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牙体牙髓 -按课本顺序

合集下载

深龋(后牙面)临床路径(最全版)

深龋(后牙面)临床路径(最全版)

深龋(后牙面)临床路径(最全版)一、深龋(后牙面)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深龋(后牙面)(ICD-10:K02.901,K02.102)的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或《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1. 症状:无自发痛史,可有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的症状,刺激去除后敏感症状立刻消失。

2. 检查:磨牙及前磨牙面有较深龋洞,去净腐质后洞底位于牙本质中层或深层。

牙髓温度测验正常,电活力测试,牙龈色泽正常,无松动。

3.拍摄X线片可见牙冠出现X线密度减低区达牙本质中层或深层,未及髓腔。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或《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深龋的治疗指征为:1. 凡是确诊为深龋的患牙均应予以治疗;2. 获得患者或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治疗方案:1.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2. 银汞合金充填术;3. 复合体充填术;4. 玻璃离子充填术;5. 嵌体等间接修复术。

(四)临床路径标准治疗疗程为1-2次。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02.901,K02.102深龋疾病编码。

2. 后牙面深龋,未累及邻面。

3. 患牙具有修复价值。

(六)疗效评价。

1. 成功:患牙牙髓状态正常,无自觉症状,修复体完整,固位良好,功能良好。

2. 失败:充填体继发龋坏,充填体部分或者全部折裂、松动、脱落或转成牙髓疾病或根尖周炎。

(七)变异和退出。

1. 因病情需要,治疗步骤和/或疗次出现变化时均标记为变异。

2. 疗效评价为失败的患牙需重新充填或进行根管治疗,退出本路径,进入相应临床路径。

二、深龋(后牙面洞)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深龋(ICD-10:K02.901,K02.102)行充填术(ICD-9-CM-3:23.2)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年龄:门诊号:就诊日期:年月日标准治疗次数:1次。

龋病的分类及充填治疗

龋病的分类及充填治疗

热膨胀系数与牙体组织相近。
色泽与牙接近,抛光性好,X线阻射。
先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垫一层,以保护牙髓,再垫一层磷酸锌粘固剂,形成平面硬的洞底,以利于充填。
先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垫一层,以保护牙髓,再垫一层磷酸锌粘固剂,形成平面硬的洞底,以利于充填。
绝缘性好,不传导温度和电刺激。
垫底后可做倒凹固位增加固位力,应留出足够的深度,以容纳一定厚度的充填材料,选用适宜的充填材料充填,恢复牙的外形和功能。
进展慢,龋坏组织染色深,呈黑褐 色,病变组织较干硬,又称干性龋。
3 继发龋
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 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 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 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 为致病条件,形成龋病,称继发龋。
一、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猛性龋
急性龋的一种,病程进 展快,多数牙在短期内 同时患龋,常见于颌、 颈放疗,严重疾病等。
进展慢,龋坏组织染色深,呈黑褐色,病变组织较干硬,又称干性龋。
1. 浅龋 2. 中龋 分为邻面龋:近远中接触点处的损害;
窝沟发生龋坏时,损坏并非从窝沟基底部开始,而是先在窝沟侧壁发生损害,最后扩散到基底。
3. 深龋
(慢1性)龋填的材一料种必,须龋有龋病足发病够展仅的至机累某械一及强阶到度段,牙,包由釉括于质抗龋压时病强坏称度境为、发抗浅生张变强化度,、隐抗蔽已弯部发强位度展变和得到抗开牙冲放击本,强原质度有浅,致且层病耐条的磨件龋。发病生变。化,龋病损不病再继变续进进展行,到损牙害本保持质原深状层,叫。做静止龋。
二、按损害的解剖部位范围
2.平滑面龋(II型龋):除窝沟外的牙 面发生的龋坏。 分为邻面龋:近远中接触点处的损害; 颈部龋:颊或舌面靠近牙釉骨质界处。 釉质平滑面病损呈三角形,底朝表面, 尖向牙本质,达到釉牙本质界时,沿其 向侧方扩散,在正常釉质下方发生潜行 性破坏。

口腔护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护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护理学教学大纲(供临床护理专业学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口腔护理学(Nursing of Stomatology)课程号(代码):5030201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16 学分:1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口腔护理学是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基础,以其独到的口腔专业基本理论和技术,集多种交叉学科与实用技能于一体的实用性护理学科。

本课程通过对牙体解剖、口腔预防保健、口腔内科护理、口腔修复科护理、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以及口腔医院感染管理的讲授,结合口腔护理中所使用的实物教具、以及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口腔卫生保健及健康教育,熟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以及口腔医院感染的预防。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备课,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讲授与启发提问相结合,深入浅出,通过教学活动深化学生对口腔护理基本理论与技能的认识与掌握,并适当介绍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

学生通过听课、电教录相观摩、课堂讨论、自学、教师辅导等形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表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表示熟悉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一)大课讲授部分第一章口腔解剖生理第一节牙体解剖生理学前言;牙的演化;牙演化的规律。

第二节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牙的外部观察*;牙的内部观察*;根据牙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根据牙在口腔内停留的久暂分类;牙的功能。

第二章口腔预防保健第一节龋病的预防龋病的流行病学(龋病的相关指数*、龋病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龋病现场调查及护理);龋病的预防(高危人群的检测、预防措施及方法)。

第二节氟化物与龋病氟的防龋机理*;氟在龋病预防中的应用;预防网点防龋法的护理。

第三节窝沟封闭适应症;作窝沟封闭的最佳时间*。

第四节牙周病的预防牙周疾病指数*;牙周疾病流行特征及有关因素;牙周疾病的预防*;牙周现场调查的护理;预防牙周疾病的健康教育*。

第三章口腔内科病人的护理第三节龋病龋病的病因;龋病的分类;龋病的临床表现及临床特征;龋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窝洞分类法;牙体修复术的定义及术后健康指导;龋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问题*;龋病的护理措施;牙体修复术的术后健康指导。

308护理综合

308护理综合

308护理综合《基础护理学》(第4版,李小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内科护理学》(第4版,尤黎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外科护理学》(第4版,曹伟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郑修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儿科护理学》(第4版,崔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338生物化学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52口腔综合《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第六版《口腔组织病理学》,于世凤主编,第六版《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第六版《口腔修复学》, 赵铱民主编,第六版《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第三版《牙周病学》, 孟焕新主编,第三版《口腔黏膜病学》,陈谦明主编,第三版353卫生综合《卫生学》(第7版,仲来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流行病学》(第6版,王建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卫生统计学》(第6版,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432统计学《统计学原理》(第七版)韩兆洲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注:如果没有找到第七版,2006年9月第六版也可以。

)《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及Excel与数据统计分析》韩兆洲、王斌会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2次印刷。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习题与解答》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茆诗松、周纪芗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5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与解答》茆诗松、周纪芗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5月。

433税务专业基础於鼎丞等主编:中国税制(第四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贸易》易纲、海闻主编,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第11次印刷。

实验诊断学第版

实验诊断学第版
课程名称 卫生学 实验诊断学 流行病学 物理诊断学 物理诊断学 大学医学英语一 大学医学英语二 大学英语一 军事理论 大学英语二 大学英语一 大学英语二 大学英语一 医用化学 医用化学 医用化学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高等数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大学体育 医学免疫学 病理学 医学微生物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医学统计学 大学公共医学英语(一) 大学公共医学英语(一) 大学公共医学英语(二) 大学公共医学英语(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医患沟通 眼科学 神经病学 皮肤与性病学 内科学 麻醉学 精神病学 重症与急救医学 妇产科学 耳鼻喉科学 儿科学 传染病学 超声医学 医学影像学 医学心理学 全科医学概论 社会医学 医学寄生虫学 药理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循证医学
内科护理学 临床营养学 外科护理学 精神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 药理学 基础护理学 助产学 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 管理学原理 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 基础医学概论 护理心理学 儿科护理学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科学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 中药药理学与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与药理学 中西医综合实验课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针灸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西医结合导论 医古文 医用生物学 医学遗传学 中药学 伤寒杂病学 伤寒杂病学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 临床检验基础 临床检验基础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临床疾病概要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临床检验基础 临床检验基础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老年病康复 康复功能评定学
病毒学检验(第2版/本科卫生检验与检疫) 细菌学检验(第2版/本科卫生检验与检疫) 卫生检疫学(第2版卫检) 免疫学检验(第2版/本科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理论与实践:医学伦理学概论 分析化学(第2版卫检) 分析化学实验(第2版) 无机化学(第7版/本科药学/第八轮规划教材) 新编药学综合实验教程 体内药物分析(第四版) 药事管理学(第6版) 中医药学概论(八版/本科药学) 生药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5版/本科药学/第八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第8版)药学类 药用植物学 药学英语(上)(第五版) 天然药物化学 药物合成反应(本科药学) 分析化学(上册 第四版) 分析化学(下册)(第四版) 化工原理(本科药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物分析(第8版/本科药学/第八轮规划教材) 临床药物治疗学总论 药学服务与沟通技能(本科临床药学) 临床药理学(第2版/本科临床药学) 药物化学(八版/本科药学/配盘) 生药学 中医药学概论(八版/本科药学) 临床药学导论(第2版) 食品安全与检测 中药分析(第十版) 药物设计学 第三版 (供药学类专业用)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导论 中药分析(第十版) 中药鉴定学(新世纪第五版) 中药化学 方剂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口腔黏膜病学 牙周病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预防医学(第7版)(第8轮口腔本科规划教材配网络增值服务) 牙体牙髓病学 口腔材料学 口腔生物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医学英语(基础医学) 医学英语(临床医学) 护理管理学(第4版) 社区护理学(四版本科护理) 康复护理学(四版/本科护理)

口腔材料学第四版课后题答案人卫版

口腔材料学第四版课后题答案人卫版

口腔材料学第四版课后题答案人卫版1、自凝基托树脂固化后的平均分子量()热凝基托树脂。

A、低于B、高于C、等于D、以上三者皆对本题答案:A2、对牙髓有一定镇痛和安抚作用,但溶于水和唾液的是()A、氧化锌黏固粉B、化学固化黏固粉C、磷酸锌粘固粉D、银汞合金E、玻璃离子黏固粉本题答案:A3、牙科烤瓷在下列哪种加载下显示出最大的机械变形耐受性()A、压应力B、拉应力C、剪应力D、弯曲应力本题答案:A4、缩合型硅橡胶印模材料的催化剂是()A、氯铂酸B、辛酸亚锡C、2,5,二氯苯磺酸乙酯D、都不是本题答案:B5、水门汀是()A、无机非金属修复材料B、无机金属修复材料C、有机非金属修复材料D、有机金属修复材料E、以上均不是本题答案:A7、关于石膏凝固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调拌速度越快,凝固速度加快。

B、0至30摄氏度时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无明显关系。

添加阻滞剂(如硼砂等)可延长凝固时间。

D、水,粉比低,结晶核聚集生长发生早,凝固时间短。

本题答案:B7、钴铬合金的铸造温度为()A、900至1000摄氏度B、1000至1250摄氏度C、600至800摄氏度D、1200至1425摄氏度本题答案:D8、不属于三型粘接牙本质的过程是()A、酸蚀15秒,冲洗B、涂底涂剂C、涂粘接树脂,轻吹D、光固化本题答案:A9、金属修复体表面处理方法为()A、机械打磨处理B、化学氧化处理C、电化学氧化处理D、以上都是E、2分钟本题答案:D10、临床常用的合金中,比重最大的是()A、18,8铬镍不锈钢B、钛合金C、钴铬合金D、高贵金属合金本题答案:D11、下列水门汀中,对牙髓刺激性最小的是()A、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B、磷酸锌水门汀C、玻璃离子水门汀D、聚羧酸锌水门汀本题答案:A12、修复体用树脂水门汀粘接时须注意一些问题,以下描述不正确的为()A、修复体临时粘接不能用含丁香油的水门汀。

B、牙体表面必须彻底清洁,不残留暂粘剂,但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新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

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

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2)口腔综合参考书目为:《牙体牙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012年,樊明文;《儿童口腔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013年,葛立宏;《牙周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012年,孟焕新;《口腔预防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2012年,胡德渝;《口腔颌面外科学先综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建议吧。

如何做阅读?做阅读题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先看题干,了解一下这篇文章大致讲什么内容,然后对应题干去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把你做出答题选择的依据标注出来,便于核对答案时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毕竟重要的不是这道题你最后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你答题的思路正确与否。

常见营养素与龋病的发病关系及预防

常见营养素与龋病的发病关系及预防

常见营养素与龋病的发病关系及预防摘要:龋病会破坏牙体组织,影响人体摄入膳食中的营养素,甚至引起继发疾病,损害机体健康。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各种营养物质与龋病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碳水化合物会促进龋病的发生,而蛋白质、脂类、矿物质和维生素则有利于预防龋病的发生,同时氟化食物会降低龋病的发生率。

因此,了解各类常见营养素与龋病的发病关系有利于我们调节膳食平衡,预防龋病产生,从而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和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营养素;龋病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1]。

龋病俗称蛀牙,若不加控制,则会破坏牙体组织,影响营养素摄取,导致机体健康素质下降。

龋病的发病主要与细菌、环境、时间和宿主有关。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里主要从影响口腔环境的膳食营养素浅谈龋病的发病与预防。

生活中的常见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与维生素,其中,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龋病的发生,而氟化食物却可以阻碍龋病的发生。

1.蛋白质与龋病蛋白质对龋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首先,牙齿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的营养,如若蛋白质缺乏,牙齿结构改变,抗龋能力下降,唾液腺也会发育障碍,影响唾液对牙齿的保护作用。

其中,络蛋白的附着能够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预防龋病发生。

其次,高蛋白饮食可以相应地减少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因而减少糖诱发龋齿的机率。

由此,我们可以适量增加牛奶、鸡蛋、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摄入量,以便预防蛀牙。

2.脂类与龋病脂类也可以间接地预防龋齿。

一方面,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具有抑菌活性,能够阻碍细菌生长代谢,降低龋病的发病;另一方面,脂类可以防止牙齿脱钙,从而预防蛀牙。

生活中我们除了使用食用油外,还可以适当摄入花生、核桃、杏仁、奶酪等,奶酪中的脂肪还能够更好地促进身体对其他食物中钙的吸收。

3.碳水化合物与龋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均表明碳水化合物与龋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总结出多吃糖会有蛀牙的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 龋病第一章 概述1.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就病因学角度而言,也可称为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英文)2.龋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3.目前常用反映龋均的指数是龋失补(DMF,decayed-missing-filled)指数,即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的综合。

4.DMFT 指数反映患者口腔中罹患龋病的牙数。

一组人数的DMFT指数就是受检人群中平均每个个体罹患龋齿牙数。

5.DMFS指数,S 代表龋病累及的牙面数。

更准确地反映龋病流行的严重程度,更具敏感性,更适用于在较短期间内观察龋病的预防效果。

一、龋病的定义和特征01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致龋的多种因素主要包括细菌和牙菌斑、食物以及牙所处的环境等。

患龋病时牙体硬组织的基本变化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

02 龋病的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

初期时牙龋坏部位的硬组织发生脱矿,微晶结构改变,牙透明度下降,致使釉质呈白垩色。

继之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可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随着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破坏分解的不断进行,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最终发生牙体缺损,形成龋洞。

03 龋病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以致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龋病可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影响消化功能,在童年时期可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

龋病及继发病作为一个病灶,可引起远隔脏器疾病。

第二章 病因及发病过程1.牙菌斑dental plaque(名解):软而粘的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牢固地粘附于牙面和修复体表面,由粘性基质和嵌入其中的细菌组成。

细菌在其中生长、繁殖、死亡,进行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

一定条件下,其代谢产物可造成牙体活牙周组织的破坏。

2.平滑面菌斑分为3层:菌斑-牙界面,中间层和菌斑表层3.牙菌斑是由80%的水和20%固体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无机成分如钙、磷和氟)构成。

4.牙菌斑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细菌迅速生长繁殖;菌斑成熟。

●平滑面菌斑的组成:菌斑-牙界面,中间层(稠密微生物层和菌斑体部),菌斑表层。

获得性膜的作用①修复和保护釉质表面②为釉质提供选择性的渗透性③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④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5.获得性膜:是由唾液蛋白货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组成,功能包括修复货保护釉质表面,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

6.蔗糖的致龋作用:要是通过一些细菌酶的代谢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是葡糖基转移酶(GTF),其作用特征是:对蔗糖具有高度特异性,不能利用其他糖;具有较宽的pH作用范围(5.2-7.0),与牙菌斑范围一致;有适宜营养物存在时,微生物能产生这种酶,不需要诱导剂。

●变形链球菌通过3条途径代谢蔗糖:1将蔗糖转变为胞外多糖;2进入细胞内部作为能量来源,经糖酵解途径产生乳酸;3通过转化酶的作用将蔗糖降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合成胞内多糖处贮存。

●龋病病因四联因素主要包括微生物、食物、宿主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上,在这种由牙齿表面解剖结构和生化、生物物理特点形成的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第三章 临床特征和诊断1. 龋病的病理过程1)釉质龋:龋病早期,表面层损害极少,在表面层下方表现为显著脱矿。

分为4个区:透明带(损害进展的前沿),暗带(透明带中心部出现再矿化现象),损害体部,相对完整的釉质表面层2)牙本质龋:锥形损害,基底在釉牙本质界处,尖端指向牙髓。

光镜下分为:坏死区(遭破坏的牙本质小管,混合性口腔菌群,被降解的无结构基质),细菌侵犯层(感染层),脱矿区(深层组织称为革样牙本质leathery dentin——硬度似革),硬化层(高矿化区:牙本质小管因管内钙化而完全闭合,该层渗透性降低,矿化水平增高炒锅正常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第三期牙本质:增加了牙本质的厚度,使成牙本质细胞远离损害区)3)牙骨质龋:浅碟形,常发生在牙龈严重退缩,根面自洁作用较差的部位。

因牙骨质仅为20-50um厚,一旦发生龋损很快波及牙本质,故称为根部龋。

4)脱矿和再矿化:釉质的代谢活动迟钝,但是进行着重要的物理-化学交换反应,如再矿化。

脱矿:在酸的作用下,牙中的矿物质发生溶解,钙和磷酸盐等无机离子由牙中脱出。

再矿化:使钙、磷和其他矿物离子沉积于正常货部分脱矿的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的过程。

龋损的形成是脱矿和再矿化的连续性动力学反应。

2. 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1)急性龋(1)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2)进展较快,牙髓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或者形成较少,牙髓组织容易受到感染。

(3)浅棕色,质地较软而且湿润,又称湿性龋,易剔除(4)猛性龋(rampant caries):急性龋的一种类型,其病程进展很快,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也称放射性龋。

另外在一些舍格伦综合症患者以及一些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也可发生。

2)慢性龋(1)龋坏组织黑褐色,较干硬,又称干性龋(2)静止龋(arrested caries):由于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隐蔽部位变得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了变化,龋病不再继续进行,但损害仍保持原状,也是一种慢性龋。

3)继发龋(名解):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称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称为继发龋。

3. 根据牙面解剖形态分:⒈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窝沟龋限指磨牙、前磨牙咬合面、磨牙颊面沟和上颌前牙舌面的龋损。

除窝沟外的牙面发生的龋病损害称平滑面龋,可分为邻面龋和颈部龋。

⒉根面龋 在根部牙骨质发生的龋病损害被称作根面龋。

主要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露的老年人牙列;最常发生于牙根的颊面和舌面。

3线形釉质龋:主要发生于上颌前牙唇面的新生带(代表出生前和出生后釉质的界限,市所有乳牙具有的特征),呈新月形。

4隐匿性龋:好发于磨牙沟裂下方和邻面。

4. 按病变程度分类:浅龋、中龋、深龋,临床上最为适用。

浅龋:亦称釉质龋,龋坏局限于釉质。

初期于平滑面表现为脱矿所致的白垩色斑块,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窝沟处则呈浸墨状弥散,一般无明显龋洞,仅探诊时有粗糙感,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探诊也无反应。

中龋:龋坏已达牙本质浅层,临床检查有明显龋洞,可有探痛,对外界刺激(如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可出现疼痛反应,当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性痛。

深龋:龋坏已达牙本质深层,一般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有较为广泛的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中龋为重,但刺激源去除后,仍可立即止痛,无自发性痛。

龋坏在X线片上呈黑色透射区,对难以确诊者(如邻面龋),可借助X线片协助诊断。

(4)鉴别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深龋 可复性牙髓炎 不可复性牙髓炎自发痛 - - +冷热痛 + ++ ++~+++酸甜痛 + ++ ++叩痛 - - +痛持续 - + +第四章 龋病治疗1.龋病治疗的目的:是终止病变发展,保护牙髓,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维持与邻近软硬组织的正常生理解剖关系。

3.龋病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窝沟封闭4.药物治疗(chemical therapy)(1)适应症:1)恒牙早期釉质龋,继发广泛浅龋,根面龋2)乳前牙邻面浅龋及乳磨牙牙合面广泛性浅龋3)静止龋5.再矿化治疗(1)采用人工方法使脱矿的釉质或牙骨质再次矿化,恢复其硬度,终止或消除早期龋损(2)再矿化液组成:不同比例的钙、磷和氟。

钙磷之比为1.63时再矿化效果最好。

(3)适应症:光滑面早期龋(白垩斑或褐斑);龋易感者(4)治疗方法:漱口液,局部应用。

6.窝沟封闭 (pit and fissure sealing)(1)适应症:窝沟可疑龋;无龋深沟裂(2)封闭剂:树脂是主体材料。

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7.牙体修复的生物学基础(1)釉质:有机成分高,切割时产热多,须用高速、锋利的器械钻磨,且用冷水冷却;无基釉易崩解;洞侧壁的釉质壁必须与釉柱排列方向平行(较平坦的牙面——釉柱垂直于牙面;点隙裂沟——从釉牙本质界向点隙裂沟底部聚合,“人”;牙尖和轴角——从釉牙本质界向表面呈放射状)牙髓牙本质复合体01 牙髓和牙本质在胚胎发生上联系很密切,对外界刺激的应答有互联效应,是一个生物整体,被称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02 牙本质受到外界的任何刺激,无论是生理的或病理的,都能产生感觉,并引起牙髓的相应反应。

越接近髓腔,单位面积的小管数越多,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越强,更容易造成对牙髓的损伤。

03 备洞时切忌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造成过大刺激。

(3)牙周组织:1)修复体正常咬合关系的恢复与牙周组织和颞下颌关节的健康密切相关。

2)患牙与邻牙的接触关系的恢复与否也影响牙周的健康(撕裂牙周膜,食物嵌塞)3)牙体外形(牙冠突度)的修复与否、充填体有无悬突影响牙周健康(压迫牙龈,引起牙周组织炎症和继发龋)9. 牙体修复的原则:(1)取出龋坏的牙体组织、感染牙本质,消除感染源(2)严格遵守保守治疗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3)采用生物力学和机械力学的基本原则预备窝洞,包括抗力形和固位形结构10. 窝洞分类(G.V.Black分类)(1)Ⅰ类洞 为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2)Ⅱ类洞 为发生在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3)Ⅲ类洞 为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4)Ⅳ类洞 为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5)Ⅴ类洞 所有牙的颊(唇)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6)Ⅵ类洞 前牙切嵴或后牙牙尖所发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11. 窝洞的命名牙合面Occlusal (O) 舌面LINGUAL (L) F(facial)包括唇面Labial (Lab)+ 颊面BUCCAL (B) 切缘Incisal (Inc) 腭面 Palatial(P) 近中面 Mesial (M) 远中面 Distal(D)窝洞是由洞壁、洞角和洞缘组成。

⒈洞壁 分为侧壁和髓壁。

侧壁以所在牙面命名。

髓壁与洞侧壁垂直,位于洞底,覆盖牙髓。

⒉洞角 洞壁相交形成洞角,分线角和点角。

两壁相交构成线角,三壁相交构成点角。

⒊洞缘 洞缘壁与牙面相交形成的线角。

21. 深龋的治疗一、深龋的治疗原则㈠停止龋病发展,促进牙髓的防御性反应(原则上应去净龋坏组织,尽量不穿通牙髓)㈡保护牙髓(髓角处保留软化牙本质,防穿通牙髓腔)㈢正确判断牙髓状况(不要将已有牙髓病的患牙误认为单纯的深龋来处理)二、深龋的治疗方法㈠垫底充填①适应证:适用于无自发痛、激发痛不严重、刺激去除后无延缓痛、能去净龋坏牙本质这一类牙髓基本正常的患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