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通用项目

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通用项目
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通用项目

附件2

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通用项目

序号评审组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提名单位(专家)初评建议等级

1农林养殖组菊花优异种质创制与新品

种培育陈发棣(南京农业大学),

房伟民(南京农业大学),

陈素梅(南京农业大学),

管志勇(南京农业大学),

滕年军(南京农业大学),

姚建军(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

江苏省二等奖

2农林养殖组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

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

苗创制与应用冯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

所),

时洪艳(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

所),

陈建飞(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

所),

佟有恩(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张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

所),

王牟平(哈尔滨国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黑龙江省二等奖

3农林养殖组猪整合组学基因挖掘技术

体系建立及其育种应用赵书红(华中农业大学),

梅书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

所),

教育部二等奖

李新云(华中农业大学),

朱猛进(华中农业大学),

乔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刘小磊(华中农业大学)

4农林养殖组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

技术及其新种质创制李立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杨欣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刘伟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张锦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李秀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董玉琛(已去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

研究所)

李振声二等奖

5农林养殖组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

新品种培育包振民(中国海洋大学),

王师(中国海洋大学),

胡晓丽(中国海洋大学),

李恒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梁峻(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有廷(烟台海益苗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二等奖

6医药卫生组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芯片

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程京(清华大学),

戴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邢婉丽(清华大学),

张冠斌(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项光新(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王国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市二等奖

7医药卫生组银杏二萜内酯强效应组合

物的发明及制备关键技术

与应用肖伟(中国药科大学),

楼凤昌(中国药科大学),

凌娅(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阿基业(中国药科大学),

胡刚(南京医科大学),

马舒伟(齐齐哈尔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

8国土资源组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

探技术与装备何继善(中南大学),

李帝铨(中南大学),

蒋奇云(中南大学),

凌帆(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

李建华(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

尹文斌(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省一等奖

9国土资源组煤矿岩石井巷安全高效精

细化爆破技术及装备杨仁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岳中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李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李杨(江西蓝翔重工有限公司),

郭东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杨国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

10国土资源组油气管道系统完整性关键

技术与工业化应用张来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董绍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曹崇珍(中油管道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罗金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

所),

段礼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

业联合会

二等奖

田中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1国土资源组深水“浮式平台-管柱-井

控”系统安全控制技术研发

与应用刘清友(西南石油大学),

谢彬(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周守为(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王国荣(西南石油大学),

刘正礼(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

公司),

谢文会(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

业联合会

二等奖

12环境与水利

组水力式升船机关键技术及

应用

马洪琪(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曹以南(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胡亚安(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

水利科学研究院),

郑大迪(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袁湘华(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吴一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二等奖

13环境与水利

组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

理关键技术

柴立元(中南大学),

李青竹(中南大学),

王庆伟(中南大学),

蒋国民(中南大学),

王海鹰(中南大学),

高伟荣(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二等奖

14环境与水利

组微细矿物颗粒封闭循环利

用高效节能分离技术与装

褚良银(四川大学),

吕文杰(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

教育部二等奖

备王书礼(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王磊(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汪伟(四川大学),

汪华林(华东理工大学)

15轻工纺织组生物法制备二十二碳六烯

酸油脂关键技术及应用黄和(南京工业大学),

任路静(南京工业大学),

纪晓俊(南京工业大学),

江凌(南京工业大学),

陈可泉(南京工业大学),

高嵩(淮海工学院)

教育部二等奖

16轻工纺织组耐胁迫植物乳杆菌定向选

育及发酵关键技术陈卫(江南大学),

赵建新(江南大学),

翟齐啸(江南大学),

田丰伟(江南大学),

刘振民(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杭锋(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二等奖

17轻工纺织组新型三嗪阻燃剂清洁制备

及阻燃塑料加工关键技术王琪(四川大学),

刘渊(四川大学),

叶锐(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

陈英红(四川大学),

杨中强(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何岳山(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二等奖

18化工组天然活性同系物的分子辨

识分离新技术及应用任其龙(浙江大学),

邢华斌(浙江大学),

浙江省二等奖

钱国平(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鲍宗必(浙江大学),

杨启炜(浙江大学),

张治国(浙江大学)

19化工组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催

化合成关键技术与工业应

用李小年(浙江工业大学),

陈新民(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卢春山(浙江工业大学),

张群峰(浙江工业大学),

朱秀全(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俞卫祥(浙江友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陈芬儿,韩布兴,

涂永强

二等奖

20化工组均相离子膜制备关键技术

及应用徐铜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兆明(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

金可勇(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

公司),

吴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汪耀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从堦(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

公司)

安徽省二等奖

21材料与冶金

组高性能铝合金架空导线材

料与应用

孙宝德(上海交通大学),

高海燕(上海交通大学),

尤伟任(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疏达(上海交通大学),

薛驰(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佼(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二等奖

22材料与冶金

组压水堆核电高温高压水环

境材料损伤关键测试技术

及成套装备与应用

韩恩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吴欣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王俭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郦晓慧(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匡文军(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彭群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二等奖

23材料与冶金

组基于硫磷混酸协同浸出的

钨冶炼新技术

赵中伟(中南大学),

方奇(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李江涛(中南大学),

杨金洪(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陈星宇(中南大学),

刘旭恒(中南大学)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

协会

二等奖

24材料与冶金

组空间碎片与高能粒子探测

和防护关键材料及应用

刘日平(燕山大学),

张新宇(燕山大学),

闫军(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向宏文(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刘文昌(燕山大学),

于民(北京大学)

河北省二等奖

25材料与冶金

组大尺寸高性能激光偏振薄

膜元件成套制备工艺技术

及应用

邵建达(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

所),

朱美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

所),

魏朝阳(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

所),

王曦,张维岩,

罗先刚

二等奖

刘世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易葵(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赵元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6材料与冶金

组基于湿法凹凸棒石高值利

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王爱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王文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牟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

所),

康玉茹(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俊平(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汪琴(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甘肃省二等奖

27材料与冶金

组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

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张深根(北京科技大学),

潘德安(北京科技大学),

刘波(北京科技大学),

王建明(华新绿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王鹏磊(上饶市致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赖建明(清远市进田企业有限公司)

北京市二等奖

28材料与冶金

组基于M3组织调控的钢铁材

料基础理论研究与高性能

钢技术

董瀚(钢铁研究总院),

翁宇庆(钢铁研究总院),

曹文全(钢铁研究总院),

孙新军(钢铁研究总院),

王存宇(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二等奖

谢振家(北京科技大学)

29机械与动力

组电网大范围山火灾害带电

防治关键技术

陆佳政(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薛禹胜(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吴传平(湖南省湘电试研技术有限公司),

徐勋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冉茂农(北京华云星地通科技有限公司),

孔昭斌(陕西银河消防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

司)

饶宏,欧阳晓平,

范维澄

二等奖

30机械与动力

组空间极端环境下机构复杂

序列运动地面测试装备关

键技术

丁希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武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孙立臣(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刘恩均(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张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赵曾(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邓宗全,陈维江,

李仲平

二等奖

31机械与动力

组高端制药机器人视觉检测

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王耀南(湖南大学),

刘祥华(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孙炜(湖南大学),

张昌凡(湖南工业大学),

张辉(湖南大学),

毛建旭(湖南大学)

湖南省二等奖

32机械与动力

组风电装备变转速稀疏诊断

技术

陈雪峰(西安交通大学),

雷亚国(西安交通大学),

訾艳阳(西安交通大学),

李兵(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二等奖

杨志勃(西安交通大学),

刘晓枫(北京汉能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3机械与动力

组输电等级单断口真空断路

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王建华(西安交通大学),

耿英三(西安交通大学),

刘志远(西安交通大学),

王振兴(西安交通大学),

元复兴(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

司),

吴军辉(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教育部二等奖

34机械与动力

组深海天然气水合物三维综

合试验开采系统研制及应

李小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李刚(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陈朝阳(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张郁(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王屹(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梁德青(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东省二等奖

35机械与动力

组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关

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冯江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

司),

方攸同(浙江大学),

许峻峰(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

司),

晏才松(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黄晓艳(浙江大学),

李益丰(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二等奖

36机械与动力高精度高强度中厚板结构华林(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二等奖

组件复合精冲成形技术与装

备刘艳雄(武汉理工大学),

毛华杰(武汉理工大学),

张勇(湖北三环锻压设备有限公司),

杨静刚(武汉泛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励行根(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

37电子信息

一组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

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

梅宏(北京大学),

黄罡(北京大学),

张颖(北京因特睿软件有限公司),

刘譞哲(北京大学),

郭耀(北京大学),

熊英飞(北京大学)

中国电子学会一等奖

38电子信息

一组重金属废水处理过程运行

优化关键技术与自动化装

阳春华(中南大学),

蒋晓云(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

公司),

朱红求(中南大学),

王强(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

限公司),

王雅琳(中南大学),

谭自强(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

公司)

湖南省二等奖

39电子信息

一组仿人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

黄强(北京理工大学),

余张国(北京理工大学),

张伟民(北京理工大学),

高峻峣(北京理工大学),

教育部二等奖

陈学超(北京理工大学),

汤承龙(山东帅克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40电子信息

一组心理生理信息感知关键技

术及应用

胡斌(兰州大学),

徐向民(华南理工大学),

郑文明(东南大学),

栗觅(北京工业大学),

赵庆林(兰州大学)

教育部二等奖

41电子信息

一组大人群指掌纹高精度识别

技术及应用

周杰(清华大学),

冯建江(清华大学),

刘晓春(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杨春宇(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郭振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郑逢德(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二等奖

42电子信息

二组光电成像系统参数测试与

校准关键技术及应用

赵维谦(北京理工大学),

邱丽荣(北京理工大学),

占春连(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周桃庚(北京理工大学),

张吉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张旭升(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二等奖

43电子信息氮化物半导体大失配异质

外延技术沈波(北京大学),

康凯(东莞市中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

江风益,祝世宁,

刘明

二等奖

二组司),

王新强(北京大学),

童玉珍(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陈志忠(北京大学),

付星星(东莞市中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44电子信息

二组集成化宽频带光发射器件

与模块

祝宁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刘建国(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陈向飞(南京大学),

马卫东(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宇(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陈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工业和信息化部二等奖

45电子信息

二组飞秒脉冲激光的高对比度

放大及精密控制

魏志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王兆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韩海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刘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滕浩(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田金荣(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二等奖

46电子信息

二组热点区域高容量无线网络

的协同自组织技术及应用

彭木根(北京邮电大学),

王文博(北京邮电大学),

张远见(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王文清(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张翔(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霞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北京市二等奖

47工程建设组地下工程穿越高速铁路的周顺华(同济大学),国家铁路局二等奖

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梁文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

司),

肖军华(同济大学),

许伟书(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王炳龙(同济大学),

胡震敏(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8工程建设组仿复眼成像的单相机三维

流场测速关键技术及装备王晋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潘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蔡楚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魏润杰(北京立方天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

司),

张放(北京镭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力学学会二等奖

49工程建设组长大跨桥梁安全诊断评估

与区域精准探伤技术朱宏平(华中科技大学),

汪正兴(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翁顺(华中科技大学),

孙燕华(华中科技大学),

夏勇(香港理工大学),

钟继卫(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丁烈云,秦顺全,

谢先启

二等奖

50工程建设组寒区抗冰防滑功能型沥青

路面应用技术与原位检测

装置谭忆秋(哈尔滨工业大学),

徐慧宁(哈尔滨工业大学),

杨春晖(哈尔滨工业大学),

叶成银(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王金凤(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公路学会二等奖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 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 、提名单位意见 项目针对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问题,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研究,研发了流域大坝与边坡安全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了运行性态实时监控和 风险预警技术,实现了流域电站群安全危险源分级动态管控;提出了流域多电站一键 调度技术,首次在大型流域调度中实现由单机组“直调”向多电站“一键调”的重大转变;研发了设备健康状态智能诊断技术,实现了设备健康状态由“人工感知”向 “智能感知”的转变,开辟了预警设备故障、减少检修冗余的新路径;创建了智慧化 工程建设技术,首创了智慧工程理论体系,实现了工程建设由“定性经验管理”向全 要素、全方位、全周期“数据驱动管理”的重大转变,梯级电站群建设和运行表明取 得了安全、优质、高效地成效。项目获知识产权149项,发表论文291篇,其中S CI 、EI收录92篇,出版专著5部,纳入行业标准9项,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2 项,有力推动了大型流域智慧化建设与运行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经鉴定,成果达 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双江口、瀑布沟、大岗山、猴子岩等百余座水电工程, 应用工程曾获国际里程碑工程奖、詹天佑奖和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并在 国家能源集团(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四川省国资委系统推广,产生直接经济效、人益 116亿元,应用前景广阔。 提名该项目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我国是世界水电装机、发展前景和开发难度最大的国家,作为水电开发主要形式,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

2016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 二等奖 47 项(通用项目)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推荐专家) 1 F-301-2-01 良种牛羊高效克隆技 术张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周欢 敏(内蒙古农业大学),权富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光鹏 (内蒙古大学),王勇胜(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刘军(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陕西省 2 F-301-2-02 芝麻优异种质创制与新 品种选育技术及应用张海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苗红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魏利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张体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李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 中心), 刘红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 护研究所) 河南省 3 F-301-2-03 玉米重要营养品质优良 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应 用李建生(中国农业大学), 严建兵(华中农业大学), 杨小红(中国农业大学),胡建广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 究所), 教育部

陈绍江(中国农业大学), 王国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 研究所) 4 F-301-2-04 动物源食品中主要兽药 残留物高效检测关键技 术 袁宗辉(华中农业大学),彭大鹏 (华中农业大学),王玉莲(华中 农业大学),陈冬梅(华中农业大 学),陶燕飞(华中农业大学), 潘源虎(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5 F-301-2-05 基于高塔熔体造粒关键 技术的生产体系构建与 新型肥料产品创制高进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 司), 陈明良(上海化工研究院), 武志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 研究所), 孔亦周(宝鸡秦东流体设备制造有 限公司), 张英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 源与环境研究所), 解学仕(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 司 山东省 6 F-302-2-01 骨折微创复位固定核心 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 应用 张英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 院),侯志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 医院),陈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 医院),张柳(华北理工大 学), 中华医学会7 F-302-2-02 多肽化学修饰的关键技王锐(兰州大学),甘肃省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 二等奖

顾晓(复旦大学), 季敏(复旦大学) 6 Z-102-2-03 基于核自旋的量 子计算研究 杜江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育部 7 Z-102-2-04 “高能电子宇宙 射线能谱超出” 的发现 常进(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 8 Z-103-2-01 基于边臂策略的 立体化学控制与 催化反应研究 唐勇(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孙秀丽(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叶松(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周剑(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康彦彪(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市 9 Z-103-2-02 特定结构无机多 孔晶体的设计与 合成于吉红(吉林大学), 庞文琴(吉林大学), 李激扬(吉林大学), 李乙(吉林大学), 徐如人(吉林大学) 教育部 10 Z-103-2-03 含氮手性催化剂 的设计合成及其 不对称催化有机冯小明(四川大学), 刘小华(四川大学), 林丽丽(四川大学) 教育部

反应研究 11 Z-103-2-04 纳米材料的安全 性研究赵宇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陈春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王海芳(北京大学), 丰伟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柴之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12 Z-103-2-05 基于天然高分子 的环境友好功能 材料构建及其构 效关系张俐娜(武汉大学), 杜予民(武汉大学), 蔡杰(武汉大学), 陈凌云(武汉大学), 周金平(武汉大学) 湖北省 13 Z-103-2-06 复杂生物样品的 高效分离与表征邹汉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丽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叶明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吴仁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辽宁省 14 Z-103-2-07 金属酶的化学模 拟及其构效关系 研究毛宗万(中山大学), 计亮年(中山大学), 巢晖(中山大学), 刘建忠(中山大学), 广东省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高寒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大尺度公路建设技术与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交通运输部 提名意见: 我国是全球高海拔多年冻土唯一集中连片分布地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长期以来,受制于冻土融沉冻胀这一世界工程难题,自20世纪50年代,青藏高原首条冻土公路—青藏公路等4条进藏国道通车以来,交通行业再未上马重大道路工程建设项目。面对国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青藏两省区广大人民群众对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强烈呼声,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均列入进藏高速公路通道。为保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大尺度公路能落地、建得成,近十年来国家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及青藏两省区先后投入研究经费1.5亿元,设立14项课题,由13家设计、科研、高校、建设等单位,在高寒高海拔多年冻土大尺度高等级公路建设急需的工程理论、设计方法和冻融控制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创建冻土工程尺度效应理论,提出冻土工程能量平衡设计方法,攻克大尺度冻土路基冻融变形控制、大断面桥隧构造物抗冻防融等关键技术,系统创立我国独有的高寒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大尺度公路建设技术,支撑建成全球第一条多年冻土高速公路,有效控制冻土工程病害率<6%。该项目系原始创新,研究环境艰苦,技术难度大,涉及专业领域广,经科技部、中国公路学会组织成果评价鉴定,项目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提出的冻土工程尺度效应理论奠定了大尺度公路冻融灾害防控理论基础,提出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应用于我国多年冻土区公路升级改造3500km,新建共玉、花大高速公路1100km,推广应用于中巴公路建设。 项目成果是近40年来我国交通领域公路冻土工程技术的升级与突破,大幅提升我国冻土工程的国际影响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显著。 交通运输部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研究属交通运输领域。多年冻土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5,我国约1/4国土分布多年冻土。冻土融沉、冻胀是公认的国际工程难题,国际上冻土工程病害率高达35%以上,至今未在多年冻土区大面积修筑沥青路面公路,无成熟经验借鉴。20世纪50年代青藏、青康、新藏通车后,由于出现严重的工程病

国家技术发明奖和进步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不授予组织。 简介 技术发明是指利用自然规律首创并成功地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新成果。它一般是与生产有关的新技术,如在国民经济某一技术领域中提供了新的、先进的、效益好的新技术。以上所称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及生物新品种等;工艺包括各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新原料;系统是指产品、工艺和材料的技术综合。科学发现、科学理论不属于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奖励范围,但是,将科学发现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实践,将新的发现体现在工艺、产品中,也可以推荐为技术发明奖。如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虽为客观存在,但如果将其开发为一种新药品或转化为一项技术发明,则符合技术发明奖的奖励范围。仅依赖个人经验和技能、技巧,而别人又不能根据所提供的方案将其重现的技术,不属于技术发明奖的奖励范围,如各种个人拥有的特技。[1] 授奖条件 (1)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3)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是指在候选人所完成的产品、工艺、材料公开之前,前人所没有的,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各种公众信息渠道上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 推荐国家技术发明奖时,一般应出具获得发明专利的证明,如果没有获得发明专利,应当通过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统称“国家奖励办”)认定的科技信息部门进行文献检索和查新,以确认一项技术是否符合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的条件,文献应该检索到该技术的公开时间。界定或者确定“公开”时间的形式具有多样性,除技术鉴定外,还有专利申请、产品鉴定、产品或者技术公开销售使用、主要技术内容公开发表等。如果一项技术同时存在着上述几种公开方式,那么,确定发明权的公开时间应以最早的时间为准。 “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是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而言。先进性是指在推荐评审时,其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综合优于同类技术。先进性要求一项发明不但是新的、前人没有的,还要求它具有技术优越性,从而具有竞争力和实用价值。创造性是指发明的技术思路有创新,技术上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创造性要求一项发明不是简单的前人所没有,必须和已有同类技术有本质的差异,有质的飞跃和突破。先进性和创造性主要是与先进的同类技术进行全面比较。 “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是指通过实践检验证明技术确是成熟、实用的,而且已经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该条件要求发明不但是先进的,还应当具有实用价值,并已较大规模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推荐参加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的技术发明,应该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取得良好的实用效果。产品、材料至少应已批量生产和应用,对工艺要求至少经过中试或相当于中试以上规模的生产实施。[1]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

2016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 二等奖47项(通用项目)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推荐专家) 1F-301-2-01 良种牛羊高效克隆技 术张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周欢敏(内蒙古农业大学), 权富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李光鹏(内蒙古大学), 王勇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刘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 2F-301-2-02 芝麻优异种质创制与 新品种选育技术及应 用张海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苗红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魏利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张体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李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刘红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 护研究所) 河南省 3F-301-2-03 玉米重要营养品质优 良基因发掘与分子育 种应用李建生(中国农业大学), 严建兵(华中农业大学), 杨小红(中国农业大学), 胡建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 究所), 陈绍江(中国农业大学), 王国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 研究所) 教育部 4F-301-2-04 动物源食品中主要兽 药残留物高效检测关 键技术袁宗辉(华中农业大学), 彭大鹏(华中农业大学), 王玉莲(华中农业大学), 陈冬梅(华中农业大学), 陶燕飞(华中农业大学), 潘源虎(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5F-301-2-05 基于高塔熔体造粒关高进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山东省

键技术的生产体系构建与新型肥料产品创制司), 陈明良(上海化工研究院), 武志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孔亦周(宝鸡秦东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张英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解学仕(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6F-302-2-01 骨折微创复位固定核 心技术体系的创建与 临床应用张英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侯志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陈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张柳(华北理工大学), 郑占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王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中华医学会 7F-302-2-02 多肽化学修饰的关键 技术及其在多肽新药 创制中的应用王锐(兰州大学), 袁建成(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 方泉(兰州大学), 马亚平(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 刘建(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 张邦治(兰州大学) 甘肃省 8F-303-2-01 重建多期油气复杂成 藏过程的关键仪器与 方法刘文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金之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秦建中(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徐旭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郑伦举(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志荣(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公司 9F-303-2-02 复杂结构井特种钻井 液及工业化应用蒋官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孙金声(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 术研究院), 蒲晓林(西南石油大学), 高德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王玺(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 术研究院), 王平全(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 业联合会 10F-303-2-03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冷 钻热采关键技术孙友宏(吉林大学), 郭威(吉林大学), 陈晨(吉林大学), 吉林省

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安徽省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强流稳态中子调控关键技术及装置 (二)提名意见 针对先进核能系统复杂中子场构建问题,发明了强流稳态中子调控技术,创新研制了中子调控科学装置,解决了复杂系统重要的核辐射安全设计与验证难题。 该大型装置及相关技术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SCI论文81篇。获省部级一等奖多项。项目成果在大型核工程、国防装备等重大项目中获得广泛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推动了核能及核技术交叉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对照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核能利用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核能系统中,中子被称为“灵魂”,是核能安全发展的源头。中子行为研究是核能安全发展的源头和关键。针对先进裂变堆、聚变堆、混合堆等先进核能系统的研发及验证,传统技术在中子场精准构建以及辐射安全评价等方面存在

重大挑战,成为制约先进核能系统发展的关键瓶颈。 针对上述挑战,项目团队突破了强流稳态中子调控技术瓶颈,创新研制了中子调控科学装置,解决了复杂系统重要的核辐射安全设计与验证难题。主要技术发明如下:(1)创新研制了聚变裂变耦合的中子调控装置。发明了高产额中子源强调控技术,发明了基于阵列射流强化散热的靶技术,突破了氘氚聚变中子源强难以提高的技术瓶颈,研制了加速器驱动的氘氚聚变和裂变耦合的大型中子调控装置,其氘氚中子源强提升了28%。 (2)发明了调控模块自适应组合的中子场构建技术。设计了分能区的中子调控模块体系,发明了基于响应矩阵的中子能谱调控方法,研制了中子场调控系统,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构建先进核能系统中子场的难题。 (3)发明了复杂中子场的在线反演评价技术。研制了特征识别的中子在线测量系统,大幅提升了测量范围;提出了基于离散点测量的中子场在线反演方法,解决了复杂系统辐射安全动态特性的精准评价难题。 该大型装置及相关技术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SCI/EI论文81篇。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多项。项目成果在大型核工程、国防装备等重大项目中获得广泛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推动了核能及核技术交叉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 (四)客观评价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 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 二、提名单位意见 项目针对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问题,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研究,研发了流域大坝与边坡安全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了运行性态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技术,实现了流域电站群安全危险源分级动态管控;提出了流域多电站一键调度技术,首次在大型流域调度中实现由单机组“直调”向多电站“一键调”的重大转变;研发了设备健康状态智能诊断技术,实现了设备健康状态由“人工感知”向“智能感知”的转变,开辟了预警设备故障、减少检修冗余的新路径;创建了智慧化工程建设技术,首创了智慧工程理论体系,实现了工程建设由“定性经验管理”向全要素、全方位、全周期“数据驱动管理”的重大转变,梯级电站群建设和运行表明取得了安全、优质、高效地成效。项目获知识产权149项,发表论文291篇,其中SCI、EI收录92篇,出版专著5部,纳入行业标准9项,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2项,有力推动了大型流域智慧化建设与运行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经鉴定,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双江口、瀑布沟、大岗山、猴子岩等百余座水电工程,应用工程曾获国际里程碑工程奖、詹天佑奖和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并在国家能源集团(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四川省国资委系统推广,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16亿元,应用前景广阔。 提名该项目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我国是世界水电装机、发展前景和开发难度最大的国家,作为水电开发主要形式,

流域梯级电站群安全建设运行对国家安全、绿色发展关系重大。国内外曾有多座因建管缺陷导致渗漏甚至溃决的案例;俄罗斯萨扬水电站因设备健康状态无法及时诊断,致75人死亡,直接损失130亿美元;美国奥罗维尔水电站因维护和调度不当引起溢洪道破坏,紧急撤离18.8万人。国家能源集团在大渡河流域开发居于主体地位,已建在建电站16座,电站群装机2700万kW,库容158亿m3。在建双江口大坝高达312m,是全球第一高坝,建成的大岗山拱坝210m,地震加速度高达557.5cm/s2,为同类世界最大。随着电站群规模、建成时间和新建电站技术难度的增大,安全风险和调度、维护难度逐渐凸显,急需创新突破,以保障安全,避免灾害,提高效益。项目基于20余项重大科研,历经10余年,形成了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成套技术并成功推广应用。主要创新包括: 1.大坝与边坡安全管控系统集成与预警技术。首创多因子全要素定量化风险动态评估模型,提出电站群危险源分级管控技术,研发高精度外部变形一体化监测技术,建立流域梯级库坝群安全风险智能管控模型。成功预报并治理重特大地质灾害危险点10处,提前4小时在节日期间预警大渡河中游川藏生命线滑坡体大规模垮塌,避免了高车流情况下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2.流域多电站一键调度技术。首创多数据源混合同化流域气象预报技术,实现气象水情高分辨率、多时空尺度、自动耦合预报;发明大型梯级水电站间负荷实时智能调控技术,自动匹配市场需求、梯级来水、设备状况及经济运行等要素,首次实现大型流域调度由单机组直调向多电站一键调的重大转变,每年减少人工负荷调节3万余次。 3.设备健康状态智能诊断技术。研发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和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安全帽等产品,实现设备健康状态智能感知化转变;发明基于超球算法的设备健康趋势预警和故障诊断技术,首次实现设备故障早期预警,减少检修冗余,设备等效可用系数大幅提高约10%。

关于提名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关于提名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面向智能制造系统的机器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一、提名意见

二、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当前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自动化装备柔性欠佳、生产效率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产品快速更新、定制化以及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需求。采用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在面向智能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中迫切需要解决机器人在适应性、网络化、智能化、安全性和移动化方面的问题。该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历时多年的技术攻关,形成了在机器人柔性移动作业、机器人组件、智能编程和碰撞检测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研制了智能型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复合机器人等机器人产品,实现了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系统的示范与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国产机器人在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占有量。主要创新如下: 1、发明了机器人高精度柔性作业的主动柔顺控制方法,采用机器人动力学和重力项的补偿技术,实现了机器人六维力/力矩控制技术,提高了机器人高精度装配、打磨等作业的适应性。 2、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组件化、模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功能组件、模块化、开放式通信接口的设计规范,形成了国家标准,实现了即插即用的机器人技术组件,解决了机器人系统快速集成问题。 3、研发了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免示教作业系统,解决了复杂工件的实时三维建模与重构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机器人的免示教作业编程,减少了机器人生产线现场调试时间。 4、发明了高效、可靠的机器人碰撞检测与保护方法,采用基于扰动观测器和神经元网络训练器的视觉碰撞检测方法,在加速度矢量和位置矢量组成的多维空间中建立了更可靠、响应更及时的机器人碰撞检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应式行为规划的机器人安全保护方法,提高了机器人运行和人机协作的安全性。 5、研发了机器人全方位移动的关键部件和导航控制系统,开发了一种基于双滑动轴浮动支撑机构的机器人全方位移动的关键部件,减小了机器人行走时产生的振动;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远程通信技术的机器人高精度导航控制系统,解决了移动机器人和复合机器人导航的准确性,提高了机器人移动作业能力。 项目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3项,发表SCI/EI论文40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0项,制定了国家标准8项,研究成果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辽宁省企业重大研发成果奖1项。项目成果在华晨中华、康佳电子等数家生产企业推广应用自动化生产线130余条,并出口到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十几个国家,改变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近三年项目完成单位新增销售收入34.3亿元,新增利润9.5亿元,部分应用单位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近88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中国东部上地幔和下地壳中水的分布、循环和效应研究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 张宏福:西北大学、教授、地质学、中科院院士 杨经绥:南京大学、教授、地质学、中科院院士 李献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球化学、中科院院士 提名意见: [张宏福院士提名意见]地球内部如何运行是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水由于其显著的物理、化学和动力学效应,是探索地球内部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切入口。该项目选择中国东部的深源壳幔样品,围绕典型矿物含水性开展了系统化的野外和实验室工作。经十余年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了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高水含量和新生代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水含量分布的不均一性,为认识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岩石圈地幔水化密切相关以及东亚大地幔楔的动力学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还首次发现了大陆下地壳含水且其含量明显高于下覆岩石圈地幔,这极大改变了干态下地壳的传统认识,下地壳与岩石圈地幔水含量的垂向差异造成壳幔界面附近流变强度

的变化,影响深部岩石圈的动力学过程。对深俯冲榴辉岩的研究发现了石榴石具有极高水含量及其高度不均一的分布特征,意味着大陆板块深俯冲过程中石榴石和绿辉石都能将大量水携至地球内部,同时板块俯冲和折返过程中流体活动能力非常有限。该项目关于名义上无水矿物含水性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特色性和原创性的工作,是国际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方向。这些成果对于深刻认识我国东部的深部过程和大陆动力学具有突出的科学意义,这是基于我国地质的实际背景、解决了我国东部大陆壳幔作用过程中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并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的重要工作。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杨经绥院士提名意见]地球内部水是近二十年来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夏群科教授等人根据国际上相关研究进展和中国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名义上无水矿物为对象,围绕中国东部广泛分布的中、新生代深源样品,系统开展了以“中国东部上地幔和下地壳中水的分布、循环和效应”为主题的综合研究。这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1)发现了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高水含量和新生代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水含量分布的不均一性。高水含量确定了克拉通破坏与岩石圈地幔水化密切相关,而水含量的不均一分布特征为认识东亚大地幔楔的动力学提供了重要参考;2)发现了大陆下地壳含水且水含量明显高于下伏岩石圈地幔。下地壳含水性的发现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奖 序号 16 项目名称经产良药益母草的多维评价与开发应用 提名意见 该项目针对益母草及其中成药制剂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应用复杂系统科学的研究思路,提出并构建“大中药、全产业链”多维评价的思路、方法和实践体系,开展益母草品种资源、物质基础、中成药制剂、质量标准以及上市药品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研究。突破了益母草大规模人工栽培技术的难题,选育出益母草品种“川益1号”,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建立了唯一1个国家CFDA认证的益母草GAP基地;深入系统地阐明了益母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发现132个化学成分,创造了益母草研究的历次之最,并获得了益母草碱等创新药物成分,且正作为I类新药申报临床试验;成功研发了益母草软胶囊、益母草分散片、益母草颗粒(无蔗糖);对已上市产品益母草注射液、益母草片、益母草颗粒进行了制药自动化生产、质量标准提升和上市后评价,保障临床用药的有效和安全,实现经济产值提高;开发的益母草中成药已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近4000家医院使用。该项目中医药特色突出,思路清晰,方法先进,结果可靠,结论可信,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篇,SCI收录37篇;产品近3年产值累计20多亿元;带动了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户增收致富,已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成果居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提名该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益母草及其制剂已成为妇产科销量最大、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但亟待解决野生变家种与规范化种植、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创新药物发现与现代制药、成药上市

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项目

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项目 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热点区域高容量无线网络的协同自组织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单位意见: 无线网络是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的重点发展方向,而热点区域高容量的密集无线网络则是实施“智慧城市”和“提速降费”的重要支撑。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973等项目资助下,为解决“蜂窝组网机理难以适配密集高容量无线组网”科学问题,该项目提出了异构协同自组织机理,形成了高容量无线网络协同自组织技术发明,解决了热点区域基站密集导致组网容量低、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等难题。主要创新点包括:①发明了基于异构自主控制环的一体化协同自组织网络结构,实现了绿色、低成本、便捷快速组网;②发明了异构干扰分层协同控制方法,解决了密集基站布置下干扰突发和严重难题;③发明了异构无线网络自组织方法,提升了异构无线网络的健壮性和智能组网能力。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60项、美国授权发明专利6,软件著作权9项,颁布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1项。项目成果已在全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及欧美等80多个国家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大规模部署,取得了十多亿元的经济效益。该项目于2016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对照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申报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无线网络是网络强国的重要组成,也是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的重点发展方向。热点区域的高容量无线网络是实施“宽带中国”和“提速降费”的重要支撑。高层楼宇、大型商场、体育场馆等热点区域数据业务占比逾70%,受建筑结构和业务分布等影响,热点区域的基站能力差异大且非规则蜂窝布置,无法采用传统规则蜂窝机理,引发“蜂窝组网机理难以适配密集高容量无线组网”科学问题,导致容量低、耗时长、成本高等挑战。为此,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该项目提出了异构协同自组织理论,发明了高容量无线网络的协同自组织技术,实现了热点区域的高容量、便捷、低成本无线组网,为实施“智慧城市”和“提速降费”实施提供支撑。核心发明点有: 1.针对传统无线网络无法适应业务的潮汐变化及容量剧增难题,发明了分层的一体化无线组网方法,实现了多种无线网络设备的共用和小型化;在传统控制环中增加了评估步骤以进行异构传输性能预测,提出了异构自主控制环,发明了异构协同自组织结构,提升了异构无线网络的可扩展性; 2.针对异构无线网络干扰突发且严重,传统时频空资源处理增益有限难题,发明了接入层面分级动态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突破了自适应分组业务迁移和窄频带传输,提出了统一控制的共虚拟小区组网机制; 3.针对异构无线网络基站密集化和即插即用导致的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等挑战,发明了物理小区自配置、邻区关系自优化、容量覆盖自协同、小区中断自治愈方法,提升了网络的健壮性和智能组网水平。 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60项、美国授权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9项,牵头制订并颁发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1项。研发的异构基站获科技部“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证书,热点自组网系列产品已在全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及欧美等80多个国家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大规模部署,取得了十多亿元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并带动了我国在热点区域无线智能组网的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 项目部分成果分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4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

2014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 申报书 (科技进步类) 项目名称:(由系统生成,无需填写) 第一完成人: 第一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联系人: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

填写要求 本申报书是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项目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当年的申报通知,按照申报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形审不合格的单位需在收到形审修改补充要求通知后,按照要求修改补充申报材料后再次提交,再次形审不合格的、或未按要求提交的项目,不予提交评审。《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包括电子版申报书和书面申报书两种形式。电子版申报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一部分)和附件(第十二部分),须按要求在线填写和上传。书面申报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一部分)和附件(第十二部分)。主件从申报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申报书对应内容完全一致。申报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不要另加封面。书面申报书提供原件1套。 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申报项目不得填写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 一、申报项目登记表 1.编号、登记日期:由中国电子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 2.项目名称:不超过35字。应围绕核心发明的技术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主要技术发明内容和特征,项目名称中一般不使用xx研究、企业名称等字样。 3.主要完成人:请注意排名顺序,与《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保持一致。 4. 主要完成单位:请注意排名顺序,与《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保持一致。 5.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若选择单位推荐,则填写第十部分推荐单位意见;若选择专家推荐,则填写第十部分推荐专家意见。 6.学科分类名称:在申报系统中选择相应学科,按重要程度依次填写,最多可以填写3个学科名称。 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按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填写。 8.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选择项目所属相应科学技术领域。 9.任务来源:在申报系统中选择相应类别填写。 10.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不超过300字。应按重要程度填写,先国家计划,后其他计划,不超过10项。 11.授权发明专利(项):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技术发明内容成立的已授权发明专利数目。列入计数的专利应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已获国家科技奖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项目或本年度其他申报项目中使用。 12.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成立的除发明专利外的其他授权知识产权数目,如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列入计数的专利应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已获国家科技奖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项目或本年度其他申报项目中使用。 13.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填写立项、任务下达、合同签署等标志项目开始研发的日期;完成时间填写项目整体通过验收、审批或正式投产日期。 二、项目简介 不超过1200字。应包含项目主要技术内容、授权专利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等。 三、主要科技创新 不超过5页。该部分是申报书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项目、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应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成立的旁证材料为依据(如:专利、验收、论文等),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项目的立项背景和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内容,客观、详实地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等。科技创新点按重要程度排序。每项科技创新在阐述前应首先说明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和支持其成立的专利授权号、论文等相关旁证材料。 四、第三方评价 不超过2页。第三方评价是指除项目主要完成人、合作者和具有直接利益相关者之外的第三方对本项目科学研究内容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或公信力的评价材料,如他人在学术刊物或公开场合发表的针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点的学术性评价意见,以及权威机构的技术检测报告、鉴定结论、验收

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 二等奖47项(通用项目)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推荐专家)1F-301-2-01 良种牛羊高效克隆技 术 张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周欢敏(内蒙古农业大学), 权富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李光鹏(内蒙古大学), 王勇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刘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 2F-301-2-02 芝麻优异种质创制与 新品种选育技术及应 用张海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苗红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魏利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张体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李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刘红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 护研究所) 河南省 3F-301-2-03 玉米重要营养品质优 良基因发掘与分子育 种应用李建生(中国农业大学), 严建兵(华中农业大学), 杨小红(中国农业大学), 胡建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 究所), 教育部

陈绍江(中国农业大学), 王国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4F-301-2-04 动物源食品中主要兽 药残留物高效检测关 键技术袁宗辉(华中农业大学), 彭大鹏(华中农业大学), 王玉莲(华中农业大学), 陈冬梅(华中农业大学), 陶燕飞(华中农业大学), 潘源虎(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5F-301-2-05 基于高塔熔体造粒关 键技术的生产体系构 建与新型肥料产品创 制高进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 司), 陈明良(上海化工研究院), 武志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 研究所), 孔亦周(宝鸡秦东流体设备制造有 限公司), 张英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 源与环境研究所), 解学仕(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6F-302-2-01 骨折微创复位固定核 心技术体系的创建与 临床应用张英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侯志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陈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张柳(华北理工大学), 郑占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王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中华医学会 7F-302-2-02 多肽化学修饰的关键 技术及其在多肽新药 王锐(兰州大学),甘肃省

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通用项目

附件2 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通用项目 序号评审组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提名单位(专家)初评建议等级 1农林养殖组菊花优异种质创制与新品 种培育陈发棣(南京农业大学), 房伟民(南京农业大学), 陈素梅(南京农业大学), 管志勇(南京农业大学), 滕年军(南京农业大学), 姚建军(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 江苏省二等奖 2农林养殖组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 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 苗创制与应用冯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 所), 时洪艳(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 所), 陈建飞(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 所), 佟有恩(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张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 所), 王牟平(哈尔滨国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黑龙江省二等奖 3农林养殖组猪整合组学基因挖掘技术 体系建立及其育种应用赵书红(华中农业大学), 梅书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 所), 教育部二等奖

李新云(华中农业大学), 朱猛进(华中农业大学), 乔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刘小磊(华中农业大学) 4农林养殖组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 技术及其新种质创制李立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杨欣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刘伟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张锦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李秀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董玉琛(已去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 研究所) 李振声二等奖 5农林养殖组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 新品种培育包振民(中国海洋大学), 王师(中国海洋大学), 胡晓丽(中国海洋大学), 李恒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梁峻(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有廷(烟台海益苗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二等奖 6医药卫生组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芯片 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程京(清华大学), 戴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邢婉丽(清华大学), 张冠斌(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项光新(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王国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市二等奖

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部

200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1.Z-101-2-01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中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汤家豪香港特别行政区 2.Z-102-2-01统一描述平衡与非平衡体系的格林函数理论研究周光召、苏肇冰、郝柏林、于渌中国科学院 3.Z-102-2-02利用引力透镜效应研究宇宙中的物质分布武向平中国科学院 4.Z-103-2-01石杉碱的化学与药理研究唐希灿、白东鲁、朱大元、嵇汝运、刘嘉森专家推荐 5.Z-103-2-02碳-碳重键新的合成方法学研究沈延昌、忻元康、郑建华、岑文表、黄耀曾上海市 6.Z-103-2-03原子簇的结构、化学键和结构规则唐敖庆、李前树教育部 7.Z-104-2-01辽西中生代华夏鸟类群和孔子鸟类群及鸟类的早期演化侯连海、周忠和、金帆、张江永、顾玉才中国科学院 8.Z-104-2-02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十五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刘东生、汪品先、刘嘉麒、孙湘君、安芷生中国科学院 9.Z-104-2-03喜马拉雅地区深反射地震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部结构和构造研究赵文津、徐中信、熊嘉育、陈乐寿、蒋忠惕国土资源部 10.Z-105-2-01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颜济、杨俊良、郑有良、周永红、刘登才四川省 11.Z-105-2-02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及驯养繁殖研究郑光美、张正旺、张雁云、宋杰、刘彦教育部 12.Z-106-2-01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陈赛娟、张亭栋、陈竺、陈国强、王振义卫生部 13.Z-106-2-02神经性高频性耳聋等遗传性疾病基因的克隆和遗传疾病家系的收集夏家辉、唐北沙、夏昆、潘乾、戴和平湖南省 14.Z-106-2-03尿激酶原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朱德煦、刘建宁、华子春、孙自勇、陈于红教育部 15.Z-108-2-01低维结构的量子特性及计算设计研究朱嘉麟、顾秉林、段文晖、倪

国家技术发明奖推荐项目公示材料

2015年教育部推荐项目公示材料 1、项目名称:基于工业废弃物的土壤固化剂系列研发与工程应用 2、推荐奖种:技术发明奖 3、推荐单位(专家):东南大学 4、项目简介: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地质领域。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企业搬迁遗留了大量工业污染场地和工业废弃物,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严重污染;同时现代化进程大规模工程建设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资源。因此,污染土壤修复和节约土地资源是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 本项目提出了基于工业废弃物处理污染土、改良土质的技术原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等多个项目资助下,采用室内试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实体工程检验的技术路线,经过十余年研究,研发了基于工业废弃物的系列新型土壤固化剂,建立了现场施工工艺和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形成了土壤固化稳定的成套新技术。主要发明点如下:(1)发明了基于磷矿废石、粒化高炉矿渣等的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固化剂及其施工技术:根据磷矿废石、粒化高炉矿渣等具有化学吸附强、生成物极难溶、重金属固化能力强等特点,发明了系列固化剂,适用于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的固化稳定和再利用;发明了相应的双向搅拌注入法和分层搅拌施工技术,形成了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工艺与评价技术体系。 (2)发明了基于组合工业矿渣与氯化亚铁、废弃木质素等的粉土固化剂:根据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粉的复合胶凝效应,氯化亚铁与石灰水反应生成高粘合性铁氧化物等特点,分别发明了固态和液体粉土固化剂,能有效增强粉土颗粒联结,提高其强度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根据木质素质子化后可形成带正电高分子聚合物的特点,发明了基于造纸废渣木质素的粉土固化剂,可有效联结粉土颗粒,形成致密稳定结构。总结建立了采用该系列固化剂进行道路工程粉土固化的施工工艺。 (3)发明了基于电石渣的过湿土固化改良技术:根据电石渣有效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