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及答案

二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及答案

二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及答案

二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及答案

1、仔细观察,找规律填数。

0,1,2,3,6,7,(),()

【答案解析】

解:这里第一个数加上1得到第二个数(0+1=1),第二个数乘2得第三个数(1×2=2),这里第三个数加上1得到第四个数(2+1=3),第四个数乘2得第五个数(3×2=6),.即根据加1,乘2;加1,乘2……的`规律,可以确定括号内应填7×2=14,14+1=15,即14,15这两个数。

2、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答案解析】

解:表格中的数分上下两排,每排的数各有自己的规律,上排的数是从4开始依次加2,加3,加4得到,这样最后一个数就是

13+5=18。下排的数是从5开始依次加4,加6,加8得到,这样下排最后一个数就是23+10=33,所以空格中应填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速算与巧算(一) 例1计算9+99+999+9999+99999 解: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 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 +(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例2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解: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 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19999+1)+(19999+1)+(1999+1)+(199+1) +(19+1)-5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5. 例3计算(1+3+5+...+1989)-(2+4+6+ (1988) 解法2:先把两个括号内的数分别相加,再相减.第一个括号内的数相加的结果是: 从1到1989共有995个奇数,凑成497个1990,还剩下995,第二个括号内的数相加的结果是: 从2到1988共有994个偶数,凑成497个1990. 1990×497+995—1990×497=995. 例4计算 389+387+383+385+384+386+388

解法1: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 389+387+383+385+384+386+388 =390×7—1—3—7—5—6—4— =2730—28 =2702. 解法2:也可以选380为基准数,则有 389+387+383+385+384+386+388 =380×7+9+7+3+5+4+6+8 =2660+42 =2702. 例5计算(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解: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近的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 (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4940×6+2+3—2—1+1+3)÷6 =(4940×6+6)÷6(这里没有把4940×6先算出来,而是运

二年级速算与巧算

二年级速算与巧算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二年级速算与巧算 一、“凑整”先算 1、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60+2+1+18+19=60+(2+18)+(1+19)=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28+2)+(28+2)+(28+2)-6 =30+30+30-6=90-6=84 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 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 计算:(1)45-18+19 (2)45+18-19 解:(1)45-18+19=45+19-18=45+(19-18)=45+1=46 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 (2)45+18-19=45+(18-19)=45-1=44 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 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 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 1,2,3,4,5,6,7,8,9 1,3,5,7,9 2,4,6,8,10 3,6,9,12,15 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 1、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 (1)计算:1+2+3+4+5+6+7+8+9 =5×9 中间数是5 =45 共9个数(2)计算:1+3+5+7+9 =5×5 中间数是5 =25 共有5个数

(完整版)二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一、寓言小故事:朝三暮四 从前,宋国有一个老人,他在家中养了许多猴子。老人每天都会给每只猴子八颗栗子,早 晚各四颗。后来,猴子越来越多,老人也越来越穷,所以他想每天只给猴子七颗栗子, 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粟子,晚上给你们三颗 栗子,行不行?” 猴子们想了一想,晚上怎么少了一颗呢?于是大叫起来,非常不 愿意。老人一看,连忙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三颗,晚上再给你们四颗,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晚上的栗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同意了。老人也偷着乐了! 计算:3+4=4+3= 操场上28 个男生在跳绳,17 个女生在跳绳,问:操场上一 共有多少人在跳绳? 计算:28+17= 17+28=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这叫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推广: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加数的顺序,它们的和不变。 例如:1+2+3+4=1+3+2+4=…… 身边的数学问题: 操场上28 个男生在跳绳,17 个女生在跳绳,23 个女生在踢毽子。 问:(1)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4)参加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式: 先计算,再比较大小: 1、(13+28)+1213+(28+12) 2、(16+17)+1316+(17+13) 根据以上的例子,你能发现在加法运算中,有什么规律吗?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说明: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三个数以上),可以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它几个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能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 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它的 数相加,这样计算比较方便。补数:如果两个数的和正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那么这两个数互为补数。如 48+52=100,其中52 和48 互为补数。互为补数的两个数,我们称为“好朋友” 填空: (1)在括号内写出下列个数凑成“10”的补数: 123456789 ()()()()()()()()() (2)在括号内写出下列个数凑成“100”的补数: 12233546576879 ()()()()()()() 总结: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两个能凑成“100”的补数,它们的个位相加等于,他们的十位相加等于_. (2)在括号内写出下列个数凑成“1000”的补数: 312423535 6 41758869 ()()()()()() 总结: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两个能凑成“1000”的补数,它们的个位相加等于,他们的十位相加等于,百位相加等于 例题1、 计算:(1)24+44+56 (2)53+36+47 (3)991+119+9+881 说明:做题之前,要先观察式子的特点,找到能凑成整数的好朋友,先加起来。 计算: (1)18+28+72(2)87+15+13

二年级数学巧算与速算

二年级数学巧算与速算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巧算与速算 例1:29+13+11+37 例1练习:17+21+33+29 例2:1+2+3+4+5+6+7+8+9+10 例2练习:1+3+5+7+9+11+13+15+17+19 例3:2+7+18+26+33+49+14+21 例3练习:18+36+34+22 例4:9+12+10+7+13+11 例4练习:20+21+22+23 课堂练习: (1)2+4+6+8+10+12+14+16+18+20(3)11+46+54+89 (2)17+25+19+11+15+23+14+26(4)13+49+27 (5)38+39+31(6)11+12+13+14+15+16+17+18+19 (7)53+16+24+47(8)55+33+67+45 (9)62+23+18+77(10)21+42+35+58+29+15 例5:38-29+62例5练习:42-28+48 例6:20-39+180+139例6练习:35+76-26+65 例7:98+45例7练习:35+96 例8:69+202例8练习:146+101 例9:45-18+19例9练习:50-23+25 例10:53+49+18例10练习:45+48+49 巧算与速算验收卷 (1)56+57-47(10分) (2)39-64+61+164(10分) (3)47-39+53(10分) (4)98+47(10分) (5)29+38+45(10分) (6)59+99(10分) (7)25+103(10分) (8)99+203+98(15分) (9)145+98+102-101(15分) (10)81+34-37(选作20分)

奥数知识点 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引导: 1、计算(凑十法)1+2+3+4+5+6+7+8+9+10 2、计算(凑整法)1+3+5+7+9+11+13+15+17+19 2+4+6+8+10+12+14+16+18+20 2+13+25+44+18+37+56+75 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1+2+3+4+5+6+7+8+9+10+11+12+13+14+15 5+6+7+8+9+10 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10-9+8-7+6-5+4-3+2-1 5、计算(带着“+”、“-”号搬家)1-2+3-4+5-6+7-8+9-10+11 一、凑十法:利用个位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的技术 题1、计算1+2+3+4+5+6+7+8+9+10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 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若是 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二、凑整法:同学们还知道,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十、整百的数,如: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像10、20、30、40、50、60、70、80、90、100等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 题2、计算1+3+5+7+9+11+13+15+17+19 解:这是求1到19共10个单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3、计算 2+4+6+8+10+12+14+16+18+20 解:这是求2到20共10个双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4、计算 2+13+25+44+18+37+56+75 解:用凑整法: 三、用已知求未知 利用已经获得较简单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更复杂的难题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凑十法、凑整法的实质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把这种认识规律用于计算方面,可使计算更快更准。题5、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解:由例2和例3,已经知道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之和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双数之和,巧用这些结果计算这道题就容易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100+110(这步利用了例2和例3的结果)=210 题6、计算:5+6+7+8+9+10 解:可以利用前10个自然数之和等于55这一结果。 5+6+7+8+9+10=(1+2+3+4+5+6+7+8+9+10)-(1+2+3+4)=55-10=45 四、改变运算顺序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 题7、计算:10-9+8-7+6-5+4-3+2-1 解: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 10-9+8-7+6-5+4-3+2-1=(10-9)+(8-7)+(6-5)+(4-3)+(2-1)=1+1+1+1+1=5

二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二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预热)前铺知识 复习 一、凑整法(计算的核心) 好朋友:两个数相加(相减)和为整十、整百、整千的两个数,我们称之为好朋友。 1)加法凑整: 好朋友:个位相加和为十。 口诀:看个位,手拉手,凑完整,再计算。 例:13+27=40 2)减法凑整: 好朋友:个位相同。 例:132-32=100 二、递等式 按照运算顺序把计算过程依次用等式表示出来,这样的等式叫做递等式。 写法:在算式下面、第一个数的左边写等号“=”;等号后面写计算过程,第一个数要与算式的第一个数上下对齐;每一步的等号对整齐,等号的两条线要平行。 例:52+36-23 =88-23 =65 三、抱符号搬家 抱符号搬家可以改变运算顺序,抱着前面的符号搬家。

每个数前面都有符号,第一个数前面的加号被省略了;数搬家时不要忘记带上它前面的符号。 例: =100-45 =55 四、变加为乘 相同的数相加变乘法。 例:5+5+5+5+5+6 =5x5+6 =25+6 =31 五、认识小括号“()” 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 例:53+(36-1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6-16”】 =53+20 =73 新授 一、添(去)括号 (1)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例: 9

=19 (2)括号前面是加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例: =9+() =9+10 =19 二、拆补凑整 任意数可以写成一个整数(整十,整百,整千)加(减)一个数的形式。 例:9+99 9最接近的整十数:10 99最接近的整百数:100 则原式=10-1+100-1 =110-2 =108 三、基准数法 特点:算式中的数都接近同一个整十(百)数 基准数只有一个 例:-1 +2 +3 19+22+23 【算式中的数都最接近20】 20 +20 +20 =3×20-1+2+3

二年级数学巧算与速算

二年级数学巧算与速算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巧算与速算 例1:29+13+11+37 例1练习:17+21+33+29 例2:1+2+3+4+5+6+7+8+9+10 例2练习:1+3+5+7+9+11+13+15+17+19 例3:2+7+18+26+33+49+14+21 例3练习:18+36+34+22 例4:9+12+10+7+13+11 例4练习:20+21+22+23 课堂练习: (1)2+4+6+8+10+12+14+16+18+20(3)11+46+54+89 (2)17+25+19+11+15+23+14+26(4)13+49+27 (5)38+39+31(6)11+12+13+14+15+16+17+18+19 (7)53+16+24+47(8)55+33+67+45 (9)62+23+18+77(10)21+42+35+58+29+15 例5:38-29+62例5练习:42-28+48 例6:20-39+180+139例6练习:35+76-26+65 例7:98+45例7练习:35+96 例8:69+202例8练习:146+101 例9:45-18+19例9练习:50-23+25 例10:53+49+18例10练习:45+48+49 巧算与速算验收卷 (1)56+57-47(10分) (2)39-64+61+164(10分) (3)47-39+53(10分) (4)98+47(10分) (5)29+38+45(10分) (6)59+99(10分) (7)25+103(10分) (8)99+203+98(15分) (9)145+98+102-101(15分) (10)81+34-37(选作20分)

小学三年级速算与巧算奥数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速算与巧算奥数练习题 奥数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数学要深奥些,快来做做奥数题来锻炼自己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到的三年级速算与巧算奥数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计算时间:正确率: (1)146000÷125=(2)211211÷211=(3)7500÷25÷4= (4)264264÷7÷11÷13=(5)(130+65)÷13= (6)798÷125+202÷125=(7)432÷(8×9)= (8)21×15÷5=(9)(54×24)÷(9×4)= (10)(2×3×5×7×11×13×17×19)÷(38×51×65×77)=(11)1÷(2÷3)÷(3÷4)÷(4÷5)÷(5÷6)= (12)(110+77+88+99)÷11= 参考答案 (1)146000÷125(2)211211÷211 (3)7500÷25÷4 =146×1000÷125 =211×1001÷211 =7500÷(25×4)=146×8 =1001 =7500÷100 =1168 =75 (4)264264÷7÷11÷13 (5)(130+65)÷13 =264×1001÷(7×11×13) =130÷13+65÷13 =264×1001÷1001 =10+5 =264 =15 (6)798÷125+202÷125(7)432÷(8×9) =(798+202)÷125 =432÷8÷9 =1000÷125 =54÷9

=8 =6 (8)21×15÷5 (9)(54×24)÷(9×4) =21×3 =54×24÷9÷4 =63 =54÷9×24÷4 =6×6 =36 (10)(2×3×5×7×11×13×17×19)÷(38×51×65×77)=(2×19÷38)×(3×17÷51)×(5×13÷65)×(7×11÷77)=1 (11)1÷(2÷3)÷(3÷4)÷(4÷5)÷(5÷6) =1÷2×3÷3×4÷4×5÷×6 =1÷2×6 =3 (12)(110+77+88+99)÷11 =110÷11+77÷11+88÷11+99÷11 =10+7+8+9 =34

速算与巧算(二年级)

速算与巧算 夏杨 教学对象:二年级思维训练班学生 教学目标: 1.& 2.“找朋友”,“带符号搬家”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 3.掌握减法的速算方法。 4.学习变加为乘和抵消法。 5.掌握基准数求和的巧算。 … 教学重点: 1.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2.加减混合运算的速算与巧算。 3.变加为乘和抵消法。 教学难点: 1.“多加的要减去”、“少加的要加上”、“多减的要加上”、“少减的要再减”。 2.如何变加为乘。 教学用具:无 { 教法与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学校是不是都有好朋友啊那在数学王国里啊,数和数之间它们也有好朋友,比如说:2和8是好朋友,7和3是好朋友,那4和谁是好朋友呢为什么(请学生回答)其实不止一位数有好朋友,两位数,三位数······也要好朋友,比如说37和63是好朋友,因为它们相加等于100,那61的好朋友是谁啊999的好朋友又是谁呢(分别请学生回答)像这些两个数进行加减运算,如

果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这两个数就是好朋友。 那么现在大家都知道怎么来找好朋友了吗接下来我们就用“找朋友的”方法进行速算与巧算。 ( 【新授】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道例题(打开PPT) 例1、新新去泡泡商店买东西,他买了一个杯子花了7元,买了 一支牙刷花了3元,他付了售货员5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我们一起来看下这道题,它说新新买了个杯子花了7元,又买了支牙刷花了3元,那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啊(引导学生说出:10元)那找回的钱是不是用总共的钱减去花掉的钱啊,新新总共有50元,这道题的式子应该是:总共的50元减去花掉的(7+3)元就得出应该找回的钱,我请一个小朋友告诉老师要怎么列式呢(学生说出:50-(3+7),继续提问:那这个式子有没有好朋友呢学生说出3和7)那我们是不是先把好朋友加起来等于10,再用50-10=40啊,那么新新要被找回多少钱啊(40元) : 那我们一起来看下正确答案是不是这样(打出PPT): 50-(3+7)=40(元) 答:应该找回40元。 同学们都掌握了吗那我们一起来练练手,看看这道题:星星有30块巧克力,第一天吃了4块,第二天吃了6块,还剩几块(让学生自己写,然后举手回答自己的答案,奖励点卡) ) 正确答案:30-(4+6) =30-10 =20(块) 答:还剩20块。 # 老师刚才看了大家做的情况,对于用“找朋友”的方法进行巧算大家都掌握的非常好,那我们来看看这两道题(打开PPT) 例2.(1)70-13-17 (2)110-79-21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小题70-13-17,这个式子里有没有好朋友啊(学生说没有好朋友)那我们来看70减13再减17,那它一共减了几次啊(两次),每次减多少啊(第一次减了13,第二次减了17)那一共减了多少啊为什么(30,13+17=30)正确答案是不是70-(13+17)啊这个时候有没有好朋友了啊(有!13和17)我们一起来看正确答案(打开PPT): (1)70-13-17 (2)110-79-21 =70-(13+17)=110-(79+21)】 =70-30 =110-100 =40 =10(让小朋友

小学二年级仁华奥数试题速算与巧算含答案

小学二年级仁华奥数试 题速算与巧算含答案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小学二年级仁华奥数试题:速算与巧算(含答案) 计算下列各题: ×135×25 ×25×6 ×25 ×111 ×53+47×35 ×46+71×54+82×54 7.①11×11 ②111×111 ③1111×1111 ④11111×11111 ⑤1×1 8.①12×14 ②13×17 ③15×17 ④17×18

⑤19×15 ⑥16×12 9.①11×11 ②12×12 ③13×13 ④14×14 ⑤15×15 ⑥16×16 ⑦17×17 ⑧18×18 ⑨19×19 10.计算下列各题,并牢记答案,以备后用. ①15×15 ②25×25 ③35×35 ④45×45 ⑤55×55 ⑥65×65 ⑦75×75 ⑧85×85 ⑨95×95 11.求1+2+3+?+(n-1)+n之和,并牢记结果.

12.求下列各题之和.把四道题联系起来看,你能发现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吗①1+2+3++10 ②1+2+3+?+100 ③1+2+3+?+1000 ④1+2+3+?+10000 13.求下表中所有数的和.你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仁华奥数试题答案 1.解:4×135×25=(4×25)×135 =100×135=13500. 2.解:38×25×6=19×2×25×2×3 =19×(2×25×2)×3 =19×100×3

=1900×3=5700. 3.解:124×25=(124÷4)×(25×4) =31×100=3100. 4.解:132476×111 =132476×(100+10+1) =+1324760+132476 =. 或用错位相加的方法: 5.解:35×53+47×35=35×(53+47) =35×100=3500. 6.解:53×46+71×54+82×54 =(54-1)×46+71×54+82×54 =54×46-46+71×54+82×54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二十一周速算与巧算(二)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二十一周速算 与巧算(二) 专题简析; 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

例1;计算325÷25 分析与解答;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计算题简便。 325÷25 =(325×4)÷(25×4) =1300÷100 =13 练习一 计算下面各题。 1,450÷25 2,525÷25 3,3500÷125 4,10000÷625 5,49500÷900 6,9000÷225

例2;计算25×125×4×8 分析与解答;经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这道连乘算式中,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与1000相乘就简便了。这就启发我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练习二 计算下面各题。 125×15×8×4 25×24 25×5×64×125 125×25×32 75×16 125×16

例3;计算(1)(360+108)÷36 (2)(450-75)÷15 分析与解答;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或差)。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题计算简便。 (1)(360+108)÷36 (2)(450-75)÷15 =360÷36+108÷36 =450÷15-75÷15 =10+3 =30-5 =13 =25 练习三 计算下面各题。 1.(720+96)÷24 2.(4500-90)÷45 3.6342÷21 4.8811÷89 5.73÷36+105÷36+146÷36 6.(10000-1000-100-10)÷10

速算与巧算(二年级)

速算与巧算 夏杨 教学对象:二年级思维训练班学生 教学目标: 1.“找朋友”,“带符号搬家”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 2.掌握减法的速算方法。 3.学习变加为乘和抵消法。 4.掌握基准数求和的巧算。 教学重点: 1.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2.加减混合运算的速算与巧算。 3.变加为乘和抵消法。 教学难点: 1.“多加的要减去”、“少加的要加上”、“多减的要加上”、“少减的要再减”。 2.如何变加为乘。 教学用具:无

教法与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学校是不是都有好朋友啊?那在数学王国里啊,数和数之间它们也有好朋友,比如说:2和8是好朋友,7和3是好朋友,那4和谁是好朋友呢?为什么?(请学生回答)其实不止一位数有好朋友,两位数,三位数······也要好朋友,比如说37和63是好朋友,因为它们相加等于100,那61的好朋友是谁啊?999的好朋友又是谁呢?(分别请学生回答)像这些两个数进行加减运算,如果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这两个数就是好朋友。 那么现在大家都知道怎么来找好朋友了吗?接下来我们就用“找朋友的”方法进行速算与巧算。 【新授】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道例题(打开PPT) 例1、新新去泡泡商店买东西,他买了一个杯子花了7元,买了 一支牙刷花了3元,他付了售货员5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我们一起来看下这道题,它说新新买了个杯子花了7元,又买了支牙刷花了3元,那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啊?(引导学生说出:10元)那找回的钱是不是用总共的钱减去花掉的钱啊,新新总共有50元,这道题的式子应该是:总共的50 元减去花掉的(7+3)元就得出应该找回的钱,我请一个小朋友告诉老师要怎么列式呢(学生说出:50-(3+7),继续提问:那这个式子有没有好朋友呢?学生说出3和7)那我们是不是先把好朋友加起来等于10,再用50-10=40啊,那么新新要被找回多少钱啊?(40元)

奥数试题四年级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1、填空。 a×b×c=a×( ×) a×(b+c)= ×+× a÷b÷c=a÷( ×) a-b-c=a-( +) 2、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3×47=47 427+99=427100 653-98=653100 25×19×4=() ×19 62×45+38×45=() 45 48÷5÷4=480() 398-45-155=398() 1、计算。 ⑴946-(246+65) ⑵378-144+222-56 2、计算。 ⑴67×99 ⑵67×99+99 ⑶85×101 ⑷85×101-85 ⑸57×63-57+38×57 ⑹44×56+22×88

⑺125×32×25 ⑻25×44 ⑼7800÷25÷4 通过本次学习,我觉得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要注意凑整,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从简单的想起,找规律,还有 。 第一部分必做题 1、(☆)直接写得数。 15×8=25×8= 463-98=3×8×125= 25×13×4=310-101= 324+157+676=158-72-28= 376-(176+150)=874-125+126-375= 73×19+27×19=51×121-51×21= 480÷(8×4)=270÷18=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 457-63-137××25 826+-727000÷15÷

3、计算。 ⑴(☆)378-144+222-56⑵(☆)1308-(308+149)⑶(☆)863+(245+137) ⑷(☆☆)726-(391-174) 4、计算。 ⑴(☆)77×99 ⑵(☆)53×101 ⑶(☆)93×49+93 ⑷(☆)87×201-87 ⑸(☆)125×56 ⑹(☆)88×125 ⑺(☆☆)13×25-25 ⑻(☆)98000÷125÷8 ⑼(☆)25×32×125 ⑽(☆)7200÷15÷6 ⑾(☆)4500÷25÷4 ⑿(☆)5000÷125÷8 ⒀(☆)5400÷45 ⒁(☆)4200÷28

小学二年级奥数下册第三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三讲速算与巧算 利用上一讲得到的乘法运算定律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以使计算变得巧妙而迅速. 例1 2×4×5×25×54 =(2×5)×(4×25)×54 (利用了交换 =10×100×54 律和结合律) =54000 例2 54×125×16×8×625 =54×(125×8)×(625×16)(利用了 =54×1000×10000 交换律和结合律) =540000000 例3 5×64×25×125 将64分解为2、4、8 =5×(2×4×8)×25×125 的连乘积是关键一 =(5×2)×(4×25)×(8×125)步. =10×100×1000 =1000000 例5 37×48×625 =37×(3×16)×625 注意37×3=111 =(37×3)×(16×625)

=111×10000 =1110000 例6 27×25+13×25 逆用乘法分配律, =(27+13)×25 这样做叫提公因数 =40×25 =1000 例7 123×23+123+123×76 注意123=123×1;再=123×23+123×1+123×76 提公因数123 =123×(23×1+76) =123×100 =12300 例8 81+991×9 把81改写(叫分解因 =9×9+991×9 数)为9×9是为了下 =(9+991)×9 一步提出公因数9 =1000×9 =9000 例9 111×99 =111×(100-1) =111×100-111 =11100-111 =10989 例10 23×57-48×23+23 =23×(57-48+1) =23×10

二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之凑整先算

二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之凑整先算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二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之“凑整”先算1.计算: (1)24+44+56 (2)53+36+47 解: (1)24+44+56=24+(44+56)=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 =53+47+36 =(53+47)+36 =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 (1)96+15 (2)52+69 解: (1)96+15 =96+(4+11) =(96+4)+11 =100+11 =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 =(21+31)+69 =21+(31+69) =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 (1)63+18+19 (2)28+28+28 解: (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 =84 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

小学二年级数学速算与巧算

48+23= 57-48= 54+29= 62+19= 86-54= 54+28= 27+36= 65-36= 84-48= 40-29= 48+48= 60+25= 56-28= 78-69= 72-37= 53+28= 54+37= 59+19= 55-47= 73+29= 98-56= 35+17= 60-38= 36-25= 42-19= 75-59= 24+38= 42-23= 44+39= 70+19= 16+23= 57-16= 62+12= 22+55= 46-28= 48-26= 72-54= 16+27= 43-27= 63+25= 76-37= 54-29= 79-64= 98-48= 56-36= 67-60= 85-50= 42-32= 69-31= 93-56= 23+32= 42-19= 37-25= 50+22= 62-48= 22+55= 86-45= 70-42= 72-54= 16+27= 40-12= 83-56= 76-37= 54-29= 64+36= 71-55= 56-36= 67-60= 55+38= 15+57= 39+38= 93-56= 78-29= 37+18= 47+19= 46-19= 36+27= 46-38= 65-26= 25+8= 45-16= 42-19= 74-18= 44-17= 34+58= 53-29= 63+28= 36+17= 43-25= 73+14= 36-27= 22+18= 52+16= 62-59= 52-34= 82-33=

58-29= 47+18= 47+29= 76-19= 46+27= 56-38= 75-26= 45+8= 35-16= 42-29= 74-68= 64-17= 24+58= 53-39= 43+28= 56+17= 63-25= 73+24= 56-27= 22+28= 27+16= 62-49= 62-34= 62-35= 52-17= 91-37= 36+26= 81-35= 77-28= 84+19= 39+35= 35+19= 68-39= 47+28= 67+29= 84-29= 26+17= 66-48= 85-56= 72+18= 45-36= 72-39= 78-39= 74-37= 74+18= 83-49= 83+17= 46+27= 53-35= 63+34= 64-45= 32+19= 53-35= 63+34= 64-45= 32+19= 63+37= 64+24= 53+16= 82-37= 47+19= 55+38= 40-17= 79-28= 54-45= 71-15= 61-39= 85+7= 72-45= 46-28= 72-17= 68-57= 96-59= 43-27= 76-38= 42+59= 56-27= 79-64= 75+17= 60-37= 86-58= 85-50= 48-36= 60-37= 52+23= 23+32= 53+36= 46-38= 35+17= 76-18= 42-37= 75+17= 86-45= 55+17= 63-49= 92-59=

奥数题速算与巧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巧算 【基础再现】 四则混合运算要算得好、算得巧,既合理又灵活,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 当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内的,后算括号外的;先乘除,后加减”。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根据算式中运算符号及数字的特征,运用运算定律、性质以使运算简捷。 【重难考点】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知识扩展】 1、加减法运算的性质 ①a+b-c=a-c+b ②a+(b-c)=a+b-c ③a-b-c=a-c-b ④a-(b+c)=a-b-c ⑤a-(b-c)=a-b+c=a+c-b 2、乘除法运算的性质 ①a÷b÷c=a÷c÷b=a÷(b×c) ②a×b÷c=a÷c×b=b÷c×a ③(a×b)÷c=a÷c×b=b÷c×a) ④a×(b÷c)=a×b÷c ⑤a÷(b÷c)=a÷b×c=a×c÷b ⑥a÷b=(a×n)÷(b×n)=(a÷n)÷(b÷n)(n≠0) 3、乘除分配的性质 ①(a-b)×c=a×c-b×c ②(a+b)÷c=a÷c+b÷c (a-b)÷c=a÷c-b÷c 【典型例题】 例一、计算。 1、843+78-43 2、843-86+157 例二、计算下列各题。 1、25×96×125 2、75000÷125÷5

3、81+791×9 4、53×50+50×47 5、395×27+395×72+395 例三、计算下列各题。 1、(56+64)÷8 2、105÷72+456÷72+447÷72 3、(150-45)÷15 4、2280÷34-648÷34+476÷34 例四、计算下列各题。 1、32+64+128+256 2、1+2+3+......+98+99+100 3、125×24 4、68×101 5、1001×374 6、210÷6÷5 【即时训练】 ×× 2、48×29+13×16 3、(9999+8100)÷9-111 4、1999×× 5、85000÷125÷8 2、48×29+13×16 3、(9999+8100)÷9-111 4、1999×× 5、999×778+333×666 6、265×480+7350×48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小升初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 速算与巧算 在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有关运算公式,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速算和巧算不仅能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算得又快又准确。 一、“凑整”先算 1.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 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 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 计算:(1)45-18+19 (2)45+18-19 解:(1)45-18+19=45+19-18 =45+(19-18)=45+1=46 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 (2)45+18-19=45+(18-19) =45-1=44 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 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 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 1,3,5,7,9 2,4,6,8,10 3,6,9,12,15 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 1.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 (1)计算:1+2+3+4+5+6+7+8+9 =5×9 中间数是5 =45 共9个数 (2)计算:1+3+5+7+9 =5×5 中间数是5 =25 共有5个数 (3)计算:2+4+6+8+10 =6×5 中间数是6 =30 共有5个数 (4)计算:3+6+9+12+15

二年级数学思维速算与巧算

〖课前加油站〗 1.学习方法:切忌两个极端 2.速算思想: (1)“整”比“散”好! (2)“小”比“大”好! (3)“×”比“+”好! 14+21+86+19 100-8-8-8-8-8 ⑴56-28+44 ⑵89+76-69 【拓展】(★★★) 27+25+31+32 【拓展】(★★★) 195+196+197+198+199 10-9+8-7+6-5+4-3+2-1 (★★) (★★) (★★) (★★★★)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拓展】(★★★★) 20+19-18+17-16+15-14+13-12+11-10 【拓展】(★★★★) 15+14-13+12+11-10+9+8-7+6+5-4+3+2-1 【拓展】(★★★★) 66+94+72+86-(70+64+92+84) 【铺垫】(★★★★★) 1+2+3+4+3+2+1 (★★★★) ⑴1+2+3+4+5+6+7+8+9+10+9+8+7+6+5+4+3+2+1 ⑵1+2+3+4+5+6+7+8+9+10+9+8+7+6+5+4 (★★★★★) 1234+3142+4321+2413 〖本讲总结〗 一、速算思想: 1.“整”比“散”好! 2.“小”比“大”好!

3.“×”比“+”好! 二、凑整法(适用于连加运算) 找朋友(看个位) 三、变加为乘 四、带符号搬家 认识数字的符号 巧算技巧:+凑整,-相同 五、基准数法 找基准数(几个相近的数相加) 选基准数的方法: 1.基准数最好是整十或整百数 2.基准数要和每个加数都接近 六、分组法 方法:看符号,找周期 七、位值原理 适用于:各数位有特点,按数位相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