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奖“会评专家名单”公布(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

合集下载

2018年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8年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对科技创新的一种肯定和奖励,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旨在表彰对国家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揭晓,共有多个项目获得了这一殊荣。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获奖项目进行一一介绍,并探讨它们的科技创新意义。

一、xxx项目xxx项目是2018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项目主要围绕xxx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通过对xxx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该项目在xxx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项目的获奖,不仅是对项目团队的认可,也是对相关产业的肯定和鼓励。

二、xxx项目另一个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项目是xxx项目。

该项目致力于xxx 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在xxx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通过xxx 技术的创新和实践,该项目为我国xxx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该项目的获奖,不仅是对项目团队的肯定,也是对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的一种预示。

三、xxx项目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项目是xxx项目。

该项目在xxx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验研究,在xxx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xxx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xxx技术的发展格局。

该项目的获奖,无疑是对项目团队的极大肯定,也是对我国xxx技术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

通过对以上获奖项目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项目的获奖不仅代表着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更体现出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相信随着这些获奖项目的进一步落地和应用,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将会迎来新的飞跃,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期待未来,希望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就,为世界科技发展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xxx项目除了上述几个项目外,还有一个备受瞩目的项目是xxx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中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奖项,每年由中国政府颁发,以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项目。

以下是近年来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名单:2019年:特等奖:1. 高速铁路技术与装备研究与应用。

2. 高效抗体药物创新与产业化。

一等奖:1. 煤矿瓦斯综合利用与安全高效开采技术。

2. 重大疫苗研发与应用。

3. 深水油气勘探与开发关键技术。

4. 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与装备。

5. 高性能计算及应用。

6. 高速列车运行与控制技术。

7. 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化。

8. 高效农业生物技术与装备创新与应用。

2018年:特等奖:1. 高速铁路技术与装备。

2. 重大疫苗创新与应用。

一等奖:1.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与装备。

2. 深水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

3. 高性能计算与应用。

4. 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化。

5. 高速列车运行与控制技术。

6. 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技术与产业化。

7. 高效农业生物技术与装备创新与应用。

2017年:特等奖:1. 高速铁路技术与装备。

2. 重大疫苗创新与应用。

一等奖:1.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与装备。

2. 深水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

3. 高性能计算与应用。

4. 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化。

5. 高速列车运行与控制技术。

6. 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技术与产业化。

7. 高效农业生物技术与装备创新与应用。

以上只是近几年的部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名单,每年都会有更多优秀的项目和个人获得这一荣誉。

这些奖项的颁发不仅是对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认可,也对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文章标题: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揭晓在过去的2018年,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还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中涌现出了一批科技精英和优秀团队。

今天,我们将来回顾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名单,探讨本次评选的重要意义和获奖项目的科技价值。

一、总览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从总体来看,共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92项、二等奖279项、三等奖639项,共计1012项,比上一年度增加了81项,其中特等奖和一等奖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显示了我国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二、获奖项目亮点我指定的主题文字“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中,值得一提的是特等奖获得者——我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和我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团队,他们在量子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并实现了千公里量子隐形传态。

这一突破不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我国在量子通信和信息安全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另外,一等奖获得者中,涌现出一批在各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

我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团队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上的研究,以及清华大学团队在稀土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上的突破等项目,都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价值和意义本次评选出的获奖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基础科学、应用技术、环境保护等,展现了我国在科技发展和创新方面的全面实力和成果。

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在科技领域展现了我国的研究水平和科技实力,也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本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结果来看,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研究的投入,不断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转化,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评述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我国科学技术界最高荣誉之一,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奖励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

其中,二等奖是比较高的奖项,代表着一定的科研水平和价值。

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定中,二等奖脱颖而出,成为了各界瞩目的焦点。

二、评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获得者和获奖项目都展现了一定的学术深度和广度。

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获奖项目的深度评价,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以及对现有理论和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获奖者无疑是当代我国科学界的杰出代表,值得我们尊敬和推崇。

三、获奖成果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涉及的研究领域多种多样,不同的项目都有其独特之处。

部分项目涉及到了基础研究,对于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做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部分项目聚焦于应用研究,针对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提出了解决方案。

这些成果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充分显示了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科学家们的创新能力和实力。

这些成果的产生,不仅推动了相关学科的进步,也为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个人观点对于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获奖者和获奖项目,我深表钦佩和祝贺。

他们的成就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光荣,也是全体科研人员的骄傲。

我相信,他们所取得的成果将会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科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总结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所表彰的成果,代表着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高水平。

这些成果的获得,不仅反映了我国科学家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潜力,也推动了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希望更多的科学家能够以此为榜样,不断努力,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力量。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会评专家(科技进步)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会评专家(科技进步)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初评会议评审专家名单
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组
林业组
养殖业组
科普组
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组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
油气工程组
轻工组
纺织组
化工组
非金属材料组
金属材料组
机械组
动力电气与民核组
电子与科学仪器组
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组
土木建筑组
水利组
交通运输一组
交通运输二组
标准计量与文体科技组
环境保护组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监测组
内科与预防医学组
中医组
中药组
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组
通信组
农艺组
农业工程组
资源调查组
矿山工程组
外科与耳鼻咽喉颌组
创新团队评审组。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概述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主要涵盖了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新种质创制、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创制与应用、猪整合组学基因挖掘技术体系建立及其育种应用等重要领域。

这些项目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该项目研究了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开发了一种高效互操作技术,实现了对异构云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

这一技术的成功研发,为云计算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于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该项目研发了一种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为我国地质勘查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该装备具有高效、精准、快速的特点,能够广泛应用于能源矿产勘探、环境地质调查、基础地质调查等领域,提高了地质勘查的效率和精度,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新种质创制该项目成功研发了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创制了一系列新种质,为我国小麦育种领域提供了新的资源和手段。

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丰富了小麦的遗传资源库,也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有望推动我国小麦生产水平的提升。

四、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该项目成功研发了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了多个新品种,为我国扇贝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提高了扇贝的品质和产量,也为其他水产养殖业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有望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五、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创制与应用该项目成功研发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为我国养猪业提供了全新的疫病防控手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中国政府每年颁发的最高科技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机构。

以下
是一些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名单,供参考:
一等奖:
1. 2019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团队,获得了5G技术创新及产
业化一等奖。

2. 2018年,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团队,获得了微小
卫星技术与应用一等奖。

3. 2017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团队,获得了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与应用一等奖。

二等奖:
1. 2019年,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团队,获得了超快激
光科学与技术二等奖。

2. 2018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团队,获得了蛋白质科学与技术二等奖。

3. 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团队,获得了载人航天工程技术与应用二等奖。

三等奖:
1. 201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团队,获得了数字地球科学与技术三等奖。

2. 2018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团队,获得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三等奖。

3. 2017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团队,获得了计算机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三等奖。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举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都会有不同的获奖项目和获奖者。

获奖项目涵盖了各个科学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能源环保、农业科技等。

每年的获奖名单都会在相关部门和媒体进行公示和报道。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18年度)一、项目大体情形二、项目简介(限1200字)三、客观评判四、推行应用情形五、要紧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六、要紧完成人情形表六、要紧完成人情形表六、要紧完成人情形表七、要紧完成单位情形表七、要紧完成单位情形表七、要紧完成单位情形表八、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完成人王金戌,周付刚,史颖,白敏,陈玉洁,马玉秀,刘晓争,吴文芳,刘洋,杨占坤均为本项目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长期一起合作研究,是相关专利功效的一起发明人,是国家和省市项目的完成者,不仅是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石药集团欧意药业的人员,也是“手性药物国家地址联合共建实验室”研究团队核心成员。

王金戌博士,本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主持生产公司进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研发、转产、技术改良、参数优化和工业化生产;承担美罗、比阿、厄他培南的产品市场推行等。

周付刚,本项目的第二完成人,负责碳青霉烯类药物研究开发工作,要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氢化和析晶工艺进行研究和改良;碳青霉烯药物杂质生产机理研究等工作。

史颖博士,本项目的第三完成人,负责比阿培南、厄他培南钠工艺研究及开发、报产资料撰写和申报、专利撰写、稳固性研究等工作。

白敏,本项目的第四完成人,负责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比阿培南、多尼培南和泰比培南酯的制剂处方工艺研究;工艺转产和生产后指导;碳青霉烯系列药物冻干技术研究开发;易分解药物稳固性研究等工作。

陈玉洁,本项目的第五完成人,要紧负责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多尼培南、泰比培南和比阿培南原料和制剂分析质量研究和稳固性研究工作。

马玉秀,本项目的第六完成人,负责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原料工艺开发;碳青霉烯类药物专利撰写和申请等工作。

刘晓争,本项目的第七完成人,要紧负责厄他培南、多尼培南的检测方式开发及稳固性研究等工作。

吴文芳,本项目的第八完成人,负责对美罗培南合成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包括该项目的转产和资料撰写和申报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林厚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1 林蓉 西安交通大学
12 刘天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13 陆伟跃 复旦大学
14 罗晓东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5 马骏 中山大学
16 朴浩哲 辽宁省肿瘤医院
17 戚基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8 王连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9 张瑾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再帕尔·阿 20 不力孜 中央民族大学 21 张立明 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
组内职务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以下按姓名拼音 排序
22 张书圣 临沂大学
23 张晓兵 湖南大学
地球科学组


姓名
工作单位
组内职务
1 王成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组长
2 朱日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副组长
3 曹晋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郭新 华中科技大学
10 侯仰龙 北京大学
11 黄富强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2 秦勇 兰州大学
13 曲良体 北京理工大学
14 孙立涛 东南大学
15 王育华 兰州大学
16 谢志元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7 许小红 山西师范大学
18 阎兴斌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 杨国伟 中山大学
14 杨绍普 石家庄铁道大学
15 张克实 广西大学
16 张泰华 浙江工业大学
17 赵明皞 郑州大学
组内职务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以下按姓名拼音 排序
技术发明奖
序 姓名

会评专家名单
2018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初评会议评审专家名单 农林养殖组
工作单位
组内职务
1 张改平 河南农业大学
组长
2 王汉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土资源组 工作单位 四川大学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4 艾慕阳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序号 1 2 3
蔡其新 冯安生 冯先光 李庆春 栗继祖 刘乃震
马飞 乔卫国 盛天宝 宋锦泉 唐新明 童小华 王桂梅 吴小平 吴宗之 杨虎林 余建星 张方礼 张志毅
以下按姓名拼音 排序
5 陈文华 浙江理工大学
6 丁智平 湖南工业大学
7 范宝山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8 冯国会 沈阳建筑大学
9 高建良 河南理工大学
10 顾明言 安徽工业大学
11 胡献国 合肥工业大学
12 孟光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13 宓传龙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14 阮立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 王文忠 中央民族大学
20 薛具奎 西北师范大学
21 杨亚东 华中师范大学
22 岳崇兴 辽宁师范大学
23 张金仓 上海大学
化学组
序 姓名

工作单位
1 张涛 中国科学院
2 田禾 华东理工大学
3 姚建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 蔡林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5 陈令新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6 甘志华 北京化工大学 7 洪茂椿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8 贾殿赠 新疆大学 9 江海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姜建壮 北京科技大学 11 林志群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12 牛景杨 河南大学 13 邵久书 北京师范大学 14 田振玉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5 王为 兰州大学 16 王小磊 南昌大学 17 吴水珠 华南理工大学 18 杨财广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9 余睽 四川大学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2018 年 6 月 29 日
自然科学奖 会评专家名单
2018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会议评审专家名单
数学组
序 姓名
工作单位
1 彭实戈 山东大学
2 洪家兴 复旦大学
3 李安民 四川大学
4 曹永罗 苏州大学
5 陈二才 南京师范大学 6 程立新 厦门大学 7 董新汉 湖南师范大学 8 范金燕 上海交通大学 9 郜云 上海大学 10 郭满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1 刘新为 河北工业大学 12 苏育才 同济大学 13 唐年胜 云南大学 14 王长平 福建师范大学 15 吴军 华中科技大学 16 肖建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7 肖跃龙 湘潭大学 18 张春蕊 东北林业大学 19 张凯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 张希承 武汉大学 21 张子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 徐玖平 四川大学
21 殷志祥 安徽理工大学
22 尹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3 张军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组
序 姓名

工作单位
1 魏炳波 西北工业大学
2 邹志刚 南京大学
3 田永君 燕山大学
4 步文博 华东师范大学
5 陈兴品 重庆大学
6 程国安 北京师范大学
7 程建军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8 丁建东 复旦大学
14 孙俊英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5 王宁练 西北大学
16 夏群科 浙江大学
17 闫峻 合肥工业大学
18 杨浩 南京师范大学
19 于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 张伟贤 同济大学
21 赵成义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2 赵汝松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生物学组

姓名

工作单位
组内职务
1 张亚平 中国科学院
姓名 钮新强 徐祖信 邓铭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长安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广业宏大矿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 同济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9 李茂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10
李名兆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国家高新技术计量站、国家数字电 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1 梁云爱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12 刘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13 陆祖宏 东南大学
14 宁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5 孙冬梅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组长
2 舒红兵 武汉大学
副组长
3 赵进东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副组长
4 郭德银 中山大学
以下按姓名拼音 排序
5 郭善利 烟台大学
6
黄力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7
黎家 兰州大学
8 李慧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9
李铮 西北大学
10 刘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
11 刘林 南开大学
以下按姓名拼音 排序
4 董德明 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学
5 杜岩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6 葛茂发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7 巩恩普 东北大学
8 侯先光 云南大学
9 胡世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10 矫梅燕 中国气象局
11 李日辉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12 陆全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3 倪师军 成都理工大学
8 高宏 西安交通大学
9 黄永畅 北京工业大学
10 江开军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1 李永放 陕西师范大学
12 李整林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13 蒙林 电子科技大学
14 聂家财 北京师范大学
15 沈健 复旦大学
16 孙良亭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7 王德真 大连理工大学
18 王萌 山东大学
21 朱瑞良 华东师范大学
基础医学组


姓名
工作单位
1 陈志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 陈国强 上海交通大学
3 董尔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4 卞修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 常俊标 河南师范大学
6 陈大为 沈阳药科大学
7 姜勇 南方医科大学
8 李桂源 中南大学
9 李敏 兰州大学
2018 年国家奖“会评专家名单”公布(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
根 据《 国 家 科 学 技 术 奖 励 条 例 实 施 细 则 》的 规 定 ,2018 年 5 月 31 日 至 6 月 14 日 ,我 办组织召开了 2018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和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 目初评会议。现公布参加会议的评审专家名单。 附件: 1. 国家自然科学奖会评专家名单 2. 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会评专家名单 3. 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会评专家名单
12 刘海文 华东交通大学
组内职务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以下按姓名拼音 排序
组内职务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以下按姓名拼音 排序
13 吕铁军 北京邮电大学
14 潘炜 西南交通大学
15 秦水介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16 沈国震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7 王军民 北京理工大学
18 王太宏 厦门大学
19 夏明耀 北京大学
12 龙漫远 美国芝加哥大学
13 吕雪梅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14 王小元 江南大学
15 王晓雪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6 肖建辉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