 5H12同分异构体(共3种) 1、戊烷 2、2—甲基丁烷 3、2 , 2—二甲基丙烷 六、C 6H14同分异构体(共5种) 1、己烷 2、2—甲基戊烷 3、3—甲基戊烷 4、2 , 2—二甲基丁烷 5、2 , 3—二甲基丁烷 七、C 7H16同分异构体(共9种) 1、庚烷 2、2—甲基己烷 3、3—甲基己烷 4、3—乙基戊烷 5、2 , 2—二甲基戊烷 6、2 , 3—二甲基戊烷 7、2 , 4—二甲基戊烷 8、3 , 3—二甲基戊烷 9、2 , 2 , 3—三甲基丁烷 八、C 8H18同分异构体(共18种) 1、辛烷

2、2—甲基庚烷 3、3—甲基庚烷 4、4—甲基庚烷 5、3—乙基己烷 6、2 , 2—二甲基己烷 7、2 , 3—二甲基己烷 8、2 , 4—二甲基己烷 9、2 , 5—二甲基己烷 10、3 , 3—二甲基己烷 11、3 , 4—二甲基己烷 12、2—甲基—3—乙基戊烷 13、3—甲基—3—乙基戊烷 14、2 , 2 , 3—三甲基戊烷 15、2 , 2 , 4—三甲基戊烷 16、2 , 3 , 3—三甲基戊烷 17、2 , 3 , 4—三甲基戊烷 18、2 , 2 , 3 , 3—四甲基丁烷 九、C 9H20同分异构体(共35种) 1、壬烷 2、2—甲基辛烷 3、3—甲基辛烷 4、4—甲基辛烷 5、3—乙基庚烷 6、4—乙基庚烷 7、2 , 2—二甲基庚烷 8、2 , 3—二甲基庚烷 9、2 , 4—二甲基庚烷 10、2 , 5—二甲基庚烷 11、2 , 6—二甲基庚烷 12、3 , 3—二甲基庚烷 13、3 , 4—二甲基庚烷 14、3 , 5—二甲基庚烷 15、4 , 4—二甲基庚烷 16、2—甲基—3—乙基己烷 17、2—甲基—4—乙基己烷 18、3—甲基—3—乙基己烷 19、3—甲基—4—乙基己烷 20、2 , 2 , 3—三甲基己烷 21、2 , 2 , 4—三甲基己烷 22、2 , 2 , 5—三甲基己烷 23、2 , 3 , 3—三甲基己烷 24、2 , 3 , 4—三甲基己烷 25、2 , 3 , 5—三甲基己烷

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作业:--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烷烃的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①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②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通过离子键与氢原子结合③分子通式为C n H2n+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④甲烷分子中的5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①②④ 解析:烷烃分子中无论是碳碳键还是碳氢键,都是单键,①说法正确;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通过共价键与氢原子结合,②说法不正确;因分子通式C n H2n+2中的氢原子已达完全饱和,因此符合通式C n H2n+2的有机物一定是烷烃,③说法不正确;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5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④说法正确。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凡是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B.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 在1.013×105Pa下,测得的某些烷烃的沸点见下表。据表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在标准状况时,新戊烷是气体 B.在1.013×105 Pa、20 ℃时,C5H12都是液体 C.烷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降低 D.C5H12随支链的增加,沸点降低 解析:新戊烷的沸点是9.5 ℃,标准状况下是液体,20 ℃时是气体,则A、B均错误;烷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升高;C5H12的三种同分

异构体中,随支链数增加,沸点逐渐降低。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D) 解析:A项结构简式(CH3)2CHCH3只能表示异丁烷,错误;B项为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错误;C项为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错误。 5.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烷烃的是(C) 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⑦ C.②④⑤D.④⑥⑧ 解析:凡是分子式符合C n H2n+2的均为烷烃,②④⑤符合。 6.对于丙烷和丁烷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丙烷和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答案 1.请说明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空间形状,并画出空间结构示意图。 (1)CH3C1 (2)HCHO (3)CH2=CCl2 解:(1)四面体型(2)平面(3)平面 2.CH3-C≡C-CH=CH2分子中有个碳原子共线,个碳原子共面,最少有个原子共面,最多有个原子共面。 解析:,答案:4,5,8,9。 3.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参考答案]AD 4.已知化合物Pt(NH3)2C12分子里的Pt、NH3、Cl等原子或原子团都在同一个平面里,与Pt Pt(NH3)2C12这一分子式相对应的有如下两种异构体: 能说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形结构,而不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平面正方形结构的理由是()A.CH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B.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D.CCl4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B 5.对氟里昂-12(结构如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是平面型分子 C.只有一种结构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C 6.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都可以被取代,若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都被苯基取代,可以 得到的分子如图,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5H20 B.所有的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C.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此物质属于芳香烃类物质 [参考答案]BC

7.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参考答案]D,—CH3的C原子是单键碳。 8.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正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 和碳原子)数为a ,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c ,则a、b、c分别为()A.4 、3 、5 B.4、3、6 C.2 、5、4 D.4 、6 、4 解析:选B。饱和碳原子数为4,据乙烯的平面结构可知,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有6个,如下图所示,,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碳原子有3个。 9.试分析分子结构为的有机物分子中: (1)在同一直线上最多有个原子; (2)能肯定在同一平面内的,最多有个原子; (3)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的,最多有个原子。 [参考答案](1)4 (2)12 (3)17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烃的分类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烃的分类 【课时目标】 1、熟练掌握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单键、双键、三键,知道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能根据键角判断有机物的空间构型和极性键、非极性键;熟悉表示有机物结构组成的几种方法,几种有机代表物质的空间构型。 2、过程与方法要求: 初步学会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碳原子饱和程度、共价键类型及性质等方面的分析。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学习,树立“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合作学习】阅读教材P15-18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阅读思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1.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产生的原因是 2.比较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区别 3.共价键的极性与电负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右图化合物的各原子中键的极性关系 (1) , (2)CH 3CH 2OH 二、烃的分类 1.根据有机化合物中成健两原子间共用电子的对数,可将共价键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键和叁键称为_____________。 2..饱和碳原子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的碳原子全部为饱和碳原子的烃称为________;不饱和碳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含有不饱和碳原子的烃称为__________。 烃是只含有C 、H 的有机物,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烃有如下分类。在括号内写出通式,并分析每种烃的结构特点。 烷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烃 烯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肪烃) 炔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烃 脂环烃——环烷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烃 苯及苯的同系物(只含一个苯环)( )_________________ 芳香烃 稠环(含多个苯环) 烷烃 饱和烃 环烷烃 烃 烯烃 不饱和烃 炔烃 芳香烃 【知识支持】常用下列名词来描述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或组成。 1.分子式:表示组成分子的组成元素和各元素原子的个数。 2.电子式:用“ ? ”或“×”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3.结构式:用短线“—”表示原子所形成的共价键进而表示物质结构的式子。结构式可以表示分子中原子连接的顺序,但不能表示分子的真实空间结构。 4.结构简式:把结构式中的部分“—”单键省略的式子。 5.最简式(实验式):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 【课堂练习】 完成P25.1.2.4 【课后练习】 1.关于单键、双键、叁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单键的键长最短,键能最大 B .叁键的键长最短,键能最大。 C .双键中两个键都活泼,加成时都断裂 D .只有碳原子间才能形成双键和叁键。 2.下列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1课时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学习目标] 1.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2.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一、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最外层有________电子,很难________电子,通常以共价键的形式与其他原子成键,达到最外层________电子的稳定结构。 2.有机物中碳碳之间的结合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个碳原子之间可以彼此连接成____状也可以彼此连接成____状;碳链可长可短,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有1个或多个支链;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的原子成键。 二、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1.根据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1)单键:两个原子间共用________电子的共价键,如C—H、C—C。 (2)双键:两个原子间共用________电子的共价键,如。 (3)叁键:两个原子间共用________电子的共价键,如 2.依据共用电子对的偏离程度 (1)非极性键:两成键原子__________,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________,这样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非极性键中,共用电子________________成键原子的任何一方,因此参与成键的两个原子都________电性。 (2)极性键:成键双方是________元素的原子,它们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________,则共用电子将________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一方,这样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3.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的关系 (1)单键:碳原子与其他4个原子形成____________结构,键角都接近109.5°。如________。 (2)双键:形成该双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________上,同一碳原子的碳碳双键和碳氢单键的夹角接近120°。如________。 (3)叁键:形成该叁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________上,同一碳原子的碳碳叁键和碳氢单键的夹角接近180℃。如________。 4.碳原子的饱和性 (1)饱和碳原子:仅以________方式成键的碳原子。 (2)不饱和碳原子:以________或________方式成键的碳原子。 知识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工业上用改进汽油组成的办法来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例如:在汽油中加入CH3OC(CH3)3来生产无铅汽油。CH3OC(CH3)3分子中必存在的原子间连接形式是() 2.下列结构简式一定错误的是()

碳原子数10以内的烷烃同分异构体

碳原子数为10以内的所有烷烃同分异体(150种) C10H22同分异构体(共75种) 1、癸烷 2、2—甲基壬烷 3、3—甲基壬烷 4、4—甲基壬烷 5、5—甲基壬烷 6、3—乙基辛烷 7、4—乙基辛烷 8、2 , 2—二甲基辛烷 9、2 , 3—二甲基辛烷 10、2 , 4—二甲基辛烷 11、2 , 5—二甲基辛烷 12、2 , 6—二甲基辛烷 13、2 , 7—二甲基辛烷 14、3 , 3—二甲基辛烷 15、3 , 4—二甲基辛烷 16、3 , 5—二甲基辛烷 17、3 , 6—二甲基辛烷 18、4 , 4—二甲基辛烷 19、4 , 5—二甲基辛烷 20、4—正丙基庚烷 21、4—异丙基庚烷 22、2—甲基—3—乙基庚烷 23、3—甲基—3—乙基庚烷 24、4—甲基—3—乙基庚烷 25、2—甲基—4—乙基庚烷 26、3—甲基—4—乙基庚烷 27、4—甲基—4—乙基庚烷 28、2—甲基—5—乙基庚烷 29、3—甲基—5—乙基庚烷 30、2 , 2 , 3—三甲基庚烷 31、2 , 2 , 4—三甲基庚烷 32、2 , 2 , 5—三甲基庚烷 33、2 , 2 , 6—三甲基庚烷 34、2 , 3 , 3—三甲基庚烷 35、2 , 3 , 4—三甲基庚烷 36、2 , 3 , 5—三甲基庚烷 37、2 , 3 , 6—三甲基庚烷 38、2 , 4 , 4—三甲基庚烷 39、2 , 4 , 5—三甲基庚烷 40、2 , 4 , 6—三甲基庚烷41、2 , 5 , 5—三甲基庚烷 42、3 , 3 , 4—三甲基庚烷 43、3 , 3 , 5—三甲基庚烷 44、3 , 4 , 4—三甲基庚烷 45、3 , 4 , 5—三甲基庚烷 46、2—甲基—3—异丙基己烷 47、3 , 3—二乙基己烷 48、3 , 4—二乙基己烷 49、2 , 2—二甲基—3—乙基己烷 50、2 , 3—二甲基—3—乙基己烷 51、2 , 4—二甲基—3—乙基己烷 52、2 , 5—二甲基—3—乙基己烷 53、3 , 4—二甲基—3—乙基己烷 54、2 , 2—二甲基—4—乙基己烷 55、2 , 3—二甲基—4—乙基己烷 56、2 , 4—二甲基—4—乙基己烷 57、3 , 3—二甲基—4—乙基己烷 58、2 , 2 , 3 , 3—四甲基己烷 59、2 , 2 , 3 , 4—四甲基己烷 60、2 , 2 , 3 , 5—四甲基己烷 61、2 , 2 , 4 , 4—四甲基己烷 62、2 , 2 , 4 , 5—四甲基己烷 63、2 , 2 , 5 , 5—四甲基己烷 64、2 , 3 , 3 , 4—四甲基己烷 65、2 , 3 , 3 , 5—四甲基己烷 66、2 , 3 , 4 , 4—四甲基己烷 67、2 , 3 , 4 , 5—四甲基己烷 68、3 , 3 , 4 , 4—四甲基己烷 69、2 , 4—二甲基—3—异丙基戊烷 70、2—甲基—3 , 3—二乙基戊烷 71、2 , 2 , 3—三甲基—3—乙基戊烷 72、2 , 2 , 4—三甲基—3—乙基戊烷 73、2 , 3 , 4—三甲基—3—乙基戊烷 74、2 , 2 , 3 , 3 , 4—五甲基戊烷 75、2 , 2 , 3 , 4 , 4—五甲基戊烷 C9H20同分异构体(共35种) 1、壬烷 2、2—甲基辛烷 3、3—甲基辛烷 4、4—甲基辛烷 5、3—乙基庚烷 6、4—乙基庚烷 7、2 , 2—二甲基庚烷 8、2 , 3—二甲基庚烷

化学分子知识

第二章饱和脂肪烃 烃 脂肪烃 芳香烃饱和烃 非饱和烃 脂环烃 饱和脂环烃 非饱和脂环烃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称碳氢化合物,称为烃。 第一节烷烃 烷烃的结构特点是碳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分子中的碳原子都是饱和碳原子,所以烷烃又称饱和烃。 H3C H2 C C H2 CH3H 3 C CH3

一、烷烃的结构 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都是sp 3杂化,碳原子的四个sp 3杂化轨道只能以四个σ键与碳原子或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C H H H H 110pm 109.5o H H H H H H 154pm 110pm 109.5o 烷烃的通式为CnH2n+2。从甲烷开始,每增加一个碳原子就增加两个氢原子。因此两个相邻烷烃分子之间总是相差一个CH2。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且结构和性质相似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各个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同系列中,相邻的两个分子式的差值CH2称为系列差。 (一)同系列和同系物 H C C C H H H H H H H H C C C C C H H H H H H H H H H H

烷烃由于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和连接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称构造异构。甲烷、乙烷、丙烷没有异构体,从 丁烷开始就出现同分异构现象,如C 4H 10 有正丁烷和异丁 烷两个异构体,C 5H 12 有三个,C 6 H 14 有五个。随着碳原 子数的增加,异构体的数目也迅速地增加。C 10H 22 有 75个异构体,而C 20H 42 就有366319个异构 体。 CH 3CH 2 CH 2 CH 2 CH 3 CH 3 CH 2 CHCH 3 CH 3 CH 3 CCH 3 CH 3 CH 3戊烷的三种异构体 (二)同分异构现象 CH 3CH CH 2 C CH 3 CH 3 CH 3 CH 3 伯碳仲碳 叔碳季碳 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按照它们所连的碳原子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只连一个碳原子的称为伯碳原子,通常用“1°”表示;连有两个碳原子的称为仲碳原子,常用“2°”表示;连有三个碳原子的称为叔碳原子,常用“3°”表示;连有四个碳原子的称为季碳原子,常用“4°”表示。与伯、仲、叔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伯、仲、叔氢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