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复式记账

第三章 复式记账
30 000 20 000 10 000
20 000 20 000
精品课件
10 000 10 000
7.两个重要名词 ◆账户对应关系: 复式记账时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几个账户之间 存在的相互依存。
【例】收到投资者投资存入银行, “银行存 款”与“实收资本”账户就建立起了对应关系。
◆对应账户:分录中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 【例】在上例中,“银行存款”与“实收资
精品课件
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一)理论依据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各种业务的发生, 起码会引起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要素中的两个项 目)发生增减变化。体现了如下规律:
运用会计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记 录下来,即复式记账。
精品课件
(二)基本原则
1. 以反映资金运动内在规律 的会计等式为记账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填写在记 账凭证上的。
精品课件
2.编制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 【例4-1】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800
000元存入银行。
精品课件
3.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 要求
800 000 800 000
精品课件
5.会计分录的种类
◆简单会计分录——由两个账户组 成的会计分录。
◆复合(复杂)会计分录——由两 个以上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账户结构
◆基本含义: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 中的登记方法。
1.资产、费用类账户结构
★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费用类账户当期发生额
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费用类账户没有期末余额。也 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 精品课件
2.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类账 户结构
★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收入类账户的当期发 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收入类账户没有期末 余额。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

会计学基础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

会计学基础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

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的第四种类型:
等式右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等额有增有减。
例8:原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万元,由于企业用资需 要,企业申请,并经银行同意,将其转为长期借款。
会计恒等式: 资 产 = 负 债 + 所有者权益
变化前数额
620
90
530
短期借款转作 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 +10 短期借款 -10
借贷记账法概念的内涵 理论依据-复式记账原理 记账符号-“借” 、“贷” 记账规律-“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记账方式-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一)记账符号
在借贷记账法下,以“借”、“贷”两字为 记帐符号,用来表示 “增加” 和 “减少”。
会计要素
记账 符号
资 产 费用 负债
符号 涵义
借 增加 增加 减少

本期借方 发生额

本期贷方 发生额
4000 = 5000 + 7000 - 8000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二)账户的结构
借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短期借款) 贷
减少额 40000 减少额 20000
期初余额
增加额 增加额
10000 30000 50000
本期发生额 60000
本期发生额 80000 期末余额 30000
例如: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机器设备 20000元,交付使用。
这项经济业务记录银行存款减少20000 元,同时记录固定资产增加20000元。
(二)复式记账法
优点: 1、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
脉和资金运动的全过程; 2、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缺点: 记账较复杂。

基础会计第四版3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

基础会计第四版3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

1
优点
• 准确的反映了财务状况 • 产生详尽精确的财务信息 • 方便制作财务报告
2
缺点
• 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 速度较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制作会计凭证 • 会计核算存在漏洞和失误的风险
复式记账的实用性和应用范围
企业会计软件
利用电脑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财 务管理,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 准确性。
移动记账应用
账户和账簿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总账
记录企业交易的总账户,是书 记所有交易明细情况,包 括借款期、金额等信息。
账款总账
记录企业应收账款的总账簿, 包括债务人名称和金额等信息。
现金日记账
记录企业现金收支情况,包括 交易日期、交易对象和金额等 信息。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区别和定义
复式记账:基础会计第四 版3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
本次演示将介绍基本会计概念,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和账簿的分类。还将涉 及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以及会计凭证的组成和规范。
会计基础概念
会计主体
指从事经济活动的法人、非法人组织和个人。
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要素
会计的组成部分,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 益、收入和费用。
贷方
1. 资产账户减少 2. 负债账户增加 3. 所有者权益账户增加
记账的要求和错误
准确性
会计核算应该准确无误,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
完整性
会计记录应当完整记录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
谨慎性
会计工作需要慎重,不得随意修改或删除已经 制作的会计凭证。
错误
常见的记账错误包括借贷颠倒、漏项、重复记 账。
复式记账的优点和缺点
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会计操 作和财务管理,随时随地记录企 业交易。

第03章复式记账原理

第03章复式记账原理

42
180
230 240 232 212 222 222
7
二、会计恒等式的扩展 第一,企业在经营开始之时或会计期初,这是既无 收入也无费用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0 - 费用0) 第二,随着经济活动的进行,在会计期间内,企业 一方面取得收入;另一方面,还要发生各种各样的 费用。在会计期中(结账之前),会计等式转化为:
6、 借 应付账款 贷 80 000
7、 借 短期借款 贷 200 000
8、 借 银行存款 贷 100 000

短期借款

100 000
借 银行存款

80 000

银行存款

200 000

实收资本

100 000
24
(四)账户对应关系:在复式记账法下,相关账户之间形成
的应借应贷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
(二)试算平衡的方式: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7 2、余额试算平衡法 :
账户名称 现金
试算平衡表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借贷


800
2 000
期末余额 借贷
2 800
银行存款 300 000
400 000 332 000 368 000
原材料
80 000



资产减
负债及所有减有者权益
同时减少
资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5
(二)不涉及收入、费用经济业务与恒等式的关系 【例3-1】假设A公司6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3日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 2.5日购入甲材料5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3.6日收到某研究院的投资:其中生产设备50万元, 现金20万元存入银行。 4.10日购入乙材料10万元,款项尚未支付。 5.16日从中国银行借入10万元,存入银行。 6.20日用银行存款8万元偿还前欠货款。 7.28日用存款20万元偿还工商行贷款的一部分。 6

第三章 复式记账

第三章 复式记账

第三章复式记账第一节复式记账原理←一、记账方法㈠记账方法的含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方法将经济业务登记到账户中去的一种专门方法。

㈡记账方法的种类1.单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通常只设现金账、人欠和欠人的备忘记录,其它不做记录)缺点:一是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二是不需要对每一项经济业务进行反映和记录;三是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的联系;四是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平衡的概念。

注意:目前已经不再采用2.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原理㈠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1. 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2. 会计恒等式㈡复式记账法的特点(优点)1.有完整的账户体系;2.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进行反映;3. 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作双重记录,可反映经济业务来龙去脉;4. 相等的金额进行分类登记,对应账户之间总是保持平衡关系,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我国曾经包括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从1993年开始逐渐取消了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并将借贷记账法作为法定记账方法,运用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

【例题3-1】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D )中进行登记。

A.一个账户B.两个账户C.全部账户D.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例题3-2】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A )。

A.资产和权益的平衡关系B.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C. 经济业务的类型D.账户对应关系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含义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一)记账符号借——帐户左方贷——帐户右方注意:1.它们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借”、“贷”概念不尽相同,不能望文生义;2.“借”、“贷”在帐户中位置固定,用来指明记账方向,记录相反的资金变化;3.“借”不等于增,“贷”不等于减,增,减记入帐户何方,由帐户性质决定。

第三章 复式计帐法

第三章 复式计帐法

(三)复式记账的基本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 2.确定记账符号 3.制定记账规则 4.规定平衡公式
(四)复式记账法的作用(优点)
1.可以如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2.对记录的结果,可以试算平衡,检查是否正 确。
每一笔业务都进行复式记帐,才不至于影响会计基本
等式的平衡,期末可以进行余额试算平衡。
资金进入企业 银行存款+10000元 (终点)去向
资金来源(负债、所有者权
等额同增
银行借款+10000元 (起点)来源
这时运用复式记账法以相同的余额,记入相对 应的两个会计科目。
银行存款科目 +10000 银行借款科目 +10000
全面反映了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 复式记账的客观依据,是资金运动。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是关于资金运动特征的理论。
课堂练习:
现金+ 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 短期投资- 库存- 原材料- 应付帐款- 应收帐款+ 其他应收款- 应付工资- 实收资本+ 应交税 金+ 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文艺业务收入+ 营业外 收入- 长期借款- 固定资产+ 资本公积金- 预收帐 款+ 应收票据+
3.记账规则
一、帐务处理步骤 开设帐户“丁”字型为例 登每个帐户期初余额 根据业务编分录 根据分录登记有关帐户 期末结帐——本期发生额(借、贷方) 期末余额 6、 进行试算平衡 1、 2、 3、 4、 5、
编制分录 过帐 试算平衡
练 习:
分录、过帐和试算平衡
练习借贷记账法并编制试算平衡表。 1. 某企业199×年5月底部分总账期末余额如下: 固定资产460 000 原材料116 000 短期借款82 000 应交税金28 000 应付账款93 600 其他应收款4 000 实收资本460 000 生产成本42 000 现金1 000 应收账款32 000 银行存款8 600

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

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


期初余额 10 000
本期增加 2 000
5 000
本期发生额 7 000 期末余额 17 000
▪借
应付账款

期初余额 200 000 本期减少200 000(3) 本期增加 500 000(2)
300 000(7) 100 000(10)
本期发生额600 000
本期发生额 500 000 期末余额 100 000
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 1、总分类账户又称总账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 科目分别开设的。
▪ 明细分类账户又称明细账户,它是对某一个总分类 账户的核算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详细分类分别设 置的账户。明细帐户可以提供具体而详细的会计核 算资料。
▪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 在账务处理上,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 存在着平行关系,因此,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 户应平行登记。
▪ 2.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做记录,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 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 以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 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 3.由于复式记账法要求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 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同时登记,记录的结 果必然是平衡的,我们通过试算平衡关系来检查账 户记录是否正确。复式记账法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 3、编制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表
▪ 见P63表3-18和3-19。
▪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
▪ 科目汇总表亦称‘记账凭证汇总表”。定期对 全部记账凭证进行汇总,按各个会计科目列示其借 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的一种汇总凭证。依据借贷 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科目汇总表中各个会计科目的 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应该相等,因此, 科目汇总表具有试算平衡的作用。

复式记账原理课件

复式记账原理课件
核算企业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核算
资本公积账户
核算企业资本公积 的增减变动情况。
本年利润账户
核算企业本年利润 的增减变动情况。
股本账户
核算企业股本的增 减变动情况。
盈余公积账户
核算企业盈余公积 的增减变动情况。
利润分配账户
核算企业利润分配 的情况。
收入类账户的核算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03
平衡关系
复式记账的平衡关系体现在账户之间、报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上。
通过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确保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02
复式记账的种类与运用
借贷记账法
01
02
03
定义
特点
运用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 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 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便于核对账户
复式记账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记录经济业务,可以方便地核 对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便于试算平衡
复式记账可以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保证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缺点分析
1 2
记账手续繁琐
复式记账需要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记录 经济业务时需要分别在借方和贷方进行登记,记 账手续较为繁琐。
THANKS
增值税申报
企业需定期向税务机关申报增值税, 提供相关报表和资料,确保税务处理 的合规性。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与申报
企业所得税核算
使用复式记账法,企业需设立“所得税费用”账户,详细记录应纳税所得额、 应交所得税等,确保准确核算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申报
企业需定期向税务机关申报企业所得税,提供相关报表和资料,确保税务处理 的合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与方法,学习本章要求学生理解复式记账的特点,着重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各类账户的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 二、 教学重点 1. 复式记账的特点 2.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 1.“累计折旧”的调整账户的应用 2.试算平衡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五、教学时数 8课时 参考文献 1. 吴玉林,王怀明,程晓陵主编 , 新编基础会计学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12.03 , 2. 朱小平 徐弘编著.初级会计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杨玉红 基础会计学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05 4. 谢晓燕,李崇刚 编,基础会计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9

复习第二章 课堂作业 辅导10-11 2

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概述 一、记账方法概念和种类 (一)记账方法概念 记账方法,是指根据一定的记账原理和规则,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在账户中记录企业已经发生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P77 作为一种记账方法,一般包括:记账原理、记账符号、平衡公式、记账规则、 试算平衡 (二)种类 记账方法按记录方式不同分类 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划分为) 借贷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 二、单式记账法的概念及特点 (一)单式记账法概念 1.定义: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的每项经济业务通常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例:经济业务:用银行存款1000元购买材料。 原材料 不予登记 银行存款 1000 减少 2.理解: —— 单式记账法下只记录债权债务交易、资本交易以及现金、银行存款交易,而对于其他经济交易与事项(如存货耗用、设备耗用等)则不予记录。 —— 账簿设置 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款 应付款 资本 【例1】对于从外部购入一批材料10 000元(材料已收到,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的交易,采用单式记账法时只在“银行存款”账户中作减少10 000元的记录,而材料的增加则不予记录。 对于购买材料10 000元的交易,采用单式记账的记录结果如图所示。 3

银行存款 1000 (减少)

【例2】对于从外部购入一批材料5 000元(材料已收到,款项末付)的交易,

采用单式记账法时只在“应付账款”账户中作增加5 000元的记录,而材料的增加则不予记录。 增:应付账款 5 000 (原材料增加不记账) 【例3】企业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20 000元,用于生产产品。 会计上不作任何处理。 (二)单式记账法的特点 1.账户设置不完整,没有完整的账户体系。 2.不是所有的经济业务都反映,仅反映一部分经济业务。只反映与欠人、人欠、现金等账户有关的经济业务。 3.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往往只反映一个方面。 4.所有经济业务会计记录不能进行总体试算平衡。 三、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及特点 (一)复式记账法概念 复式记账法,就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 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 资金运动中产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起码影响会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会计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的变化。运用会计的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方面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 (二)复式记账法的特点p78 1.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 2.必须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进行反映和记录。 3.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反映其来龙去脉两个方面。 4.可以对一定时期的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进行全面的综合平衡。 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方法比较 4

补充资料:我国历史上的记账方法之争 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应用,是记账方法划时代的进步,它推动了现代会计方法体系的形成,被称为“会计科学史上的伟大建筑”。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场记账方法之争。 除工业企业采用借贷记账法外,学术界提出了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多种记账法,并分别在商业企业会计、银行会计和农村会计中使用。 多种记账方法的并存不仅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而且使我们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失去了“共同语言”。 鉴于借贷记账法内在的科学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也为了适应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1993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借贷记账法确定为我国境内企业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至此,记账方法之争宣告结束。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概述 1.借贷记账法大约产生于十二世纪的意大利。 2.首先用于经营货币的钱商,向钱商借钱的人为债务人,“人欠”增加表示债权,即“借”,贷款给钱商的人为债权人,“欠人”的增加表示钱商的债务,即

经济业务 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1. 用现金200元支付 办公用品 现金账户记录 现金减少200元 现金账户减少200元 管理费用增加200元

2.出售产品一批价值500元,收到现金300元, 200元货款未收。 现金增加300元 人欠增加200元 现金增加300元 应收账款增加200元 销售收入增加500元

3.收到欠款200元。 现金增加200元 人欠减少200元 现金增加200元 应收账款减少200元

4.生产甲产品领用材 料1000元。 不作记录 生产成本增加1000元 原材料减少1000元 5

“贷”。 3.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借贷记账法应用于商业经营企业,并得到推广。 4.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都应用了借贷记账法,使借贷失去了本来含义,演变为一对单纯的记账符号。 定义: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的相反方向,以相等金额,全面地、互相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专门方法。P78 二、理论基础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1. 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平衡关系 2. 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 3. 会计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是各种复式记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复式记账法,它的特点,就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 四、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来决定。账户结构就是指账户的登记方法,具体讲就是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期末有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在哪一方,表示什么。 (一)资产、费用的账户 它们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余额是在借方表示资产。那么,这类账户它的期末余额=期初的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费用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 6

(二)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类账户 这类账户的结构是:本期增加记在贷方,减少记在借方,余额在贷方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贷方的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收入、利润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 账户性质 账户借方 账户贷方 账户余额 资产类账户 增加(+) 减少(-) 在借方 费用类账户 增加(+) 减少(-) 若有余额在借方 负债类账户 减少(-) 增加(+) 在贷方 所有者权益账户 减少(-) 增加(+) 在贷方 收入类账户 减少(-) 增加(+) 若有余额在贷方

五、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概括的说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在借贷记账方法下对任何类型的经济业务都是一律采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规则的形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根据复式记帐的原理,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二)根据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的原理,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是按借贷相反的方向记录,也就是要求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1)账户对应关系。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在有关账户之间都会形成“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 (2)对应账户。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就叫做对应账户。 (3)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就是标明某项经济业务的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 会计分录有两种: 一、简单的会计分录。是指一个账户的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二、复合会计分录。是指一个账户的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或者相反,一个账户的贷方同几个账户的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者“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还有一种是几个账户的借方同几个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也就是“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即是说复合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