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礼仪及商务礼俗

合集下载

韩国商务接待礼仪知识

韩国商务接待礼仪知识

韩国商务接待礼仪知识韩国商务接待礼仪知识中韩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作为商务人士,对韩国商务接待礼仪知识的了解是顺利进行商务交往的前提。

韩国商务接待礼仪需要商务人员了解的内容有:韩国宗教信仰、商务接待礼仪、礼品赠送礼仪、饮食礼仪、其他的一些礼仪禁忌内容等。

韩国宗教信仰韩国是单一的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亦称韩国语),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多种宗教。

他们崇拜熊,认为熊是本民族的祖先;民间还把虎视为山神;人们又把马看作城陛的象征;把猪看作地神;把狗视为客鬼;把蟒封为财神等等。

韩国商务接待礼仪约会见面须提前预约,即使主人迟到,你也不能迟到。

谈判过程中,为了推迟做出决定,通常可以说“我们会好好考虑”之类的话。

在韩国商界,你可以通过你的联系人,再由他向公司汇报以作出最终决定,这种一对一的方式来完成业务。

你回国后出于礼貌,还要与联系人保持联系。

韩国人见面时通常行握手礼并鞠躬。

晚辈与长辈握手时,常以左手置于右手之上,表示尊敬。

对长辈、上级和初次见面的客人要用敬语问候。

韩国有一半以上人姓金、李、朴,为便于区别,称呼时最好以头衔相称。

问候时应该微微低头,握手时两眼直视对方。

社交中,女士一般不握手。

商务代表团进入房间时,一定要按级别顺序,行礼一定要等到接待方停止行礼后方可停止。

会议开始时需要鞠躬,会议结束时的鞠躬时间要略长。

千万不要忘记交换名片,把名片放在桌子上以备查阅。

韩国礼品赠送礼仪韩国人重视业务往来中的接待。

上门作客,宜带上鲜花过其他小礼物,进门后双手递交给主人。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

优质茶叶和咖啡、家居装饰品和印有公司标志的礼品,以及中国的书法精品都很适合。

韩国饮食礼仪口味偏清淡,不喜油腻,但特别喜欢吃辣味莱肴。

他们通常吃烤、蒸、煎、炸、炒、汤类莱,喜食莱肴有干烧桂鱼、豆瓣鱼、肉丝炒蛋、细粉肉丝、香干绿豆芽、四生火锅、炸虾球、辣子鸡丁、干炸牛肉丝、红鱼水饺等。

辣饱菜和汤,这两种食品是不可缺少的。

世界各国宗教的的礼仪习俗

世界各国宗教的的礼仪习俗

世界各国宗教的的礼仪习俗一、基督教以耶稣言行为指导的宗教(一)经典:《圣经》-上帝如何创造世界和派遣耶稣作为救世主来拯救世界。

旧约全书:法书、历史、先知、杂集新约全书: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启示录。

全世界现在有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亿人口,不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地,这此夫由于地理环境,宗教历史文化的不同,礼仪方面也呈现很大差异。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犹太教、印度教。

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

大该有13亿之多,相当于中国人口的总数。

(二)基本信条1、十戒信奉上帝为万物之主,不信其它神灵。

不为自己雕刻或者敬拜偶像。

不以上帝之名妄名虚誓。

恪守礼拜日孝敬父母不杀人不行奸淫不偷盗不妄证不贪念他人妻子和财物。

2、三位一体:相信圣父、圣子、圣灵3、信原罪:一切罪恶根源是始祖亚当和夏娃偸吃禁果引起的。

4、信救赎:上帝把耶稣派到人间偿还人类偷吃禁果之罪,因此虔诚的信仰耶稣必得到救赎。

5、末世论:相信有世界末日上帝对人类进行最后的审判,无罪入天堂,有罪入地狱。

(三)门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摩门教。

(四)礼俗:1、十字架;国际礼仪中忌交叉握手形成十字,代表不详象征。

2、数字13的忌讳耶稣受难前夜,最后的晚餐被第13人的犹大出卖。

如果哪天周五和13重全就成为“黑色星期五”楼层、房间没有13层,被隐晦掉了。

电脑黑客也喜欢在这天发病毒。

3、饼和酒。

基督教在进行弥散活动时,使用饼代表主的身体、酒代表主的血,吃喝主的肉和血,表示已经领受了耶稣的意愿。

可以获得免罪。

饼和酒成为教徒常用的食品。

二、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创建经典《古兰经》。

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成为穆斯林,意思为顺从真主安拉的人。

五个信条;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

教徒要行五功念功-念颂真经礼功-做礼拜,每天做五次礼拜。

斋功-斋戒课功-把收入的一部分奉献给安拉。

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

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

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宗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宗教场合中,文明礼仪是维护宗教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

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规范,更是一种内涵上的修养。

本文将从宗教场合中的言行规范、服饰礼仪以及宗教场所的参观礼仪等方面,探讨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

首先,宗教场合中的言行规范是维护宗教秩序的基础。

在宗教场合中,人们应当保持肃静,尊重宗教仪式的进行。

不应大声喧哗、争吵或者使用粗俗的语言。

同时,人们应当尊重宗教教义和信仰,不得嘲笑、诋毁或者干扰他人的宗教仪式。

此外,宗教场合中要遵守秩序,不得插队或者推搡他人。

只有通过遵守这些言行规范,宗教场合才能保持庄重肃穆的氛围,让信众能够专心参与宗教活动。

其次,宗教场合中的服饰礼仪是表达对宗教的尊重和敬意。

在宗教场合中,人们应当根据不同宗教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服装。

一些宗教要求信众穿着朴素、庄重的衣物,以示对宗教的虔诚。

同时,应当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者引人注目的服装,以免干扰他人的宗教体验。

此外,宗教场合中应当尽量避免佩戴过多的饰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通过合适的服饰礼仪,人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宗教场合,与信众们一同感受宗教的力量。

最后,参观宗教场所也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在参观宗教场所时,人们应当保持安静、谨慎。

不得随意触摸或者破坏宗教文物和建筑。

同时,应当尊重宗教场所的规定和要求,不得在宗教场所内吸烟、喧哗或者乱丢垃圾。

参观宗教场所是一种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学习,只有通过遵守参观礼仪,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宗教的智慧和价值观。

总之,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是维护宗教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

通过遵守宗教场合的言行规范、服饰礼仪以及参观礼仪,我们能够更好地尊重宗教信仰,与信众们共同感受宗教的力量。

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规范,更是一种内涵上的修养,它反映了一个人对于宗教和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只有通过共同遵守文明礼仪,我们才能够在宗教场合中营造出和谐、肃穆的氛围,让宗教的光芒照亮我们的心灵。

宗教在礼仪中渗透

宗教在礼仪中渗透

宗教中的礼仪文化一、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佛教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由这些宗教衍生出来的不同宗教背景的人们的行为、语言方式和在礼仪上不同的标准。

二、关键词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礼仪三、引言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而宗教礼仪作为宗教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处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具有使人同信仰对象接近或合二而一的象征作用,具有超越个人的重要社会价值。

因此,在从事宗教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宗教的人们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带人接物的方式、对待自然、超自然现象的不同看法以及不同的礼仪。

四、正文宗教渗透在生活中,不同宗教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礼仪文化。

(一)、基督教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欧洲许多人都信奉基督教。

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相传它的创始人是耶稣基督,它的经典著作是《圣经》,象征性标志是十字架。

在世界上它是信仰人数最多的一种宗教,教徒约十亿人。

基督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基督教指所有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个教派,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狭义的基督教专指新教,它与正教、公教(天主教)共同构成了基督教的三大流派,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之后,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各个新宗派及其不断分化而成的更多新宗派的统称。

现在新教主要流行于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北欧诸国。

新教在中国又被称为耶稣教或基督教。

1954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1980年成立中国基督教协会。

天主教被统称为公教,崇拜上帝(天主圣父)、耶稣基督(天之圣子)和圣母玛利亚。

以梵蒂冈为领导中心,奉担任梵蒂冈首脑的教皇为“基督在世的代表”,由其充当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

社交礼仪(第六讲)

社交礼仪(第六讲)

h
1
(三)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所谓区别,宗教属于上层建筑,是人类的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信仰重要表 现为对“神”的敬畏和顶礼膜拜。
风俗习惯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或者约定俗 成的生活方式与惯例、规矩。
3、伊斯兰教的“五功”(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
4、伊斯兰教的八项言行准则:顺从;仁慈;公正;坚忍;劝善;止恶;远奸; 近贤。
5、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1)宰牲节(伊斯兰历12月10日)、(2)开斋节 (伊斯兰历10月1日)
h
4
二、中国礼俗选介 (一)汉族的传统节日
1、元旦 2、春节 3、元宵节 4、清明节 5、端午节 6、中秋节 7、重阳节 (二)回族习俗与礼仪 1、衣着 2、饮食 3、婚俗 (三)维吾尔族习俗与礼仪 1、语言 2、能歌善舞 (四)藏族习俗与礼仪 1、能歌善舞; 2、婚俗:(1)男抢帽子(2)女送耳环
社交礼仪(第六讲)
一、 宗教礼仪与中国礼俗选介
(一)宗教: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 过程。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宗教也不断演变。在宗教发展过程中,各种宗教逐渐形成 其教义和信条、神学理论、清规戒律和祭仪制度等。
(二)宗教礼仪:宗教礼仪是宗教信仰者为了表达对崇拜对象的尊敬和崇拜而规定或约定 俗成的的仪式、礼节、活动等。
3、基督教主要节日(圣诞节)
h
3
(五)伊斯兰教礼仪(12亿穆斯林,8亿,57伊国;4亿,134国;其中,法国 470万,德国320万,英国240万,意大利70万,荷兰60多万。)
1、伊斯兰教简介(穆罕默德;伊斯兰教两大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异同)

尼日利亚风俗和商务礼仪

尼日利亚风俗和商务礼仪

尼⽇利亚风俗和商务礼仪尼⽇利亚联邦共和国(TheFederalRepublicofNigeria),简称尼⽇利亚,位于西⾮东南部,是西⾮的“天府之国”。

⾯积92.3万平⽅公⾥.⼈⼝10191万⼈,居民中穆斯林占47%,基督教徒占34%。

英语为官⽅语⾔,通⽤语⾔有豪萨语、约鲁巴误和伊博语。

居民中穆斯林占47%,基督教徒占34%。

尼⽇利亚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都拉各斯(Lagos),是优美的热带海滨城市,⼈⼝约400万,是主要的港⼝和⼯业基地。

市区⾼*的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有国⽴图书馆、博物馆、拉各斯⼤学等,有国际航空站,海滨是疗养胜地和旅游中⼼。

尼⽇利亚是⾮洲国之⼀。

1960年10⽉1⽇独⽴。

1978年新宪法规定总统民选。

国会分参、众两院。

1971年2⽉10⽇与我国建交。

⽇利亚有许多部族,其习俗与⽂化传统有很⼤差别,所以他们的⽣活⽅式也截然不同。

施礼前,总习惯先⽤⼤拇指轻轻地弹⼀下对⽅的⼿掌再⾏握⼿礼。

谈话中应回避的⼀个话题是宗教。

他们不愿谈论政治,特别是有关⾮洲的政治问题。

要避免谈有关南⾮的事,另外,所携的印刷品不要有涉及南⾮活动的画⾯。

恰当的话题是有关尼⽇利亚的⼯业成就和发展前景。

尼⽇利亚⼈和⼈交谈的时候,从不盯视对⽅,也忌讳对⽅盯视⾃⼰,因为这是不尊重⼈的举⽌。

他们忌讳左⼿传递东西或⾷物,忌讳“13”。

已婚妇⼥最忌讳吃鸡蛋。

她们认为妇⼥吃了鸡蛋就不会⽣育。

尼⽇利亚伊萨⼈认为⾷指是不详之物,⽆论谁⽤右⼿的⾷指指向⾃⼰,都是⼀种挑衅的举动;如果有⼈伸出⼿并张开五指对向⾃⼰,更是粗暴地侮辱⼈的⼿势,相当于辱骂祖宗。

这些都是令⼈不能容忍的。

他们⽤餐⼀般习惯以⼿抓饭,社交场合也使⽤⼑叉。

尼⽇利亚的商务礼俗,由于以前它是英国的殖民地,旧统治者的影响仍然存在。

⽬前他们所采⽤的⽂书图表*多⽤的是英国模式。

贸易以英国为主,其他欧美国家也都有往来。

访政府官员宜穿西装,访问商界不必穿西装,但是宜打领带。

拜会政府机关宜先订约会,访问商界,并⾮必要。

世界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

世界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

世界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随着国际商务交往的日益频繁,许多白领一族开始频繁与世界各地的商务人士交往,这时候就需要充分了解世界各国的商务礼仪。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世界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世界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泰国访问泰国各级政府机构宜穿西装,但商人见面时穿讲究一点。

拜访大公司或政府部门必须提前预订时间,并持有用英文、泰文和中文对照的名片,当地两天即可印好。

泰国进出口商以华人为主,目前泰商也日渐增多,但大多数是做政府生意。

如果需要在曼谷市内四处谈生意,最好包一辆计程车,这样会既方便又省钱。

同泰国人打交道,千万不要夸耀自己国家的经济如何发达,否则他们会认为你太傲慢,在以后的交往中,有可能会有意地为难你。

因此,在泰国商人面前,显得越谦虚越好,他们才能很好地与你配合。

另外,在泰国进行商务活动,最好携带旅行支票,少用或尽量不用现金支付。

在泰国进行商务活动,必须尊重当地的教规。

如果你对泰国的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轻视的行为,就被视为是有罪的,拍摄佛像尤其要小心,比如依偎在佛像旁或骑在佛像上面,就会惹出轩然大波。

进入寺庙必须赤脚而行。

到当地人家做客,如果发现室内设有佛坛,要马上脱掉鞋袜和帽子。

初到泰国,要注意当地人所行的合掌见面礼,你也可以仿照这样做。

泰国人非常重视人的头部,他们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千万不要轻易抚摸别人的头部。

即使是喜爱的小朋友,也绝不可以用手去摸他们的头,否则将被视为是对此小孩所带的神的不尊重。

如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上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的头部,否则就是极大的不尊敬。

人坐着的时候,忌讳他人拿着东西从头上面经过。

在泰国人面前盘腿而坐是不礼貌的,如进行商务谈判坐下时,千万别把鞋底露出来,这样也被认为是极不友好的表示。

用脚踢门会受到当地人的唾弃,更不能用脚给别人指东西,这是泰国人最忌讳的动作。

奥地利随着我国与奥国经济往来不断增加,前往奥国访问的商人逐年递增,与奥地利商人接触,必须特别注意各种礼节,因为奥国商人相当正式、严肃。

第八章宗教礼仪

第八章宗教礼仪
•1.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概括为:
•“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 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和“三世说 ”(前世、今世、来世)等,被称为释迦牟尼的 根本教法。
• 2.佛教的基本教规 • 一、严格接受三皈依戒和具足戒; • 二、遵守五戒、八戒、十戒等; • 三、实行素食制度; • 四、僧众必须随时穿着僧服,即佛教的三衣制度
• 一、基督教的起源
•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巴勒斯坦,“基督”一词是古希腊语的译音,意 为“救世主”。
• 二、基督教的派别 • 1、天主教 • 2、东正教 • 3、基督新教
• 三、基督教的教义和教规 • 1.基督教的教义 • 信仰上帝,信始祖原罪,信基督救赎,信灵魂不
灭、末日审判等。
新和好的福音象征。
•五、基督教的礼仪 •1、基督教的称谓 •东正教的最高首领称牧首; •重要城市的主教称都主教; •地位低于都主教的称大主教; •教堂负责人称主教或神父; •离家进修会的男教徒称修士、女教徒成为修女。
• 2、基督教的基本礼仪 • 基督教的礼仪因教派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 • 包括以下几项仪式: • 洗礼、坚振、忏悔、圣餐、终傅、祷告和婚配。 • 基督新教只承认洗礼和圣餐。
• 二、伊斯兰教的教义 • 1.信安拉 • 2.信先知 • 3.信天使 • 4.信经典 • 5.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
• 三、伊斯兰教的典籍和标记 • 1、伊斯兰教的典籍 • 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是《古兰经》 • 2、伊斯兰教的标记 • 新月是伊斯兰教的标志
•四 、伊斯兰教的礼仪 •1、伊斯兰教的基本礼仪 •念功 •礼功 •斋功 •课功 •入教
• 2.基督教的教规 • 基督教的基本教规是“摩西十诫”,也称“上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礼仪及商务礼俗
小组成员 黄舒琦 段丹霞 李贤 杨傲茜
宗教礼仪
• 佛教
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创始人 是释迦牟尼。佛教经典是《大藏经》 佛教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 主张“因果报应”“生死轮回”
合十,是教徒之间或与他人见面时 行的一种礼。绕佛,围绕佛而右转, 顺时针行走,表示对佛的尊重。五体 投地,指人的两肘、两膝和头,为佛 教最高礼节。 佛教的戒律是“五戒”。杀生戒、 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
亚洲国家商务礼俗
• 日本
民族:大和族 宗教:神道教、佛教 国花:樱花 国鸟:绿雉
日本的食物及服饰礼俗
食物: 日本人喜欢吃鱼,多食清淡、新鲜、带甜 味的食物。 服饰: 庄重的节日、出席婚庆、茶道等活动是 穿和服,商务活动和外事活动穿西服。 主要禁忌: 1、颜色,忌紫色和绿色 2、数字:忌4和9 3、送礼:忌梳子、圆珠笔、T恤、火柴、 广告帽。礼盒不打蝴蝶结。 4、鲜花:探病时忌山茶花、仙客来花 5、动物:讨厌金色的猫,狐狸等 6、筷子:不可舔筷、迷筷、移筷、扭筷、 剔筷、插筷、跨筷、掏筷。
道教是中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创 始人张道陵。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主要经典。八卦太 极图是道教的标记。 “道”“德”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
与道教教徒交往时应注意的礼仪
• 忌酒、肉及五辛之菜的禁绝 • 俗人不得与道教教徒同浴 • 不得与教徒高声言语,妇人不 得与其低声密语 • 进入法堂衣着不得暴露,不得 穿吊带,拖鞋,短裙,背心, 打赤膊等
禁忌:忌黑色和紫色,也不喜欢白色和黄色。交谈是不宜谈政事、宗教、 种族、配偶等话题。忌吧筷子放在碗和盘子上。
• 泰国
民族:泰族 宗教:佛教为国教 习俗:见面施以合十礼;不喝 热茶、不喝开水;习惯用颜色 表示星期 禁忌:忌用手触头,忌拿东西从 头顶过,忌踩踏门槛;忌翘腿, 忌褐色,交谈时忌用手指指点 点,忌用左手相握或递东西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一世纪中叶的巴 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创始人耶 稣。基督教经典是《圣经》 基督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由上帝 创造。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
洗礼,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礼拜, 主要宗教活动,每周一次在教堂举 行。祈祷,教徒向上帝和耶稣表示 祈求、赞美、感谢、认罪的仪式。 告解,信徒单独向神父表白自己的 过错或罪恶,有意悔改。以及婚配、 终傅等仪式。
与伊斯兰教教徒交往时应注意的礼仪
• 他们不吃猪肉、狗肉、驴肉、 马肉、兔肉、无鳞鱼及自死 的动物。牛羊必须按清真规 定的程序予以宰杀和烹制 • 禁止饮酒 • 妇女在陌生人面前会戴面纱, 不带面纱的妇女忌进清真寺 • 敬茶、端饭、握手均用右手, 左手是不礼貌的象征 • 忌用猪的形象作为装饰图案
• 道教
欧洲、美洲国家的礼俗
• 欧美国家有着西方人关于数字、颜色、花卉及动物的许多共同忌讳。 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源于基督教传说;西 方许多国家都把黑色作为葬礼的表示;在国际际场合,忌用菊花、杜 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 • 宗教:多信奉基督教、天主教
பைடு நூலகம்
• 印度尼西亚
宗教:伊斯兰教,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国花:茉莉花 习俗:初次见面交换名片,喜欢用右手抓食物 禁忌:忌触摸头、吹口哨;就坐时双腿不可交叉;忌用左手拿东西;忌吃 猪肉忌饮烈酒;忌乌龟和老鼠
• 印度
宗教:印度教 国花:荷花;国鸟:蓝孔雀 习俗:见面时双手合十;做客时 进门先脱鞋,再鞠躬,最后双手 合十;不吃菇类,笋类及木耳, 多吃素食 禁忌:忌食牛肉,忌用牛皮制 品;忌白色;男子不能和妇女握 手;忌用左手触碰人
韩国的文化和饮食习俗
• • • • 民族:朝鲜族 宗教:佛教、基督教等 国花:木槿花;国鸟:喜鹊 女士一般不使用握手礼,到韩国 人家里做客时,要带小礼物或鲜 花,入室要脱鞋。进餐时菜全都 上桌后进餐者一起入席,席间不 能边吃边谈。 • 禁忌:忌送日本出产的物品,
• 新加坡:
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
与佛教教徒交往时应注意的礼仪
• 同桌就餐,不宜向僧人敬 酒,不宜将素菜荤叫。 • 同比丘尼交往,男性不得 进尼众的寮房,与比丘尼 说话要有他人在场,到比 丘尼寺院参观,应衣冠整 齐,不得穿背心,打赤膊, 穿拖鞋等。 • 女士到男众寺院也要注意, 不穿短裙,吊带,拖鞋, 不随意到关闭的地方去。
• 基督教
与基督教徒交往时应注意的礼仪
• 非基督教徒进教堂后要脱帽, 教徒唱诗或祈祷时不可出声, 全体起立时应跟随起立。 • 基督教一般周五和圣诞节前夕 只吃素菜和鱼类,不吃其他肉 类
• 避免赠送的礼品上有其他宗教 的神像或其他民族崇拜的图腾 • 禁忌星期五和数字13
• 伊斯兰教
创建于公元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 岛,创始人麦加人穆罕默德,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 标记为新月。 伊斯兰教认为世上的一切事物 都是由真主安拉决定的,教徒 必须绝对顺从安拉 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 功都是伊斯兰教的仪式。 节日有开斋节、宰牲节、圣纪 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