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办法.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办法.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办法.

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办法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节肥农业技术。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措施,能有效提升农民科学施肥水平,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肥资源,减少养分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流失,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节能减排。为规范和推进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开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法。

一、项目申报

(一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为项目区种植优势农作物的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户,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经营期在两年以上,有一定的经营

规模和经济实力,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能保证资金安全运行。

2.种植的优势农作物面积200 亩以上,基础条件较好。

(二申报程序

1.宣传发动。对项目区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社进行广泛的宣传,重点宣传补贴政策及节能减排和项目管理要求。

2.逐级申报。项目区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社自愿申报水

肥一体化项目。申报单位要认真编写项目申报表,提供法人代表证或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材料,经所在县项目办审核同意后,报省项目办。县级项目办必须组织专家进行实

地考察,提供现场照片,提供专家评审意见。

3.审核批准。省项目办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如有需要进行实地考察,确定项目实施单位。

二、项目实施

申报的水肥一体化项目经省项目办批准立项后,要认真按计划、按进度、按要求组织实施。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

(一灌溉施肥系统建设:包括建设面积、引水蓄水水源工程建设、微灌首部枢纽设备、输水管道、灌水器和施肥设备的购置及建设。通过综合分析项目区土壤、地貌、气象、农作物布局、水源保障等因素,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包括水肥一体化设施设计和设备配置等,要根据种植的作物明确灌

溉方式、选用水泵和施肥设备、分区干支管、管道布置等。各类设备须注明产地、型号、单价及购置数量。

(二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和施肥制度。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土壤墒情、根系分布、土壤性状、设施条件和技术措施,制定灌溉制度和施肥制度(包括灌溉周期、灌溉次数、施肥次数、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品种等。

(三建立灌溉施肥监测体系。选择两个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点开展监测工作。同时,在技术试点周围设置对照监测点(包

括常规施肥对照和一般灌溉施肥对照。水肥一体化监测工作由省项目办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咨询监测机构负责实施,并定期将监测报告上报省项目办。

水肥一体化的监测内容:

1.日常监测:

包括降雨量、灌溉时间、灌溉次数、灌溉量,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施肥量作物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等。

2.养分利用状况和氮磷流失情况监测:

1 在每季作物种植前后测定土壤耕作层氮磷养分状况,以及作物不同部位的氮磷养分含量。根据升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推测养分利用情况。

2 在每个监测区域设定排水情况监测点位,测定的区域径流量和氮磷含量,计算出不同处理的流失量。同时收集降雨样品,测定氮磷含量情况,推测氮磷带入量。该监测内容在有降雨和径流产生时就许监测。珠三角地区按照平均每年20 次估计。

3 在地下水位较低时期,测定不同深度不同土壤的氮磷含量,以了解养分淋溶情况和对地下水的影响。平均每年8-10 次。

三、项目建设管理

县(市、区项目办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管理,组织专家和业务指导单位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进行指导,对工程质量、资金管理等相关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确保

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四、项目验收

项目完成后必须实行验收制度,按照规定的验收程序进行。

(一验收程序

1.自查。项目实施完成后,项目单位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全面自查,形成工作总结及财务报告;要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包括项目申报文件及相关材料、批复文件、下达的计划文件、工程设计材料及图纸、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报告、工程质量文件等。

2.验收。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竣工和材料整理完毕后,向县级项目办提出验收申请。县项目办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报告报省项目办,抄送市项目办。省项目办根据需要可组织专家抽验。

(二验收内容及标准

1.项目建设总体完成情况。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质量等是否按批准的文件建成、项目投资的情况及合理性。

2.仪器、设备安装及调试情况,是否经过试运行,有无试运转及试生产的考核、记录等。

3.水肥一体化设施是否达到设计合理、能满足项目区农业生产及灌溉、施肥需要,系统是否达到安全可靠、质量保证、操作简单可行的标准。干管必须采用耐压的供水管,控制阀、进排

气阀和冲洗排污阀门应止水性能好、耐腐蚀、操作灵活。过滤器应满足相应灌溉类型、灌水器对过滤器精度的要求。滴灌、微喷的过滤器精度要大于100目,喷灌的过滤器精度要大于80目。施肥罐应耐腐蚀,压差式施肥罐的抗压能力要不低于该设备处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

4.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与常规灌溉施肥比较,节水、节肥量和增产增效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灌水和施肥均匀系数是否达到0.8 以上。

五、项目补贴

项目建设先由项目实施单位自行投资建设,项目完工经专家验收组实地验收合格后,项目实施单位根据县项目办出具的验收报告向省项目办提出补贴申请。省项目办确认后给予补贴,项目补贴标准为每亩500元。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近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农业的进程也逐渐加快,对农业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从种植到收获,以及对土地的状况都要进行极为高效有益的评估,所以本文重点介绍了水肥一体化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多角度的分析其优点,同时也找出了其中的局限性,积极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在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又称微灌施肥技术,其主要的机制是借助压力系统,或者借助地形自然落差,充分结合微灌和施肥技术,以水为载体,灌溉同时施肥,结果达到水和肥一体化利用,水和肥的管理更高效,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如植物的需肥特点,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以及养分含量的具体状况进行设计。可以满足作物的生育期需水和需肥规律,使水和肥料以最优质的结合在土壤中被作物吸收和利用。 1、水肥一体化技术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1.1国外应用与发展状况 水肥一体化的进程在以色列表现的较为经典。20世纪中期,伴随着国家的塑料工业的发展开始发展滴灌开始使用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如今的以色列,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果园,温室,大田以及绿化等,使用的面积以及占灌溉面积的一半以上,位居世界之首。在世界范围上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大都广泛应用在干旱缺水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1]。 1.2我国应用与发展状况 我国最早应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引进于墨西哥,1974年引进的滴灌设备试点的面积达到了5.3hm,从此以后该滴灌技术开始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十年后的1998年,我国就自主研制出了第1代滴灌设备。自此以后,随着我国引进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规模化的灌溉生产也在我国逐步的形成。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在应用上逐渐从试验和示范田推广到到大面积的应用。到了20世纪后期,水肥一体化的技术愈来愈得到高度的重视,我国组织专业的人员开展该技术的技术培训,并拨款进行研讨。2000年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央农业部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参与国际合作,连续5年在我国举办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该次培训的指导专家是国内外的一级专业人员,将理论技术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加大了微灌施肥的面积[2]。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由过去的局部试验、示范发展,成为现在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辐射范围从华北地区扩大到西北旱区、东北寒温带和华南亚热带地区。覆盖设施栽培、无土栽培、果树栽培,以及蔬菜、花卉、苗木、大田经济作物等多种栽培模式和作物,特别是西北地区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了响应国家“菜篮子工程”以及省农业厅“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规划。加快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丰富城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压力灌溉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且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的结合居多。微灌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灌水器四部分组成。水源有:河流、水库、机井、池塘等;首部枢纽包括电机、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和量测设备、保护装置;输配水管道包括主、干、支、毛管道及管道控制阀门;灌水器包括滴头或喷头、滴灌带。 一、适宜范围 该项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二、技术要点 1.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 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保护地栽培、露地瓜菜种植、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一般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保护地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果园一般选择微喷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一般选择注肥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2.制定微灌施肥方案 (1)微灌制度的确定 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水定额。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减少50%,保护地滴灌施肥的灌水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少30%-40%。灌溉定额确定后,依据作物的需水规律、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水量。以褐土区重壤土设施栽培番茄为例,微灌制度见表1。 表1 设施栽培番茄微灌灌溉制度 (2)施肥制度的确定 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应首先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作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次数和数量。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仍以设施栽培番茄为例,目标产量为10000公斤/亩,每生产1000公斤番茄吸收 N:3.18公斤、P 2O 5 :0.74公斤、K 2 O:4.83公斤,养分总需求量是N:31.8公斤、P 2 O 5 :7.4 公斤、K 2 O:48.3公斤;设施栽培条件下当季氮肥利用率57%-65%,磷肥为35%-42%,钾肥为 70%-80%;实现上述产量应亩施N:53.12公斤、P 2O 5 :18.5公斤,K 2 O:60.38公斤,合计132

2018年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性质:财政补助 项目编号: 2018年xx省xx市xx县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 实 施 方 案 申报单位:xx市xx种植专业合作社 编制日期:2017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位置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区有关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有工程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项工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工程数量与预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工程内容与工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额采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费用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金筹措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工程预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预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预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人工预算价格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化肥行业典型的产业链模式为“资源企业—单质肥企业—水溶肥、复 混(合)肥企业—农资公司/个体工商户—种植者”,以各级农资公司、经 销商、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分销商在化肥销售体系中起了主要作用,形成 了化肥企业产品销售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该水溶肥项目计划总投资3272.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36.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68%;流动资金43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32%。 达产年营业收入4041.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44.09万元,税金及附 加62.90万元,利润总额996.91万元,利税总额1197.31万元,税后净利 润747.6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49.6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46%,投资利税率36.59%,投资回报率22.85%,全部投资回收期5.88年,提供 就业职位66个。 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 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 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 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 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

...... 国外对水溶性肥料的研究较早,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温室中的蔬菜、花卉、各种果树以及大田作物的灌溉施肥,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高尔夫球场等。1965年,美国公布了一项片状水溶性肥料的生产专利;1988年,美国TVA国际化工集团公司申请了高浓度氮硫悬浮肥的生产专利。我国水溶性肥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与复混肥料同步,从20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灌溉施肥的理论及应用技术才日渐被重视。到目前为止水肥 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已经由过去局部试验、示范发展为大面积推广应用, 辐射范围扩大到西北、东北和华南地区,水肥一体化从当年的“高端农业”、“形象工程”开始向普及应用发展。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 及创新,水溶肥产品生产工艺从掺混仿制发展到按照配方精确计量,向先 进的工艺技术转变,生产装备、技术工艺逐渐成熟。一批质量优、讲信誉、服务好的行业龙头企业逐渐被种植者接受、认可,一些水溶肥行业优质品 牌开始树立起来,水溶肥行业进入加速成长期,正在由小作坊生产,向现 代企业生产转变过程中。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水溶肥施用作物的 面积越来越大,水溶肥产业也在发展壮大。目前中国水溶性肥料的产地主 要集中在新疆、山东、四川等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较大的省份,尤其是滴 灌节水面积最大的新疆地区;销地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内蒙等西北干 旱区和东北、西南、华南等地。

水肥一体化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水肥一体化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托普水肥一体化系统概述

托普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系统云平台、墒情数据采集终端、视频监控、施肥机、过滤系统、阀门控制器、电磁阀、田间管路等组成。 整个系统可根据监测的土壤水分、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设置周期性水肥计划实施轮灌。施肥机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充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品质的目的。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大田、旱田、温室、果园等种植灌溉作业。 系统使用前后对比,改变一目了然! 系统使用前系统使用后 看天、看地,以经验为依据,人为判断。何时灌溉/施 肥? 传感器数据提示,预警告知。 看天、看地,以经验为依据,人为判断。灌溉/施肥频 率? 灌溉/施肥周 期? 系统大数据分析整理,系统预警功能告 知作物不同生长阶段。 人工配肥,泵打,单次应用施灌面积有限,需重复配置。施肥方式 智能配肥,可设置灌溉程序,自动进行 不间断轮灌; 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工作。 亲临现场,人工操作;监管方式无需人员值守,电脑、手机远程监管,无时间、空间限制。 单人面积较小,管理成本高;管理面积精准定时灌溉,自动设置,管理面积广,水肥资源利用充分。 人员多,耗时长,成本高;人力时间成本自动化操作,省时省力,节约人力时间成本50%以上; 水肥利用程度低,水肥不均匀,浪费严重;水肥利用程度 直达植物根部,水肥均衡,吸收好,利 用率高,节水节肥50%-70%; 托普水肥一体化系统介绍 云平台: 1、随时随地查看园区数据 园区三维图综合管理,所有监控点直观显示,监测数据一目了然。 土壤数据: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盐分,土壤pH值等; 气象数据: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降雨量、风速、风向、二氧化碳浓度等;植物本体数据:果实膨大、茎秆微变化、叶片温度等; 设备状态:施肥机、水泵压力、阀门状态,水表流量,灯光状态,卷帘状态等。

新型喷灌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关键词: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绞盘式喷灌机、卷盘喷灌机、喷灌设备、长尾词:厂家、价格、哪家好、多少钱、哪家先进、、、等等 企业介绍: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农业全程机械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行业龙头企业,拥有进出口权,“农哈哈”商标是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历经37 年的发展,产品覆盖耕作、播种、植保、灌溉、收获、粮食烘干六大类农机产品;厂区占地面积300多亩,员工1000余人,产值近 3 亿元。 2013 年,农哈哈公司开始涉足农业节水灌溉领域,并开创了中国智能卷盘式喷灌机的时代,引领国内卷盘喷灌技术的发展潮流;2015 年,农哈哈公司从欧洲引进国际先进的喷灌技术,后经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适合中国农业的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套引进国外先进喷灌技术并实现国产化的灌溉产品,为中国卷盘式喷灌机贴上了节能、高效、节水的标签。 2017 年,农哈哈公司成功开发了智能化固液态施肥机,与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配套使用,实现水肥一体化作业。目前,在国内是唯一能够在卷盘式喷灌机上应用智能化固液态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产品。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核心技术:节能:驱动装置采用扼流(直冲)式水涡轮,水能动力转换率70%以上,相比传统侧冲式水涡轮动力转换提高了约 1.5 倍,入机水压只需0.25Mpa 就可正常喷洒作业。 减速装置采用6档变速齿轮箱,提升传动扭矩,降低驱动力需求;回收速度可调范围4-105 米/小时,满足不同作物浇水量需要。 高效:喷洒装置采用40 米幅宽30个8 毫米口径喷头的淋灌架,出水量50 立方米/小时,作业效率 2.5-4 公顷/昼夜。 节水:淋灌架喷洒装置离地距离约 1.5-1.8 米之间,低压喷洒,水滴无雾化,水份蒸发小于5%。 应用广泛: 1:抗风性能强:淋灌架喷头离地距离较低约1.5 米,且水滴无雾化,在5-6 级风天气情况下可正常喷洒作业,特别适合北方地区春季多风天气浇水作业。(配1张风中作业场景图片) 2:低压喷洒对幼苗无伤害:淋灌架上喷头的水压为约0.03-0.05Mpa,低压喷洒且喷头离地距离低,水滴落地时间短,冲击力小,对作物幼苗无伤害,软杆作物不倒伏,

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

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 一、托普云农水肥一体化简介概述: 托普云农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用户通过操作触摸屏进行管控,控制器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节水节肥、省力省时、提高产量,专用于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温室大棚和大田种植灌溉作业。 水肥一体化构架图: 二、系统功能: 1.用水量控制管理 实现两级用水计量,通过出口流量监测作为本区域内用水总量计量,通过每个支管压力传感采集数据实时计算各支管的轮灌水量,与阀门自动控制功能结合,实现每一个阀门控制单元的用水量统计。同时水泵引入流量控制,当超过用水总量将通过远程控制,限制区域用水。

2.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通过水位和视频监控能够实时监测滴灌系统水源状况,及时发布缺水预警;通过水泵电流和电压监测、出水口压力和流量监测、管网分干管流量和压力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滴灌系统爆管、漏水、低压运行等不合理灌溉事件,及时通知系统维护人员,保障滴灌系统高效运行。 3.阀门自动控制功能 通过对农田土壤墒情信息、小气候信息和作物长势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无线或有线技术,实现阀门的遥控启闭和定时轮灌启闭。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结合当地作物的需水和灌溉轮灌情况制定自动开启水泵、阀门,实现无人职守自动灌溉,分片控制,预防人为误操作。 4.运维管理功能 包括系统维护、状态监测和系统运行的现场管理;实现区域用水量计量管理、旱情和灌溉预报专家决策、信息发布等功能的远程决策管理;以及对用水、耗电、灌水量、维护、材料消耗等进行统计和成本核算,对灌溉设施设备生成定期维护计划,记录维护情况,实现灌溉工程的精细化维护运行管理。 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的节水设备作用,优化调度,提高效益,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加节水节能,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质量,将使灌溉更加科学、方便,提高管理水平。 5.移动终端APP 方便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系统信息,远程操作相关设备。 三、托普云农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亮点: (1)节水节肥——高效水肥灌溉和精准调控; (2)省时省力——可迅速大面积灌溉和施肥; (3)智能控制——根据土壤水分等相关参数自动反馈控制灌溉; (4)提高产量——投运该系统可增产30~50%。

水肥一体化系统构成图

可编辑 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一、概述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喷枪或喷头形成喷灌、均匀、定时、定量,喷洒在作物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发育生长区域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二、水肥一体化系统原理图 水肥一体化系统通常包括水源工程、部枢纽、田间输配水管网系统和灌水器等四部分,实际生产中由于供水条件和灌溉要求不同,施肥系统可能仅由部分设备组成。

可编辑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三、水肥一体机 水肥一体机系统结构包括:控制柜、触摸屏控制系统、混肥硬件设备系统、无线采集控制系统。支持pc端以及微信端实施查看数据以及控制前端设备;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四、施肥系统 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原理由灌溉系统和肥料溶液混合系统两部 分组成。灌溉系统主要由灌溉泵、稳压阀、控制器、过滤器、田间灌溉管网以及灌溉电磁阀构成。肥料溶液混合系统由控制器、肥料灌、施肥器、电磁阀、传感器以及混合罐、混合泵组成。 4.1:输配水管网系统 由干管、支管、毛管组成。干管一般采用PVC管材,支管一般采用PE管材或PVC管材,管径根据流量分配置,毛管目前多选用内镶式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9 世纪末,美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农田,到 20 世纪美国西部发生了大规模“黑风暴”,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壤耕作。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给我们敲响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警钟。研究表明,北方沙尘主要来自沙化土地、裸露地和农田。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减少了对土壤的耕作次数,加上地表秸秆残茬,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风蚀、水蚀,缓解沙尘危害;故其业已成为防沙减尘的重要技术之一。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国际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该项技术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可持续农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分类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少耕、免耕、缓坡地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残茬覆盖耕作、秸秆覆盖等农田土壤表面耕作技术及其配套的专用机具等,配套技术包括绿色覆盖种植、作物轮作、带状种植、多作种植、合理密植、沙化草地恢复以及农田防护林建设等。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特点,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针对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点,也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 根据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可以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划分为 3种类型。(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垄作区田、坑田等;(2)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包括等高带状间作、等高带状间轮作、覆盖耕作(包括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地膜覆盖等)等;(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 2.保护性耕作产生的背景 保护性耕作是在人类和自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农作业成本上升。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革命性变化。 3.保护性耕作的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研究推广免耕技术,当时由于机械

智能农业之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组成要素及功能特点 一、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用户通过操作触摸屏进行管控,控制器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节水节肥、省力省时、提高产量,专用于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温室大棚和大田种植灌溉作业。 托普云农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自动化精确灌溉、施肥,节省用工和提高效益为核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应用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就该技术作相关阐述。

二、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组成以及适用范围: 托普云农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微滴灌系统主要是由阀门、水表、水泵、自动反冲洗过滤系统、智肥化施肥机、pH/EC控制器、施肥罐、安全阀、电磁阀、田间管道系统等组成。该系统适合在已建成设施农业基地或符合建设微灌设施要求的地方应用,要有固定水源且水质良好,如水库、蓄水池、地下水、河渠水等。比较适合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 三、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微灌、施肥制度制定: 1、微灌制度拟定 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根据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与降水量的差值确定灌溉定额、灌水次数、灌水间隔时间、每次灌水延续时间和灌水定额等。还需考虑土壤墒情、温度、设施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等。大棚膜下滴灌用水量会比畦灌减少30%~40%,比大水漫灌减少50%以上。 2、施肥制度拟定 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根据作物全生育期需肥总量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差值来确定实际施肥量、每次施肥量、施肥次数、施肥时期和肥料品种,同时作物的需肥特性、肥料利用率、目标产量、施肥方式也是决定施肥制度拟定的因素。微灌施肥通常可比习惯施肥减少30%~50%的肥料用量。 3、微灌和施肥制度拟合 按照作物拟定的微灌制度将肥料同微灌的灌水时间和次数进行合理分配,主要原则就是肥随水走、分阶段拟合。注入肥液浓度一般为0.1%。操作上还要注意,要先走水15min左右,再注入配好的肥料溶液,微灌施肥结束后需用不含肥的水清洗清灌管道15~30min,防止堵塞出水口。此步聚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控制。 4、肥料选择 智能微灌系统的滴灌管出水口很小,非常容易被各种微小的杂质堵塞,影响到微灌施肥的效果。为此肥料的选择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是全溶性的肥料,溶于水后无沉淀;二是肥料的相溶性要好,搭配使用不会相互作用生成沉淀物;三是施磷肥时尽量通过基肥施入土壤;四是用微量元素时,应选用螯合态微肥,否则与大量元素肥混合使用时易产生沉淀物。在市场上常用的溶解性好的普通肥料有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钾、磷酸、磷酸二青钾、磷酸一铵(工业级)、氯化钾等,或选用微灌专用固体肥料。

重庆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doc

重庆柑橘基地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 申 报 方 案 2016年9月 本方案适合于柑橘、猕猴桃、桃、梨、李等宽行距、大株距的作物灌溉场合!

柑橘滴灌系统设计说明 一、设计目标 1、构建一个高水平的智能化灌溉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的同时,可为现代农业信息化,为重庆市发展效益农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2、构建一个高均匀度的滴灌施肥系统,柑橘果实饱满、大小均匀、不裂果,确保柑橘高优品率; 3、建设一个自动化、操作简易和维护成本低廉的水肥系统,确保把该系统建成投资回报率高的生产型滴灌系统。 二、基本资料 1、地形 本灌溉区柑橘果园为依山而建,地块为典型的重庆山地地形,地块不规则,呈狭长楔形、且柑橘种植走向不一,灌溉区内最高点与最低点落差最大达到20m,实际灌溉面积约合200亩。 2、水源 来自蓄水池,蓄水池由降雨或提灌站引水补给,来水有保障。 3、灌区范围 整个灌区为不规则图形,柑橘项目地面积200亩。 4、动力 灌区需要提供11KW以上的380V灌溉动力线路。 5、灌溉类型: 该项目为室外山地柑橘园滴灌,要求灌溉系统满足柑橘生长所需水分、肥料。为解决项目地地块高差大以及适应柑橘宽行距大株距的种植制度,我们建议采用PE管+外置式压力补偿滴头,确保水肥一体化系统平稳、高效地运行,达到自控、水肥一体化的目标。

三、设计依据 (一)设计依据 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 T50363-2006); 2、《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 3、《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二)滴灌工程技术参数选择 根据以上规范、标准及国内外灌溉技术发展积累多年的经验,技术参数设定: 1、节灌土壤湿润比:P=60%; 2、节灌水利用系数: =0.95; 3、设计灌水均匀度:Eu≥90%; 4、设计湿润深度:Z=1m; 5、设计日耗水强度:Ea=5mm/day。 四、灌溉田间管网布置 (一)水源 项目区利用蓄水池进行供水,蓄水池可由自然降水或河水提灌到水池中进行补给,水源水量及水质皆有保障。 (二)灌水器选型 根据灌区柑橘宽行距、大株距的种植特点,田间毛管采用单行直线布置,每行果树下一行毛管,每株柑橘下布置3个滴头,每个滴头配置60cm长、φ4导流微管。灌水器为以色列进口带有压力补偿功能的滴头,施肥灌溉均匀;滴头流量4L/h,正常工作压力0.5-4.0bar。

农田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系统

农田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系统 一、模块化 农田滴灌自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水源:水源井或渠水 2、过滤:砂滤、沉淀或精密过滤 3、计量:对浇灌用水量进行计量 4、轮灌控制:手动或自动进行轮灌控制 5、施肥:人工施肥或自动计量跟踪施肥 6、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时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有 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计算机组成。 我们所做的整个系统力求用现代的自动化技术来替代人工的繁重劳动操作,做到科学化、自动化滴灌和精准化施肥。 我们的农田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滴灌系统将以上几个部分整合,做成以下几个模块,可在实际中组合和控制: 1)水源和过滤模块,根据不同的水源做不同的配置,用可编程控制器对水源泵进行自动控制,确保对滴灌带不发 生堵塞的现象,根据用户要求可实现恒压供水,保证供 水压力平稳。 2)轮灌控制模块,使用计算机软件或可编程控制器,对农田滴灌阀进行自动轮灌控制,操作人员只需将轮灌间隔 时间输入,系统则自动根据要求进行轮灌,轮灌完毕发 出信号,提醒操作人员。整个轮灌过程无需人员干预。

3)自动施肥模块,自动施肥系统是一套科学的精准施肥控制,系统测量供水系统的流量,根据供水流量自动按照 加药比例进行加药,加药比例可根据每次不同的药剂进 行设定。加药量始终跟随供水量的大小自动变化,无需 人员干预。 4)自动控制系统模块,将上述几个模块用通讯的方式级联,有可编程控制器或计算机统一控制,并可将控制信号通 过GPRS等方式远传到后台服务器,通过手机APP进行 远端查看或应急控制,实现智能化管理。 二、智能化 系统的智能化体现在: 1)前端控制系统智能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只需将系统检查,启动后,设置好所需要的滴灌参数后,系统则自动 运行,做到了现场无人值守,系统出现故障,则自动发 出警示信号给操作人员; 2)后台智能化管理,前端控制器信号可通过GPRS或3G上网卡与后台服务器通讯,用户可使用手机APP平台随时 观察农田浇地的情况和相关的数据信息,并可做应急处 理; 3)通过APP管理平台,用户可随时了解科学种田以及农田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可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 三、一体化

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56卷 第6期Vol. 56 No. 6 2018年6月 June 2018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AGRICULTURAL EQUIPMENT & VEHICLE ENGINEERING doi:10.3969/j.issn.1673-3142.2018.06.004 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李寒松1,贾振超1, 张锋2,赵峰1,贺晓东1,慈文亮1,李青1,李震3 (1. 250100 山东省 济南市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2. 250200 山东省 济南市章丘区农业机械管理局; 3. 250100 山东省 济南市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摘要]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解决我国当前灌溉水肥利用率低、消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一 种新型的农业高新实用技术。文章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相关应用装备,分析了现今国内 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总结了解决途径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技术;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 S3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3142(2018)06-0013-04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Fertig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Li Hansong1, Jia Zhenchao1, Zhang Feng2, Zhao Feng1, He Xiaodong1, Ci Wenliang1, Li Qing1, Li Zhen3 (1.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s,Jinan City,Shandong Province 250100, China 2. Zhangqiu Distric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uthority, Jinan City,Shandong Province 250200, China 3. 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100, China) [Abstract] Fertigation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low utiliz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and fertilizer, large consumption and serious pollution. It is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high-tech practical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ertigation technology and related application equipment,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domes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es the solution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fertigation technology; current status; trend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仅为世界的6%,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每年生产占世界26%的农产品,属于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每年灌溉用水缺口300亿 m3以上,同时我国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3~0.4,仅为发达国家的1/2左右。我国化肥使用量却是世界之最,化肥年用量超 6 000万t,占世界总量的1/3,然而化肥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0%。目前这种水肥高消耗、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已经造成了土壤性状恶化、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针对当前问题,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势在必行。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根据植物所需养分含量和土壤墒情,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态肥与灌溉水融合,借助灌溉压力系统控制灌溉强度和灌溉深度,将根据作物要求和土壤养分需求所确定的水肥溶液准确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作物土壤始终保持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避免水肥的深层渗漏和超量棵间蒸发,从而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改变田间气候,是一种新型的农业高新实用技术。相比一般的水肥施用方法,水的利用率可提高40%~60%,肥料利用率可提高30%~50%,在节水、节肥方面优势明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为了提升我国水肥一体化的发展水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现状和当前应用装备情况,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未来发展趋势。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1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起步较早,自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运用喷灌技术,用于庭院花卉和草坪的灌溉。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金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2017YH004)收稿日期: 2017-08-16 修回日期: 2017-08-25

浅析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浅析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一,概述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普及水肥一体化等农田节水技术,全面提升农田水分生产效率和化肥利用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水肥一体化的核心是实现灌溉和施肥同步进行,不需要人工操作便可以自动进行灌溉。想要发挥最大作用离不开科学的规划设计。从实际情况看,水肥一体化实施要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弄清农田环境情况,根据农田附近水源、地形、作物情况进行规划,节约安装成本。而石家庄圣启科技研发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就满足了当下的市场需求。 二,系统组成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 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三,系统功能: 1.用水量控制管理

实现两级用水计量,通过出口流量监测作为本区域内用水总量计量,通过每个支管压力传感采集数据实时计算各支管的轮灌水量,与阀门自动控制功能结合,实现每一个阀门控制单元的用水量统计。同时水泵引入流量控制,当超过用水总量将通过远程控制,限制区域用水。 2.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通过水位和视频监控能够实时监测滴灌系统水源状况,及时发布缺水预警;通过水泵电流和电压监测、出水口压力和流量监测、管网分干管流量和压力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滴灌系统爆管、漏水、低压运行等不合理灌溉事件,及时通知系统维护人员,保障滴灌系统高效运行。 3.阀门自动控制功能 通过对农田土壤墒情信息、小气候信息和作物长势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无线或有线技术,实现阀门的遥控启闭和定时轮灌启闭。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结合当地作物的需水和灌溉轮灌情况制定自动开启水泵、阀门,实现无人职守自动灌溉,分片控制,预防人为误操作。 4.运维管理功能 包括系统维护、状态监测和系统运行的现场管理;实现区域用水量计量管理、旱情和灌溉预报专家决策、信息发布等功能的远程决策管理;以及对用水、耗电、灌水量、维护、材料消耗等进行统计和成本核算,对灌溉设施设备生成定期维护计划,记录维护情况,实现灌溉工程的精细化维护运行管理。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充分发

水肥一体化的相关知识

(一)水肥一体化 1、什么是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2、水肥一体化使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3、水肥一体化的优缺点 优点: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高效 a、水肥均衡:传统的浇水和追肥方式,作物饿几天再撑几天,不能均匀地“吃喝”。而采用滴灌,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保证作物“吃得舒服,喝得痛快”! b、省工省时:传统的沟灌、施肥费工费时,非常麻烦。而使用滴灌,只需打开阀门,合上电闸,几乎不用工。 c、节水省肥:滴灌水肥一体化,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随水均匀的输送到植株的根部,作物“细酌慢饮”,大幅度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可减少30~50%的肥料用量,水量也只有沟灌的30%-40%。 d、减轻病害:大棚内作物很多病害是土传病害,随流水传播。如辣椒疫病、番茄枯萎病等,采用滴灌可以直接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滴灌能降低棚内的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e、控温调湿:冬季使用滴灌能控制浇水量,降低湿度,提高地温。传统沟灌会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状态,造成沤根现象,而使用滴灌则避免了因浇水过大而引起的作物沤根、黄叶等问题。 f、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滴灌的工程投资(包括管路、施肥池、动力设备等)约为1000元/亩,可以使用5年左右,每年节省的肥料和农药至少为700元,增产幅度可达30%以上。

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发展现状 水肥一体化优势

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发展现状水肥一体化优势 水肥一体化起源于无土栽培,并伴随高效灌溉技术的发展得以发展。18世纪末,英国的JohnWoodward将植物种植在土壤的提取液中。这是最早的水肥一体化栽培。 世界上第一个关于细流灌溉技术的试验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是真正的开始应该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在70年代,由于便宜的塑料管道大量生产,极大地促进了细流灌溉的发展,推动了细流灌或微灌系统包括滴灌、微喷雾灌以及微喷灌等技术的进步。在过去的40多年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全世界迅猛发展。 美国 1913年建成了第一个滴灌工程,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微灌面积最大的国家,在灌溉农业中60%的马铃薯、25%的玉米、33%的果树均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发应用了新型的水溶肥料、农药注入控制装置,用于水肥一体化的专用肥料占肥料总量的38%。现在加利福利亚州已建立了完善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及服务体系,果树生产均采用了滴管、渗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世界高价值农产品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典型。 德国 1920年在水出流方面实现了一次突破,使水从孔眼流入土壤。20世纪50年代塑料工业兴起后,高效灌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且灌水与施肥很快结合进行,发展成为一种高精度控制土壤水分、养分的一种农业新技术。 荷兰 从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温室数量大幅增加,通过灌溉系统施用的液体肥料数量也大幅增加,水泵和用于实现养分精确供应的肥料混合罐也得到研制和开发。澳大利亚 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迅速,2006~2007年设立总额100亿澳元的国家水安全计划,用于发展灌溉设施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并建立了系统的墒情监测体系,用于指导灌溉施肥。 以色列 自20世纪60年代初起,以色列开始普及灌溉施肥技术,1964年建成了用于灌溉施肥的全国输水系统(NationalWaterCarrier),全国耕地中大约有一半以上应用加压灌溉施肥系统,包括果树、花卉、温室作物、大田蔬菜和大田作物。20世纪80年代初,以色列的灌溉施肥技术开始应用到自动推进机械灌溉系统,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