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YGC-1-2073-2018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SDNYGC-1-2073-2018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编制人:吴越

所在单位: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

1. 技术要求

(1)产地环境

水肥一体化技术宜选择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清洁的田块实施。生产地必须避开公路主干线,远离污染源。产地区域内及上风向,灌溉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院污水及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与土壤、水源、环境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选作为生产区域。

(2)灌溉水质

实施水肥一体化必须具备清洁、无污染的水源,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的农田灌溉水质控制标准值(见表1)。

2. 设施(日光温室、拱棚)修建

(1)场地选择

①场地空旷,阳光充足。修建高效日光温室(拱棚)必须选在东、南、西三个方向没有遮荫物的地方,在早晨能够早见阳光,白天日照时间长,室内能够获得较充足的光照。

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场地应该平坦,而且坡向朝南比较有利,坡度不宜大于10度,地下水位不宜过高,土壤应该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为宜。

③水源充足,具有供电设备。温室用水最好采用地下水,通过管道供水,水质要好,盐分含量不能超过作物能忍耐的程度,以免发生盐害。温室的育苗、滴灌和夜间管理都需用电,供电设备不可缺少。

④交通运输方便。面积较大和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要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以便产品外运,同时要有利于商贩活动。

⑤避免环境污染。场地要选在环境净化地区修建,要远离工矿企业。

(2)确定方位

方位即日光温室的走向。为保证设施充分采光,一般温室布局均为坐北朝南。一般偏离在偏西5度左右,最多不超过7度,以延长午后强光时刻的日光照射时间,能够多蓄热量,有利于夜间保温。

3. 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1)根据设施结构安排作物茬口

不同构型的日光温室(拱棚),具有不同的温光性能,如果建造时能严格按要求施工,室内温度最冷时不能低于8℃,可安排冬春茬喜温蔬菜,如黄瓜、西葫芦、番茄等。

(2)根据市场需求安排作物茬口

鲜菜的生产是一项商品性极强的产业,其效益高低取决于市场需求。因此安排茬口时,要将结果盛期安排在价格高,效益好的季节。

(3)轮作倒茬

要有利于轮作倒茬,对于忌连作的蔬菜,需要注意茬口的安排。

4. 选择适宜的品种

(1)适合越夏栽培的作物品种,普遍要求具有早熟、生长势强、耐高温、抗病性强等特性。

(2)适合秋延后栽培的作物品种,要求具有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光合能力强,抗病性、丰产性能好等特性。

(3)越冬茬、早春茬栽培的作物,要求具有冬性强、耐低温、弱光照、高湿度且抗病、丰产、优质等特性。

5. 栽培方式

应根据栽培季节、蔬菜种类及市场需求,合理进行安排。大棚内可种植的蔬菜种类很多,一般绿叶菜、白菜类、蒜类、豆类、茄果类、瓜类等均可栽培。栽培方式可采取春提早栽培,秋延后栽培。

(1)春提早栽培

以早春直播水萝卜、西葫芦、洋芋、西瓜、甜瓜、菜豆角、花椰菜为主,也可移栽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直播的提前备足种子,移栽的提前在温室里育苗,然后定植。

(2)秋延后栽培

多数蔬菜是夏播秋冬收,分期直播或分苗定植。播种和定植期根据蔬菜种类、夏高温和秋延后低温特点,可适当提前和延后。秋延后栽培,前期处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后期在温室(拱棚)保护下渡过。

6. 水肥一体化设施安装

(1)管网系统

①给水管。给水管一般使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及管件,给水管先端宜安装止回阀使给水管内一直充满水,方便水泵启动。

②输送管网。一般采用三级管网,即主干管、支管和滴灌带(或滴灌管,下同),主干管、支管常用硬聚氯乙烯管材和管件。滴灌带通常在整地起畦后铺设,

可沿畦中间铺设一条滴灌带或沿畦两边的种植沟铺设两条滴灌带。滴灌带有内镶式和单翼迷宫式,额定工作压力通常为50~150千帕,滴灌孔流量一般为(1.0~3.0)升/小时。

(2)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由水泵和动力机构成。要根据田间的灌溉水的扬程、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并略大于工作时的最大扬程和最大流量,其运行工况点宜处在高效区的范围内,选择好配套动力机。每666.7平方米田间灌溉水流量一般为(1~4)吨/小时。供水压力以150~200千帕为宜。采用水压重力灌溉时要求供水塔与灌溉区的高度差达10米以上。

(3)水肥混合装置

①母液贮存罐。应选择塑料等耐腐蚀性强的贮存罐,根据田块面积和施肥习惯选用适当大小的容器。

②施肥设备。施肥设备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注射泵、文丘里施肥器、施肥罐或其它泵吸式施肥装置。

a.注射泵。使用水力驱动注射泵或动力驱动注射泵,将肥料母液注入灌溉系统,可通过调节水肥混合比例和施肥时间精确控制施肥量。

b.文丘里施肥器。利用水流在管道狭窄处形成高速射流后使管径壁产生负压,将肥料母液从侧壁小孔吸入灌溉系统。可调节肥料母液管的孔径大小来控制施肥浓度,水流速度会影响水肥混合比例。

c.施肥罐。施肥罐的进、出口由两根细管分别与灌溉系统的管道相连接,在主管道上两条细管接点之间设置一个截止阀以产生一个较小的压力差,使一部分水从施肥罐进水管直达罐底,水溶解罐中肥料后,肥料溶液由出水管进入灌溉系统,将肥料带到作物根区。

d.自压微灌系统施肥装置。将肥料母液贮存罐安装在高于蓄水池水面1米以上的位置,通过阀门和三通与给水管连接,肥料母液通过自身重力和水泵吸力流入灌溉系统,可调节控制肥料母液流量和施肥时间精确控制施肥量。

(4)过滤装置

如果利用地表水进行灌溉,常使用叠片式过滤器过滤灌溉水,以使用125微米以上精度的叠片过滤器为宜。蓄水池的吸水管末端和肥料母液的吸肥管末端都宜可用0.1毫米左右的滤网包裹,防止杂质进入灌溉系统。给水管在蓄水池中吸水位置宜高于水池底部30厘米以上,防止淤泥被吸入。

(5)控制系统

①手动控制系统。手动控制系统的所有操作均由人工完成,如水泵、肥料母液贮存罐阀门的开启、关闭,灌溉时间,何时灌溉等。其成本较低,控制部分技术含量不高,便于使用和维护,适合农村推广应用。手动控制系统一定要安装压

力表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

②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根据作物需水需肥的参数预先编好灌溉施肥的电脑控制程序,可长期自动启闭进行灌溉和施肥,主要由中央控制器、自动阀门组成。全自动控制系统还需安装水分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6)设施维护

①过滤器。宜选用带有反冲冼装置的叠片式过滤器,否则应定期拆出过滤器的滤盘进行清洗,保持水流畅通,并经常监测水泵运行情况,一般过滤器前后压力相差应为10~60千帕之间,若超过80千帕表明过滤器已被堵塞,要尽快清洗滤盘片。

②滴灌带。滴肥液前先滴5~10分钟清水,肥液滴完后再滴10~15分钟清水,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防止肥液结晶堵塞滴灌孔。发现滴灌孔堵塞时可打开滴灌带末端的封口,用水流冲刷滴灌带内杂物,可使滴灌孔畅通。

7. 施肥

(1)施肥方案

根据蔬菜生长特性、土壤肥力状况、气候条件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各种养分配比、基肥与追肥的比例;进一步确定基肥的种类和用量,各个时期追肥的种类和用量、追肥时间、追肥次数等。

(2)基肥

铺设管网前将全生育期施肥总量20%~30%的氮肥、80%以上的磷肥、30%~40%的钾肥,以及其它等各种难溶性肥料和有机肥料等作基肥,结合整地全层施肥。铺设管网后用地膜、秸秆等覆盖畦面保墒、防杂草等。

(3)追肥

①肥料选择

a.复合肥料。使用水肥一体化专用液体肥料比较方便,应根据土壤养分、蔬菜品种及其生育期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养分配比,也可选用适宜养分配比的可溶性复合肥料。

b.化学肥料。有多种可溶性化学肥料可选用。常用的有氨水、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硝酸铵、尿素、磷酸铵、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硼酸、硝酸钾、硝酸钙、磷酸钾、硫酸铜、螯合铁、钼酸铵等。选择肥料时还必须注意肥料

的合理混配:如选用氮肥时要注意适宜的NH

4+与NO

3

-的比例,通常在NH

4

+/NO

3

-=(5:

5)~(3:7)的范围内为宜。各种化学肥料不能任意混配,避免肥料混配产生沉淀反应或养分损失。混合和溶解肥料时,要严格注意顺序,要把Ca2+和SO

4

2-、

PO

4

3-分开,即硝酸钙不能与硫酸镁等硫酸盐类、磷酸二氢铵等混合,以免产生钙的沉淀。化学肥料配制成肥料母液后可否混合贮存可参考表2。

c.有机肥料。可选用腐殖酸、黄腐酸、氨基酸等可溶性有机肥料,也可自制

有机肥沤腐液。

②母液配制。将选择的各种肥料分别在水中溶解,然后混合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肥料母液,常以A液和B液二部分肥料母液分别用贮存罐分开保存。其中A 液主要储存钙盐,仅与钙不产生沉淀的盐类放在一起;B液储存磷酸盐和硫酸盐,仅与SO42-、PO43-不产生沉淀的盐类放在一起;此外还可用第三个C液储存罐储存各种微量元素的母液。配制的肥料母液浓度要低于其饱和浓度,防止重结晶。所有肥料都要完全溶解,清除其中杂质,配制出无杂质、无悬浮物的肥料溶液作母液。

③追肥时间。应根据土壤肥力、蔬菜营养状况及天气进行追肥。宜勤施薄施,通常5~10天需追肥一次,在晴好天气、蔬菜生长旺盛时可每天追施少量水肥。

④追肥方法。追肥时先用清水滴灌5分钟以上,然后打开肥料母液贮存罐的控制开关使肥料进入灌溉系统,通过调节施肥装置的水肥混合比例或调节肥料母液流量的阀门开关,使肥料母液以一定比例与灌溉水混合后施入田间。注意水肥混合液的EC值宜控制在(0.5~1.5)毫秒/厘米之间,不能超过3.0毫秒/厘米。

8. 环境调控

(1)温度调控

冬季生产要有保温性较好的结构,加厚保温被、适时揭盖、选透光好的棚膜提高室内气温,设置防寒沟、增施有机肥、秸秆发酵栽培提高地温;夏秋季生产加大通风、使用遮阳网遮阴或在棚膜上撒泥浆降低温度。

(2)光照调控

设计建造合理的屋面角,选用高质量消雾无滴棚膜,保持薄膜清洁,增强透光性;适时揭盖棉被,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宽窄行栽培、及时整枝打权,提高光能利用;夏秋季光照过强时用遮阳网遮阴或棚膜上撒泥浆,降低光照强度。

(3)湿度调控

设施内地膜全覆盖,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杜绝大水漫灌,减少冬季灌水次数,科学通风排湿(先提温后通风)。

表1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标准值

表2 水附录肥一体化肥料母液可否混合贮存一览

肥料母液氨水硫酸铵氯化碳酸氢铵硝酸铵尿素磷酸铵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硼酸硝酸钾硝酸钙磷酸钾硫酸铜氨水

硫酸铵●

氯化铵○○

碳酸氢铵○○○

硝酸铵○○○○

尿素○○○○○

磷酸铵●○○○○○

硫酸镁●○○●○○●

硫酸锰●○○●○○●○

硼酸○○○○○○○○○

硫酸锌●○○●○○●○○○

硝酸钾○○○○○○○○○○○

硝酸钙●●●●○○●●●●○○

磷酸钾○○○○○○○●●●●○●

硫酸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